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班9月开学生活常规教案20篇第1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训练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力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生活中的规律》,欢送大家共享。
设计意图:
只有当数学回归了幼儿的生活情境,才给了幼儿将数学思维进展宽广的迁移和应用的时机,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才能更好地表达数学的训练价值。《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为“能从生活和嬉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好玩”。这一表述也正说明新课程数学训练的价值取向已不再过度注意静态学问的传递,而是更注意从生活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发觉和解答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
在我们四周的生活中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如衣服上的花纹、地砖、栏杆;幼儿嬉戏活动时按男女间隔排队;律动、做操中动作的反复等等。这些事物幼儿都很熟识,因此我们把这些内容作为本活动的素材,盼望从中让幼儿更生活化地感知规律,并且最终培育起幼儿的数学可以效劳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如运用规律学问进展装饰;创编嬉戏、动作等等。
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对规律活动的.兴趣。
2、能认真观看、主动探究,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
3、尝试自创规律,进展幼儿的实际运用力量。
活动预备:
1、有颜色排列出规律的衣服。
2、可以串挂的小积木若干,穿挂用的绳子人手一根。
3、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课件(照片以幼儿身边场景为主)。
活动过程:
(一)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1、观赏衣服
引导幼儿观看一些同伴的衣服,并发觉衣服上的规律。
2、观看课件,进一步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引导幼儿观看:这是什么(或什么地方)?你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吗?这个规律是怎么样的?
(二)穿玩具,感知各种规律
1、幼儿自己运用肯定的规律穿起小玩具串。
2、集体沟通自己运用的规律,并将其转换成符号形式。
3、引导幼儿分析与提炼规律的主要特点。
(三)运用规律
1、排队:我们小朋友可以排排队,排出规律。
2、编动作:用动作表现规律。
第2篇教案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敬重农夫的辛勤劳动,养成疼惜粮食的习惯。
2.培育幼儿的动脑思索力量和反映力量。
3.引导幼儿熟悉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亲密关系。
活动预备:
1.录有小麦的生长过程的光盘;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2.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杆工艺品。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形状特征和组成局部,熟悉其根、茎、叶的外形;并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1.师:小朋友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
让孩子自由争论小麦的形状特征和组成局部。
2.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形状特征和组成局部,熟悉其根、茎、叶的外形: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笔墙鸹粕
第3篇教案
有益的学习阅历: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2.知道水中倒映的现象。
3.丰富词汇:“倒影”。
预备:
大水盆,盆里盛有清水。预备一些小猪纸偶。
活动与指导:
1.分散活动“看倒影”。预备一些较大的水盆,盆里盛有清水,让幼儿看水中的倒影:“我们在镜子里能看到自己,我们在水面上看一看是怎样的?”让幼儿分散活动,在水面上看倒影,看一看水中有自己,看一看水中有同伴,看一看水中倒映出物品(幼儿拿着物品)。
活动后进展谈话:“在水面上看到了什么?”知道这是倒影,水面上能映出倒影。
2.出示一个纸月亮,引起听故事的兴趣:“月亮在哪里?月亮什么时侯出来?”“月亮出来了会不会有倒影呢?在哪里有倒影呢?请听故事‘找月亮”’。
教师讲故事,第一遍讲完后提示幼儿:“再听的时侯要记住小猪在什么地方看到了地上的月亮?”
出示小猪纸偶,教师操纵纸偶讲其次遍故事。
3.讲故事进展提问,边问答边教幼儿学说故事中角色的说话。
“开头,猪老大对猪老二说了什么?”
“第一个发觉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其次个发觉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后来发觉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让幼儿相互看一看眼睛中的映像。
4.谈话:“想一想,还可以在地上找到哪里的月亮?”联系幼儿的生活阅历进展集中。
5.教师操纵纸偶,以小猪的口吻对幼儿说:“喜爱听我的故事吗?我带着你们再讲一遍,要把我的故事登记来讲给爸爸妈妈听。”带着幼儿讲一遍故事。
“我是爱动脑筋喜爱发觉的小猪,你们是不是也喜爱发觉呀,今日晚上你们也去在地上找月亮,看看能在地上找到几个月亮。”
鼓舞幼儿晚上回家找月亮,其次天组织谈话:“我在哪里找到了月亮?我用什么方法映出了月亮?”
让幼儿叙述各自的探究与发觉。
附故事:找月亮
有一天晚上,小猪老大和猪老二在一起,小猪老大说:“听说月亮不只天上有,地上也有呢!”老二说:“真的?那我们和朋友一起去找找看。”老大说“好!”
他俩请来了一群小猪,四处去查找。走到山泉边,一只小猪快乐地叫起来:“哇,山泉里有一个月亮!”另一个小猪又说:“哇,露珠里有一个月亮!”另一只小猪喊:“哇,玻璃窗上也有一个月亮!”它们还看到水桶里有一个月亮,镜子里有一个月亮,水潭里有一个月亮,望远镜里也有一个月亮┄月亮又大又小,多得数不清。一只小猪意外地发觉,每头小猪的每只眼睛里都有一个小月亮呢!
小猪们带着自己找到的月亮,高快乐兴回家去。
第4篇教案
一、活动背景
在中班数学活动中,感知10以内数量、理解数字、会使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并不受物体大小、颜色、空间排列方式等的干扰正确推断数量是一项重要内容。我班幼儿已经熟悉了10以内的数量,对10以内的数字有了简洁的熟悉,并能使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之前我们学的是单一的感知某两个数的数量,把10以内的数量混合起来感知,大局部幼儿不能又快又清楚的推断出来。所以我选择了感知10以内数量的教学内容。在此活动中,我为幼儿供应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究、操作活动猎取有关的数量阅历。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学问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二、设计谋略
1、生活化、嬉戏化的训练思想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嬉戏化是本次教学活动的特色之一。新《纲要》中特殊强调了幼儿训练与嬉戏的关系,在科学领域中也指出:“能从生活和嬉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乐趣。“在本次活动中,我以幼儿最感兴趣的过生日为主题,通过取生日卡、小兔请吃水果、帮送礼物、跳集体舞等情节,充分调动幼儿的参加兴趣,把教学目标寓于嬉戏之中,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探究,使孩子学得快乐、学的欢乐。
2、开放性训练思想。
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给孩子营造了一种宽松、民主、自由的教学气氛和探究空间,使幼儿的思想、行为、活动处于轻松、活泼的状态,同时结合启发性、开放性的语言,引导幼儿按意愿操作材料、自由结伴沟通。
3、操作性训练思想。
实际操作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我给孩子供应了丰富的材料,让人人参加动手操作,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思索、探究,初步积存关于10以内数量的感性阅历,在此根底上再引导幼儿与同伴沟通操作过程和结果,稳固感知10以内数量关系的熟悉,充分表达了以幼儿为主体的训练思想。
4、敬重幼儿的学习、认知特点及身心进展规律。
在本次活动环节的设计上,我遵循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从感知数量到数物匹配到相等数量的围在一起,初步建立等量关系。而且在活动材料的供应及活动的组织上能敬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引导幼儿按力量随便愿选择操作材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根底上获得进展和提高。整个活动以集体、个别、小组相结合的形式,注意操作与沟通的动静交替,充分敬重幼儿学习认知特点及身心进展规律。
三、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的数量。比拟10以内数量的多少和一样多。
2、学习将相等数量的物体放在一起,初步建立等量关系
3、鼓舞幼儿大胆地参加数学操作及沟通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四、活动预备:
教师:实物投影仪;1—10的数字卡片、动物卡片、点子卡片;音乐磁带、录音机。
幼儿:操作一,使两排图形的数量一样多;操作二,数物匹配活动,操作三,数物拼版活动
环境:每组桌上放有点子、数字或动物卡片;活动室另一边布置成小兔的家,小兔家布置一些生日气氛,桌上放置操作材料。
五、活动过程:
1、复习稳固10以内的数量
(1)以小兔过生日为导入活动
师:今日是小兔的生日,小兔邀请我们和它一起过生日,教师为你们预备了贺卡送给小兔,请你们翻开卡片,看看卡片上有什么?有几个?请个别幼儿介绍卡片上的内容。(有数字1—10,有1—10数量的动物图案,有1—10数量的点卡和水果卡)
(2)嬉戏《开火车》
师:我们一起乘小火车去小兔家吧。你们看,小火车来了,咦,火车的车厢上有什么呀?(数字)请小朋友拿好卡片,认真看看卡片上的数量,到相应数字的车厢乘车,(例如:卡片上是8只小动物的就到8号车厢。)预备动身了!
(3)嬉戏《找座位》
师:小兔家到了,我们一起祝小兔生日欢乐。
小兔:请小朋友按卡片上的数量坐到相应号码的桌子上。
2、正确感知10以内数量,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动。
(1)不受排列影响,感知10以内数量
小兔:感谢大家和我一起过生日,我请大家吃水果,每桌派一个小朋友帮我分水果,你一桌有几个人就拿几份水果。
师:请大家说说你吃到了几块水果?
(2)幼儿操作活动
小兔:今日我很快乐,收到了许多礼物,我也想请小动物们吃水果,请你们帮我分水果,好吗?
操作活动一:数数图上有几个小动物,贴上相应数量的水果图片。
操作活动二:观看动物数量,引导幼儿画线连接相应数量的水果和相应的数字。
操作活动三:观看动物的数量,启发幼儿用增加或削减的方法,使动物和水果一样多。
操作活动四:观看数字和实物的数量,引导幼儿进展数物匹配拼版活动。
操作评价: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帮忙小兔分水果的?
3、完毕活动
今日你们快乐吗?快乐时你们会怎样?我们玩《找朋友》嬉戏吧,不过我有个小要求:每个小朋友戴上一个胸卡,等会跳到“找到我的好朋友“时,胸卡上一样数量的抱在一起。嬉戏完一遍后交换胸卡连续玩。
第5篇教案
1.通过相宜有效的活动,使幼儿心情稳定,逐步适应幼儿园生活,情愿来幼儿园。关注幼儿的心情变化,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心情。
2.与家庭亲密协作,在轻松开心的气氛中,引导幼儿把握根本的用餐方法,使用小勺独立进餐,喜爱吃安康的食物,养成常常喝水的习惯。
3.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引导幼儿学习如厕,养成定时大便,不憋尿的习惯。敬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逐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4.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把握正确的洗手、洗脸方法,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擦嘴与漱口,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忙下学习早晚刷牙,使用自己的毛巾、水杯。
5.知道五官的用处,不咬手指,不揉眼睛,不挖鼻孔,不把异物塞进自己的耳、鼻、口、中。
6.喜爱参与体育活动,在活动中精神饱满、心情开心。会正确使用各种小型体育运动器械熬炼身体,不做危急动作,也不影响他人。
7.能上体正直、动作自然协调地走、跑和上下楼梯。
第6篇教案
1礼貌行为在成人的提示下,会使用礼貌用语向教师小朋友问好、问早,客人问好后能有回应;不乱吐、乱涂、乱扔废杂物。
2整理活动在成人的帮忙下将脱下的衣帽放在固定位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整理物品的本事。
3入厕知道大、小便去厕所,不把大、小便排在池外。
4盥洗知道餐前便后和手脏时洗手,盥洗时不戏弄水和肥皂;夏季午睡起床后,活动出汗后,知道洗手、洗脸;洗手后用自己的毛巾正确擦手;冬季知道爱护皮肤。
5进餐知道各种餐具的名称,主要用途,学习使用餐具;知道正确的进餐姿态,会用手扶好碗,不手抓、不挑食、不剩饭菜,不吃掉在地上的食物;会正确使用餐巾纸,不用衣袖抹嘴和手。
6午睡能在成人的帮忙下,穿脱衣服和鞋;宁静入睡,养成正确的睡姿。
7喝水在成人的提示下,会使用自己的缸子;不洒水、不玩水、不玩缸子。
8劳动习惯情愿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并对劳动有兴趣;初步培育对值日生工作的熟悉,培育以自我效劳为主的劳动意识。
9学习态度情愿参与教学活动;有兴趣参与活动
10留意力仔细听课;留意力相对稳定10-15分钟
11思维能用直觉行动思维和详细形象思维;会对物体外表特征进展概括分类;有初步的数概念
12表达与表现留意倾听他人讲话,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学说一般话,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声音洪亮,说话速度适中;喜爱听故事
13行为习惯学习良好的坐姿、站姿等常规;学习良好的握笔、看书等常规;学习良好的举手常规户外活动
14熬炼情愿学习根本动作;走、跑、跳、爬、攀登、钻、学习抛、踢球;坚持熬炼身体,做操仔细;正确使用器械,乐观参加活动。
15漫步遵守漫步常规(不打闹,宁静漫步);在教师启发下,对四周环境感兴趣并会按教师要求进展观看;放松、远眺。
16安全正确上下楼,学会自我爱护;身体不适,准时告知教师;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接触危急物品。
第7篇教案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转变过程,丰富学问阅历。
2、尝试用肢体表现蝴蝶的转变过程。
3、体验仿照的喜悦,激发表现的欲望。
活动预备:
1、情境布置。
2、毛毛虫变蝴蝶的转变图示。
3、背景音乐和蝴蝶飞的音乐
活动过程:
1、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蝴蝶。
①师:今日教师带来一位神奇朋友,它有一对特别美丽的翅膀,喜爱到花丛中飞来飞去的,它是谁?你们知道吗?
②以问题形式引出故事。
师:你知道蝴蝶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2、教师有感情地叙述故事。(边出示教具,让幼儿更形象的理解故事)
3、教师和幼儿共同复述故事内容,理清毛毛虫转变蝴蝶的过程。
过程是由虫卵-----幼虫(毛毛虫)-----蛹--------蝴蝶
4、引导幼儿通过情境布置,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蝴蝶的转变。
教师用语言逐步引导,鼓舞幼儿大胆表现。
5、教师带着幼儿跟着音乐,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6、变成蝴蝶后,带着幼儿到户外花丛中去飞为由飞到室外,活动自然完毕。
第8篇教案
活动目标:
1、练习按物体大小、颜色、数量间隔排序,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排序的方法。
2、在嬉戏情景中体验帮忙别人以及胜利的欢乐。
活动预备:
1、布置小猫的家,已经做好的门帘一份。
2、各种操作材料:木珠、花片、吸管、纸圈、彩色回形针、线、胶水等。
重点:
按物体大小、颜色、数量间隔排序。
难点:
鼓舞幼儿想出不同的间隔排列方法。
活动过程:
一、嬉戏:开火车
师:宝宝们,今日妈妈要带你们去猫妈妈家做客,我们一起乘火车去,好吗?请幼儿间隔排列做车厢,提出要求:车厢要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来排列。
在孩子拼车厢时教师不时的提示: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后面是谁呀?让幼儿初步感知弟弟妹妹的间隔排列。
二、嬉戏:做客
1、按门铃。
(1)师:小猫家到了,我们一起来按门铃,按三声好吗?叮咚!叮咚!叮咚!
和猫妈妈相互问好。
2、观赏争论。
(1)师:猫妈妈,你在干什么呀?(猫妈妈:我在做美丽的门帘。)
我们一起来看看猫妈妈做的门帘吧!你们看看猫妈妈的门帘是怎么穿的?
师引导幼儿发觉窗帘是按物体大小、颜色、数量间隔排序方法。
(2)猫妈妈:小猫宝宝的房间还没有装上门帘呢,谁来帮帮我呀?
师:猫妈妈预备了很多材料,我们一起帮妙妈妈想想方法,把这些美丽的材料间隔排列做成门帘,好吗?谁想出的方法和猫妈妈不一样的,猫妈妈有礼物给你们哦!
3、幼儿操作。
A:幼儿尝试着用各种材料,用间隔模式排序的方法进展排序活动。
在操作时鼓舞幼儿用语言把自己的操作过程说出来。如:一个红色的一个绿色的等等。
B:鼓舞幼儿想出各种模式排列方法,教师依据幼儿各个不同进展水平进展指导。
4、装门帘。
师:小猫宝宝的窗帘做好了,我们一起帮它挂起来吧。
将幼儿做成的门帘挂起来,集体观赏、沟通,体验胜利的欢乐。
5、嬉戏:钻门帘。
师: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让我们再做成车厢开火车回家吧。
师:刚刚我们来的时候是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这样排列的,现在我们变一种方法做火车的车厢,好吗?
鼓舞幼儿想出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四个弟弟四个妹妹等不同的排序方法
嬉戏进展两次后完毕活动。
第9篇教案
小班幼儿一个个看去嫩嫩的,说话轻轻的、嗲嗲的,行动渐渐的,因此用简洁的语言指导幼儿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即琅琅上口,又好学好用。下面是为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生活活动收集或者创编的一些指导语,供大家参考。
1、区域活动
1)手教导画:伸出二拇哥,轻轻蘸一蘸、用力点一点。
2)撕贴活动:A、大拇哥、二拇哥捏一捏,小手小手转一转,纸片纸片变小了。
B、伸出二拇哥,糨糊蘸一蘸,轻轻抹一抹。
3)整理玩具:你有家,我有家,玩具宝宝也有家,我把玩具送回家,玩具回家了,宝宝坐坐小垫子。
2、户外活动
走出教室,进入活动场地:走走走,走走走,跟着教师走走走,教师走,宝宝走,教师停,宝宝停。
3、生活活动
1)洗手:翻开水龙头,小手冲一冲,肥皂抹一抹,小手搓一搓,用水冲洁净,一二三甩甩干,亲亲小毛巾。
2)小便:A、脱裤子:先脱长裤子,再脱绒线裤(冬天时),再脱棉毛裤,最终脱下小短裤。
B、穿裤子:先拉小短裤,再拉棉毛裤,再拉绒线裤,最终拉起长裤子。
B、裤子裤子乘电梯,呜——上来了(拉裤子)
C、裤子裤子乘电梯,呜——;下去了(脱裤子)
1)午睡:A、放鞋子:鞋子亲亲蓝脚印。
B、折裤子:小裤子放放平,两个山洞亲一亲,大家一起弯弯腰,裤子变好了。
C、折衣服:小衣服放放平,一个山洞弯一弯,换个山洞弯一弯,大山洞再弯一弯,衣服变好了。
D、穿裤子:两只小脚做火车,火车火车钻山洞,一列火车钻进去,呜——;火车出来了,换列火车钻进去,呜——;火车出来了。
D、穿衣服:大洞洞里钻进去,小洞洞里钻出来,两只小手开火车,一个一个钻出来。
E、钻被子:翻开小门,小脚钻进去,小门关起来。
2)喝水:一只小手扶杯子,一只小手扶耳朵(杯子的柄)。
3)进餐:一只小手拿调羹,一只小手扶扶碗,小碗小碗不走路。
上下楼:小手扶栏杆,一个跟着一个走,小眼睛看前面,宝宝上(下)楼了。
第10篇教案
活动目标:
1、培育宝宝手眼的协调力量以及手指小肌肉的训练。
2、培育宝宝良好的生活自理力量。
活动预备:
活动室内布置服装展(悬挂扣子较大(较小)的衣服若干)。两名教师(一名主教师,一名助教师。)
活动过程:
开头局部:
组织宝宝坐好,谈话激发他们参加活动的兴趣。
师:“珍宝们,今日教师要带你们去参观服装展,大家快乐吗?”
(快乐)带宝宝进入活动场地。
根本局部:
1、边参观,边观看。
教师:珍宝们,你们看,这些衣服都是什么样的?组织宝宝争论后,引导宝宝答复:这些衣服都是扣扣子的。
教师:宝宝们看得真认真,这些衣服都是扣扣子的。不过,它们的扣子都没扣,教师想请小珍宝们帮助扣好。
2、出示衣服,引导宝宝观看扣子及扣眼,让宝宝更进一步地了解纽扣。
教师:珍宝们,这些都是我们每天都要穿的衣服,你们看,衣服正面两侧各有什么?
宝宝:有纽扣和小窟窿。
教师:噢,宝宝真聪慧,知道有纽扣和小窟窿。小窟窿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扣眼。
教师:纽扣和扣眼原来是一家人,可是,教师不当心把它们分开了,请珍宝们想方法帮他们重新组合在一起,好吗?
宝宝:好。
教师:谁情愿来帮帮它?(指名让一宝宝操作,在教师的帮忙下宝宝完成了操作。)
教师小结:
刚刚这位宝宝帮教师把衣服上的扣子和扣眼重新组合在一起了,他完成的较好,不过,教师还有更好的方法要教给你们。
3、主教师演示扣扣子的方法:一手拿扣子,一手扶扣眼,由里向外掏出扣子。助教师引导宝宝观看扣扣子的方法。
4、宝宝练习操作。
(1)分给宝宝每人一件衣服,让他们独立练习扣纽扣,教师巡察订正。
(2)宝宝练习扣好大扣子后,再扣小扣子,教师巡察订正。
(3)扣扣子竞赛。(可分组进展)
教师:小珍宝们都学会了扣纽扣,咱们来竞赛一下,看谁扣得又快又好。(完成好的准时表扬,鼓舞操作差的宝宝。)
5、总结嬉戏状况。
珍宝们今日可真能干,这么多衣服都帮教师整理完了,而且做的又快又好。
完毕局部:
表扬操作好的宝宝。
活动延长:
让宝宝回家后连续练习扣不同类型的扣子。
第11篇教案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共同参与数学活动,知道数字1-12不仅能表示物体的数量,还能表示月份;
2、学习比拟人数的多少;
3、能根据诞生月份进展分类,并统计数量。
活动预备:
1、事先向爸爸妈妈询问自己诞生的日期;
2、事先制作12朵向日葵(花心分别贴有1-12的数字);
3、叶片形的小纸条、笔。
活动过程:
1、叙述自己诞生的日期。
(1)指导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你们知道自己是哪月诞生的吗?
(2)幼儿叙述自己的诞生日期。
(3)教师出示12朵向日葵(不排序),引导幼儿观看。
指导语:这是教师给你们画的向日葵,数一数有几朵?你们看看花心里有什么?在这些数字里有哪些是我们没有学过的?它们怎么读呢?
(4)引导幼儿认读10、11、12。
指导语:我们一起来把没有学过的数字来认一认。
(5)知道数字不仅能表示物体的数量,还能表示时间。
指导语:以前我们这些数字都表示物体的数量,如3朵花,9支笔等。今日,这12个数字就表示12个月份。1表示1月,2表示2月,那5表示什么?9表示什么?12呢?
2、引导幼儿按诞生月份的不同统计人数。
(1)请幼儿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纸条上,并根据生日的月份将纸条贴在相应的花里。
指导语:教师的生日呢是在9月份的,现在教师把名字写在纸条上然后贴在写有数字9的向日葵上。你的生日是在几月份的?那你应当贴在哪个向日葵上?你们现在也去把自己的学号写在纸条上,然后贴在向日葵上,记住自己是几月的就贴在写有数字几的向日葵上。
(2)指导语:请小朋友看一看,每个月有几个小朋友过生日?
(3)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在叶片上统计每月过生日的人数。
3、比拟人数的多少。
(1)在1-12的月份里,哪个月份过生日的人最多?有几个?哪个月过生日的人最少?有几个?
(2)引导幼儿进展比拟。
4、筹划生日活动。
指导语:这个月是几月?我们班有没有小朋友要过生日?有几个?你们想怎样度过自己的生日?我们小朋友可以怎样来为他们庆祝呢?
活动反思:
愿意与同伴共同参与数学活动,知道数字1-12不仅能表示物体的数量,还能表示月份;
学习比拟人数的多少;能根据诞生月份进展分类,并统计数量作为活动的目标我组织了这一堂数学活动,通过这堂活动发觉师幼互动的还行,可我还是不太管住幼儿的纪录,,幼儿都喜爱上我的组织的活动,因我是实习生而在活动高潮局部时就他们静不下来,也不太我的话,就以为我是实习生而幼儿有意这么做的吧。
第12篇教案
一、活动目标:
1、熟悉生活中常见的数字标记,初步理解数字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和意义,感知数字和人们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2、发觉生活中到处有数字,体验发觉的乐趣。
二、活动预备:
1、师幼共同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有数字的实物。
2、常见的数字标记图片三组。
第一组:各类常见的有数字标记的物品、生活场景。(如:日历、时钟、尺子、称、有刻度的药杯、电话、车牌、书、电影票、遥控器、鞋子、门牌、楼层标记、电梯楼层标记、公车号码、价码等等)
其次组:标有数字2的各类常见数字标记图片。(如:2路公车、2元人民币、2元的食品、第2层楼等)
第三组:按数字代表的意思进展归类排列的物品和场景图片。(时间日期类、号码类、长短、多少类、地址类等)
3、请家长有意识地让幼儿观看四周生活中的数字,并让幼儿记住自家的电话号码、自己穿的鞋码等。
三、指导要点:
四、活动过程:
1、查找生活中的数字,体验发觉的乐趣。
导入:珍宝们,我们熟悉了许多数字,那这些数字都在我们生活中的哪里呢?
(1)回忆与生活有关的数字。
师:珍宝们说出了这么多生活中的数字,真是太棒了!
(2)与同伴相互沟通自己带来的物品和物品上的数字。
师:今日教师给珍宝们预备了好多标有数字的物品,现在请珍宝们分组上来每人拿一件物品。
师:珍宝们都拿到物品了吗?
师:现在请珍宝们和你的同伴说说你拿到的是什么物品?上面有什么数字?
(3)个别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师:都和同伴介绍了你的物品了吧!那现在谁情愿上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物品?
师:介绍时物品时请你像教师这样说:“我拿到的是计算机,上面有0123456789这些数字。
师:这位珍宝说得很完整!还有谁再来说一说?(鼓舞幼儿举手发言,估量三四个小朋友发言。)
师:现在请小朋友请你把手上的东西收到篮子里。(请幼儿拿两个篮子从两边同时收。)
师:今日,教师也带来了一个有数字的东西,让我们一起看看,教师带来的是什么?上面都有哪些数字?
(4)介绍教师带来的有数字的物品。(日历)
师:今日,教师也带来了一个有数字的物品,你们看这是什么啊?上面都有哪些数字?
师:上面有1——31的数字。
师:还有哪些数字啊?
师:哇!日历上一共有三组数字,第一组是2022,它表示的是2022年;其次组是10,它表示的是2022年10月,下面1——31日是表示10月份里的每一天,比方:5,就表示10月5日。
师:哦,原来日历上的数字是表示几年几月几日的。
2、讲讲生活中的数字,初步理解数字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
师:那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有数字,那它们又表示什么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图片就知道了。
(1)观看第一组课件(各类常见的有数字标记的物品和生活场景)逐一出示,乐观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这是什么?上面的数字是表示什么的?
师:哦,上面的数字是表示时间的。(随幼儿答复概括)
小结:这些数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有表示时间日期的,有了这些数字我们的生活就会井然有序;有表示号码的这些数字能便利我们识别事物;有表示地址的,这些数字能让我们快速地找到我们想去的地方;有表示长度的,有表示重量的,有了这些数字我们就能正确的测量出我们想要知道的结果。数字的用处可真大啊!
(2)观看其次组课件(标有数字2的各类常见数字标记照片),引导幼儿理解同一个数字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作用和意思。
师:不同的数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那一样的数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义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再来看看这组图片!
师:珍宝们看看这些图片,上面都有数字几?
师:它表示的意思一样吗?那它们表示的是什么啊?
小结:原来,数字不仅存在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而且,它们还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不同地方的数字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3)争论:“假如没有数字,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播放很多字的图片)
师:数字的作用这么大,假如有一天没有了数字,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教师可针对性地引导幼儿进展假设性思索,如:假如公车上没有数字,电梯里、电话上等没有数字,会怎么样,鼓舞幼儿大胆发言,体会数字的重要性。)
小结:有了这些数字,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就会很有序、便利、精确。数字对我们来说真是太重要了,所以,盼望大家都要和我们的数字交好朋友。
3、制作幼儿个人数据库。
师:今日,我们在一起说了很多关于数字的事情,现在我们用数字来制作自己的数据库吧!
4、完毕活动
师:好的,还没填完的空,请你带回去和爸爸妈妈来一起完成。
果果班数学活动《生活中的数字》
琼海市训练幼儿园郭召雪
第13篇教案
一、训练活动目标
能乐观参与嬉戏活动,体验魔盒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过程
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师:有一个朋友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很乖,想熟悉一下我们小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欢送它。
三、观看魔术表演,鼓舞幼儿与教师互动
(1)教师手拿魔术盒,请幼儿猜猜盒子里有没有东西,并请个别幼儿将手伸入洞中摸一摸。当幼儿认为没有东西时,教师可摇动盒子,让幼儿听到里面的声音,激发幼儿的奇怪心。
(2)教师边说:“魔盒,魔盒,变变变”,边快速地从下层拿出玩具,给幼儿惊喜的体验。
(3)让幼儿上台,变出各种各样的玩具、糖果等。
四、魔盒嬉戏,体验欢乐。
熟悉大魔盒。师:今日小朋友和小魔盒变出了许多东西,小魔盒今日玩得很欢乐,它说小朋友好乖啊,想介绍大魔盒给我们熟悉,但是大魔盒不知道我们的名字呢?让我们说出同伴的名字,给大魔盒熟悉熟悉吧.
2)幼儿逐个说出同伴的名字
(3)幼儿闭上眼睛,师请配班教师躲进大魔盒里,幼儿睁开眼睛说出“魔盒,魔盒,变变变”。这时,配班教师站立起来。向小朋友问好。
反思:整节课教我以夸大、神奇的语气吸引他们,活动过程中我运用很好的教学方法,以魔术来激起幼儿奇怪心,课程气氛较好,孩子能在放松开心心情中,更情愿熟识、亲近教师。
第14篇教案
一、设计思路:小班幼儿刚入园,吃饭时,我请幼儿去洗手,他们会有各种理由不去洗,“我洗过手了,我在家里洗的。”“图书是洁净的,不脏。”“衣服不脏,妈妈刚给我换的。”“玩具多美丽呀,不脏。”当我告知幼儿这些东西是脏的,洗洁净的小手摸到它们也会变脏时,幼儿会听从我的建议去洗手,但同样的事情、同样的理由以后还会消失。用小毛巾擦一擦,把幼儿认为洁净物品上的“脏”东西从隐藏的状态显现在眼前,幼儿真正理解了“脏”的概念,才会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愿望,有效地转变自己的行为,养成爱洗手的习惯。
二、活动名称:该不该洗手
三、活动目标:
1、知道四周的很多东西是不洁净的,很多脏东西是看不见的,吃东西之前情愿洗手。
2、引导幼儿关怀四周的人,情愿与四周的人共享自己的食物。
四、活动预备:
1、好吃的食物一袋;白色湿毛巾;玩具、图书等物品。
2、刚刚洗过手,分三组坐在桌旁,看图书、玩玩具、谈天。
五、活动过程:
1、情景设置:大班哥哥姐姐送来好吃的食物教师:你是哪个班的小朋友?到我们班有什么事吗?大班幼儿:我是大班的小朋友,给弟弟妹妹送晚点来了。我们吃晚点时,觉得幼儿园的晚点太好吃啦,想起小班弟弟妹妹还没有吃过,一商议,大家就派我把好吃的晚点送来啦。教师:哥哥姐姐真好,有好吃的东西自己不吃,给我们小弟弟小妹妹吃,我们应当说什么呀?(感谢哥哥姐姐!)
2、请幼儿闻一闻晚点的味道,激发幼儿想吃好吃的的愿望。引导幼儿商议吃的方法。
提问:
1)哥哥姐姐送来的好吃的真香,谁想吃呀?请幼儿将桌上的物品收到架子上。
2)这么多小朋友都焦急吃一袋好吃的,我们怎样做才能快点吃到呢?
3)小朋友现在能吃好吃的吗?为什么?
4)谁不情愿去洗手?为什么?(手不脏,手没摸脏东西,四周的物品不脏。)
3、小试验:它们洁净吗用白色湿毛巾擦拭幼儿认为洁净的物品如:图书、桌椅和玩具等,引导幼儿观看并发觉毛巾颜色的变化。结论:我们四周的很多东西都是不洁净的,很多东西脏了,小朋友用眼睛都看不出来,脏东西还会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呢。洁净的小手,摸了这些东西就不洁净了。
提问:
1)毛巾为什么变脏了?脏东西是哪儿来的?(图书、桌椅和玩具是脏的,毛巾一擦,脏东西就跑到毛巾上。)
2)刚刚小朋友为什么说它们是洁净的?(看不见)
3)小手洗洁净后,再摸图书、玩具、桌椅和衣服等东西,还洁净吗?
4)现在谁情愿先去洗手,把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脏东西洗掉,再回来吃好吃的食物?
4、小朋友洗手,品尝食物,引导幼儿将好吃的送给客人吃。哥哥姐姐有好吃的东西,想着送给我们小弟弟妹妹吃,他们真好!
第15篇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把握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动的动作要领。
2、增加上下肢运动的协调性,增加下肢肌力。
3、培育喜爱参与体能嬉戏的兴趣,体验嬉戏的欢快。
二、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双脚并拢向前跳,连续双脚行进跳的动作技能。
2、指导要点:以教师示范、幼儿练习、嬉戏的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把握双脚行进跳的动作要领:双脚并拢向前跳,轻轻落地。
三、活动预备
萝卜若干、大箩筐若干、磁带、录音机
四、活动过程
(一)预备局部
1、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小兔入场。
2、兔妈妈:孩子们,今日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树林里去熬炼身体。(听音乐做小兔操: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体转运动、小兔摆尾巴。重点活动下肢、腿部和脚。)
小兔操
点点头,点点头,
左点点,右点点。
抬抬手,抬抬手,
拍一拍,拍一拍。
蹲一蹲,蹲一蹲。
左转转,右转转。
摇摇尾巴,跳一跳。
(二)活动过程
1、兔妈妈:小兔做操真能干,今日妈妈带你们到草地上去玩一玩。
小兔在妈妈的带着下在草地上自由跳。(距离较短,兔妈妈观看小兔跳的方法。)
2、教师示范:双脚行进跳的动作要领。
兔妈妈:妈妈想到菜地里拔萝卜,你们想和妈妈一起去吗?
幼儿:想。
(兔妈妈示范动作:兔妈妈双脚行进跳到菜地里,拔一个萝卜,再跳回来放到大箩筐里。提示幼儿留意双脚并拢向前跳,轻轻落地,跳的时候不要焦急。)
2、幼儿嬉戏:
兔妈妈:小兔们,我们一起去拔萝卜吧。
(幼儿进展嬉戏,练习行进跳,教师观看,引导幼儿用正确动作行进跳。提示幼儿留意嬉戏规章:双脚跳到菜地,每人只拔一个萝卜,再双脚跳回来。)
4、完毕局部
兔妈妈:兔宝宝真聪慧,帮妈妈拔了这么多萝卜,我们一起来跳个欢乐舞吧。(大家自由放松。)
教学反思:
一、胜利之处
1、《纲要》安康领域目标中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进展根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本次活动,通过“小兔拔萝卜”的嬉戏情景,逼真的场地布置,让幼儿以小动物的角色身分参加其中,整个活动中幼儿主动参加的乐观性较高。目标的制定也能结合训练纲要及本班幼儿进展水平来制定目标,重点突出、难点相宜。
2、层次清楚,学习本事由易到难,安排合理。本次活动我主要有以下四个局部组成:热身运动——学习本事——情景嬉戏——放松、完毕活动。在热身运动中边念动物操(编的儿歌)边带着幼儿做相应的动作,儿歌形象生动,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幼儿兴趣很高。其中学本事时先复习双脚并拢跳的动作,在这个的根底上再进展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的技能,最终在进展嬉戏,这样的安排使幼儿的学习由浅入深,大多数幼儿都能学会此技能。
3、能关注全体幼儿,帮忙力量弱的幼儿学好本事。在活动中幼儿的表现都比拟好,各个环节都能依据教师的要求进展活动。幼儿根本能把握双脚并拢行进跳的技能,个别力量弱的幼儿也能在教师的帮忙下完成这一动作技能。
二、缺乏之处:
1、最终的嬉戏可以多玩几次,由于幼儿此时的兴趣还是比拟高的,可以满意他们玩的需求,适当的多玩几次。
2、活动完毕放松时可以放些轻音乐,感觉会更好些。
第16篇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把握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动的动作要领。
2、增加上下肢运动的协调性,增加下肢肌力。
3、培育喜爱参与体能嬉戏的兴趣,体验嬉戏的欢快。
二、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双脚并拢向前跳,连续双脚行进跳的动作技能。
2、指导要点:以教师示范、幼儿练习、嬉戏的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把握双脚行进跳的动作要领:
双脚并拢向前跳,轻轻落地。
三、活动预备
萝卜若干、大箩筐若干、磁带、录音机
四、活动过程
(一)预备局部
1、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小兔入场。
2、兔妈妈:孩子们,今日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树林里去熬炼身体。(听音乐做小兔操:头部
运动、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体转运动、小兔摆尾巴。重点活动下肢、腿部和脚。)
小兔操
点点头,点点头,
左点点,右点点。
抬抬手,抬抬手,
拍一拍,拍一拍。
蹲一蹲,蹲一蹲。
左转转,右转转。
摇摇尾巴,跳一跳。
(二)活动过程
1、兔妈妈:小兔做操真能干,今日妈妈带你们到草地上去玩一玩。
小兔在妈妈的带着下在草地上自由跳。(距离较短,兔妈妈观看小兔跳的方法。)
2、教师示范:双脚行进跳的动作要领。
兔妈妈:妈妈想到菜地里拔萝卜,你们想和妈妈一起去吗?
幼儿:想。
(兔妈妈示范动作:兔妈妈双脚行进跳到菜地里,拔一个萝卜,再跳回来放到大箩筐里。提示幼儿
留意双脚并拢向前跳,轻轻落地,跳的时候不要焦急。)
2、幼儿嬉戏:
兔妈妈:小兔们,我们一起去拔萝卜吧。
(幼儿进展嬉戏,练习行进跳,教师观看,引导幼儿用正确动作行进跳。提示幼儿留意嬉戏规章:
双脚跳到菜地,每人只拔一个萝卜,再双脚跳回来。)
4、完毕局部
兔妈妈:兔宝宝真聪慧,帮妈妈拔了这么多萝卜,我们一起来跳个欢乐舞吧。(大家自由放松。)
教学反思
整节活动我采纳嬉戏化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一开头就吸引孩子们的主义和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我激发了孩子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忱,也拉进了孩子们和教师的距离。在开展没一个环节钱,我都会交代嬉戏的规章和要求,孩子们还是能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相应动作。小朋友参与的乐观性很高,都体验到了帮忙兔妈妈拔萝卜的胜利和嬉戏带来的喜悦之情。活动完毕后,好多小朋友还沉醉在嬉戏的喜悦当中,还喊着教师:“兔妈妈,兔妈妈。”
这个活动我觉得美中缺乏的事:萝卜没有做成立体的,而是平面的。可能孩子的兴奋度会更高。其次孩子刚入园不久,个别孩子心情还不是很稳定,哭闹心情会有肯定的影响。幼儿进展队形练习时候,简单走散,各走各的。教师在发号口令方面,还有待加强。
第17篇教案
设计意图:
皮亚杰说过:数概念是幼儿在事物间建立两种关系的总和,其中的一种就是挨次关系,它是幼儿学数学前的预备阶段。我在数学区预备了红片片和绿片片,请幼儿给它们排队。在活动中我发觉,有的幼儿已会按肯定规律排序,但大局部幼儿还不知道按肯定规律排序,为此,我依据本班幼儿的实际状况,设计了此活动。我尝试在简洁、轻松的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地探究,学习。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体排序的规律,学习按物体的一种规律进展排序。
2、情愿大胆表述排序的规律。
活动预备:
各种卡片(动物、水果)、各种积木、作业本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幼儿感知物体的排序规律。
1、小动物们要去参与运动会,大家打算排好队伍再动身。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看,有哪些小动物参与运动会,它们是怎么排的。如小狗、小猫、小狗、小猫……教师按这一规律连续在队伍后面连续排图片。
2、教师给小动物预备了许多五角星,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看规律,请幼儿连续排序。
二、幼儿操作
教师供应插塑积木、雪花片、卡片等,请幼儿进展排序。
1、引导幼儿观看每组有什么物品?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幼儿说出一两种物品可以按什么规律进展排序。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按哪种规律进展排序的。
2、幼儿操作用书
举例:让幼儿说一说书上有什么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区分,接下去该排什么?
幼儿使用操作用书,教师观看指导。
反思:
一、内容的选择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排序”是一项比拟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需要他们运用有限的数、量、形方面的学问,进展一番系统、连贯的思索,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规律”的东西。排序活动不仅能培育幼儿的观看比拟力量,简洁的推断力、初步的推理力量,同时也是培育幼儿规律思维力量的有效途径。
二、目标的定位
这是我们班小朋友第一次接触排序活动,我将目标定位在初步感知物体排序的规律,学习按物体的一种规律进展排序;情愿大胆表述排序的规律。
三、材料的预备
此次活动供应的材料很丰富,有卡片、木珠、插塑积木、雪花片,孩子想选择什么材料就操作什么材料,同时我还考虑到孩子的力量差异以及不同进展水平为他们预备了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有些是“半成品”,已经根据肯定的规律给积木排序了,要求孩子连续根据此种规律排序;有的是让幼儿设计不同的规律来排序。难易程度各不一样,表达了孩子的自主性。完成快的幼儿还可选择其次种操作材料进展操作。这样在活动中就解决了力量强的孩子等待力量弱的孩子的现象,让孩子们既能享受到操作活动的乐趣,又能体验到胜利的欢乐。
四、活动的组织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活动中作为教师的我要给孩子最少的干预、最多的观看和最大的急躁。现在提倡让幼儿进展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学习,这就需要我们更多的观看孩子、了解孩子,给孩子自由的学习空间和足够的时间。
活动中我欠缺的是训练机灵,引题时,我让孩子找彩旗规律,“彩旗是按怎样的挨次挂的?”有个孩子说“后面那面旗是黄色的。”当时我的第一反响是,他怎么就答复了我的其次个问题呢。我确定了他的答复后就又回到第一个问题。其实事后想想,我为什么不顺势引导,立刻问“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这样一个问题,也可以到达我绕了一个弯路要幼儿得出的结论。
又如在给雪花片排队的时候,小朋友消失了许多种不同的排法,其实教师在幼儿已有了发散的思维以后,只要点拨一下即可,而我在这里就铺张了许多的时间,造成后面的环节在时间上有些紧急。有一个幼儿设计了一种规律:将5红5黄的雪花片围成一个圈,其实这是一个循环的排列规律,而我当时就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在活动中变得不知所云。我在应对幼儿给出的结果时,思维的反响还不够灵敏,平常需留意在活动中不断磨练。
示范时我出示的是最简洁的排序方法,“一红、一绿、一红、一绿……”对大局部幼儿来说都很简洁。然而孩子的仿照性很强,操作时,许多孩子只是在仿照我的排序,但我发觉他们的力量远不止这些。于是我让孩子选择多种颜色进展排序,发觉个别孩子能排出“两红、一绿、两红、一绿……”,“一红、两黄、一绿、一红、两黄、一绿……”。既然将操作过程完全放手交给幼儿,那么在活动过程中就应当让孩子大胆尝试不同的排序方法。活动中教师更多应当以一个观看者、支持者的身份,关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状况,支持、推动幼儿的主动学习。
活动过程表达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学习方法。首先让幼儿自己自由的进展排序,然后让孩子自由的进展展现,在孩子展现的根底上,教师加以总结,把孩子的原有的阅历进展提升。再让孩子学习新的排序方法,获得多种的排序阅历,得到进展。
五、活动的效果
活动的目的根本到达,大局部孩子都能把握按简洁规律排序,个别幼儿还能自己设计规律对物体进展排序。虽然一些力量弱的幼儿好像没有按规律排序,没有到达活动目标,但是,他们今日通过自己的探究感受了材料的特点,通过观赏他人的作品,感知了物体的规律美,在今后的活动中,他能将今日的收获和感知表现出来,这样就到达了目的。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幼儿都到达同一个标准,只力量求让每一个幼儿主动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进展。
六、活动后的思索
我认为我们要熟悉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比方今日的排序活动,以往我们都习惯于比拟一组物体的外部特征的差异或数量的差异来进展有规律的排序,而无视了日常生活中和嬉戏中存在的规律。因此今日我尝试了语言和拍打节奏活动相交替的规律来进展宁静活动,在小结时又引导幼儿发觉规律,使孩子知道在生活中和嬉戏中也存在有许多规律,所以这个活动的目的不仅是使孩子学习按规律排序,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查找规律、发觉规律。
第18篇教案
安康活动:多喝开水(生活自理)
活动目标:
能自觉少喝饮料,多喝开水。
活动预备:
桌面教具(可乐、雪碧、果粒橙、白开水);一盆蔫了的小苗;布置展现栏“多喝水身体好“。
活动过程:
1、以谈话形式引入活动内容。
·提出问题:口渴了怎么办?你喝过哪些饮料?
2、出示饮料和冷开水,叙述故事《比第一》。
(1)争论:①故事中有哪些饮料参与竞赛?②谁得了第一名?③小朋友听了故事后应当怎么做?
(2)小结:小朋友应当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
3、出示一盆蔫了的小苗,引导幼儿观看,说一说,小苗为什么低下头?
4、引导幼儿争论:假如小朋友少喝水会怎么样?
·小结:小朋友假如少喝水,简单流鼻血、嘴唇会干裂,(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还常常生病。多喝水能让小朋友的身体更安康。
5、引导幼儿观看“多喝水身体好“展现栏,鼓舞幼儿在运动前后、起床后、生病时等时段多喝开水。
活动延长:
1、生活活动:鼓舞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喝水,提示幼儿在运动前后、起床后、生病时等时段多喝开水。
2、指导家长在家中为幼儿供应喝水的条件。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小朋友能够大胆发言,了解喝水的重要性,会主动要水喝,知道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但生活中还得我们的家长坚持催促幼儿良好喝水习惯的养成。
第19篇教案
一、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刚入园,吃饭时,我请幼儿去洗手,他们会有各种理由不去洗,“我洗过手了,我在家里洗的。”“图书是洁净的,不脏。”“衣服不脏,妈妈刚给我换的。”“玩具多美丽呀,不脏。”当我告知幼儿这些东西是脏的,洗洁净的小手摸到它们也会变脏时,幼儿会听从我的建议去洗手,但同样的事情、同样的理由以后还会消失。用小毛巾擦一擦,把幼儿认为洁净物品上的“脏”东西从隐藏的状态显现在眼前,幼儿真正理解了“脏”的概念,才会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愿望,有效地转变自己的行为,养成爱洗手的习惯。
二、活动名称:该不该洗手
三、活动目标:
1、知道四周的很多东西是不洁净的,很多脏东西是看不见的,吃东西之前情愿洗手。
2、引导幼儿关怀四周的人,情愿与四周的人共享自己的食物。
3、初步了解安康的小常识。
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四、活动预备:
1、好吃的食物一袋;白色湿毛巾;玩具、图书等物品。
2、刚刚洗过手,分三组坐在桌旁,看图书、玩玩具、谈天。
五、活动过程:
1、情景设置:大班哥哥姐姐送来好吃的食物教师:你是哪个班的小朋友?到我们班有什么事吗?大班幼儿:我是大班的小朋友,给弟弟妹妹送晚点来了。我们吃晚点时,觉得幼儿园的晚点太好吃啦,想起小班弟弟妹妹还没有吃过,一商议,大家就派我把好吃的晚点送来啦。教师:哥哥姐姐真好,有好吃的东西自己不吃,给我们小弟弟小妹妹吃,我们应当说什么呀?(感谢哥哥姐姐!)
2、请幼儿闻一闻晚点的味道,激发幼儿想吃好吃的的愿望。引导幼儿商议吃的方法。
提问:
1)哥哥姐姐送来的好吃的真香,谁想吃呀?请幼儿将桌上的物品收到架子上。
2)这么多小朋友都焦急吃一袋好吃的,我们怎样做才能快点吃到呢?
3)小朋友现在能吃好吃的吗?为什么?
4)谁不情愿去洗手?为什么?(手不脏,手没摸脏东西,四周的物品不脏。)
3、小试验:它们洁净吗用白色湿毛巾擦拭幼儿认为洁净的物品如:图书、桌椅和玩具等,引导幼儿观看并发觉毛巾颜色的变化。结论:我们四周的很多东西都是不洁净的,很多东西脏了,小朋友用眼睛都看不出来,脏东西还会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呢。洁净的小手,摸了这些东西就不洁净了。
提问:
1)毛巾为什么变脏了?脏东西是哪儿来的?(图书、桌椅和玩具是脏的,毛巾一擦,脏东西就跑到毛巾上。)
2)刚刚小朋友为什么说它们是洁净的?(看不见)
3)小手洗洁净后,再摸图书、玩具、桌椅和衣服等东西,还洁净吗?
4)现在谁情愿先去洗手,把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脏东西洗掉,再回来吃好吃的食物?
4、小朋友洗手,品尝食物,引导幼儿将好吃的送给客人吃。哥哥姐姐有好吃的东西,想着送给我们小弟弟妹妹吃,他们真好!
活动反思:
通过亲身体验调动孩子的乐观性,让幼儿在一种轻松、自如的环境中来感知活动的乐趣,在整节活动中,以帮忙幼儿学会正确洗手为主线,培育幼儿建立初步的安康行为为目标,训练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逐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力量。
第20篇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能找出规律进展排序。
2、能按大小颜色等交替重复的规律玩排序嬉戏。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4、培育幼儿的观看力、推断力及动手操作力量。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嬉戏的乐趣。
活动预备:
1、教具预备:“吹泡泡”
2、学具预备:”吹泡泡“;橡皮泥若干,彩笔、各种颜色的短毛线若干。
3、《操作侧》第四册第5-6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相互问候。
走线,线上嬉戏:大家一起来拍手,第一个幼儿拍1下,其次个幼儿拍2下,第三个幼儿拍3下,第四个幼儿拍4下,依次拍下去。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小樱子和小柚子给我们送来了他们自己吹的泡泡(教师出示教具“吹泡泡”)。
(1)全班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为樱子组,一组为柚子组。2组幼儿分别操作学具中的红色泡泡和蓝色泡泡排列出有规律的图案。
(2)教师:小樱子和小柚子吹的泡泡到了天空中混合在了一起,我们一起给他们的泡泡排排队吧。
幼儿操作学具“吹泡泡”,按颜色、大小交替的规律排序。
(3)沟通小结,展现有创意排序的幼儿作品。
3、分组活动。
第一组:“搓糖珠”的嬉戏。
其次组:做涂色练习。
第三组:玩“结绳“嬉戏。
4、沟通小结,整理学具
5、完成《操作册》第四册5-6页的活动。
活动提示:
排序学习不要太机械,教师要变换多种形式让幼儿练习,留意嬉戏性和趣味性,可适当增加递增递减排序的规律。
生活中的数学:
1、完成《作业纸》第四册第9-12页的活动。
2、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如糖果、瓜子让孩子练习排序,增加找规律的力量。
第21篇教案
设计意图:
皮亚杰说过:数概念是幼儿在事物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23008-2: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High efficiency coding and media delivery in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s - Part 2: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 【正版授权】 IEC 60884-2-1:2006 FR-D Plugs and socket-outlet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purposes - Part 2-1: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fused plugs
- 【正版授权】 IEC 60335-2-24:2025 CMV EN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2-24: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refrigerating appliances,ice-cream appliances and i
- 【正版授权】 IEC 60193:1999 FR-D Hydraulic turbines,storage pumps and pump-turbines - Model acceptance tests
- 医保政策培训课件
- C语言课程设计课堂汇报
- 2025年幼儿园教研组长工作方案
- 2025年教研工作方案
- 伺服系统与工业机器人课件第8章 工业机器人概论
- 2025年新的工作方案
- DB4451-T 1-2021《地理标志产品+凤凰单丛(枞)茶》-(高清现行)
- 蓝牙耳机课件
- 路基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管理专家共识2019
- 35kV输电线路工程旋挖钻孔专项施工方案
- 三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 (新教材)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1.2能溶解多少 教学课件
- PICC专科护士进修学习汇报
- 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20220214
- 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课件
- 《HSK标准教程2》第2课课件-(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