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终南别业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登飞来峰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63c19219e118e0ee65009976b8ffb0/9863c19219e118e0ee65009976b8ffb01.gif)
![初中语文-终南别业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登飞来峰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63c19219e118e0ee65009976b8ffb0/9863c19219e118e0ee65009976b8ffb02.gif)
![初中语文-终南别业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登飞来峰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63c19219e118e0ee65009976b8ffb0/9863c19219e118e0ee65009976b8ffb03.gif)
![初中语文-终南别业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登飞来峰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63c19219e118e0ee65009976b8ffb0/9863c19219e118e0ee65009976b8ffb04.gif)
![初中语文-终南别业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登飞来峰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63c19219e118e0ee65009976b8ffb0/9863c19219e118e0ee65009976b8ffb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阅读学案一代愁宗——李煜设计:一、李煜简介1、简历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的末代君主,又称李后主,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李煜即位后向北宋称臣纳贡,后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陇西郡公。李煜最后因过生日写《虞美人》而被宋太宗用牵机毒药赐死。2、成就李煜不是个好皇帝,却是个好词人。他在政治上优柔寡断、毫无建树;在生活上纵情声色,腐化奢靡;但在艺术上独树一帜,成就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其中词的成就最高。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被誉为词中之帝,写愁之宗,作品千古流传。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3、作品他的词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前,主要反映宫廷浮华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主要写亡国的悲痛,思乡的愁苦,格调凄凉悲怆,可谓“神品”。千古杰作有《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望江南》等。4、风格:哀婉凄凉,伤感悲怆。(哀婉悲怆)二、名作赏析其一《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注:又名《乌夜啼》李煜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一代帝王成为阶下囚,过着屈辱的囚禁生活。其二《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其三《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其四《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注:1、这是李煜最后的一首感怀故国的名作,作者以形象的比喻,诘问的口吻,悲愤的情怀,激宕的格调,放笔悲号,写尽亡国君主的悲怆。李煜最后因写《虞美人》而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2、一江春水向东流:亡国之痛,思乡的愁苦像一江春水一般波涛汹涌,浩浩荡荡,无边无尽。赏析技巧作者法:根据作者把握主题:亡国之痛,浩荡悲怆。主题法:运用主题回答问题公式法:运用赏析公式中考题型1、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锁”字是传神之笔,试赏析。2、是离愁,离愁是指什么?3、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4、天上人间的含义是什么?6、《虞美人》全词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渲染了什么气氛?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写愁的千古名句,请赏析。加强诵读。以读促教。让学生反复读,声情并茂地读出桑娜矛盾的心理。对于讲解替代不了的内容让学生多读,读出作者情感隐蕴处的绕梁之余音,真正体现“读”为阅读教学的主线。保证朗读时间。培养朗读能力,除了教给朗读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朗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还得有时间上的保证。大部分的训练工作要靠课外进行。朗读是学习诗歌的主要途径。可以指名领读,齐声朗读,也可以把同桌、前后位结成朗读小组,互相对读,分角色读,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等,彼此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读的时间,都能得到朗读训练;然后教师再重点查读,凡教材中提出“有感情地朗读”的课文,要求学生人人达标,其余课文能正确、流利、熟练地朗读。采取布置任务,定期检查的方法,约束学生在家里进行朗读训练。此外,召开故事会、表演课本剧等形式,使朗读训练既生动活泼,又能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学情分析从年龄特点来看,八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同时,学生诗歌积累比较少,欣赏诗歌的能力薄弱,特别对于李煜诗词了解不多,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应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表现能力。相见欢一、默写二、练习1、本词作的作者是南唐亡国之君,史称,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2、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其感情基调是。3、文中点明伤情的地点是,时间是,季节是。4、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5、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一句是写仰望之景,“”一句是俯视之景。6、“月如钩”是特定环境下的月景,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7、“锁”字是传神之笔,试赏析。8、“剪不断,理还乱”有什么表达效果?现在人们常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相见欢1、李煜李后主千古词帝2、亡国哀思凄婉3、西楼台夜晚秋天4、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5、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6、(1)从月的形状上看是残月,象征人事的缺憾,蕴寓着冷落凄清的感情;(2)从月所反映的时间上看,并非月圆团聚之时,为下文的“离愁”营造了气氛。7、人间秋色,无所不在,如何能“锁”住,这是词人“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印象,被“锁”者,非清秋也,是指人。8、暗用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难解。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李煜诗词》赏析观课感受通过学习观课议课让我真正明白观课的真正意义。首先,听课者必须对课堂认真观察,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出现。观课时我们不一定要坐在教室的最后,可以坐在学生的旁边,了解学生的认知策略,合作意识,性格特征,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意图可以阐述,我们的观课的目的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观察对象,而不全是观看老师的表演。其次要转变评课的着眼点,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关键点,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从授课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向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看教师是否想尽办法、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主动探究、能否提出有价值问题、还要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充分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真正站在上课者的立场上,跳出讲课人的思维框框,最大限度地维持原执教者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则是对被评者最大的帮助。我们的议课就要最大限度地\o"保证"保证这个,这样的课就可以认为是一堂很好的课。1、明确主题。通常的听课评课活动往往面面俱到,这种方式看似全面,但也隐含着听课者对课的思考不够深入,泛泛而谈,在有限的研讨时间内不能使议课达到一定的深度,对上课者的帮助不大。陈大伟教授提倡观课议课要有相对集中的问题和主题。看看书中的案例,都很好的表明了这一点。比如:一节课超时,探讨是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语文课观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方面的做法和效果。…有主题才能有重点,才能更深入,更有效。2、加强诵读。以读促教。让学生反复读,声情并茂地读出桑娜矛盾的心理。对于讲解替代不了的内容让学生多读,读出作者情感隐蕴处的绕梁之余音,真正体现“读”为阅读教学的主线。保证朗读时间。培养朗读能力,除了教给朗读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朗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还得有时间上的保证。大部分的训练工作要靠课外进行。早读则是朗读训练的主要途径。可以指名领读,齐声朗读,也可以把同桌、前后位结成朗读小组,互相对读,分角色读,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等,彼此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读的时间,都能得到朗读训练;然后教师再重点查读,凡教材中提出“有感情地朗读”的课文,要求学生人人达标,其余课文能正确、流利、熟练地朗读。采取布置任务,定期检查的方法,约束学生在家里进行朗读训练。此外,召开故事会、表演课本剧等形式,使朗读训练既生动活泼,又能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总之,值的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比较出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也清楚的认识到观课议课在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一定要改掉不足之处,更有深度的参与到观课议课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材分析怎一个愁字了得――李煜《相见欢》赏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937-978),南唐后主。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身囚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其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忍屈负辱过了三年囚徒生活,后被宋太宗赐酒毒死。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词人。李煜词以被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词作多描写宫廷生活与男欢女爱,香艳精致,才情蕴藉;后其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有代表性的一篇。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啊!“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的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然而“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得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诗词中常借梧桐抒发内心的愁闷。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以上具是写景佳作。写雨中梧桐,能表现诗人内心的愁苦。写缺月梧桐,则又是一番境界。苏轼语“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份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为下片抒情做好铺垫。那么,此情此景,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会有怎样一种心境呢?下片中,词人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用来比喻思念,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那么,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动的怎样的离愁别绪呢?是追忆“红日已高三丈后,金炉次第添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的荣华富贵,是思恋“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的故国家园,还是悔失“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河山”(《破阵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而今是尝尽愁滋味,而这滋味又怎一个愁字了得。末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别是”二字极佳,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恐怕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岂又是常人所能体会到的呢?若是常人,道可以嚎啕倾诉,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的抒发真挚的感情。此外运用声韵变化,作到声情合一。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李煜诗词赏析课后反思诗词学习,读是经,思是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特别希望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将理解的内容、理解的情感、理解的诗味读出来,表现出来。我觉得朗诵就是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或有意识的沉浸的过程,学生将沉浸在词人所勾画的凄清的氛围里;将沉浸到词人无尽的愁绪中;将沉浸于与词人交流的过程;沉浸于词章凄美的韵味;也将沉浸于逐步走进词人、走近词章内涵的愉悦里。在教授这篇词的时候设计有这样几个过程:学生在回家预习的时候做了几件事情:先是自读。不借助任何的工具书自读,感悟一下作者的诗味。在自读中,如果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可以查阅工具书,或者是看网络的资料。网络搜索已经是学生比较惯用的一些方法了,他们能够搜索到许许多多对于诗的评价。然而这些信息是大量的,这大量的信息哪些可以为我所用,哪些能够引起我的共鸣,这是我们需要把握的,也是学生比较难取舍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就设计了一个学生的公用信箱,这个公用信箱是给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的一个平台。我们学生在公用信箱里面放了搜索到的资料,也有一些同学提出了一些问题,当然还有一些同学将他们的感悟,他们的一些最初始的感受放到里面。发现学生有一些这样的问题:比如说,对于意象的解读。这些解读他们全都是来源于一些外边的解读资料,但是他们自己对意象的解读,一般来说是流于浅表。这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生活阅历还比较浅,不能够深入到词人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他们阅读的诗词还是有限的,因此,在浩如烟海古代诗词中,他们不能够借助其它的积累的一些内容,来引发他的内心情感。还有一个问题,是对诗情的体味。对于这首《相见欢》词来说,学生只能够感受到这种离愁,但至于是什么样的愁,愁什么,怎么表现出来,许多同学都没有谈到。因此我们在设计课的时候,就针对这样两个问题展开。我们在课堂上希望学生能够有更多的了解,更多的理解和更多的提高。那我们设计的板块当中,就有这样的一个内容:比如说我们穿插了其它的诗,它们运用了和这首词同样的意象,让学生在阅读当中一下子就能够感受到,这一意象对于他词的情、诗的意是如何浸润的。另外还设计了一些名家的赏评来提炼学生的观点,使他们的理解更加深、更加远一些,也更加能切中要害。我觉得古诗文学习中“积累”比较是很重要的,没有积累,没有办法去评论,简简单单地就评这几个词,恐怕学生也无法深入,也没有办法真正地体味到这词中的妙意。我们就特别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堂课,感知到这一点。那就是,我们需要积累,才能够更深地去解读这诗词。我们只有在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够准确把握词情。之后才能够把我们解读的,把我们内心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在上课的时候,给大家机会,让大家一起通过不断地解读,不断地赏评让学生不断地进入到诗味当中去。边理解边朗读,大家都会发现,慢慢地越读越好。目标分析——李煜诗词赏析本课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的经历,把握词作主旨,体会词作写愁情的绝妙之处。李煜(937—978),公元961年即位,五代南唐国主,字重光,初史从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他25岁登位之时,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形势风雨飘摇。他在对宋委曲求全中过了十几年苟安生活。975年南唐为宋灭之后,39岁的他被俘到汴京,过了两年多的囚徒生活。擅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著名。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清丽。后期则抒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吟叹身世,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在题材与意境上也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以写艳情为主的窠臼。《机见欢》是他降宋后囚居汴京时所作。【写作背景】亡国前安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金陵城陷,李煜肉袒出降,被封为“违命侯”。从此,他被幽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过着旦夕以泪洗面的凄凉寂寞的日子。这首《相见欢》就是写这种幽囚生活的愁苦滋味。2.学会品析鉴赏诗词。能将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生动、形象。1.词的上阙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结合词的内容加以分析。答:词的上阙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痛苦的内心世界。“无言”、“独上”写出了诗人痛苦的内心。“月如钩”,.借缺月象征人的缺憾。“清秋”,“寂寞”者、被“锁”者,词人也,写出了词人的悲愁无尽,内心的寂寞、痛苦。2.这首词对“离愁”的描写为后世词家极口称道。结合词的内容,说说词人是怎样把抽象的离愁写得具体、可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37-T 4390-2021 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务服务规范
- DB37-T 4420-2021 浅海模块化地质钻探平台安装及验收规范
- 数字内容平台的用户留存策略考核试卷
- 数字创意营销社交媒体与创新广告策略考核试卷
- 卫生陶瓷生产成本控制考核试卷
- 医院污水合同范本
- 仓库临时租赁服务合同范本
- 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考核试卷
- 公积金还款合同范例
- 复混肥料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价值考核试卷
- GB/T 26189.2-2024工作场所照明第2部分:室外作业场所的安全保障照明要求
- 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身边的物体》全部课件(共7课时)
- 2025年中国水解聚马来酸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高考百日誓师动员大会
- 2024年北京东城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
- 七上 U2 过关单 (答案版)
- 2024年贵银金融租赁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杭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1-Lesson29(共127张PPT)课件
- 中考语文十大专题总复习资料
- 汽车驾驶员专业竞赛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