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广州二模预热版之2022年广州高三语文二模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正在步入信息文明。
信息文明是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技
作为支撑,以信息的传播、挖掘、利用等为资源,以数字化和智能化
发展为趋势的一种新型文明。它内生于工业文明,没有完全摒弃土地
和工厂,而是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式变革农业
生产方式和工业生产结构。
信息文明的科学基础是以量子力学为核心的当代科学。量子力学
强调域境论的思维方式,承认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本性和各因素之间的
关联性。信息文明时代的思维方式,既是由信息文明时代占主要地位
的当代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决定的,也是由信息文明时代的生活方式
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可以概括为下列四个方面。
一是概率性思维。这是认识不确定性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以量子
力学为前提。正如物理学家玻恩所认为的那样,不确定性是基本的,
确定性反而是概率等于1的特殊结果。这种认识改变了来自牛顿力学
的确定性思维方式。二是创新性思维。这是善于破旧立新开创未来的
一种思维方式。它原本是人类有史以来一直信奉的思维方式,但在信
息产业的开拓者或创业者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他们凭借技术创新和
理念创新,来开拓市场,赢得发展,成为深化信息产业发展的直接推
动者。三是共享性思维。这是扬弃所有权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共享
性思维并不是信息文明时代特有的,早在旧石器时代,食物采集部落
中的家庭是相互协作的团体,它们共同为生存而斗争,过着有物共
享和人人平等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最朴素的共享性思维。四是相
互性思维。这是第三人称视角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体现“人类命运
共同体”的一种思维方式。当前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存在,揭示了人
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性,这些现存的相互性要求我们必须确定相互
性思维方式,从相互关系出发来思考问题。
从这四种思维方式来看,信息文明的内涵是随着信息文明进程的
不断深化而不断丰富的,特别是,随着未来智能化革命的全面展开,
信息文明的内涵将会更加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会更加
突出。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文明首次为人类从习惯于追求
物质文明转向重视追求精神文明提供了平台与视域。这一转变不是量
变,而是质变。从量子信息科学到神经科学、从无人驾驶技术到可穿
戴设备等,这些发展不仅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等
领域内的大变革,而且有助于重塑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
然界之间的内在关系,确立一种大整体观与大发展观。这说明,信息
文明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首先,信息文明有助于打造互动、包容、安全、便捷的全球化社
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互动交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发展理念。在信息文明时代,通过网络平台联系起来的全球社区,
虽然也借助了信息与通信技术革命的力量,但却不是强制实现的,而
是人与人之间的自愿联合。这种超越国界、语言、文化等自愿联合的
全球社区,不仅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人类集体共有的价值观,而且
有助于相互理解,更好地探索人类文明的演进方向。
其次,信息文明有助于人们淡化竞争意识,强化共享意识。一方
面,大批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型公司,开创了共享经济的新模式。另
一方面,共享与协作替代了对所有权的追求,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
动力。
最后,信息文明缔造了共享制。信息文明是在工业文明的土壤中
诞生出来的,但却不是对工业文明的延伸与拓展,而是对工业文明的
颠覆。科学家发明互联网的初衷就是为了信息共享和合作研究,这是
由当代知识创造的复杂性决定的。一方面,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
心的科技不断地消除学术保护主义,因为在知识生产者之间,当人
与人的依赖关系越来越普遍、合作共赢越来越成为时代意识时,人人
共享数字信息的行为方式和行动准则,就建立了共享的价值理念。
另一方面,如果所有人拥有资源的成本,等同于一个人独占资源的成
本,那么,独占资源就不再合乎道义。这样,联合取代竞争,合作
取代独立,其所带来的共享制,就有可能在实践中建构一种新形式的
社会秩序。
(摘编自成素梅《信息文明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工业文明中渐渐崛起的信息文明,其内涵随着信息与通信
技术的变革而不断丰富。
B.量子力学所强调的域境论,决定了概率性思维、创新性思维
等信息时代的思维方式。
C.信息与通信技术革命引发了社会多领域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促进人们建立大发展观。
D.信息文明为人类从习惯于追求物质文明向重视精神文明这一
重大转变,提供了时代机遇。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我们已经步入信息文明时代,但工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
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
B.扬弃所有权观念的共享性思维,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已经是
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C.由信息文明时代的思维方式特点可推知,信息文明与工业文
明思维方式一脉相承。
D.“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了信息文明时代特征,其影响
将随社会发展而扩大。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信息文明确定了四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打造全球化社区,
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
B.信息文明以当代科学作为基础,产生了全新的思维方式,有助
于人类社会形成新的社会秩序。
C.从工业文明中孕育出的信息文明,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
式,而且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D.在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和人们思维模式变化的共同作用下,信
息文明具有了重要的时代价值。
4.请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本文论述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当前“线上课
堂”方兴未艾,“线上课堂”怎样发展更符合信息文明的时代价值取
向?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黄晦闻张中行
一九三五年初,我还没离开北京大学的时候,忽然听说黄晦闻先
生去世了,才六十四岁,超过花甲一点点。当时觉得很遗憾,他看来
一直很康强,精神充沛,忽而作古,难免有老成容易凋谢的悲伤。还
有个较小的原因,黄先生在学校以善书名,本系同学差不多都求他写
点什么,作为纪念。他态度严正,对学生却和气,总是有求必应。本
来早想也求他写点什么,因为觉得早点晚点没关系,不想这一拖延
就错过机会。
黄先生名节,字晦闻,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老教授。他早年在南
方活动,有不少可传的事迹,如与章太炎等创立国学保存会,参加南
社,用诗歌鼓吹革命,与孙中山先生合作,任广东省教育厅长,等等。
他旧学很精,在北京大学任课,主要讲诗,编有多种讲义,如《诗旨
纂辞》《变雅》《汉魏乐府风笺》《曹子建诗注》《阮步兵诗注》等,
都可以算是名山之作。诗写得很好,时时寓有感时伤世之痛,所以张
尔田把他比作元遗山和顾亭林。
黄先生的课,我听过两年,先是讲顾亭林诗,后是讲《诗经》。
他虽然比较年高,却总是站得笔直地讲。讲顾亭林诗是刚刚“九•一
八”之后,他讲完字面意思,后用一些话阐明顾亭林的感愤和用心,
也就是亡国之痛和忧民之心。记得讲《海上》四首七律的第二首,其
中第二联“名王白马江东去,故国降幡海上来”,他一面念一面慨叹,
仿佛要陪着顾亭林也痛哭流涕。我们自然都领会,他口中是说明朝,
心中是想现在,都为他的悲愤而深深感动。这中间还出现一次小误会,
有一次上课,黄先生正说得很感慨的时候,有个同学站起来,走出去
了。黄先生立刻停住,不说话了。同学们都望着他,他面色沉郁,沉
默了一会,他说,同学会这样,使他很痛心。接着问同学:“你们
知道我为什么讲顾亭林诗吗?"没人答话。他接着说,是看到国家危
在旦夕,借讲顾亭林,激发同学们的忧国忧民之心,“不想竟有人不
理解!”他大概还想往下说,一个同学站起来说:“黄先生,您误会
了。那个同学是患痢疾,本来应该休息,因为不愿意耽误您的课,
挣扎着来了。”说到这里,黄先生像是很感伤,我亲眼看见他眼有些
湿润,点点头,又讲下去。
就这样,他满怀悲愤,没看到卢沟桥事变之后的情况,也没看到
敌人投降,下世了。听说家里人不少,但多不能自立,很多遗物被卖
了。三十年代末,有人在文物摊上看到黄先生的图章,索价五元,他
没买,我觉得可惜。翻翻书橱中的旧物,几本讲义还在,又有国学保
存会刊行的《国粹丛书》数种,出版时间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这
些书都与黄先生有关,只是上面没有他的手迹,虽然慰情聊胜无,
总不免有些遗憾。
四十年代后期,有个朋友张君处理存书,说是北京大学老教授的
藏书,问我要不要。我问是哪位先生的,他说是黄晦闻的。我非常高
兴,赶紧取来。是覆南宋汤汉注本《陶靖节先生诗集》,四卷,线装
二册,刻印很精。翻开看,封内衬页上居然有黄先生的题辞,计两则。
其中一则是:
近得吴氏拜经楼刊本,后附有吴正传诗话、黄晋卿笔记,字画结
体与此本不同,而行数字数则全依此本。意者此或即阮氏影宋进呈本
欤?庚申十二月十八日。
字为楷体,刚劲工整,可谓书如其人,想保存一点先师手泽的愿
望总算实现了。
说也凑巧,此后不久,游小市,在地摊上看到黄先生写的赠友人
的条幅,装裱齐整,因为不是“成铁翁刘”,没有人要,只用一角钱
就买回来。写的是自作七言绝句,题为《官廨梅花》,推测是在广东
时所作。字为行楷,笔姿瘦劲飘洒,学米,只是显得单薄,这件字条
幸而未失。有一天,大学同班李君来,说黄先生给他写的一件却没能
留存,言下有惋惜之意。我只好举以赠之,因为我还有陶集并题辞,
即古人“与朋友共”之义也。
(节选自《负暄琐话》,有删改)
文本二:
所谓记忆都是零零星星的,既不齐备,又不清晰,只是一些模模
糊糊的影子。影子中有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总起来成为
曾见于昔日的“境”。
影子的内涵很杂,数量不少,这里抄存的是与“境”有关的一点
点。选这一点点,是考虑到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可感,就是昔日曾经
使我感动或至少是感兴趣,今天想到仍然有些怀念的。二是可传,就
是让来者知道并不是毫无意义的。逝者如斯,长生、驻景都是幻想,
永垂不朽只能存于来者的感知里。遗憾的是存于来者感知里的数量太
少了,尤其是不曾腾达之士。《史记•伯夷列传》末尾有这样的话:
“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埋灭而不称,悲夫!”由太史
公到现在,又两千年过去了,“名埋灭而不称”的真是不可数计了。
我,笔拙言轻,但希望是奢的,就是很愿意由于篱下的闲谈,有点点
的人和事还能存于有些人的感知里。
这样,当作玩笑话说,我这些琐话,虽然是名副其实的琐屑,就
主观愿望说却是当作诗和史写的。自然,就读者诸君说就未必是这样,
因为时间空间都隔得远,他们会感到,作为诗,味道太薄,作为史,
分量太轻。那么,古人云:“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设想
有的人有时也许一人枯坐萧斋,求博弈不得,那就以此代替博弈,或
者不是毫无用处的吧。
一九八四年四月
(节选自《负暄琐话》之《小引》,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
A.“老成容易凋谢”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先生德高望重的敬佩,还
表达了对先生离世的惋惜、悲伤之情。
B.时隔多年仍能一一列举先生所编的讲义,既突出了先生学问之
精深广博,也饱含着对先生的钦佩与怀念。
C.花费笔墨详写先生与学生之间的小误会,集中表现了先生的拳
拳爱国之心和对青年学子的殷殷期盼。
D.先生去世后,图章被他的家人贱卖,却无人问津,作者觉得可
惜,这一细节表达了对先生家道没落的惋惜。
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境”包含着人、事、情三个要素,记忆之“境”是那些曾让
作者感动过和怀念着的人和事。
B.引用《史记》名言,来感慨太多应该被铭记的平凡人湮没于历
史长河,隐含着作者的写作动机。
C.张中行认为其写作内容是“名副其实的琐屑”,体现出他对自
己的作品坦诚而又谦虚的态度。
D.在作者独坐求“博弈”不得时,便用写作聊以自慰,同时也希
望自己的作品能有些许意义。
8.文本一中多次写到寻求先生手迹,请从谋篇布局的角度简要分
析这样写的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本二说,作
者是将回忆“当作诗和史写的”,请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现“当作诗
和史写”这一主观愿望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上将幸东都,以宋璟为刑部尚书、西京留守,令驰驿诣阙,遣内
侍、将军杨思勖迎之。璟风度凝远,人莫测其际,在涂竟不与思勖交
言。思勖素贵幸,归,诉于上,上嗟叹良久,益重璟。璟为相,务在
择人,随材授任,使百官各称其职;刑赏无私,敢犯颜直谏,上甚敬
之,虽不合意,亦曲从之。广州吏民为宋璟立遗爱碑。璟上言:“臣
在州无它异迹,今以臣光宠,成彼谄谀;欲革此风,望自臣始,请敕
下禁止。”上从之。于是它州皆不敢立。有荐山人范知壬睿文学者,并
献其所为文,宋璟判之曰:“观其《良宰论》,颇涉佞谀。山人当极
言说议,岂宜偷合苟容!文章若高,自宜从选举求试,不可别奏。”
乙丑朔,日有食之。上素服以俟变,彻乐减膳,命中书、门下察系囚,
赈饥乏,劝农功。宋璟等奏曰:“陛下勤恤人隐,此诚苍生之福。然
臣闻日食修德,月食修刑;亲君子,远小人,绝女谒,除谗慝,所
谓修德也。君子耻言浮于行,苟推至诚而行之,不必数下制书也。”
选人宋元超于吏部自言侍中璟之叔父,冀得优假。璟闻之,牒吏部云:
“元超璟之三从叔常在洛城不多参见既不敢缘尊辄隐又不愿以私害
公向者无言自依大例既有声听事须矫枉请放"宁王宪奏选人薛嗣先请
授微官,事下中书、门下。璟奏:“嗣先两选斋郎,虽非灼然应留,
以懿亲之故,固应微假官资。在景龙中,常有墨敕处分,谓之斜封。
自大明临御,兹事杜绝,行一赏,命一官,必是缘功与才,皆历中书、
门下。至公之道,唯圣能行。嗣先幸预姻戚,不为屈法,许臣等商量,
望付吏部知,不出正敕。”从之。先是,朝集使往往赍货入京师,及
春将还,多迁官;宋璟奏一切勒还,以革其弊。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超/璟之三从叔常在洛城/不多参见/既不敢缘尊辄隐/又不
愿以私害公/向者/无言自依大例/既有声听/事须矫枉/请放/
B.元超/璟之三从叔/常在洛城/不多参见/既不敢缘尊辄隐/又不
愿以私害公/向者无言/自依大例/既有声听/事须矫枉/请放/
C.元超/璟之三从叔常在洛城/不多参见/既不敢缘尊辄隐/又不
愿以私害公/向者无言/自依大例/既有声听事/须矫枉/请放/
D.元超/璟之三从叔/常在洛城/不多参见/既不敢缘尊辄隐/又
不愿以私害公/向者/无言自依大例/既有声听事/须矫枉/请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人,一般指隐居山中的士人,也可指山野之人或山里之人,
文中指后者。
B.中书,文中指中书省,中国古代中枢官署名,是封建政权执
政的中枢部门。
C.墨敕,亦作“墨剌J”,是皇帝亲笔书写、不经外廷盖印而直
接下达的命令。
D.朝集使,是唐朝时每年各道派往京城朝觐皇帝并报告政务、
财务情况的官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宋璟在广州执政期间,深受爱戴,离任后,当地吏民要为他立
碑,颂扬他的德政,
他上书皇上请求禁止这种做法,以革除阿谀奉承的不良风气。
B.对于皇上在日食时的种种做法,宋璟认为多是造福百姓的善行,
并进一步指出君主应亲近君子,疏远小人,堵塞后宫请托之途,斥退
邪恶之人。
C.宋璟认为范知塔的《良宰论》颇有讨好奉承之嫌,缺少公正无
私的议论,如果他文章真作得好,自然应通过科举出仕,不能苟且迎
合以求官职。
D.皇上将薛嗣先的授官一事交给中书省和门下省处理,宋璟认为
这是皇上利用姻亲关系而法外施恩,而真正的至公之道,只有圣明君
主才能做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刑赏无私,敢犯颜直谏,上甚敬惮之,虽不合意,亦曲从
之。
(2)君子耻言浮于行,苟推至诚而行之,不必数下制书也。
14.文中皇上为什么“嗟叹良久”?请简要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
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应天长自颍上县欲还吴作叶梦得
松陵秋已老,正柳岸田家,酒醋初熟。妒脍藤羹,万里水天相续。
扁舟凌浩渺,寄一叶、暮涛吞沃。青箸笠,西塞山前,自翻新曲。
来往未应足。便细雨斜风,有谁拘束。陶写①中年,何待更须丝
竹。鸥夷②千古意,算入手、比来尤速。最好处,千点云峰,半篙澄
绿。
【注】①陶写:娱乐养性。②鸣夷:据《史记》载,范蠡乘扁舟,
浮于江湖,变名易姓,自号鸥夷子皮。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上阕开篇“松陵秋已老”既写自然之秋,也叹人生之秋,为
全词奠定基调。
B.词人想到家乡“酒醋初熟”,可以品尝“妒脍弱羹”,归乡
之情油然而生。
C.下阕运用范蠡泛舟于江湖的典故,与上阕所写的“扁舟凌浩
渺”相呼应。
D.词末以景结情,“千点”“半篙”用词精到,写出想象中的
家乡山水明澈之景。
16.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终岁不闻丝竹声”相比,叶梦得在
本词中表达了对“丝竹”
不同的情感态度,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示:虽然自己不求闻达,但先帝
能够放低身份,",",因而受到感
动,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2)《阿房宫赋》中“"和"”
两个问句,运用比喻手法,分别描写阿房宫中宏伟壮观的“桥”和“复
道”。
(3)“桑”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它是原产于中国的一种古老
农作物,也可借指农事,如“,”o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国丝绸博物馆首创的免疫分析法,适用于检测那些降解非常严
重的样品,比如已经泥化、碳化、灰化、矿化了的脱离了纺织品物质
实体的丝绸。当传统方法已经时,免疫分析法就
能O
免疫分析法通过制备抗体,检测遗存物质中的丝素蛋白微分子,
来确认丝绸物品的存在,这靠的是抗原抗体的免疫应答。即使样本特
别复杂、丝素蛋白浓度极低,只要它没有被彻底分解,都会产生免
疫应答。免疫分析法能在考古现场众多遗存物质构成的“大海”中,
发现丝素蛋白这一根“针”。最近,研究人员在汪沟遗址出土的瓮
棺中发现了距今5000多年前桑蚕丝残留物,也是目前年代最早的丝
绸实物。此外,免疫分析法能判断丝绸的生物学种属,为
丝绸,无论是桑蚕丝还是野蚕丝,只要有相关的定
制抗体,就能进行更精细的分类。
在“南海1号”的考古现场,免疫分析法帮助人们找到了“隐藏”
的货物。从沉船底部的烂泥中,(),说明这个现在看
来的船舱,曾经可能装满丝绸。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无计可施大行其道追根溯源空无一物
B.无可奈何大显身手正本清源空无一物
C.无计可施大显身手追根溯源空空如也
D.无可奈何大行其道正本清源空空如也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研究人员在汪沟遗址出土的瓮棺中发现了距今5000多年前
桑蚕丝的残留物,这也是目前年代最早的丝绸实物。
B.研究人员在汪沟遗址出土的瓮棺中发现了5000多年前的桑
蚕丝的残留物,这也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丝绸实物。
C.研究人员在汪沟遗址出土的瓮棺中发现了5000多年前的桑
蚕丝残留物,也是目前年代最早的丝绸实物。
D.研究人员在汪沟遗址出土的瓮棺中发现了距今5000多年的
桑蚕丝残留物,也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丝绸实物。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研究人员检测到了强烈的丝素蛋白的信号
B.强烈的丝素蛋白的信号被研究人员检测到了
C.研究人员检测到的丝素蛋白信号非常强烈
D.研究人员的检测显示丝素蛋白的信号非常强烈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n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文,同意在甘肃、贵州等八地建
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
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目前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①,大规模
发展已难以为继。而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
备了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同时,东西部地区
供需不平衡,东部一线城市算力缺口大,数据中心饱和,人们意识
到②,实现“算力西移”,打造出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
基地。当然,就像“西气东输”等工程一样,要实现“东数西算”
也需要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
并在枢纽节点方面进行合理布局。
另外,③,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
设有望带动产业投资和转移,助力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给“东数西算”工程下一个定义,不超过50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改编自陈景凯漫画)
思考请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学习与生活
的认识,对时代和社会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2.D3.C
4.①指出人类社会正“步入信息文明”,提出了本文的论证前
提;
②明确了“信息文明”的概念,领起后文的论述。
5.①能打造互动包容的学习社区,促进学习者相互理解,互动
父流;
②要有利于学习者形成合作共享的学习意识,淡化竞争意识;
③应促成学习资源的共享,消除学术保护主义。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域境论”“决定了概率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信息时代的思
维方式”错,量子力学强调的是域境论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域境论,
创新性思维等信息时代的思维方式不是由域境论决定的。
故选Bo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工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的推断不当,
由原文第一段“它内生于工业文明,没有完全摒弃土地和工厂,而是
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式变革农业生产方式和工业
生产结构”可知,工厂的地位已经改变。
B.共享性思维“在人类文明的初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的推断不当,原文第七段“共享与协作替代了对所有权的追求,能成
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可见选项说法片面。
C.“信息文明与工业文明思维方式一脉相承”的推断不当,由原
文第八段“信息文明是在工业文明的土壤中诞生出来的,但却不是对
工业文明的延伸与拓展,而是对工业文明的颠覆”可知。
故选Do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项从“思维方式”与“时代价值”两方面概括,准确且全面。
A.概括既不准确也不全面,”信息文明确定了四种思维方式”概
括不准确,对信息文明的时代价值概括不全面;
B.信息文明“有助于人类社会形成新的社会秩序”概括不准确;
D.只概括了信息文明的“时代价值”,不全面。
故选Co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第一段第一句“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正在
步入信息文明”指出人类社会正“步入信息文明”,提出了本文的论
证前提;
“信息文明是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
的科技作为支撑,以信息的传播、挖掘、利用等为资源,以数字化和
智能化发展为趋势的一种新型文明”从概念的内涵角度阐释了“信息
文明”的概念,从而明确本文论述的话题,领起后文的论述。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
力。
结合第六段“信息文明有助于打造互动、包容、安全、便捷的全
球化社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互动交流”概括出:能打造
互动包容的学习社区,促进学习者相互理解,互动交流。
结合第七段”信息文明有助于人们淡化竞争意识,强化共享意识。
一方面,大批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型公司,开创了共享经济的新模式。
另一方面,共享与协作替代了对所有权的追求,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核
心动力”概括出:要有利于学习者形成合作共享的学习意识,淡化竞
争意识。
结合第八段“信息文明缔造了共享制”“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
心的科技不断地消除学术保护主义”概括出:应促成学习资源的共享,
消除学术保护主义。
6.D7.D
8.①文本一以未得先生手迹的遗憾开始,后写错过先生图章,
再写两次幸运得到手迹,最后以送同学手迹结尾,围绕寻求先生手迹
来行文;②这样写使内容组织有序,重点突出,首尾呼应。
9.①以作者对先生学问人品的敬仰与追思之情贯穿全文,具有
浓郁的抒情色彩;②记录先生学问人品和爱国之情的事迹,真实可信,
对读者有价值;③全文将抒情和写实有机融合,既表现先生是“可传
之人”,也记叙了先生的“可感之事”,更表达了对先生的“可念之
情”。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D.“对先生家道没落的惋惜”分析不正确,根据后文,作者多方
搜集黄晦闻先生的遗物手稿,并说“想保存一点先师手泽的愿望总算
实现了”可见,作者惋惜的不是先生家道没落,而是惋惜没能保存先
师的遗物。
故选Do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D.“在作者独坐求'博弈'不得时”错误,根据原文“设想有的
人有时也许一人枯坐萧斋,求博弈不得,那就以此代替博弈,或者不
是毫无用处的吧”可见,文中“求博弈不得”的不是作者,而是读者,
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对读者有用处。
故选Do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思路及其作用的能力。
文本一第一段写听闻黄晦闻先生去世,“忽而作古,难免有老成
容易凋谢的悲伤。还有个较小的原因……本来早想也求他写点什么,
因为觉得早点晚点没关系,不想这一拖延就错过机会”,遗憾于未能
得到老先生手迹的遗憾;第四段又写“很多遗物被卖了。三十年代末,
有人在文物摊上看到黄先生的图章,索价五元,他没买,我觉得可惜”,
第五段写有幸得到黄先生的藏书,并意外从书中得到黄先生的题辞,
说“想保存一点先师手泽的愿望总算实现了”;最后一段又写在地摊
得到黄先生赠友人的条幅,最后“大学同班李君来,说黄先生给他写
的一件却没能留存,言下有惋惜之意。我只好举以赠之”,写自己送
同学手迹结尾,整个文章都围绕寻求先生手迹来行文。
以寻求先生手迹为线索来组织材料,能够让文章内容有序,前后
呼应;借搜集手迹来表达作者对先师的深切怀念之情,重点突出。开
始遗憾于未得手迹,结尾喜得手迹并与朋友共享,首尾呼应。
9.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
“诗”,重在抒情。作者在文中二三段分别追忆先生的学问与人
品,流露出对先生无限的敬仰之情;随后叙述自己多方搜集先生遗留
的手迹聊以慰藉,体现了对先师的追思之情,这些情感情贯穿全文,
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史”,重在记录事实以供后人参照,文中第二段详细记录了黄
先生的人品“有不少可传的事迹,如与章太炎等创立国学保存会,参
加南社,用诗歌鼓吹革命,与孙中山先生合作,任广东省教育厅长”,
学问“旧学很精……诗写得很好”等;第三段则写黄先生忧国忧民的
爱国之情,真实可信,对读者有价值。
文本二说“选这一点点,是考虑到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可感,就
是昔日曾经使我感动或至少是感兴趣,今天想到仍然有些怀念的。二
是可传,就是让来者知道并不是毫无意义的”,文本一记录了先生使
“我”感动的值得怀念的事迹,将抒情和写实有机融合,表现先生是
“可传之人”,也记叙了先生的“可感之事”,更表达了作者对先生
的“可念之情”。
10.B11.A12.D
13.(1)宋璟行赏施罚不徇私情,敢于冒犯皇帝直言进谏,玄
宗十分敬畏他,即使不合乎自己的意愿,玄宗也委曲己意听从宋璟的
意见。
(2)君子以说得多做的少为耻,倘若陛下以最大的诚心来实施,
就不必多次颁发诏令文书了。
14.(1)感叹宋璟为人内敛沉稳,可堪大任;(2)宋璟不主动
与宠臣结交,品行端方。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宋元超是我同高祖的叔父,他定居在洛城,我不能常去拜
见他。我既不敢因为他是长辈就有所隐瞒,又不愿以私害公。以往他
没有提出这层关系,吏部自然可以照章办事,既然他已经把我们的关
系说出来,那么就必须矫正偏差,请放弃录用他。
“元超/璟之三从叔”是一个判断句,“从叔”后断开,排除AC;
“向者”是时间副词作状语,“无言”的主语“宋元超”省略,
“自依大例”说的是吏部的事,故“无言”后断开,排除D。
故选Bo
11.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A.“文中指后者”错。文中指前者,即“隐居山中的士人”。
故选Ao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认为这是皇上利用姻亲关系而法外施恩”错,原文“自大明
临御,兹事杜绝,行一赏,命一官,必是缘功与才,皆历中书、门下”,
宋璟认为皇上没有因姻亲关系而法外施恩。
故选Do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无私”,不徇私情;“犯颜”,冒犯皇帝;“曲从”,
委曲己意听从。
(2)“耻”,以……为耻;"苟”,假如;“至诚”,最大的
诚心。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由“风度凝远,人莫测其际,在涂竟不与思勖交言”可知,宋璟
为人内敛沉稳,可堪大任;不主动与宠臣结交,品行端方。这就是皇
上“嗟叹良久”的原因。
参考译文:
唐玄宗要到东都洛阳去,任命宋璟为刑部尚书、西京留守,下诏
让宋璟驾乘驿马疾赴京城,唐玄宗派内侍、将军杨思勖前去迎接。宋
璟风度凝重深沉,令人难测,在赴京途中始终没有与杨思勖交谈。杨
思勖一向深得玄宗宠幸,回京后便把这个情况告诉玄宗,唐玄宗慨叹
了很久,越发敬重宋璟。宋璟做宰相,致力于选拔人才,根据才能的
不同授予相应的官职,使文武百官与各自的职位相符;宋璟行赏施罚
不徇私情,敢于冒犯皇帝直言劝谏,玄宗十分敬畏他,即使不合乎自
己的意愿,玄宗也委曲己意听从宋璟的意见。广州的官吏百姓为宋璟
修建遗爱碑。宋璟向玄宗进言说:“臣任广州都督期间并无优异的政
绩,现在由于臣地位显耀,才造成那些人的阿谀奉承;要革除这种恶
劣的风气,希望从我这里开始,请陛下颁发诏书,禁止为我立碑。”
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其他各州都不敢再干立碑的事。有人推荐
隐士范知塔精于文学,并且进献了他所作的文章。宋璟评价他说:“我
看他的《良宰论》,颇有佞谀之嫌。隐士应当尽情说出公正无私的议
论,怎么能苟且迎合以求容身呢!如果他的文章真写得好,自然应该
通过科举出仕,因此不必单独推荐他。”乙丑朔日,出现日食。唐玄
宗身着素服,以等待太阳恢复常态,并让人停止娱乐,降低膳食的规
格,又责令中书、门下两省审查在押囚犯,开仓赈济饥民,勉励百姓
勤于农事。宋璟等人上奏道:“陛下勤于抚恤百姓的痛苦,这实在是
天下苍生的福分。但是臣还听说天子在出现日食时应当修德,在出现
月食时则应当整饬刑罚;亲近君子,疏远小人,堵塞后宫请托之途,
斥退邪恶之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修德。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
倘若陛下以最大的诚心来实施,就不必多次颁发诏令文书了。”候选
的官员宋元超在吏部自称是侍中宋璟的叔父,希望因此能得到关照。
宋璟得知此事后,发文书给吏部说:“宋元超是我同高祖的叔父,他
定居在洛城,我不能常去拜见他。我既不敢因为他是长辈就有所隐瞒,
又不愿以私害公。以往他没有提出这层关系,吏部自然可以照章办事,
既然他已经把我们的关系说出来,那么就必须矫正偏差,请放弃录用
他。”宁王李宪奏请授给候选官员薛嗣先一个小官,唐玄宗将此事交
给中书省和门下省处理。宋璟上奏道:''薛嗣先曾两次被任命为斋郎,
虽说他并非明显应该留任,因为是皇帝至亲的缘故,本来就应当给他
一个职位。景龙年间,皇帝经常直接下令授予官职,这些人被称为斜
封官。自从陛下登基以来,所有这些弊端均已革除,朝廷每施行一次
封赏,每任命一个官职,一定是根据这些人的功劳的和才能,都通过
中书省、门下省两个部门。至公之道,唯有圣明君主才能真正实施。
薛嗣先是陛下的姻亲,陛下并未法外施恩,将这个问题交由臣等商议,
臣希望您允许我将此事交由吏部具体处理,不要直接任命。”唐玄宗
同意。在此之前,来自各州的朝集使往往携带很多礼物进京,等到来
年春天将要返回时,大多得到升迁;宋璟奏请玄宗将这些人一律原职
遣还,以此革除这一弊端。
15.A
16.①白居易谪居卧病,期盼丝竹之声;②叶梦得即将得见家乡
山水,觉得丝竹之声并不一定是必须的;③因为叶梦得对回到家乡满
怀期待,认为放怀山水足以快慰生平。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
A.“也叹人生之秋,为全词奠定基调”错误,没有“叹人生之
秋”之意,词人由眼前秋景想到家乡“酒醋初熟”,可以品尝“妒脍
菜羹”,引发归乡之情,而且结合标题“欲还吴”和下阕想象中的家
乡明澈的山水之景,词人对归家是期盼的,所以并无人生之秋的叹息,
也未为全词奠定基调。
故选Ao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品味诗人情感的能力。
先看白居易《琵琶行》中写“丝竹”流露出的情感。“终岁不闻
丝竹声”意思是“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诗人是被贬谪卧
病“潺阳城”,这个地方偏僻荒凉没有音乐,所以这里写“丝竹”流
露出的是对音乐的期盼。
再看叶词。“何待更须丝竹”意思是哪里还需要丝竹之声。结合
“来往未应足。便细雨斜风,有谁拘束。陶写中年”可知,词人想象
自己回到家乡,便有细雨斜风,生活悠游自得,可以娱乐养性,没有
音乐又有何妨!由此可以看出,词人对回乡满怀期待,认为悠游山水
即可怡情,丝竹不是必须之物,由此可见归乡心切。
17.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未
云何龙不霁何虹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
里逢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正确书写:庐、咨、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配对玩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多喷头立式压力喷雾干燥塔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双侧输出曲木液压机组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玄武岩布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蛇鞭菊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黏胶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幼儿园专用栏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国标气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治疗型静脉曲张袜竞争格局与竞争格局展望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椰子果产业销售状况及消费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一诊)化学试卷(含标准答案)
- 北京联合大学《影视作品欣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主题
- 8 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疲劳试验机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中国石化校园招聘3500人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期中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一)
- 组织管理体系-
-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 园艺用品采购合同范本
-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