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_第1页
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_第2页
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_第3页
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_第4页
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篇一: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步四川小麦产量的途径

摘要:小麦的单产决定于单位面积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1】,但在不同的产量程度下,各构成因素对子粒产量的奉献不同。小麦产量三个构成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关系,只有三者的乘积到达最正确组合时,才能使产量最高。在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中,穗数对穗粒数和粒重处于支配地位,穗粒数和粒重那么处于承受影响的地位,而这三因素的组合又受栽培方式、播种密度、播期等因素有关,只有三因素协调开展时,才能获得高产【2】。

关键词: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增产

1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小麦产量三个构成因素之间存在制约关系,穗数的形成是分蘖发生和两极分化的结果,最后决定穗数多少的时期是抽穗期。从播种到抽穗以前的各种生态环境和生育况,都对穗数多少存在一定影响和制约作用穗粒数的多少是开花授精6-7天后决定的,它取决于分化小花的数量和小花与子粒退化的比率。穗粒数的多少受穗分化到粒数定型期间的生态环境和植株有机、无机营养状况的影响.其中包括穗数的影响;而粒数对穗数并无影响关系。粒重除了其遗传因子控制外,还受制于子粒灌浆期间的各种生态因素和植株的营养状况,穗数的多少是制约粒重的原因之一,粒数的多少对粒重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由此可知,在构成小麦产量的三个因素中,穗数是对穗粒数和粒重有较强作用的制约因素,穗数的多少对穗粒数和粒重始终处于主动的影响,支配的地位;穗粒数和粒重根本上处于被动的,承受影响和支配的地

位。因此,在消费中协调三因素关系时,主要通过调节穗数来实现【3】。

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但产量是三因素的乘积,所以只注重穗数的增加而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使产量减少的方法是不可取的。由于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可调节的力度也最大,因此,千粒重在该麦区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很多的研究【4】发现千粒重的遗传力较高,效应潜力很大,显性作用明显,在育种中适宜作早代选择:在栽培上主要是通过进步灌浆强度及延长灌浆时间来进步千粒重,比方采取适期早播,保证小麦充足的灌浆时间,增加小麦的灌浆强度。抓好后期浇水,进展适当的叶面喷肥及适当喷施生长调节剂,进展病虫害防治,为粒重增加创造条件,进步产量潜力【5】。

2产量构成因素的调节

2.1栽培方式的影响

西南麦区是继黄淮海、长江中下游之后的第三大小麦优势产区,涵盖四川、重庆、云南、贵州4省市,地形均以丘陵和山地为主,近年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30万hm2,其中四川约占65%【6】。但自1997年来,四川小麦种植面积大幅下滑,2022年到达最低仅为127万hm2,产量程度低和种植效益差是该区小麦消费的突出问题【7】。四川小麦播种面积的85%以上分布在丘陵,以套作为主,丘陵为主的地形地貌及复杂的种植制度致使其机械化程度低。农民以传统的挖窝点播〔即稀大窝〕为主,种植粗放,产量低而不稳。因此,丘区套作小麦产量的进步急需在播种环节上下功夫,既要进步播种成效,又要保证播种质量,确保构建优势群体,力求高产高效。有关小麦机播技术配套的农

艺措施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北方[8-9],且大多研究说明土壤耕作方式和播深是关系播种质量和群体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10-11]。

四川农业大学的研究者为改善以上的情况,设置耕作方式、播深及覆土三种配套农艺措施对机播套作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进展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者发现不同的栽培方式对小麦群体茎蘖动态及茎蘖成穗率、体干物质积累及花后干物质奉献、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均有不同的影响。免耕产量显著高于翻耕,且有效穗较翻耕进步

9.86%,穗粒数和千粒重却低于翻耕,但产量构成因素间差异均未达显著程度。播深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达显著程度,播深5cm的产量较8cm、2cm的分别进步5.89%、11.57%,同时播深5cm的有效穗也显著高于其于两个播深处理;而穗粒数以2cm播深最高,千粒重那么以8cm播深最高,有效穗数对产量的奉献最大。覆土处理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可显著进步产量,而对穗粒数和千粒重根本无影响。三因子的交互作用方面,免耕+播深5cm+覆土的处理产量最高,产量三因素构成协调;翻耕+播深5cm+不覆土的处理表现其次。

三种农艺措施对群体质量和产量影响大小的先后顺序是播深>耕作方式>覆土,且三者的交互效应达显著程度。因此,西南丘区套作小麦机播配套的农艺措施应选择“免耕+播深5cm+覆土〞。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适当的农艺措施配合后,机播小麦后期群体干物质积累多,花后有效绿叶面积进步,光合才能加强,个体与群体生长发育良好,免耕+播深5cm+覆土处理下的产量到达3718.9kg/hm2,较传统稀大窝栽培〔3000kg/hm2〕增产25%[12]。

2.2播种密度的影响

对于有效穗数,随耕作密度增大有效穗数越多。说明增加密度对增加有效穗数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低密度下有效穗数增加明显,高密度下有效穗数增加的幅度却有所降低,所以通过耕作密度增加有效穗数是有限的。

对穗粒数的影响,随耕作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但在一样的密度条件下,各自的穗粒数有较大差异,穗粒数的多少还受品种本身的影响,各品种穗粒数随密度变化较有效穗数小。

对千粒重的影响,千粒质量变化趋势跟穗粒数的相似,表现为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经方差分析,各品种的千粒重在相邻密度处理下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各品种千粒质量在不同密度下表现均较稳定,该性状本身遗传力较强,受环境影响小。

综上分析得出,在低密度下,由于各种环境因素良好,各品种植株生长强健,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较高,有效穗数增加明显,但每公顷有效穗数仍然比高密度的低,产量均较低。在高密度下,虽然产量均显著增加,但当密度到达一定限度时,加剧了群体对光、温、水、肥等的竞争,从而使个体性状变劣,导致群体产量下降。小麦籽粒产量的上下只有在三因素到达最正确组合时,才能使产量最高。在一样栽培条件下,因品种特性的差异,对密度的要求并不完全一样,各有其侧重,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就要通过合理密植,使三因素得到协调开展。在低密度条件下穗值产价最大,在高密度条件下,粒值产价最大。在低密度条件下应注重穗数的增加,高密度条件下注重穗粒数和千粒质

量的增加,即在保证有效穗数的根底上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对进步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2.3播期的影响

播期会对不同麦类和不同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明显的影响。不同麦类间对产量直接效应最大的因素是有效穗数,不同品种间对产量直接效应最大的因素:早播是穗粒数,晚播是千粒重。在适宜播期范围内,产量高并有它相适宜的产量构成,因此,不同麦类品种进步单位面积产量非常重要。

在对不同小麦品种进展播期研究实验时,研究者发现不同的品种有适宜的播期,有的高产品种虽然不在一个播期,但其产量构造相差不大;有的品种耗春性较强,耐迟播,适宜播期范围较宽,迟至十一月中旬还能获得高产;某些品种耐春性较弱,宜早播,以十月下旬到十一月上旬为宜。实验通径分析说明,播期早,穗粒数对产量直接效应最大,随播期推退,千粒重对产量直接效应增大。因此,如何抓好早、迟播麦的产量构造形式,是消费上一个重要问领,应选用穗重型品种,在保证亩穗数的前提下,主攻粒数和粒重是增产的关键。早播麦要保证穗分化有充足的营养,后期不脱肥,力增穗粒数;迟播麦要抓好后期管理,保证籽粒灌浆有充足养分[13]。

3进步四川小麦产量的途径

由于国家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农民种粮积极性进步,2022年我国小麦消费在2022年恢复性增产的根底上继续增加,总产量达1950亿斤,增幅5%,2022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3.47亿亩,比上年

篇二:气候变化对我国小麦产量的影响

摘要:小麦是我国第二大农作物,占据全国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随着温室气体增加和全球气候的变化,我国小麦的消费条件、产量和质量都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影响。基于此,主要从农业气象的变化指标、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等方面的进展探究气候变化对我国小麦产量的影响。

关键词:农业气象;气候变化;小麦;小麦产量

1农业气象指标的的变化趋势

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了新的开展阶段。目前,我国的农业气象业务

除了气象条件观测之外,还包括对土壤水分以及生物的平行观测。我国应完善农业气象业务,分阶段,有步骤的对农作物进展预报。从小麦发育期业务与报道到躲避农业气象灾害,再到农产品的运输等发面,全面进步农产品产量。我国的农业气象业务向着科学化、完善化开展,有利于农业产业构造的调整和农作物产量的进步。

2气候变化对小麦产生的影响

2.1水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气候的变化影响小麦的灌溉。华北是我国主要的冬小麦消费区,占据了我国一半以上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然而限制华北地区小麦小麦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是水源困乏,研究说明,小麦生长所需要的灌溉水量占据整个农业用水量的80%。尤其是雨养小麦,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气产量也将增加。在长江中下游降雨量和热量充足的地区,虽然会受到将来温度升高的影响,但得益于降水量充分的先天优势,小麦仍然会呈现出增产的趋势。在我国西北、东北、西南这些干旱缺水,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气候变化使小麦产量下降。西北、东北以种植春小麦为主,当前的管理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以后冬小麦的种植边界限可能会北移,东北地区可以改种春小麦为冬小麦或者推延冬小麦的播种期,降低产量损失。西南地区温度偏高,该地冬小麦春性较强,降水量的增多会导致小麦减产。在将来的气候变化影响下,假设不改变相应区域的小麦品种,全国的冬小麦、春小麦产量将呈现下降趋势。

2.2不同的气候情景和co2肥效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空气中co2的含量也大量增加。经研究发现,co2肥效对作物产量和生长都有影响。co2是小麦光合作用重要的底物,度升高促进小麦的养分吸收。增加干物质的合成量,进步小麦的产量。co2浓度升高是气孔导度下降,小麦的蒸腾作用降低,进步了水分的利用率。co2的肥效还表达在延缓叶片衰老、降低呼吸消耗和进步氮肥利用率方面。水、温度、养分这些相关的环境因子与co2互相作用,影响小麦的生理反响和生长过程。co2浓度升高因不同的小麦品种而异,当co2浓度上升到一定程度,面粉里的蛋白、赖氨酸等含量也将升高,而粗淀粉的含量将会下降,有利于小麦品质的改善。这样的话,小麦的产量将得到大幅度的进步。

2.3小麦品种的遗传参数我国土地幅员辽阔,小麦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各地区的气候条件、种植制度、社会经济条件各有不同。经研究说明,小麦遗传参数的结果可以够代表区域品种的特征。遗传参数是ceres模型中关键的一项指标,因为其具有遗传性,所以保证了小麦的品种不受时间干扰,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规律。遗传参数在研究中会受到主观或者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凭借同一品种在不同管理技术下的试验资料很难得到型对一致的参数结果。所以研究者认为,通过ceres,利用不同的观测数据,计算同一品种小麦遗传参数,结果应该是一致的。想要更明确的分析我国的小麦产量,还需要不断地完善技术管理条件,气象数据,乐观应对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3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针对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造成的影响,我国相关部门应在工程方面、育种方面、管理方面采取相应的的应对措施,防御和减缓气候对小麦选含量的不利影响。研究出科学的抗逆栽

培技术,进步小麦的产量,确保食品平安。

3.2育种方面冬小麦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气候条件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温度和光照是影响不同品种小麦生育的核心问题。所以,在育种的时候因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而定。

3.3管理方面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针对不同的小麦品种,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如遇到暖冬,应在原来播种期的根底上推延一周,减少小麦在冬前的生长量,防止其产生冻害。4结语

气候的变化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不同环境条件下水分、土壤、气候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小麦的生长发育。针对气候变化导致小麦产量下降的情况,要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来乐观应对,以降低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篇三:今年小麦产量的增减变化及成因分析

今年小麦产量的增减变化及成因分析

摘要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因此,河南小麦产量高

低不仅关系着全省经济开展和人民生活程度的进步,也关系到全国粮食供需平衡和粮食平安。

小麦品种间籽粒产量变化大,且受土壤肥力、病虫、播期、播量、气候因子等生态环境的影

响今年小麦产量如何,是什么因素使其变化的呢?

关键词

小麦产量气候日照潜力

正文

一.小麦近几年的产量

2022年小麦播种面积稳中有增据中华粮网4月份供需平衡数据显示,受国家进步最低收购价的影响,小麦播种面积稳中有

增,预计2022年全部小麦播种面积约3.66亿亩,同比增加300万亩,增幅0.8%。其中,

冬小麦约3.36亿亩,较上年增加200万亩,增幅0.6%;春小麦约3000万亩,增加100万

亩,增幅3.4%。由于今年播种面积增加、西南旱区小麦产量占全国比重较低,假设后期不

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小麦消费仍有望丰收。预计今年全国小麦产量2310亿斤,减少20亿斤,

减幅0.8%〔冬小麦产量2150亿斤,减少30亿斤;春小麦产量160亿斤,增产10亿斤〕。

预计2022/11年度国内小麦消费量较上年小幅增加。口粮方面,预计人均消费略有下降,总

体消费略增。预计2022/11年度国内小麦工业和饲料消费量增加。预计2022/11年度国内小

麦消费量2145亿斤,较上年度增加50亿斤。其中,口粮消费约1620亿斤,饲料用粮约190

亿斤,工业用粮约210亿斤,其他约125亿斤。去年9月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干旱,小麦生

产受到较大影响,减产严重。去冬今春,北方冬麦主产区降雪偏多,立春后由于气温一直维

持较低程度,小麦返青生长情况比往年推延。据调查,正常年景下小麦生长高度应该在40

公分左右,而今年同期小麦生长高度一般在20公分左右。持续低温天气不仅使小麦返青生

长推延,而且进入四月份后的一场倒春寒,局部地区出现了霜冻,致使少数品种麦苗冻伤冻

死。目前冬小麦主产区进入5月以后,气温正常略偏高,容易造成灌浆期缩短,增加“干热

风〞和“烂场雨〞灾害风险。农业部门专家指出,目前国内小麦苗情,尤其是河北、山东等

主产区苗情整体差于上年。根据小麦产区灾情,国家决定对因低温冻害造成的冬小麦弱苗追

施拔节肥给予补贴,这将改善小麦苗情。据中华粮网记者上期调查显示,河北省有100万亩

小麦出现不同程度的死苗死蘖现象,其中10万亩需要毁种,今年小麦减产根本已成定局,

减产幅度在2~3成左右。河南、安徽影响不大。山东、江苏局部区域小麦冻伤,影响结实率。

二.产量变化的原因

1气候的变化

暖冬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去年小麦播种至越冬期〔2022年10月至今年元月〕,气温较往年偏高3-5度,使小麦

单株分蘖增多,导致高肥麦区群体偏大、旺长,中肥麦区群体适中,晚播田和低产麦区的个

体以及群体到达了较好的发育,为丰产打下了根底。

干旱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豫北、豫东、豫西以及河北、山东地区小麦生育期间干旱常年发活力率为70%-90%,

广阔麦农一直都有抗旱的准备。如今年4-5月份,豫北、豫东、豫西地区干旱少雨,有灌溉

条件的麦田,分别浇了拔节孕穗水和灌浆水,使消费本钱有所进步,豫中南大局部地区常年

雨水偏多、光照缺乏,但今年雨水适时、适量、光照充足,有利于小麦光合作用和产量的提

高。

高温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今年5月上中旬高温异常,加剧了旱情的开展,也抑制了小麦白粉病的开展,促使小麦

早熟5天左右。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自己的试验资料比照:5月份晴天高温、光照

充足,有利于进步小麦内在品质。如2022年新乡地区5月份持续高温晴天,麦收后取样检

测,小麦面筋值、稳定时间、蛋白质都有较大幅度的进步。今年高温伴随干热风使小麦粒重

降低、角质率进步,由于前期群体开展较大,也可弥补粒重降低对产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因

此,预计河南小麦仍是个丰收年。另外,近期河南、河北、山东3省出现的短暂降水过程。降雨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近期,河南、河北、山东先后出现了大风和降雨天气,由于各地小麦生长发育期不同,

大风降雨天气对各地小麦生长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据理解,由于山东地区是先降雨后出现

大风天气,导致当地小麦倒伏较为严重,估计会令小麦减产;河北地区降雨范围广且没有大

风天气出现,加受骗地小麦生长处于灌浆期,降雨非常有利于小麦生长;河南小麦处于收获

期,降雨天气仅是延缓了收获进度,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的影响不大。干旱的缓解和减轻

干热风危害程度。

2.温度对小麦的影响

中国根据品种对日照长短的反响,大体上分为三个类型:反响敏感的,每天日照12小时以

上,经过30~40天,才能通过光照阶段而抽穗;反响中等的,每天日照12小时,经过24

天左右可以抽穗;反响迟钝的,每天日照8~12小时,经过16天以上可以抽穗。三种类型

都以温度20℃左右通过光照阶段最快;温度低于10℃或高于25℃,那么趋向缓慢。一般高纬

度地区的品种,属于光照反响敏感类型;低纬度地区的品种,属于迟钝类型。小麦通过春化

阶段发育后,假设光照阶段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也不会进一步发育,不能正常抽穗。

冬小麦为越年生作物,一般是冬前生长营养器官,越冬后形成生殖器官。冬小麦全生育期较

长,但不同地区和品种的全生育期长短差异很大,中国南方冬麦区全生育期短的只有120

天,北方冬麦区全生育期长的达270天以上,中国西南部高海拔地区的冬小麦可长达330

天以上。春小麦全生育期较短,通常为80~120天,冬、春小麦都经历出苗、分蘖、拔节、

抽穗、开花、灌浆到成熟等一系列明显的生育时期。

三.国家对气候变化的应对对策。

针对当前农业消费遇到的特殊困难和面临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

全年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有效供应,在加快落实中央已确定的强农惠农政策根底上,国务院

出台了进一步扶持农业消费的政策措施。其中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