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赤子心(教学设计)_第1页
海外赤子心(教学设计)_第2页
海外赤子心(教学设计)_第3页
海外赤子心(教学设计)_第4页
海外赤子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海外赤子心一、说课1.教材《海外赤子心》是本单元的第四篇课文,由“故事园”、“七色光”、“e链接”和“交流会”、“我能行”等5个栏目组成。“故事园”讲述了华侨陈嘉庚的爱国小故事;“七色光”概述了海外华人心系祖国的事例;“e链接”帮助学生理解“外籍华人、华侨、华裔”的概念;“交流会”介绍了出国留学、学成归国者的故事;“我能行”鼓励学生以家信的形式和海外亲人交流。每个栏目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海外华人对振兴中华所作的贡献。2.学情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上,可能对战争年代海外华人的作用认识是空白的,而且,学生在学习中对这些人为什么去海外生活工作存在很多疑问。由于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现在华人在海外为祖国工作和海归们回国工作的情况都是比较容易了解到的。通过事例,学生能感受到海外赤子的一片爱国心,但要使他们更全面的认识到“中华一家”这个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并且加以引导和概括。3.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参考教参中的目标,并根据自己设计的课时,拟定的教学目标分别落实到两个课时中。第一课时目标:了解海外华人对振兴中华所作的贡献,感受海外赤子的爱国心。能了解华侨、海外华人与华裔的联系与区别。第二课时目标:知道海外华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体验中华一家的情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4.教法(1)图像感知法:这一课的开始就是介绍了一首“我的中国心”这首歌。于是,我充分利用现有的音乐资源,在第二课时中通过“故乡的云”、“我们都是中国人”、“绿叶对根的思念”等多首反映游子和故乡、海外华人和祖国亲密关系和情感的歌曲串起来,形成一个强烈的体验场,以饱含深情、言简意赅的歌词入手,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2)故事讲授法:本课需要补充许多的实例,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医故事形式呈现“张延平、周恩来、姚明”等人物的故事,以生动的故事情节打动学生的心灵。5.学法(1)体验学习法:这是一篇充满感情色彩的品社课,许多海外华人的故事十分感人,教师设计了“听一听,议一议、看一看,唱一唱、说一说,辨一辨”等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也逐步进行情感累积,体验海外赤子心。另外,学生通过写信的形式,在和姚明沟通的同时,也表达自己对这课学习后的体会。6.实施 本篇课文,可用二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主要通过这样个环节的教学:活动1:听一听,议一议。组织学生听“华侨旗帜陈嘉庚”的故事,体会陈嘉庚为国出钱出力的作为,是华侨中的楷模。活动2:看一看,唱一唱。通过了解各国“唐人街”,知道“唐人街”的由来,了解“唐人街”的现状,感受到海外赤子虽身处海外,但已经深深烙上的中国印。活动3:说一说,辨一辨。通过学生事先收集的关于海外华人为祖国作贡献的资料,感受他们心系祖国建设的爱国心。并且通过辨析“华裔、华侨、外籍华人”之间的异同,了解他们的身份和处境。在第二课时中,主要通过四个环节来开展教学:活动1:故乡的云。通过交流自己的亲人在国外生活工作的情况、海外学子学成回国报效祖国的事例、播放费翔演唱的《我们都是中国人》,让学生体会为祖国做贡献没有大小之分,没有国籍之分,只要有一颗眷恋祖国、故乡的心,就会肩负起共同的使命,祖国也是时刻牵挂着海外学子。活动2:我们都是中国人。通过引导,组织学生深入思考:海外华人有拳拳的爱国心,中国心,我们生活在祖国大家庭的一员,我们的中国心应该怎样表现?在欣赏了刘德华演唱的“我们都是中国人”这首歌后,酝酿一下自己的感想。并请每位同学在音乐背景的衬托下,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激发学生对海外赤子的尊敬之情。活动3:我是中国龙。组织每位学生给篮球明星姚明写一封信。主题是:姚明,我想对你说……可以表达真诚的祝愿,可以介绍上海的变化和特奥,也可以表达自己热爱祖国和故乡的情感,然后请部分同学交流,把课题引向高潮。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道海外华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体验中华一家的情感。现代社会的代表:姚明3、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她在不停的向我召唤……(播放:费翔演唱的《我们都是中国人》,出示歌词。)小结:其实,为祖国做贡献没有大小之分,没有国籍之分,只要有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同样我们作为中国人,肩负的是共同的使命。二、我们都是中国人1、海外华人有拳拳的爱国心,中国心,我们生活在祖国大家庭的一员,我们的中国心应该怎样表现?2、欣赏:刘德华演唱的“我们都是中国人”这首歌,酝酿一下自己的感想。3、每位同学在音乐背景的衬托下,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三、我是中国龙1、布置任务:组织每位学生给篮球明星姚明写一封信。主题是:姚明,我想对你说……可以表达真诚的祝愿,可以介绍上海的变化和特奥,也可以表达自己热爱祖国和故乡的情感。(背景音乐:绿叶对根的思念)2、交流片断:请部分学生先来交流自己的构思和设想。四、总结海外的学子、亲友、同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他们心急祖国的表现使我们更觉得我们要团结起来,共同建设好我们的国家。附材料:15年前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当张延平随父亲张雨卿先生第一次踏上故乡的黄土地后,“故乡”两字便从他的心灵深处凸观出来,而他对故乡的情与爱也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那一年,张延平还很年轻,他是随台湾的父亲回甘肃泾川老家寻根问祖的。站在丰台乡广袤的原野上,父亲指着周围郁郁葱葱的庄稼地,深情地对儿子说:“这就是咱们的家乡,是咱们要寻的根呀!你要记着这里,以后要常来往!”延平会意地点着头。两年以后,父亲永远的离去了,而他如同父亲在世时一样,依然年复一年地关爱着故乡。一个生长于台湾,工作生活于巴林的海外游子,一次又一次地为家乡奉献爱心,先后捐资70余万元人民币,资助泾川的经济文化事业,资助学校建设,扶持贫困学生就读,帮助家乡人劳动致富,是什么精神促使他这样做,我一直想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去年盛夏当我第二次接待他们全家时,得以与他长谈,才真正感知到他对祖国,对家乡,对亲人的爱是那样浓厚,那样真诚,深深而长久地感动着我。二十多年来,在巴林经营餐饮业,从小餐馆到大饭店再到长康公司,从打工仔到创业人再到集团老总,他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走过来,他终于成功了,他的成功源于他的勤奋努力,博学多才,还有他的爱心。他非常爱他的员工,在他的公司里,有一部分中国员工,他平日里四处奔波,但一年到头过春节时,即使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也要和自己的员工在一起过年。员工们有了困难,他都是鼎力相助,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才使员工们齐心协力,尽职尽责,为企业甘于奉献,也才使他的企业不断前进。目前在巴林的上千家饭店中,张延平的中国饭店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声誉和经营效益,2000年获得巴林英文报全国订户投票“最佳主题饭店”,2001年又荣获总公司设在西班牙马德里BID公司的“最佳品质”金牌奖,3月25日在法国法兰克福的洲际大饭店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这项奖是全球160多个国家新闻界和新闻传播界共同推荐的,张延平的饭店一举在国际性竞争中获此殊荣,也实属不易,但也充分证明了他的实力与才能。他不愧为餐饮业的佼佼者,让外国人刮目相看,为中国人扬眉吐气。1988年他和父亲一起回到他梦寐以求的故乡泾川,县上的领导热情接待了他们,在欢迎宴会上,当张延平吃到泾川县自产的新鲜鱼时,感到非常惊异,不禁脱口而出:“真没想到尼罗河上的罗非鱼在黄土高原上安了家。”县上的领导陪同他们游览了家乡的名胜古迹,参观了市容建设后,张延平感慨地说:“父亲常给我们讲起泾川老家,可在国外,一些人说中国西北贫穷落后,缺吃少穿,我听了心里不是滋味,这次回来一看,才知道不是他们说的那样,原来家乡这么美,真令人高兴。”从此他就深深爱上了这片黄土地,并充满了对家乡的认同和自豪感。当父亲提出想在泾川设立一个教育基金时,与他一拍即和,延平深表赞同和支持,立即让家人从巴林汇款过来,父子俩筹资1、3万美金,以父亲的名义设立了“雨卿奖学基金”,他还为泾川县三所农村重点中学和五所普通中学修建了球场,购置了体育器材。他又开始筹划资助家乡的教育事业。他捐资4万美金,设立了“陇樵教育奖学基金”,“陇樵”是延平先生的笔名,意为“陇上一樵夫”,以寄托他对故乡的深情。他用这笔资金以生息助学,奖励故乡学子。他还为泾川一中、职中等四所完全中学配置了一批教学电脑,建起了微机室,以提高电化教育水平。十几年来,张延平与其父设立的教育基金利息,已先后奖励了全县数百名品学兼优的农村学生,有力地支持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激励了广大青年为国读书的精神。2001年8月,张廷平一家三代回到泾川,他告诉我,这次主要是带两个儿子来寻根。他认为自己无论走得多远,他的根在中国,在甘肃泾川,他也要让自己的儿子能够记住,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不要忘记泾川是自己真正的故乡。他还有个打算,就是要继续帮学助教。他认为国家要振兴,教育是基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建设人才。他一直鼓励家乡的青年要勤奋读书,将来成为社会栋梁。老家的十几名亲属青年,只要读到大专以上,他都要奖励,资助他们继续学习。近年来他了解到,农村有些贫困家庭的学生考上大学后,因交不起昂贵的学费而中断学业,他感到很惋惜,他想在本县每年考入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中,挑选一些确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的农村学生给以支持,这一想法得到市县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积极协助他走访摸底落实学生。于是从2002年开始,他设立延平奖学基金供给大学生就读,初步定10位,从大一到大四,一直供到毕业,需提供学费20万元。2003年8月,张延平先生从台北回到泾川,为即将开学的十名大学生亲自颁发了5万元奖学金。他表示将把延平奖学基金长期设立下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建设人才。他的这些以义举,深得社会的赞誉和好评。七十万余元,对张延平先生来说,也不是一个的数目,很多人都问他为什么舍得拿出这么多钱来为泾川办事,他恳切的回答:“我觉得这笔钱用于家乡教育才是最需要的,我记得这样一句话‘当你活在世上,因为你的存在而让其他人感到生命有价值的话,你活得就有意义’。我就坚持这个信念。”这,就是一个海外赤子的爱乡情怀。.教学反思:在知识教学时,本课采用以点到面的编写形式,它以陈嘉庚为典型例子,再向面上拓展。所以第一课时以讲述陈嘉庚的事迹为主,以一个成功的海外人士对自己的节俭和对国家的奉献做对比,促使学生思考:为什么海外华人身在海外却心系祖国呢?一个人并不能代表一个群体,通过海外华人分布的数量,进一步列举大多数海外华人心系祖国的表现。教师选取了唐人街、亲人、明星、教材提供的李琳、杨振宁等实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在情感渲染上,我借鉴了教材上《我的中国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