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_第1页
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_第2页
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_第3页
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_第4页
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现代史:20世纪以来世界文明的演进【阶段特征】―、时限与含义:时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今。含义: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总特征:从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世界进入现代史。该时期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现代化模式并进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世界朝着整体化大步迈进的历史时期。从宏观上来看,世界现代史是以纵向和横向发展为经纬主线,构成了世界现代化体系。纵向是指现代化的发展,横向发展是整体世界的发展。20世纪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成果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产生与发展,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成果之二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经历重大改革后获得了新的发展。两种现代化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有力地推动世界现代化向纵深拓展。表现在:(1) 经济:两种现代化模式并进,资本、商品、技术、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日益频繁,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增多(2) 政治: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到6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向多极化趋势的走向,整体世界中的国际关系出现民主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发展主流。(3) 思文:多元化、理性化、民族化并存的多元一体的世界文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二、各时期特征:1、 一战结束-20年代:⑴国际格局调整变化一一欧洲中心地位动摇。⑵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波折一一,恢复、高速发展、危机(1919—1922:动荡与革命时期;1923—1929:稳定与繁荣时期;1929—1939:危机与战争时期)2、 30年代:⑴国际格局稳中有变一一德国崛起,冲破凡尔赛体系⑵新的矛盾产生一一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力量间矛盾成为新的主要矛盾。3、 40年代一50年代:⑴国际格局变动一一雅尔塔体系形成(两极格局、美苏争霸)⑵社会主义力量发展一一社会主义阵营形成4、 60年代一70年代:⑴社会改革向前推进一一东西欧国家改革⑵经济格局新趋势一一经济力量多极化、一体化5、 80年代一90年代:⑴国际格局新变化一一两极向多极⑵社会主义事业挫折一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⑶世界经济两大趋势进一步发展一一全球化、区域化第一阶段两种现代化模式的并进(1917——1945)(两种不同文明的创新与发展)【时间】1917-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总体特征】资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从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的尝试【阶段特征】1、 政治: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存和竞争的局面;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法西斯力量壮大并走向战争,美、苏、中等国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2、 经济: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和运行机制。①苏维埃政权经济体制的调整(战时一新经济—斯大林模式),创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模式;②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激化导致世界经济危机,各国以邻为壑,大打贸易战和关税战,恶化了国际关系;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开创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3、 文化:物理学的革命:相对论和量子论为现代科技文明发展奠定基础。文学艺术发展:现代派占主导地位,出现反传统的特点,是对传统文明的否定与发展;影视艺术发展。【具体史实】1、 政治: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背景、经过、影响)1922年苏联成立④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⑤1942美、苏、中等国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2、 经济:(1) 社会主义的探索:列宁时期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的探索:斯大林模式(2)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资本主义国家探索摆脱30年代大危机的出路)调整原因一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调整内容:人、自由放任:胡佛政府的政策失败B、 保留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前提下的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道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C、 对内专制独裁,对外侵略扩张、转嫁危机的法西斯道路:德国、日本一一引发二战调整的影响: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制度3、思想文化:科技:相对论和量子论;思想:列宁主义的发展及凯恩斯主义盛行文艺:现代主义占主导地位:毕加索的现代美术,现代派音乐,现代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影视艺术的发展。第二阶段:整体世界的扩展(1945年至今)----二战后的世界【时间】(1945年——21世纪90年代初)【总体特征】世界现代化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两种制度从冷战相持到和平竞争、借鉴、发展;从两极格局建立到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局势和平与动荡并存。都推动着整体世界迅速发展。【阶段特征】1、 政治:二战后至50年代: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使世界动荡不安;60〜70年代:多个政治力量中心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政治力量分化组合,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崩溃。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2、 经济:战后20年: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调整时期,建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利用国家政权大力干预经济,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60〜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主流。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及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加入,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3、 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信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对社会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现代文学呈现多元化,现代主义成主流。【具体史实】1、政治:战后至50年代两极格局的形成;苏联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20C70S初);多极化趋势加强(20C80S末90S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一超多强”是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旧的两极格局结束了,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格局处于新旧过渡时期。2、 经济: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调整改革与不同发展道路:(1) 苏联:赫鲁晓夫改革T勃列日涅夫改革:适当利用商品市场关系;但国家计划仍占主导(对斯大林体制的修补)T戈尔巴乔夫改革:完全依靠商品市场关系,缺乏国家宏观调控(放弃了斯大林模式)(2) 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为辅)资本主义:二战后探索稳定经济秩序的途径(1) 国内:二战后至70年代初: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利用国家财政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生产)政府干预社会生活——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企业的自我调整(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20世纪70年后至9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陷入“滞胀”,减少政府干预、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等90年代以来: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如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知识经济兴起)(2) 国际: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两大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双挂钩制度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t世界贸易组织世界:60、70年代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欧共体的形成、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资本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