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创设_第1页
初中地理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创设_第2页
初中地理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创设_第3页
初中地理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创设_第4页
初中地理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创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I初中地理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创设摘要我国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地理学科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1],从我们培养学生全面的总目标出发,广大教师要转变思想,决不能仅满足于知识积累的多少或牢固程度,而应重视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程度。本文以地理新课程理论、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对河北省迁安市初中地理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通过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具体方法。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问题的提出。发现我国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二、以教育学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并结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特点,论述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可行性。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实施。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以当代建构教学理论为指导,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概念和过程作了界定。并分别从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型的课堂学习方式,以及学业评价的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并且做出了相应的案例分析和方法的应用,对一些用得较多的方法,还进行了应用时注意事项的分析和研究。最后,本文对进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进行总结,对本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一些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情境关键词:初中地理问题创设合作学习学业评价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念受到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指出了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教导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2]。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因此如何真正有效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让学生把学到的地理知识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大,更新快,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在有限时间内教给学生完备的某一学科的知识。地理学科的特点又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的特点,有些知识例如,某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人口,产业结构等等,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以偏重科学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地理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将培养目标从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转化。教给学生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这才是我们教育者必须去努力实现的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使学生真的学会生存。本文主要论述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尝试创建适合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先后阐明了该研究的背景,可行性,基础理论,实施方法,并结合案例做实践探索。一、我国现阶段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地理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及地理科学的发展,中学地理教育也得到较大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普遍影响,初中阶段作为非中考科目的地理学科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一直处于副科的地位,学校,家长,学生重视程度均不高,笔者所在学校曾经一位教师教七个班的地理,学生大多把地理课当成是睡觉课或者是写语数外作业的自习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但随着近年来普通高中教育的逐渐普及,高中文科生比重在增高,由于初中地理基础薄弱,严重影响高中地理学习,不少高中地理的教学还要从初中重新开始,浪费了大量教育资源。2022年河北省地理学科纳入中考科目,在八年级期末进行地理加试,考试成绩计入第二年的中考成绩。此举虽然结束了长期以来地理课目在初中不被重视的状况,但是也催生出了新的问题。(以下调查结果仅限于河北唐山地区,对于其他中考地理地区,由于经济,人口,文化以及各地教育实施政策等方面的差异,问题的严重性可能会有不同)在各个学校普遍追求高升学率的大背景下,初中各校开始狠抓地理教学,地理老师的数量在增加(有些教师是从其他学科抽调过来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月考,都加入了地理,且地理成绩计入总分,影响学生的成绩排名。尤其是八年级,地理课时增加,原本两学年的教学内容要在一年半内完成,余出的一个学期集中进行中考总复习。这样就使得地理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具体表现为:(一)在教学方法方面以记忆为主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地理学科内容的影响,许多老师认为地理就是一些图标,符号,文字的堆砌,只要看紧学生,强化记忆,地理成绩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完成地理教学的目标。尤其是一些师资从教育心理学方面看,强化记忆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众多的知识点,但是不能理解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迁移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将学得的知识和遇到的问题相联系,不能学以致用,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并且,一味的强迫学生记忆知识点,降低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得本该活跃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压抑学生的创造潜力的发展,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二)在教育对象方面忽视差生由于对及格率,优秀率等指标过分追求,对于个别成绩经常较差的学生,不少教师和学校的管理人员认为是学生对地理不重视,懒惰,不肯背书,学习态度不端正的结果,甚至归结到学生品质有问题。而不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考虑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对这些学生的疏远,使得学生两极分化越趋严重。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宗旨,违背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三)在教育内容方面单纯应试紧紧围绕考试需要,考什么就教什么,把地理知识作为死板的东西机械式地灌输给学生。所实施的是片面的知识教学,只教考试内容,忽视了非应试能力的培养。总之,上述教育问题反映的还是教育的应试取向浓厚,即通常所说的以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考试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目的的应试教育。这种做法,是与新教改的精神背道而驰的,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丰富的地理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爱好,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正确的价值观念。当然,笔者要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并不是否定传统的教师提示性教学方法,而是否定现阶段在地理教学中所出现的急功近利的现象,我们不能只为了提高考试成绩,把学生当成是知识的容器,活动的书橱,而不顾学生能力的发展。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地理内容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应试的需要,而是为了学生将来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掌握生存技能,并能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可行性(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适合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广义上来,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可成为教育活动。学校教育的严密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决定着它在人的发展中起重要的主导作用。但是任何教育要想达到它的教育目标,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它的教育实施行为一定要符合人身心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初中阶段,学生年龄从11,12岁到14,15岁,这三年时间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一个加速期,初中生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在伴随着初中生生理的显著变化,其智力发展也取得巨大进步。这就决定着当代初中阶段地理教学应该进行,也必须进行改革,以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需要。[3]首先,初中生的各种智力因素,如语言,感知觉,记忆,想象及思维能力相比小学生有了很大提高,使得他们可以更有效的完成各种认知任务。并且其认知结构及思维过程也在发生变化,使得初中生在解决问题中,可以较熟练地运用假设,抽象概念,逻辑推理等手段提高解决问题的精确性和成功率。这在初中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教学中都可以得到印证。其次,与初中生身心发展相呼应,其思维品质也出现新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思维创造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加,同时思维中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也和突出。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喜欢进行丰富的想象,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他们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例如,在学校举行的各种科技小制作,手抄报制作,绘画歌唱比赛,新年联欢会中大多数学生都乐此不疲。我曾发现一个现象,如今的学生连自己的姓名都喜欢进行一些标新立异的装饰,如加入英文,使用花体,时常更换同音字等,常给教师批改作业带来一些麻烦。初中生思维批判性表现在一方面他们不愿轻易接受别人意见,对于别人的思想(包括家长和教师的)要进行一番审查。课间,常见几个孩子在为一个问题而争论不休。另一方面,他们也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某些想法,进行有意识的检查和调节。有部分孩子喜欢研究一些高深莫测的问题,表现出不愿盲从的态度。初中生思维的片面性表现在其思想的偏激和极端,不能全面的分析问题。在处理一些问题中只抓住一点已知条件,而不能综合考虑所有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爱钻牛角尖,对问题的处理虽然常常带有新意,但并不准确。最后,初中生思维的表面性表现为,他们分析问题时,经常注意到事物的表面特征,而不能深入,挖掘其本质特征。我曾在教学中出现这样的案例,在中国的降水分布学习中,请学生根据甘肃省夏河县平顶民居图来判断当地的降雨是多还是少,出人意料的是不少学生认为降雨多,理由是当地的地名。通过以上论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反思,虽然本地区地理学科已经作为中考学科,学校也一直在向学生强调要重视地理学习,不要再把它当作副科,会影响你的中考成绩。当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即所谓“差生”)对地理没有学习兴趣,成绩不高。原因何在,我认为如果我们的地理教学方式还是停留在“念书,勾书,背书”照本宣科的模式上,这种情况就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善。(二)新教材的编排适合进行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式新教材与传统教科书相比有显著不同:传统教科书都是通过尽可能有利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将概念,原理准确的呈现给学生,最后以黑体字的形式呈现最后的结论和答案,这种教材适用于以接受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使用这样的教材,教师和学生很容易发现哪些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课下多加记忆,理解,做习题以提高学习成绩。新教材中几乎每一节,都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任务,有些是与任务有关的带有导向性或启发性的问题,有些是需要小组讨论的富有争议的话题,有些则是要学生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调查表格。结果是留给学生大量的空白,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来得出结论。我刚开始接触新教材是感觉讲起课来很别扭,好像迷失方向一般,不知道要怎么讲。其实,这是还没有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由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初中地理新课标指出:“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经历与体验中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因此,地理新教材增强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起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出地理课程改革的理念。有的教师可能会有这样的顾虑,首先,怕学生解决不了问题,白白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其次,怕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偏离教师课前所设计好的教学轨道。最后,代替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以成年人的思路来完成教材所涉及的问题。这其实是又回到了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对于这两个问题,我的解释是:初中生的年龄一般为12到15周岁,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各种各样的地理知识(虽然有些知识可能不准确,甚至错误)。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各种各样的信息传媒时刻都在影响着他们,他们的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可能要超过教师的想象,这种认知结构是问题解决过程中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因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要把已有的经验加以改组,使之适合于当前问题情境的要求。所以,关键还是要看教师的引导,鼓励学生敢想敢做,充发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们不要怕学生得不出结论,怕学生的思路偏离教师自己设计好的小圈子,只要学生想的对,符合实际,与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相一致,我们就要肯定。我们不要盲目得追求的结果,我们只要求学生喜欢发现地理问题,享受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三、问题解决及其教学的理论研究(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和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以及建构的方式获得。其中,“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前三者强调学习的条件和过程,而“意义建构”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建构在于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建构的意义在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最终形成特定的认知图式或认知结构。这种思想被认为是当代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基础。[4](二)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概念问题是一种情境,一般来说,它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但可以间接地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的难度取决于情境的复杂程度,情境越复杂,问题就越难。问题一般包括三种成分,第一,给定,即问题条件的描述,问题的起始状态。第二,目标,问题结论的描述,问题的答案或目标状态。第三,障碍,必须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达到目标状态。所谓解决问题就是人在没有明显的解决方法的情况下,将给定情境目标转化为目标情境的认知加工过程。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就是认知结构同化新问题的过程。通过一次问题解决的尝试所获得的新信息,反过来又来修改原有的认知结构。这种改变了的认知结构又会影响下一次的问题解决。在建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知识背景的问题情境,积极促成学生认知同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对获取的新知识理解更深,也能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当然,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有一定了解,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利用这一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但不利于人操作能力的发展,在这种方法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都受到限制。[5]因此,问题型教学方式应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使用,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学生获得一定基础知识,通过问题型教学方式,使所学内容不断深化。(三)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奥苏伯尔通过研究学生对几何问题解决的过程,提出了问题解决要经历如下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呈现问题情境命题。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把问题以一定命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要求学生掌握。第二阶段:明确问题的目标和已知条件。如果学生具备有关的背景知识,就能是问题和其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第三阶段:填补空隙。这个阶段是问题解决的核心,学生在明确已知条件和目标间的空隙后,要找到填补空隙的方法。第四阶段:解答之后的检验。这个阶段是问题解决的最后一关。问题解决后,要进行检验,以查明填补空隙的方法是否正确。本文将上述理论联系我国地理课堂教学实际,将在地理问题的创设,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课程评价三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初中生地理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论述。四、地理问题情境在地理课堂中的创设(一)地理问题情境的创设的原则性培养学生的地理问题解决能力,而问题来源于地理教师的精心创设。地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性就是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创建地理问题情境时,要求教师根据中学地理教学特点,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实际条件,所应遵守的准则。1.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结构,难易适当初中生思维过程中创造性和批判性虽然增加明显,但看待问题仍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初中生的抽象思维优于具体形象思维,但具体形象思维并没有完全消失,在某些情况下,依靠直观的形象思维来分析问题仍然是初中生构建知识的重要手段。这就决定着教师在创设地理问题是应该是以具体的事物开始引入,例如,借助,图画,图表,视频,实物等。再分析问题过程中,注重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事物外在现象的共同特点,揭示出它们内在的联系,由现象得出规律。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它是问题解决过程中一个最关键的因素。这主要是因为在解决任何问题时,都要把已有的经验加以改组,使之适合与当前的问题情境。奥苏伯尔提出有意义的学习理论。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新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教师在创设地理问题情境时,应弄清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去创设问题,难易适当。问题过易,学生脱口而出,说明该问题已在学生现有水平内,起不到培养其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问题过难,超过学生的理解范围,会降低学生对该问题的兴趣。如果学生不具备同化新知识的认知结构,就需要教师采用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即在正式学习新知识前,向学生介绍一种他们比较熟悉,同时又高度概括性地包含了正式学习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这些内容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以使学生拥有同化新知识的认知结构。例1七年级经纬线的认识,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这节内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创造以下问题情境,情景一,你去电影院看电影,你是如何找到你自己的位置的?情景二,在汪洋的大海上,一艘轮船发生事故,急需救援,船长怎样让通过无线电告知自己的位置呢?可以借助用网兜包住的篮球来比喻地球的经纬线,横线是纬线,竖线是经线,启发学生。让学生观察这些情境问题是否有相同之处。这样具体事物引入,再抽象思维。这样就可以将不好理解的知识让学生容易接收。2.要立足于生活,对学生有实践意义地理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和一定的地理知识息息相关。陶行知对于生活教育曾指出:生活既是教育——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社会即学校——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教学做合一——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教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设计出对学生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地理的快乐。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从而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如布鲁纳所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很多生活常识与生活经验,如昼夜的更替,四季的变化,本地的气候,城市与乡村,等等诸多地理现象以及通过传媒了解到的一些其他地区地理知识,如火山地震,异国风情等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客观存在于学生生活之中的这些生动的、有趣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提高地理课的质量。例2在讲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一节时,教师可以将多种问题情境呈现给学生。如1.从郊区果园向城市市场运送水果.2.暑假,从家乡去泰山游玩3.从中东国家进口大量石油等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先思考在小组讨论,最后总结,这样不仅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话题讨论,还利于引导学生注意在生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出行的方式,形成使用地理知识,技能指导生活、生产的意识。3.问题的创设要面向全体学生,并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传统教育教学注重对学生“揭短”,通过考试,提问,以发现学生知识点的欠缺。因此,后进生大多充满了学习失败的消极体验。有些教师为了使课程进行“顺利”,喜欢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这样会使后进生更加边缘化,不敢直至不爱参加问题的研究。作为教师,不仅应该认识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还应该注意到学生的互补性。人的身心发展是有多个部分组成的,某一方面的短缺,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来补偿。例如,我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学生,她先天身体残疾,但她的意志力却超长,抗干扰能力也很强。很多老师都提过这样的事例,班上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在处理同学,师生关系时做得很好,动手能力也很强。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该给每一名同学参与的机会,特别是那些在课堂较少发言的学生。给与他们关心和鼓励,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创设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他们积极的心态。例3我在讲解世界各国的发展与合作时,我将学生以组为单位,分别扮演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任一国家的公民,介绍本国的特点,例如历史方面,工农业方面,人口方面等等,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你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学生们积极思考,展现自己的知识,既复习了以往所学过的知识,也让学生们了解到了各大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体会出两者间的优势和劣势,在南北合作中,如何互惠互利,发展自己的劣势。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们相互合作,共同学习的精神。4.问题的创设要简约,要有针对性问题与教学目标是对应的,应根据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设计相应的问题,要与教材的主要内容紧密结合,通过这个问题,学生能有哪些收获,增长那些实践能力。最好能将问题的创设作为课程的线索贯穿整节课,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不是讲个故事,做个活动就了事的。同时,现阶段正是新旧教材更替的时候,有些教师似乎总对学生缺乏信心,讲课内容面面俱到,使用新教材授课,非得把老教材相应内容也加进去,无疑增加了学生负担,能力培养如同缘木求鱼。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实行简约化教学,把主要的根本性的问题或内容抓住,其他的则让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所谓“大匠授人以巧,而决不是授人以多!”特别是不能将问题琐碎化,降低学生学习兴趣。而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两个问题,尽可能做到:“一个问题就能涤荡一颗心,一个问题就能激起一片情,一个问题就让学生终身难忘”。一个问题贯穿课堂始终,涵盖整节教学内容。例4在东南亚讲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时,在学习新加坡发达的经济前,教师引用以前新加坡领导人说过的一句话:“新加坡是一个没有连绵的矿山,没有茂密的森林,没有一望无际的稻田,全国境内只有几条小河,也没有多少鱼虾可以捕捞,甚至连每天的饮用水都要靠邻国供应的‘得天不厚’,简直是‘一无所有’的国家。”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新加坡在如此匮乏的资源条件下,怎么有如此发达的经济呢?”上述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迁安地区近几年来经济发展较快,主要是因为该地区丰富的铁矿资源,吸引首钢等一批大型企业入住。靠山吃山的认知结构学生早已根深蒂固。而不依靠当地自然资源如何能使国家发展的如此之好?是学生们从没想到过的问题,因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二)地理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针对于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适当地理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一步。创设得越好,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越高,学习积极性就越强,教学效果当然就越好。1.利用多媒体影音,视频资料创设多媒体教学是当前大多数城市中学所采用的主要的地理教学方式。它的特点内容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直观易懂,信息量大,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快速进入课堂教学进程之中。当影片或图像再配以恰当的旁白说明,要胜过教师空洞的言语讲解千万倍。但教师不要养成多媒体依赖,多媒体教学是问题教学引入的重要手段,之后更重要的还要引领学生分析问题,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切不可将地理教学变成观看地理纪录片。例5在讲解《黄河》一节时,如果光用语言来表述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显然是不如用多媒体展示黄河水浑浊奔腾的景象更让人震惊。教师便可提出问题,黄河流经哪里使得含沙量如此之大,黄河下游河段,河床高度与两岸的高度对比有什么特点?它对两岸的人民群众会带来哪些隐患?这样的设置会使学生印象深刻,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在讲解长江的生态问题一节时,给学生播放长江江豚的公益公告,我们是否还能留住江豚的微笑,这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同情心,激起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长江的生态问题从何而来,我们是否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2.利用歌曲,图画创设歌曲,图画等艺术作品是源于生活的,是对生活高度概括一种表现形式,为了能实现这种高度概括化,歌曲,图画等艺术品往往抓住事物的最重要的特点加以表达。将歌曲,图画带入地理课堂,作为问题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内容的理解。而且,也会营造课堂教学氛围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暂时不具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学校,利用歌曲,图画创设地理问题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例6在学习《长江》一节时,我们可以播放《长江之歌》这首歌曲,创建愉快的学习氛围。“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雪山在哪里?叫什么名字?东海又在哪里?你能从地图中找出来吗?这样的创设问题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祖国宝岛台湾一节,可以利用《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这首歌曲,通过问题的创设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台湾的气候特征,也可以了解火烧寮——中国的降雨最多的地方。结合地图让学生分析台湾的气候类型,分析台湾的降雨特点。结合初一所学的地形雨的知识,结合台湾的地形特征,分析台湾山脉东,西地区降雨的多少以及原因。进而帮助了解台湾的农业特点。一首歌曲所创设的地理问题情境可以贯穿整堂课程,这种问题的创设,使学生对台湾及我国各地的气候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这种兴趣也会迁移到今后其他地区气候特征及原因的学习中去。3.利用地图,图表创设地图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是学生学会生存的重要技能之一。与相片不同,地图并不是对所反映地区的全部信息的复制,而是对它们进行选择或者综合,运用各种符号,突出所要反映的地区特征。初中阶段,主要的地图有三大类,一是政区图,二是地形图,三是等量线图(包括等高线,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选择一副合适的地理挂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寻找信息点,将问题的分析交给学生,胜过教师自己的千言万语讲解地图。例7学习地球的七大洲四大洋时,将地球的东西半球图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找出七大洋、四大洲的分布,并进一步询问,哪些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那些分布在西半球,那些大洲被赤道穿过,哪个大洲,大洋位于地球的极点,因而跨经度最广?在教学中,可以将桌椅代表大洲,中间的空隙代表大洋,让学生扮演环球航行的麦哲伦和他的船员,沿途给同学们介绍所途径的大洲大洋,使学生亲身体会各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心理。地理教材中有不少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插图,教师可以通过插图设置问题,让学生从图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点,并加以综合,最后进行归纳,得出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点记忆更牢固。例8在讲解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南,北方地区人文差异时,教材中各有一副反映各自主要特点的插图,让学生思考两幅图有什么区别(交通工具方面,主要农作物方面,民居方面等),这样的区别各自的用途是什么(北方农村的民房多是平顶,而南方多是尖顶各有什么用途)。使得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的生活方式是由当地的气候,地形特点等原因造成的。4.利用实验创设初中地理课程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特点。只不过,由于考试的内容侧重知识点的准确性的考察,长久以来,许多教师忽视了地理课程自然学科的一面。自然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等)探究事物真相的最主要手段就是通过科学实验。这也是自然学科最吸引人的地方。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批判思维都明显提高,通过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对于实验问题创设,教师可以提前进行指导,也可以让学生们自由思考,教师作为组织者,维持者。总之,在实验中,让学生们感受到地理的另一面,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例9在讲解《地球的运动》时,如何解释昼夜更替,如何解释四季的变化?老师手边有地球仪和手电筒,请学生自己动脑筋,设计实验,解决上述问题。(在讲解四节气,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现象时利用激光灯照射地球仪效果会更好)5.通过阅读地理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地理教材中有很多阅读材料,这些材料都可以作为学生自学材料,教师还可以将其它课外材料,如与本节内容相联系的新闻时事等向学生展示。这样做的目的有二。首先,通过阅读材料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经验。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人拥有的知识经验数量越多,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传统教学重在教师教而忽视学生自己的体验,而在自学的环境中,学生可以自主的获取知识,将新的信息和以往的知识经验发生联系,将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改组。自学是一种自发行为,不是靠教师的督促,指示而完成,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培养。当前初中生的自学能力是比较欠缺的,笔者曾向当地一中做过调查,许多中考成绩一流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本地初中出于某些目的(如学生自习纪律问题,学习效率问题等)基本不安排自习课,很多孩子的成绩是老师“看”出来的,而高中阶段从下午第二节课开始就是自习课,一直到晚自习结束,一般每天有连续4到5节自习课。这些孩子面对这样长的时间不知道如何处理,自习课上看小说,玩手机的现象时有出现,甚至有学生反映上了高中反而比上初中更轻松。加之高中阶段学生竞争意识激烈,其结果就是这些孩子的成绩一旦跌落,很难再回升,最后丧失信心,破罐子破摔。因此,作为初中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掌握自学的本领。学生自学,不等于教师无事可做。如果这样,那就失去了教师作为主导者的意义,同时也会使得学生的知识学习不系统化。对于一些篇幅较长,理论知识较深的材料,教师应进行指导,帮学生梳理材料结构,列出材料提纲,为学生自学指明出路。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刚才所阅读的材料进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自学成果影响,吸收别人的独特思想,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也有利于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信心。五、问题解决型的课堂学习方式(一)合作学习方式1.现代认知学习观布鲁纳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他认为学习中存在着一个认知过程,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他强调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教材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发生关联,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新材料在学习者头脑中获得新的意义,这就是学习变化的实质。他曾说“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教他如何像历史学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布鲁纳强调发现的学习方式,所谓发现是指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式。发现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索,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和灌输现成的知识,而是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思考,积极探究,自行去发现材料的意义,从而自主地获得基本原理或规则。传统教学中,新材料,新知识一般通过教师的讲解,来传递给学生,这种方式有一个明显优点,就是省时,高效。由于课堂中教师作为主体,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因而教师一般可以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也是在新课改推行以来,很多教师仍不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什么方法既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课程目标,又能较好的让学生自主发现课程教材的原理或规则,从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推广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学习方式。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学习理念中,学生合作学习也是被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6]2.合作学习的定义合作学习是上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尽管合作学习在三十年前就开始了,但到目前为止,关于合作学习的确切定义,国内外却有着不同的表述方法。其中,我国教育家王坦将其表述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合作学习的内涵包括:它是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促进更高更复杂学习行为的活动,是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在合作情境中,学生面临的不是传统教育教学对学生的“揭短”,他们不再过分担心失败,而是把更多精力集中于问题的解决上,所以他们敢于大胆创造,发散思维,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势。并且,在争论中学生从他人那里得到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更好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相互间的沟通能力。[7](二)合作学习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新课改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即“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也可以在课堂中创造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或进行小组讨论,来为问题的解决而服务。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进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1.课前搜集资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眼,观察,调查自己身边和地理知识相关的事物,如家庭,校园,本地的自然景观,工厂农田。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事实求是的精神,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以致用的方法。(1)通过社会实践例1在讲解《水资源》一节时,教师可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观察自己家中的用水情况,有没有一些节水措施,向父母询问每月的用水量。上课后,各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并做好记录。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节水的方法,更能通过各个家庭的比较来调动学生节水意识。(2)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在讲解空气质量一节内容时,正逢华北地区雾霾天气,让学生从电视新闻,网络等渠道查找空气质量的高低,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了解本地的空气质量的好坏,通过何种措施来提高空气质量。此举不仅可以使本来枯燥的课本内容变得更容易接受,同时也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的环保意识。2.课堂动手操作传统分科课程主要传递给学生间接经验,虽然可以使该学科系统化,深入化,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能得到提高。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可以开展一些活动课程,来弥补之一不足。例2在讲解《地图》一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学校的操场,准备测绘工具:如卷尺、记录本等。让学生分组合作,先测量出校园有关数据,再让学生动手绘校园平面图,展示所绘校园平面图,谈测绘平面图的感受。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是学生在亲自实践中学到了知识,记忆当然深刻。在讲解《地球的大洲和大洋》时,单纯的让学生记忆各大洲的位置,名称,轮廓时就会显得很枯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白纸上绘画大洲简易图,通过自己亲自绘图的方式,就会对新知识更有兴趣,更易接受。在进行《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教学中,指导对学生进行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查找识记,为避免枯燥机械,可以小组间竞赛的方式,提问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指的是哪的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位于哪个省?”等富有人文色彩的问题。还可以比赛各省区的拼图,这样不仅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还利于拓展学生视野,感受到查图、用图的乐趣,增强学生地理学习意识。在讲解《天气》一节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最好选取1月和7月的某一天),让学生自己扮演天气预报员,对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省会城市做出预报。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对各地天气的认识,也对我国各个省级单位有了初步了解,还可为将来学习我国的气候带下铺垫,可谓一石三鸟。3.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或组间展开辩论,是合作学习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对于教师呈现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发散性问题,这类问题有较强的综合性,思考性,答案不唯一,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因此对问题的看法也是各不相同的。通过讨论,可以使学生对所面对的问题描述得更清楚,分析得更透彻,解决得更完善。例3在讲解我国工业时,让学生对比辽中南工业基地和沪宁杭工业基地的地图,找出两者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思考这样的特点又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这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学生必须从资源分布,交通运输,两地的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时,让学生回答两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各自的农业(种植业和畜牧业)有什么特点。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在讲解人口一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小组之间的辩论,人口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是起促进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正方,反方互相拿出自己的证据,进行辩论。其结果,可以是全班同学对人口问题理解得更加透彻。(三)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关注的事项初中新课改以来,为响应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号召,笔者所在学校也提出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想以此作为学校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特色学校。各教学班纷纷划分小组(以6人为单位,并制作组牌以作区别),对桌椅做了重新布置,以方便于小组合作学习。广大教师也在逐渐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真正做到小组合作学习有其“形”,也有其“实”。1.学生分工要明确,相互形成依赖性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小组成员要进行角色分工,明确各自的责任,以保证活动能够有序开展。每个小组的分工,根据所学内容的不同,可以具有差别,但几个基本角色:组长、主持人、记录员、检查员等不可或缺。学生认识到自己与小组内其他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每个同学都要为自己所在的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每个成员都要竭力地相互支持、相互鼓励,通过对同伴施加影响,促使彼此勤奋努力完成任务。如果角色分工不明确,小组成员各干各的,在小组讨论时,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人则成为“多余人”,坐在那里静听;小组汇报时,真正发言的仍是那一两个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参与讨论的只是少数几名学生,大多数学生则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达不到共同发展的要求。2.处理好合作学习与集体教学之间的关系合作学习与集体教学二者相得益彰,不可偏废,做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教师的讲授是每种合作学习方法的第一环节。作为起始环节的教师精讲是后继的小组活动开展的基础。开始的精讲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活动的知识背景,还使学生明确了活动的目的、要求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通过精讲为学生提供知识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然后抛出问题或者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提出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独立思考,或出现思考障碍,或出现答案不一,此时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好时机。如果不给学生提供情景,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自己要干什么,很难进入角色,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出现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而没有实际效果的情况,使讨论流于形式。在进行集中讲授时教师要认识到课堂讲授是以合作设计为基础的,讲授过程要力求简要清晰,高效低耗,有较强的启发性、引导性。3.突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主导性地位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合作学习是否能成功,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师不是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中,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到教学展开与评估等,教师都要全程把握。这就需要教师不仅在学习活动设计上掌握主动权,而且需要在活动进程中始终控制着学习的方向,使得教学任务最终得以完成。此外,在开展合作学习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区分课堂行为,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当个别学生不认真参与交流,或个别小组不认真时,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提出明确要求;当小组讨论偏题时,教师应及时发现予以指正;当小组讨论遇阻时,教师应及时予以点拨,为他们开启思路,保证小组讨论能继续进行;当个别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真正完成任务。总之,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我们应正确认识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4.建立师生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的学习过程。传统教育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只有老师给出的答案才是标准的,学生的许多有创意的想法都被扼杀了,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这一点是应当反对的。事实上,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结构对世界的理解,因而,这种理解当然会发生不一致,对于学生的思想,只要不是原则上错误的,教师就不应将其扼杀。而是要注重引导和鼓励,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克服思维定势,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学生的新奇想法也增添了教师的教学经验,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创建一种和谐的民主的教学氛围,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塑造健康人格。六、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业评价一提到学业评价,可能很多教师就会想到考试。在我国直至目前,评价基本上是针对学习的结果进行的,因此,大家才会有这样的不准确的认识。如果单纯的以学习结果的好坏来评价学生,会使得问题解决式教学流于形式,教师只需直接告诉学生结论或答案,再加以强化练习就可获得好成绩,这也是素质教育长期得不到真正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渐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业评价不应局限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的话,就可以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塑造学生健全的主动地人格,真正实现评价的教育引导作用。正如新课标中所提出的:“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一)关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当前的地理考试主要以考查学生所记住的地理知识的准确性,知识水平固然重要,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后才能发展起来。但一个不容无视的问题是,当前本校的各类地理考试中,知识水平的考核占到绝大多数,有些教师甚至认为,只要是课本中的文字就都有可能设置考题,课本中的每一句话都应了解,都应记住。因此学生要靠大量的机械记忆才能得分,实际上出现了“考前背课本,考过全忘记”的现象。这种只满足于考查学生知识积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