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够达到背诵,默写的水平。一起看看人教版五班级语文上册教案!欢迎查阅!
人教版五班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的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够达到背诵,默写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查资料的方法自学,培育运用资料解决问题,处理信息的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培育同学喜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查资料自学,体会诗人的表达思想感情。
2.品尝观赏“绿”“还”等字在诗中的作用。
课前预备
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预备了以下教学帮助用具。搜集有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插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剖析课题
1.在中国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刺眼的一颗。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同学在班级中相互汇报沟通自己收集的有关王安石的资料)(总结)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他视南京为自己的其次家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其次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诗擅长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2.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请同学们回忆已学过的与“月”相关的古诗,如《古朗月行》,《静夜思》……
3.今日我们就来观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4.剖题
(1)这首诗是从江西动身,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标注)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
(3)理解题目的意思。
(4)由课题引出问题。
5.与同学一起商定学习步骤和方法。老师归纳同学的发言,板书“读、说、背、做、写”的学习方法。
二、读诗
1.读诗歌,感知内容
a.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b.指名读,正音:间、重、还
c.说说诗歌大致的意思。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a.“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隔开了什么?看图(点击幻灯片)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山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
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补充介绍,点击“京口”。)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c.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近,他是否预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
d.“还”什么意思?说说这一句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再读。
e.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f.谁能把整个作品读一读?
g.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3.让同学自由读古诗、同桌互读或者小组内相互读课文。
4.师生共同读同学可以自由地站起来读,给别人听,然后由老师范读,关心同学
领悟。
三、背诵
1.试背(让同学采纳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试背)
2.全班进行汇报背诵的结果。
四、说说
1.沟通收获,粗通诗意四人一组沟通,结合资料争论,写下收获和怀疑。争论过程中,老师依据同学提问点击课件,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2.体会诗的情感,深化推敲
(1)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结合插图,看看是否可以读出问题来。假如可以,那你们就更擅长读书了。“春风又绿江南岸上”中“绿”的用法。“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明月图上没有。
(2)老师赞扬同学的质疑精神,并引入对“绿”的推敲。细细地品读这句话,你能从这个“绿”字中感受到什么?个人思索。
(3)小组简洁沟通。“绿”更能呈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奇妙景象。或者是“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或者“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气或者说“绿”还能看出心里布满盼望,对前途布满信念。
(4)他的问题老师也信任你们有逛街的见解。同学简洁沟通后,全班发言。(略)
(5)同学朗读,说说自己侧重表现的感情:有的侧重表现其思乡,有的侧重表达对前途的信念。有的侧重表达他对江南美景的爱恋。老师要充分鼓舞同学共性化的朗读。
(6)那我们课外又了解哪些表现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呢?推敲诗中诗人所用的一些词语之妙处,并通过形象的位置图展现出当时所在地,体会的思乡之情。
五、做做
同学在体会诗的意境后,可以选择自己宠爱的方式表达对这首诗的宠爱,同学们大多数会采纳朗读、书画、戏剧表演等形式来表达当时的意境。
六、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先由同学自己对这节课进行总结,最终由老师进行总的概括。
[总结]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思念家乡的情感。(光标引领说)
学问拓展延长(课堂作业)
这节课,同学们乐观主动地感悟真情、推敲诗句,学得生动精彩,给老师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下面,老师布置一下课堂作业。
选做题1:依据《泊船瓜洲》,重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
选做题2: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题,按肯定挨次详细介绍春天来临江南的景色。
选做题3:诗人贾岛写《题李凝幽居》时,为一个字犯了愁,你能帮帮他吗?鸟宿池边树,僧(推、桥)月下门你觉得哪个字更能表现月夜的安静,为什么?
板书设计
学习方法:读、说、背、做、写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靠家近,很难还)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离家久,早想还)
明月何时照我还。(思家切,不能还)
人教版五班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同学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3.使同学能品尝诗歌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意思,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的情感,把握炼字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泊船瓜洲》。
二、初步参加
1.同学们课外已经做了预习,你对了解了多少?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他视南京为自己的其次家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其次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诗擅长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2.介绍地真详细。老师信任大家肯定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了。给你们预备一下,立刻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
3.指名读,老师充分确定。并激励其他同学大胆展现自己。
4.古诗琅琅上口,不少同学预习这首诗时就会背诵了。这样,再给你们预备一下,看谁能背诵,比谁背得娴熟。
5.指名数名同学背诵。老师夸奖:你们走在了学习的前面,真了不起。
三、充分参加
1.书读得很精确 。不过,假如要带上感情,还须理解诗。今日,
同学们准备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
(同学有的说结合解释与插图,有的说用字典,有的说抓住重点词理解,把句子补充完整。老师准时确定,理解古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融会贯穿。)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方法,试理解诗句的也许意思。
全班沟通。指名说,其他人补充。
四、精读感悟
(一)读题
1.“泊”“瓜洲”什么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
B.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板画地名位置(师――京口,生――瓜洲;怎么知道的?)
(2)“间”“一水”指什么?并让同学转变句子表达方式(把、被字句)
(3)“钟山”(生板画)与诗人有什么关系?“数重山”什么意思?
(4)让同学说说其次行诗句的意思
(5)齐读一二两行,再说说第一二两行写了什么?
(6)体会感情
现在诗人的船停靠在瓜洲,与自己的其次家乡钟山很近,他可能会想些什么?假如是你,又会想些什么呢?
(靠家近),应当(应当还)看看,用这一种心情来读好前两行诗。(练读――指名读――再练习――指名――齐读)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又绿”什么意思?说诗句意思,并体会诗句的意思
这句诗写出诗人怎样?(离家久)
靠家近,应当还;离家久,怎么样?用三个字来概括(更应还)
(2)意会“绿”字
a.故事及想象: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最终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请同学们想想看,诗人可能用过哪些字?
(到、过、入、满、来、拂、碧)
b.比较中体会讲诗人用字的精确 性(“绿”字化静为动,画龙点睛,体现江南的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想到了哪些词语?(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生气勃勃、春意盎然)还会想到哪些诗句?(与春天有关的诗句)
c.推敲:我也炼一炼
选词填空:
旺浓闹红杏枝头()
动拂翻皱起风乍起,吹()一池春水
(3)朗读并评价(边读边想象)
(4)说第四行诗句的意思并转变句式。(!?)
(5)“明月”换成“月亮”行不行,为什么?
(圆月代表团聚,体会到什么?思念家乡)(拓展:李白《静夜思》及苏轼的词)
(6)角色转变,体会感情
是啊,诗人身在异乡,遥望着家乡,可能也想起了很多诗词曲赋,他的思乡之情会更加地(急迫)(思家切)。让我们怀着惦念家乡的感情朗读后两行诗。
(7)第一二行诗说靠家近应当还,第三行诗说离家久更应还,最终一句该怎么说?(思家切何时还)
(8)你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不能还?)师生依据搜查的资料介绍缘由。
(二)情景交融,走个来回
全诗从哪些字词中反映出诗人的思乡之情的?(一水间、只、数重山、又绿、何时)
(三)指导读背,释放感情
(1)划节奏,留意读出韵味与感情
(2)读诗竞赛(想象并设身处地地进行朗读)
五、作业超市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完成一幅作品(或书法、或绘画……)
3.课后收集思念家乡的诗
4.推举阅读《登飞来峰》
人教版五班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熟悉1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在老师指导下,按对子歌的节奏,朗读、背诵《对子歌》;
3.初步了解什么是“对子歌”和“对子歌”的特点,感受这种语言形式的表达魅力。
教学预备
1.生字卡片或识字教学课件;
2.相关的对子歌;
3.指导同学提前搜集、预习对子歌。
课时支配
1课时
相关资料
时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始终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头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把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纳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设计方案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介绍“对子”。
对子就是对偶的词句。对偶就是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比如: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对子歌的内容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分韵排列,声调和谐,节奏洪亮,对仗工整,义理健康,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古人在学律诗时,就先学写对子。学好对仗句,是学好律诗的基本功之一。因此,古时私塾学童首先学“对对子”。
二、自由朗读,学习基础学问。
1.蓑suō,“衰”本为草雨衣的象形字。由于与草有关,所以后来增加一个草字头,写作“蓑”,即蓑衣,是一种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指导书写时应着重强调“蓑”的下部分是“衰”而不是“哀”。
2.“鸿”、“钧”的学习可以通过观看,练习书写。
三、再读对子歌,指导朗读。
1.小组内读。
2.老师示范读。
3.在停顿、延长和语调的凹凸变化上。
4.找一找,对子歌中蕴含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5.小组争论:这些相对的词语中,有哪些词语不懂?现在小组内沟通,再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
6.读出对子歌的节奏感和韵律,小组竞赛。
四、拓展与运用。
1.读一读。这是杭州孤山公园内的一副对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项目总结与未来展望报告
- 地坪浇筑劳务分包合同
- 独院买卖合同协议书
- 砖砌体工程施工合同协议书
- 高效办公流程优化解决方案
- 媒体资源共享合作框架协议
- 制作细胞的结构模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写字楼照明设计施工方案
- 阿拉善工地降水井施工方案
- 第10课 保持身心健康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
- 2024年循环水操作工(中级)职业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管理实施细则》等4个技术规范性文件
- 2024至2030年中国壁球行业调查及市场前景咨询报告
- GB/T 44464-2024汽车数据通用要求
- 危重患者的体位管理
-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 人教版(新起点)小学英语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GB 1002-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 中医备案诊所污水、污物、粪便处理方案及周边环境情况说明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题200道及答案
-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