南宁市厚旺矿业有限公司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1页
南宁市厚旺矿业有限公司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2页
南宁市厚旺矿业有限公司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3页
南宁市厚旺矿业有限公司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4页
南宁市厚旺矿业有限公司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宁市厚旺矿业有限公司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南宁市厚旺矿业有限公司南宁市厚旺矿业有限公司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申报单位:南宁市厚旺矿业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南宁市厚旺矿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陈其胜总工程师:马腾新项目负责人:陈沛熊制图人员:焦仁义提交时间:2018年12月I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信息表矿山企业 编制单位审查申请我单位己按要求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数据的真实性,同意按国家相关保密规定对文本联系人:陈其胜矿山企业概况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方案编制单位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垦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类型面积(hm2)一级二级小计拟损毁耕地(01)水田(013)0.196100.19610林地(03)有林地(031)26.76255.645322.09640其他林地(033)1.66851.66850草地(04)其他草地(043)0.63720.63720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坑塘水面(114)0.28310.28310合计30.52665.645324.88130复垦责任范围损毁面积类型面积(hm2)损毁小计已损毁或占用拟损毁或占用挖损14.64503.166111.4789压占14.90242.479213.4024小计29.5474024.881300合计29.54745.645324.8813复垦土地面积一级地类二级地类面积(hm2)小计拟复垦耕地(01)水田(013)0.196100.1961林地(03)有林地(031)23.8833024.8627合计24.0794025.0588土地复垦率(%)82.09投资估算土地复垦静态投资(万元)194.89动态投资(万元)227.87单位面积静态投资(元/亩)5184.90单位面积动态投资(元/亩)6062.16治理静态投资(万元)110.80动态投资(万元)119.57静态总投资(万元)305.69动态总投资(万元)347.43单位面积静态总投资(元/亩)8132.67单位面积动态总投资(元/亩)9243.15厚旺矿业有限公司,勘查单位变更为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7地质大队。地理坐南宁市厚旺矿业有限公司向广西区国土资源厅申请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的采矿),),V矿区中部基本上无地表水分布,仅在四周边缘分布有数条溪沟水向矿区外围径流。其中最主要的地表水体为矿区北部的旺水沟及旺水沟源头之一的大旺水库。旺水沟有两个源的下降泉水,水库水及泉水在大旺村中汇流形成旺水沟。旺水沟在矿区内由南向北径流大旺水库位于矿区西侧边缘,各矿体分布于水库东侧及南侧山上。水库集雨面积约为型水库。区内最大的地表水系为大旺水沟,主要有两个源头,主要发源于大旺水库,其次发源于矿区堆淋场所在的小冲沟,在大旺村的水位标高为150.00m,丰水期流量项目区土壤属黄壤,成土母岩主要为泥岩、泥灰岩、灰岩和硅质岩等形成的表层土壤为0~30cm腐植土,主要成份为含碎石粉质粘土腐植质和植物根茎等。由于矿区属亚矿区出露地层为奥陶系、志留系和少量泥盆系,出露下统灵山组(O1ls)和上统兰瓮组(O3l(1)奥陶系下统灵山组(O1ls)VI(2)奥陶系上统兰瓮组(O3l)分布于矿区中部和东部,出露下统大岗顶组(S1d)和下统古墓组(S1g(1)志留系下统大岗顶组(S1d)段(S1d1)、志留系下统大岗顶组第二段(S1d2)、志留系下统大岗顶组第三段(S1d3)志留系下统大岗顶组第二段(S1d2分布于南部竹山肚。岩性为页岩夹粉砂岩、志留系下统大岗顶组第三段(S1d3分布于大旺~塘墩一带,呈北东走向,倾向(2)志留系下统古墓组(S1g)泥盆系中统信都组第一段(D2):岩性为泥岩,呈紫红色,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成分为泥质。具较明显的劈理化。局泥盆系中统信都组第二段(D2):岩性为浅灰-紫红色细砂岩夹泥岩,厚度比约为(1)褶皱:主褶皱为上水向斜,其向斜核部位于矿区中部的地豆岭一带,轴线呈北向断层总体上呈带状密集平行展布,两端向区外延伸,区内长度5km,宽度2~2.5km,各断层间距一般为200~350m,为陆川~岑溪大断裂的组成部分,该组断层中的F1和F2与金矿关系密切,矿体主要赋存于这两条断层之间的志留系下统大岗顶组第一段(S1d1)倾向南东,倾角60°~75°。断层由构造角砾岩、褐铁矿硅化压碎岩、糜棱岩化压碎岩等组成。该断层切割志留系下统大岗顶组(S1d断距不明。石玖塘两个岩体,该断层具多期次活动特点,是本区主要导矿构造。在大旺南东侧的次从广西构造单元体系图上看,评估区处在北东段的博白~岑溪深大断裂带上。区域大断裂(博白~岑溪深大断裂带⑦)距离评估区距离>20<50km,评估区20km范围VIII矿区所在区域的地表水系属南流江水系。堆淋场区、矿区采矿区大部份地表水系主最终汇入南流江;废石场流经莲角塘小溪汇入沙田江,最终汇入南流江。矿区所在区域的地下水与地表水分水岭基本一致,地下水的流向与地表水流向基本一致,矿区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矿区内地下水自山脊向山脚迳流,于地形转折、阻水构造及山根据矿区地下水的含水岩组、水文地质特征将矿区的地下第四系的砂砾石及粉质粘土孔隙中;碎屑岩裂隙松散岩孔隙含水层主要分布于矿区坡地及山脚洼地中,分布不甚均匀由第四系残坡不等,最大粒径可达30mm,含量达5~15%;土质较均匀。该层雨季期时为透水不含水层。据地质详查报告的试坑渗水试验成果及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得该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为:K=4.55×10-5cm/s。由此确定该含水层为弱透水等级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志留系下统大岗顶组第一段(S1d1)、第二段(S1d2)、第三段(S1d3)的细砂岩、砾岩、粉砂岩、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等组成,含裂隙水。岩石较完整、坚硬,节理裂隙一般发育,以张性节理为主,节理面较新鲜,透水组强风化带的渗透系数为:K=8.41×10-5cm/s(合0.0727m/d),属弱透水等级,其防污性能中等。据矿区钻孔简易水文观测成果,矿区内该含水岩组的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为21.80~61.00m,水位标高为167.10~255.40m。具弱透水性,富水性弱性弱,枯季泉流量小于1.0L/s,富水性弱。该地下水位于矿体外围,对矿体开采影响较综上所述,本矿区地下水类型均属潜水,在不同的地段其含水介质会发生变化,下体的开采较为有利,但对地下水防污染作用不大。含水岩组浅部含风化裂隙水,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属弱富水性。岩土层的透水性弱,降雨顺坡而下,下渗时间短速,其补矿区的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其次为地表水的入渗补给。一般在沟谷上部的地下水以泉的形式或片状渗流的形式向地表排泄,汇集成地表水,溪沟中矿区北部大部份区段地下水的总体迳流方向为由南东向北西迳流,流经大旺水沟后汇入丽江,最终汇入南流江;矿区南部小部份区段地下水的总体迳流方向为由北东向南西迳流,流经石玖塘小溪后汇入沙田江,最终汇入南流江。矿区内地下水的迳流受地形影响较大,通常自山脊向沟谷迳流,在山坡下部、山脚或沟谷中以泉或片状渗流的形式向地矿区大气降水在地表迳流形成地表水,地表水通过岩石裂隙或坡残积层的孔隙入渗X补给地下水,地下水沿风化裂隙、构造裂隙及层间裂隙作层流运动,常在沟谷中、坡脚部位以泉或渗流的方式向地表排泄,汇集形成溪流。地表溪流在向下游径流的过程中,溪流流量逐渐增大。在丰水期,由于地表水的流量较大、水位较高,溪沟地表水会通过矿区所在地下水系统的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动态变化与降雨量关系密切,地下水的动态呈现滞后现象,强降水后,水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动态变化与降雨有密切的关系,雨季地下水位变幅较大且变化比较迅速;枯季地下水位和流量变化幅度较小且变化缓慢。本矿区矿体采用露天/地下开采模式,因此应分别预测露采据水文地质调查、地质详查钻探、水文地质钻探及开拓平峒的水文地质调查,在深度80m后的探矿平峒除破碎带或较大裂隙带外均较干燥,表明本矿区地下水含水岩组底板埋深为80m,含水段主要分布于20~80m,近Q最大=1477.45m3/d;利用水平坑道法预测地下开采坑道正常涌水量的计算结果为:Q正常矿山开采对环境影响可控,建议选择水平坑道法预测的矿坑涌水量作为矿坑排水源强,XI根据出露地层岩性以及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结合岩性、结构构造、组合关系及强度等,矿区的主要工程地质岩组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岩组、软弱~半坚硬层状碎屑岩岩组、半坚硬块状岩浆岩岩组及半坚硬构造角砾岩岩组4个工程地质岩组,各工程地粘土,呈松散—半固结状态,其含水量24.6~33.7%,孔隙比0.883~1.254,压缩系数0.24~0.26MPa-1。该层土体由于结构较松散,土体遇水易软化,工程力学性能差,在边1ls、O3l、S1d1、S1d2、S1d3、D2、D2,主要岩性为粉砂质泥岩、细砂岩、砾岩、粉砂岩、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石英砂岩等。其中泥岩岩块湿抗压强度一般为需要密集支护;露采边坡亦易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总体上该岩组对矿山开采影响1H22矿区内岩土体不良结构面主要有断层裂隙破碎带、软弱岩层北东段倾向南东,倾角68°~75°。断层由构造角砾岩、褐铁矿硅化压碎岩、糜棱岩化压碎岩等组成;F2断层分布于大旺—石玖塘—佛子坳一带。区内长度约4km,宽度2~压碎岩组成。具硅化、糜棱岩化、褐铁矿化等。该断层切割奥陶系上统兰瓮组(O3l)、是本区主要导矿构造。两条断层性质均为正断层。据野外调查层破碎带对矿区内山体的稳定未见有明显的影响,沿断层带未见有大规模山体滑坡、崩软弱岩层主要为风化碎屑岩和风化岩浆岩,层状或块状构造,总厚度变化较大,地表附近岩层风化较强,受构造影响,岩层产状变化大。据已有资料显示该结构面对矿段岩石层理面、裂隙面延展有限,延伸长度一般数十厘米至数米,其张开程度随埋深增大而减小,结构面产状因地而异,层理面、裂隙面一般均有水浸蚀浸透。裂隙破坏了化泥岩、风化粉砂岩、风化岩浆岩、粉质粘土、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等。矿区内残坡积层或基岩层。基岩岩性因地而异,有泥岩、粉砂岩、砂岩、岩浆岩、构造角砾岩等,其中泥岩和岩浆岩多呈强风化状态,粉砂岩、砂岩和硅化构造角砾岩为中等风化状态或微风化状态。调查结果表明,残坡积层和强烈风化基岩构成的人工边坡滑塌现象较XIII相同,上部为弧形,下部呈楔形破坏。中风化和微风化岩石边坡比较稳定,未见有滑坡根据矿区地形条件和矿体分布特征,未来矿山开采宜地采及露采相结合。矿山③、岩、粉砂质泥岩和泥岩等。岩矿石抗压试验结果显示,泥岩属软弱~半坚硬岩类,稳固差,碎裂岩、砂岩属半坚硬~坚硬岩类,稳固性较好;开拓井巷后,形成采空区,为不稳定岩体提供了临空面,破坏了岩体的力学稳定性,应力重新分布。在重力作用下岩体可能失稳,特别是在构造活动剧烈、节理裂隙发育,稳定性较差。在这些地段施工时应及时支护,以避免坍塌事故发生。尤其是在这些地段采矿时,的特点,地震活动比较频繁,是广西重要的控震断裂之一,区域稳定性一般。矿山开发的社会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良好,地下水地表水水质较差,现状地质灾害弱发育,总体环境地质条件较好。矿山开发的环境影响主要是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可能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如果处置不当,可能污染附近的地表水地下水。矿床环境地综上所述,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复杂类型、环境地质条件属中等复杂类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附录B的开采技术XIV知,矿区范围内的地类主要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城镇村本矿山采矿活动累计损毁土地面积29.5474hm2,其中耕地0.1961hm2、林地设计利用资源量46.62万t,平均品位Au1.2根据地形地貌等特征,确定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露天采场开拓运输方案确定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地下开采开拓采用由主平硐、提升盲斜井、中段运输平巷、人行通风天井、回风天井等井巷工程构成矿矿区范围内主要发现一处坡面泥石流地质灾害,位于矿山道路西侧的自然山坡,泥区域周边的地表植被生长茂盛,林地以人工经济林种植松树、杉树、桉树等为主,项目区内未发现有因开采导致的农地保水性变差、地表植被干枯现象,说明项目采区之上的相对隔水层对上层地下水下渗起到较好的阻隔作用,项目开采导致的地下水疏干对矿区范围及工程影响范围内无重要水利、电力设施评估范围按以下原则圈定:采矿活动的影响范围主要包含矿区范围、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范围、地下含水层疏干范围、以及矿区界外工业场地,矿区北、西、南侧基本以矿权界外扩至第一山峰为界,东侧按废石场及堆淋场外扩150m处,评估区面积约评估区现状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中等发育,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未发现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未发现其他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现状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严重;现状采矿活动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现状采矿活动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轻,对土壤污染较轻;现状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严重。因此,现状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XVI危险性小;预测采矿活动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大;预测采矿活动引发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建设工程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小,危险性中等。预测采矿活动对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严重。预测采矿活动导致地下含水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采矿活动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轻,对土壤污染较严重。预测采矿活动对矿区属丘陵地貌,远离城市,远离各级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区(点),矿区及周围无重要建筑物设施,无重要和受保护的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矿山采用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结合方式开采,该矿山为新立矿山,未进行过开采,但在露天采场峰顶有部分被附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因此,现状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为较严矿山将来自上而下的开采将破坏山体地形,采场将会进一步破坏地貌的完整性,且不可复原,采矿将挖损破坏原有地貌结构和地表土壤及其植被,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影对原生地形有所改变,同时将破坏场地范围内所有植被景观,故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大。堆淋场、废石场的建设为堆填矿山生产的废渣及废石堆,对原生地形产生改变,同时将破坏场地范围内所有植被景观,故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综上所述,矿山未来的采矿活动场所工业场地对地形地貌景观造成影响和破坏较大;预测矿山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严重。淋场、矿山道路及办公生活区,基建活动未破坏到含水层XVII未来露天采矿活动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主要是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露天采场初期雨水、废石场淋滤水、选矿废水、矿井涌水及生活污水。未来采矿活动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抽排矿坑水对地下水的疏干以及矿坑水外排下渗对浅层地下含水层的破矿山生产建设过程中,由于采用的工艺是堆淋氰化法提金工土壤污染的污染源主要为废石场、堆淋场等淋滤在堆淋、堆放过程中,淋滤水、选冶废水和生活污水均有可能通过渗透下渗,从而把各污染源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浸透到土壤中,破坏土壤原有化学组分,从而造成了土壤污染。经土壤取样分析报告,污染土壤的因子有汞(Hg)、砷(As),污染范围集中在堆淋较严重。因此,现状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矿山采矿活动对土地损毁单元主要为露天采场的XVIII挖损及办公生活区、工业场地、废石场、矿山道路及堆淋场的压占,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①、②、③、④、⑤号矿体较浅部分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开采,将进一步场地,工业场地采用挖高填低进行小范围的场地平整,挖、填深(高)度小于6米,拟型为水田、有林地及坑塘水面,其中损毁水田0已采取的防治主要体现为规范的采矿活动,委托资质单位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计划及采矿方案。在历年探矿期间,评估区内没有因为探矿活动发生崩塌地质灾害,矿区临时用地植被破坏,但场地内有排水系统,没有造成废水、废碴污染耕地的事故,治理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分区划为次重点防治区及一般防治区。重点防治区(Ⅰ)主要位于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严重的露天采场、堆淋场及废石场,总面积为28.2125h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9.99%。次重点防治区(Ⅱ)主要位于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严重的工业场地及表土场,总面积为2.1941h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0.78%。一般防治区(Ⅲ)分布于评估区内除次重点防治区以外的地段,面积约2.对采空区地面塌陷、岩溶地面塌陷、崩塌3.利用水文观测孔及地表泉水动态监测采矿XIX4.采用测量仪器测量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总体布置分为三个阶对于存在地质灾害隐患以及已开采的露天采场采取先治理,该阶段的主要治理和复垦工程包括露天采场边坡治理,修建工业场地截排水沟,收集表土、露天采场复垦区覆土修筑小挡墙、种植乔木、爬山虎等。主要监测工程包括地质灾害监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工程及矿区的监测工程,包括地质灾害监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监测、土地损毁监测、闭坑后的治理和复垦措施,该阶段的主要治理和复垦工程包括封堵所有井筒,对工业场地建筑物和硬化地面进行拆除、清理,回填覆土并实施复绿工程。主要监测工程包括地本项目投入概算资金为316.33万元,由静态投资和涨价预备费组成,静态投资采矿权人按规定落实阶段治理与复垦费用,严格按照治理与复垦方案的年度实施进度安排,分阶段有步骤的安排治理与复垦项目资金的预算支出,进行治理与复垦,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治理与复垦费用,并及时编制验收报告XXIXXIIXXIIIXXIVXXVIXXVIIXXVIIIXXIX关于“南宁市厚旺矿业有限公司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的修改说明担并完成的《南宁市厚旺矿业有限公司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送审稿)进行了审查,经过我站认真研讨,已根据审查小组的专家意见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在专家意见不同情况下,以主审专家意2、专家组意见:方案编制依据一节,法规文件技术标准和相关资料错漏或过5、专家组意见: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应按新规程编写,该矿应属南华准地台云6、专家组意见:矿山开发利用陈述过多应精简,但缺表土场及人员组成及设7、专家组意见:水文地质条件一节,分区域和矿区8、专家组意见:矿区土地利用现状,补充土地权属人及土地证号,附典型剖其他地质环境问题。发泥石流的评估建议采用规程表D5评述,矿山有形成岩溶塌陷条件吗?废石场崩修改情况:已按专家要求修改及补充露天采场、办公生活区、工业场地、矿XXXI 评述可行性难易性。况。XXXII1、专家组意见:核实土地损毁现状评估,补充完善水土环境污染现状评估,2、专家组意见:核实完善堆淋场、废石场淋溶水以及矿坑涌水的处理措施及5、专家组意见:根据矿山地下水补经排特点及矿山开采对含水层的影响,优XXXIII修改情况1)已补充;详见报告表P2页2)已取消选矿厂的说法,已把本设计中的本删除,详见报告表P12页3)已按专家意见修改,详见方案P13),端”2)按新规程,补充日最大降雨量、小时最大降雨量。),12、专家组意见:P35顺11行“露天采场边坡多具双层结损毁土地”,是矿产开采还是开挖土方请描述清楚2)序号2采空区塌陷“未重。 19、专家组意见:P55(1)请把几个矿全部小于1.2的依据不足2)计算出每个矿体的最大下沉量、最大倾斜值、最报告的数据,2270mm、cos700从哪里来,表3-14根本找不到这些数据,本矿山的A新规程没有地面二字;B从矿区的地层看,没有引发或加剧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地 修改情况1)、(2)、(3)已按专家意见修改,详见P63-65页4)已20、专家组意见:关于引发或加剧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问题的预测1)露天采场的预测没有见到2)关于引发或加剧崩塌、滑坡问坡要么就崩塌,没有边坡崩塌、滑坡的提法,崩塌、滑坡是2006年的规程对边坡且是顺向破,应用滑坡,反之用崩塌)。(3)公路与井口切坡也应按崩塌或滑坡22、专家组意见:标题3.3.3关于对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的预测1)应分年有民采堆放;2、平硐口的封堵请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矿山地质环境保 修改情况1)废石场在现状图上已取消,堆淋场放置的是探矿期堆放补充2)矿山的办公生活区建设情况应补充,并在现状评估中做地质灾害现状1、专家组意见:柴油、汽油、水泥、砂石等材料价格及其他材料估算价格均请再说明补上。5、专家组意见:总说明内容不全,项目的总投资及投资的分配等应该在说明验收规程。 6、领导组意见:预测损毁土地评估太简单,应说明说明:方案审查后因行政主管部门原因导致1说明:方案审查后因行政主管部门原因导致1个月内未能完成修改的,编制单位需提前向评审组织单位书面提出延期修改的申请,否则超过1个月尚未完成方案修改及复): 11.1任务由来及编制目的 11.2方案编制工作概况 11.3方案编制依据 41.4方案的服务年限 72矿山基本情况 82.1矿山概况 82.2矿山自然概况 202.3社会经济概况 222.4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232.5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412.6矿山及周边人类工程活动情况 432.7其他地质环境问题 442.8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条件小结 45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土地损毁评估 483.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范围与级别 483.2现状评估 503.3预测评估 57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和土地复垦区、复垦 76责任范围划分 764.1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764.2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确定 79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805.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805.2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815.2.3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905.2.4土地复垦质量要求 91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设计 936.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工程 936.2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 1006.3矿区土地复垦工程 1036.4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1076.5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 1107经费估算 1137.1估算说明 1137.2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经费估算 1207.3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 1387.4投资估算结果 1548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及进度安排 1558.1总体工程部署 1558.2年度实施计划 1559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1589.1保障措施 1589.2效益分析 15910结论与建议 16110.1结论 16110.2建议 162矿区照片 163附表1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165附件1:探矿权证 167附件2:划定矿区范围批复 168附件3:矿山企业承诺书 169附件4:编制单位对方案的初审意见 170附件5:矿山企业对本方案的意见 173附件6:土地权属人意见 174附件7:陆川县国土资源局对本方案的初审意见 175附件8: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书 176附件9:矿山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三维效果图 177附件10:陆川县矿产资源开采区规划图 1781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广西壮族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与《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由探矿权转采矿权,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手续,根据国土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因此,南宁市厚旺矿业有限公司在申请办理本矿山采矿权时,必须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南宁市厚旺矿业有限公司组织编写《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工作。为了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义务的落实,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的任务、措施、计划和资金落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矿区及其周围采矿活动影响范围区域进行实地调查、走访,主要调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通过现场调查及走访当地居民,明确矿山现状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及潜在危害对象。同时收集项目区及周边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现状及权属问题等相关资料;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对土地复垦义务人、土地使用权人、政府相关部门及相关权益人进行公众调查,在充分听取了他们的意愿之后拟定初步确定25.4km,调查地质环境点4处,拍摄数码照片30张,录像3份(约12018年7月5日~7日进行准备、搜集资料表1-1完成工作量及资料收集表工作项目工作内容单位数量野外调查调查面积km22.8254调查线路km5.4综合地形地貌观察点处6走访村民人水文地质点处3拍摄相关照片张录像分钟收集资料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详查报告份1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份1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矿区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份1土地利用现状图份1土地利用现状遥感影像图份1基本农田保护图份13资料收集及现场踏勘矿山地质环境及土地资源等调查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范围和复垦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分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编写和图件编绘图1-1工作程序框图4);););););););););1.国土资源部等七部委《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2.国土资源部《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3.广西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西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审查评审要点》的通);4.《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5.《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56.《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7.《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知》(财综);8.《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桂财建);););););););););17.水利厅办公室转发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工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计价依););20.《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停止收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通);622.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执行广西地方标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72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1.《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合同书及委3.《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详查报告》备案号(桂资储备案[2016]33号));4.《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广西宏亚设计咨询有限责);8.《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矿区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适用年限应根据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或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的服务年限确定,本矿山为申请采矿许可证的当采矿权人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开采方式的,应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82矿山基本情况证号T45120081002015563探矿权人南宁市厚旺矿业有限公司勘查项目名称广西陆川县大旺金矿勘探(80坐标)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图幅号F49E010009勘查面积1.76km2有效期限勘查单位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7地质大队):南宁市厚旺矿业有限公司向广西区国土资源厅申请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的采矿9拟申请采矿权平面范围位于划定矿区范围内,详见“表2-5拟申请矿区范围拐点矿权范围内,详见表2-2,报告圈定了①、评审并出具了评审意见书(桂规储评字[2016本矿山为新建矿山,但根据现场调查,探矿期探矿平硐,位于矿区西南部,现已封闭,没有矿井涌水流出。探了露天采剥,已形成约4万m2的裸露面积,采出矿石量约8万吨,设有堆淋场进行选矿试验。堆淋场位于矿区东北部,探矿期堆淋场位于后续堆淋场探矿堆淋场底部铺有3层彩条布防渗,建有约2m高的浆砌石坝,场内已堆有面积约废石,已用于铺设办公生活区与露天采剥区之间的道路,矿配套设施等。堆淋场下游建有2个贵液池和4配套8个钢材质的活性炭吸附塔。1#事故应急池位于贵液池与贫液池之间,容积为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是新建矿山,矿区及周边有其他矿权设置,但无矿权);受南宁市厚旺矿业有限公司委托,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7地质大队于2015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43.1482万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90.1064扣除不利用矿石资源量及保安矿柱压占矿石资源其中露天开采设计利用资源量46.62万t,平均品位Au1.28×10-6,金金属量(Au)交了《广西陆川大旺金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选选矿工艺流程为原矿→破碎→筛分→堆浸→贵液→活性炭吸附(2)地下开采顺序:根据矿体赋存位置及开拓巷道的布置,同时开采①、③、④、⑤多个矿体,每个矿体均自上而下分中段开采,同一中段矿块的开超前距离应使上中段位于下中段回采工作面的错动范围之外,且应不小于20m。先采矿根据地形地貌等特征,确定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道路设计),本方案开采矿体属倾斜~急倾斜、薄~厚矿体(矿体厚度0.37m~27.51m,平均厚术条件,参考类似矿山和本矿山的实际情况,本方案采4)采准、切割工作),爆管雷管,再由导爆管雷管引爆炸药。每次爆破后放出30%左右的采下矿石量,其余暂房回采至顶柱时,即进行大量放矿。各中段矿体采出的矿石由采场漏斗新鲜风流由运输平巷经采场一侧天井进入采场回采工作矿房出矿结束后进行矿柱回采,先自采场天井联络道打眼回采间柱,间柱回采2/3采结束后,在不影响下阶段回风及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部分空区又有矿柱支撑,因此,回采空区一般不作处理,仅理。各采场回采结束后,应及时封闭采空区,以策安全为确保矿山开采保持三级矿量的平衡,需不断补充),脉状产出,围岩稳固性属稳固类型。根据矿体和围岩的特点,并参照国参数并依据地质勘探剖面线所控制矿体最深,最突出大气降水可自然排泄疏干,露天采场底部不需安装功排水泵抽排往下采剥,在开采境界外合理布设截水沟,并在各清扫平台、采),矿区内所有的土建工程及相关的生产、生活设施、各平硐口平硐作为矿山的主排水平硐,平硐部分中段井下涌水采用水沟自盲斜井排至+245m中段,然后自流出地表。各排水泵站按规程要求配备同型号水泵三台),底车场,其出口要装设密闭防水门;另一个用斜巷与盲斜井井筒方案设计的井下排水系统可满足矿井排水需要,矿山建本项目废水主要是生活用水、采掘设备用水、防尘用水生活废水无有毒有害物质,经化粪池处理或曝晒和自然生物处理后,可直接外排。无其它有害杂质。坑内水经排水泵站抽排至地面沉淀池,经沉淀产循环使用,多余的清水可外排,但废水不可外排。选矿废水经选矿厂生产循环使用,废水不外排。废石场在其周围设截水沟,使地表水流排出场外,故废石场渗水仅为少量大气降水,本矿山废石毒害成份不高,废矿山废石来源主要是露天开采剥离产生的废石,其次是地下),露采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剥采比(m3/m3)产生废石量体重(t/m3)松散系数废石排放量(万m3)46.625.42512.68根据矿区地形地质条件,设计在矿区东南侧(部分在矿区为避免废石场因回填废石而产生人为的地质灾害,在废石场底部设置挡土墙采用阶排放废石,由废石场的底部向上分层压实,台阶坡角一般小于岩土自然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选用的选冶工艺流程,堆淋后的废渣中Au品位在特殊物理性质,暂时不能利用,故经堆淋氰化浸出后的废渣,本矿山的堆淋场建在自然冲沟内,并在下游修筑拦砂坝4、堆淋场与无关区域、人员须采用铁丝网进行隔离,避免产安全,故堆淋场周围须修筑排水防洪沟,严8、经常检查拦砂坝的安全性,一旦发生险情,应马上过程中,矿山必须注重收集表土用于矿山开采结序号设备及材料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采选设备1凿岩机YT-28台12凿岩机YSP-45台13潜孔钻机台34浅孔凿岩机Y26台45探水钻TXU-75型,4kW台16矿车YFC0.7-6型,0.7m3辆25辆备用7材料运输车YLC3(6)台58推土机T-180台29装载机柳工ZL50C型台2颚式破碎机PE900×1200,110kW套1弹簧圆锥破PYD1200,110kW套1氰化喷淋设套2样品测试仪套1电解设备套1序号设备及材料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矿机设备1蓄电池电机CTY2.5/6辆22矿用绞车JTP-1.6×1.2/20型台1盲斜井1配用电动机YR315M2-6型、160kW3矿用绞车JT-1.0×0.8型台1盲斜井2配用电动机YR225M1-6型、30kW4空压机LG-22/8,132kW台35潜水泵200QJ50-26/2型,Q=50m3/h,H=26m台3+168m中段泵房配用电机5.5kW,380V6离心泵D155-30×8(P),Q=155m3/h,H=240m台4+50m中段泵房配用电机180kW,380V7轴流式主扇风机K40-6-№11型、7.7~16.7m3/s、93~429Pa台4PD2与PD4回风平硐分别2台配用电机Y250M-4,380V,7.5kW8轴流式主扇K40-4-№12型、14.7~32.1m3/s、台2PD3回风平硐,1台工作,1配用电机Y225S-4型、37kW、380V9矿用局扇JK40型,5.5kW台8挖掘机柳工CLG926E型辆3钻孔爆裂一HRZP-115B型台1辆11电力变压器S11-400-10/0.4kV台12电力变压器S11-1000-10/0.4kV台13柴油发电机THY-600GF型,600kW台14低压配电屏GGD2台1地质选矿采矿机电测量环境保护专职安全员样品测试碎样堆淋电解、铸金合计场镇管辖。矿区东面米场镇有黎塘~湛江铁路和玉林~陆川二级公路经过,米场镇至大图2-2矿区交通位置示意图矿区属丘陵地貌,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山峰西面陡峭,东面相对平缓,海拔标图2-3矿区地形地貌根据陆川县气象局1998年以来资料,矿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低纬度地区,风矿区中部基本上无地表水分布,仅在四周边缘分布有数条溪项目区域涉及水系主要为大旺水塘、大旺水沟及其支流、大良水库、石久塘小溪、珠沙岭小溪:珠沙岭小溪位于矿区南面,向西南其中最主要的地表水体为矿区北部的大旺水沟及旺水沟源头之一的大旺水库。旺水沟有两个源头,一个为大旺村西南方向约350m处的大旺水库,另一个为大旺村东南方向约330m处的下降泉水,水库水及泉水在大旺村中汇流形成大旺水沟。大旺水沟在矿最大流量约28.0L/s。大旺水库位于矿区西侧边缘养猪综合利用的小型水库。区内最大的地表水系为大旺水沟,主要有两个源头,主要发图2-4矿区周边地表水系图由于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以针叶林群落为主。天自然植被草丛(艾草、白茅、沙草、鸭嘴草、五节芒、青皮藤等)、灌丛(桃金娘、毛桐、山麻杆、扁担杆等),矿区因而水土保持良好。矿区周边的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旱矿区附近村屯为大旺村村委会,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旱地主要种植甘蔗、玉米、木本区位于南华准地台云开台隆,博白褶断带南西段的天马寨向斜轴部。区内地质构1.寒武系(∈)分布于区域南东角,出露的为寒武系第四组(∈d),岩性为云母石英片岩、混合质夹千枚状粉砂质泥岩。与下伏地层寒武系(∈)呈整合接触。分布于本区中部和南部,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出露下统下组至上组,岩性为砂岩夹泥岩。中统下组和上组,岩性为泥岩、石英砂岩、砾岩,上部夹灰岩。与下伏地层志分布于本区西北部,出露上统下组和上组下段。其中下组岩性为安山玢岩夹泥质粉分布于本区西北部,出露的是邕宁群(EY),岩性为砾岩、砂砾岩和含砾),矿区出露地层为奥陶系、志留系和少量泥盆系,出露下统灵山组(O1ls)和上统兰瓮组(O3l(1)奥陶系下统灵山组(O1ls)(2)奥陶系上统兰瓮组(O3l)分布于矿区中部和东部,出露下统大岗顶组(S1d)和下统古墓组(S1g(1)志留系下统大岗顶组(S1d)南东侧为奥陶系下统灵山组(O1ls呈断层接触。按志留系下统大岗顶组第二段(S1d2分布于南部竹山肚。岩性为页岩夹粉砂岩、志留系下统大岗顶组第三段(S1d3分布于大旺~塘墩一带,呈北东走向,倾向(2)志留系下统古墓组(S1g)泥盆系中统信都组第一段(D2):岩性为泥岩,呈紫红色,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成分为泥质。具较明显的劈理化。局泥盆系中统信都组第二段(D2):岩性为浅灰-紫红色细砂岩夹泥岩,厚度比约为3:1-5:1。前者为细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层面较平整。后者为泥质少量为粉砂质表2-7广西地质构造分区一览表Ⅰ-1-2-3Ⅱ1陷22-23ⅢⅣⅤ12起3陷45Ⅵ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区域的主要断裂带共24区域上,评估区处在南华准地台云开台隆北东段的博白~岑溪深大断裂带上。由图可知,区域大断裂(博白~岑溪深大断裂带⑦)距离评估区距离>20<50km,评估区矿区位于南华准地台云开台隆北东段的博白~岑溪深大断裂带上,该断裂具长期活动的特点,地震活动比较频繁,是广西重要的控震断裂之一,震中多分布在与北西向断明该断裂全新世纪有活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矿区图2-6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图2-7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比例尺1:400万)范围内无活动断层,降雨、河流冲蚀等水动力诱发地质灾害偶有发生、规模较小;无构造地裂缝;采矿工程诱发地质灾害偶有发生,斜坡基本稳定,地表2-8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分级构造稳定性地表稳定性稳定稳定稳定稳定次稳定次稳定稳定次不稳定次稳定稳定次稳定次稳定主褶皱为上水向斜,其向斜核部位于矿区中部的地豆岭一带,轴延伸。核部地层为泥盆系中统信都组(D2x)。北西翼地层倾向南东,倾角38°东翼倒转,倾向南东,倾角40°~50°。其中北西翼次级小背斜、小向斜发育。矿区断层发育,主要有北东向,次为北东东北东向断层总体上呈带状密集平行展布,两端向区外延伸,区内长度5km,宽度2~2.5km,各断层间距一般为200~350m,为陆F1和F2与金矿关系密切,矿体主要赋存于这两条断层之间的志留系下统大岗顶组第一段倾向南东,倾角60°~75°。断层由构造角砾岩、褐铁矿硅化压碎岩、糜棱岩化压碎岩等组成。该断层切割志留系下统大岗顶组(S1d断距不明。石玖塘两个岩体,该断层具多期次活动特点,是本区主要导矿构造。在大旺南东侧的次缘分布有数条溪沟水向矿区外围径流。其中最主要的地表水体为矿区北部的旺水沟及旺水沟源头之一的大旺水库。旺水沟有两个源头,一个为大旺村西南方向约350m处的大旺水库,另一个为大旺村东南方向约330m处的下降泉水,水库水及泉水在大旺村中汇流形成旺水沟。旺水沟在矿区内由南向北径流约500m后流出矿区。旺水沟常年枯季流量约1.5~2.8L/s,雨季洪峰最大流量约28.0L/s。主要有两个源头,主要发源于大旺水库,其次发源于矿区堆淋场所在的小冲沟,在大旺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文地质特征,将区域地下水类型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裂隙水、岩浆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水岩组的岩性由第四系全新统(Qh)由细砂、砂质粘土和砾石等组成。为灰黄、土黄的粉质粘土、砂土及花岗岩、砂岩、板岩、英安斑岩等成份的转石、碎石,碎石块径为1g、D、E、K、∈d、O1ls的粉砂质泥岩、细砂岩、砾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石英砂岩、云母石英片岩、混合质片岩、混合花岗岩、云母石英片岩夹变质砂质、变粒岩等组成。含构造裂隙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构造裂隙及靠近地表的风化带中,水量贫标高为167.10~255.40m。泉水枯季流量一般为0.0025L/s~0.577L/s,丰水期变化较大,雨季泉水最大流量达6.24LL/s,富水性弱;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型及HCO3-Ca·Na型,矿化度小于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Ⅰ号)属于南流江支流丽江的分水岭地区,矿区内地表水系较发育,矿区采矿区、堆淋场区、废石场区均属地下水补给径流区,矿区采矿区大部、堆淋场区的地下水总体由南东向北西径流,经大旺水沟、丽江后经新桥圩至黎头嘴江入南流江。矿区采矿区南西部、废石场区的地下水总体自北东矿区所在地下水系统的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动态变化与降雨关系密切,地地下水位变幅较大且变化较迅速,枯季地下水位和流量变化幅度较小且变化缓慢。矿区根据矿区地下水的含水岩组、水文地质特征将矿区的地下第四系的砂砾石及粉质粘土孔隙中;碎屑岩裂隙松散岩孔隙含水层主要分布于矿区坡地及山脚洼地中,分布不甚均匀由第四系残坡不等,最大粒径可达30mm,含量达5~15%;土质较均匀。该层雨季期时为透水不含水层。据地质详查报告的试坑渗水试验成果及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得该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为:K=4.55×10-5cm/s。由此确定该含水层为弱透水等级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志留系下统大岗顶组第一段(S1d1)、第二段(S1d2)、第三段(S1d3)的细砂岩、砾岩、粉砂岩、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等组成,含裂隙水。岩石较完整、坚硬,节理裂隙一般发育,以张性节理为主,节理面较新鲜,透水组强风化带的渗透系数为:K=8.41×10-5cm/s(合0.0727m/d),属弱透水等级,其防污性能中等。据矿区钻孔简易水文观测成果,矿区内该含水岩组的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为21.80~61.00m,水位标高为167.10~255.40m。具弱透水性,富水性弱性弱,枯季泉流量小于1.0L/s,富水性弱。该地下水位于矿体外围,对矿体开采影响较综上所述,本矿区地下水类型均属潜水,在不同的地段其含水介质会发生变化,下体的开采较为有利,但对地下水防污染作用不大。含水岩组浅部含风化裂隙水,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属弱富水性。岩土层的透水性弱,降雨顺坡而下,下渗时间短速,其补矿区的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其次为地表水的入渗补给。一般在沟谷上部的地下水以泉的形式或片状渗流的形式向地表排泄,汇集成地表水,溪沟中矿区北部大部份区段地下水的总体迳流方向为由南东向北西迳流,流入大旺水沟;矿区南部小部份区段地下水的总体迳流方向为由北东向南西迳流,流入石玖塘小溪。矿区内地下水的迳流受地形影响较大,通常自山脊向沟谷迳流,在山坡下部、山脚或沟谷中以裂隙或坡残积层的孔隙入渗补给地下水,地下水沿风化裂隙、构造裂隙及层间裂隙作层流运动,常在沟谷中、坡脚部位以泉或渗流的方式向地表排泄,汇集形成溪流。地表溪流在向下游径流的过程中,溪流流量逐渐增大。在丰水期,由于地表水的流量较大、水位较高,溪沟地表水会通过岩石裂隙或坡残积层矿区所在地下水系统的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动态变化与降雨量关系密切,地下水的动态呈现滞后现象,强降水后,水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动态变化与降雨有密切的关系,雨季地下水位变幅较大且变化比较迅速;枯季地下水位和流量变化幅度较小且变化缓慢。本矿区矿体采用露天/地下开采模式,因此应分别预测露采据水文地质调查、地质详查钻探、水文地质钻探及开拓平峒的水文地质调查,在深度80m后的探矿平峒除破碎带或较大裂隙带外均较干燥,表明本矿区地下水含水岩组底板埋深为80m,含水段主要分布于20~80m,近Q最大=1477.45m3/d;利用水平坑道法预测地下开采坑道正常涌水量的计算结果为:Q正常矿山开采对环境影响可控,建议选择水平坑道法预测的矿坑涌水量作为矿坑排水源强,根据出露地层岩性以及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结合岩性、结构构造、组合关系及强度等,区域的主要工程地质岩组可划分为粘性土单层土体,中厚层具泥化夹层较软粉砂粘土,呈松散—半固结状态,其含水量24.6~33.7%,孔隙比0.883~1.254,压缩系数0.24~0.26MPa-1。呈硬塑状,中密度,为透水性差的中—低压缩性土。据区域资料,该1ls、O3l、S1d1、S1d2、S1d3、D2、D2,主要岩性为粉砂质泥岩、细砂岩、砾岩、粉砂岩、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石英砂岩等。其中泥岩岩块湿抗压强度一般为或未风化岩体承载力特征值为40~60MPa。强风化层厚度2~5m,结构较松散,承载力特征值250~500kPa;中风化层厚度10~硬,其风化深度可达33m,节理裂隙发育,属坚硬-半坚硬岩类。该岩组微风化或未风根据出露地层岩性以及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结合岩性、结构构造、组合关系及强度等,区域的主要工程地质岩组可划分为粘性土单层土体,中厚层具泥化夹层较软粉砂粘土,呈松散—半固结状态,其含水量24.6~33.7%,孔隙比0.883~1.254,压缩系数0.24~0.26MPa-1。呈硬塑状,中密度,为透水性差的中—低压缩性土。据区域资料,该1ls、O3l、S1d1、S1d2、S1d3、D2、D2,主要岩性为粉砂质泥岩、细砂岩、砾岩、粉砂岩、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石英砂岩等。其中泥岩岩块湿抗压强度一般为或未风化岩体承载力特征值为40~60MPa。强风化层厚度2~5m,结构较松散,承载力特征值250~500kPa;中风化层厚度10~③、④金矿体规模较大,②、⑤、⑥金矿体规模较小。①~⑤金矿体赋存于志留系下统有膨大缩小、尖灭再现特点。各金矿体厚度0.37~27.51m,单工程Au平均品位0.50~TC701、TC902、TC1102-3、TC1101、BT1103、TC2401等工程控制;浅深部由PD1(标高定类型。矿石呈紫红~褐黄色、风化~半风化状,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清,要根据样品分TC501、BT0001、TC303、TC102、YK20、YK18、TC201等工程控制。工程间距27~110m统大岗顶组第一段(S1d1)底部砾岩与泥岩、粉砂质泥岩的脆弱接触面之间。地表由④号金矿体:位于大旺南东方向约300m,②矿体南面旁侧不远。地表由BT2301、TC1109、BT1103、TC704-1、TC704、TC501、TC301-1、TC102-1、YK29、TC404、TC202、地表由BT904-1和TC704控制,浅部由ZK70⑥号金矿体:位于大旺方位79°平距约820m,赋存标高压碎岩为灰~浅灰色、灰黄色、紫红色,压碎结构,块状构造。岩质、长英质粉砂、铁质、白云母等组成。岩石粉砂质泥岩为灰、灰黑色、紫灰色,粉砂泥质结构,中层状构造,主要由泥质、石选矿试验过程中通过对大量矿石的光片、薄片进行偏反光显微镜下鉴定,并对样品的人工重砂进行淘洗、选择性酸溶解后在体视显微镜下鉴定,结合化学分析,查明矿石水绿矾、水锌矿、孔雀石、铅矾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粘土矿物及少量长石、砷华自然金:对大量矿石光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未发现明金,对人工重砂进行显微镜整有尖角或枝杈的尖角粒状、枝叉状,有的呈边界圆滑的叶片状,由于自然金的硬度低自然金颜色多数为带浅黄色色调的金黄色,表面洁净程度不是很好,颗粒表面不平坦,黄铁矿:以自形晶粒状为主,少量为他形晶,晶体常常有压碎结构,裂隙发育,其集合体的黄铁矿颗粒之间结构较松散,部分半风化矿石中的黄铁矿有的被脉石从核心交脉石中,多数黄铁矿因风化作用而变成褐铁矿,有的黄铁矿边缘氧化后形成一层褐铁矿褐铁矿:是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主要有两种产出形态:其一为黄铁矿的假象,一般呈分散的粒状嵌布于脉石中,有时呈稠密浸染状嵌布于脉石中,粒度一般在0.1~毒砂:一般呈自形晶,有的聚集成集合体,矿物颗粒之间结构较松散,有的呈散粒石英:是主要的脉石矿物,无色、透明,呈他形晶粒状产出。有的呈不等粒碎屑状被粘土矿物、胶体状褐铁矿胶结;有的石英呈他形粒状紧密镶嵌结构。石英的粒度大小粘土矿物:主要为绢云母,其次有少量高岭石、绿泥石等,颜色为白色、但多数夹杂尘状的有机炭质,因此呈黑色或深棕色,粘土矿物呈细鳞片状集合体产出,有的从黄铁矿的核心交代,有的在黄铁矿边缘交代,有的充填于石英颗粒间。粒度在假象结构:该结构在矿石中极常见,它是由于黄铁矿氧化后变为褐铁矿而形成,其骸晶结构:部分假象褐铁矿被粘土矿物等脉石从核压碎填隙及充填结构:部分黄铁矿(特别是中粗粒的)胶体结构:部分褐铁矿呈细脉状、网脉状、皮壳状、球粒矿石的构造主要有不均匀浸染状构造、脉状和细网脉状构造、斑点状构造、胶体煤不均匀浸染状构造:矿石中的黄铁矿、假象褐铁矿在脉石中呈疏密不均的浸染状构脉状和细网脉状构造:胶体状褐铁矿在石英和粘土矿物颗粒间隙中呈不规则的脉状斑点状构造:由单粒或几粒黄铁矿或假象褐铁矿构成的斑点较均匀的分布中脉石矿胶体煤渣状构造:由于风化淋滤作用,造成部分矿物流失,胶体矿物脱水形成煤渣土状、粉末状构造:在风化强烈的矿石中,粘土矿物混杂粉末状褐铁矿呈土状、粉化学成份SiO2Fe2O3Al2O3K2OMn含量(%)45~5722~3613~162.6~3.61.3~2.8化学成份MgOP2O5BaTiAs含量(%)0.4~0.50.2~0.30.30.2~0.40.06~0.1化学成份SO3Na2OCaOZnPb含量(%)0.09~0.10.07~0.10.03~0.070.04~0.070.02~0.04化学成份ZrNiRbSbY含量(%)0.01~0.020~0.020.01~0.020~0.01<0.01褐铁矿较多,并有少量毒砂等矿物;在坑道和钻孔中黄铁矿、褐铁矿含量变化不大,毒砂等矿物稍有增加。这说明目前控制的金矿体从地表往坑道和钻孔属半氧化带,往深部有向原生带过渡的趋势。根据目前工程控制,从地表至最深见矿钻孔(海拔标高+313~矿区发现和控制了①、②、③、④、⑤、⑥共6个金矿体,其中①~⑤金矿体赋存水锌矿、孔雀石、铅矾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粘土矿区经工程揭露发现和控制了①、②、③、④、⑤、⑥共6个金矿体,①~⑤金矿矿体直接顶、底板和夹石岩性为压碎岩、压碎砾岩、砾岩、粉砂质泥岩和泥岩等,其与矿体的界线不清,矿与非矿之间主要靠分析结果(Au)含量来区分,肉眼不易分辨。除了有用组分Au含量的不同外,围岩与矿体的其它特征无明显差别。-63-6。测试结果显示,矿区主矿种为金矿,部知,矿区范围内的地类主要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城镇村及工矿为自然植被草丛(艾草、白茅、沙草、鸭嘴草、五节芒、青皮藤等)、灌丛(桃金娘、毛桐、山麻杆、扁担杆等),矿区因而水土保持良好。矿区周边的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旱地主要种植甘蔗、玉米、木薯、黄豆等经济农作物。项目采用露天、地下联合开采方项目区土地权属为永旺村村委会,根据陆川县土地利用现状图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表2-10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地类面积(公顷)土地权属一级二级01耕地011水田0.19610.14永旺村村委会013旱地2.4202021果园0.290.3903林地031有林地50.0768.1204草地043其他草地15.3420.87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坑塘水面0.260.35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3村庄0.95204采矿用地4.716.4173.50本矿山为新建矿山,未进行开采,根据现场调查,探矿期间,在拟申请矿区范围内施工了2个探矿平硐,位于矿区西南部,现已封闭,没有矿井涌水流出。探矿期间对矿区西部进行了露天采剥,已形成宽约5m,边坡高度约0~10m,边坡厚度5~10m边坡角度45°~60°的采区3.1661hm2的采区,未来采矿活动位于矿区西南部,占地面积约14.6450hm2,设有堆淋场进行选矿试验。堆淋场位于矿区东北部,探矿期堆淋场位于后周边挖有截排水沟。探矿期间进行露天采剥产生的废石,已用于铺设办公生活区与露天仓库、堆淋场、事故应急池及堆淋场选矿配套设施等。对土地造成了挖损及压占,损毁地类为有林地、其他林地、其他草地及坑塘水面等土地类型矿区及其周边范围土地类型有水田、有林地、其他林地、其他草地及坑塘水面,当地居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矿区西部约200m为大旺村,当地居民人口约89人,矿山在开采过程中进行爆破作业,造成噪音及粉尘的污染,采矿活动对当地居民从事农业生产生活存在一定的影响;矿山生产活动会损毁矿区内原有农作物及山林植被,因此矿业活动对当地农林存在一定影响。目周边村屯居民点的饮用山泉水点或井水都不在项的水文地质单元内,项目地下水下游无生活供水水源地准保护区、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因此矿业活动未对矿区及周边生产生活用水造矿区范围及工程影响范围内无重要水利、电力设施综上所述,评估区内人类工程活动对矿区原有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破面积,采出矿石量约8万吨,设有堆淋场进行选矿试验。堆淋场位于矿区东北部,探矿期堆淋场位于后续堆淋场内的西侧(下游)。现探矿堆淋场底部铺有3层彩条布防渗,挖有截排水沟。现状有浆砌石坝拦挡。但堆淋场结构松散,稳定性差,在自重应力、施工机械振动,采矿挖填扰动,如主副石坝坝体不达标,特别是强降雨冲刷等影响下,易矿山拟在矿区东南侧的冲沟内布置一个废石场,占地面积约86646m2,有效容量约台时,分别沿南面和北面山脉分台阶堆放废石。废石场南部最大堆存标高为+245m;北如坝体质量不达标,特别是强降雨冲刷等影响下,坝体容易产生垮坝事故,矿山需严格综上所述,堆淋场及废石场等处弃渣废土方量大,加之矿区地形复杂,沟谷切割深度大,其他地质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建议由具有相关勘察、评估(价)资质单位按有关行业要求、专业标准对矿山这些其他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评估(价)。并建议委托相关资矿山露天开采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根据《广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1)露天开采部分矿体标高为+328m~+195m处于当地侵蚀基准面(+16采场汇水面积小,与区域含水层、或地下水联系不密切,采矿和疏干排水不易导致矿区周围主要含水层的影响或破坏,露天采场水文地质(2)矿体围岩为压碎岩、压碎砾岩、砾岩、粉砂岩和泥蚀变作用强烈。岩溶裂隙带不发育,岩石风化程度弱,地表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类型,矿体及围岩产状变化较大,断裂构造较发育,并切割矿层围岩和主要含水层,导等地质灾害现象。总体上矿区在现状条件下,矿区地质灾害问题类型较少,但现状不稳矿山地下开采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根据《广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以下,地下水位之上,矿床围岩多为含隔水层交替出现,矿坑进水边界条件简单,矿坑(2)矿体围岩为压碎岩、压碎砾岩、砾岩、粉砂岩和泥蚀变作用强烈。岩溶裂隙带不发育,岩石风化程度弱,地表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型,矿体及围岩产状变化较大,断裂构造较发育,并切割矿层围岩和主要含水层,导水根据露天、地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根据对矿山开采影响很大的六大要素,即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矿山开采复采情况及采动影响、矿区地形地貌形态及复杂程度等进行级别划分。采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土地损毁评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范围根据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范围确定,包括拟申请采矿登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通过实地调查及对地质资料分析研究,采矿活动的影响范围主要包含矿区范围、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范围、地下含水层疏干范围、以及矿区界外工业场地,矿区北、西、南侧基本以矿权界外扩至第一山峰为界,东侧按废石场及堆淋场根据《广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技术要求》,按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破坏作用大小、矿山建设规模以及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综合判定矿山地质环),(3)矿山生产规模:广西陆川县大旺矿区金矿设计年产金矿矿石10万综上所述,评估区重要程度属重要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复杂,矿山生表3-1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精度分级表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建设规模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复杂简单重要区大型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小型一级一级二级较重要区大型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二级二级小型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大型一级二级二级一级二级三级小型二级三级三级由于本矿山为新建,矿山的产品方案:合质金(Au≥99%)。开采方式为露天/ pH≈11CN洗液图3-1生产工艺流程图一级一级评估区属矿区属丘陵地貌,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通过对评估区及其附近的地质灾害现状调查、访问及收集有关资料,评估区基本无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压碎砾岩、砾岩、粉砂质泥岩和泥岩等。露采坑边坡岩土体较为破碎,裂隙发育,结构较为松散,露采高边坡地段,软弱土层及不良结构面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综合这些本矿山为新立矿山,现状在矿区西南部探矿形成①露天采场处形成了规模较大的采矿山道路的修建、办公生活区等都进行了切坡。表3-3不稳定斜坡可能性分级表差别指标岩土类型强(大)弱(小)坡高H(m)欠固结堆积土、膨胀岩土、软土>53~5其他堆积土>105~10新近系软质岩体,碎裂或散体结构岩体>155~15层状软质泥、页、片岩>2010~20层状次硬~坚硬的碎屑岩和碳酸盐类岩>3015~30块状坚硬岩类>4020~40稳定系数欠稳定、不稳定状态基本稳定稳定注1:按“就该不就低”的原则确定,有一项符合该级别则判定为该级别。注2:可计算FsR优先按Fs和稳定性判定,稳定性系数和稳定状态根据DZ/T0128确定,膨胀岩土不稳定斜坡DB45、T1250确定。注3:不包括顺向坡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