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重点资料_第1页
传播学重点资料_第2页
传播学重点资料_第3页
传播学重点资料_第4页
传播学重点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播学重点一、人类传播演进过程1.口语传播时代语言起源于何时,尚无明确答案。“汪汪”理论“感叹”理论“唱歌”理论“哟嗨哟”理论“约克”理论与工具相关联语言的出现与社会的形成是同步发生的。2.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创造不同于语言,一个是自然的过程,而另一个是人为的过程。文字起源于绘画,即所谓“书画同源”,最初的文字都是从绘画演变而来的,如象形字。文字是继语言之后的第二种媒介,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有两点:使信息在空间上广远和时间上久远。3.印刷传播时代印刷媒介的产生需要有两大硬件:纸张和印刷机。人类曾经使用过的书写材料:泥板、木版、纸莎草、羊皮纸、中国人发明的纸张。关于纸张:纸莎草,阿拉伯音译为“伯尔地”,是尼罗河三角洲生长的一种类似芦苇的水生莎草科植物,纸莎草是古埃及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埃及人对纸莎草十分崇拜,把它当作北方王国的标志。印刷术在我国的隋唐时期已见端倪,7世纪唐代,出现了雕版印刷。至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而臻于成熟。印刷媒介包含两层意思,即印刷术和印刷品,前者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后者是社会层面的东西。印刷传播时代是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等一系列事物的生成相一致、相同步的。约翰.古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术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西方传播学界常把古登堡将机械技术运用于印刷的1456年,称为大众传播开始的年代。19世纪30年代,大众型的廉价报纸,每份仅以一便士的价格出售的“便士报”,首先在美国创办。此后,廉价报纸发展迅速,很快在西方其他国家中普及。此外,书籍、杂志、广告事业也得以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激光照排,电脑编辑和网络传输应用在新闻编辑出版领域。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1、印刷媒介对现代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现代文明也为印刷媒介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4.电子传播时代电子媒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一切依靠电流传播信息的媒介;狭义专指公共性的媒介,传播学里通常用的是狭义。迄今为止,电子传播时代已经发生了三次飞跃:一是20世纪初的广播,二是20世纪中的电视,三是20世纪末的网络。电子媒介具有的里程碑的意义:a.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带来了空间距离和速度上的突破。b.电子媒介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大脑的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过程。c.人类不但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和大量传播,而且实现了它们的历史保存。(IT人类进化图)二、传播传播的定义郭庆光的定义:传播是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定义的学说:(1)“共享”说:这类定义源于拉丁文的Communicate的意思:“使共同”。威尔伯·施拉姆的定义更进一步:“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2)“影响”说:美国传播学者霍夫兰、贾尼斯和凯利的定义为:传播是指“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3)“反应”说:这类定义吸收了心理学中刺激—反应论的观点,其含义极为广泛和模糊。史蒂文斯的定义是: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4)“互动”说:G.格伯纳:所谓传播,就是“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5)“过程”说:希伯特认为:“传播的确可视为一个过程,过程就是一系列的活动及运行永远向着一个特定的目标在行动。传播不是一个被时间和空间所固定的静止的实体。传播是一个恒动过程,用以运送意义,传递社会价值,并分享经验。”德弗勒和丹尼斯在《大众传播通论》一书中定义更全面些:“大众传播是一香农和韦弗的传播模型拉斯韦尔的5W模式:效果产生什么对谁说么渠道效果产生什么对谁说么渠道通过什说了什么谁谁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四、符号1、符号的定义: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符号的种类:信号与象征符、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根据是否具有人类的痕迹来区分,可分成信号和象征符(符码)。象征符特性:(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2)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4)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这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他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符号的功能:1、表述和理解功能2、传达功能3、思考功能5、萨皮尔·沃尔夫假设:任何语言都是与其他语言不同的一种巨大模型系统,不同之处在于,每一种语言都由文化规定了形式和类别,人们不仅根据这些形式和类别进行交往,而且用以分析现实,注意或忽略某些关系和现象,梳理自己的推理并建构自己的意识。包含了二层意思:一是语言因其自我成形、自我创造的能力而能决定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形成人们世界意象的积极因素,人们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言决定的。这叫语言决定论;二是不同的语言不能表示同一个社会的现实,世界意象随着人们赖以思维的语言体系的不同而变化。这叫语言相对论。对萨皮尔-沃尔夫假设的批评:反对这种观点的人认为:(1)语言的确会影响思维,但并不完全地决定思维,语言只在形成抽象概念方面影响思维,而反映人类直接感官体验的概念却独立于语言。因此,人们的世界观不是因语言相异而不同,而是受到了文化的影响;(2)语言间的差异受到语言共性的限制,不同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基本认识过程和基本概念范畴是相似的。因此,语言间的交流是可行的,语言影响思维只不过体现在社会文化的价值标准方面。6、语言与文字

1、语言是最基本、最主要的符号,文字从属于语言而存在(并非次要);2、语言的传播功能主要体现在共时方面,文字的传播功能主要体现在历时方面。3、对所表达的事物而言,语言是直接符号,文字是间接符号。语言的特性:第一,语言是静态的,实际是动态的。第二,语言是有限的,而真实是无限的。第三,语言是抽象的,而实际是具体的。(抽象的阶梯)第四,语言的假定。7、语言的误用:第一、死线抽象。(固定层次抽象)第二、忽视差异(指认不当)第三、非此即彼(二元价值观)第四、自我投射(无意识投射)死线抽象(固定层次抽象)

“话不投机半句多”,不全是因为彼此的“道不同不相为谋”,“死线抽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谓死线抽象,是指语言的运用者只在语言“抽象阶梯”的某一级上使用语言,忽视各种人群和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把语言表达固守在某一类型、层次或水平线上,从而产生语言失当和不对称。一般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日记之所以不得要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只会在较低的抽象层面上使用语言;一些哲学著作之所以难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哲学语言是高度抽象的,常常在抽象阶梯上居高不下。忽视差异(指认不当)

(undue

identification)

在语言使用中,将同一类型中的不同成员作为完全相同的个体,没有分清同类事物之间的区别。非此即彼(二元价值观)

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或者排斥了中间层次的极端想法

或者排斥了中间层次的极端想法。自我投射(无意识投射)在用语言符号表述时不自觉地将自我感受以客观的形式进行表达。8、什么是意义?意义的三角关系意义是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对自然事物和社会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的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意义活动属于人的精神活动范畴。9、意义的三角关系:意义三角关系—意义的象征理论现代符号学的创立者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把“指号过程”定义为符号、事物和意义发生联系的过程。在阐释者的脑海中,符号代表某个事物,皮尔斯将其称为“指涉物”。他把用来代指物体的符号称为“阐释物”。在符号发挥作用过程中,上述三个元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形成了一个三角关系。学者奥格登和理查兹用图清晰地表明了这三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把“指号过程”定义为符号、事物和意义发生联系的过程。学者奥格登和理查兹用图清晰地表明了这三个元素之间的关系。

思想或指涉(意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符号(象征)指涉物间接关系10、意义的分类

(1)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明示义与隐含义)(巴特)

明示性意义:即符号与它所指示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同一文化背景中的社会成员大多数都能理解的意义。暗示性意义:既有社会成员都能理解的意义,也有符号使用者自己的感觉、情感。(2)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外延意义: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内涵意义:对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3)指示性意义与区别性意义指示性意义:将符号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二个符号异同的意义。五、人内和人际传播:(一)人内传播:个人接收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1、影响感知的结构因素:a.类似与相近:其他条件相同时,空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视野中相似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b.美好形式(完形趋向):具有良好连续的几条线段,容易组成图形。c.残缺闭合(封闭):几个刺激若共同包围一个空间,则这几个刺激容易构成一个感知单位。(在语言中也发生作用)d.共同命运:随机排列的图形中,其中的某些成分按共同方向运动或变化时,就会把它们看成是一个整体。2、影响感知的因素:a.假定与理解:我们都假定人们是有常识的,而且他们的行为是源自某些合逻辑的过去经验。都带有某种根据生活经验而形成的心理期待,都已不知不觉地预先设定了理解对象的应有面貌。b.文化的预期与理解:个人由于受文化的影响,心中总会预期该事物会怎样发展。C.动机与理解d.情绪与理解e.态度与理解3、人内传播的过程(一)感官刺激的产生刺激本身的特性(如其强度、大小、对比、运动)非常重要。1、绝对阈限、潜意识感知2、刺激过量(二)将感官收到的刺激加以组织4、大众传播与人内传播—选择性定律:(一)选择性注意指人们尽量接触与自己观点相吻合的信息,同时避开相抵触的信息这么一种本能倾向。(二)选择性理解选择性理解:依据自己和价值观、思维方式对接触到的信息进行理解。理解的过程是将运载信息的符号还原为意义的过程。(三)选择性记忆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已接收的信息中挑选出对自己有利、有用、有价值的信息储存在大脑之中。5、人内传播的三大理论:(一)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二)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三)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库利(1864-1929)的“镜中我”概念库利和米德创建了互动社会心理学(后来被更普遍称为符号互动论)。他们反对以直觉构成人类个性的基础,认为人际传播是个性构成的中心。库利发展了二个概念:6、(与次要团体相对应的)首属团体(primarygroup)——它在构成一个人的社会本性方面是面对面的、亲近的和重要的。他称之为“首属的”,因为它在个性社会化方面的重要意义,也是因为诸如父母亲、兄弟姐妹、儿童嬉戏伙伴等团体是最早进入一个人的一生之中的。镜中自我(thelooking-glassself)——人类的交互作用反映了个体的当下环境,因此起到了心灵的镜子作用。“我想象在你的眼里我是什么人,我就是什么人。”他喜欢引用的一句话是:“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库利镜中自我概念强调个体社会化中的人际传播的重要性。这个概念被米德发展成为“自我”的概念。米德的主我、客我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二)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联接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面对面传播和有媒介的个体之间的传播。1、创新扩散是什么?1971年,罗杰斯、休梅克合著《创新的传播》,提出了一个创新扩散模式。罗杰斯将创新定义为:“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纳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实践或事物。”所谓创新扩散(thediffusionofinnovation),是指一种新事物,比如新观念、新发明、新风尚等,在社会系统中推广或扩散的过程。2、意识到的创新性(技术革新的特征)六、大众传播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二、赖特的四功能说(1959《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1、环境监视-警戒外来威胁/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2、解释与规定-不是单纯的告知活动,而是为了向特定方向引导和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3、社会化功能-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4、提供娱乐-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政治功能——环境监视/社会协调/遗产传承经济功能——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开创经济行为一般社会功能——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首先,大众传播能够形成总体经济状况。提供准确的经济信息。一部分通过广告完成,一部分通过对价目表和生意的分析来完成。其次,经济政策必须通过个人、组织、国家起关联作用。制造商、商人、投资者和消费者必须决定怎样进入市场。如关于大豆的分析。最后,必须提供技术方面的指导和对经济行为的展望。三、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负面作用观(1948《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一)正面作用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造成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高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带来正统化效果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来自其公开性,用公布反面行为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以强制遵守(二)负面作用1、大众媒介持续不懈的宣传会使人们完全丧失辨别力,从而不假思索地顺从现状。2、“媒介是使大众的审美鉴赏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3、媒介常以低廉的代价占用或剥夺了人们的自由时间。4、麻醉精神。表现在两方面:—是让人沉醉在虚幻的满足之中,二是由此剥夺人的行动能力。七、英尼斯(伊尼斯)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一、英尼斯的媒介偏倚论1、主要观点1)“媒介决定论”——媒介对社会的影响伊尼斯认为.媒介对社会形态、社会心理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一点上,他和麦异曲同工,所以他断言:“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将文明分成9个时期:1)苏美尔文明(从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到泥版、硬笔和楔形文字时期);2)埃及文明(莎草纸和圣书文字);3)希腊-罗马文明(拼音字母);4)中世纪时期(羊皮纸和抄本);5)中国纸笔时期(印刷术初期);6)启蒙时期(报纸的诞生);7)机器印刷时期(印刷机、铸字机、铅版、机制纸等);8)电影时期;9)广播时期2)传播偏向论媒介可以分为两大类:有利于空间上延伸的媒介和有利于时间上延续的媒介。比如,石版文字和泥版文字耐久,它们承载的文字具有永恒的性质,容易传承。但是,它们不容易运输,不容易生产,不容易使用,因而不利于空间上的传播。相反,莎草纸和纸张轻巧,容易运输,使用方便,能够远距离传播信息,然而它们传播的信息却限于当下,就比较短暂。他认为,传播和传播媒介都有偏向,大体上分为:口头传播的偏向与书而传播的偏向,时间的偏向与空间的偏向。“倚重时间的媒介,其性质耐久,羊皮纸、黏土和石头即为其例。。。。。。倚重空间的媒介,耐久性比较逊色,质地比较轻:后者适合广袤地区的治理和贸易……倚重空间的材料,有利于集中化……我们考虑大规模的政治组织,比如帝国,必须立足在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我们要克服媒介的偏向,既不过分倚重时间,也不过分倚重空间。”政治帝国倚重空间的控制,大肆扩张;宗教性帝国倚重时间的传承。二、麦克卢汉的媒介工具论1、媒介。根据他隐而不显的媒介观念,我们可以推导出—个最为宽泛、无所不包的定义:媒介是人的一切外化、延伸、产出,一句话,媒介是人的一切文化。由于他研究的媒介涉及到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和一切层面——衣食住行、机械电力、语言文字、娱乐游戏、科学技术、艺术世界。2、媒介即是讯息。他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类型。3、环球村。这个词语已成为几十亿人的口碑——虽然绝大多数人对其深刻内涵不甚了了。电子信息瞬息万里,使全球生活同步化;全球经济趋问、整合,游戏规则走向同一;网络生活同一,世界结为一体;时空差别不复存在,昔日遥不可及的海角天涯刹那可达。4、“冷媒介和热媒介”。低清晰度的媒介(如手稿、电话、电视、口语)叫“冷”媒介。因为它们的清晰度低,所以它们要求人深刻参与、深度卷入。因为它们的清晰度低,所以它们为受众填补其中缺失的、模糊的信息提供了机会,留下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调动了人们再创造的能动性。反之,高清晰度的媒介叫“热”媒介,拼音文字、印刷品、广播、电影等等就是这样的热媒介。出于它们给受众提供了充分而清晰的信息,所以受众被剥夺了深刻参与的机会,被剥夺了再创造的用武之地。热(高清晰度、信息含量多、不用自己填补即参与程度低,排斥性);印刷,收音机,电影,照片,电视时代。冷(低清晰度、信息少、自己参与程度高,包容性);手稿,电话,电视,卡通画,机械时代。注意:(1)相对(2)某一种感知角度,如视觉,照片和卡通,(3)媒介发展的先后,先冷后热。如爵士冷,电影广播兴起时,爵士热。八、受众分析1、受众分析受众的定义: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会场的听众,戏剧表演、体育比赛的观众,都属于受众的范畴。2、几种主要受众观:克劳斯:大众按规模可分为三个层次——a.特定国家或地区内能够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b.对特定传媒或特定信息内容保持定期接触的人c.不但接触了媒介内容而且也在态度或行为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即有效受众(一)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大众(二)作为市场的受众(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3、使用与满足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成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个人动机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1944)(竞争,获得新知,自我评价,逃避,认同,替代参与,汲取生活经验);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1949)(实用动机,休憩动机,夸示动机,逃避动机);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1969)(心绪转换,人际关系,自我确认,环境监视)。(一)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赫卓格-专家知识竞赛的受众动机分析——有三种基本心理需求使得人们喜爱这个节目:(1)竞争心理需求(2)获得新知的需求(3)自我评价的需求(二)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贝雷尔森:《读书为我们带来什么》1940-实用动机/休憩动机/夸示动机/逃避动机等《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1949-以纽约八大报纸的发送人员大罢工为背景(1)获得外界信息的信息来源(2)日常生活的工具(3)休憩的手段(4)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5)社交的手段(6)读报本身的目的化(三)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40年代理论的简单仅仅归纳了使用或满足的基本类型,在理论上没有进一步的突破方法上以访谈记录为主,没有形成严密的调查分析程序50年代停滞60年代复兴布拉姆勒和D麦奎尔1969年开始对1964英国大选的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目的:发现人们为什么要收看或不收看政党宣传;利用媒介想干什么;政治人物上镜时的二种处理方式他们喜欢哪一种。(1)心绪转换效用(2)人际关系效用:拟态人际关系-电视人物;现实人际关系-讨论电视人物(3)自我确认效用(4)环境监测效用九、效果分析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