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_第1页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_第2页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_第3页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_第4页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准确把握概念(第四课)正确运用判断(第五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第六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第七课)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核心内容:什么样的思维是合乎逻辑的思维?第二单元框架体系简单判断复合判断性质判断关系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判断的类型判断的表达形式:语句来源判断的含义: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有所断定判断的基本特征有真假之分检验标准判断社会实践知识回顾关系者项、关系项、量项知识回顾正确运用性质判断正确运用关系判断正确运用简单判断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构成含义分类肯定判断、否定判断全称、特称、单称判断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构成含义分类指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对称性关系:对称、反对称、非对称关系传递性关系:传递、反传递、非传递关系(质)(量)要求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主项和谓项搭配恰当;准确使用量项和联项。指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思考:刑侦员四人说的话属于简单判断还是复合判断?

H市公安局的刑侦员甲、乙、丙、丁通过广泛的调查取证,对文X路持械伤人案的嫌疑犯李、赵有如下判断:甲:“我认为赵不是凶犯。”乙:“或者李是凶犯,或者赵是凶犯。”丙:“如果李是凶犯,则赵不是凶犯。”丁:“我看李和赵都是凶犯。”

简单判断复合判断复合判断复合判断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选必三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6-39,梳理标划以下问题答案。

1、复合判断的含义、构成、种类?2、联言判断的含义、构成、真假值特征、意义?3、选言判断的含义、构成、种类及各自真假值特征、注意问题?4、假言判断的含义、构成、种类及各自真假值特征、前提与重要性?总议题:怎样正确运用复合判断?——从经济专家对美债违约风险的判断中把握如何明辨选言判断的意义怎样正确引用假言判断来辨别正理解复合判断内涵如何区分联言判断的真假PART01

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美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之一,现在的债务达到了惊人的23万亿美元,美国政府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高达4889亿美元,这使得国家的财政负担非常沉重。如果美国政府无法按时偿还债务,那么就会发生债务违约,这将对美国和世界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

多名经济专家警告美债违约风险,美国一旦发生债务违约,对美国和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做出了判断。情境材料议学情境一美国两党谈判虽然取得一些进展,但是重大分歧仍然存在。如果不提高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就会出现债务违约。如果美国出现债务违约,将会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美国一旦出现债务违约,将引发市场恐慌。美国政府不仅无法再继续发行新的国债,而且还会无力偿还已经到期的国债到6月5日,美国要么违约,要么不违约。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下列判断与我们之前所学的性质判断、关系判断有什么区别?

如果美国出现债务违约,将会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美国出现债务违约美国会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是一个复合判断由两个判断组成由其本身包含的其他判断构成的判断复合判断联结词支判断支判断议学提示

由于客观世界是复杂多变的,认识对象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仅仅依靠简单判断即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对象的情况。这就需要运用复合判断

一、复合判断及其种类1、运用复合判断的必要性:表示判断之间的关系,将支判断连接为一个完整的复合判断的语词。2.含义: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联结词支判断+支判断,用p、q、r……表示,可以是简单判断,也可以是复合判断。3.组成:示例:张某是法官,并且是共产党员。如果你一张嘴,就会掉下去支判断支判断联结词支判断支判断联结词联结词一、复合判断及其种类一、复合判断及其种类类型内涵联言判断“联”,就是联结的意思,所以表明同时存在的情况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选言判断“选”,就是选择的意思,所以表明可能的情况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假言判断“假”,就是假设的意思,所以表明假设的情况对象之间的条件联系加以断定4、种类: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分为:议学情境一美国两党谈判虽然取得一些进展,但是重大分歧仍然存在。如果不提高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就会出现债务违约。如果美国出现债务违约,将会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美国一旦出现债务违约,将引发市场恐慌。美国政府不仅无法再继续发行新的国债,而且还会无力偿还已经到期的国债到6月5日,美国要么违约,要么不违约。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下列判断与我们之前所学的性质判断、关系判断有什么区别?联言判断假言判断假言判断假言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练一练:指出下面判断分别是哪种类型的判断?

①每次读小说总使他激动不已:或愤慨,或讪笑,或焦虑。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湿。④自私不是美德。

⑤小明信任小华。

复合判断联言复合判断选言复合判断假言简单判断关系简单判断性质PART02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议学情境二面对美债违约风险,网友们也开展了激烈的讨论。甲:长期债务违约不仅会损失大量工作岗位,而且还会使股价大幅上涨。乙:我不同意你的观点。长期债务违约会损失大量工作岗位我不反对,但说会使股价大幅上涨就不对了。甲反驳说:“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长期债务违约会损失大量工作岗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结合上述议学情境分析甲的评论属于什么判断?上述对话中谁的话不合乎逻辑,为什么?长期债务违约不仅会损失大量工作岗位,而且还会使股价大幅上涨。是一个联言判断,由两个支判断和一个连接词组成。甲的评论属于什么判断?两个支判断是:“长期债务违约会损失大量工作岗位”和“长期债务违约会使股价大幅上涨”连接词是:“不仅…而且…”议学提示二、正确运用联言判断1、联言判断的含义及结构(1)含义: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它的逻辑性质(特征)表示:几种情况的同时为真(同时存在)(2)结构:它由联言支和联结项组成联言支

联结项

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

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2)①常常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做联言判断的联结项;②举例:“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③日常表达时,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二、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示例: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并且联结项这篇散文富有哲理。联言支这篇散文文笔生动联言支

例:张某是法官,并且是共产党员;

这件商品物美价廉。议学情境二面对美债违约风险,网友们也开展了激烈的讨论。甲:长期债务违约不仅会损失大量工作岗位,而且还会使股价大幅上涨。乙:我不同意你的观点。长期债务违约会损失大量工作岗位我不反对,但说会使股价大幅上涨就不对了。甲反驳说:“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长期债务违约会损失大量工作岗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结合上述议学情境分析甲的评论属于什么判断?上述对话中谁的话不合乎逻辑,为什么?长期债务违约不仅会损失大量工作岗位,而且还会使股价大幅上涨。上述对话中谁的话不合乎逻辑,为什么?联言判断是假的,那么,既可能是由构成联言判断的所有的支判断都是假的导致的,也可能是由某个或某些支判断是假的导致的。甲反驳的话不合逻辑乙认可了支判断①;否认了“长期债务违约会使股价大幅上涨”这一支判断②,并非自相矛盾。议学提示实际上应下跌二、正确运用联言判断2、联言判断的真假值:看联言支的真假pqp∧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假假1.联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联言支的真假。2.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每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3、因此,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判断口诀全真才真,一假即假。哺乳动物既不是恒温动物(p),也不是脊椎动物(q)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p),但不是脊椎动物(q)哺乳动物不是恒温动物(p),而是脊椎动物(q)哺乳动物既是恒温动物(p),又是脊椎动物(q)p为真,q为真,故该判断为真。【巩固练习】已知: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也是脊椎动物p为假,q为假,故该判断为假;p为真,q为假,故该判断为假;p为假,q为真,故该判断为假;已知:张三不仅有房而且有车为假,那么以下判断是真还是假,还是不确定?(1)张三有房(2)张三有车(3)张三没房(4)张三没车(5)车与房,张三至少有一个没有不确定不确定不确定不确定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个联言判断从三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做出断定,这对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有重要的意义。

3.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正确运用联言判断,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知识拓展】注意记笔记1、正确运用联言判断还应注意:①联言支不仅要同真,而且联言支之间必须有联系,不能割裂。反例:孔子是教育家,并且花是红的。②注意联言支的先后次序。反例:我得了运动会金牌,并且参加了运动会。③恰当运用联结项。反例:他虽然满头银发,而且精神饱满。2、注意联言判断的省略:为了表达上的简洁,有些时候,联言判断可以省略联结项。如:这件商品(既)物美(又)价廉。适当省略各联言肢共有的语法成分,如当联言支的主项或谓项相同时,联言判断也可以用单句表示。①主项相同(联主判断)“鲁迅是文学家,鲁迅是思想家”。——“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②谓项相同(合谓判断)“小刘是球迷。小赵是球迷。”——“小刘和小赵是球迷。”下列语句表达的是哪一种复合判断?指出它们的联结项和支判断。国家无论大小,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该语句是联言判断。联结项:“并且”。支判断(联言支):“大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小国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精选例题联主合谓判断:主、谓均有省略,联结项有时省略。如: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联言判断的种类有:联主、合谓、联主合谓3、注意区分联言判断和关系判断当联言判断用单句表达时,在形式上与关系判断很容易混淆。

①小刘和小赵是球迷。②小刘和小赵是同乡。二者看上去非常相似,但例①是复合判断、联言判断,即“小刘是球迷,小赵也是球迷”;例②却是简单判断、关系判断(对称关系),即“小刘和小赵是同乡关系”,反过来,“小赵和小刘也是同乡关系”。区别联言判断和关系判断的方法,是将单句变成复句看是否成立将单句变成复句后每个分句都成立-----联言判断将单句变成复句后每个分句都不成立------关系判断“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它来源于实践。”下列对联言判断的逻辑判断正确的是()A.该联言判断是真的B.该联言判断是假的C.该联言判断只有一个联言支是真的D.无法判断A“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认识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三个联言支都是真的。精选例题“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为什么这位幕僚把词序调个位置就能化凶为吉而且受到奖励呢?从思维方法角度加以解释。“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都是省略了联结项的转折关系的联言判断。(“虽然…但是…”)“屡战屡败”,重在“屡败”,反映了节节败退、溃不成军的狼狈相;“屡败屡战”则重在“屡战”,反映了忠心耿耿、顽强作战的场景。因此获得嘉奖。曾国藩多次作战失败后,在奏本里写有“屡战屡败”。他的一个幕僚看到这句话连连摇头,说“不妥”,建议曾国藩换个说法。曾国藩问他,怎么说好?这个幕僚提起笔来,一字不增,一字未减,把它改成“屡败屡战”。曾国藩看了连声叫好。奏折递上去以后,果然化凶为吉,而且受到奖励。精选例题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联结项联言支常见:日常语言表达中,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当且仅当,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有助于将多种情况综合起来、多方面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结构组成含义真假关系意义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知识结构PART03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议学情境二面对美债违约风险,网友们也开展了激烈的讨论。丙:到6月5日,美国或者违约,或者不违约。丁:你这样说不对。应该是到6月5日,美国要么违约,要么不违约。丙反驳说:这有什么区别呀,不是一回事吗?结合上述议学情境分析丙丁两人所说的是一回事吗?为什么?议学情境四到6月5日,美国或者违约,或者不违约。到6月5日,美国要么违约,要么不违约。选言支选言支选言支选言支联结项(1)含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可能情况的判断它的逻辑特征表示:在若干可能的情况中至少或只能有一种情况存在,是真的(2)构成:

选言支+联结项选言支

联结项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叫做选言支。一般用字母p、q、r、s……等表示。一个选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选言支。①常常用来联结选言支的词项,叫做选言判断的联结项;②举例:“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③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不可以省略。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1、选言判断的含义及组成议学情境四到6月5日,美国或者违约,或者不违约。到6月5日,美国要么违约,要么不违约。“违约”和“不违约”两种况可以同时并存。“违约”和“不违约”两种况只能有一种存在。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1)相容选言判断:①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可以同时并存。②在日常语言中,“或者……或者……”可以用来表达相容选言判断。(2)不相容选言判断:①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②在日常语言中,通常用“要么……要么……”来表达不相容选言判断。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2、选言判断的种类:根据选言支断定的事物情况是否可以同时存在(是否可以同真),分2类。请说一说这两个选言判断的逻辑结构。◆医生对小明说:“身体不好,或者是由于有病,或者是由于缺少锻炼,或者是由于营养不良。”◆教数学的许老师对教政治的邱老师说:“这堂课要么你上,要么我上。”医生说:“身体不好,或者是由于有病,或者是由于缺少锻炼,或者是由于营养不良”教数学的许老师对教政治的邱老师说:“这堂课要么你上,要么我上。”相容的选言支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的选言支不相容选言判断逻辑形式:p或者q用符号表达为:“”读作析取。逻辑形式:要么p要么q用符号表达为:“”读作不相容析取。(1)相容选言的判断:①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②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选言判断就是假的。(2)不相容选言的判断:①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真的。②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3、选言判断的真假判断: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pqp或者q真真真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pq要么p要么q真真假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①相容选言

一真即真

全假则假②不相容选言有且只有一真为真

全真全假皆为假示例:这场足球赛,要么甲队胜,

要么乙队胜,要么踢平示例:黑格尔或者是哲学家,

或者是逻辑学家。4、选言判断的真假值:“或者你做对了,或者我做对了。”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这是联言判断B.这是相容选言判断C.这是不相容选言判断D.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精选例题是选言判断,而不是联言判断是不相容选言判断,而不是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有且只能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C×√×注意:较为常见的情况,“或者…或者…”用于相容选言判断,“要么…要么…”用于不相容选言判断。但通过此题发现,“或者…或者…”也可以用于不相容选言判断的小结: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含义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同时存在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常用联结项“或者”“或者……或者……”“是……还是……”“也许……也许……”“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是……或是……(限制二者不可兼得)二者必居其一”真假一真即真,全假则假有且只有一真为真,全假全真皆假已知:张三或者有房或者有车为假

那么以下判断是真还是假,还是不确定?(1)张三有房(2)张三有车(3)张三既有房又有车(4)张三没房(5)张三没车(6)张三既没房又没车假真假假真真张、王、李、赵四个考生进入研究生复试,复试前四人预测复试结果1.张说:王能通过复试2.王说:李能通过复试3.李说:张或王能通过复试4.赵说:王或李能通过复试。

如果四人的预测只有一个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王能通过复试B.李能通过复试C.赵能通过复试D.张能通过复试E.赵不能通过复试D(分析:假设1是真的,那么3和4都是真的,所以会有3个真,与题干不符,假设不成立,所以1是假的。假设2也是真的,那么4就一定是真的,所以2也是假的,因为1和2都是假的,所以4也是假的,四句话中有一个为真,只能是3为真,且已知王是假的,只能张是真的了)①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

②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了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穷尽选言支)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5、选言判断的注意事项:6、选言判断的意义: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认识角度)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实践角度)例如:老张要么是诗人,要么是画家。例: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无非是这样几个方面:要么是社会影响不好,要么是学校教育不力。例如:某国领导人在讲话中说:“世界各国,不支持销毁核武器,就是想发展核武器。世界各国对待核武器的态度有三种可能情况,即销毁核武器,发展核武器,既不销毁也不发展核武器。这个选言判断没有列举对象的所有可能情况,因此,这个判断不准确。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联结项选言支常见:日常语言表达中,联结项一般不能省略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有助于表达对象的各种可能情况,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不能误用相容或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结构组成含义真假关系意义要求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正确运用选言判断种类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知识结构PART04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议学情境四

从美债违约风险,看我国……如果我国长期债务违约,就会损失大量工作岗位,股价也会大幅下跌。这个判断是哪种类型的判断?分析其组成结构?我国并没有债务违约,这个判断是真判断吗?议学提示如果我国长期债务违约,就会损失大量工作岗位,股价也会大幅下跌。联结项条件结果依赖表示条件的判断→前件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后件用来联结前件与后件的词项这个判断是哪种类型的判断?分析其组成结构?

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

四、正确运用假言判断1、假言判断的含义:前件:后件:

联结项2、假言判断的组成:

表示条件的判断叫做假言判断的前件,常用字母p表示;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做假言判断的后件,常用字母q表示。①常用来联结前件与后件的词项,叫做假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②举例:“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等;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例:如果学习方法不当,就不能提高学习效率例: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例: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根据前件和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况之间存在的条件关系来看:3、假言判断的类型①含义:(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及其真假值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条件的判断。例:如果他是作案人(P),那么就有作案时间(Q)。----为真

是作案人(P),没有作案时间(Q)。

不是作案人(P),有作案时间(Q)。

不是作案人(P),没有作案时间(Q)。“有前必有后”“无前未必无后”②特点----为假----为真----为真语言表达为:如果p,那么q;假如p,就q;只要p,就q;倘若p则q……公式表达为:p→q(“→”读作蕴涵)P存在,Q一定存在。而P不存在,Q不一定不存在(即有可能有Q,也可能没有Q)3、假言判断的类型①含义:(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及其真假值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条件的判断。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即“有前件必有后件”。因此,只有当前件是真而后件是假的时,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假的,其余情况,均为真。③其真值表:pq如果p,那么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真假假真例:如果他是作案人(P),那么就有作案时间(Q)。----为真前真后假则假,其余皆为真。

是作案人(P),没有作案时间(Q)。

不是作案人(P),有作案时间(Q)。

不是作案人(P),没有作案时间(Q)。“有前必有后”“无前未必无后”②特点----为假----为真----为真真假值判断:1、小明爸爸承诺,如果小明期末考试考年级第一,就带他出去玩。发生以下哪些情况,说明小明爸爸说话不算话?A.小明期末考试考了年级第一,小明爸爸带他出去玩了;B.小明期末考试考了年级第一,小明爸爸没有带他出去玩;C.小明期末考试没有考年级第一,小明爸爸带他出去玩了;D.小明期末考试没有考年级第一,小明爸爸没有带他出去玩。B真假值判断:2、电影院规定:“没有票者不得入内”,请问保安以下的哪些做法违反了电影院的规定?A.你没票,保安也没让你进电影院;B.你没票,保安让你进了电影院;C.你有票,但保安没让你进电影院;D.你有票,保安让你进了电影院。B3、假言判断的类型①含义:(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及其真假值例:只有年满18周岁(P),才有选举权(Q)。----为真

没有18周岁(P),没有选举权(Q)。

年满18周岁(P),没有选举权(Q)。

没有18周岁(P),有选举权(Q)。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之间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②特点“无前必无后”“有前未必有后”----为真----为假----为真语言表达为:只有p,才q;除非p,才q;没有p,没有q;不p不q……公式表达为:p←q(“←”读作逆蕴涵)P存在,Q未必存在(即有可能有Q,也可能没有Q)。而P不存在,Q必然不存在。3、假言判断的类型①含义:(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及其真假值③真值表:pq只有p,才q真真真真假真假真假假假真例:只有年满18周岁(P),才有选举权(Q)。----为真

没有18周岁(P),没有选举权(Q)。

年满18周岁(P),没有选举权(Q)。

没有18周岁(P)(P),有选举权(Q)。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之间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即前件是假的后件也是假的,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真的。因此,只有当前件是假的而后件是真的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才是假的,其余情况,均是真的。②特点“无前必无后”“有前未必有后”----为真----为假----为真前假后真则假,其余皆为真。3、假言判断的类型(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及其真假值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这种条件关系就是充分必要条件关系。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是同时断定充分和必要两种条件的假言判断。①含义:例如:当且仅当一个数是偶数,则能被2整除。②特点“有前必有后”“无前必无后”语言表达为:当且仅当p,则q公式表达为:p↔q(“↔”读作等值)3、假言判断的类型(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及其真假值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这种条件关系就是充分必要条件关系。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是同时断定充分和必要两种条件的假言判断。①含义:pq只当且仅当p,则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假真“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即前件是真的后件是真的,前件是假的后件是假的。在这两种情况下,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都是真的。在前件是真的后件是假的,或者在前件是假后件是真的这两种情况下,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假的。而在其余情况下,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真的。③真值表:一假一真则假,其余皆为真。例如: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②特点“有前必有后”“无前必无后”

“……当且仅当……才……”“有并且只有……才……”“如果……就……并且如果不……就不……”充要条件常用联结项【小结】假言判断的类型种类主要内容逻辑形式联结项真假判断例子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真后假则假,其余皆为真如果你是年级第一,那么你也是班级第一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前假后真则假,其余皆为真。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一假一真则假,其余皆为真。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有前必有后

无前未必无后无前必无后

有前未必有后有前必有后无前必无后如果p,那么q只有p,才有q当且仅当p,则q如果…那么…只要…就…只有…才…没有…就没有…当且仅当…才议学提示如果我国长期债务违约,就会损失大量工作岗位,股价也会大幅下跌。

尽管我国没有真的债务违约,但是这个判断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条件性关系是存在的。

这告诉我们,假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所决定的。

这个判断是哪种类型的判断?分析其组成结构?我国并没有债务违约,这个判断是真判断吗?充分条件,P假,Q真,为真4、假言判断的实质与正确运用的前提(1)实质:其真假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能否成立。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如果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是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P42-1例:如果人可以长生不老,那么地球上的人早就没地方站了5、判断的重要性---判断是由概念构成的,又是构成推理的基本要素。(2)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P42-2没有判断,就不能明确概念,也不能进行推理。P42-3四、正确运用假言判断假言判断的真值表:pq如果p,那么q(p→q)只有p,才q(p←q)当且仅有p,则q(p↔q)真真真假假真假假真假假假真真真真假真真真所有条件齐备,是申请积分落户的充分必要条件;其中,每个条件是申请积分落户的必要条件。自2019年3月起,南京市施行新的《南京市积分落户实施办法》。申请积分落户,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持有本市有效的“江苏省居住证”;正在本市合法稳定就业、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且累计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不少于24个月;无严重刑事犯罪记录。精选例题请运用假言判断的种类的知识对上述规定进行分析。精选例题下列判断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是()如果骄傲自满,学习成绩就会下降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鲁迅是文学家,也是思想家全国人民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共克难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联言判断②④

以下为哪种假言判断?1、当且仅当竞争对手推出投标时,小李才会报一个较高的价位2、没有种子,就没有庄稼。3、方老师只有生病或有急事才不来上课。4、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5、一旦黄河决口,后果就不堪设想。6、只要肯登攀,世上无难事。充分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精选例题是断定事物某情况是另一情况的条件的判断。又叫条件判断。前件+后件常见联结项:假言判断的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假言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结构组成含义真假关系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等等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种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知识结构【知识拓展】运用假言判断时需注意的问题1.三种不同条件的区别①逻辑特征不同充分条件→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许多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都足以引起某种结果。∴前件对后件的关系采用的是选言判断。(如图)必要条件→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许多条件结合起来才能引起某种结果。∴前件对后件的关系采用的是联言判断。(如图)充要条件→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只有此一条件才能引起彼一结果。p∨rq∨s例:如果摩擦,那么物体生热;如果日晒,那么物体生热;如果加热,那么物体生热。p∧rq∧s例:只有阳光充分,小麦才长势好;只有水分适量,小麦才长势好;只有肥料及时,小麦才长势好。【知识拓展】运用假言判断时需注意的问题1.三种不同条件的区别②不同条件的相互转换(1)方法:改变联结词,交换前后件位置。

改变联结词,前后件不变位变质。(2)转换前后的真假值必须相等例: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转换成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果要把经济真正搞活,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只有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转换成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学习先进,才有可能赶超先进。如果不学习先进,就不可能赶超先进本框小结复合判断含义分类构成联结项支判断真假联言(合取)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①联主联言判断

②合谓联言判断③联主合谓联言判断联结项+联言支(≥2)可省略;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也是联言支p,q都真,判断才为真;p,q只要有一假,判断即为假选言(析取)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①相容的选言判断②不相容的选言判断联结项+选言支(≥2)

不能省略;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选言支①相容:

至少一真

②不相容:

只能一真假言判断(条件)断定事物某情况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①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②必要条件假言判断③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联结项+前件+后件

可省略;如果那么,只要就,只有才,当且仅当,前件后件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的比较选言判断(析取)联言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