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开发与保护_第1页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_第2页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_第3页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_第4页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主题式区域探究举例说明,森林既是一种自然资源,也是一种环境资源。木材资源野生植物资源

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净化空气

水气净美无(物)尘沙

森林的环境效益“大自然的总调动室”

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不同地区森林(绿地)的主要作用丘陵、山地较干旱的地区城市交通道路两侧所有森林共有的功能

说出不同地区的森林的主要作用

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滞尘、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成分、促进水循环2000年世界森林分布示意图低纬和中高纬度地区森林的分布特点据图观察思考1.举例说出森林急剧减少的危害(参考教材P26活动)2.目前世界森林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并思考中纬度地区森林分布比较少的原因。中纬度地区多为平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人口密布,多分布农田和牧场。过去

历史上,世界陆地曾有2/3被森林所覆盖目前

除南极洲等冰雪大陆外,世界森林面积约有38.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约为30%2000年世界森林分布示意图森林的分布特点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连续不断,生长着常绿茂密的乔木为主的森林。树林里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雨,故称“雨林”。由无御寒

、无抗旱能力的树种组成,乔木种类非常丰富,层次多而界限不明,没有明显的优势种。乔木具板状根,支柱根、气生根和老茎生花现象。层间藤本植物和附生、寄生植物发达,并有绞杀植物。

“雨林”的由来

人类之觞-大火中的热带雨林

2019年8月上旬,南美洲亚马孙热带雨林大火爆发,之后范围不扩大,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该地区出现了超过7万次的火灾,80多万公顷土地被火焰吞噬。世界各地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为亚马孙祈祷”的呼吁,要求相关政府关注亚马孙森林大火的形势,并拯救人类“地球之肺”。

主题探究一

探秘亚马孙热带雨林1、在图b中找图a亚马孙森林火灾的大致发生地?并说出其它同类型森林带的分布位置?

图a图b

主题探究一

探秘亚马孙热带雨林2、试解释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成因。3、结合亚马孙地区地形图(北斗P145或者导学案填图)分析本区形式世界上最大热带雨林的成因。亚马孙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占地550万平方公里。雨林横越了9个国家: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占全球森林面积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

主题探究一

探秘亚马孙热带雨林2、试解释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成因。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的气流,高温多雨;水热条件配合好,发育典型的热带雨林景观。

主题探究一

探秘亚马孙热带雨林3、结合亚马孙地区地形图(北斗P145或者导学案填图)分析本区形成世界上最大热带雨林的成因。(1)赤道穿过亚马孙河流域的中部,终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高温多雨;(2)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均从大西洋上吹来,带来丰富的水汽;(3)亚马孙河流域南、西、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由东北、东南海上吹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4)沿岸有巴西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主题探究一

探秘亚马孙热带雨林4、巴西东南沿海(乙地)也存在热带雨林,试从气压带、风带和洋流的角度(下图),分析乙地热带雨林形成原因。并找出与乙地成因类型相同的热带雨林分布。亚马孙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占地550万平方公里。雨林横越了9个国家: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占全球森林面积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乙【回顾知识1】

气压带、风带和洋流分布图

主题探究一

探秘亚马孙热带雨林乙4、巴西东南沿海(乙地)也存在热带雨林,试从气压带、风带和洋流的角度(上图),分析乙地热带雨林形成原因。并找出与乙地成因类型相同的热带雨林分布。乙地还受地形的影响,地形抬升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多地形雨;巴西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主题探究一

探秘亚马孙热带雨林乙气象学家洛沦兹:一只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中的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就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刮起一场龙卷风。

主题探究二

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见图2.15)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医药宝库树冠的阻滞作用截留降水,减弱地表径流;减轻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地表植被(包括枯枝落叶)减弱地表径流,降低流速,增加下渗时间,减轻流水侵蚀。落叶还为土壤提供养分。根系根系可增加土壤空隙,增加下渗量,根系的吸附与拦截地下水,可以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根系的阻挡,减缓汇水速度,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减小,避免洪水泛滥。蒸腾作用加强,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拓展1】描述植被分层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及保持水土作用过程。

主题探究二

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多洪水淹没植树与毁林的后果差异

主题探究二

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热带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生动物的1/5

主题探究二

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全球1/4的药品原料来自热带雨林的植物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主题探究三

热带雨林的“强大”与“脆弱”

热带雨林生态环境的优势(“强大”)

主题探究三热带雨林的“强大”与“脆弱”

热带雨林生态环境的劣势(“脆弱”)1.根据左图,指出土壤中养分的来源。2.结合教材P28相关内容,试分析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的原因。林中土壤贫瘠土壤中养分来源岩石风化释放的养分枯枝落叶释出的养分热带雨林地区热带地区,微生物活动强烈,枯枝落叶很快被分解被分解出的养分,很快被植物的根系吸收强烈的淋溶和地表径流作用+

主题探究三热带雨林的“强大”与“脆弱”至少15年

主题探究三热带雨林的“强大”与“脆弱”至少15年原始森林下土壤费力状况焚烧土壤肥力增加几年后耕作土肥力下降至最低弃耕后土肥慢慢提高

主题探究三

热带雨林的“强大”与“脆弱”

热带雨林生态环境的劣势(“脆弱”)3.教材P28相关内容及活动,指出热带雨林的脆弱性主要体现。淋溶作用强土壤养分含量少植被恢复难度大脆弱性

主题探究四

亚马孙雨林的开发计划和影响1、结合教材说出亚马孙雨林得以保存的原因。开发较晚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丛林阻隔环境湿热历史原因自然原因社会经济原因人口很少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传统迁移农业为主

每年

7月到10月的旱季是亚马孙地区森林火灾最多的季节。据《卫报》报道,亚马孙地区的自然火灾非常罕见,大多数火灾都是人为造成的——要么是人们清理原有的土地,准备来年的耕种;要么是人们砍伐新的森林。这一类火灾,每年都会大量发生。

主题探究四

亚马孙雨林的开发计划和影响

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主题探究四

亚马孙雨林的开发计划和影响2.结合两幅图片,描述亚马孙雨林的变化。沿路的森林几乎被砍伐殆尽移民亚马孙平原

主题探究四

亚马孙雨林的开发计划和影响人口急剧增长,土地需求膨胀人口分布失衡人口状况3、20世纪60年代后,雨林的开发背景是什么?

主题探究四

亚马孙雨林的开发计划和影响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的伐木

主题探究四

亚马孙雨林的开发计划和影响亚马孙雨林属于全人类,应该保护你们早已牺牲了自己的环境来换得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也要发展!

主题探究四

亚马孙雨林的开发计划和影响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来看保护开发两种利益或目标间取得协调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两难境地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主题探究四

亚马孙雨林的开发计划和影响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主题探究四

亚马孙雨林的开发计划和影响真题链接(2016·全国3)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8.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BCD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图6)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8分)(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8分)(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真题链接参考答案:(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4分)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4分)(2)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量小;(2分)水网稠密,水运便利;(2分)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2分)对雨林环境破坏大。(2分)(3)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2分)旅游开发与营运成本低,经济效益好;(2分)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2分)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2分)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2分)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2分)真题链接(2017·全国2)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图8).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真题链接(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水分易散失。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2017·全国3)4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真题链接(2018·全国2)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9~11题。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m3/s6254.4洪峰流量1750m3/s9.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真题链接B(2018·全国2)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