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标分析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的介定与要求其中有以下几点:1、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2、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3、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装在套子里的人》是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社版)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体裁是小说。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共编排了六个小说单元,其中第四册有三个单元为小说单元,本单元作为高中小说教学的起始单元,无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鉴赏小说的习惯至关重要。装在套子里的人学情分析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在高一下半学期必修3(第一单元)已学过《林黛玉进贾府》、《祝福》等小说,学生对小说已有一定了解。并且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学习中比较透彻而深入的学习了小说的三要素,这就为本课教学时学生自主赏析小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小说的情节性比较强,学生很感兴趣,因此要借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3、我教授的班级是普通班的十四班,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课堂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因此虽已学过但并不能完全掌握。因此在本课教授时,注重对旧知识的回顾,既要大胆放手的让学生自己去赏析,又要及时引导、补充,指出学生的思维盲区。《装在套子里的人》知识要点及能力训练
(一)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俄国最后一位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巨匠。一生写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深刻地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病态,猛烈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早期作品有《假面》《变色龙》《胜利者的胜利》《胖子和瘦子》《一个官员之死》《苦恼》《风波》《万卡》。1890年从库页岛回来后,作品的社会意义更加深刻,代表作品有《套中人》和《第六病室》。晚年,契诃夫致力于小说和戏剧创作,小说有《农民》《带阁楼的房子》《新娘》,剧本有《万尼亚舅舅》《樱桃园》,这时作品洋溢着乐观主义情调,对新生活充满信心。契诃夫是世界短篇小说大师,小说的艺术特色:①简练、朴实(\'简练是才能的姊妹\',\'写作的艺术就是精简的艺术\'),②夸张幽默讽刺手法,③情节富有戏剧性。
(二)课文简析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作品创作于1898年,其时沙皇俄国正处于专制统治时期,人们失去了思想与言论上的自由,别里科夫就是这种环境造就的一个\'典型人物\',也是当时制度下的一个\'良民\'。作者首先通过\'我\'介绍了别里科夫生活、习惯上、思想上的有形和无形的套子以及\'套子\'对自己的生活、学校的人、全城的人的影响。其次作者以恋爱及失败为中心事件,让别里科夫自己表演,语言、神态、心理逼真传神。一方面让我们觉得他可恶,另一方面又觉得他可怜。可恶之处表现在性格上的顽固保守、躲避现实、害怕变革和人格上的卑劣,可怜之处表现在整天六神无主、谨小慎微,因多疑而诚惶诚恐、为了维护专制制度而丧失了自我。总之,他不但不知自己的\'奴隶\'身份,而且想极力地让\'全城的人\'都生活在\'做稳奴隶的时代\'。
(三)课外阅读指导
仔细阅读普希金的《驿站长》、果戈理的《外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契诃夫的《苦恼》《一个官员之死》等,写一篇关于俄国作家笔下的\'小人物\'形象方面的读书笔记。
(四)能力训练
1.选出字形全对的一组(
)
A.车蓬
天方夜谭
胆怯
难堪
B.憎恶
恶梦
没精打彩
周济
C.辖制
孤僻
唉声叹气
讥诮
D.撮合
怂恿
体统
消谴
2.选出读音全对的一组(
)
A.和谐(xié)浑浑噩噩(hùn)怔住(zhèng)
B.滑稽(ji)
契诃夫(kē)
搓手(cuō)
C.谗言(chán)
黑黝黝(yǒu)傩送(nuó)
D.胡诌(zhōu)
船舷(xián)
悖乎(bó)
回答下列关于课文理解的几个问题。
3.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为什么全城的人都受他辖制呢?
4.别里科失与科瓦连科的交锋实质上是一种什么样的冲突?
阅读小说的最后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5.文中\'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哪样的人?
6.为什么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可回来时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7.文中的\'旧样子\'指的是什么样子?
8.\'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附参考答案
1.C(A.篷,B.噩,采,D.遣)
2.C(A.hún,
B.hē,D.bèi)
3.首先别里科夫的一言一行无不与当时残暴的沙皇制度相一致,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旧思想旧制度。其次,他乐于告密,人格卑劣,给全城的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4.科瓦连科是一个敢做敢当、具有新思想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新生力量的代表。他们之间的交锋,实质上是新旧两种思想的交锋,是新生力量与旧势力的冲突。作者借科瓦连科表达自己对新生活的向往之情。
5.别里科夫是一类人中的一个代表,即顽固保守、害怕变革、人格卑劣、阻碍社会发展的一类人。
6.因为长期生活在专制统治之下,那种完全自由快活的感情已经不复存在了,此其一,其二专制统治没有推翻,人们不敢也不可能享受完全的自由。
7.郁闷、无聊、乱糟糟的生活样子。
8.只要沙皇专制还存在,在这块土壤上会不断滋生出新的套中人,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反动专制统治是扼杀人性、制造\'奴隶\'的根源。装在套子里的人观评记录评析部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作家的小说风格。小说的标题叫“装在套子里的人”,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数一数别里科夫身上有多少个套子。请大家边看书边做符号,在套子下面画横线。不拖泥带水。有方法点拨。了解作家风格,立意高。有多少个套子,语言多好。师:很有道理。那是不是就是11个套子呢?生:不是。师:还有哪些套子呢?生:古代语言。师:为什么呢?生:因为“古代语言,对于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师:你的分析方法很好。阅读理解就是要善于从文中找根据。那还有没有其他的套子呢?教师的语言多具有启发性师:我看同学们不用再争论了。为什么呢?——因为别里科夫身上的套子是无法数清的。除了小说里已经具体写出来的以外,其他有没有了呢?我看肯定还有。(板书:数不清的套子)但我想问一问同学们,在别里科夫身上最主要的一个套子是什么呢?这个过渡非常自然,由整体感知一下子就到了文本主题的探究。一脉相承师:很有道理。但我以为还不够准确,或者说,我的观点和你的差不多,但又有区别。大家的意见呢?如何将学生的观点深入或者纠偏,这句是个很好的例子。师:对。我以为,别里科夫身上最主要的套子就是爱情上的套子。为什么呢?一是作者前面写那么多的套子花的笔墨并不怎么多,而写爱情这个套子,花了很多的笔墨。另一个原因是,任何情况下别里科夫都没有试图走出套子,唯有爱情的套子使他“昏了头”,然而,最终不但没有能钻出套子而且死在了这个套子上。不过,别里科夫的恋爱不同于一般人的爱情故事。那么是一个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呢。请同学看书,然后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给他的“爱情故事”加一个修饰语。想好以后,大家写在一张小纸上。我们马上比较一下看哪一种概括比较好。(教师收集答案。)这是一个小型讲座式指导。用的是课堂语言。这里让学生写作纸上,起码有这样的优点:一给了学生思考时间,真正做到研读,二是对学生书面语言的训练,三是提纲挈领的促使学生阅读,四采取了比较的研究形式。师:现在还剩三个,我们表决一下。(举手表决。举手表决,什么意思,学术研究似乎不用少数服从多数吧,这个地方搞不懂?难道是活跃课堂气氛?哦,也可能是了解学生的态度和认知人数总觉不是太严谨。师:我也这么想。这句话多亲切,充满了认同感,拉近了距离。当然用“昏了头”也不错。要提醒大家注意,用这一个概括,应该加一个引号,因为这是——生:课文中的话。老教师的语言敏感度真高!学生语言的严谨就是在这样的语言训练与辨析实践中形成的师:作者在前文特征夸张的基础上,通过这样一个漫画式的恋爱故事更深一步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不过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漫画式的恋爱故事,尤其是这个情节的结局,可信吗?为了认识这一问题,我们来思考一下:如果小说人物的结局不这样安排会有怎样的可能?这是一个情境介入式课堂活动,这个活动起码有这么几个优点: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通过和文本对比,深入理解文本,三是想象力的培养。师: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想象吗?如果没有,我们比较一下到底怎样安排最好。我市教研员强调:追问再追问。张老师的这两个环节:大家发散思维,比较深入理解。有异曲同工之妙。什么叫深入,什么叫培养思维,高明!师:看来同学们对小说的理解的确有了一定的深度。那么会不会,也不谈也不死呢,就是说小说中安排别里科夫的死有没有必然性呢?张老师的解读紧扣文本进行,这是需要我学习的。新课标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致敬!师:何以见得?追问!语言多么典雅。简洁,直指问题,咄咄逼人,有挑战性。四个字的力量!师:这位同学的分析很有深度。从人物命运的必然入手,从时代背景的角度思考,尤其是从小说整体风格的角度考虑,对大家阅读小说、鉴赏小说非常有意义。这是张老师的总结性语言,多像一个微型讲座。我们说的微课,到底整理什么内容,是不是这是一个启发呢?师:通过以上的学习,大家对小说的内容,对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应该说都有了较全面的把握。那么别里科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预习提示中有两句话对他作了概括,哪位同学把有关内容读一下?对文本的利用,尊重学生的体现。很多时候发现有的实录、设计运用悬念法,殊不知学生有的预习了,有的甚至搜集了资料,悬念不成,反而尴尬。黄老师直接点明文本资料,起码有这样的优点:一是引导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读书,二是避免浪费时间,直入话题。师:不错。预习提示的确是这么说的。但是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似乎对有些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比如,通过夸张的特征和漫画式的恋爱故事还不能充分看出他反动在什么地方。我们再来进一步思考,小说塑造人物除了运用特征的夸张和情节的夸张以外,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呢?换一种说法,就是小说的幽默讽刺的风格除了体现在特征和情节的夸张以外,还表现在什么地方?张老师善于运用对比法!特级教师张福说: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实。这个果实高于学生,又看得见,十分诱人。黄老师这里的语言有说明——点明苹果、有引导——让学生跳起来摘,灵活多变。师:我觉得从这一角度去理解别里科夫能够辖制全城这一点更切合小说的艺术特点。另外,人物之间的对比也是如此——要不别里科夫怎么会在华连卡的笑声中死去呢?但同学们想一想,作者的矛头是否是指向别里科夫这个人呢?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这篇小说在翻译时,标题有两种译法,还有一种译法为“套中人”,现在大家比较一下哪一个更好。(学生根据观点表决,并分组讨论。)引入资料如此自然!师:同学们,这两个不同译法的标题或许各有千秋,但这个“装”字的作用确实不可忽视,他点明了小说的深刻的主题,告诉我们,别里科夫成为套中人固然有自身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专制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和毒害。可见作者的矛头不是指向别里科夫,而是指向——题眼、文眼,牵牛要牵牛鼻子。师:好,我们来一起看小说的结尾。这段话四个句子有两层意思,大家看表示两层意思过渡的词语是什么,两层意思的重点又是什么。(学生看书。)师:过渡的词语是哪个?生:“可是”。师:从这个过渡词语可知意思的重点在前还是在后?生:在后。师:在哪一句?生:在最后一句。师:由此我们得到哪些启发呢?对语言的研究,对文本的字斟句酌,进而得出的理解才应该是正解,是读出来的趣味,是读出来的个性化解读,是入肉入骨的学生语言训练。师:这确实是小说的深刻主旨所在。但是否沙皇专制制度消灭了,别里科夫现象就没有了呢?(学生沉默。部分同学摇头。)师:这倒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请哪位先谈谈自己的意见?层层深入,问题引导、问题生成基于学生的回答,这样的课就是流畅的课。板块教学有时会出现的思维断层,这里没有了。这是基于串讲的线性思维产生的基于问题或者说话题的线性思维教学。诸君以为然否师:请大家看看,这位同学的奶奶是不是一个套中人?(学生讨论。)生:老师你说呢?师:我想先听听你们的意见。好,大家不想发言。你们先表个态,我再说说我的意见。你看学生完全被调动了。这里是一个知识的迁移。师:对,同学们应当把套中人和思想上有套子的人区别开来,还要善于抛弃自己思想上的套子这是有思想的总结。师:好,这篇小说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个地方。今后在阅读欣赏小说的时候,大家还应该学会抓住小说的特点阅读小说。像《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小说,幽默讽刺是它的主要的特点,而这个特点又主要体现在特征和情节的夸张以及多层次的对比之中,我们今天的阅读正是抓住这一点,逐步深入,把握了小说的人物和主题。师:课后请同学们完成两个作业:1.这篇小说的幽默讽刺的特征除了课内分析的内容还体现在哪些方面?2.运用抓住特征阅读小说的方法阅读《项链》。结束语回到了开头语: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作家的小说风格。好的课堂设计就像一片好的文章。装在套子里的人《装在套子里的人》是高中课本上的教学篇目,编在小说单元,作为外国短篇小说的一篇范例。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对它的处理都是马马虎虎,这里说的“马马虎虎”也就是指老师对学生说的“你们随便看看吧,没有什么难懂的,也没有什么好讲的”。其实“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篇小说还是有它独到的地方,还是有它的风格范例。通过这个例子还是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课文好懂,倒是可以让学生在充分預习完成课后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一教时,让大家分析讨论几个问题。这一教时的方案如下安排。
一、认识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关系。讨论的问题是:从课文中找出有关文字或语段,推知别里科夫所生活的社会环境。
文中典型环境的描写有几处暗示,是要学生找出来加以揣摩的。
“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可是光辖制中学算得了什么?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呢!……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
“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是很多……”
这里可以结合语言教学重点敲打几处语言文字:
(1)“辖制”是什么意思?别里科夫为什么能辖制全城的人?
(2)“这类人”有什么含义?
(3)大家为什么“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4)“郁闷、无聊、乱糟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本文的写作背景:
19世纪,俄国沙皇统治正是最黑暗的时代。一方面工人运动逐渐展开,工人阶级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来临;另一方面,沙皇政府正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革命运动,到处是黑暗和恐怖,腐败和昏愦。而一部分知识分子也苟且偷生,有些人甚至像别里科夫一样,为反动派效力。由于专制统治的残酷,社会上还相当地存在部分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害怕一切新生事物,他们逃避,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契诃夫借这篇小说,对这些革命潮流的阻挡者、投机生存者予以批判和嘲讽。本文中作者既暗示俄国社会革命的必然性和迫切性,又暗示革命历程的艰难。
总结语:正是俄国沙皇专制统治这样的环境造就了别里科夫这样的典型人物,同时,也是别里科夫这样的典型人物维护并促成了典型环境的存在。
二、认识人物形象,并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这是培养学生的赏析评价能力。讨论的问题是:(一)课文表现别里科夫,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手法?你最赏欣的或者受启发最大的是哪种描写手法?(二)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各有哪些“套子”?你对此如何评价?(三)为什么会出现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请分析其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
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学习人物描写,以课文的“例子”学有所得。
第二个问题是要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人物。对于别里科夫生活的套子,我们只能说是个人癖好,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这是无可指责的,尊重和保护生活隐私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不过文中作者的精心之处还在于暗示出别里科夫生活的套子又来源于思想的套子,这一点倒是应该启发学生认识到。对于别里科夫思想上的套子,又要分两面来评价,一面是,如果他仅是保守、落后、顽固,并不干预别人,我们给他的评价是“可怜”
“可悲”,另外一面是,他已经“辖制”别人了,这就“可厌”“可恨”了。
第三个问题是要学生认识到典型环境产生典型人物的道理。个人原因的分析,是要突出对别里科夫“奴性”个性的认识,还要认识到这种奴性的悲剧寄寓了作者什么思想理念,这是启发学生充分认识作品的社会意义。
三、体会契诃夫小说的基本风格。讨论的问题是:结合已读过的其他小说,谈谈契诃夫短篇小说有怎样的风格?
可以让学生结合过去学过的《变色龙》来总结一下契诃夫短篇小说的风格。人物的夸张、整篇的幽默讽刺是其基本风格,学生是能认识到的。
四、启发学生延伸认识。讨论的问题是:在你周围的生活中,或者就你自身而言,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并说说这些套子带来的危害。
讨论这个问题,要让学生首先弄清“套子”的含义,不能把合理的规定误认为是套子,不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都误认为是套子。
这一教时主要采用讨论式,结合语言赏析,完成以上问题讨论,借助课文的例子,训练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阅读鉴赏的水平,以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重点
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难点
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正确认识人物形象及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点评、研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查词典完成下列词语解释
辖制:(管束)孤僻:(孤独怪僻)
歹毒:(阴险狠毒)讥诮(冷言冷语嘲讽)
安然无恙:(平安,没有什么毛病和事故)
周济:(给穷困的人以物质上的帮助)
三、解题和介绍创作背景。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必须把握创作的时代背景:19世纪末期的俄国正是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专制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仇视和反对一切社会变革。作者写这篇小说就是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人丑恶的本质。
四、结构分析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一)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第1-4段)。
(二)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第5段至倒数第3段)。
(三)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最后两段)。
五、解析第一部分。
思考: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思想性格特点?
讨论归纳:
提问1:作者用幽默讽刺的笔法刻画别里科夫的外表,是否仅仅为了引人发笑?
明确:作者是用\\\"形\\\"显示\\\"神\\\",用\\\"可笑\\\"的外表反映其丑恶的思想,让读者在笑声中看清别里科夫丑陋的灵魂。
提问2: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所教的古代希腊文也就是雨鞋雨伞呢?
明确:说他所教的古代语言是\\\"雨鞋\\\"\\\"雨伞\\\",这是用了一个暗喻,\\\"雨鞋\\\"\\\"雨伞\\\"对他来说是与现实隔开的一个\\\"套子\\\",他教古代语言也是把它当做一个\\\"套子\\\",借此躲避现实。
提问3: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经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六、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并找出描写别里科夫动作,神态和语言的代表性语句。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体会讽刺手法的特点与效果。
装在套子里的人(二)
教学目的
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重点
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难点
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正确认识人物形象及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点评、研讨
教学过程
一、讲析第二部分。
思考:第二部分有几个相关情节?
明确:在别里科夫恋爱过程中,有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当面交锋及一命呜呼这样几个相关情节。
提问1:在这些情节中,别里科夫是怎样表现的?作者是怎样刻画的?
讨论归纳:这一部分描写的特点是,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刻画出别里科夫顽固保守,诚惶诚恐,害怕新事物,反对生活中哪怕是微小变革的思想性格。例如:\\\"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这荒唐的别里科夫的逻辑说明了他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再如,他从楼上跌下来的时候,\\\"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这种奇特的心理状态正反映出他自欺欺人的特点。
提问2:别里科夫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是在华连卡的笑声中倒下的。因为别里科夫最担心别人取笑他,而华连卡的笑声,是对他迂腐落后思想的最大嘲讽,这是别里科夫从来没遇到过的打击,他在笑声中结束了一切。别里科夫的死说明腐朽保守的势力实际上不堪一击。
提问3:从这一部分中可以看出华连卡姐弟是怎样的人?从人物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讨论归纳:在小说中,华连卡姐弟是有新思想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柯尼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展示了新旧两种思想的矛盾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鞭笞和讽刺了别里科夫腐朽反动的本质。尽管别里科夫的死并不等于反动腐朽势力的灭亡,但华连卡姐弟的出现,却使人看到新思想的力量。
二、讲析最后两段。
学生个别朗读最后两段,学生画下关键语句,并思考其含义。
提问1: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
明确:\\\"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
提问2:可是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归纳: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
三、讨论课文中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归纳: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
①
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
②
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
③
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
除了讽刺以外,作者还用了一些传神的细节来表现人物,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描写生活中的一个人物,或选一幅较幽默的漫画让同学们写一段话,练习幽默讽刺的手法。装在套子里的人效果分析《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人教版必修5第一单元(小说)第二课,作者安·巴·契诃夫(1860~1904),俄国十九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装在套子里的人》的艺术特点在于以简炼的手法,幽默的笔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里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
本节课我设计的教学目标为: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契诃夫及其作品;2.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理清小说结构,分析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套子的具体内容;
2.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通过对别里科夫形象的把握,从而憎恶、痛恨一切反对进步、畏惧改革的习惯势力。教学重点:1.体会小说的讽刺意味,分析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讽刺意义;2.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别里科夫的婚事及其失败。
是否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是衡量课堂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为此,我精心设计《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面,努力增加课堂的温度和高度,学案包括以下四个问题:
1.别里科夫个人信息(表1)(略)
2.别里科夫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3.
别里科夫病历记录(表2)(略)
4.联想: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套子?请举例说明。
力求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主轴”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完成《导学案》,发挥自学、对学、群学功能,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代表展示预习的成果,让学生自行纠错,老师或点拨、或启发、或引领、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体验式学习。
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效果上看,预设的任务没有完成,课堂生成的东西(学生方面)偏少,一堂课下来,总有意犹未尽、无从着力之感,经过反复掂量,仔细思考,反思如下:
一、学情分析不足,备课过程中着重研究教材和教法,忽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课标》是教学工作的唯一指南,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是语文科教学的基本任务。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落实“三维”目标,积极实施新课程理念,使教学工作能健康有序地进行,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我决定采用“导学案”的形式,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形式来组织教学,通过研究教材,个性处理,厚积约取,大胆剪裁,精心设计学案。但是课堂上学生的反应不佳,欲言又止,欲说还休,究其原因:一是课前预习不够充分,简单的题目大家都会,综合性题目基本没有研究的兴趣;二是单打独斗现象普遍,不能进行合作学习;三是课前情绪疏导工作不够充分,面对十几个听课老师,部分学生有怯场现象,影响到整体课堂氛围。
二、预设太过详尽,为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收到一定挤压,致使学生方面缺乏有效的生成。
虽然学案仅设计四个问题,但是两个表格的信息量还是比较大,加上学生预习不够充分,时有“冷场”现象,教师的点拨、启发、引领花了较多时间。
“套子”的引申义是本课的亮点,也是授课的重点,为了把语文的学习生活化、情境化,我着重讲解“无形”的套子。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有“套子”的痕迹,写记叙文开头总是那几句话,“往事浩如烟海,多如繁星,但是很多已经烟消云散了,只有一件事我难以忘怀……”。写美女必定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写才子一定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社会上同样存在形形色色的套子思想、套子理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一些地区甚至达到130:100,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安定稳定,不安全隐患显著增加,再给20年,中国将进入新娘严重短缺的时代,靠进口肯定满足不了巨大的需求,光棍人口将达到几千万,形势异常严峻。
究其原因,就是人们思想上存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重男轻女”的套子……经典的作品必定有它成为经典的理由,肯定存在普遍性的一面,作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挖掘出隐藏在里面的深刻的内涵以飨学生,增加课堂的深度和广度。但是课堂容量有限,实例求证无穷,老师一时兴起,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消耗大量的时间,致使学生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的空间被压缩掉,老师主导地位得到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就会受到弱化,影响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三、重心失衡,教学效果打了折扣,教学意图和教学设计体现不够充分。
小说的三要素为:人物、情节、环境。《装在套子里的人》属小说,因此“分析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讽刺意义”成了我设计的教学重点之一,但是课堂上仅完成“别理科夫个人信息”和“别理科夫病历记录”两份表格,学生只知道别理科夫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把所有的东西都装在套子里”,至于别理科夫形象的基本特点及形象的意义。别理科夫这一形象的产生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都还未具体落实,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
虽然课堂教学强调预设,没有精心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预设体现出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不能因为为完成预设而妨碍课堂上精彩的生成,但是生成应该是师生间双方面的生成才有较高的价值,简单地说,课堂上的生成应该是师生间、生生间的高效互动,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思想引发思想,以情感碰撞情感的行为,它是不可复制,无法拷贝的,体现出一种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和高愉悦的情绪体验,因此本堂任务无法完成,恐怕更多的是教师教学环节把握不到位所致。
正如
叶澜教授所说的,“有待完善”是一堂好课的标准的之一,公开课应该上成常态课,不能上成表演课,课前预先准备、演练,像演戏一般念台词是一种学术腐败,但也不能因为“有待完善”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好课多“磨”,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在课改的实践中昂首阔步,实现经验型教师向研究性教师转变,再从研究性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完成专业成长的华丽转型。《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反思
我们是怎样教小说的?
通常是这样的路子:作家介绍,背景介绍,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艺术特点的分析等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理科夫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他因循守旧,害怕新生事物,就把自己的思想极力掩藏起来。这是一个多么可笑的人物,但又是那么的可悲。然而,掩卷沉思:我们又何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新与实践并重:2024IE工程师培训
- 2024年版:安塞腰鼓历史与发展
- Zemax光学艺术:2024年设计新潮流
-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园艺项目技术工作文件
- 教案中的互联网元素:2024年的教学实践
- 《消费行为学》教案:以伦理学为视角面向2024年
- 2024年Zemax光学教程:掌握行业领先技术
-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学案
- 面向2024:《削铅笔》新教学模式探讨
- 2024年《画漫画》教案:探索漫画创作新领域
- 文明礼仪主题班会课件(共23张)
- 航站楼管理部《机场使用手册》实施细则
- 脑卒中基本知识课件
- 高效沟通与管理技能提升课件
- 消防维保方案 (详细完整版)
- 四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M3U1 In the school (Period 3 ) 上海牛津版试用版(共15张PPT)
- 档案馆建设标准
- 高边坡支护专家论证方案(附有大量的图件)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一、二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
- 人员定位矿用井口唯一性检测系统
- 电力系统数据标记语言E语言格式规范CIME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