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跨区域调配_第1页
资源跨区域调配_第2页
资源跨区域调配_第3页
资源跨区域调配_第4页
资源跨区域调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资源跨区域调配第十二课区域差异、联系及可持续发展我国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普遍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量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的开发。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南方有余北方不足南水北调能源资源西部丰富东部不足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缩小南北差距缩小东西差距考点1南水北调

例1:读我国南水北调方案示意图和东线方案沿线示意图,回答问题:(1)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

分布不均的重要途径。(2)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解决的措施?(3)请运用学过的知识,从建设或营运成本及水质状况方面对东线与中线方案分别作有利与不利的评价。①自然原因:华北地区雨季短,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②人为原因:工农业发展较快,人口增加快,需水量大;污染浪费严重,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地区

东线

中线有利可以利用京杭运河输水,投资少工程量小。位于长江口水量大,取水有保证。沿线基本自流水,运营成本较低,沿线水质较好。不利要逐级抽水,耗用大量电能,运营成本较高;沿线工农业发达,河水污染严重,水质较差。要开掘新运河,建设成本高,需时较长。考点2西气东输一、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原因表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国油气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大,但能源相对贫乏②西部地区能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低,对能源需求不高①我国以煤为主的消费结构,污染严重②北煤南运对铁路运输的压力大③提高天然气的比重①西部油气资源丰富②西部经济欠发达,消费量小③西部地区和中亚地区相邻,便于进口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点3西电东送

北线: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火电输往京津唐地区

中线:将长江中上游的水电输往华东地区(主要水电站有二滩、葛洲坝、三峡)

南线:将红水河流域的水电输往珠江三角洲(主要水电站有天生桥、岩滩、龙滩)开发贵州等地火电为补充原因资源分布不平衡水能资源分布不均衡,90%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在西南、中南及西北地区,水电资源分布与用电负荷分布不平衡,客观制约了水电的开发和利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短缺,能源的消耗量却相当大,能源短缺制约了经济发展我国重点资源调配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工程影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调出区①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②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航道淤塞;③中线工程需大量移民①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②促进天然气综合利用,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④缓解因生活用能缺乏导致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但工程建设区易造成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调入区①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②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和地面下沉状况;③可有效遏制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④造成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①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②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③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产业④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解题思路

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主要从原因、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线路选择、工程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存在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紧缺的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2)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等。(开源\节流)

(3)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的选择: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线路的造价;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4)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27.读长江经济带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5)从能源消费的角度,简述西电东送工程对长三角地区的积极意义。(2分)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消费结构。27.读我国局部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