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题原创:过氧化钠_第1页
中考题原创:过氧化钠_第2页
中考题原创:过氧化钠_第3页
中考题原创:过氧化钠_第4页
中考题原创:过氧化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题原创】探究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与应用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刘涛【背景资料】过氧化钠(Na2O2)是米黄色粉末或颗粒,由加热至300c的铝制转鼓中钠与除去二氧化碳的空气反应而制得。在空气中迅速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与有机物接触会导致燃烧或爆炸,应密闭保存。用于漂白动植物纤维、羽毛、兽骨、象牙等,作织物的印染剂,空气中二氧化碳吸收剂,潜艇中换气剂,化学试剂,氧化剂和分析试剂。【中考题原创】.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A.Na2c03和H2 B.Na2O和O2C.NaOH和O2 D.Na2c。3和O2.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遇到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②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③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④反应前后部分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A.①③④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海水、河水或湖水中,都溶解了一定量的氧气,但养鱼池中或长途运输活鱼常常由于鱼多而缺氧,因此要设法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材料一:已知过氧化钠(Na2O2)与水较快反应,反应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fo过氧化钙(CaO2)与Na2O2性质相似,与水缓慢反应放出氧气。材料二:20℃时,NaOH的溶解度为109g,Ca(OH)2的溶解度为0.165g。⑴试写出Ca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长途运输活鱼,人们选择CaO2而不选择Na2O2作增氧剂的理由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已知: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T。为了证明过氧化钠(Na2O2)固体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做供氧剂,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铁架台等已略去)总两(豆量〕⑶D装置的作用是。总两(豆量〕⑶D装置的作用是。E装置中可能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⑴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⑵请将如图F方框中A装置的长颈漏斗和玻璃导管补画完整。⑷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以上装置导管接口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接接b。⑸氧气可采用B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哪些性质?⑹实验结束后,取C装置中固体溶于水,无气泡产生。请设计实验,检验C装置中固体的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⑺某潜水艇上有100人,如果每人每分钟消耗氧气为0.001kg,假如所需要的氧气全部由Na2O2与CO2反应来提供,则该潜水艇一天所需要Na2O2的质量是多少?.潜水器中可使用过氧化钠(Na2O2)固体做供氧剂,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是:2Na2O2+2CO2=2Na2cO3+O2,为验证该反应产物,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设计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忽略稀盐酸的挥发)。【设计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忽略稀盐酸的挥发)。⑴装置A中标号仪器名称:① ,② 。⑵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⑶装置B的作用是。⑷为防止装置E收集的氧气中混有二氧化碳,装置D中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⑸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物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置E中产物中有氧气②反应后取装置C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完全溶解固体中有未反应的过氧化钠③向步骤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物中有碳酸钠6.我国国内首台80吨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一“天鹊”发动机(TQ-12)日前试车成功,这意味着我国民营航天力量首次掌握了百吨级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技术并具备发动机研制所需的保障能力。试回答下列问题:⑴“液氧”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⑵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⑶Na2O2作供氧剂发生如下反应:2Na2O2+2H2O=4NaOH+O23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一;CaO2与水发生类似反应,请填写下列方程式空白处物质的化学式:CaO2+H20T+O2T(未配平)。⑷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此方法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⑸氧气的用途很广,请说出一例氧气的用途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这一原理广泛应用于潜水艇中密闭舱的氧气再生技术,可同时完成产生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的双重功能。课外研究小组为验证其可行性,利用石灰水、稀盐酸、浓硫酸、过氧化钠和饱和石灰水等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见图1):⑴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图2中的(填序号),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⑵B装置的作用是 ;⑶为保证干燥、纯净的CO2气体进入D装置,装置C应选用的物质是 ⑷检验E装置集气瓶中气体的方法是⑸若装置E中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原因是.线上化学课堂中,老师演示了“吹气生火”实验,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用导管吹气,脱脂棉燃烧了起来。同学们对该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复学后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脱脂棉燃烧的原因。【作出猜想】根据燃烧条件分析:①脱脂棉是可燃物;②吹出的气体可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③反应放出热量,满足了温度达到脱脂棉的 。【进行实验】在如右图所示装置中,向过氧化钠粉末中不断吹气,观察到过氧化钠粉末由淡黄色逐渐变为白色,在导管口P处放置 ,木条复燃,说明试管内生成了氧气。同时还观察到,说明反应还放出了热量。【得出结论】吹出的气体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同时反应放出热量,满足了脱脂棉燃烧的条件。探究二:试管内残留白色固体的成分。【查阅资料】①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②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作出猜想】猜想1:CO2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Na2c03;猜想2:H20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NaOH;猜想3:CO2和H2O均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Na2CO3和NaOH。【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残留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产生白色沉淀固体成分含有碳酸钠②取适量①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固体成分含有一【实验结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蒸气都能反应,猜想3正确。请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拓展延伸】化工厂存有过氧化钠时,一旦失火,不能选用 (填字母序号)灭火。A.二氧化碳灭火器 B.细沙C.水基型灭火器.“蛟龙号”是我国研制出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为保证载人潜水器长时间潜水,需要在潜水器里配备供氧装置。过氧化物供氧是一种常见的供氧技术,原理是用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若用这种方法制取96g氧气,则至少需要多少克过氧化钠?.为测定某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将2g该样品与足量水发生如下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2Na2O2+2H2O=4NaOH+O2T生成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⑴生成氧气的质量是go⑵列式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过氧化钠(Na2O2)可用作防毒面具和潜艇等的供氧剂,其反应的原理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为了模拟该过程,小丽将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34.4g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吸收后,固体质量增加了5.6go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⑵原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o参考答案1〜2.D、C;.WCaO2+2H2O=Ca(OH)2+O2f;^Na2O2会生成氢氧化钠,属于强碱,会严重影响水的pH值,以至于育苗无法存活。.⑴CaCO3+2HCl=CaCl2+H2O+CO2T;⑵⑶除去HCl气体。Ca(OH)2+CO2=CaCO3"H2O;⑷e;f;c;d;h;g;⑸不易溶解于水且支持燃烧;⑹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后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滴入酚欧试液,酚欧试液变红,说明C装置中固体的成分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7》02kg。.⑴分液漏斗;锥形瓶;⑵CaCO3+2HCl=CaCl2+H2O+CO2T;⑶吸收水蒸气;⑷氢氧化钠;⑸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产生气泡;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燃.⑴纯净物;⑵CH4+2O2^CO2+2H2O;⑶-1;Ca(OH)2;⑷物理变化;⑸帮助呼吸或支持燃烧。.⑴b或c;CaCO3+2HCl=CaCl2+H2O+CO2T;⑵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杂质氯化氢气体;⑶浓硫酸;⑷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