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雷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热爱自然,了解自然”。本文以精练的文字,形象地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美丽情景。并通过图文结合展现出夏天雷雨的不同特点,启示我们应该多注意身边大自然发生的变化,做生活的有心人。学情分析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另外对照可以加深对内的容理解和感悟。教学中应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于图文热情。教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课件展示,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读文思考。2.讨论交流法:出示字词,通过集体交流讨论识记生字。3.引导发现法:通过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雷雨前,哪些是写雷雨中,哪些是写雷雨出描写雷雨前的景物。4.以读代讲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图文结合、找找画画等,弄清后。并找感受雷雨前景物的变化,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学法朗读法、图文结合法、边读边想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目标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1.会认“压、乱、垂、虹”等4个生字,会写“垂”这个生字。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雷雨前,哪些是写雷雨中,哪些是写雷雨后。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教学难点体会“垂”这个词的妙处以及“垂”这个字的书写。课前准备课件、田字格。课前谈话出示“雨”字,问学生:看到这个“雨”字,你会想到什么雨?生:暴风雨、小雨、中雨、大雨、雨加雪、春雨、阵雨……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用时:2分钟)1.老师直接板书课题:雷雨指名读、齐读。2.说说雷雨。(雷雨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生。答)过渡:那雷雨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去读读课文吧。【直接入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激活课堂,唤醒学生已有的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中去。】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8分钟)1.初读课文。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雷雨一步一步写下来的。2.学习字词。(1)考考你:这几个句子,你会读吗?自由读、齐读。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这几个词语,你会读吗?齐读。垂下来乱摆压下来彩虹(生字带拼音)去掉拼音,还会读吗?指名读、开火车读。(2)课文中有几个生字宝宝,我们快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压乱垂虹(3)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组词读。【这样做旨在:紧扣学教目标,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情,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语境中识记,组词运用,从而达成识字目标。】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8分钟)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2.结合插图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找出来。(1)课文哪几段写的是雷雨中?哪几段写的是雷雨后?(板书)(2)开头几段写的是雷雨前。过渡:课文是怎么介绍雷雨前的景象的呢?请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并用笔画出作者描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通过默读,边读边想,图文对照,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雷雨前,哪些是写雷雨中,哪些是写雷雨后。落实教学目标2。】四、学习“雷雨前”。(用时:15分钟)1.学生默读第1—3自然段,画出作者描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2.学生汇报、交流,互相补充。(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雷雨前天空的景象是如此的可怕,那大自然中的其它事物又是怎样的呢?(2)“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你感觉到周围的环境怎样?(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树枝乱摆”有什么想说的?(4)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要下雨了,其他小动物在干什么呢?(鱼儿、燕子……)(5)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谁会说“越____越_____”3.小结这部分内容。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4.减词对比读。师:乌云压下来。生: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师: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生: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师:大风吹得树枝乱摆。生: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师:一只蜘蛛逃走了。生: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师:闪电亮,雷声响。生: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5.提示引导读(红字重读)。师:雷雨前乌云是什么样子的呢?生: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大风的呢?生: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师:接下来描写的是闪电和雷声。生: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6.对比读。师:蜘蛛从网上下来,逃走了。生: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师:蜘蛛从网上掉下来,逃走了。生: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师:蜘蛛从网上跑下来,逃走了。生: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7.我会用“垂”说话。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通过默读、自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读文读句,使学生切身感受雷雨前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五、指导写“垂”这个字。(用时:5分钟)1.“读”字观察。2.示范指导。3.学生练写。4.评价。【通过观察、交流、书写,初步感受汉字的美,在老师的指导下,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六、小结下课。(用时:2分钟)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雷雨前的景象。至于那只逃走的蜘蛛后来怎样了呢?雷雨中、雷雨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下节课来再学,请大家课后熟读课文。【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可以再次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好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顾炎武》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某些化合物及其溶液的导电性;了解电离的概念;了解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初步理解酸、碱、盐的概念。2.技能目标:通过溶液导电性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定义的总结,发展学生分析、总结、概括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从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观[教学重点]理解酸碱盐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教学难点]理解酸碱盐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教学方法]观察抽象法[教学手段]投影、蒸馏水、蔗糖、酒精、稀硫酸、电极、灯泡。[教学程序设计][引言]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了一些酸碱盐。在第八章的学习中,我们将较全面的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和性质。[讲解]在上一章的学习中我们已了解溶液的一些性质,现在我们来看看不同溶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演示实验]实验8-1[板书]一、溶液的导电性[讨论]除了金属能导电,某些物质的.水溶液也能导电,为什么?电流是如何形成的?[投影]氯化钠固体溶于水后离解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溶液中自由移动,在通电的条件下,这些离子定向移动而形成的电流。所以溶液能导电。[板书]1、电离:物质溶于水中,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电离。2、电离方程式:[讲解]我们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种化学反应,同样也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一种物质的电离,这就是电离方程式。[设问]如何书写电离方程式?[阅读教材][小结]左物质,右离子,等号连,脚码变系数。[练习]书写氯化钠、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的电离方程式[指导纠错,及时反馈][设问]物质发生电离后,为什么溶液不显电性?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如何体现这一点?[讨论]遵循电荷守恒。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等号右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反馈练习]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电离方程式KOHMgSO4Na2CO3H3PO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AgNO3Ba(OH)2H2S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课时教案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课时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页。【教学目标】1.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时间单位:时、分、秒和长度单位千米、毫米的认识和理解,会运用时、分、秒之间的进率与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来进行简单的`换算。2.能利用所学时间单位和长度单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1.能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2.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对本学期所学的计量单位进行整理与复习(板书:计量单位)想一想,本学期的计量单位包括了哪些内容?(出示全册知识结构图),在这些知识中你还有什么疑惑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二、整理与复习时、分、秒(1)出示钟面,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看能联想起哪些数学知识。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2)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班内交流想法,引导学生补充完整。内容包括:①时针、分针、秒针的认识;②1时、1分、1秒在③知道1时=60分,1分=60秒,(3)做练习,出示课本132页第3题。钟表上怎样规定的;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再全班汇报交流。汇报时,重点说说自己的想法。三、整理与复习长度单位(1)提问: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全班汇报交流,老师并板书:千米(1000)米(10)分米(10)厘米(10)毫米(2)做练习,出示第132页第4题。让学生独立观察图形,说说每个图形各呈现了什么。学生根据课本给出的信息,找出合适的长度单位。窗户宽120(),三峡大坝高185(),飞机每分飞行13(),小朋友每时步行3()。学生独立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后,在班内汇报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填。(3)做练习第104页的第13题。让学生独立做,再全班交流。四、解决问题我们前面整理复习了时间单位、长度单位的有关知识,下面就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呈现课本第105页第15题。A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说说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B让学生思考,梅花鹿、长颈鹿的高各是多少?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顾炎武》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C班内反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列式和答案,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D学生解决第15题的第(2)小题,并全班交流。五、全课小结回忆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5坚持才会有收获第一课时课题15坚持才会有收获设计者教学目标1.认识到生活必须要经历过“坚持”;懂得坚持让我们克服困难,让我们有更多的收获。2.明确遇见困难要坚持;增强克服困难、勇于坚持的决心。3.养成遇见困难不气馁、不妥协、努力坚持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认识到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