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马克思劳资关系研究的局限性及赖特阶级理论的借鉴收稿日期收稿日期:2016-04-3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XJL013)资助、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NJYT-13-B17)资助。作者简介:赵秀丽(1978-),女(满族),内蒙古开鲁县人,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与网络经济学研究。赵秀丽(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呼和浩特市,010070)摘要:劳资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并通过再生产得以强化。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中,采用科学抽象法做出三个重要假设,形成基本的两阶级劳资关系理论模型。该模型具有合理性和理论价值,是分析今天丰富而复杂的劳资关系的逻辑基点,但在解释劳动过程跨国化配置的现象之时解释乏力。而赖特在其阶级理论中提出了“矛盾的阶级定位”分析方法,对中间阶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经验验证,并提出确定阶级定位的依据和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马克思的两阶级劳资关系模型,从劳资关系的构成主体层面拓展了劳资关系的边界,可以丰富和扩展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对分析当代的劳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关键词:劳资关系;两阶级模型;矛盾的阶级定位(conteaditotylocationswithinclassrelations);劳资关系边界扩展LimitationsofMarx'sResearchonLaborRelationsandReferencefromWright'sClassTheoryXiu-liZhao(EconomicsCollege,InnerMongolia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Hohhot,010070)Abstract:Laborrelationsarisefromlaborprocessandarestrengthenedbyreproduction.InMarx'stheoryofreproduction,threeimportantassumptionsaremadebyusingscientificabstractiontoformabasicmodelofthelaborrelationsbetweentwoclasses.TheTwo-classModelisreasonableandtheoretical.Itisthelogicallybasicpointforanalyzingthetoday'srichandcomplexlaborrelations.Whenexplainingthephenomenonoftransnationalallocationoflaborprocess,theTwo-classModelisweak.InWright'stheoryofclass,heusedthemethodofcontradictorylocationswithinclassrelations,withwhichhesystematicallyanalyzedandempiricallyverifiedthemiddleclass,andthenheproposedthebasisandstandardsoflocatingtheclasses.Wright'stheorydevelopedMarx’sTwo-classModeltoagreatextent.ExpandingtheboundariesoflaborrelationsonthesideofmainbodywhichthelaborrelationsiscomposedofwillenrichandextendMarx'stheoryofthelaborrelations.HenceithasimportantenlightenmentandguidingsignificancetotheanalysisofcontemporarylaborrelationsKeywords:LaborRelations;Two-classModel;ContradictoryLocationswithinClassRelations;BorderExpansionofLaborRelations一、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劳资关系的边界与基本理论模型1.马克思劳资关系研究依托的假设及基本理论模型劳资关系产生于生产领域或劳动过程之中,并随着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而不断强化。马克思的资本论虽然是论资本,但是其核心仍然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也是资本主义经济依以旋转的轴心。马克思从生产领域考察这一基本关系时,在其相关理论之中做了三个方面的假设:第一,假定考察的是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上只有资本家和工人两个阶级(第三卷中增加了土地所有者阶级)。第二是假定没有对外贸易,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封闭的经济。第三是假定劳动力是同质化的,剩余价值率相同。除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这一篇之外,基本都假设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不变(剔除技术进步)。在这三大假设前提下,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呈现出如下的理论模型:(1)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形成了直接的两极对立的劳资关系。这种劳资对立关系产生于工厂资本主义初期,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强化,雇佣劳动不仅对资本形成了形式上的隶属关系,而且形成绝对的隶属关系。尽管后来马克思也提出了“总体工人”的概念,描述了公司规模扩大后,出现了包工头等资本的代理人,但是在一个企业的规模框架内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对立关系依然很清晰。这符合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资本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两大阶级,一极是资本家,另一极是雇佣工人。这是马克思最早界定的劳资关系的边界——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两极。(2)为了描述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演化及运动规律,在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时,马克思舍象掉了对外贸易,假定研究的经济是一个封闭经济。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仅仅在一国范围内展开,不涉及资本家之间的国际竞争,从而也不涉及劳动力的全球竞争。资本的增殖方式是在既定的时空框架下,通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种基本方法来实现。在这样的假设下,空间要素或地理要素被排除在了资本增殖之外。马克思把自己的理论看成是资本主义决定性模型,适用于在任何有私人财产和工资劳动力的地方和时代。[1]75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一版序言中指出,在理论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但对于德国读者而言“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在马克思看来,他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正在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不发达国家显示的,只是后来者未来的现象。[2]8在这样的认知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相互影响以及差异性就被该假设抽象掉了。(3)在马克思的重要理论内容中,均假设剩余价值率相同,为了方便起见假定为100%。剩余价值率是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剥削程度的指标,马克思从时间的维度考察了剩余价值率,其基本的表示方式就是工作日的两段构成之间的比例,除了工作日之外,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也是决定剩余价值率的高低的因素。剩余价值率相同意味着各个部门投在每个雇佣工人身上的可变资本的增殖率是相同的。这就意味着雇佣工人对于资本而言是同质化的,由此将雇佣工人之间的差异性问题排除在了分析框架之外。雇佣工人不管处于什么行业,其增殖率是相同的假设在说明很多问题时的确起到了理论抽象和简化问题的作用,使生产理论同分配理论达成了统一。在上述三大假设前提下,可以看到在特定时空框架中的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社会结构是简单化的两极结构,资本家尽管也有行业之分,但也仅仅是同一个国家社会分工中角色不同的人格化资本,工人也是同质化的工人,这样的分析对于找到两大阶级之间的经济对立关系是非常适用的方法。2.马克思两大阶级概念图式的合理性(1)总体判断:马克思的概念图式在逻辑上是有价值的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言,社会结构不是一种社会现实的“反映”,而是一种概念性图式的“反映”。概念图式是依托于其中轴原理和中轴结构形成的逻辑规程,其价值在于允许人们用多方面的立足点来设法了解社会变化。[3]8-11按照这个逻辑,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基本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依以旋转的中轴,正是通过对这个中轴的展开才找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阶级对立关系。(2)马克思概念图式中三大假设的历史适用性从《资本论》的写作背景和当时所处的时代看,上述三个假设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现实,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与适用性。第一,纯粹资本主义的假定符合当时的主要阶级状况。在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或资本主义刚刚确立统治地位的时期,工业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当时社会最重要的两大阶级。如果再从历史上追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产生于工厂制度的初期。最初,工厂制度以个人企业或家族企业的形式出现,产生于其中的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也以劳资双方的直接对抗为主要特征,劳资关系成为彼时生产领域中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只是伴随工厂制度的规模化发展,工业资本主义才向管理资本主义迈进,管理层出现并成为维系资本与劳动的中间环节。[4]劳资关系从此变得日益复杂化,而在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社会阶级结构更加接近于两极结构。两极阶级构图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已指出,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资本论》写作和出版的时期,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国际化或全球化水平比较低。对外贸易并不发达,对外贸易还没有成为各个国家经济的主要活动方式,对外直接投资和金融资本输出更为少见。劳动力作为各种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差的要素在全球化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各国的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影响相对很小。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基本局限于一国资本主义经济中。因此,对于劳资关系研究而言,假定资本主义是一个封闭经济能够自圆其说。当然,对于贸易对资本和资本主义的意义,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1卷第2篇中给与了充分的肯定,贸易即发达的商品流通,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世界贸易在16世纪就揭开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而且资本主义本身是以贸易为框架的,因为资本本身是一定要突破民族和国家的界限的。而且,马克思在他的六册计划中专门有一册是“对外贸易”。因此,虽然贸易很重要,但是在其再生产理论的分析之中,马克思假定其没有对外贸易,简化了分析但是并没有否定贸易本身对于资本、对于资本主义的意义。第三,剩余价值率相同以及劳动力价值不变或劳动力同质化的假定,对于当时工业社会中的自由竞争的程度、技术进步与技术升级换代的程度而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劳动力价值的变动在很长时期内变动幅度很小,而且在自由竞争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也会出现趋同现象。在当时的竞争水平下,在大规模流水线生产之前以及大规模流水线生产之中,剩余价值率相的假设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劳动力在当时也相对同质化,分化程度并不高。剩余价值率相同的假定对于《资本论》第3卷而言,可以说是非常核心的一个假设,这直接关系着转形理论的科学性问题。正是基于上述三大假设,马克思构建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两极阶级结构基本理论模型,为揭示和诠释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本质及运动规律、构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生产和积累的全球循环开始出现,全球经济体系内的循环替代了国与国之间经济的国际经济循环。[5]13-16在这样的背景下,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新的图景,马克思劳资关系的概念图式是否依然适用?二、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模型同现实图景的矛盾1.纯粹资本主义社会的假设同当代的社会分层与分化的矛盾纯粹资本主义社会的假设不能解读当下劳资关系构成主体层面的边界扩展。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只有两大阶级:资本家阶级和雇佣劳动者阶级或曰无产阶级。作这样的划分在历史上具有适用性,但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全球化、市场化与网络化链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成为世界性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在全球配置的同时,资本的运动突破国界,也从资本一方延伸了所有者和管理者的链条,或者投资者与承包者以及管理者之间的链条。资本的职能形式和运动形式日渐多样化,从资本一方拓展了劳资关系的边界。同样,资本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了各种网络化组织,尤其是外包与转包的流行,使得资本的边界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的全球运动,各国劳动力之间互动与影响日渐增多,劳动力开始出现分层与分化,各国的社会结构也出现了复杂变动。社会结构的构成要素日益复杂和多元化,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线性的直接关系,而是复杂网络式的间接关系。那些中间阶层的产生与介入使劳资关系的边界扩展。当然,马克思并不是没有看到现实社会中还存在“中间阶级”,但是他认为“若干中间的和过渡的阶段到处使边界限定模糊起来(虽然这种情况在农村比在城市少得多)。不过这种情况对我们的研究来说是无关紧要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是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两级对立。[6]1001“两个起点:资本家和工人。所有第三种人,或者是为这两个阶级服务,从他们那里得到货币作为报酬,或者是他们服务,而在地租、利息等形式上成为剩余价值的共享者。”[7]368-369马克思著作中的第三种人包括婢仆、公务员、牧师、军官、艺术家、教师、自由职业者等,这部分人群的消费被认为是从属于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属于消费附庸。因此,在讨论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的过程中都被忽略掉了。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今天社会中的类似商业雇员、营销人员、办公室人员等等均为第三种人。为此有人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只要存在劳资雇佣关系,就永远存在需求不足或者生产相对过剩的现象。不仅中间阶层的崛起对马克思的两极社会阶级结构产生了冲击,而且在当前的网络经济背景下,随着互联网产业和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一些新兴职业随之产生,比如网页维护人、编程人员、信息员、配送员等等。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的诞生使风险投资到处有了用武之地,风险投资者同经理阶层是什么关系?在风险投资的互联网企业中,是否存在劳资关系?对此要进行解释需要扩展简单的社会阶级两极结构模型。在今天的社会中,恰恰是那些“中间阶级”或“第三种人”的存在,成就了互联网产业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为资本追求弹性化生产和运营提供了弹性劳动力。因此,有必要放松马克思的两大阶级的社会结构假说,在网络经济时代,“中间阶级”不应该被忽略,应重新纳入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以解释今天跨国资本的全球运动,以及劳动力的分层与分化,这更加贴近现实。毫无疑问,在放松假设引入现实因素后,劳资关系的边界一定是扩展的。2.封闭的资本主义经济同全球一体化经济的悖论封闭的资本主义经济假设不能解释劳资关系随着资本的全球化运动而出现的边界扩展。在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时,对资本主义经济做一个封闭经济的假定,只是为了以简化方式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与本质,这是一个合理的假定。但在资本借助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各国政府管制的放松、劳动力市场自由化等等的配合实现了全球运动。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全球配置,形成了全球生产网络。原来互不影响的各国劳动力之间形成全球劳动力市场,尽管有些劳动力并没有走出国门,有些劳动力在国际层面活动,但由于资本的全球运动将原来相互之间割裂的劳动力串在了一起,由此资本在国际间形成更为复杂的网络关系,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出现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假定的封闭经济所不能解释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资本全球运动的逻辑在于: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不再局限于一国范围内,而是突破一国界限,依据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在全球配置。三种资本形式在国际上的运动形成各自的生产资本网络、商品资本网络及围绕其形成的物流网络、金融网络,就是当下的对外直接投资FDI、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与金融资本。而这些网络中最能重构全球经济地理图谱的是对外直接投资,即生产资本的跨国化运动或劳动过程的跨国化。[8]尽管经济活动日益在地理上分散化,但是在功能上依然是一体化的并能够实现价值的及时运动。这就是全球生产网络(GPN)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它形成了中心-外围的生产结构,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劳资关系的核心-边缘体系,使世界各国符合资本需要的劳动力被纳入到其中,形成全球劳动力新景观,最终以实现资本的弹性积累。各国不同层次的劳动力被纳入全球经济体系之中,成为资本运动的雇佣对象,这无疑加快了劳动力的分层与分化,同时从雇佣劳动力的层面扩展了劳资关系的边界。从全球化程度的度量指标看,无论采用国际贸易的数据、FDI的数据亦或是金融资本的数据等,都表明资本的全球运动不仅形成而且在加速。随着资本的运动突破了传统的市场界限和技术边界,资本关系得以在全世界到处安家、到处落户,将更多的领域、行业、国家或地区纳入到资本掌控的范围,成为资本运动的领地。跨国资本对全球劳动力的支配权力日渐形成。[9]81-82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劳资关系,有必要放松马克思关于封闭经济的假设,只有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才能更好的解读全球资本同劳动力的关系,才能解读一国经济、职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如何受到其他国家影响的,也只有在全球经济的视域中才能探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是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的。3.剩余价值率相同的假设同工人分化的现实之间的对立剩余价值率相同的假设不能从劳动者主体层面分析劳资关系的边界扩展现实,或者说剩余价值率相同同工人分化的现实之间形成了对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假定所有行业、部门的剩余价值率都是100%,这就意味着所有的雇佣劳动者不论处于何种职业,其增殖率或剥削率是相同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雇佣劳动者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雇佣劳动者其增值率是有差异的。影响雇佣劳动者增殖率的因素有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劳动强度的大小、工作日的长短及其构成、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等等。从主观层面看,雇佣劳动的技术水平、劳动熟练程度等方面也会影响其生动生产率的高低。在现实生活中,上述主客观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方式,通过不同的影响路径在影响着雇佣劳动的增殖率。正是因为劳动力在不同疆界范围内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才会成为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追逐劳动力低成本的低阶做法。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多元化的劳动力景观成就了资本的全球运动以及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与此相相反,剩余价值率相同的理论假定意味着雇佣工人对于资本而言是同质化的。这种劳动力同质化的假定不能解释各国多元化的劳动力景观。现实经济中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教育等级化等等,导致劳动力在现实生活中是分割的,非同质化的。随着市场竞争的变动不居以及利润率的下降,为应对外部风险以提高赢利空间,追求低阶的劳动力成为其参与竞争的手段,对劳动力的结构化治理方式成为资本首选的竞争方式。更多的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减少核心劳动力,增加边缘劳动力。前者享有更大的工作保障,良好的晋级与技能再培训的前景,相对丰厚的养老金、保险和其他附件的权益。而边缘劳动力要么替代性较强,要么工作基本没有保障,灵活性、碎片化程度更高,他们为雇主的灵活生产提供了更大的弹性。从资本在全球运动的结果看,对劳动力的结构化治理方式不仅从宏观层面使劳动力分层、分化;而且在微观层面,工人具有了不同的标签:正式工人、非正式工人;核心工人、边缘工人、临时工、派遣工、合同工等等。劳动力的差异化被资本利用的结果是节约劳动力成本、利润率提高。这表明不同质的劳动力带来的增殖率不同,越是灵活的劳动力或者弹性雇佣工人在成本节约的同时,将意味着更高的剥削率。不仅如此,在马克思以及主流经济学中的劳动力还有一个暗含的假设就是男劳动。但在今天,大量女性进入到工作领域,服务领域或行政部门几乎都是以女性为主。这说明,劳资关系中的劳动力打破了男性主导的神话,妇女加入到劳动力人口的稳定增长曲线上。综上所述,劳动力同质化假设解释资本对劳动力的结构化治理缺少足够的解释力。因此,本文尝试放松劳动力同质化假设,解读劳动力的分层与分化,并进一步说明劳资关系的边界是如何扩展的。①三、赖特的“矛盾的阶级定位”理论的提出1.“矛盾的阶级定位”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图式前述三大假设中最重要的是关于阶级的研究,马克思对阶级发展判断是,资本家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在他的阶级理论中,资本和雇佣劳动是简单对立的两极,这也构成马克思劳资关系的最基本的理论模型。赖特的阶级理论依然遵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但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矛盾的阶级定位”理论。赖特认为,资本家阶级和无产阶级是阶级关系的“边界”,在这两个边界之内,从雇佣工人阶级到资本家阶级中间出现了“空白位置”,“空白位置”由社会上大量的中间阶层来填充,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专业资格证所有者、小资产阶级、自我雇佣者,也包括教师、公务员等。赖特所说的“中间阶级”显然是位于基本的阶级关系之外,从阶级斗争的角度看,中间阶级最终是要选择站在资产阶级一边或是无产阶级一边。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被“夹在中间”。[10]45因此,他们的地位可能具有多种阶级的特征,其阶级性质无疑仍以所属的基本阶级为基础。这就是赖特提出的“阶级关系内的矛盾定位”(contradictorylocationswithinclassrelations)。为了明确“中间阶级”的阶级定位,赖特确定了两类维度,一类是对三种资源的控制维度,一类是控制级别的维度,四种控制级别和三种资源进行组合的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表1和图3所描绘的阶级关系图式为:(1)对三种资源全部控制或全部不控制分别是两极结构的两端:资本家阶级和雇佣工人阶级。②(2)管理者涉及到一个管理链条,从拥有部分或全部控制某一种资源的权力的高级行政管理者,到只对劳动有部分或微量控制权的领班和生产性主管,都属于这个区间。处于该区间的行为主体兼具有资本家和无产阶级的双重特征。(3)非管理的技术和专业人员的阶级属性被描述为同时具有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特征:不控制投资和物质资料,但实际控制他们自己的直接劳动过程。从事研究的科学家、某些设计人员、教师和其他各类技术和专业人员也属此类,统称为“半自主的阶级地位”。(4)小雇主则是结合了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阶级地位:拥有生产资料、自我雇佣和雇佣劳动的雇主。表1赖特界定“矛盾的阶级定位”的维度投资物质资料劳动全面控制资本家资本家部分控制中间阶级微量控制没有控制无产阶级根据赖特.阶级.2006:49-50内容制作.基于表1所示的三种资源和四种控制级别,区分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两极,以及中间阶级。如图1所示[10]51。高级行政人员高级行政人员管理者监督者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小雇主半自主雇员小资产阶级阶级阶级关系内的矛盾定位图1资本主义社会基本阶级图式2.引入支配和剥削概念,重新修正阶级图式为了增强图1阶级图式的可操作性,进一步明确半自主雇员(semi-autonomousemployees)的定位,在图1的框架之中引入社会生产关系的概念和剥削的范畴。引入社会生产关系概念后,以占有和支配关系对特定类型进行定位,半自助雇员的地位比之前明晰很多,如表2所示。半自主雇员没有自我占有劳动产品,他们受到资本主义形式的剥削,但在工作中可以自我指挥,即他们没有遭受资本主义形式的支配,实际上保持着布雷弗曼所说的“概念与执行”的统一。表2发展了的阶级结构类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简单商品生产支配占有支配占有支配隶属剥削者被剥削者劳动过程的自我指挥个人对剩余产品的自我占有资产阶级++-高级管理者++++低级管理者和监督者++-+工人-+-+半自主雇员-+-++-小资产阶级++小雇主++-+++——符合该项标准资产阶级:基本的阶级定位-——不符合该项标准高级管理者:阶级关系内的矛盾定位来源:[美]埃里克·赖特.阶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2.但是仅仅引入生产关系的概念,赖特还是意识到上述阶级图式依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矛盾定位的矛盾、自主权的身份、对后资本主义社会分析的无力和在阶级概念中用支配替换剥削的不适宜性。在这四个问题中,赖特认为将剥削概念边缘化是一个严重的缺点,也是四个问题中最根本的。由此,赖特试图通过恢复剥削的核心地位,将剥削纳入到阶级分析和阶级定位的框架之中。他提出“组织剥削”的概念,将组织、技术与资格证书等指标纳入到分析框架之中,使分析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传统,又接近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对那些矛盾定位的阶级提供了可操作化的解释和解决方案。根据这一框架的逻辑,可以界定两种不同形式的、没有两极分化的阶级地位:(1)传统的中间阶级:既非剥削又非被剥削者的阶级地位,即恰好拥有相应资产人均份额的人。比如,一个拥有平均资本存量、属于小资产阶级的自我雇佣者,在资本主义关系中既不是剥削者也不是被剥削者。(2)“新中间阶级”:这一类群体处于剥削关系相互交叉的复杂结构之中。在一种剥削关系维度上剥削了他人,而在另一种维度上却受他人剥削。比如,资本主义下的高技术工薪收入者(例如专业人员),他们因缺乏资本资产而受到资本主义剥削,又是技术剥削者。这种地位被称作特定阶级体系下的“新中间阶级”。根据以上界定标准,赖特进一步制定了复杂阶级定位的分类表,见表3。在表3中,“中间阶级”的阶级特征得以更加清晰的展现。在资本与雇佣劳动两极分化的空白处,专家管理者、非管理者专家、非专家管理者,等等这些中间阶级被纳入其中。组织资产和技术/资格证书资产被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特征的两个从属关系。表3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定位的分类生产资料资产生产资料所有者非所有者(雇佣劳动者)拥有足够的资本雇用工人从而不工作1.资产阶级4.专家管理者7.半资格证书管理者10.无资格证书管理者+制度资产拥有足够的资本雇用工人但也必须工作2.小雇主5.专家监督者8.半资格证书监督者11.无资格证书监督者>0拥有足够的资本自己工作但不足以雇用工人3.小资产阶级6.非管理者专家9.半资格证书工人12.无产阶级-+>0-技术/资格证书资产来源:[美]埃里克·赖特.阶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0.在表3中,4到11类群体由于拥有不同技术或资格证书资产,处于不同的阶级地位之上,但总体依然属于“矛盾的定位”。一方面他们同工人相似属于非所有者,不拥有生产资料;另一方面,他们对组织或技术资产具有实际的控制权,又有与工人相对立的利益。因此,这类中间群体构成剥削关系的矛盾定位。由此可见,在社会上众多社会阶层涌现的背景下,需要拓展马克思的两大阶级模型,以分析经济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赖特的“矛盾的阶级定位”从一国范围内描述了阶级的复杂关系,从而也表明劳资关系在当代面临的诸多复杂性。四、赖特阶级理论的借鉴意义1.基于“阶级方法”拓展劳资关系的意义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工作和就业结构的变化、阶级分析在处理“社会性别问题”方面的缺失、阶级政治似乎变得日益不重要、消费主义的兴起以及社会分层概念的提出与应用,都导致“阶级”过时论的论调,认为阶级在分析当代社会时已经不再有用或适合。尤其是国家甚至全球层面看上的日益“个体化”问题,使阶级这样的“集体主义”概念似乎不相干。事实上是,不管如何否认“阶级”的存在,“阶级”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着,“阶级”作为一种现代的现象同现代工业体系紧密相关,并构成工业社会和现代分层体系特征,是理解现代社会经济的关键概念之一。[11]124;19不仅如此,有诸多的事实都已经证明,阶级不仅存在,而且已经被固化。不仅表现在就业分化、职业分化层面上的不平等,还表现在地理位置或居住隔离方面的区隔化,更表现为权力配置的分化等方面。在这样的阶级分化的背景下,用“阶级分析”的方法透视当代全球劳资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显然具有合理性。2.拓展和应用赖特的阶级结构图式的意义本文从阶级构图拓展的层面来分析当代劳资关系边界的扩展,是对阶级分析方法的应用。劳资关系的边界扩展没有突破资本家与工人阶级这两极,只不过是在这两极内部开始出现了重大变化,使阶级关系、劳资关系日渐复杂。赖特的阶级构图尽管是针对某一国范围的社会阶级结构的划分,但这一划分在当代全球化与网络化背景下同样适用。在当代,每个资本主义国家或以资本运行为主体的国家的实际情况都要比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简单对立更复杂。将赖特的图式置放在国际范围内会发现,不论对于资本一方,还是对于劳动一方,其中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资本一方形成的资本网络,投资方、供应商、生产者、外包转包商纷纷出现,而资本的代理人管理者也形成了复杂的管理链条。再从工人方面看,各类工人根据资本的需要在全球配置。拥有不同技术、不同资格证书的工人在功能上的全球重组成就了全球生产网络,劳资关系的边界在全球层面拓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定制办公桌椅及安装协议
- 投资合作谈判技巧
- 招标代理合作协议样本
- 房建工程施工分包协议
- 户外广告业务合作合同参考
- 广东省室内装潢设计合同样本
- 会议设备与技术服务合同
- 民事争议调解协议样本
- 专利申请权许可合同模板
- 房屋赠与合同的有效条件
- GB/T 17892-2024优质小麦
- 调酒初级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危废治理项目经验-危废治理案例分析
- 南京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数学试卷二(有答案)
- 汽车防冻液中毒
- 粉条产品购销合同模板
- 2024至2030年中国自动车配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蔗糖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北师版 七上 数学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角-第2课时 角的大小比较》课件
- 外研版小学英语(三起点)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
-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学情调研测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