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最后的常春藤叶》的课标分析语文教学课程标准:锻炼学生筛选信息、利用小说三要素分析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评价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和品德修养。《最后的常春藤叶》正是实现以上课标的经典篇目。教学设计突出学生个体的主体地位,建立以生为本的发展性课堂教学模式。运用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进行纵向问题探究。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培养多向思维。关于《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教材分析《最后的常春藤叶》编排在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生命的赞歌”板块中。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短篇小说,作者是著名的短篇小说之王欧·亨利,讲述了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他人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灯的故事。教材编写者将这篇小说放在“生命的赞歌”这个专题里面,希望能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启示学生学会珍爱生命,乐观向上。这一点与苏教版大同小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宣扬人性美的内涵,感受欧·亨利小说中幽默与讽刺意味的语言,以及品味欧·亨利式的小说写法都可以作为教学的重点。因为故事性强,我想由学生唱主角;因为与实际生活关系密切,我想由学生自主探究。为此,我就故事本身这样设计了这堂课:挖掘文本的主题意义——关爱他人,产生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我觉得这是现在学生最欠缺的,也是文本带来的最大的灵魂激荡。文本的主题意义是通过人物体现出来的,我设计了感受人物、探究人物(补写人物)、拓展探究(人物)等环节,层层挖掘主题。导入新课时,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改编四幕课本话剧。学生自编自演《最后的常春藤叶》,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小说情节,受到了人格方面的教育。宋朝理学家程颐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表演结束后,老师提问:琼珊是如何获救的?通过与学生探讨,将话题引到了“小说有没有正面、直接描写贝尔曼画常春藤的过程”,从而转入对人物的探究。在探究人物环节,设计的补写画叶子这一情节,给学生创造自由自主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来想象、补写并交流,加深学生对老贝尔曼这个形象的理解,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同时能将体会到的欧·亨利的语言特点加以运用,锻炼学生的笔头能力。之后的拓展探究环节,设计了2个问题,是对学生把握主人公贝尔曼性格特征后的更高要求,是学生与作者、文本的交流,是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探究。本设计较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气氛较热烈,教学效果较好。学生一番交流后,老师总结,“友爱他人”这一主题,并投影具备贝尔曼精神的小人物,引起学生的震撼。最后老师投影三幅图片,升华主题:世界需要互助精神!仁者,莫大于爱人。和学生共鸣。关于《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刚步入高中阶段,心理比较躁动,对人生对未来还没有很多生活的历练,处于情感的模糊期,尚未形成科学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急需从情感上加以引导,促使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高一的孩子富有热情,乐于探究问题和人生。因此这节课我主要采取改编课本剧、问题探究法。改编课本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小说情节,受到了人格方面的教育。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创设了情境。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物补写,学生既有情感,又能加深对人物理解。问题探究更是激发了了学生的多向思维,在思索问题的同时进行了人生教育。同时,从语文教学上来说,学生对小说的文体特征等还不是十分熟悉。因此,我制定了课前预习,设计了预习提示。最是那一片闪光的叶子——《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感受人物形象,引发学生关爱他人,产生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2、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研读文学作品能力。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改编课本剧一、导入新课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改编四幕课本剧。学生的演绎既梳理了故事情节,又感受了人物,还创设了情境。表演结束后,老师提问:琼珊是如何获救的?通过与学生探讨,将话题引到了“小说有没有正面、直接描写贝尔曼画常春藤的过程”,从而转入对人物的探究。人物形象探究1、贝尔曼画常春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品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2、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用手中的笔将老贝尔曼顶着风雨画长春藤叶的过程描写出来(注:200字左右)(幻灯片展示老师作品)
(生甲)天黑下来了,狂风肆虐,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屋檐上倾泻下来。老贝尔曼披上一件单薄的外套,手中提着画笔、调色板以及那闪着暗淡微光的灯笼。雨下得特别大,窗都打湿了,老贝尔曼刚画上一笔,颜料就被雨水冲刷掉了,连续几次尝试都没有成功。最后,他把自己的外套脱了下来,把那墙上一小块地方抹干,然后在动笔,在微微的灯光下,经过几笔勾勒后,一片栩栩如生的叶子画好了,为了不让颜料再次被冲刷掉,他把整个人都靠在墙边,挡住大风大雨,大约一个多小时,他不行了,从梯子上摔下,慢慢挪回家中……(给学生创造自由自主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来想象、补写并交流,加深学生对老贝尔曼这个形象的理解,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同时能将体会到的欧·亨利的语言特点加以运用,锻炼学生的笔头能力。)三、拓展探究1、通过阅读,讨论对“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的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这句话的看法。贝尔曼到底失败了吗?2、贝尔曼以前的一事无成且不说,但他用生命完成了最杰出的画,挽救了另一个生命,值得吗?3、总结:贝尔曼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要关爱他人。(板书关爱他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很多具有“贝尔曼精神”的人,让我们聚焦他们。(投影生活中有“贝尔曼精神”的人)▲渺小而伟大,平凡却崇高,一个悲悯的普通人骑行在灵魂之巅。——白芳礼1987年,白老先生在家乡吃惊地发现,村里大白天到处可以看到正在干农活儿的孩子。家长们说:种田人哪有那么多钱供娃儿上学?这一晚,他一夜没合眼。白芳礼老人做出了令全家震惊的决定:捐出多年蹬三轮车积攒下的5000元钱给老家的学校办教育;同时,继续在城里蹬三轮车助学支教。那一年,老人已经74岁。这位平凡的老人,十几年如一日顶风冒雨奔波在街头,省吃俭用,用蹬三轮车积攒的35万元钱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去年9月23日早晨,这位“感动中国”的老人静静地走完了人生之路,享年93岁。▲他是共和国的一个普通公民,却始终怀有这样一个理想:让读不起书的孩子背起书包继续读书。为了这个理想,他在10年的时间里用300多万元资助178个贫困学生读书。为了救助他人,他拼命工作,省吃俭用,过着极其清贫的日子。他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直到身患晚期胃癌后依然牵挂着贫困山区的孩子,将大家捐助给他的医疗费拿出部分给孩子们交学费。在病榻上,他多次向家人表露心愿:“如果我死了,将我的眼角膜等有用器官移植给有需要的病人,将遗体捐献给医院做医学研究,让我为社会再做最后一次奉献。”他就是享有“中国最美丽的男高音”美誉的丛飞。▲为营救落水游客母子而牺牲的公安边防战士——李小化,在死后他依然保持着救人时托举的姿势。▲在洪水到来之前亲自挨家挨户撤离村民不幸被泥石流夺去生命的好乡长——牛江涛。师小结:罗丹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做一个人。”(投影)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做好一个人,做一个好人,是我们一生修炼的课题。4、投影三幅图片图片一:标题——孩子,我为你的教育而哭泣!文本——山里娃,谁为你来遮风寒?画面内容——山区的一间小学教室,几排用砖头支撑搭上木板做的课桌上伏着一些孩子在写作业。图片二:标题——同龄人的境遇文本——王致中17岁,
在贵州以背煤为生。一筐煤40公斤,从煤坑向上爬100米,然后再走1000米山路,挣1元人民币……画面内容——一个人背着一筐煤,背对着我们,站在磅秤上称重量,有一个人拿着本子在称重、记录。王致中也背着一筐煤,侧身对着我们,在等待过磅。王身上满是煤灰,看起来像一个中年人。图片三:标题——美丽的城市,流浪的老人画面内容——人来人往的马路边,一位胡子花白的老大爷坐在路牙上,在他的面前,一位头发全白的老大娘和衣躺在地上,枕着蛇皮袋,头旁边放着一只塑料空碗。小结:世界需要互助精神!(投影)仁者,莫大于爱人。(板书)附:板书设计最后的常春藤叶关爱他人最是那一片闪光的叶子——《最后的常春藤叶》学案学习目标感受人物形象,引发学生关爱他人,产生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2、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研读文学作品能力。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改编课本剧拓展探究1、通过阅读,讨论对“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的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这句话的看法。贝尔曼到底失败吗?2、贝尔曼以前的一事无成且不说,但他用生命完成了最杰出的画,挽救了另一个生命,值得吗?他难道不能留下时间,在以后日子里努力?关于《最后的常春藤叶》学生当堂学习效果评测结果及分析学案测评:【拓展探究】1、通过阅读,讨论对“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的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这句话的看法。贝尔曼到底失败吗?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比较统一,虽然认识角度不同,当都认为贝尔曼没有失败!有的学生认为贝尔曼对绘画坚持了四十年,这本身就是成功!当爱好遇上坚持,注定收获精彩!只不过成功的判定没有统一的标准。有学生甚至认为,贝尔曼画的常春藤叶让同为画家的苏珊信以为真,重新燃起了求生的希望,这就说明即便单从艺术本身来讲,贝尔曼也不失败!当然有些学生认为贝尔曼是失败的,从专业角度。我们应该允许和赞赏有不同的声音。这个讨论题的设计难度适中,主要还是为展开第二个讨论搭好台阶,便于把讨论引向深入,突出重点。2、贝尔曼以前的一事无成且不说,但他用生命完成了最杰出的画,挽救了另一个生命,值得吗?他难道不能留下时间,在以后日子里努力?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使课堂进入了高潮。学生思维活跃,大胆质疑,争相发表个人意见。对人性的探讨发人深省,耐人寻味!有学生认为老贝尔曼用自己年老的生命换回了苏珊年轻的生命,当然划算。可是生命的价值不是从生物学角度去衡量的!老师说,大学生救了掏粪工的命,值不值得呢!学生仍然认为该救,值得!因为救起的是人心!引出仁者爱人的主题!加附:曹老师设计了让学生在观看了课本剧之后,当堂补写贝尔曼雨夜画常春藤叶的过程,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有的学生注重了细节描写,写的具体而又生动;有的注重了人物心里的刻画,把贝尔曼身上体现着的人性的光辉表现的淋漓尽致,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对人性的探讨上面来。既让学生练笔,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巧妙渗透德育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关于《最后的常春藤叶》同行教师或专家观课、评课记录孟庆珍评课:本节课通过学生自己编排的课本剧引入,情境新颖,引人入胜,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直接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对人性的探索,很大气,有新意!齐伟芬评课: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分析到位,精彩纷呈,在课堂虽不乏争论,但在老师的引导下实现高度的统一。本节课把重点放在学生对“仁者爱人”、“要学艺术,先要做人”的探讨上,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的人文情怀,有效渗透思想教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精神世界得到升华。李立春评课: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良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能有所感悟;学生合作学习,活动充分,在思想碰撞中感悟所学。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把讨论引向深入。关于《最后的常春藤叶》的课后反思本课其实上下来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但是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在总结如下,希望对以后有所借鉴。首先,在主题的处理上。其实双主题的设置,我原先觉得是不太合理的,但是又没想到好的途径。如果单线条,那样文章的主题就好象显得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工工作会议的演说词(3篇)
- 服装销售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 小学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18篇)
- 期末国旗下的讲话稿(31篇)
- 跟踪审计方案
- 清廉家风最美家庭事迹材料(3篇)
- 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三10个长效热点综合专项训练热点1局部气候与环境含答案
- 24.1 一元二次方程 同步练习
-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三)(含答案)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含解析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让学引思”高效课堂推进策略的研究
- 《培训机构教师薪酬制度》
- 点子图方格纸合计
- 乘法的故事(小学二年级课前小故事).ppt
- 光荣升旗手PPT课件
- 《骨盆重要性》PPT课件.ppt
- WHO癌痛的三阶梯止痛的原则
- 第二节络合物的分子轨道理论
- 高等电力系统分析
- 深圳牛津版英语最新八年级(上) 课文 (带翻译)
- 运动与脂肪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