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案例(片段教学、评课、文本解读)_第1页
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案例(片段教学、评课、文本解读)_第2页
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案例(片段教学、评课、文本解读)_第3页
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案例(片段教学、评课、文本解读)_第4页
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案例(片段教学、评课、文本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片段教学、评课、文本解读)片段教学(一)存在问题设计平淡,缺乏新理念,切入点不佳,没有出彩点;缺乏激情,表达平淡,甚至照本宣科;较少关注学生,学生活动设计少;教学中缺少交流互动意识,少有共鸣点;教学点、突破点、引导点不明;方法机械,教学环节简单,没有体现学生的读书、思考、讨论;思路狭窄,只是从知识到知识,从解读到解读,没有升华,缺少语文味,缺少方法性策略知识;不能适应虚拟性,教学不自然;板书杂乱,书写较差;出现口误笔误、口头禅、无板书、超时等硬伤,有的用时不足 10分钟就结束,有的老师听到“还剩三分钟”的提醒后不管自己说没说完就立即结束。(二)注意事项(1)切入点、发挥点设计要巧,体现特色和创意,显示素养,突显优势。( 2)思路要清晰,水到渠成,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 3)开场要引人,激活气氛,进入状态,享受境界。( 4)注意姿态、用语等,做到真实自然地虚拟课堂,不使人感到别扭。( 5)教学规范,板书简洁精巧。评课(一)基本要求依据课程标准、教育教学基本原理和学科教学理论,对教者的素养和教学技能、教学目标的科学性、教材处理的匠心、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双边互动的顺畅、学生学习表现、问题的设计、教学引导、教学机智、课堂训练、作业与板书、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有效、教学评价的恰当运用、目标达成的效果、教学的创意等等诸多方面进行点评。但不可面面俱到,宜先略加总评,再深入分析一两个亮点和一两个要害的缺陷。至于改进建议,可点到即止。(二)存在问题(1)对课的优点评价较为准确,但没能敏锐地发现课的要害的缺陷,对不足之处的评析无关痛痒。( 2)评课视角上,关注教师“教”的方面较多,但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也较少能从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目标的达成方面进行评析。( 3)理论素养不足,不能很好的联系新课程理念、教育教学理论进行评析,。( 4)评课稿篇幅过长,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不能切中要害,表达不简明。(三)注意事项(1)深谙课程标准,深入把握新课程理念,并以此为评价课堂的依据,评述中准确使用教学术语(如: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三维目标、熏陶渐染、学习方式、合作探究、预设与生成、形成性评价、教学资源等)。( 2)评课的重点在于:课堂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合理、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有效、学生的参与表现、教学的效果等。( 3)抓住要害,突出重点,表达准确,分析到位。不要使用“可能”、“也许”、“好像”之类的不确定评价。( 4)最好能结合单元目标、学段要求、学生特点进行评析。文本解读(学科技能 )存在问题:面面俱到,人云亦云,蜻蜓点水注意事项:解读合理合境,合乎学生接受能力,在总体解读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或创新点,进行令人信服和解析,体现自己的文学美学素养及鉴赏水平。不要拾人牙惠,即使采用别人的观点,也要有自己的分析或理解。片断教学实录(板书: 背影 朱自清)一、承上启下(扫视全班)同学们,大家已经通读了全文,讨论了课文前 5段的内容,前 5段写“我”因祖母去世奔丧回家和离家回京。下面我们来仔细品读第六段,看看父子离别时的情景。二、朗读思考这是本文最感人的段落,描写父亲买桔子的“背影”,请大家齐读本段。大家读得整齐响亮,但情感味不强,这就是齐读的局限。所以,请大家再潜心默读一遍,同时思考:写父亲“背影”的句子是哪几句?你喜欢文中的哪些描写?哪些句子饱含作者的情感?三、研读讨论 (在学生发言讨论练习、教师评析指导中完成教学内容,落实教学目标)我看到大家读的时候都能进行圈点批注,这是很好的阅读习惯。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段话。初步品析(情节、肖像描写)读了这一段,大家有没有受到感动?有!那好,我们就来说说你被哪些内容感动了。自由发言,谁先来说?好,王臻同学抢先发言了。“这篇文章所写的事情是父亲送我去站台,给我买桔子的事情。可以看出父亲很爱我”。很好,说出了这段文字的“事”和“情”。事是“父亲送我去站台,给我买桔子”,情是“父亲很爱我”,可见王臻同学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很准确。陈明要补充了,我们仔细听。你说的不错,“父亲不光为儿子买了橘子,还做了许多事,这些都表现了爱”。那你说说都做了什么。“照看行李;和脚夫讨价;结我拣定坐椅,铺好大衣;嘱茶房照顾我,嘱我小心”。说得好,你提到大衣,你能从中看出爱吗?“能,大衣是紫毛大衣,而父亲是‘黑布小帽,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一毛一布相对比,父爱不用言说”。你太厉害了,能从父子衣着对比中发现父爱,不简单。作家往往在看似不经意的描写中透露出深厚的感情。文字有情自感人,我们写作文也应当做到每一个细微处都在表达一定的感情。陈明补充的是前面几段的内容。父亲的爱无时无处不在,而文中父爱体现的最深的是什么呢?是“车站送别,父亲买橘子时我看到父亲的蹒跚的背影”,是的,大家回答正确。那么,这段中哪些描写最能打动你?“服饰描写”。李华说服饰描写打动了他,服饰描写属于外貌描写,或者叫肖像描写。(教师板书:服饰描写 。)你说这里父亲的服饰有什么特别之处?“加上两个‘黑’字”,为什么要强调“黑”色?“说明父亲有孝在身”,很好,父亲回家的目的就是为了料理丧事。那么黑色还能给读者什么感觉呢?“给人一种悲凉与沉重之感”,是的。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父亲内心承受着丧事、赋闲的双重压力”,嗯,大家课文读得很细,理解很到位。父亲的外貌还有什么特征呢?“肥胖”,为什么要定他胖呢?“身体胖,加上年纪大,动作不灵便”,太好了,动作不灵便,则更显出父亲买橘子时的不容易,显出父亲的爱,是吧?重点品析(讨论动作描写)除了肖像描写,本段还有什么描写?“动作描写”(板书:动作描写 ),好,那请大家找到这些动作。哪些是动作描写?请大家齐读出来。“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读得好,那么我们来看看哪些动作写得好。大家在脑海中想象一下父亲买橘子的全过程,然后小组讨论一下,看哪些动作写得好。“蹒跚地走”,写走路的姿态。(板书:蹒跚)“蹒跚”是什么意思,课文注解“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能不能写“慢慢地走到铁道边”?(板书:慢慢)嗯,蹒跚更强调步履艰难,而且下文又有“慢慢”,显得重复。“慢慢探身”,那么,这里为什么不用“蹒跚”用“慢慢”呢?陈成,请回答。“蹒跚是走路的样子,用来形容‘探身’不妥。”陈成从用词的准确性上进行分辨,很好。那么,“慢慢探身”说明了什么?“说明父亲行动不便”,正确。“两手攀”、“两脚缩”、“向左微倾”,这些动作又写出什么?“还是写父亲动作不便,行动艰难”,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父亲动作之难呢?第三小组,请你们回答。“一个老人,心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为了孩子,即使自己行动不便,还执意要亲自为儿子买橘子,可见其爱之深。”是的,文章所有描写都要为表现中心内容服务,本文写就是父爱。(板书: 父爱)父亲买好橘子回来,心情是怎样的?文中哪里作了描写?“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很好,虽然买的过程不容易,但内心却很满足,可见父爱是多么无私和感人。深入品析(作者的感受)看到这一切,儿子有什么反应呢?“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这时候儿子内心是什么感受?“感激父亲,心疼父亲”,回答很准确。但好像作者的感受还不止这些。谁愿意来补充?(板书:感激、心疼 )很好,这么多同学愿意。蔡欣同学请。“拭干了泪,说明儿子怕引起父亲的伤感和担心”,回答得真好,在看似平常的动作中揣摩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吴菲,你呢?“这一段出现的两次流泪,这说明作者内心非常复杂,在他的泪水中交织着感激、心疼、愧疚等等情意。”说得非常好,很全面,是吧?(板书:愧疚)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林平,请说。林平提出,“吴菲刚才说儿子有‘愧疚’,是怎么看出来的?”吴菲,请你解释。“儿子起初认为父亲与脚夫讲价钱说话不漂亮,嘱托茶房是多余的,心里‘暗笑他的迂’,当他看到父亲买橘子的背影和离别时的背影,流下了眼泪,这就说明他完全理解了这些都一个父亲的爱的表达,内心自然就产生愧疚。”大家的掌声说明了吴菲的回答太棒了,分析得十分透彻。四、小结质疑以上我们品析了第六段,大家一定都已读出这质朴语言背后所流露出的浓浓深情,也体会了作者那淡雅、朴素的文字。现在,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姚辉举手了,请说。“父亲为我买的桔子和我们现在吃的桔子不一样吗?很金贵吗?他为什么要这样费劲亲自去买呢?”说的好,桔子是普通的,儿子去买就行了,或者给点钱儿子什么时候想吃再买,就算不买也没什么嘛。大家说对不对,为什么不对?“父亲以此来表达对孩子的关爱,这是为人父母的常有之心”,关爱的方式可以很多,作者为什么写这个?“桔子虽然普通,父爱无价”,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同意。还有补充的吗?“这是生活,本文基本是写实的,当初朱自清父子也许真的就是这样嘛。”太好,李芳同学用写作学原理做了精彩的解释,写作就要从真实生活中发掘感动人的有价值的细节。五、留下余味 (课后任务)好,对于这个文段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的,我们课后还可以继续探讨。其实,这段中父亲的语言也很值得我们玩味,大家课后可以继续讨板书技能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有一句话“教育事业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成功的教学是高度的科学性和精湛的艺术性的有机结合的结果。所以坚持教学原则,采用艺术手法,浇灌学生心田,努力使教学过程审美化,是我们教师的追求。板书是教学中所应用的一种主要的教学媒体,板书艺术则是教学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板书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写好板书呢?下面给出一些建议和写板书的基本要求供各位老师参考。1、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内容精炼是指板书要用最凝炼的文字或简洁明了的图形、符号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重点突出是指板书要反映教学的难点、重点,不能主次不分或主次颠倒。这个要求是板书的首要原则,它是由板书艺术的特殊性决定的:第一,黑板的面积有限,不能容纳所有内容;第二,板书一般在课堂上完成的,而每堂课是有限的,教师在板书上不能花太多时间。教学应是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板书)、体态语言三者的有机结合,而尤以口头语言(即讲)为主,板书只是辅助手段。但是,内容精炼并不是越简单越好,“简”的程度要依据教学需要和教学内容而定。一般要求板书要化繁为简,以简驭繁、以少胜多,让学生从最精简的板书中学到该学到的知识。、条理清晰、布局合理是要求板书的脉络、层次清楚,各层次之间结构严谨,形成系统的整体,并把相同层次的内容排列整齐,各层次的内容标号一致。布局合理是要求善于使用黑板,区分正副,大部分写正板书,小部分写副板书,要依据板书内容多少和黑板面积大小来划分。既要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主次成分与层次性,又要按照美学要求构建整体。、形式多样、启发性强板书形式多种多样,千变万化,应根据教师特点、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而选择恰当的板书形式。既要选 用他人的板书好形式,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板书的新形式。无论采用什么板书形式,都必须使板书具有启发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求知识,发展能力,并让学生参与设计和书写板书。判断板书形式好与不好的主要标准,是看它能否在呈现教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思维。4、文字、图表、科学准确:文字、图表、科学准确是要求用科学准确的文字语言、图像、表格表达教学内容,即要求板书的内容全面科学,观点鲜明准确。既要切实体现教材内容的纲目要点、当时的社会实际与学生实际,又要做到用词恰当,概括准确,图规范,整齐美观。不仅板书的内容浓缩、数据的抄写、关系的提示、整体的结构等全部准确无误,而且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完成任务。、写讲结合 ,书画配合教学离不开讲与学 ,讲是讲授,写是板书,两者有机结合,有利于教学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板书是在讲授过程中逐步呈现的。板书与讲授的结合形式有先书后讲、先讲后书、边讲边书等形式。有条件的教师,不但板书,还可板画。板画应做到简单明了,形象生动,有利于讲明观点,激发情趣,提高学习效率。书画结合、直观形象,教师要善于使用插图和挂图,善于随手画图,如上学期赵建辉老师的一节公开课,我想大家一定对他的板画还是记忆犹新,形象的简笔画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甚至于在一些课堂上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高效课堂的四个要素怎样才算高效?课后自我四问便知。此四问也可用来评价他课。此四问乃指:明确目标;提高效率;注重方法;课堂效果!问题一 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这是明确目标的问题。备课首先要准确把握课标。但依据课标确定目标并非照搬,而应根据学情灵活变通,依据内容和学情确定目标。课标是最低标准、基本门槛,可适当提高。上海格致中学就提出“国标校本化”要求结合校实际把课标具体化,变成校标班标师标,这样才能把课标落到实处。不仅要清楚让学生获得什么,还要明确获得多少,学到什么程度,这样教学才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英语单词就不能笼统地说要学会本课 10个单词。何为“学会”?须知,课标对单词还有“四会”、“三会”之分,必须明确告知,另外,课中还要达标检测。问题二 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这是课堂教学效率问题。向课堂要效率,每节课的目标都应当堂完成。这节课的任务还需课后几小时作业才能完成,就不是当堂达标,而是加重了课外负担。目前,在课效问题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这是课教水平、效率最高的方式。北京 22中孙维刚就是这种方式,中学六年大循环从不布置课外作业,所有问题都是在课内解决。也许有人说特师水平高,一般难做到。现在,高青部分农村初中在尝试“课前零预习,课后零作业”:课前没预习任务、课后没书面作业、学生没有传统意义的作业本,做到了把时间、能力、健康“三还给学生”。高青县花沟初中就明确要求:①不准布置任何形式的课下书面作业,不准课下发成套的书面试题,课上完不成作业不准留在课下,更不准留隐性作业;②推行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制度。做到“定目标、快节奏、大容量、讲练结合、当堂达标”。突出体现“学一点、记一点、会一点、知识当堂消化”原则;③自习课提倡“自助餐”式学习。学生选择要补学科目,或预习新课,或复习旧知,或练习提高,都由学生自定,不受教师干涉。这样,教师提高了课效,课业负担明显减轻,而教学质量却大幅攀升。为增加课间休息时间,还把课减为 40分钟,课间延为 15分钟,每天课时数不变,真正体现了“把健康还给学生”。需要强调,课前零预习,课后零作业,必须以课堂高效做保证。高青县几所初中主要抓课教效率,对于双基做到了当堂教当堂会,当堂作当堂改,不留尾巴。当然,课前无预习任务不等于不许预习,只是不硬留,不检查;课后不留作业不等于课后不学习,而是不留与课本直接关联的书面作业。如自习课,学生可自由选择预习或复习内容,老师不能给学生硬性规定书面作业。这样,学校就可以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如时政播报、影视教育、书法绘画、自由阅读等。.课前有预习,课后无作业课前发预习学案,要求必须完成书面预习作业,上课先检查预习情况,只点拨不会的。课堂完成必要练习题,课后不再布置巩固性作业,但要布置下节课预习作业。实际上,每节课后仍有作业,只是把巩固性作业变成预习作业。有人说预习不是作业,预习有多种形式,如果自由看书,没有书面硬性规定,就不是作业;如果发学案练习并让学生必须完成还要检查,就是作业。如果每门课都布置大量课前预习作业,学生负担自然就会加重。.课前有预习,课后有作业目前,大都课前有预习学案,课后有巩固作业,可以说一堂课前后夹击,学生没有轻松时间。甚至有学校搞循环式教学,不分课上课下,课堂无边界,课堂效率大打折扣,学生负担就会大大加重,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基本没有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在同课异构活动中,同样上一节课,有的提前让学生用了 3-4课时预习,并与学生进行反复演练,第二天上课时让学生展示表演,听课人都为之惊叹,但这种课没有效率可言。而有的仅仅是课前与学生交流 10分钟就开始上课,虽然课堂不热闹,但学生学得很扎实。这就如同赛跑,发令枪响之时,运动员都应该站在零点起跑线上,而有的却提前站到了 60米处,已没有可比性。因此,公开课或同课异构活动应该是当堂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能提前与学生见面或布置预习作业,只有这样才能看出一堂课效率高低。问题三 让学生怎样获得?这是教学方法问题。目前教法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先学后教”和“先教后练”。“先学后教”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自学能解决就要让学生自学,教师不急于讲;不会的可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在不会的教师再加以点拨,教师一定要退到最后一步。先让学生说,学生回答错了不要紧,教师可以纠正,但一定要给学生学与说的机会。“先教后练”是一开始就由教师讲,讲概念、讲例题,讲完之后让学生练习巩固。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师有一个基本假设:今天是新授课,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是一无所知的,所以我要从最基本概念开始讲起。难道学生真的是一无所知吗?教师让学生自己看书了吗,如果教师没有给学生自学的机会怎么就知道学生自己看不懂?比如,有一位教师在讲数学例题时,只是自己在黑板上讲例题,讲完了就出几道题让学生练,上完了课学生也没有翻开书。我问这位教师为什么不让学生看书?他说书上例题每一步都很清楚,连答案都有,学生看会了就不认真听讲了,有学生很浮躁,看一遍就不想看了,难以深入。什么是“会”?学生看明白了不一定会,能够写出来、能够给别人讲明白才是“会”。教师先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自己看书,看完后合上,把例题每一步都写出来,再讲给同桌听,并就每一步说明为什么这么做,根据是什么。如果每个学生能够给别人讲明白,就是真会了。课堂上不要怕学生看书,不要怕学生浮躁、不认真,而应跟上检查措施。“三分教学、七分管理”,先进教法没有管理做保证就落不到实处。衡量一堂课效率的高低,不但要看学生是否当堂掌握了,还要看学生怎样掌握的,是教师灌输还是自学掌握,这有着本质不同!问题四 是否每个学生都达成了教学目标?课堂效果高不高主要看课堂达标率。如果目标合理而适度,学生就应当堂达标且要人人达标,只有少部分学生达标不能算好课。有些教师在“达标测试”环节往往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①只检查学优生。教师提问几个好学生,这几个会了就以为全班达标了。这种检查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在一节课上,教师要尽量检查到每类学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单靠教师提问很难做到这一点,可通过合作小组相互检查来实现;②虽然全部检查,但对学困生无补救措施。有些教师在下课前也搞全班检测,做对举手,不举手也不问错在何处,课后谁来给他补课,何时汇报结果。没有具体补救措施,这些学生就会逐步变成落后生。虽然对于需要拓展拔高、能力训练和价值观的问题,不可能做到堂堂清、人人清,但对于每堂课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核心概念,应要求每个学生掌握。这既是课标基本要求,也是落实教育公平的基本措施。一定要把课堂教学提高到促进教育公平的高度来看待。要做到“堂堂清、人人清”,首先做到“步步清”。如古文教学,第一步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熟读,包括字音字义、断句、熟练程度等。不是只检查几个学优生,而是分组让每人都要读,同学相互检查、相互帮助,向全班汇报,大家都过关就是“步步清”了。然后翻译课文,要求每人在理解的基础上合上书、不看注释、不看资料、不相互讨论,能够独立翻译,这才是真会了。只有把课教每一步都夯实,每个学生都检查到,才能做到堂堂清。这样做看似耽误时间,其实节省了重复劳动时间和课后大量作业时间。不然仅靠下课前几分钟搞达标测试,不会的没有时间清,只能放到课后,又加重了学生课后负担。“堂堂清”方法很多。如当堂练习,逐一批改。这样工作量较大,也不能全部看完;另一做法就是通过合作学习,2人小组、6人大组,先由小组两个人相互检查,大组长复查,教师巡回检查。这样一个少不了,能够覆盖到全体学生,班额大点也不怕。 2人组不能解决的大组解决,大组不能解决的由教师来解决。个别不会的由本组同学帮助补课并向教师汇报。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作用,教师才能省心省力,也才能培养和锻炼学生能力。魏书生“只有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学生”就是这个道理。此时,教师在下课前能自豪地说:“这节课所学基本知识我班内的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就是一堂好课,一堂高效率的课。《故乡》片段教学实录(微笑,眼光投向评委)评委老师好,我是××号,我今天片断教学的内容是《故乡》第12~30段。(板书: 故乡 鲁迅)(扫视全班)同学们,大家已经通读了全文,讨论了课文前 11段的内容,前 11段交待了“我”重返故乡的缘由,并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闰土。那么,“我”印象中的闰土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再次速读课文12~30段,一起走进少年闰土的世界。读之前,请同学们告诉我描写人物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很好,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有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肖像等描写。那么,请大家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文中对闰土进行了哪些描写。(稍顿,板书) 课文第 对闰土进行了 描写,写出了一个 的闰土。我看到大家读的时候都能进行圈点批注,这是很好的阅读习惯。请同学们看黑板,请你用关键词在横线上填空。林敏同学,你填什么?(稍顿)哦,第12段对闰土进行了外貌描写,写出了一个年少、富有生气的闰土。你怎么看出闰土是个富有生气的孩子?年纪才十一二岁,项带银圈,满脸稚气。大家还填什么呢?请举手发言。好,陈佳,你说。(稍顿)课文15段进行了外貌描写,写出了一个有生气、可爱、有生命力的闰土。理由呢?嗯,“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圆脸,小毡帽,很项圈,可爱吧,尤其是“红活圆实的手”,多么健康有活力,是吧?除了外貌,还有什么描写?李力手举最高,好,你说说看。(稍顿)第12段,动作描写,写出了一个活泼、刚健、勇敢的闰土。什么动作?哦,“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一捏,一刺,而且是“尽力”,很勇敢,是吧?陈平同学,你要补充什么?(稍顿)19段,动作描写,写出了一个纯真、聪明的闰土。“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下来吃时,我远远的将缚在棒子上的绳子上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捕鸟的动作很利索,方法很有效。陈平一下子把自己的理解全说出来了,同学们是不是应该给点掌声。第30段“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一个有情有义、纯真的闰土。呵呵,你看,王慧同学迫不急待地站起来抢答了。太好了,课堂上大家有了自己的见解,就应该像王慧一样大胆发言。第23段“走路的人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运用语言描写,写出了一个热情的闰土。嗯,张一帆很有眼光,发现了这一处大家没能发现的描写。一帆,偷瓜吃怎么能算“热情”呢?(稍顿)对了,他们看管瓜地是为了防小动物,路人渴了摘瓜不算偷,多么纯朴善良的人。你能猜度一下闰土说这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吗?用自己的语言来读给大家听一听。(模拟学生读)走路的人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把重读放在“我们这里”“不算”上,很富有表现力。文中还有大量的语言描写,请大家揣摸人物说话时的神情和语气语调,并朗读出来。谁能再来说一说,把你找到的句子读出来,并按黑板上的句式说说运用什么描写,写出什么。第23段“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的走去,,”运用语言描写,写出了一个机警、活泼的闰土。嗯,挺好。短句读的很紧凑,“捏”、“轻轻的”轻读,表现人物机警,很好。第21段“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运用语言描写,写出了一个纯真、热情的闰土。王志强抓住色彩来重读,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快乐世界。真不错。想一想:“你也去”这句话写出了闰土和“我”之间怎样的关系?对,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谊。文中还有一段景物描写,大家找一找,小组讨论一下,景物有什么特点呢?它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在开始就加上这样一段景物呢?12段,很好,大家很快就找到了。大家把它读出来。(模拟学生读)“这时候,我的脑时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呢?是呀,多么宁静,多么美丽。为什么要这么写呢?交代了环境。这样回答够不够啊?嗯,当然不够。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要考虑到对人物、事件、主题的表现作用,是吧?好,请第四组派个代表回答这个问题。(稍顿)为闰土的出现渲染了纯净的环境,衬托出闰土纯真、热情、无忧无虑的特点。大家觉得这个答案怎么样?好,非常准确,少年闰土那么活泼可爱,这个纯净优美的环境,正适合这个人物。我们平常写作,也要做到环境描写与人物、主题的一致。好了,以上我们品读了少年闰土,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少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边复述学生答案边板书): 纯真、热情、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有智有勇 。太棒了,大家对人物把握很到位,说明大家有了阅读的敏感,也有了一定的鉴赏水平。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是闰土少年生活的特质。我们也正处于一个充满理想与斗志的少年时期,现在让我们拿起笔来写一个你最喜欢的同学,让大家猜猜你写的是谁。少年闰土如此可爱,中年闰土又是如何的呢?课后请大家继续阅读课文,看看闰土的生活和性情有什么变化。(微笑)我的片断教学结束,谢谢各位评委。(擦黑板,交文字稿,离开。)评课,评什么与怎么评听课、评课是学校校本教研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研活动,开展有效的听课评课活动是提升教师教研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日前市里专门举行了一次教师的听课评课比赛。听了二十多位参赛选手的评课,就如何评好课想谈两点个人想法。一、评课究竟评什么?听二十多位老师的评课,有一个基本的感觉,就是一些参赛选手对评课究竟应该评什么和怎么评似乎心中并没有数。一些选手,要么是尽讲一些空话、套话,要么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么是就事论事,只见其表不知其里,更有甚者,干脆是误把别人的不足当优点等等。虽然说对于一堂课,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去看,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要对一堂课做出恰当合宜的评价,一个基本的谱系应该还是确定的。评课究竟评什么?笔者以为,要准确评价好一节课,至少有以下四个维度。第一教师的维度,第二学生的维度,第三是教材处理、教学设计的维度,第四是课堂教学效果的维度。从教师的维度看,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是否厚实,教学的基本功是否扎实,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能否独立处理教材、设计教案,课堂教学中能否体现自身的教学个性与风格,教师是否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的能力。一句话:教师对“教什么”和“怎么教”是否了然于胸。从学生的维度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体地位有没有得到真正的确立,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兴趣、热情有没有得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没有得到调动,学生的语言、思想、情感、审美等素养有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课堂所组织的每一次学习活动是否都是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行的,学生通过活动是否获得了新的感悟体验或新的收获。从教材与教学设计角度看,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是否准确深刻,教学起点的选择是否准确合宜,教学流程是否简约,重点突出。从教学效果来看,既要注重显性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和掌握,又要关注隐形的能力、素养的形成,从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考查,是否关注到了学生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二、怎样才能评好课?评好课的前提是要听好课。要对一节课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首先必须认真听好课。听好一节课也就像是阅读一篇文章,必须由整体到局部,也就是说听好一节课,我们首先要有大局观,要能够对所听的这节课所体现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达成,教学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流程的安排等大的方面要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如果缺乏了这样的大局观,我们的评课很有可能陷于零碎、散乱,对一节课的评价很有可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其次,听好一节课要关注细节,课堂的精彩,教师教学艺术往往都体现在课堂教学细节的处理上。一堂真正精彩的课表现在细节的处理上都比较精致,关注课堂的细节,才能充分感受到课堂的精彩或不足,在评议时,也才能够做到有理有据。第三,在听课中要能够注意随时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一节课的精彩与不足往往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我们在听课过程中也往往随时有自己的独特感悟,随笔记下这些实际上也就是为对课堂评议积累了第一手的资料。听课不仅要善听,还要善记。“好记性不如滥笔头”,对于听课评课尤其有道理。评课者一定的理论储备是评好课的基础。首先,对别人的课堂进行评价,其实也就是要表明自己的认识和观点。而要能够让自己的观点站得住脚,能够说服别人,关键是你自己的观点必须要有足够的理论与事实做支撑。没有理论支撑的观点,肯定是难以让人信服的。其次,对别人的课堂进行评价,既要从事实出发,但又不能就事说事,我们必须要透过现象,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只有找到现象背后本质与规律性的东西,我们的课堂观察才是有深度,有内涵的,我们的评课才能够见人所未见,发人之未发。当然如果真正要达到上面两点,关键是评课者自身必须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胸中要有一定的理论储备。选择恰当表达方式是取得效果的关键。对别人的课做出恰当有效的评价,要能够让执教者乐意接受你的意见和建议,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非常重要,只有方式得当,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怎样选择,首先是要根据评价的对象进行选择,如果执教的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青教师,尽管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我们仍然要坚持以鼓励为主,要努力挖掘其优点,指导帮助他如何克服不足,用发展的眼光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如果执教者本身就是一位成熟的教学骨干,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并采取商讨的办法,努力与其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如果执教的是名师大家,我们在采取欣赏态度的同时,应该保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如有不同看法,同样应该抱着学术研讨求真务实的态度虚心请教,促进提高。总之,评课我们必须有正确的态度,对名师大家要做到不虚美,对年青后进要做到不贬抑。其次是评价角度和切入点的选择,评价一节课就像是做一篇文章,最好能够抓住关键点,进行深入细致的评析,把自己的思考、想法讲清讲透,切忌面面俱到,面面不到,浮光掠影,不能触及本质,对听课者、执教者不能产生震动,无法形成共鸣,更无法促进提高。第三表达的条理性与逻辑性,要能够让自己的观点容易被别人接受,评课者在表达上应该突出条理性和逻辑性,那种不讲条理的漫谈式评课,容易让人产生评价者思维不清晰、思考不成熟的感觉,无疑会直接影响评课的效果。如何评价一堂课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我们 "新基础教育 "而言,我认为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①有意义。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上课以前和下课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 ?所以第一点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②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你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③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④常态性。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了让大家淡化公开课的概念,至少不去说“公开课”,只有“研讨课”。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所以我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 )。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⑤有个性。我觉得我们一堂好课中教师要张扬个性 ,不能千篇一律 ,不要把教学模式化而是要充分体现教学个性化 ,也就是说 :一堂好课中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树立特色意识。那么,这种特色意识,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创造性的充分体现。我感觉这种创造性应该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体现在教材处理上;二体现在教学方法的编制和优化上;三体现在自己独特的学生喜爱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上。那么我觉得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特色意识,那么你就一定能够吸引学生,能够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你的课堂教学中来。我想这样的课,一定是一堂学生喜爱的课。也是一堂成功的好课。⑥有待完善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象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 '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他的心胸也变得博大起来。同时他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应该明确地凸现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身上,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首先是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没有学生的参与,或参与不够,就算不上“主体”。考察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探究。从这一点上讲,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实际没有引起学生多少认知冲突的课不是好课。其次是学生的交往状态。课堂上,教师是否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动的,他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讲错,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认同教师,不会受批评,他对教材有异议,也没有人指责。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才有可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当他学习困难时,会得到善意的帮助,当他取得成功时,会得到诚挚的祝福,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课堂成了放飞心灵的天空。这样的课,就是好课。最后是学生的达成状态。一堂好课,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体验,这是任何时候评价一堂课必须守住的底线。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在课堂上,这主要考察学生有无切实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知识体系中融会贯通。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的跟进、共鸣、投入,每一个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使“优等生”“吃得饱”,让“慢生”“后进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得其所。评价一堂好课应该是“取得了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的标准,不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发展与超越,它更多的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主,也就是说,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树立主体意识,把教师的教真真切切的转变为学生的学。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教学重点放在教学过程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既掌握了知识,有发展了能力。因此,我们在反思自己的讲课或者评价别人的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变化,而不是光看教师如何的讲课,如果一堂课下来,学生没有丝毫的变化,那么这个课堂也就没有丝毫的意义。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最重要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五有四度”评课方法高效课堂评价一节课,一般关注四个“度”,即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生成的高度。除了这四个度,还可以看看学生有没有五个“一”,即一次精彩的展示、一次巧妙的生成、一次得意的发现、一次真实的感动、一次会心的微笑。五个“一”和四个“度”可以简称“五四”,历史上的五四运动,其影响是划时代的,但愿“五有四度”的提法能成为高效课堂的评价标杆。自主的程度 。学到终极看自主,自主学习可谓学习的最高境界。马斯洛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越是在自主状态下,独立地发挥出潜能,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越有成就感,越能成为自由、健康、无畏的人。自我实现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教育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帮助人满足这种追求,表现出自己的才能,体验最大的快乐。合作的效度。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特征就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合作学习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合作学习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能真正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合作学习要求学习小组成员共享目标和资源,共同参与任务,直接交流,相互依靠。然而,过于追求合作的形式而轻视学习的效果,分组随意没有团队氛围,评价失衡不能促进竞争等现象,影响着合作的效度。合作效度是合作学习的生命。不是什么内容、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展合作学习的。精心选择内容、准确把握时机是合作学习有效的前提保证。探究的深度。 探究是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途径,探究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享受到求知的愉悦。探究,亦称“发现学习”,“发现”的多少与难易,取决于“问题的探究价值”与“探究的条件、方式和流程”。提出一个能激起学生好奇心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给学生创造必要的条件是探究学习的前提,教师的启发引导是探究学习的辅助,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再按照一定的流程与同学合作则是探究学习的法宝。探究式学习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其特点是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而探究的深度则可看成衡量探究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尺。生成的高度。 在精彩的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教师必要处理好精心预设与有效生成的关系。要关注课堂生成,针对鲜活的学情施教,通过显性化的差异统计数据进行反馈调控,捕捉课堂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因学制宜,达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教学中,事先考虑到学生思维习惯的差异,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设”,再在课堂上机动灵活地引导“生成”,学生才容易进入积极、能动的学习状态。过分地确定预设和封闭,缺乏必要的生成和开放,课堂教学则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使师生的生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一次精彩的展示。 “展”指发展、伸展、展开,“示”指呈现、表达、交流。参与展示的学生,或个人,或小组,各自发挥特长或融合集体智慧,通过讲解、相声、小品、演唱、绘画、情景剧、采访、播报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结论。他们在展示准备和实际展示过程中得以学习、锻炼和成长。观展的同学则在评价、欣赏、反思过程中吸收和借鉴。展示在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点燃学生的“交流情”,增强学生的“驱动力”,让孩子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所以,一节好课,离不开展示。一次巧妙的生成。 高效课堂的典型特点是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就不要有太多的清规戒律,那种统一规范、整齐划一束缚下的孩子,整日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是很难有生成的,没有生成就没有欣喜。课堂要活起来,也需要多元互助,以思想启迪思想,以智慧生成智慧,没有生成就没有创新。效果要好起来,就要以总结学习方法为主,摒弃死记知识的做法,引导学生每学一课,都以顺口溜、知识树、思维导图等学生喜欢的方式去生成,去形成自己的成果。一次得意的发现。 新课标特别强调,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区别和联系,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发现学习亦称探究,让结论在过程中自然生成,让抽象理解变为活动体验。教学就是提供条件,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储备上有新的发现、新的生成、新的感悟。发现学习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通过探究发现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学生的。教师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老师教给的东西再好,是别人的,学生不爱惜,而一次得意的发现,会让学生敝帚自珍。一次真实的感动。 理想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理想课堂应该是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理想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理想课堂应该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理想课堂应该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当我们把所有的问号放飞到人文的天空,会由衷地感叹——生命是一个灿烂的历程,教育要让每一颗心灵都得以智慧的滋润,要让每一程人生都充满燃烧的激情。课堂就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展示欲,创设条件,营造氛围,让孩子学会,会学,乐学,创学。课堂就是立足学会,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形成智慧。简而言之,课堂必须充盈着情感,来浸润生命!整节课,不能让学生产生一次真实的感动,不是一节好课。一次会心的微笑。 一堂好课必须形成学生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学过程流畅,知识过渡自然,课堂气氛活跃,“形”散而“神”聚。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准确,要环环相扣,要能不断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地“思”起来、“活”起来。但课堂气氛的活跃并不是简单的欢声笑语,更不是肤浅的师生对话,而是教师与学生间心灵的碰撞、情感的沟通,是师生互信、互动的一种美好境界,是师生在共同探究、共同学习中分享快乐的一种情感体验。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许多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原因在于,空谈分析,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分析这一层次。分析的对象是文本的矛盾,而许多无效分析,恰恰停留在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统一性上。如认为《荷塘月色》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惟妙惟肖地反映了美好的“景色”。这从哲学上说,是机械反映论。就是那些注意到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矛盾的分析文章,也往往把文本当做一个绝对的统一体。如认为《再别康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等等。其实这首经典诗作表现的矛盾很明显:一方面是激动——“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一方面又是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方面是和康桥再别,一方面又是和云彩告别。文本分析的无效之所以成为一种顽症,就是因为文本内在的矛盾成为盲点。许多致力于文本分析的学者,满足于为复杂的文本寻找一个原因,单层次的思维模式就这样流毒天下。这不能笼统地怪罪中学和大学教师,而应该怪罪我们这些研究理论的。要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没有一定的方法论的自觉,则无从下手。在面对文学经典时,这种困难就更为突出。因为文学形象天衣无缝、水乳交融,一些在方法论上不坚定的老师,在无从下手之时,就妥协了,就不是进行分析,而是沉溺于赞叹了。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本文把可操作性和操作性的系统化作为最高目标,但愿能对把具体分析落实到文本分析的系统工程上,有所助益。第一,艺术感觉的“还原”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不得不举一些颇有代表性的例子。唐人贺知章的绝句《咏柳》,从写出来到如今一千多年了,仍然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原因何在?表面上看这是个小儿科的问题,但是,要真正把它讲清楚,不但对中学教师,而且对大学权威教授,也一点都不轻松。有一位权威教授写了一篇《咏柳赏析》,说“碧玉妆成一树高”是“总体的印象”,“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具体”写柳丝,柳丝的“茂密”最能表现“柳树的特征”。这就是他的第一个观点:这首诗的艺术感染力,来自表现对象的特征;用理论的语言来说,就是反映柳树的真实。这个论断,表面上看,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实质上,是很离谱的。这是一首抒情诗,抒情诗以什么来动人呢?普通中学生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以情动人”,但教授却说以反映事物的特征动人。接下去,这位教授又说,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二月春风似剪刀”很好,好在哪里呢?好在比喻“十分巧妙”。这话当然没有错。但是,这并不需要你讲,读者凭直觉就能感到这个比喻不同凡响。之所以要读你的文章,就是因为感觉到了,说不清原由,想从你的文章中获得答案。而你不以理性分析比喻巧妙的原因,只是用强调的语气宣称感受的结果,这不是有“忽悠”读者之嫌吗?教授说,这首诗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歌颂了创造性劳动”,这就更不堪了。前面还只是重复了人家的已知,而这里却是在制造混乱。“创造性劳动”这种意识形态性很强的话语,显然具有 20世纪红色革命文学的价值观,怎么可能出现在一千多年前的贵族诗人头脑中?为什么成天喊着具体分析的教授,到了这里却被形而上学的教条所蒙蔽呢?这是因为他无法从天衣无缝的形象中找到分析的切入点,他的思想方法不是分析内在的差异,而是外部的统一:贺知章的柳树形象为什么动人呢?因为它反映了柳树的“特征”。客观的特征和形象是一致的,所以是动人的。从美学思想来说,美就是真,美的价值就是对真的认识。从方法论上来说,就是寻求美与真的统一。美是对真的认识,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这就是教化。不是政治教化,就是道德教化。既然从《咏柳》无法找到政治教化,就肯定有道德教化。于是“创造性劳动”就脱口而出了。这种贴标签的做法,可以说是对具体分析的践踏。其实,所谓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根本就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应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就是因为它不是等同于生活,而是诗人的情感特征与对象的特征的猝然遇合,这种遇合不是现实的,而是虚拟的、假定的、想象的。应该从真与假的矛盾入手分析这首诗。例如,明明柳树不是玉的,偏偏要说是碧玉的,明明不是丝织品,偏偏要说是丝织的飘带。为什么要用贵重的玉和丝来假定呢?为了美化,来诗化、表达诗人的感情,而不是为了反映柳树的特征。但这样的矛盾,并不是直接的呈现,恰恰相反,是隐性的。在诗中,真实与假定是水乳交融,以逼真的形态出现的。要进行分析,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但如果不把假定性揭示出来,分析就成了一句空话。分析之所以是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成分,分化出不同的成分。不分化,分析就没有对象,只能沉迷于统一的表面。要把分析的愿望落到实处,就得有一种可操作的方法。我提出使用“还原”的方法。面对形象,在想象中,把那未经作家情感同化、未经假定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这是凭着经验就能进行的。比如,柳树明明不是碧玉,却要说它是玉的,不是丝织品,却要说它是丝的。这个矛盾就显示出来了。这就是借助想象,让柳树的特征转化为情感的特征。情感的特征是什么呢?再用“还原”法。柳树很美。在大自然中,是春天来了,温度升高了,湿度变大了,柳树的遗传基因起作用了,才有柳树的美。在科学理性中,柳树的美是大自然的现象,是自然而然的。但诗人的情感很激动,断言柳树的美,比之自然的美还要美,应该是有心设计的,所谓天工加上人美才能理由充分。这就是诗人情感的强化,这就是以情动人。对于“二月春风似剪刀”,不能大而化之地说“比喻十分巧妙”,而应该分析其中的矛盾。首先,这个比喻中最大的矛盾,就是春风和剪刀。本来,春风是柔和的,怎么会像剪刀一样锋利?冬天的风才是尖利的。但是,我们可以替这位教授解释,因为这是“二月春风”,春寒料峭。但是,我们还可以反问:为什么一定要是剪刀呢?刀锋多得很啊,例如菜刀、军刀。如果说“二月春风似菜刀”“二月春风似军刀”,就是笑话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前面有“不知细叶谁裁出”一句话,里边有一个“裁”字,和后面的“剪”字,形成“剪裁”这个词组。这是汉语特有的结构,是固定的自动化的联想。当然,“还原”方法作为哲学方法并不是我的发明,在西方现象学中早已有了。在现象学看来,一切经过陈述的现象都是主观的,是观念化、价值化了的,因而要进行自由的研究,就得把它“悬搁”起来,在想象中“去蔽”,把它的原生状态“还原”出来。当然,这种原生状态,是不是就那么客观、那么价值中立,也是很有疑问的,但是,多多少少可以摆脱流行和权威观念的先入为主。我的“还原”,在对原生状态的想象上,和现象学是一致的,但我的“还原”只是为了把原生状态和形象之间的差异揭示出来,从而构成矛盾,然后加以分析,并不是为了“去蔽”。当然,这样“还原”的局限是偏重于形而下的操作,但是,很可能,优点也是在这里。当我面对一切违背这种方法的方法的时候,不管它有多么大的权威,我总是坚定地冲击,甚至毫不留情地颠覆。要理解艺术,不能被动地接受,“还原”了,有了矛盾,就可能进入分析,就主动了。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创造了一种宁静、幽雅、孤寂的境界,但清华园一角并不完全是寂静的世界;相反,喧闹的声音也同样存在,不过给朱先生排除了。一般作家总是偷偷摸摸地、静悄悄地排除与他的感知、情感不相通的东西,并不作任何声明,他们总把自己创造的形象当做客观对象的翻版奉献给读者。但朱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却不同,他很坦率地告诉读者:“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里,透露了重要的艺术创造原则:作家对于自己感知取向以外的世界是断然排斥的。许多论者对此不甚明白,或不能自觉掌握,因而几乎没有一个分析《荷塘月色》的评论家充分估计到这句话的重要意义。忽略了这句话,也就失去了分析的切入口,也就看不出《荷塘月色》不过是朱先生在以心灵同化清华园一角的宁静景观的同时,又排除了其喧闹的氛围而已。忽略了这个矛盾,分析就无从进行,就不能不蜕化为印象式的赞叹。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个研究古典文学的学者,分析《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对它前面早说过的“心乐之”和这里的“似与游者相乐”视而不见,却看出了“人不如鱼”的郁闷。这也是由于在方法上不讲究寻求差异,而是执著于统一性的结果:既然柳宗元被下放了,既然他政治上不得意,既然他很郁闷,那么他在一切时间、一切场合,都是毫无例外的郁闷。哪怕是特地寻找山水奇境,发现了精彩的景色,也不能有任何快乐,只能统一于郁闷。人的七情六欲,到了这种时候,就被抽象成郁闷的统一性,而不是诸多差异和矛盾的统一性。在分析《醉翁亭记》的时候,同样的偏执也屡见不鲜,明明文章反复强调的是山水之乐、四时之乐、民人之乐、太守之乐。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因为山水之间没有人世的等级,连太守也忘了官场的礼法。醉翁之意为什么要和“酒”联系在一起?因为酒有一种“醉”的功能,有这个“醉”,才能超越现实。“醉翁之意”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故范仲淹要后天下人之乐而乐,欧阳修只要进入超越现实的、想象的、理想的与民同乐的境界,就可以乐。这里的“醉”有两重意思:第一重,是醉醺醺,不计较现实与想象的区别;第二重,是陶醉,摆脱现实的政治压力,进入理想化的境界,享受精神的高度自由。可是拘执于欧阳修的现实政治遭遇与心情的统一性的学者看不到这个虚拟的、理想的、欢乐的、艺术的境界,还是反复强调欧阳修的乐中有忧,硬是用现实境界来压抑艺术,形而上学地淹没了复杂的、多变的结构。第二,多种形式的比较要寻求分析的切入口,有许多途径,“还原”并非唯一的法门。最方便的当然是作家创造过程中的修改稿。鲁迅曾经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这‘不应该那么写’,如何知道呢?惠列赛耶夫的《果戈理研究》第六章里,答复着这问题——‘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哪,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 (《且介亭杂文二集·不应该那么写》)在我国古典诗话中,类似“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例子不胜枚举。孟浩然《过故人庄》的最后一句是“还来就菊花”,杨慎阅读的本子恰恰“就”字脱落了,他自己也是诗人,试补了“对菊花”“傍菊花”,都不如“就菊花”。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中最后一句,原来的手稿是“但看黄华不用伤”,后来定稿是“寥廓江天万里霜”。值得一提的是托尔斯泰曾多次对《复活》进行修改。在写到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到监狱中去探望沦为妓女的玛丝洛娃,哭着恳求她宽恕,并且向她求婚时,在原来的稿子上,玛丝洛娃一下子认出他来,立刻非常粗暴地拒绝了他,说:“您滚出去!那时我恳求过您,而现在也求您 ,,如今,我不配做您的,也不配做任何人的妻子。”后来在第五份手稿中,改成玛丝洛娃并没有一下子认出自己往日的情人,但是她仍然很高兴有人来看她,特别是衣着体面的人。在认出了他以后,对于他的求婚,她根本没有听到心里去,很轻率地回答道:“您说的全是蠢话,,您找不到比我更好的女人吗?您最好别露出声色,给我一点钱。这儿既没有茶喝,也没有香烟,而我是不能没有烟吸的 ,,这儿的看守长是个骗子,别白花钱。”相比之下,原来的手稿显然很粗糙。玛丝洛娃原本是纯情少女,由于受了聂赫留朵夫的诱惑而被主人驱逐,到城市后沦落为妓女。在原来的手稿中,写她一下子认出了往日的情人,往日的记忆全部唤醒了,并且把所有的痛苦和仇恨都发泄了出来。然而在后来的修改稿中,托尔斯泰把玛丝洛娃的感知、记忆、情感立体化了:首先,她没有一下子认出他来,说明分离日久,也说明往日的记忆深藏在情感深处,痛苦不在表层。其次,最活跃的情绪是眼下的职业习惯,见了陌生男人,只要是有钱的,便高兴起来,连对求婚这样的大事都听不到心里去,这正说明心灵扭曲之深和妓女职业对心灵的毒化之深,即使往日的情人流着泪向她求婚,她也仍然把他当做一个顾客,最本能的反应是先利用他一下,弄点钱买烟抽。说到不要向看守长白花钱时,居然哈哈大笑起来,为自己的聪明而得意非凡。这更显示了玛丝洛娃的表层心理结构完完全全地妓女化了、板结了,因为在这样重大的意外事件的冲击下,它也依然密不透风,可见这些年来她心灵痛苦之深。定稿中的“哈哈大笑”,之所以比初稿中的严词斥责精彩,就是因为更加深刻地显示了她心理结构的化石化,读者记忆中那个年轻美丽、天真纯情的心灵被埋葬得如此之深,其精神似乎完全死亡了。一般读者光是读定稿中的文字,虽然凭着直觉也可以感受到托尔斯泰笔力的不凡,但是却很难说出深刻在何处。一旦和原稿加以对比,平面性的描述和立体性的刻画,其高下、其奥妙就一目了然了。凭借文学大师的修改稿进入分析,自然是一条捷径,非常可惜的是这样的资料凤毛麟角。但是它们如此有吸引力,以至于人们很难完全放弃。于是许多经典评论家往往采取间接的办法,例如莱辛在他的名著《拉奥孔》中评希腊著名雕塑“拉奥孔”时,创造了一种办法,那就是从相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作品中寻求对比。拉奥孔父子被蛇缠死的故事,在维吉尔的史诗中被描写得很惨烈,他们发出了公牛一样的吼声,震响了天宇。可是在雕塑中,拉奥孔并没有张大嘴巴声嘶力竭地吼叫,相反,只是如轻轻叹息一般,在自我抑制中挣扎。莱辛由此得出结论说,由于雕塑是诉诸视觉的,如果嘴巴张得太大,远看起来必然像个黑洞,那是不美的,而用尽全部生命去吼叫,在史诗中却是很美的,因为诗是语言的艺术,并不直接诉诸视觉,而是诉诸读者的想象和经验的回忆。莱辛给了后代评论家以深刻的启示:在雕塑中行不通的,在史诗中却非常成功。只有明白了雕塑中不应该做什么,才会真正懂得雕塑中应该做什么,用评论的术语说,就是只有把握了一种艺术形式的局限性,才能理解它的优越性。对比同题材而不同形式的艺术形象的差异,正是分析的线索。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洪升的《长生殿》同样取材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但是,在诗歌里,李杨的爱情是生死不渝的,而在戏剧里,两个人却发生了严峻的冲突。联系诸多类似的现象,不难看出,在诗歌中,相爱的人,往往是心心相印的,而在戏剧里,相爱的人,则是心心相错的。在戏剧里,没有情感的错位,就没有戏剧性,没有戏可演。同样是在七月七日长生殿,李隆基与杨玉环盟誓:生生死死,永为夫妻。在诗人白居易看来这是非常浪漫的真情,而在小说家鲁迅看来,在这种对话的表层语义下,恰恰掩盖着相反的东西。郁达夫在《奇零集》中回忆鲁迅的话:“他的意思是:以玄宗之明,哪里看不破安禄山和她的关系?所以七月七日长生殿上,玄宗只以来生为约,实在心里有点厌了。 ,,到了马嵬坡下,军士们虽说要杀她,玄宗若对她还有爱情,哪里不能保全她的生命呢?所以这时候,也许是玄宗授意军士们的。”联系到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对于自然景观发出了那么真诚的赞赏,这里的美,远离尘世、超凡脱俗,但是“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境过清”,欣赏则可,“不可久居”。柳宗元就坦然地离去了。柳宗元性格的一个侧面是比较执著于现实,这在散文中得到了自如的表现,而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则是另外一面,那里充满了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如《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开头两句,强调的是生命的“绝”和“灭”,一个孤独的渔翁,在寒冷、冰封的江上,是“钓雪”,而不是钓鱼,不要说“其境过清”,就连寒冷的感觉都没有,孤独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这和散文中“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境界大不相同。把诗歌里的柳宗元和散文里的柳宗元的差异抓住,加以分析,比之一味只承认只有一个统一的柳宗元要深刻得多。在我们文坛上,有许多关于诗歌与散文区别的理论,似乎都不得要领,原因大抵在于往往从形式上着眼,而忽略了深层的内涵。许多教师分析这类经典文本时有捉襟见肘之感,就是因为孤立地就散文论散文、就诗歌论诗歌,也就难免从现象到现象的滑行了。选择相同题材不同形式的作品加以比较,找出其间的差异,从而探求艺术的奥秘,这种方法适应性比较广泛,尤其是一些经典作品,不论是中国历史、传说,还是西方《圣经》、神话,都曾反复地被大师加工成不同的体裁。但是,这种适应性也是有限的,不仅对绝大多数现当代作品不适用,而且对许多古典作品也不适用,有时即使适用,也可能由于一时手头缺乏齐备的材料而无法进行分析。但是,这并不等于形象的内在矛盾不存在了。要揭示其内在奥秘,还有一种方法,不是凭借现成的资料,而是把艺术形象中的情感逻辑和现实中的理性逻辑加以对比。第三,情感逻辑的“还原”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的感觉不同于科学家的感觉。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的、客观的,追求的是普遍的共同性,而排斥个人的情感;一旦有了个人的情感色彩,就不科学了、没有意义了。可是艺术家恰恰相反,艺术感觉 (或心理学的知觉 )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歪曲”的。正是因为“歪曲”了,或者用我的术语来说,“变异”了,这种表面上看来比较表层的感觉才能成为深层情感乃至情结的可靠索引。有些作品,尤其是一些直接抒情的作品,往往并不直接诉诸感觉,这时光用感觉“还原”就不够了。例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好在什么地方?它并没有明确的感知变异,它的变异在它的情感逻辑之中。这时应该使用的是情感逻辑的“还原”。这几句诗说的是爱情是绝对的,在任何空间、时间,在任何生存状态,都是不变的、永恒的。爱情甚至是超越主体的生死界限的。这是诗的浪漫,其逻辑的特点是绝对化。用逻辑还原的方法,明显不符合理性逻辑。理性逻辑是客观的、冷峻的,是排斥感情色彩的,对任何事物都采取分析的态度。按理性逻辑的高级形态,即辩证逻辑,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不变的。在辩证法看来,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一切都随时间、地点、条件而变化。把恋爱者的情感看成超越时间、地点、条件的东西是无理的,但是,这种不合理性之理,恰恰又符合强烈情感的特点。情感逻辑的特点不仅是绝对化,而且可以违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人真动了感情就常常不知是爱还是恨了,明明相爱的人偏偏叫冤家,明明爱得不要命,可见了面又像贾宝玉和林黛玉那样互相折磨。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按通常的逻辑来说是绝对不通的,要避免这样的自相矛盾,就要把他省略了的成分补充出来: “有的人死了,因为他为人民的幸福而献身,因而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这很符合理性逻辑了,但却不是诗了。越是到现代派诗歌中,扭曲的程度越大,在小说中,情节是一种因果,一个情感原因导致层层放大的结果,按理性逻辑来说,理由必须充分,这叫充足理由律。可是在情感方面充足了,在理性方面则不可能充足。说贾宝玉因为林黛玉反抗封建秩序,思想一致才爱她,理由这么清楚,却一点感情也没有了。在现代派小说中,恰恰有反逻辑因果的,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整个小说的情节的原因和结果都是颠倒的,似乎是无理的。情节的发展好像和逻辑因果开玩笑,反因果性非常明显。例如,主人公以敬烟对司机表示善意,司机接受了善意,却引出粗暴地拒绝搭车的结果;主人公对他凶狠呵斥,他却十分友好起来。半路上,车子发动不起来了,司机本来应该很焦虑的,但他却无所谓。车上的苹果让人家给抢了,本该引发愤怒和保卫的冲动,司机却无动于衷。仔细研读,你会发现,在表面上绝对无理的情节中,包含着一种深邃的道理:这篇小说,有时很写实,有时又自由地、突然地滑向极端荒诞的感觉。用传统现实主义的“细节的真实性”原则去追究,恐怕是要作出否定的评判。然而文学欣赏不能用一个尺度,特别是不能光用读者熟悉的尺度去评判作家的创造。余华之所以不写鼻子被打歪了的痛苦,那是因为他要表现人生有一种特殊状态,是感觉不到痛苦的痛苦——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痛苦不已,呼天抢地,而在性命交关的大事上麻木不仁。这是人生的荒谬,但人们对之习以为常,不但没有痛感,反而乐在其中。这是现实的悲剧,然而在艺术上却是喜剧。喜剧的超现实的荒诞,是一种扭曲的逻辑。然而这样的扭曲的逻辑,启发读者想起许多深刻的悖谬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哲学命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这最为荒谬的现象背后潜藏着深邃的睿智——没有痛苦的痛苦是最大的痛苦。这样的哲学深邃性,就是无理中的有理,这样的无理,比之一般的道理要深邃得多。如果不把理性逻辑与情感逻辑分开,就无法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的分析,很显然,已经进入了很深的层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不完全属于情感的范畴,而是属于情感和理性交融的范畴了,其实,已经进入价值的范畴了。第四,价值的“还原”价值还原是个理论问题,但得从具体的个案讲起。《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并不完全是吴敬梓的发明,而是他对原始真人真事改编的结果。清朝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中有一段记载:明末高邮有袁体庵者,神医也。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疾不可为矣!不以旬数矣!子宜亟归,迟恐不及也。若道过镇江,必更求何氏诊之。”遂以一书寄何。其人到镇江而疾已愈,以书致何,何以书示其人,曰:“某公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非药石之所能治也。故动以危苦之心,惧之以死,令其忧愁抑郁,则心窍闭。至镇江当已愈矣。”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吁!亦神矣。[1]“吁!亦神矣。”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啊!医术真是神极了。”可以说这句话是这个小故事的主题:称赞袁医生医术高明。他没有用药物从生理上治这个病人,而是从心理方面成功地治好了他。其全部价值在于科学的实用性,而在《儒林外史》中却变成胡屠户给范进的一记耳光,重点在于出胡屠户的洋相。范进这个丈人本来极端藐视范进,可一旦范进中了举人,为了治病硬着头皮打了他一个耳光,却怕得神经反常,手关节不能自由活动,以为是天上文曲星在惩罚他,连忙讨了一张膏药贴上。这样一改,就把原来故事科学的、实用的理性价值转化为情感的非实用的审美价值了。这里不存在科学的真和艺术的美统一的问题,而是真和美的错位。如果硬要真和美完全统一,则最佳选择是把刘献廷的故事全抄进去,而那样一来,《范进中举》的喜剧美将荡然无存。把科学的实用价值搬到艺术形象中去,不是导致美的升华,而是相反,导致美的消失。 [2]创作就是从科学的真的价值向艺术的美的价值转化。因为理性的科学价值在人类生活中占有优势,审美价值常常处于被压抑的地位。正因为这样,科学家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