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AXUEYUWEN大学语文1中国古代诗文2中国现代诗文3中国当代诗文4外国诗文山鬼江上吟溱洧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01020304沈园(1)二首《论语》十五则0506董永宝玉挨打冯谖客孟尝君070809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溱洧⑴
溱与洧,方涣涣⑵兮。士与女,方秉⑶蕳⑷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⑸。且⑹往观乎?洧之外,洵訏⑺于且乐。维⑻士与女,伊⑼其相谑⑽,赠之以勺药⑾。
溱与洧,浏⑿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⒀。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⒁,赠之以勺药。目录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注释:
⑴溱[zhēn]、洧[wěi]:河名。溱,古水名。源出河南省密县东北,东南流,会洧水为双洎[jì]河,东流贾鲁河。洧,古水名,源出河南登封县阳城山。⑵涣涣:冰河解冻,春水满涨的样子。⑶秉:拿着。⑷蕑[jiān]:香草名。生在水边的泽兰,这里用为兰草之意。当地当时习俗,以手持兰草,可驱除不祥。⑸既且:已经去过了。⑹且:姑且。⑺訏[xū]:广大无边。⑻维:语助词,无意义。⑼伊:嬉笑貌。
⑽相谑:相互逗弄玩笑。
⑾勺药:又名辛夷。这里指的是草芍药,又名“江蓠”,古时候情人在“将离”时互赠此草,寄托即将离别的情怀。
⑿浏:水深而清。⒀殷其盈兮:人多,地方都满了。殷,众多。盈,满。
⒁将谑:与“相谑”同。相谑:相互逗弄玩笑目录译文:溱水流来洧水流,春来涨满那沙洲。青年小伙和姑娘,清香兰花拿在手。姑娘说道,"且去游!"小伙子说,"虽游过;不妨再去走一走!"一走走到洧水河,地大人多其快乐到处挤满男和女,又是笑来又是说,互相赠送香芍药。溱水河来洧水河,河水深清起微波。青年小伙和姑娘,一伙一伙其是多。姑娘说道:"去看看!小伙子说,"已看过,不妨再去乐一乐!"一走走到洧水河。地方宽敞人快活,到处挤满男和女,又是笑来又是说,互相赠送香芍药。目录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人文点评:
《溱与洧》出自《诗经·郑风》。描写的是三月三日民间上巳节溱洧河畔男女青年游春嬉戏、谈笑并赠送香草表达爱慕的情景。中国情人节,古已有之,即农历三月三,被称为上巳节,又称女儿节。上巳节的风俗,是在春天聚会时,于水滨祭祀以求子,当然,也包括借此衍生出来的其他形式与内容。《诗经》中有许多恋歌是在这节日里唱出的。这首诗分为二章,采用了重章叠唱的结构形式,这在“诗三百”中是常见的。各章皆可分为两层,前四句是一层,落脚在“蕑”;后八句为一层,落脚在“勺药”。前一层描绘了一幅风景画、风俗画。古代社会风俗的形成大多与自然节气有关,当时“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此两水(溱水、洧水)之上,招魂续魄,拂除不祥”(薛汉《韩诗薛君章句》)。于是诗人唱道:“溱与洧,方涣涣兮。”“涣涣”二字十分传神,令人想起冰化雪消,想起绿草遍地,想起春深似海。春临郑国大地之时。人出现了:“士与女,方秉蕑兮”。人们怀着愉悦的心情到野外春游,相互之间进行着情感与信物的交流。目录人文点评:对于一般人来讲,对新春的希望。只是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万事如意,但对于年青的“士与女”,他们的希望恐怕还要加上祈求得到美满的爱情。于是本诗便从“蕑”转向“勺药”。这里完成了从风俗到爱情的大转折。前一层的“士与女”是泛指;后一层的“士”、“女”则是特指,指人群中某一对青年男女。接着,诗人将“镜头”对准了这对青年男女,记录下他们的言语调笑,突显出他们手中的爱情信物“芍药”。手捧芍药,神情飞扬,心潮激荡。在人世间,相互把对方作为自己的意中人,彼此感受着两情相悦的甜蜜。对于郑国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个春天是使他们激情满怀的,因为一般人手中有“蕑”,有对生活的希望;年青人手里有“勺药”,有对爱情的憧憬。本诗作者讴歌了这个春天的节日,记下了人们的欢乐的情景,尤其是肯定和赞美了青年们纯真的爱情,对于年轻男女的相约出游持肯定态度,思想是明朗健康的,没有一丝“邪思”,这种态度与后世封建的男女观比较起来,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后世的经学家将本诗诬之为“刺乱也”;道学家咒之为“淫诗”,诸如此类,都是偏颇的抹煞人性的看法。目录思考题:
1.“蕳”与“芍药”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在许多方面突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他说:“《诗经》上《溱洧》之诗,也只是夫妇同游,并非淫乱。”结合以上说法,谈一下你对本首诗主题的看法。目录山鬼⑴若有人兮山之阿(2),被薜荔兮带女罗(3)。既含睇(4)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5)。乘赤豹兮从文狸(6),辛夷车兮结桂旗(7)。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8)。余处幽篁(9)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10)兮山之上,云容容(11)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12),东风飘兮神灵雨(13)。留灵修兮憺忘归(14),岁既晏兮孰华予(15)?采三秀兮于山间(16),石磊磊(17)兮葛蔓蔓(18)。怨公子(19)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20)。山中人兮芳杜若(21),饮石泉兮阴松柏(22)。君思我兮然疑作(23)。雷填填(24)兮雨冥冥,猿啾啾(25)兮狖(26)夜鸣。风飒飒(27)兮木萧萧(28),思公子兮徒离忧(29)。目录注释:(1)山鬼:山神。(2)若:仿佛。人:指山鬼,即山中女神。阿(ē):曲隅。(3)被(pī):披在身上。薜(bì)荔:香草名。带:这里作动词用,以……为带。女罗:又名“菟丝”,蔓生植物名。(4)含睇(dì):含情斜目而视。睇,斜视、流盼。(5)子:你,指山鬼的情人。慕:爱慕。予:山鬼自称。(6)赤豹:毛赤而文黑的豹。从文狸:有文狸随后。文:花纹。(7)辛夷:香木名。这句写山鬼的芳洁。(8)所思:所思念的人,即上文的“子”。。(9)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篁:竹林。(10)表独立:高高地独自站立。表:高高站立的样子。(11)容容:形容云飞扬的样子。(12)杳(yǎo):深远。冥冥:昏暗不明。羌qiāng):发语词,无义。(13)雨:这里是动词,降雨。(14)留:留待。灵修:即山鬼所思的那个人。憺:安。(15)晏:晚。华予:使我如花一样年轻美丽。(16)三秀:芝草,芝草一年开三次花,故名。(17)磊磊:石堆积的样子。目录注释:(18)蔓蔓:葛草蔓延的样子。(19)公子:指上文中的“灵修”。(20)君,也指“灵修”。(21)山中人:山鬼自称。杜若:香草名。芳杜若:芳如杜若。(22)阴:这里作动词用,“以……为阴”的意思。(23)然:“以之为然”的意思,即表示肯定。作:交错出现,指疑信相杂。(24)雷填填:雷声隆隆。(25)猿啾啾(jiūjiū):猿凄切地叫着。啾啾:猿的啼叫声。(26)狖(yòu):黑色的长尾猴。(27)飒飒(sàsà):风声。(28)萧萧:风吹树木发出的声音。(29)离:通“罹”,遭受。目录译文:仿佛有人经过深山谷坳,身披薜荔啊腰束女罗。含情流盼啊嫣然一笑,温柔而可爱啊形貌又非常娇好。驾着赤豹啊紧跟文狸,辛夷为车啊桂花饰旗。披着石兰啊结着杜衡,而且又折枝鲜花啊聊寄相思。竹林深处啊暗无天日,道路险峻啊独自来迟。孤身一人啊伫立山巅,云海茫茫啊浮游卷舒。山色幽暗啊白昼如夜,东风狂舞啊神灵降雨。我痴情等你啊忘却归去,红颜凋谢啊怎能永葆花季?我在山间采撷益寿的灵芝,岩石磊磊啊葛藤四处缠绕。抱怨公子啊怅然忘却归去,你思念我啊却没空到来。山中人儿就像杜若般芳洁,口饮石泉啊头顶松柏。(心念公子啊暗自沉吟,)你想我啊是真是假。雷声滚滚啊细雨蒙蒙,猿鸣啾啾啊夜色沉沉。风声飒飒啊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啊独自悲伤。目录人文点评:
《山鬼》出自《楚辞·九歌》的第九首。《九歌》是一组祀神的乐歌,据说是屈原在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修改而成的,是屈原流放江南时在楚地信鬼好祀的风俗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一组歌诗。其中有不少篇章描述了鬼神的爱情生活,如《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等,本文也是如此。“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为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
《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全诗有着简单的情节:女主人公跟她的情人约定某天在一个地方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到了,可是她的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她尽管做了种种推测,但迟迟未见情人的踪影,风雨来了,她痴心地等待着情人,忘记了回家,但情人终于没有来;天色晚了,她回到住所,在风雨交加、猿猴齐鸣中,倍感伤心、哀怨。目录人文点评:作者以人神结合的方法塑造了美丽的山鬼形象:她披戴着薜荔、女罗、石兰和杜衡,乘着赤豹拉的辛夷车,车上插着桂枝编织的旗,身边跟着长有花纹的花猫……其衣食住行无不带有强烈的神性和野性色彩,又与山鬼的身份地位相适应。然而山鬼的容貌体态和情感变化又都是正常人的表现,她感叹青春不能永驻,期盼爱人早些到来,不来则忧伤孤独……这种人神合一的形象创造,正是屈原诗歌中的一贯方法。山鬼,是一个痴情女神的形象。她为情郎精心打扮,等待相会,得到的却是情人的失约不遇,失望的心情由此油然而生。翘首仰望,希望能从远处寻找到熟悉的身影,但无情的现实又一次让她失望。心里不愿接受这残酷的现实,既为情人的失约找借口,然而内心又情不自禁的怀疑他对爱情的忠诚度。内心的矛盾挣扎,把山鬼不遇情郎的复杂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目录思考题:
1.结合本篇,归纳屈原赋的特点。
2.学术界对“山鬼”这一形象的解释以及对《山鬼》通篇主旨的理解没有定论,历来楚辞研究者对《山鬼》的形象与意境的理解说法不一。你觉得如何去理解?目录江上吟⑴木兰之枻沙棠舟(2),玉箫金管坐两头(3)。美酒尊中置千斛(4),载妓(5)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6),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词赋悬日月(7),楚王台榭空山丘(8)。兴酣落笔摇五岳(9),诗成笑傲凌(10)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目录注释:(1)江:指汉江。(2)木兰:即辛夷,香木名。枻:船桨。木兰枻、沙棠舟,形容船和桨的名贵。(3)玉箫金管:用金玉装饰的箫笛。此处指吹箫笛等乐器的歌妓。(4)樽:盛酒的器具。置:盛放。斛:古时十斗为一斛。千斛:形容船中置酒极多。妓:歌舞的女子。(5)妓:歌舞的女子。(6)乘黄鹤: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西黄鹤山上,下临江汉。旧传仙人子安曾驾黄鹤过此,因而得名。(7)屈平:即屈原。屈原名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评价《离骚》是:“虽与日月争光可也”。(8)榭:台上建有房屋叫榭。台榭:泛指楼台亭阁。楚灵王有章华台,楚庄王有钓台,均以豪奢著名。(9)兴酣:诗兴浓烈。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处泛指山岳。(10)凌:凌驾,高出。目录译文:玉兰木做桨,乘坐神奇的沙棠船,划动名贵的木兰桨,在汉水泛舟,船头和船尾,悦耳的玉箫和金管声声吹奏。让我们喝上千杯万盏美酒,一醉方休。船儿随着波涛荡漾,动人的歌妓,一展那美妙的歌喉。天上的神仙,离开了黄鹤,又怎能在太空翱翔,怎及我坦荡君子,常能与海鸥同游。杰出的政治家、伟大的诗人屈原,他的词赋与日月同辉、和天地共寿,而喧嚣一时的怀王宫殿、襄王楼台,如今安在?渺然无存呵,只留下空悠悠的山丘。我乘着酒兴下笔挥写,巍巍五岳也得一摇三抖,我作成诗歌纵声高吟,仙境蓬莱在我脚下俯首。功名若粪土,富贵如浮云,转瞬即逝呵,并不持久,就像那浩浩东去荡荡南折的汉水,绝不会向西北流。目录人文点评:此诗为公元74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李白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时作。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是很能代表李白特色的篇章之一。这首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蔑视,对自由、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开头四句,虽是江上之游的即景描写,但并非如实的记叙,而是经过夸张的、理想化的具体描绘,展现出华贵大气的色彩,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珍贵神奇的木料做成的舟和精美的乐器,足见所用物品非同一般;“美酒尊中置千斛”,足见酒量之富,酒兴之豪;“载妓随波任去留”,极写游乐的酣畅恣适。总之,这江上之舟是足以尽诗酒之兴的,是一个超越了纷乱现实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目录人文点评:中间四句两联,两两对比。“仙人”一联承上,对江上泛舟行乐,加以肯定赞扬:“屈平”一联启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仙人有待乘黄鹤”,即使修成神仙,仍然还有所待,黄鹤不来,也上不了天;而我之泛舟江上,“海客无心随白鸥”,乃已忘却机巧之心,物我为一,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岂不是比那眼巴巴望着黄鹤的神仙还要神仙吗?到了这种境界,人世间的功名富贵,荣辱穷通,就更不在话下了。因此,俯仰宇宙,纵观古今,便得出了:“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泛舟江汉之间,想到屈原与楚王,把屈原和楚王作为两种人生的典型,鲜明地对立起来。屈原尽忠爱国,反被放逐,终于自沉汨罗,他的词赋,可与日月争光,永垂不朽;楚王荒淫无道,穷奢极欲,卒招亡国之祸,当年奴役人民建造的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只见满目荒凉的山丘。这一联形象地说明了:历史上属于进步的终归不朽,属于反动的必然灭亡。目录人文点评:结尾四句,极其豪壮,活画出诗人自己兴会飚举,摇笔赋诗时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神态。“摇五岳”,是笔力的雄健无敌;“凌沧洲”是胸襟的高旷不群。最末“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承楚王台榭说,同时也把“笑傲”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了。不正面说功名富贵不会长在,而是从反面说,便加强了否定的力量,显出不可抗拒的气势,并带着尖锐的嘲弄的意味。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基本上是积极的。但诗人把纵情声色,恣意享乐,作为理想的生活方式而歌颂,则是不可取的。金管玉箫,携酒载妓,不也是功名富贵中人所迷恋的吗?这正是李白思想的矛盾。这个矛盾,在他的许多诗中都有明白的表现,成为很有个性特点的局限性。全诗感情激扬,气势豪放。读起来只觉得它是一气呵成的。而从全诗的结构组织来看,它独具匠心。开头是形象描写;中间两联,属对精整,而诗意则正反相生;结尾四句,极意强调夸张,感情更加激昂,酣畅恣肆,显示出李白飘逸奔放的诗风。目录思考题:
1.谈诗中所用典故所起的作用。
2.分析体会“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的胸怀。目录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1)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2),余不独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3)且徐行。竹仗芒鞋(4)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5)任平生。料峭(6)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7)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目录注释:(1)沙湖:湖北黄冈县东南三十里处,又名螺师店。(2)狼狈:形容处境困窘、难堪。(3)吟啸:吟诗、长啸。(4)芒鞋:草鞋。(5)烟雨:烟波风雨。(6)料峭:开容风力寒冷、尖利。(7)萧瑟:风雨穿林打叶声。目录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之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天晴了,我就作了这首词。)不要听风穿树林,树叶带来风雨之声,这一切无所谓,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穿着草鞋,拄着竹仗,比骑马坐车更加一身轻松。谁怕风风雨雨?我漠视这些,一生任凭烟雨迷蒙,与我同行。冷冷的春风又把我吹醒,微微感到有些寒冷。斜阳的山头却来迎接我。回头望去,我来时淋雨的地方,一片萧条,归去时又一片平静,也没有什么风雨,也没有什么晴天。目录人文点评:这首词作于无丰五年(1082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已整整两年了。苏轼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生活在也很困苦,但他仍旧很坦然乐观。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挂怀之意。接着,作者“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何妨”二字显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竹杖芒鞋轻胜马”。竹杖芒鞋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竹杖芒鞋诚然是轻巧灵便的,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那么,这“轻”字,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苏轼因反对新法,遭人诬陷,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得免一死,谪任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由此,他的一些诗作中,表现出对于做官表的厌烦与畏惧。“官”的对面是“隐”,由此引出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来。目录人文点评:下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实。不过说“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接下去的几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惯见;宦途中风雨的袭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够过去,必定有雨过天晴的时候,苏轼于此想得很深,他说无风雨更好。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从这首词里,我们能看到苏轼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句,将词人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然自若的生活态度,尽行囊括。下片“也无风雨也无晴”丰富了词的主旨,展示出词人处变不惊、不随物悲喜的超脱人生观。“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自然界中风雨阴晴变化莫测,不要管他,如果不在乎风风雨雨,也不必盼什么天晴了。这就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刻含义。也是本词思想意义的深刻性之所在。目录人文点评:本词构思新巧,以小见大,从遇雨之吟啸升华为人生之旷达,“风雨”意象是人生灾难与厄运的象征。从本首词可以看出,苏轼对人生风雨表现出一种听任自然,不怕挫折,乐观旷达的胸怀。这也是被后世文人所津津乐道、仿效学习的思想行为之一。目录思考题:
1.说说“以小见大”这种写法的妙处。
2.“一蓑烟雨任平生”被好多人作为座右铭,其意义何在?目录沈园(1)二首陆游其一城上斜阳画角(2)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3)照影来。其二梦断香消(4)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5)。此身行作稽山土(6),犹吊遗踪一泫然(7)。目录注释:(1)沈园:故址在今浙州绍兴,今已修复。(2)画角:绘有花纹的角。角是古代军队中的一种管乐。(3)惊鸿:惊飞的鸿(一种水鸟)。鸿飞动时,姿态优美,古人以比美女。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这里作者用以比喻其所怀念的亡妻唐氏。(4)梦断香销:比喻自己过去生活的消逝和唐氏的死亡。(5)锦:这里指柳絮。(6)稽山:会稽山,在绍兴。这句是说自己快要死了。(7)泫(音炫)然:流泪貌。目录译文:其一城墙上的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亭台池阁。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这里我见到她美丽的侧影惊鸿一现。其二她去世已经四十年有余,我连梦里也见不到,沈园的柳树和我一样都老了。连柳绵都没有了,我已是古稀之年,行将就木,仍然来此凭悼,泪落潸然。目录人文点评:这两首诗是陆游回忆其亡妻唐氏所作,缠绵悱侧,哀婉动人。陆游早年和他的姑表妹唐氏结婚,夫妻和好,可是陆游的母亲却不喜欢这位媳妇,终于离婚。后来唐氏改嫁赵士程。绍兴二十五年(1155)春天,陆游到绍兴禹迹寺南的沈园游览,恰好赵士程和唐氏也在那里。陆游对景伤情,便作了一首调寄《钗头凤》的词,题在璧上。唐氏见后亦奉和一首,从此郁郁寡欢,不久,便抑郁地死去了。到了宁宗庆元五年(1199)春,即四十四年之后,陆游又写了这两首《沈园》,这年,陆游七十五岁。诗人在这里对自己的悲剧产生的原因没有作出任何指责,他只是倾诉了一辈子也排遣不了的哀伤,而使后人对之寄与深厚的长久的同情。
《沈园》其一:回忆沈园相逢,悲伤之情充溢其中。“城上斜阳”,斜阳惨淡,作为全诗的背景,给沈园也涂抹上一层悲凉的感情色彩。同时,又配以“画角哀”的听觉形象,更增悲哀之感。“画角”是一种彩绘的管乐器,古时军中用以警昏晓,其声高亢凄厉。此“哀”字更是诗人悲哀之情外射所致,是当时心境的反映。目录人文点评:次句引出处于悲哀氛围中的“沈园”。沈园已有很大变化,不仅“三易主”,且池台景物也不复可认。诗人对沈园具有特殊的感情,这是他与唐氏离异后唯一相见之处,也是永诀之所。在这里,留下了他刹那间的欢喜与永久的哀伤,《钗头凤》那首摧人肝肺之词也题于此。他多么渴望旧事重现,尽管那是悲剧,但毕竟可再睹唐氏芳姿。或者沈园的一池一台仍保持当年与唐氏相遇时的样子也好。但现实太残酷了,竟连景物也非复旧观。诗人此刻心中的悲苦,可以想见。但是诗人仍竭力寻找可以引起回忆的景物,于是看到了“桥下春波绿”一如往日。只是此景引起的不是喜悦而是“伤心”的回忆:“曾是惊鸿照影来”。四十四年前,唐氏恰如曹植《洛神赋》中所描写的“翩若惊鸿”的仙子,飘然降临于春波之上。她是那么婉娈温柔,又是那么凄楚欲绝。离异之后的不期而遇所引起的只是无限“伤心”。一切早已无可挽回,那照影惊鸿已一去不复返了。然而只要此心不死,此“影”将永在心中。目录人文点评:
《沈园》之二:抒写诗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首句感叹唐氏溘然长逝已四十年了。古来往往以“香销玉殒”喻女子之亡,“梦断香销”即指唐氏之死。陆游于八十四岁即临终前一年所作悼念唐氏的《春游》亦云:“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唐氏实际已死四十四年,此“四十年”取其整数。这一句充满了刻骨铭心之真情。次句既是写沈园即日之景:柳树已老,不再飞绵;也是一种借以自喻的比兴:诗人此时年逾古稀,正如园中老树,已无所作为,对个人生活更无追求。“此身行作稽山土”,则是对“柳老”内涵的进一步说明。“美人终作土”,自己亦将埋葬于会稽山下而化为黄土。此句目的是反衬出尾句“犹吊遗踪一泫然”,即对唐氏坚贞不渝之情。一个“犹”字,使诗意得到升华:尽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对唐氏眷念之情永不泯灭;尽管个人生活上已无所追求,但对唐氏之爱历久弥新。所以对沈园遗踪还要凭吊一番而泫然涕下。“泫然”二字,饱含多少复杂的感情!其中有爱,有恨,有悔,情深意切均蕴含其中。目录人文点评:这二首诗与陆游慷慨激昂的诗篇风格迥异。感情性质既别,艺术表现自然不同。写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但仍保持其语言朴素自然的一贯特色。目录思考题:
1.陆游诗歌的主要风格是什么?
2.请评述一下陆游与唐婉的爱情。目录《论语》十五则孔子(一)子⑴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⑵以求之者也。”(《述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⑶而正⑷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目录注释:子:尊称,此指孔子。敏:努力、奋勉。有道: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正:端正、匡正。目录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什么都懂的人,而是喜欢古代的东西,勤奋努力地去追求的人。”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为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对待各种言论,都能不觉得不舒服;七十岁,即使随心所欲,也不会越出规矩。”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目录(二)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子曰:“君子喻⑴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目录注释:喻:知道,明白。目录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正好与此相反。”孔子说:“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孔子说:“花言巧语足以败坏人的道德,小事不能容忍,就会坏了大事。”目录(三)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⑴吾所好。”(《述而》)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⑵得之,不处⑶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⑷也。”(《里仁》)子曰:“贫而无怨⑸难,富而无骄易”(《宪问》)目录注释:(1)从:顺从。(2)道:方法、途径。(3)处:伴随。(4)去:除掉、消除。(5)怨:忧愁。目录译文:孔子说:“如果财富可以通过正道取得,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财富无法通过正道取得,那就还按我的喜好去做事。”孔子说:“富裕和尊贵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会接受;贫穷与下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脱离它,君子就不会摆脱。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目录(四)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子曰:“其身正,不令⑴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⑵。”(《子路》)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目录注释:(1)令:命令。(2)从:信从、服从。目录译文: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带头走正路,那谁还敢走邪门歪道呢?”孔子说:“(统治者)自身的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下属)也会跟着干;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下命令,(下属)也不会服从。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目录(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⑴,饮水,曲肱⑵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世》)目录注释:(1)饭疏食:吃粗素的饭。(2)曲肱:弯曲着胳膊。目录译文:孔子说:“颜回多么有修养啊!一竹筒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和愁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的快乐。颜回多么有修养啊!”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在其中。那些用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富贵,对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目录人文点评:孔氏号称“天下第一家”,渊源于孔子思想对中国人甚至是外国人历数几千年的影响。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推崇,直到今天,孔圣人的思想仍旧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学习态度到君子规范;从言行举止到看待富贵;从政原则到安贫乐道等等许多方面都说出了合乎天理人伦的看法,以至于形成我们的道德规范与形式原则。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在学习的态度方面。孔子认为,追求学问要爱学、乐学。孔子曰:“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现身说法,说服力很强。首先,早年要立定求取知识的远大志向,再次,学习态度要非常谦逊,行动上也要非常发奋努力。然后还要“敏于事而慎于言”,谨言慎行。最后,要“就有道而正焉”,让有贤德的人来评判匡正自己的言行,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的更高境界。目录人文点评: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巧言乱德”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与小人区别,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孔子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些思想提出了对君子的要求,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目录人文点评:孔子认为为政者最要紧的是要有正气。“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正”,是对“政”的最佳诠释。为政者“正”是为政的首要前提。因为为政者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影响力,他的一言一行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着一种风尚,一种榜样,民众不知不觉在模仿学习。如果为政者事事出以公心,刚正无私,那么上行下效,民众自然跟着走正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如果为政者胡作非为,营私舞弊,那么他在民众眼里就一点威信也没有,说出的话也没有人听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要想正别人,先正自己,否则没有说服力:“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虽然有许多为政理想,但安贫乐道的通达生活观念也有所体现。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目录人文点评:
《论语》中所表现的孔子思想,既博大精深,又率真质朴。正确地理解其深邃的含义,认真地学习和借鉴,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完善我们的人格,规范我们的言行,重塑我们的道德,为我们成为一代有所作为的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录思考题:1.在我们这个时代,你觉得怎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君子?2.你是如何看待财富的?目录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
齐人有冯谖者⑴,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⑵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⑶。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鱼客⑷。”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⑸。”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目录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⑹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⑺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⑻车治装,载券契⑼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⑽?”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⑾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廊,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拊:同抚。子其民:视其民为子。),因而贾利之(贾(gù):求取。)。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说:同“悦”。),曰:“诺,先生休矣!”目录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⑹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⑺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⑻车治装,载券契⑼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⑽?”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⑾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廊,美人充下陈⑿。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⒀,因而贾利之⒁。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⒂,曰:“诺,先生休矣!”目录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目录注释:(1)谖(xuān)。(2)属:通“嘱”,叮嘱,求告。(3)草具:指粗劣的食物。
(4)鱼客:与下文的车客照应。孟尝君分食客为上中下三等,下客住传舍,食菜;中客住幸舍,食鱼,故又称鱼客;上客住代舍,食肉,出有舆车,故又称车客。(5)客:用作动词。(6)责(zhài):同“债”。(7)愦(kuì):昏乱。目录注释:(8)约:缠束,这里指把马套上车。(9)券契:指放债的凭证。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履行契约时拼而相契合,即下文所说“合券”。
(10)市:购买。反:同“返”。。
(11)矫命:假托命令。
(12)下陈:堂下,台阶之下。
(13)拊:同抚。子其民:视其民为子。(14)贾(gù):求取。(15)说:同“悦”。目录译文:齐国有个叫冯谖的人,穷得没法养活自己,请人嘱托孟尝君,愿意投奔门下做个食客。孟尝君问:“他有什么爱好?”回说:“他没什么爱好?”“他有什么才干?”“他没什么才干。”孟尝君笑着收下他说:“行啊。”手下的人以为孟尝君看不起他,给他吃粗劣的食物。住了一段时间,冯谖靠着柱子弹他的剑,唱道:“长长的剑把,咱们回去吧!没鱼吃的啥。”底下人报告上去。孟尝君说:“给他吃鱼,跟中等门客一个样。”又住了一段时间,冯谖又弹起他的剑把,唱道:“长长的剑把,咱们回去吧!出外没车驾。”底下人都笑话他,又报告上去。孟尝君说:“给他驾车,跟上等门客一个样。”于是他驾着车子,举着剑,到朋友家串门说:“孟尝君把我当成上客。”后来过了一阵,又弹起他的剑把,唱道:“长长的剑把,咱们回去吧!没法照顾家。”底下人都讨厌他了,认为他贪心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先生有亲人吗?”回答说:“有个老母亲。”孟尝君派人供给冯母吃的用的,不让短缺。于是冯谖不再唱了。目录译文:后来孟尝君张贴文告征询家里养的众门客:“哪一位熟悉会计,能为我到薛邑去收债?”冯谖写下名字说:“我能。”孟尝君惊诧地问:“这位是谁?”底下人说:“就是唱‘长长的剑把,咱们回去吧’的人啊。”孟尝君笑道:“这位客人果然是有才干的,我对不起他了,一直没会过他面。”请他相见,赔礼说:“我琐事缠身精疲力倦,忧虑挂心头昏脑胀,个性懦弱生来笨拙,埋头于国家的事务中,对先生多有得罪。先生不见怪我,竟有意想为我到薛邑去收债吗?”冯谖说:“愿意。”于是套马备车,整理行装,带上债券契约启程了,告辞说:“债收完,买些什么回来呢?”孟尝君说:“看我家缺少的买吧。”冯谖赶着马车到薛邑,叫办事员把该还债的乡民们都召集拢来核对债券。凭证全部对过,冯谖站起来,假传孟尝君的命令把欠的债赏赐给众乡民,借此把他们的债券烧了,乡民都呼叫万岁。目录译文:冯谖一路马不停蹄回到齐都,大清早就求见。孟尝君奇怪他这么快回来,穿衣戴冠接见他,问:“债收完了吗?回来得为什么这么快啊?”“收完了。”“买些什么回来了?”冯谖说:“您说‘看我家缺少的买吧’。我暗自考虑,您宫中珍宝成堆,宫外狗马满圈,堂下美人都站满了。您家里缺少的就是义罢了。我私下为您买了义。”孟尝君说:“买义是怎么回事?”冯谖说:“现在您有了小小的薛邑,不把乡民当子女般抚爱,相反还要用商人的手段取利于民。我已私自假托您的命令,把债赏赐给乡民们,借此把债券都烧了,乡民都喊万岁。这就是我为您买的义啊。”孟尝君不高兴,说:“行了,先生算了吧!”一年后,齐湣王对孟尝君说:“我不敢使用先王的臣子做臣子。”孟尝君于是只好到领地薛邑。他离薛还有百里,乡民们扶着老的,牵着小的,在半路上迎接孟尝君。孟尝君回头对冯谖说:“先生为我买的义,今天终于看到了。目录人文点评:
《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齐策四》。战国时期各国盛行养士之风,士成为社会上一种特殊势力。最著名的养士者如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以上号称战国四公子),秦国吕不韦等,都广招门客至数千人,极力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本篇所记,就是孟尝君礼待食客冯谖,冯谖知恩报答,为孟尝君出谋划策、奔走效劳,使孟尝君既获美名,又得实益的故事。其中矫命烧债券之举,虽然目的是为孟尝君收买民心,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写门客冯谖帮助孟尝君在齐国权力交替的局势中保住地位的故事。文章不是平铺直叙,而是追求行文的跌宕多姿。先写冯谖“无好”、“无能”,但又三次“弹铗而歌”来为自己谋取利益,有意使冯谖在人们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接下来文章详细叙述了焚券市义的事迹,来表现冯谖的远见和才干;其中还穿插着孟尝君对冯谖的态度变化过程,从最开始的不以为然,到对“焚券市义”的不赞同,到领会这一举动的作用,到对他言听计从,这种“先抑后扬”的写法很好地突出了冯谖这个人物的鲜明性格和远见卓识。至此,冯谖先前的“弹铗而歌”,也完全成为有才能的“士”在追求自己的合理利益,让人感受到战国时代士人精神的高扬。目录人文点评:本文刻画冯谖形象,采用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首先交代了冯谖的“贫乏不能自存”、“无好”、“无能”。然后,写他作为门客的百般挑剔“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似在写他的平庸、贪婪、得寸进尺、缺乏自知之明,但是薛地收债,却显示出冯谖的“才具出众、见识过人。为了突出冯谖的才能,作者巧妙地以孟尝君及其手下门客进行映衬烘托。“收责于薛”、“焚券市义”有力地凸现了冯谖的卓越不凡。从叙事角度看,本文也颇有技巧:第一部分叙述冯谖初为孟尝君食客时的情状。第二部分叙述冯谖焚券市义,也暗伏机窍,如冯谖市义而不市其他出人意料,以及孟尝君由“不悦”到叹服的转变令人感喟。文章篇幅尽管不长,但作者叙事曲折生动,每有波澜,使人读来趣味良多。目录思考题:
1.谈谈“欲扬先抑”这种写法的好处。
2.你觉得从冯谖的言行上能学到什么?目录董永《搜神记》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⑴,与父居。肆力⑵田亩,鹿车⑶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⑷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⑸。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⑹。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水曰:“能织。”主曰:“必尔⑺者,但令妇为我织缣⑻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⑼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⑽而去,不知所在。目录注释:(1)偏孤:年幼时死去了母亲。(2)肆力:尽力,极力。(3)鹿车:古时候一种小车。
(4)遣:打发走。(5)俱:一起。(6)收藏:收葬。(7)尔:这样,如此。(8)缣:细绢。(9)缘:因为。(10)凌空:升向空中。目录译文:汉朝的董永,是千乘县人。小时候就死了母亲,和父亲一起生活,他尽力种田,用窄小的车子让父亲坐在里面伴随着自己。父亲死了,没有钱埋葬,他就把自己卖给人家当奴仆,用得到的钱来办理丧事。买主知道他贤能孝顺,就给了他一万个钱,叫他回家去守丧。董永守完了三年孝,想要回到买主那里去干劳役。在路上碰到一个女子,对他说:“我愿意做您的妻子。”就和董永一起到买主家去了。主人对董永说:“我已经把钱奉送给您啦。”董永说:“承蒙您的恩德,我父亲死了才得到安葬,我虽然是个卑微的人,也一定要尽心竭力来报答您的大恩。”主人说:“这女人会干什么呢?”董永说:“会纺织。”主人说:“您一定要这样来报答我的话,就只要让您妻子给我织一百匹双丝细绢。”于是董永的妻子为主人家纺织,十天就织完了。这女子出门后对董永说:“我是天上的织女。只是因为您极其孝顺,天帝才命令我来帮您偿还欠债的。”说完,就腾空而去,不知到了什么地方。目录人文点评: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大部分故事带有迷信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有学者考证:牛郎的原型就是东汉的董永。董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人物之一,他侍奉双亲、卖身葬父的孝行被奉为行孝的典范。这一神话故事讲了董永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从小勤劳,孝敬,为安葬其父,“自卖为奴”,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董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是尽孝尽职的重要一笔,引出道逢一妇人,愿做他妻,“遂与之俱”一事。而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是遂董永孝敬之愿。所以故事最后由天之织女道出“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目录人文点评:董永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出现的历史人物,他生活在汉代。汉朝建立以后,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思想领域中儒家学说占据了统治地位。由于统治阶级极力地推广和倡导,作为儒家学说的核心——孝,成为社会生活中各阶层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直到东汉乃至后代,其影响也是相当深刻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出现象董永这样的孝子,是很自然的,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可信的。
目录人文点评:现存的资料也证实了历史上董永其人的真实性。山东省嘉祥县武翟山的武氏墓群石刻就向我们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在其中的武梁石室第三石第二层右数第三个画面即刻董永鹿车载父,田间劳作情景:树下一鹿车,上有小罐,大概是田间劳作盛水之用,一老人坐于车上,左手执鸠杖,右手前伸,似是指点董永劳作。老人上方刻“永父”二字。其左为董永,右手执农具,回首望其父,身旁刻“董永千乘人也”六字。董永左边有一兽,体态粗壮,大耳如扇,长鼻高昂,是一象;董永右上方横一图案,有翼,有花纹,作飞舞状,当是一鸟。《越绝书}说:“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此即“象耕乌耘”之意,内含“耕耘”二字,是董永“肆力田亩”,田间劳作的形象注脚。目录人文点评:武氏祠的石刻画多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如荆轲刺秦王、管仲射小白、二桃杀三士等。其修建时间,与董永同代,时间甚近,而且点明了董永的故里,证实董永确为真实的历史人物,是可靠的佐证。再者,武氏祠中的董永石刻画面的内容,与一些文字记载是一致的,故董永实有其人是可信的。三国时期,魏曹植在《灵芝篇》中也写了董永的故事:“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债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这是我国最早取材于董永故事的、有署名的文艺作品。可见,远在三国时期,董永的故事已广为流传。西汉末年,刘向的《孝子图》亦有董永的记载。此书已亡佚,有关董永故事的记载仅见唐《法苑珠林》和宋《太平御览》的引文。目录人文点评:东晋史学家干宝把董永故事收在自己的《搜神记》里。他根据民间传说,经过加工整理,写成了《董永》篇:“汉董永,干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首段文字与《法苑珠林》所引《孝子图》如出一辙。后边就是董永葬父后,道遇仙女,求为妻,俱至钱主,十日织缣百匹,助永还债,事毕,凌空而去的故事。董永故事经过干宝的加工已比较完整丰满,其情节、人物,都有所发展,为后来的戏曲等文艺创作取材所本。一些辞书和类书也大量地记载了董永其人。清《古今孝子所见录》收有董永,并载“东汉董永,青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把董永列为我国历史名人载入。《蒙求》一书,也收有“董永自卖”,台湾所编《中文大辞典》对董永其人也持肯定态度。文字与《中国人名大辞典》基本相同。明代“记周秦及南宋名人”的《尚友录》一书,收录了董仲其人,并说董仲为董永之子。目录人文点评:被称谓“一方之信史”的地方志也大量地在“人物志”中记载了董永其人。以上历史文物、类书、辞书以及地方志等资料,都肯定了董永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尤其是武氏祠的文物资料。董永既然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那么,其故里何在呢?诸说基本相同。东汉时代的武氏墓群石刻中,董永故事画面就点出“董永,千乘人也”。另外,《孝子图》、《搜神记》、《中国人名大辞典》及《中文大辞典》也都点明了董永是汉代千乘人。千乘始于战国时期,在汉代为郡,县名。千乘郡与千乘县其治所均在今山东省高青县境东部,东邻今博兴县。高青县现存志书中,均无有董永的记载。《博兴县志·人物志)中载:“董永墓在今崇德社(今陈户镇)去墓数里有董家庄,永故宅也。”董家庄在今博兴县陈户镇,位于县城北二十余华里,西去汉千乘县城遗址三十余华里,在汉代属千乘郡干乘县地。董家庄即董永故里,博兴县志所载与上文辞书、类书、武氏祠等诸说是吻合的。目录人文点评:以上资料,充分证实了博兴县陈户镇董家村即汉孝子董永故里。尽管旧的地方志有乱拉名人的积习。但是,一些县志仍然肯定了董永原籍为山东省博兴县。如山东省的《鱼台县志,载:“董永墓,旧志载,治西南三十里。按“董永,青州博兴人,流寓德安,佣身葬父,感仙姬为偶事脍炙人口,虽妇人女子咸能言之,而葬鱼台无考。”这里肯定了董水为博兴县人。再如湖北省的《孝感县志》载:“董水,青州千乘人,今山东博兴县。……”一九八三年,孝感地区编写的《孝感地区概况)在“著名人物”栏中写道;“董永,东汉末,青州干乘人,今山东省博兴县,因黄巾起义,由山东流寓今湖北孝感……。”孝感市于一九八四年在市内所建“董永公园”中,在“孝子祠”前介绍说:“董永,青州千乘人,今山东省博兴县。……”董永故事在湖北孝感县流传甚广,影响颇深,并建园立祠纪念他。但是从《孝感县志》到《孝感地区概况》,只说是董永由山东流寓孝感,都肯定董永原籍是山东省博兴县。目录人文点评:当然,把董永说成本邑名人的地方志亦有之。如清雍正年间的《乐安县志》(今山东广饶县),即把董永视为乡贤。可见,董永故里为山东省博兴县已无疑问。但是,清道光二十年《博兴县志}的编者没有进行实地考查,以为旧志董永墓一说在崇德社,一说在龙河洼,而对董永故里博兴提出了质疑。经实地考查,博兴县境董永墓只有一个,其地当时属崇德社(现陈户镇),而群众习惯上称为龙河洼,是同一地点两个名称。该志中此谬误,是由当时志书编者的浅陋和粗疏造成的。董永的传说遍布我国数十省,董永遗址与纪念物,如董永墓、董永祠、董公庙等等,也不胜枚举,尤其江淮地区,流传更广,影响也颇深。既然董永故里在山东,那么董永的传说何以在江淮地区有如此广泛的传播和影响呢?目录人文点评:董永故事所以在江淮流域流传甚广,只据现已掌握的资料从其流传的过程进行考查。其故事的传播,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在汉代,儒家学说占据了统治地位,统治阶级以“孝”教化其民,作为孝子的董永,也就成为人们道德上效仿的楷模,很快流传开。董永故事首先在山东流传,继而在黄河流域广为传播。东晋时期,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袭,黄河流域战乱频仍,长期分裂,社会极不安定,大批士族和平民相率南迁,到长扛流域定居下来。这样,也就将董永的故事带到了我国南方,尤其是长江流域。董永故事也就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这大半个中国的土地上广为流传。《搜神记·董永》,亦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这应是董永故事流传的第二个阶段。南朝刘宋建立以后,由于刘骏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提倡孝道。所以,为“诸德之本”的孝在社会上蔚然成风。就在孝建元年,析安陆置孝昌县(后改孝感),亦倡孝之意。作为孝子出身的董永,当然地成为社会上最受推崇的历史人物之一,董永故事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董永墓、董永祠、董永庙等有关董永的遗迹和纪念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相继出现。由于南朝宋的统治者以行政手段进行倡导,所以董永故事流传之广,影响之深,董永遗迹、纪念物之多,都超过了黄河流域。目录人文点评:两千年以来,“董永与七仙女”故事传说的原生结构模型虽无改变,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甚至思想内涵都在不断地丰富和创新。美丽动人的“董永与七仙女”故事传说主要价值在两个方面。第一,有关这个故事传说的历史资料和文学资料蕴涵着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包括伦理道德、风俗民情、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丰富信息,具有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第二,该故事传说所颂扬的孝文化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仍具有现实实践价值。“董永与七仙女”故事传说,千百年来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可谓家喻户晓,是中华民族广为流传的著名民间传说之一,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目录思考题:1.谈谈你对《搜神记》一书的认识。2.千百年来,“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录宝玉挨打曹雪芹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了,便知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心中早又五内摧伤,进来被王夫人数落教训,也无可回说。见宝钗进来,方得便出来,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的走着,信步来至厅上。刚转过屏门,不想对面来了一人正往里走,可巧儿撞了个满怀。只听那人喝了一声“站住!”宝玉唬了一跳,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不觉的倒抽了一口气,只得垂手一旁站了。贾政道:“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嗐些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萎靡不振。我看你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咳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无故这样,却是为何?”宝玉素日虽是口角伶俐,只是此时一心总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殒,跟了金钏儿儿去。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见,只是怔呵呵的站着。目录贾政见他惶悚⑴,应对不似往日,原本无气的,这一三分气。方欲说话,忽有回事人来回:“忠顺亲王府里有人来,要见老爷。”贾政听了,心下疑惑,暗暗思忖道:“素日并不和忠顺府来往,为什么今日打发人来?”一面想,一面令“快请”,急走出来看时,却是忠顺府长史官⑵,忙接进厅上坐了献茶。未及叙谈,那长史官先就说道:“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⑶,皆因奉王命而来,有一件事相求。看王爷面上,敢烦老大人作主,不但王爷知情,且连下官辈亦感谢不尽。”贾政听了这话,抓不住头脑,忙陪笑起身问道:“大人既奉王命而来,不知有何见谕,望大人宣明,学生好遵谕承办。”那长史官便冷笑道:“也不必承办,只用大人一句话就完了。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琪官(蒋玉涵),一向好好在府里,如今竟三五日不见回去,各处去找,又摸不着他的道路⑷,因此各处访察。这一城内,十停⑸人倒有八停人都说,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下官辈等听了,尊府不比别家,可以擅入索取,因此启明王爷。王爷亦云:‘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是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诚,甚合我老人家的心,竟断断少不得此人。’故此求老大人转谕令郎,请将琪官放回,一则可慰王爷谆谆奉恳,二则下官辈也可免操劳求觅之苦。”说毕,忙打一躬。目录贾政听了这话,又惊又气,即命唤宝玉来。宝玉也不知是何原故,忙赶来时,贾政便问:“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芥,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宝玉听了唬了一跳,忙回道:“实在不知此事。究竟连‘琪官’两个字不知为何物,岂更又加‘引逗’二字!”说着便哭了。贾政未及开言,只见那长史官冷笑道:“公子也不必掩饰。或隐藏在家,或知其下落,早说了出来,我们也少受些辛苦,岂不念公子之德?”宝玉连说不知,“恐是讹传,也未见得”。那长史官冷笑道:“现有据证,何必还赖?必定当着老大人说了出来,公子岂不吃亏?既云不知此人,那红汗巾子⑹怎么到了公子腰里?”宝玉听了这话,不觉轰去魂魄,目瞪口呆,心下自思:“这话他如何得知!他既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了,大约别的瞒他不过,不如打发他去了,免的再说出别的事来。”因说道:“大人既知他的底细,如何连他置买房舍这样大事倒不晓得了?听得说他如今在东郊离城二十里有个什么紫檀堡,他在那里置了几亩田地几间房舍。想是在那里也未可知。”那长史官听了,笑道:“这样说,一定是在那里。我且去找一回,若有了便罢,若没有,还要来请教。”说着,便忙忙的走了。目录贾政此时气的目瞪口歪,一面送那长史官,一面回头命宝玉“不许动!回来有话问你!”一直送那官员去了。才回身,忽见贾环带着几个小厮一阵乱跑。贾政喝令小厮“快打,快打!”贾环见了他父亲,唬的骨软筋酥,忙低头站住。贾政便问:“你跑什么?带着你的那些人都不管你,不知往那里逛去,由你野马一般!”喝令叫跟上学的人来。贾环见他父亲盛怒,便乘机说道:“方才原不曾跑,只因从那井边一过,那井里淹死了一个丫头,我看见人头这样大,身子这样粗,泡的实在可怕,所以才赶着跑了过来。”贾政听了惊疑,问道:“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⑺操克夺之权⑻,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⑼的祸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喝令快叫贾琏、赖大、来兴。小厮们答应了一声,方欲叫去,贾环忙上前拉住贾政的袍襟,贴膝跪下道:“父亲不用生气。此事除太太房里的人,别人一点也不知道。我听见我母亲说……”说到这里,便回头四顾一看。贾政知意,将眼一看众小厮,小厮们明白,都往两边后面退去。贾环便悄悄说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目录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便往里边书房里去,喝令“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⑽一应⑾交与他与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⑿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众门客仆从见贾政这个形景,便知又是为宝玉了,一个个都是啖指咬舌,连忙退出。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众小厮们只得齐声答应,有几个来找宝玉。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多凶少吉,那里承望贾环又添了许多的话。正在厅上干转,怎得个人来往里头去捎信,偏生没个人,连焙茗也不知在那里。正盼望时,只见一个老姆姆出来。宝玉如得了珍宝,便赶上来拉他,说道:“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宝玉一则急了,说话不明白;二则老婆子偏生又聋,竟不曾听见是什么话,把“要紧”二字只听作“跳井”二字,便笑道:“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宝玉见是个聋子,便着急道:“你出去叫我的小厮来罢。”那婆子道:“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又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怎么不了事的!”目录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⒀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目录众人听这话不好听,知道气急了,忙又退出,只得觅人进去给信。王夫人不敢先回贾母,只得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慌的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贾政道:“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起来,“苦命的儿吓!”因哭出“苦命儿”来,忽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此时里面的人闻得王夫人出来,那李宫裁王熙凤与迎春姊妹早已出来了。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别人还可,惟有宫裁禁不住也放声哭了。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目录正没开交处,忽听丫鬟来说:“老太太来了。”一句话未了,只听窗外颤巍巍的声气说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贾政见他母亲来了,又急又痛,连忙迎接出来,只见贾母扶着丫头,喘吁吁的走来。贾政上前躬身陪笑道:“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该叫了儿子进去吩咐。”贾母听说,便止住步喘息一回,厉声说道:“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去!”贾政听这话不像,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贾母听说,便啐了一口,说道:“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说着,不觉就滚下泪来。目录贾政又陪笑道:“母亲也不必伤感,皆是作儿的一时性起,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贾母便冷笑道:“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的。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赶早儿离了你,大家干净!”说着便令人去看⒁轿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家下人只得干答应着。贾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倒不要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贾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你反说起你来!只是我们回去了,你心里干净,看有谁来许你打。”一面说,一面只令快打点行李车轿回去。贾政苦苦叩求认罪。贾母一面说话,一面又记挂宝玉,忙进来看时,只见今日这顿打不比往日,既是心疼,又是生气,也抱着哭个不了。王夫人与凤姐等解劝了一会,方渐渐的止住。早有丫鬟媳妇等上来,要搀宝玉,凤姐便骂道:“糊涂东西,也不睁开眼瞧瞧!打的这么个样儿,还要搀着走!还不快进去把那藤屉子春凳⒂抬出来呢。”众人听说连忙进去,果然抬出春凳来,将宝玉抬放凳上,随着贾母王夫人等进去,送至贾母房中。目录彼时贾政见贾母气未全消,不敢自便,也跟了进去。看看宝玉,果然打重了。再看看王夫人,“儿”一声,“肉”一声,“你替珠儿早死了,留着珠儿,免你父亲生气,我也不白操这半世的心了。这会子你倘或有个好歹,丢下我,叫我靠那一个!”数落一场,又哭“不争气的儿”。贾政听了,也就灰心,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先劝贾母,贾母含泪说道:“你不出去,还在这里做什么!难道于心不足,还要眼看着他死了才去不成!”贾政听说,方退了出来。此时薛姨妈同宝钗、香菱、袭人、史湘云也都在这里。袭人满心委屈,只不好十分使出来,见众人围着,灌水的灌水,打扇的打扇,自己插不下手去,便越性走出来到二门前,令小厮们找了焙茗来细问:“方才好端端的,为什么打起来?你也不早来透个信儿!”焙茗急的说:“偏生我没在跟前,打到半中间我才听见了。忙打听原故,却是为琪官金钏姐姐的事。”袭人道:“老爷怎么得知道的?”焙茗道:“那琪官的事,多半是薛大爷素日吃醋,没法儿出气,不知在外头唆挑了谁来,在老爷跟前下的火⒃。那金钏儿的事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用切肉机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典当行房屋抵押流程合规审查合同
- 2024年度建筑工地脚手架维护合同
- 吸盘碗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织物柔软剂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水泥窑尾高温气体分析装置》
- 2024年度日料店租赁合同书
- 游标卡尺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电路板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林产品购销合同
- 妇科内分泌疾病诊断与治疗考核试卷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常德市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素质自测试卷及答案
- 油田安全检讨书范文
- 投标书中的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计划
- DZT 0447-2023 岩溶塌陷调查规范(1:50000)
- 2024年共青团团课考试题库(含答案)
- 《预测与决策教程 第2版》-李华 习题及解答
- 微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申报书
- JTG-QB-003-2003公路桥涵标准图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形考作业3-国开-参考资料
- 荷花淀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