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_第1页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_第2页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_第3页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_第4页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第一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3、画面不同

油画:只有绘画

国画:几乎每一幅画都有诗、书、画、印四个元素第二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什么是中国画呢?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使用中国特有的毛笔、墨和颜料,在宣纸或绢上作画,运用散点透视法,诗书画印相结合。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第三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中国画的典型特征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区别西方绘画的典型特征。也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第四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第1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第三单元笔墨丹青第五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第六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第七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诗书画印的结合并不是开始就有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唐代王维是诗画结合的渊源。到了宋代最为鼎盛,明清时期,诗书画印结合的形式日臻完善。第八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中国画为什么要与诗结合?中国画为什么要与书法结合?中国画为什么要与印结合?1、思考讨论,用自己的话回答下面的问题自读20页文字介绍自读21页文字介绍自读23页文字介绍2、从诗书画印结合的方面赏析一幅中国画.第九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一、诗与画的结合1、画表现的事物直观、具体、真实,静止状态;而诗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写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发展变化。把诗与画结合起来,可以使静止的画面活跃起来,使构图更加完整。而诗也有了形象的凭借,想象的依托。因此,诗与画的结合使二者交相生辉。2、画上题诗,也可以起到点题的作用。人们面对一幅画,有时就很难猜透画者的心思,但通过画上的题诗题款,就比较容易把握作者的意图。第十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作品欣赏《不倒翁》幽默风趣,含义深刻,借京剧中的丑角形象,把唯利是图、奉上欺下、卖国求荣的汉奸形象揭露得淋漓尽致。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潇湘竹石图北宋苏轼

苏轼的作品因为强调“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被誉为“以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作品欣赏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通过画上的题诗书款,人们容易领会作者的思想境界,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构图更加完整,提高了观赏价值,体现了画家有很多方面的文化修养,展示了中国画的基本特征和艺术特色。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二、书法与画的结合►俗话说,“书画同源”,在绘画中融入书法的笔意古已有之。►中国画中的以书写款又叫“落款”,写款可大有讲究,就相当西洋画中的画者的签名,表明了这幅画的著作权和所有权。►题字是给画作写一个题目、一行自己想说的话,或一首诗,一段散文。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二羊图》是开题款先河的作品。作品欣赏课本21页作品介绍第十五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在诗、书、画、印的结合过程中,书与画的结合恐怕要比其余两种与画的结合要早得多,这是由于中国的书画工具相同,操作时有许多共同之外的缘故。诗与画的结合也是随着书与画的结合而出现的,那就是出现了喜欢作诗或作词的画家,而书法又写得不错,这样他就用不错的书法把他的诗书到他的画上了。竹石图清代郑燮作品欣赏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题款的类型

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第十八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第十九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

印,就是印章,最初只是一种信物,与画没有关系的。宋代有人开始把印押在了画上,但那也是作为一种印证之用,以表明此画的所有权。印可以是作画者的,可以是鉴赏者的,也可以是收藏者的。这便是文人画中的诗书画印结合的历史背景。三、印与画的结合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1、书画的所有权。2、能补充章法构图,完善构图的作用。3、点缀画面的作用。活跃画面气氛。印章在书画作品中的作用课本23页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盖印的数量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欣赏课本22页竹石图,学习怎样从诗书画印结合的方面来鉴赏一幅中国画。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四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幅《墨梅图》画的是横出一枝梅花,枝干挺秀,穿插有致;枝干与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层次清晰;花用淡墨点染,花瓣和花蕊用浓墨勾点,显得格外清新秀丽。寄托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淡泊名利的胸襟。八大山人,原名朱统銮,明朝宗室后裔。他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正当他在人生道路上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甲申之变”击破了他的一切前途和希望,那年他才19岁。他彻底放弃了功名。废姓并多次换名换号,最后号八大山人,而且在其书画作品上把“八大山人”连缀写成“哭之”或“笑之”字样,以表明他哭笑不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