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联考高二地理(必修)_第1页
丰县联考高二地理(必修)_第2页
丰县联考高二地理(必修)_第3页
丰县联考高二地理(必修)_第4页
丰县联考高二地理(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丰县联考高二地理(必修)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52.0分)

1.划分I、n、III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A.气候和地形B.土壤和气候C.植被和土壤D.地貌和植被

2.图中各区域,受人类影响较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相对较完整的是

A.IB.IIC.IIID.I和III

【答案】

【小题11A【小题2】C

【解析】

根据图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I、II区域的分界线为400,〃〃?年等降水量线;II、

in区域的分界线为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一祁连山脉;I、ni区域的分界线为3000米等

高线,故判断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气候和地形地貌。此题选A。

in区域表示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候寒冷,人口稀疏,故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

原始自然状态保存相对较完整,故C项正确。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分别与

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濒台湾岛、西接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涵盖经

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3.这种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各区域间的

A.差异性B.整体性与差异性

C.整体性D.阶段性

4.有关图中经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有固定的面积,形状B.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

【答案]

【小题1】A|【小题2】B

【解析】

读图可知,海西经济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间存在经济、政治、文化等

多方面的差异,则这种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是体现区域的差异性。故本题A正确。

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但不是固定的,要因地而异,A错误;区域内部特征相对

一致,B正确;区域的的边界有的是明确的,有的是模糊的,C错误;区域是人们根据

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自然特征的综合分析划分的,D错误。综合分析本题B正确。

5.导致①、②两地气温日较差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植被

6.与东北林区相比,③所在林区树种较丰富的根本原因是

A.纬度低.相对高差大B.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C.年均温高.降水充沛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答案]

【小题1】C|【小题2】A

【解析】

图示①位于四川盆地,②位于青藏高原,故两地的环境差异主要是由于地形的差异,

C正确。

③地区位于横断山区,由于所处纬度低,且山地相对高度大,故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

明显,故物种丰富。故此题选A。

图为2010年我国东、中、西部产业结构比较图。

东部«•1»,.申都西部|3]$*,

匚]第一产业■笫二产业||第三产业

7.关于东、中、西部地带三次产业结构的

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是中部地带B.西部地带以第一产业为主

C.第三产业比重最小的是西部地带D.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的是中部地带

高中地理试卷第2页,共15页

8.能源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缓解该地区能源紧张的主要措施是

A.增加跨区域资源调配B.大力开发该地区水能资源

C.加快资源密集型产业建设D,限制生活能源消费

【答案]

【小题1】D|【小题2】A

【解析】

读图,根据图例判断,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是西部地带,比重占13.15%,A错。西

部地带以第二产业为主,在西部地区占比重最大,B错。第三产业比重最小的是中部

地带,占比重34.90%,C错。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的是东部地带,占比重49.72%,D

对。读图,根据图例判断,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是西部地带,比重占19.23%,A

错。西部地带以第二产业为主,在西部地区占比重最大,B错。第三产业比重最小的

是中部地带,占比重35.59%,C错。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的是东部地带,占比重48.44

%,D对。

缓解该地区能源紧张的主要措施增加跨区域资源调配。此题选A。

nyE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一®想,的附

9.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

10.图示区域的粮食商品率高于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多

【答案】

【小题1】D【小题2】D

【解析】

结合经纬网及区域轮廓图可判定该区位于东北地区。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内蒙古

高原东部、大兴安岭北部和松嫩平原上,其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草原、耕地和

林地,分别适于畜牧业、种植业和林业发展。此题选D。

东北地区尽管热量较少,只能满足作物一年一熟,但人均耕地面积多,故粮食商品率

高。此题选D。

表/为“四个国家能源消费构成表(2012年)”。

我1

息消费量主页能獴所占比例(%)

(百万吨油当量)石油天然气救磷水电

22693367327592212829327

中国26132176745070.390756.01

日本4776421719的2464773402

SS33064363921312533796144

11.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能源消费

A.石油消费总量最少B.水电消费总量最少

C,以清洁能源为主D.煤炭消费比重大

12.我国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积极开发利用

A.煤炭,石油B.核能.水能C.石油.天然气D.煤炭,水能

【答案】

【小题1】D【小题2】B

【解析】

读图,根据图中数据分析,石油占能源消费总量不是最少,最少的是核能,A、B错

误;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最大,所以仍占主体地位,C错,D正确。综合分析D

正确。

我国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此题选B。

2013年12月4日,美国著名汽车城一一底特律市正式宣告破产。底特律的位置如图

所示。

13.底特律汽车产业曾经发展壮大的最有利的

社会经济条件是

A.水源充足B.交通便利C.煤铁资源丰富D.劳动力丰富

14.导致底特律走向破产的原因不包括

A.产业结构单一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生态环境破坏D.土地.劳动力价格上升

【答案】

【小题1】B【小题2】B

【解析】

从图中信息看,底特律地处五大湖地区,美国东北部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钢铁

工业发达,为底特律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正确答案为B。

底特律是美国的老工业基地,长期的依靠煤、铁发展汽车产业,生产结构单一、生态

高中地理试卷第4页,共15页

破坏严重,而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土地、劳动力价格上升,生产成本上涨,最终导致

走向破产。所以其原因不包括B项。

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正式通水。中线工程于2014年建成全

线通水。图为“南水北调东、中线调水线路示意图”。

=>中城调水线同

©0城市

15.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调往北方,

关于该调水工程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重海河的防洪压力B.缓解京津地区地面沉降

C.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D.减缓海岸线后退

1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A.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C.缓解华北地区春季的旱情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

【答案]

【小题1】B|【小题2】C

【解析】

南水北调是有计划的人工调水工程,可以控制调水量,不会加重海河的防洪压力,A

错。京津地区因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南水北调缓解了京津地区的水资源的

不足,减少了地下水的抽取,能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B对。南水北调的水并不

汇入黄河,所以不会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更不会减缓海岸线后退,C、D错。所以选

B。

为了保证调水的水质,沿线不会发展水产养殖业;北方交通以陆上交通为主,水运

少,南水北调主要是解决生活、生产用水紧张问题,不会提高水运能力;读图,南水

北调工程的中线工程以引水为主,沿山麓地带建设,沿线地势落差较小,又缺少建设

水库条件,不适宜开发水电。所以,答案选C。

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读图回答以下小题。

17.图示四个时期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时期是

A.®B.②C.③D.®

18.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B.②C.③D.@

【答案】

【小题1】C【小题2】A

【解析】

工业化程度高低取决于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根据图示,③是四阶段中

第二产业比重最低的,即工业化程度最低。选择C。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第一产业占产业结构的比重越

低,城市化水平则越高,所以选择A。

区域发展往往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基础。然而,随着资源开发规模的不断扩

大,人地关系由简单变得复杂,从协调走向紧张。同时,资源枯竭、用地紧张、环境

污染等问题也接踵而来,又制约了区域的进一步发展。

19.下列叙述属于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是

A.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B.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具有很大的掠夺性.破坏性

C.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竞争能力下降,效益降低

D.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复杂

20.关于区域发展再生阶段的正确叙述是

①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②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

复苏③集中力量发展原有的传统产业,突出主导产业的地位④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

向协调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答案】

【小题1】A【小题2】B

【解析】

初期阶段,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故此题选A。

再生阶段,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复苏,使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

调。此题选B。

高中地理试卷第6页,共15页

读“黄土高原上某地剖面图”(如图),回答以下小题。

21.为解决当地生态问题,在①、②、③、④四处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①种草护坡B.②打坝建库C③平整土地D,④修筑梯田

22.“平整土地”可以减少

A,地表径流B.地下径流C.下渗D.蒸发

【答案】

【小题1]D【小题2]A

【解析】

据图判断,该地在古长城以南,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可以推断该地为黄土高原•

当地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①是塘面,在嫄面上可以平整土地,减少水土流失。②

是陡坡,要种草护坡,防止水土流失进一步发生。③是沟谷,可以打坝建库,截住流

失的水土,④是缓坡,可以修筑梯田,满足人们的粮食需要。本题选D。

黄土高原嫄面上平整土地使地面比较平坦,减少地表径流,使流水对地面的侵蚀作用

减弱,可以减轻水土流失。所以本题选A。

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读图,回答以下小题。

23.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正确的是

A.甲地区一土壤盐碱化B.乙地区一水土流失

C.丙地区一土地石漠化D.丁地区一土地荒漠化

24.目前治理内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A.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体系

B.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

C.跨流域调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D.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

整治

【答案】

【小题1】B【小题2】C

【解析】

甲地位于广西,多山地丘陵,喀斯特地貌显著,流水侵蚀严重,土地石漠化是主要生

态问题。乙地是黄土高原,以水土流失为主,丙地位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

所以本题选B。

甲地位于广西,多山地丘陵,喀斯特地貌显著,流水侵蚀严重,土地石漠化是主要生

态问题。乙地是黄土高原,以水土流失为主,内地位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

所以本题选C。

25.关于日本和英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气候温和多雨,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B.日本人少地多,农业侧重于精耕细作

C.两国均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D.两国工业布局均以“资源型”为主

【答案】

C

【解析】

A项英国气候过于温暖湿润,故不利于种植业的生产;错误;B项日本农业受地形影

响,多为小型农业机械;错误:D项日本资源短缺,错误。故选C项。

26.“人定胜天”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类中心论

C.人地相关论D.人地伙伴论

【答案】

B

【解析】

“人定胜天”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人类中心论,此题选B。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之一,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

大变化。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小题。

27.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的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高中地理试卷第8页,共15页

28.关于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②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好转

③加剧当地环境污染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④

【答案】

【小题1】A【小题2】C

【解析】

根据图示煤炭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

值。并未能体现提高煤炭产量和促进产业转移。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该地发展电力、冶金工业,大量使用煤炭资源,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加剧了

当地水资源的短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读图,回答以下小题。

29.设计“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线走向时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A.消费市场B.工资水平C.科技水平D.国家政策

30.“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生态意义表现为

A.缓解能源短缺B.带动相关能源产业的发展

C.改变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D,提高清洁能源比例,改善大气质量

【答案】

【小题1】A【小题2】D

【解析】

天然气作为商业资源,其管道的走向必定要考虑市场需求因素。此题选A。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生态意义表现为,减少煤炭

的使用,改善大气质量。此题选D。

31.黄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和流水侵蚀。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解析】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长期水土流失的结果,即形成原因为流水侵蚀。此题选A。

32.造成日本与英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的不同。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解析】

造成日本与英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不同,英国位于亚欧大陆西部,日

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此题选B。

33.治理黄河水灾,最关键在于上游建造水库。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解析】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因此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做好黄土

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此题选B。

34.东北地区黑土地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和肥力下降。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解析】

由于长期的“重利用,少养护”,导致黑土流失,且由于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湿地面

积不断缩小。此题正确。

35.流域的开发必须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解析】

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是指对流域内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包括水能资源的开发、航运、

灌溉、养殖等,必须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此题选A。

36.经济发展强调“绿色GDP”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植被覆盖率。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解析】

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

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

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

此题选Bo

37.产业转移都会改善迁入地的生态环境。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高中地理试卷第10页,共15页

B

【解析】

对迁入地的影响主要是提高了就业机会,促进其经济的发展,但可能给迁入地的生态

环境造成一定压力。此题选B。

38.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区域内部不存在差异性。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解析】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区域内部也存在

一定的差异性。则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区域内部不存在差异性是错误的。此题选

Bo

39.我国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生产力分布格局不匹配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原因。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解析】

我国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生产力分布格局不匹配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原因。此

题选A。

40.推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村过剩劳动力进入城市。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解析】

推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此题选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41.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C表示系统。

(2)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可

持续发展是条件;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是:原

则、原则、共同性原则和阶段性原则。

(4)环境质量是制约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为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工业企业生产

过程中在节能减排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o

【答案】

(1)人的管理调控社会(2)生态经济社会(3)公平性持续

性(4)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达标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废弃物综合利用

【解析】

(1)根据BCD三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分析。A协调BCD,故A表示人的管理调控,C

向B提供劳动力、科技等,向D排放生产废弃物,所以C表示社会系统,B表示经济

系统,D表示生态系统。(2)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

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其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

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是基础;经济持

续发展强调要追求质量、效益、节能和减少废物,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

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是目的。(3)实现可持续发

展,要遵循的四个原则是: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和阶段性原则。

(4)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

42.阅读资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

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二:德国鲁尔区煤炭、铁铁工业变化表(表)和鲁尔区产业人数变化图(图)。

表2德国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变化表

1957年2005年

煤矿(座)1407

钢铁厂(个)264

煤矿工人(万人)474

钢铁工人(万人)30约5

鲁尔区产业人数变化图

□197

座2000三

资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的广泛

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不断减少;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对钢铁需求量减少。

鲁尔工业区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

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型经济区。

高中地理试卷第12页,共15页

(1)结合资料一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依托的区位条件

是什么?(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

(2)资料二表现出的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结合资

料和所学知识

分析其变化的原因:o

(3)鲁尔工业区的案例给我国传统工业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是。

【答案】

(1)自然条件: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世界对钢铁需求量大(2)趋

势:第二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原因:新能源的开发和使

用;煤炭开采成本的升高:世界对煤炭和钢铁的需求量减少;环境污染严重;政策的

支持等(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提高质量和效率,增强竞争

力:加强环境的综合治理

【解析】

(1)据材料一可知,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据材料三可知20世纪50年代以前世界

钢铁市场广阔。(2)读图,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第二产业比重逐

渐降低,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其原因是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煤炭开采成本的

升高,世界对煤炭和钢铁的需求量减少,环境污染严重、政策的支持,鲁尔区进行了

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改善环境,发展新兴产业等。(3)本题考查教材鲁尔区综合整

治知识的迁移应用。可从调整产业和工业结构、消除污染、完善交通、调整工业布

局、大力发展科技等方面进行分析。

43.读“江苏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试对A、B两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行比较,

将答案填写在下表(表3)中。

1200

表3

地区A地区B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