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灵丘县富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河峪东山铁矿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1页
山西省灵丘县富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河峪东山铁矿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2页
山西省灵丘县富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河峪东山铁矿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3页
山西省灵丘县富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河峪东山铁矿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4页
山西省灵丘县富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河峪东山铁矿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制单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一、概述 1(一)编制目的、矿区范围及矿山概况 1(二)矿山自然概况 5(三)矿山开采历史及生产现状 11(四)对上期方案的回顾 17(五)编制依据 18二、矿区地质与资源概况 23(一)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3(二)矿体特征 25(三)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26(四)资源储量估算 31(五)矿区查明的(备案)矿产资源储量 34(六)对地质报告的评述 35三、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37(一)开采方案 37(二)防治水方案 48四、矿床开采 52(一)确定矿区开采顺序 52(二)生产规模的验证及矿山生产服务年限 52(三)采矿方法选择和比较 53(四)矿块的结构参数及矿块的采矿回采率 55(五)地表陷落范围的确定 58(六)共伴生及综合利用措施 58(七)矿产资源“三率”指标 58(八)采掘进度计划 58(九)利用远景储量扩大生产能力或延长矿山生产年限的可能性 59五、选矿及尾矿设施 60(一)矿石的选矿方法及试验结果 60(二)选矿厂建设规模及设备 61(三)选矿尾矿设施 62六、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 65(一)配套的安全设施和措施 65(二)安全生产措施 69(三)工业卫生与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防治措施 76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79(一)评估范围及级别的确定 79(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 81(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 96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 116(一)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116(二)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 121(三)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125(四)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130九、矿山及影响区土地复垦评价 134(一)影响区土地利用现状 134(二)土地损毁的分析预测 140(三)复垦适宜性评价及复垦目标任务和措施 155十、土地复垦工程 178(一)土地复垦工程设计 178(二)复垦计划安排及服务年限 196(三)复垦效益分析 200(四)保障措施(组织保障、经费保障、技术保障、监管保障) 202十一、经费估算 210(一)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210(二)土地复垦经费估算 216十二、结论与建议 233(一)结论 234(二)建议 238附图图名县富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河峪东山铁矿现状平面图丘县富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河峪东山铁矿总平面布置图丘县富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河峪东山铁矿投影图1:2000县富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河峪东山铁矿估算纵投影图1:2000灵丘县富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河峪东山铁矿1:2000图1:2000灵丘县富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河峪东山铁矿标准图1:200灵丘县富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河峪东山铁矿质环境现状评估图1:2000灵丘县富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河峪东山铁矿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1:2000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部置图1:2000状图1:2000测图1:2000划图1:20001、矿山企业资料真实性承诺书2、缴纳保证金承诺书3、编制委托书4、编制单位承诺书5、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6、编制人员身份证复印件7、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8、企业营业执照9、安全生产许可证地质报告》储量备案证明(晋国土资储备字[2004]265号)及评审意见书(晋评审储字[2004]35号)11、《山西省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12、大同市国土资源局文件(同国土资发[2011]24号)关于对灵国土资发[2010]77号文件的审查意见13、《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书(晋地矿采14、《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有限公司土地复垦方案》评审意见表15、《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评审意见表“晋国土资环(矿)备[2012]0015号(非煤)”16、2000坐标转换成果表17、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晋安监管—函[2012]14号18、大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设计变更《安全专篇》设计审查的批复19、大同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对灵丘县富力矿业有限公司新河峪东山铁矿矿区范围与各类保护区重叠情况核查的补充报告(同国土资发[2018]405号)20、大同市园林局关于灵丘县富力矿业有限公司与各类风景名胜区重叠情况的核查意见(同园函[2017]53号)21、大同市文物局关于灵丘县富力矿业有限公司新河峪东山铁矿采矿权矿区范围内不可移动文物情况核查的意见(同文函字[2017]184号)22、大同市水物局关于对2017年第一批53宗采矿权矿区范围与各类保护区重叠情况进行联合核查的复函(同水函[2017]51号)23、关于灵丘县梨园金矿和有限责任公司等二十四家采矿权项目与各类保护区重叠情况核查意见的函同林函[2017]119号24、2017度矿山储量年报审查登记表(部、省发证)及山西省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资源储量变化说明表25、2018度矿山储量年报审查登记表(部、省发证)26、矿石供货协议27、土地复垦公众参与调查表140000031030529、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以晋矿采划字[2005]117号对山西省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申请的划定矿区范围进行了批复31、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文件晋国土资办发[2010]150号关于进一步做好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工作中储量核实工作的通知32、灵国土资发[2008]37号关于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界外设置主井口情况的说明33、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文件晋国土资发[2009]28号关于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中换发采矿许可证有关问题的通知34、灵丘县国土资源局以灵国土资发[2010]195号关于新河峪东山铁矿申请扩包界外井口的审查意见1一、概述(一)编制目的、矿区范围及矿山概况1、编制目的及任务根据山西省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非煤整合办核[2008]9号“关于《大同市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灵丘县富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河峪东山铁矿(以下简称东山铁矿)为单独保留矿山。该矿山2011年12月11日由山西太行矿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的《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年12月10日,采矿证也即将到期,因此东山铁矿委托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编制《山西省灵丘县富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河峪东山铁矿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目的:(1)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恢复治理方案到期,采矿证即将到期,根据相关要求,特编制此方案。(2)为减少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和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提供技术依据。(3)为矿山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为规范土地复垦活动、加强土地复垦管理及监督检查提供依据。编制任务:(1)依据《山西省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总平面布局,确定可采资源量、资源利用率、产品方向;(2)通过实地调查及搜集资料提供合理的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2(3)通过实地调查及搜集资料提供合理利用土地的方案,预防和治理矿山生产对土地的损毁。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4.1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是实施保护、监测和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技术依据之一,本方案不代替相关工程勘查、治理设计。2、矿区位置、交通新河峪东山铁矿位于灵丘县城北东26°方向的落水河乡新河峪村地理坐标为(CGCS2000):东经:114°16′20″~114°17′02″,北纬:39°31′50″~39°32′13″,中心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6′41″,北纬39°32′01″。新河峪东山铁矿西部有灵丘至广灵的二级柏油路经过,灵丘至可直通北京、太原、大同和河北省来源县,交通较为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1-1)。33、矿山采矿权设置及矿区范围矿山现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012120004989:采矿权人:灵丘县富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开采矿种:铁矿;开采方式:地下开采;4机关: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采矿许可证的矿区范围由以下8拐点连线3度带(114°)XY123456788155.01CGCS0坐标3度带(114°)XY123456784、企业性质与隶属关系灵丘县富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性质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行政区划隶属山西省灵丘县落水河乡管辖。5(二)矿山自然概况1、矿山自然地理(1)地形地貌矿区位于塔涧河东部中低山区,处于塔涧河和西河分水岭一带,最高点位于矿区北东部山梁上,标高1580m,最低点位于矿区南部沟地形切割强烈,属中低山中等切割地区。矿区分水岭一带山梁总体走向主要为北西向,山梁基岩裸露,坡度40-50°,局部陡立。由分水岭向西南地势逐渐变缓,山坡坡度20-30º评估区内沟谷与山梁相间排列,由北西向南东分布有3条沟谷,mm时有短暂洪流,洪水流量约4m3/s,G2号沟谷,呈“V”字型,走向北东,长约800m,宽约10-20m,下游较窄,上游为基岩沟谷,下游堆积有采暴雨时有短暂洪流,洪水流量约4m3/s,G3号沟谷,呈“V”字型,走向北西,长约700m,宽约10-20m,下游较窄,上游为基岩沟谷,下游堆积有采暴雨时有短暂洪流,洪水流量约4m3/s,现工业场地1位于该沟谷的西6(2)气候特征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寒冷期长,冬季较长,寒冷少需。根据灵丘县气象站资料记载(1958—2017年),多年平均气温7℃,678mm(1982 (1958年7月),日最大降水量为80.9mm(1963年8月7日),小时最大降水量38.3mm,10分钟最大降水量15.8mm。年蒸发量一般为1800mm,最高为2161mm,一年之中,一般5月份蒸发量最大,月蒸大冻土深度800-1100mm,最大可达1500mm。年主导风向为西北偏(3)水文区域所在位置属海河流域的大青河水系唐河支流塔涧河流域,塔涧河:为唐河一级支流,发源于石家田乡义泉岭、太那水、马头关一带山区,流经石家田、城关、落水河等三个乡镇,于落水河乡北水芦7村汇入唐河,全长约21km,流域面积66.9km2,流域比降19.2%,为季节性河流,最高洪水位标高1150m,矿区附近侵蚀基准面标高约1130m。据水文站资料,区内常年性河流还有西河发源于南岐村一带,流量一般28.4L/S;干旱年份河水断流,在洪水季节流量可增大百倍,流经王庄、苏地在灵丘县城附近汇入唐河。矿区内沟谷无常年流水,均为季节性沟谷,平时干枯无水,雨季时有少量洪水,地形有利于降水的外排,降水由东向西汇入塔涧河,详见矿区水系图1-2。(4)地震烈度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2015-05-15发布的国家标准(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基本烈度为Ⅶ度。(5)植被8根据《山西省植被类型图》和实地调查,灵丘县属暖温带,植被类型有森林、草甸、草灌草原、草原和农田等。主要树种有落叶松、云杉和桦树,山麓灌林丛生。境内草本科植物种类繁多,以多年旱生型丛生禾草为主。近年来,由于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程,林地和草地分布面积明显增大。主要灌木种类以黄刺玫和沙棘为主。草类有白羊草、披碱草、狗尾草、苦菜等。工作区内自然植被以旱生植物为主,主要植被有白羊草、狗尾草及沙棘灌丛,灌丛中杂草茂盛,主要农作物以玉米为主,占种植面积人工植被为杨树、柳树,人工植被分布于矿区西部缓坡上。天然植被分布广泛,分布于山坡及山梁上,耕地零星分布于山前缓坡上,一年一熟农作物主要为玉米,天然植被以灌木草丛为主,见照片1-3(6)土壤工作区位于新河峪村北东白石头山西侧,其主要土壤类型为褐土褐土性土:母质是岩石风化物或黄土,地层较厚,土质较为均地表有薄层腐殖质,有机质含量在1.4%上下,表层有石灰反应。粘化层不发育,心土中有假菌丝状的碳酸钙沉积物,底层为半风化的母岩92、土地利用现状根据灵丘县国土资源局2017年12月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成果,矿区土地利用现状一级类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二级类为旱地、其他林地、其他草地、采矿用地,其中旱地面积1.6483hm2,其他林地面积5.1545hm2,其他草地面积40.7537hm2,采评估区土地利用现状一级类为耕地、林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及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二级类为旱地、其他林地、其他草地、采矿用地及内陆滩涂,其中旱地面积7.4590hm2,其他林地面积5.1545hm2,其他草地面积50.5509hm2,内陆滩涂面积0.0415hm2,采涉(hm2)耕地林地草地7537比例(%)所涉(hm2)地城镇地称县2821比例(%)3、经济概况工作区隶属落水河乡管辖,落水河地处晋东北太行山深处,大同市灵丘县北部山区,距灵丘县城北约11km。11.3万亩,牧坡面积10.5万亩。主要农作物以玉米为主,兼种谷、黍、豆、土豆、薯类等,畜牧业以优质绒山羊、改良黄牛为主。经济林以核桃、花椒为主,还有苹果、桃、柿子等。用材林主要是油松、落叶松、杨、槐树。落水河乡辖19个行政村,40201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4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59元,粮食总产量1450万斤。矿区周边村庄为新河峪村,位于矿区西南部,全村186户,587农作物主要有玉米、谷子、黍子、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胡麻、油菜籽等。畜牧业以牛羊居多。201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6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60元。矿区及周边村庄供水水源为塔涧河松散层孔隙水,可满足村庄生活、生产用水及矿山生产生活用水。矿区及周边无水利工程、电力工程及重要建筑设施,无自然保区及重要旅游景区。(三)矿山开采历史及生产现状1、矿山历史沿革山西省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2003年12月25日取得了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山西省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普查探矿许可证,证号;地理位置: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图幅号:查单位地址:太原市学府街36号,(探矿许可证见附件中)。2004年在探矿权范围内探矿权人张铭委托山西省地质矿产咨询服务公司编写了《山西省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普查地质报告》,该报告于2004年10月8日由山西省地质矿产科技评审中心评审通过,评审意见编号为晋评审储字[2004]35号;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4年11月备案,《山西省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普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编号晋国土资储备字[2004]265号,备案的资源储量为332+333资源量26.92万吨,(晋评审储字[2004]35号评审意见及晋国土资储备字[2004]265号备案证明见附件中)。2005年12月9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以晋矿采划字[2005]117号对山西省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申请的划定矿区范围进行了批复,划约0.5056平方公里,(晋矿采划字[2005]117号划界批文见附件中)。根据晋矿采划字[2005]117号划界批文,矿山2006年4月领取了山名称:山西省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经济类型:私营企业;开采矿种:铁矿;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2.00万吨/年;矿区面里;有效期限:2006年4月至2008年4月;开采深mm厅。(采矿许可证见附件中)。根据山西省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晋非煤整合办核(2008)9号]关于《大同市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晋非煤整合办核(2008)9号]见附件中),山西省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为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的单独保留矿山,该矿山委托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七地质队对该矿进行了资源储量核实工作,编写了《山西省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资源整合用),该报告由灵丘县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评审通过(评审意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文件晋国土资办发[2009]31号,“关于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有关要求的补充通知”精神(资源整合前已进行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并缴纳资源价款的单独保留矿山,不再进行评审备案,但应在原报告的基础上编制核实报告。核实中矿山资源储量有增加的,根据晋非煤整合办字[2008]8号文“关于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中有关具体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需补缴价款的,报告由山西省地质矿产科技评审中心评审,省厅备案),该矿山为单独保留矿山,在资源整合前已进行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并缴纳了资源价款,编制了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核实中矿山资源储量没有增加,因此不需要备案。(晋国土资办发[2009]31号文件见附件中)。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文件晋国土资办发[2010]150号,关于进一步做好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工作中储量核实工作的通知,大同市国土资源局以“同国土资发[2011]24号”文件(关于对灵国土资发[2010]77号文件的审查意见)形式确认了《山西省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资源整合用)中的保有资源储量为21.01万吨(晋国土资办发[2010]150号、同国土资发[2011]24号见附件中)。东山铁矿由于利用原探矿井设置的主井口,导致主井口在矿界外,灵丘县国土资源局以灵国土资发[2008]37号(关于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界外设置主井口情况的说明)进行了情况属实的确认(文件见附件中),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文件晋国土资发[2009]28号关于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中换发采矿许可证有关问题的通知,灵丘县国土资源局以灵国土资发[2010]195号关于新河峪东山铁矿申请扩包界外井口的审查意见,并申请进行了换证,换证后矿区面积有原证的0.5056平方公里扩大为0.5141平方公里。矿许可证,许可证证号:C1400000610333,采矿权人:张铭;矿山名称:灵丘县下开采;生产规模:2.00万吨/年;矿区面积:0.5056km2;开采标高: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证号更换为C1400002009012120004989;2010年矿山进行了扩包井口的扩界,扩界后,矿区面积变更为:km)登记内名预核字[2015]第565号对企业名称、采矿权人及经济类型进行C1400002009012120004989,采矿权人:灵丘县富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名称:灵丘县富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河峪东山铁矿;经济类型:2.00万吨/年;矿区面积:0.5141km2;开采标高:1350-1150m;有效期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中部及中西部沿矿体形成了小规模的露天采坑两处,面积约9409m2,CK1采场边坡高2-7m,坡角约58-70º;CK2采场边坡高2-10m,坡角60-75º。矿山办理采矿权后,采矿范围主要为Fe1矿体中东部矿段:采 (SJ1、SJ2、SJ3、SJ4),下盘施工一个竖井(SJ5)及YD1(1225)沿脉坑道,主要开采矿体中东部1220m标高以上铁矿体,截止2007年底,矿区内中部3线东130m、西90m区域的1220m标高以上矿体已采空,采空面积约672m2,采高10m,采空区埋深约26m,采厚平均约3m,经现场调查2008年—2010年矿山未进行开采。3、矿山生产现状根据实地踏勘调查情况,目前矿山企业已进行了基建建设,施工了两条斜井,修建了两处工业广场、一处办公生活区及通往各个场地(1)巷道主斜井位于矿区南部,井口中心坐标为(西安80坐标系)X=4377462.44,Y=38523740.73,H=1205.67m。Y:38523991.67,H=1240.23m。根据核实报告及现场调查,三条巷道中YD1内存在采空区,位于矿体中东段,总长220m,先穿后沿,采长220m,采高约10m,采宽沿矿体厚度方向约3m。其它巷道内均不存在采空区。地下巷道总长度大约有540m左右,巷道内均无积水。主斜井、风井保存完好,可后续XYH(°)(m)J7462.44.73×2.27760×2.0070×2.007700×2.00400×2.00760×2.00770×2.007748.06.12.00×2.00(2)工业广场及办公生活区矿山修建了两处工业广场、一处办公生活区。工业广场为XJ1、压所、值班室。办公生活区位于矿区外的南西部,其中包括职工宿舍、更衣室、浴室、锅炉房、会议室、警卫室、餐厅、保管室、材料库等。(3)矿山道路矿山修建了通往各个场地的道路,道路宽约4m,长1497m,基本联通了各个场地。(4)废渣场现状条件下在SJ1、SJ0—SJ4、XJ1探矿工程硐口有4个废渣堆DZ1-DZ4,DZ1占地面积约0.3105hm2,堆渣量12770m3,DZ2占地面m此外矿山已修建废渣场一处,位于矿区南西部,占地面积1.4354hm2,下部修建了拦渣坝,但未投入使用,基本为原始地貌。拓4、周边四邻矿山与开采情况矿山南西部边界直距约320m处为灵丘县巨源石材有限公司新河峪铁矿,除此之外,矿区周边300m之内无其它相邻矿权设置。新河峪铁矿开采矿种为铁矿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3万吨/年,开拓方式采用斜井、平硐开拓。见图1-5相邻矿山关系图。矿区内没有需要保护的自然风景区、重要水源地、名胜古迹、工厂等人员密集区域及重要设施。(四)对上期方案的回顾1、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编制、审批及执行情况2011年6月山西省矿业联合会技术服务中心编制了《灵丘县新河审中心组织专家评审通过,评审意见书(晋地矿采审字[2011]第18号)》。该《方案》确定采用地下开采方式,采用平硐、斜坡道开拓系统,按照垂直高度50米进行阶段划分。该矿山未按开发利用方案进行采矿活动。2、矿山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审批及执行情况2011年12月11日山西太行矿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了《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2012年12月30日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备案号为(晋国土资环 (矿)备[2012]0015号(非煤)。《恢复治理方案》中设计近五年工作量主要是:治理废弃露天采坑2处,治理废弃矿渣堆5处,沟谷泥石流一处;采空塌陷区1处;hmhmhm施工监测孔一个,布设各类监测点22个。矿山近5年内,矿山未生产,矿区未出现地面塌陷情况,矿山恢复治理工作只对设计的部分监测点进行了监测。2013年8月山西哲瑞土地勘测规划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灵丘县,该《方案》于2013年10月15日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评审通过。矿山未按照上一期恢复治理方案和复垦方案进行恢复治理和复垦,已缴纳土地复垦费7.58万元,将于本次“三合一”后继续进行缴纳预存,土地复垦资金预存承诺函见附件。(五)编制依据本次工作主要以国家、地方现行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程以及矿山工程技术文件等为依据,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年1月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3)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4年3月1日起执行);(4)国务院第592号令《土地复垦条例》(2011年3月5日起实施);2、政策依据(1)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实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及评审工作“三合一”的通知(晋国土资函[2016]430号)(2)《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3)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的通知”及附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国土资发[1999]98号(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2009年(6)《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实施土地复垦条例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50号文(7)《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2013年3月1日(8)《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文,2007年4月12日(9)《水利工程营业税改征增植税计价依据调整办法》(水总[2016]132号)。(10)《土地整治工程营业税改征增植税计价依据调整过渡实施方案》(国土资厅发[2017]19号)。3、规程、规范依据(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2)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3)《冶金矿山采矿设计规范》(GB50830-2013);(4)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5)《冶金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GB51119-2015);(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7)《冶金矿山井巷工程设计规范》;(8)《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2008);(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10)《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11)《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1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3)《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T5817-2009);(AQ4203-2008);(15)《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16)《机械防护安全规程》(GB12265-1990);(1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9)《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20)《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21)《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GB/T29639-2013)。(23)《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TD/T);(24)《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4部分:金属矿》(GB/T);(25)《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4、技术资料依据(1)2004年9月山西省地质矿产咨询服务公司编写的《山西省灵峪东山铁矿普查地质报告》;(2)山西省地质矿产科技评审中心于2004年10月评审通过的《山西省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普查地质报告》的评审意见书(晋评审储字[2004]35号);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04年11月以晋国土资储备字[2004]265号备案证明。(3)2009年4月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七地质队编写的《山西省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资源整合用);(4)灵丘县国土资源局聘请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于资发[2011]24号出具了审查意见;(5)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012120004989),发证机关:山西省国土资源厅;(6)2011年6月山西省矿业联合会技术服务中心编制的《灵丘县(7)山西省地质矿产科技评审中心2011年9月5日评审通过的《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书(晋地矿采审字[2011]第18号);(8)2011年12月11日山西太行矿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的《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2012-2016);(9)《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备案证明(晋国土资环(矿)备[2012]0015号非煤);(10)2013年8月山西哲瑞土地勘测规划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11)《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的评审表;(12)2017度矿山储量年报审查登记表(部、省发证)及山西省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资源储量变化说明表;G (2017年12月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成果),资料来源:灵丘县国土资(14)《灵丘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2006年-2020年);(15)《灵丘县落水河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5、产权依据(1)矿山企业承诺书;(2)矿山企业土地复垦承诺书;(4)编制单位承诺书;6、其他依据(1)土地复垦公众调查表;(2)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资源概况(一)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断块的涞源块隆与五台块隆的过渡地带,构造单元分区详见图2-1。1、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为上太古界五台超群石咀群金岗库组、中上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及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1)五台超群石咀群金岗库组(Wsj):出露于区内中部,呈北西向展布。其岩性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夹磁铁石英岩、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及部分含蓝晶石、矽线石、石榴石二云片岩、白云片岩、浅粒岩。该组地层厚度为862m。地层产状350°∠70°。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暗灰黑色,主要成分为斜长石(40%)、石英(30%),其次为角闪石(15%)、黑云母(8%)等。斜长石呈柱状,可见聚片双晶,表面具土化;石英呈粒状;黑云母呈鳞片状,多已弯曲。岩石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相间排列组成条带状。鳞片变晶结构,片麻状、条带状构造。为本区铁矿赋存层位。磁铁石英岩:呈似层状,局部透镜状。风化面呈灰黄色,新鲜面为灰黑色。粒状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主要由石英、磁铁矿及少量的角闪石组成。混合岩化强烈,是区内的主要铁矿层。(2)中上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Chg):主要出露于区内东北部。其岩性:底部为含砾长石石英砂岩、含燧石条带白云质灰岩;中部为薄板状白云质灰岩、厚层白云质灰岩;上部为燧石条带白云质灰岩。该组地层厚为793m,呈角度不整合于基底变质岩之上。(3)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Q3):第四系在矿区内有黄土层和残坡积层。黄土层分布在山坡平缓处及山脚地带,为浅黄色砂土及亚砂土,厚4-15m。残坡积层分布广泛,腐植层,厚2-12m。2、构造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断块的涞源块隆与五台块隆的过渡地带,经受了五台期多期变质变形及燕山期强烈的构造热液活动,表现出较为复杂的构造形迹,褶皱构造主要表现为变质基底中的一些揉皱构造,规模大小不一。矿区位于猫山倒转向斜北翼,断裂构造不发育,为一倾向北北西3、岩浆岩矿区内岩浆岩主要为五台期变质石英闪长岩(6o12):分布于评估区东南部,侵入于五台群石嘴亚群金岗库组地层中,岩性单一,为灰白色,变余半自形粒状结构,片麻状、条带状、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斜长石(70%)、角闪石(15%)、石英(10%)及少量暗色矿物。岩石多具定向构造,普遍绿帘石化、绿泥石化及绢云母化。(二)矿体特征1、矿体特征评估区内铁矿体赋存于上太古界五台超群石咀群金岗库组斜长片麻岩中,区内共圈定1条铁矿体,位于评估区南部,近东西向展布,mFe21.18-28.28%,平均25.79%,矿体顶底板均为黑云斜长片麻岩,矿m2、矿石质量特征(1)矿石结构构造区内矿石结构为中—粗粒半自形粒状变晶结构;矿石构造以条带状构造为主,次为条纹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2)矿石矿物成分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40—45%),少量赤铁矿、褐铁矿。磁铁矿以粗粒为主,细粒次之,粒径一般在0.1—1.4mm,个别大于1.5mm。矿石矿物主要有石英(35%)、长石(15%)和少量的角闪石(10%)、黑云母(5%)、绿泥石(2%)、绿帘石(1%)。石英晶粒呈它形晶—半自形晶,角闪石晶粒呈自形晶—半自形晶。(3)矿石化学成分(4)矿石品位mFe21.18-28.28%,平均25.79%,有用组分Fe分布较均匀,属稳定,矿体品位沿走向、倾向变化不大。3、矿石类型按矿石的结构、构造和分布特征,矿石的自然类型为条带状(条纹状)磁铁矿石、致密块状磁铁矿石两种类型;按组成矿石的主要铁矿物分为磁铁矿石;按矿石中主要脉石矿物种类分为角闪石—石英型铁矿石。矿石的工业类型为需选磁铁矿石。4、矿体围岩与夹石矿体上、下盘围岩为黑云斜长片麻岩,矿体中未见夹石。5、矿床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该铁矿无可综合利用的矿产。6、矿石风(氧)化特征根据地表工程揭露情况分析,地表氧化、淋滤作用较弱,矿石氧化程度较低,氧化深度一般为3—7m,氧化带之下为原生矿石。(三)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1、水文地质(1)矿区含水层类型根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成因类型及含水介质类型等将全区含(Ⅰ)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主要为黄土夹砂砾石层,为坡积、洪积、冲积等近代堆积物,在矿区内大面积出露,水量随松散层厚度、面积大小及所处位置不同而各异。由于汇水面积小、含水层厚度小、分布面积小,因此,富水性弱,属透水不含水层。(Ⅱ)基岩裂隙含水层基岩裂隙含水层分为变质岩裂隙含水层和碳酸岩裂隙岩溶含水1)变质岩裂隙含水层含水层岩性为太古界五台超群石咀群金刚库组的变质岩,地下水富存于变质岩风化裂隙内,风化裂隙的含水性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差异很大。水平方向随地势变化、松散覆盖层厚度及岩石成分不同,地势陡峭的山坡与松散层覆盖较薄之处风化裂隙较发育。垂直方向随深度增加,风化程度逐渐降低,风化裂隙逐渐变细变稀。据周边钻探属弱富水含水层。据调查,矿山停产前开拓及采矿中涌水量约6-7m3/d,主要以顶板渗水为主。2)碳酸岩裂隙岩溶含水层含水层为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质灰岩,地下水赋存于裂隙岩溶内,平行层面的溶蚀孔洞与斜交层面的构造裂隙与溶蚀溶洞较发育,总体岩层较破碎,为较好的透水层,富水性弱。(2)矿区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矿区处于分水岭附近,无地表水体,属地下水补给区。区内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沿构造裂隙或层间裂隙运移,受地形、构造、含水层空间控制,在垂直补给深层含水层的同时,向下游径流,排泄方式主要为向下游径流及少量矿坑排水。松散岩类孔隙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沿自然地形由高向低,由支沟向主沟径流,排泄方式为蒸发及向下游排泄。(3)地下水化学特征根据水质分析结果,本区基岩裂隙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矿化度0.3g/s。地下水的性质为冷水、中性、耗氧量中等-稍高、矿化(5)矿坑充水因素矿区主要含水层为变质岩裂隙含水层,与矿体直接接触,为直接充水的裂隙充水矿床,矿床主要充水方式以渗漏水为主,根据已有竖井、斜坡道开拓及采矿情况,实际涌水量6-7m3/d。区内矿床充水水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1)大气降水该区接受大气降水后,一部分随时转为地表径流汇集沟谷,顺沟谷排出矿区,一部分沿风化裂隙、构造裂隙方向渗入地下,逐步补给主要含水层,为矿床间接充水水源。2)地表水区内无地表水系,在矿区的南西部有塔涧河通过。3)地下水本矿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赋存于上太古界五台超群石咀群金岗库组和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变质岩中,金岗库组组变质岩富水性极不均匀,属弱富水含水层;高于庄组变质岩透水层较好,富4)采空区积水矿区内中部3线东130m、西90m区域的1220m标高以上矿体已区无积水。综上所述,矿区矿体地处中低山区的山坡地带,属于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的基岩补给区,矿体(赋存标高1150—1350m)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弱,地下水补给条件差。按照《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B12719-91)初步确定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2、工程地质(1)矿区构造发育情况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断块的涞源块隆与五台块隆的过渡地带,经受了五台期多期变质变形及燕山期强烈的构造热液活动,表现出较为复杂的构造形迹,褶皱构造主要表现为变质基底中的一些揉皱构造,规模大小不一。矿区内地层岩性较简单,且矿区位于猫山倒转向斜北翼,断裂构造不发育,为一倾向北北西向的单斜构造。(2)工程地质岩组及其特征根据岩石形成时代、成因类型、结构特征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等,变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1)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广泛分布于矿区内各沟谷及倾斜缓坡坡角上,岩性为第四系黄土层和残坡积层,黄土层分布在山坡平缓处及山脚地带,为浅黄色砂土及亚砂土,厚4-15m。残坡积层分布广泛,为碎石砂土及腐植层,厚2-12m。具有良好的渗透性,散体结构、孔隙度大,承载力一般,承载力特征值一般在150~200KPa左右,对矿床开采没有影响。2)变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出露于区内中部,呈北西向展布,由上太古界五台超群石咀群金岗库组、中上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变质岩组成,其岩性主要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夹磁铁石英岩、黑云变粒岩和灰岩等。在浅部风化带中岩石强度较低,岩体稳定性较差;在未风化地段岩石强度较高,岩体稳定性较好。现叙述如下: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矿体顶底板及围岩)暗灰黑色,主要成分为斜长石(40%)、石英(30%),其次为角闪石(15%)、黑云母(8%)等。斜长石呈柱状,可见聚片双晶,表面具土化;石英呈粒状;黑云母呈鳞片状,多已弯曲。岩石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相间排列组成条带状。鳞片变晶结构,片麻状、条带状构造。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抗压强度在30~45Mpa间,软化系数为0.65~0.83,属致密坚硬岩石,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矿床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开采过程中,应注意顶板局部破碎带坍塌及漏水现象。本矿区风化带中的矿体及其顶底板岩石均较破碎,呈块状—短柱状,局部为碎块状,岩石力学性质较差,并向边坡地带风化程度有由弱变强的趋势,作为直接顶底板是不稳定的,开采时需加强支护。风化带以下岩石裂隙局部较发育,属坚硬岩石,岩石的力学性质较好,作为矿体顶底板基本较稳定,但在大面积掘进和开采时,应留足够的岩柱和矿柱,支撑顶部岩石的压力,以免发生顶板塌陷和崩塌的可能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预测:A、氧化带岩石由于受风化作用的影响,岩石质量差,岩体较破碎,工程力学性质较差,容易发生顶板冒落,两壁受力挤压变形的现象,开采时应加强支护。B、矿区大面积掘进和开采时,容易发生顶板塌陷和崩塌的可能C、矿山开采后,将大面积破坏各岩体的整体稳定性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可能导致地面塌陷和山体开裂等对地质环境产生影响破坏的可能性。在诱发因素及大范围开采的影响下有可能发生局部崩塌滑动等岩土工程问题的可能性。综上所述,区内地形地貌条件简单,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层岩性单一,岩体结构以整体块状、层状结构为主;岩石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好,局部裂隙较发育地段,影响岩体稳定性,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按照《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初步确定本矿区属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3、环境地质矿区地貌类型属中低山山区,地形起伏较大,沟谷较发育,地形边坡一般为10-30°,局部较陡,沟谷边坡在自然条件下属稳定性边坡。矿区开采形成的废石首先填埋以往废弃的露天采场,其余的运往废石场,废石场已修建了拦石坝,采取了防渗措施,坝底部修建了排水涵洞,外围修建防排水渠;矿山生产废水及生活废水自然排泄到沟谷自然疏干。矿山在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及破坏主要是粉尘、噪声和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为防止开采及运输过程形成的粉尘及废气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应在采场周围设置防风林带,加水打眼,洒水喷雾,增加地表湿度,减少扬尘。应加装消音设备,以降低噪音的影响。矿山今后开采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矿山环境问题主要有地表崩塌或滑坡地质灾害;废石堆放可能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采矿活动对含水层的影响或破坏。地下开采产生的地面塌陷,也会使高陡边坡产生崩塌、滑坡等,这些崩塌物和顺坡堆积的废石堆以及堆积于沟谷中的废渣堆都会形成泥石流的物源,在暴雨条件下会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等不良隐患的发生,也会对矿山环境及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矿山应对采空区进行及时回填,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进行土地复垦,降低开采对植被及生态影响,保证最大程度绿化环境。4、开采技术条件小结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环境地质不良的矿该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勘查类型为Ⅱ-4型。(四)资源储量估算1、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参照《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并结合本矿床开采利用的实际情况,《核实报告》资源储量估算采用如下工业指mFe%;mFe%;2、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为采矿许可证批采范围,批采标高为资源储量估算对象为矿区范围内按照矿体圈定原则圈出的矿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根据矿体规模较小,呈脉状产出,形态简单、规则,倾角较陡约70°,沿走向、倾向均较稳定的特征,资源储量估算采用地质块段法之垂直纵投影法,在垂直纵投影图上进行资源储量估算。4、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1)平均品位1)单工程矿体平均品位的确定以单工程中样品品位按样品长度加权法平均求得,公式为:C=(C1m1+C2m2+……Cnmn)÷(m1+m2+……mn)式中:C:单工程矿层平均品位(g/t);Cn:第n个样品的品位(g/t);mn:第n个样品的长度(m)。2)矿块平均品位的确定采用矿块内单工程平均品位与该工程的样长和加权求得,其公式为:Ck=(C1M1+C2M2+……CnMn)÷(M1+M2+……Mn)式中:Ck:矿块平均品位(g/t);Cn:第n个工程平均品位(g/t);Mn:第n个工程的见矿长度(m)。由单工程外推的矿块的平均品位,采用该工程的平均品位。3)矿体平均品位的确定采用矿体各矿块平均品位与该矿块的矿石量加权求得,其公式为:Ct=(Ck1Vk1+Ck2Vk2+……CknVkn)÷(V1+V2+……Vn)式中:Ct:矿体平均品位(g/t);Ckn:第n个矿块平均品位(g/t);Vn:第n个矿体的矿石量(t)。4)矿床平均品位的确定采用各矿体平均品位与该矿体的矿石量加权求得,其公式为:CC=(Ct1V1+Ct2V2+……CtnVn)÷(V1+V2+……Vn)式中:CC:矿床平均品位(g/t);Ctn:第n个矿体平均品位(g/t);Vn:第n个矿体的矿石量(t)。(2)矿体厚度1)单工程矿体真厚度的计算a、工程中矿体真厚度:公式:M=L×(sinα×cosβ×sinγ±sinβ×cosα)式中:M-矿体的真厚度(m)L-工程中矿体的样长(m)α-矿体倾角(°)β-样槽坡度角(°)γ-矿体倾角与样槽方向间的夹角(°)当样槽坡向与矿体倾向相反时相加,反之相减。b、单工程矿体水平厚度的确定(Ms)式中:Ms-矿体水平厚度(m)M-矿体真厚度(m)α-矿体倾角(°)2)块段水平厚度的确定采用该块段内单工程矿体水平厚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块段的水平厚度。(3)面积的测定各块段投影面积采用中国地质大学研制的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投影图上直接测得。(4)体积的计算采用公式:V=S·M式中:V-块段体积(m3)S-块段投影面积(m2)M-块段平均水平厚度(m)(5)小体重本次资源储量估算沿用核实报告中的体重值3.52t/m3。(6)矿石量估算块段矿石量估算公式为:V-块段体积(m3)t-矿石体重(t/m3)(五)矿区查明的(备案)矿产资源储量2004年9月山西省地质矿产咨询服务公司编写了《山西省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普查地质报告》(以下简称《普查地质报告》);该报告由山西省地质矿产科技评审中心于2004年10月评审通过(晋评审储字[2004]35号),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04年11月以晋国土资储备字[2004]265号备案。2009年4月山西省地质勘查局在原《普查地质报告》的基础上编写了《山西省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资源整合用)(以下简称《核实地质报告》),该报告由灵丘县国土资源局聘请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于2009年12月评审通过,大同市国土资源局2011年1月12日以同国土资发[2011]24号出具了审查意见。m333铁矿石资源量27.79万吨,消耗矿石量6.78万吨;保有333铁矿石资源量表2-1Fe1矿体资源储量估算表(1150—1350m标高)平均品位(%)(m2)(m)(m3) 9.804.5471431496据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七地质队提供的《山西省灵丘县新河峪2007年12月底至今一直未进行采矿活动,矿区内无新增资源储量消耗。(六)对地质报告的评述本方案编制依据的地质报告为2009年9月山西省地质矿产咨询服务公司编写了《山西省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普查地质报告》及山西省地质勘查局编写了《山西省灵丘县新河峪东山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普查地质报告》通过矿区地形地质修测、探采工程编录、采样和化验,大致查明了铁矿体的数量、分布、规模、形态、产状及矿石质量;确定了矿石自然类型及工业类型。对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进行了调查,大致查明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初步确定本区矿床以裂隙充水为主,顶板直接进水,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环境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技术条件类型为Ⅰ类型,提交的报告正文章节、附图、附表齐全,并且该报告由山西省地质矿产科技评审中心于2004年10月评审通过,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04年11月以晋国土资储备字[2004]265号备案。《核实地质报告》在《普查地质报告》的基础上,依据以往地质勘查报告资料和矿山原有生产探矿巷道资料进行编写,有较充分的地质工程依据,符合以往已勘查的矿区矿产资源/储量核实的要求。报告对提交《普查地质报告》后动用及保有的资源储量进行了估算。提交的报告正文章节、附图、附表齐全,该核实报告已由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于2009年12月评审通过,大同市国土资源局2011年1月12日以同国土资发[2011]24号出具了审查意见。以上两报告基本能够满足编制开发利用方案的要求。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一)开采方案1、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的确定(1)生产规模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208号文要求,地下开采铁矿最低生产规模3万吨,采矿证的批采规模为2万吨/年,为合理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本方案设计生产规模为3万吨/年。由于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批准该矿的生产规模为2万吨/年,故矿山需申请变更生产规模。(2)产品方案本区铁矿石均为需选铁矿石,矿山准备与当地选厂长期建立供销合同,采出原矿全部运往该矿选矿厂加工。因此,本开发利用方案确定东山铁矿产品方案为:直接销售铁矿原矿。2、确定开采储量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深度1350~1150m标高;批准矿区面积为0.5141km2,本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对象为采矿许可证范围内所查明的1350~1150m标高之间保有的查明资源储量。m333铁矿石资源量27.79万吨,消耗矿石量6.78万吨;保有333铁矿石资源量TFe,mFe平均品位25.79%。矿山编制石资(m2)(m)(m3)(t/m3)(万吨)11根据所选用的开采方案,开采储量圈定是在矿山企业所提供的经评审备案的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附图(平面图及剖面图)上进行的,在考虑矿山开采现状和保证圈定合理、完整情况下,结合批准的开采范围,确定矿体的开采边界和最低开拓标高。本方案对《核实报告》提交的批采范围内保有的333类资源量为全部为开采资源储量。设计损失资源量估算方法与《核实报告》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相同,按《核实报告》的估算方法,采用地质块段法(垂直纵投影法),计损失块段投影面积采用中国地质大学研制的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投影图上直接测得。体积采用公式:V=S·M式中:V-块段体积(m3)S-块段投影面积(m2)M-块段平均水平厚度(m)(1)损失资源储量的估算本方案设计损失量包括两部分,近地表及露天采场底部预留10m厚隔离顶柱损失的资源储量部分和东西两边开采的不经济部分,两者之和为本方案设计损失量。具体估算见表3—2。算表(m2)(m)(m3)(t/m3)(万吨)8.51本矿隔离顶柱损失的资源储量部分和东西两边开采的不经济部分共计设计损失为8.12万吨。设计利用资源储量=21.01万吨-8.12万吨=12.89万吨(2)可采资源储量估算损失资源储量(333)为8.12万吨,开采损失率10%。Q可采=(Q保有-Q损失)×矿块回采率(90%)=(21.01-8.12)×90%=11.60万吨3、矿床的开采方式根据该矿区地形地貌、矿体赋存条件、矿体为陡倾斜矿体,矿体,采矿许可证批准的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所以本方案采用地下开采方式。4、开拓运输方案及厂址选择1)矿床开拓运输方案的确定(1)矿区地形地貌特征区内地形较复杂,沟深坡陡,最高点位于矿区北东部山梁上,标属中等切割区,地貌类型属中低山山区。总体地势北东高南西低,矿区内冲沟较发育,沟深数米-数十米不等,以自然分水岭为界,呈北东向展布,沟谷主要有3条,G1号沟谷,呈“V”字型,走向北东,长约600m,宽约20m,坡降约191‰,上游开阔,下游较窄,上游为基岩沟谷,下游堆积有采矿矿渣,汇水面积约0.23km2,两侧坡度15-32º,沟谷内无常年流水。暴雨时有短暂洪流,洪水流量约4m/s;3G2号沟上游开阔,下游较窄,上游为基岩沟谷,下游堆积有采矿矿渣,汇水面积约0.24km2,两侧坡度18-33º,沟谷内无常年流水。暴雨时有短暂无常年流水,暴雨时有短暂洪流,洪水流量约4m3/s。坡积物覆盖。(2)矿体赋存情况本次批采范围共圈定出1条铁矿体,编号为Fe1号,位于矿区南约720m,矿体厚度1.10-2.80m,平均厚1.80m。有用组分含量TFe29.40-31.40%,平均31.31%;mFe27.60-29.30%,平均29.21%,矿体顶底板均为黑云斜长片麻岩,矿体的赋存标高为1150—1350m,保。(3)矿体开拓现状及开拓运输方案的选择①矿体开拓现状根据核实地质报告及现场调查,矿区范围内共计存在前期掘进的3采高约10m,除此外其它巷道内均不存在采空区,地下巷道总长度大从矿山开采现状及保有资源量的赋存状态分析,前期掘进的竖井不能利用,已封闭。YD1巷道也不能利用,已封闭。XJFJ继续利用。②开拓运输方案的选择本次核实报告共圈定1条铁矿体,编号为Fe1号,矿体在批采标本次设计开采对象(开采范围)为批采标高之内矿产资源/储量类封闭XJ1、FJ1斜井,在矿体的西部布设1170m平硐,开采1170—1210m中段的矿体,在矿体的东部布设1290m平硐为回风平硐,在1210m中段、1250m中段上布设溜斜井,开采1210—1250m中段和1250—1290m中段的矿体,但矿体西部紧邻灵丘—浑源的公路,地形条件不利,不适合设计硐口;矿体东部1290平硐口应布设在矿体的下盘,工程布置很困难。提升斜井,利用XJ1开采1170—1210m中段的矿体,利用FJ1开采1210—1250m中段的矿体。在矿区的南东部布设1250m平硐为回风平硐,地形较有利。根据矿体赋存情况,结合安监局批复及矿山实际情况,本次选择方案二斜井+平硐开拓方案。根据地表地形、开采现状、矿体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确定本方案设计的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开拓方式为斜井+平硐开拓。本方案共布设2个采矿中段1170m中段和1210m中段,一个PD1平硐,为回风平硐,下中段设人行通风天井与上中段运输巷相连通。根据矿体赋存状态,考虑采矿难易程度,同时为了节省工程量,设计各中段之间布置1~2条分段巷道,分段巷道之间由斜坡道连接,分段高度10~20m。(4)主要开拓工程设计采用斜井+平硐开拓,开拓工程有采矿斜井+平硐、回风平硐及其它辅助工程。A、斜井XJ1:硐口坐标(CGCS2000坐标)X=4377464.828,Y=38523857.140,H=1205.67m,方位角:13°,坡度-10%,断面为主要担负本开拓系统内1170m中段的矿、岩、人员、材料及设备的提升运输工作。运输设备为矿用。斜井XJ1兼做进风井,为本系统安全B、斜井FJ1:硐口坐标(CGCS2000坐标)X=4377661.318,Y=Hmm,断面为2.35m×2.27,井底标高1210m,主要担负本开拓系统内1210m中段的矿、岩、人员、材料及设备的提升运输工作。运输设备为矿用。斜井FJ1兼做进风井,为本系统安全出口。C、回风平硐PD1:位于矿区南东部,位于地表岩石移动范围外的SXYH=1250.00m,方位角352°,坡度3‰,风井长为105m,断面为2.35m×2.27m,该井做为本系统的备用安全出口,硐口安装主扇。见表3—3。标CGCS(3°带)°X377718.347Y=38524195.602X4377464.828Y38523857.140X4377661.318Y38524108.081(5)阶段高度的确定由于采矿许可证批准的开采深度为1350~1150m,矿体平均厚度1.80m,矿体倾角68~74°左右,保有矿体实际赋存标高为1150~1250m之间,在留设约10m厚的隔离矿柱后,在采矿许可证范围内将可采矿m(6)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主要阶段运输巷道根据矿体赋存和采矿方法条件,可灵活选择在脉内布置或矿体下盘脉外布置。阶段运输巷道之间通过斜坡道相连,斜坡道、中段运输巷道采用矿用卡车运输,巷道断面2.35m×2.27m。(7)坑内提升、运输系统井下采用无轨运输矿石、岩石,各中段采出的矿石、岩石经采场溜井下放装入矿用卡车,矿石通过各中段运输巷经运出地表。矿石运至矿石转运场,岩石运至废石场排放。井下拐弯处应增设安全警示标志、照明标识等相关安全警示牌。矿山采用矿用卡车运输矿石、岩石,运输材料选用井下多功能服坑内各中段人员、采掘所用材料及设备等从运输巷运入坑内。(8)井下供、排水1)井下供水系统井下凿岩设备等用水量约为15m3/日,由地表主井口附近的容积为2)井下排水系统本方案考虑采用集中排水设施,在主井底部1170m设水泵房和水仓,排水管道沿主井敷设,装设两条相同的排水管,直接将地下水排出地表。其中一条工作,一条备用。水泵采用D12-25×3型三台(其流量12.5m3/h,扬程75m,电机功率7.5KW),排水管采用直径为60mm的无缝钢管。A、排水设备选型按照GB1642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泵站至少小时的正常涌水量设计,水泵排水能力应保证20小时内排出井下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备用水泵和工作水泵的排水能力应保证20小时内排出井下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①确定排水泵所必须的能力区水文地质资料,预测矿井最终正常涌水量为3m3/h,雨季矿井最大涌水量为6m3/h,据此来选择排水设施。时:Q1=Q正常/20=(3×24)/20=3.60m3/h最大涌水量时考虑两台泵同时工作:Q2=Q最大/20=0.5×(6×24)/20=7.20m3/h式中:Q1—按正常涌水量确定的排水设备所必须的排水能力,Q2—按最大涌水量确定的排水设备所必须的排水能力,Q4m3/d。②按排水高度估算排水设备所需要的扬程HH=KHP=1.1×35.5=39.05mHP—排水高度,(+1170m中段水仓底板标高+1170m~高位水池标高+1200m,高位水池高度考虑5.5m),35.5m。③水泵选型根据以上计算参数,结合矿山排水的特点,对照国内有关排水设备的技术参数,选取1170m中段水仓排水设备为矿用耐磨式多级离心泵,其型号为:D12-25×3型,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水泵效率:63%;电机功率:7.5kW;设计采用集中排水系统,将水排出地表。D12-25×3型水泵3台,,最大涌水量时2台同时工作,1台备用。④排水能力校核根据选择水泵的型号,工作水泵排出矿井24小时内的正常涌水量用时5.76h;除检修泵外,其他2台工作水泵排出矿井24小时内的最h满足安全规程要求。B、排水管路井下设置2条排水管,正常涌水量时用一条工作,一条备用,最大涌水量时2条排水管同时工作,管路布置在主斜井一侧。排水管管径按最大涌水量选取,计算如下:按d/排=[(4×Q)/(3600×π×V排)]1/2=[(4×7.2)/(3600×3.14×1.5)]1/2=0.041m=41mm根据以上计算,为保证最大涌水量时排水能力不受影响,单个排水管管径不得小于30mm。为防备突然停电时,产生的强大水锤压强超过选用的管件的公称压强,设计在排水管上安装安全阀。C、水泵房矿山水泵房分一般水泵房、潜没式水泵房两种。由于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已探明的矿体均位于区域水位之上。地下开采的矿井水主要为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涌水量较小,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因下:a.位于井筒附近,尽可能建在岩石坚硬致密、无裂隙地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