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汤原高中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汤原高中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汤原高中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汤原高中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汤原高中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是()A.只有NO2 B.只有NO C.NO2和NO D.NO2和H22、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已烯和环已烷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植物油、裂化汽油都可作溴水的萃取剂B.1体积某气态烃与HCl充分加成消耗1体积HCl,加成后的物质最多还能和5体积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由此推断原气态烃是乙烯C.乙醇与钠、氢氧化钠溶液均可发生反应D.等质量的乙烯和乙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耗氧量相同4、下列关于金属在自然界中存在形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单质的形式存在B.金属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C.金属在自然界中都能以化合态和游离态两种形式存在D.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与其化学活动性有关5、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B.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C.反应体系中混合物的组成保持不变 D.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6、下列金属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透过蓝色钴玻璃焰色为紫色的是()A.钠 B.钾 C.镁 D.铁7、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酸碱混合时,量筒中NaOH溶液应缓缓倒入小饶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B.装置中的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C.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时,仰视取液,测得的中和热∆H偏大D.改用25mL0.50mol/L盐酸跟25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H和原来相同8、下列“解释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对应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解释或结论A.向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此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B.将干燥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分别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氯气与水反应一定产生具有漂白性的物质C.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产生大量白烟NH3遇到HCl时反应生成NH4Cl晶体D.向某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最终变成红褐色此溶液中一定含有Fe2+A.AB.BC.CD.D9、将HCl和NaCl分别溶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l的离子键被破坏B.NaCl的共价键被破坏C.HCl和NaCl的化学键均遭破坏D.HCl和NaCl的化学键均未遭破坏10、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A.烃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B.糖类物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C.46gC2H5OH中含有7NA个极性共价键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甘油和肥皂11、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经过tmin后,测得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X2)=1.4mol·L-1,c(Y2)=1.8mol·L-1,则该反应的方程式可表示为()A.X2+2Y22XY2 B.2X2+Y22X2YC.X2+3Y22XY3 D.3X2+Y22X3Y12、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的岩石、沙子和土壤。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一直扮演着主角。下面几种物质中含有硅单质的是A.玛瑙 B.光导纤维C.太阳能电池板 D.水晶13、碘元素的一种核素53125I可用于治疗肿瘤,下列有关A.质量数是53 B.质子数是125 C.中子数是125 D.质子数是5314、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的是A.CO2和H2SB.KOH和CH4C.Si和CO2D.NaCl和HCl15、下列电子式正确的是A.B.C.D.16、下列不属于官能团的是A.羟基 B.乙基 C.氯原子 D.碳碳双键17、如图所示装置中,a为锌棒,b为碳棒。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解质溶液中的向b极移动B.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b极流到a极C.a极上发生了还原反应D.b极上有无色气泡产生18、已知金属钠的活泼性非常强,甚至在常温时能和水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现将9.2克钠、7.2克镁、8.1克铝分别放入100克10.95%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A.1∶2∶3 B.4∶3∶3 C.8∶6∶9 D.1∶1∶11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Fe+3Cu2+=2Fe3++3CuB.金属铜溶于稀硝酸中:Cu+2NO3—+4H+=Cu2++2NO↑+2H2OC.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中:NH4++OH-=NH3+H2OD.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SO2+Ca2++2OH-=CaSO3↓+H2O20、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常温时,0.1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NH4++OH−B.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C17H35COOC2H5+H218OC.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2e−=Cu21、下列元素不属于第三周期的是()A.Na B.Mg C.Al D.N22、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氡22286Rn,从而对人体产生危害。该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A.136B.50C.86D.222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碱式碳酸铜和氯气都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1)工业上可用酸性刻蚀废液(主要成分有Cu2+、Fe2+、Fe3+、H+、Cl−)制备碱式碳酸铜,其制备过程如下:已知:Cu2+、Fe2+、Fe3+生成沉淀的pH如下:物质

Cu(OH)2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pH

4.2

5.8

1.2

完全沉淀pH

6.7

8.3

3.2

①氯酸钠的作用是;②反应A后调节溶液的pH范围应为。③第一次过滤得到的产品洗涤时,如何判断已经洗净?。④造成蓝绿色产品中混有CuO杂质的原因是。(2)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其性质。①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所用仪器需要检漏的有。②若C中品红溶液褪色,能否证明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说明原因。此时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③写出A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微粒的化学式。若向A溶液中加入NaHCO3粉末,会观察到的现象是。24、(12分)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可用于水果催熟。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3)E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的两倍,则与A互为同系物的E有__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小明按下图装好了实验装置(两胶头滴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体积相等,浓度分别为5%和10%),实验时,同时完全捏扁两滴管的胶头,并观察实验现象。(1)小明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红墨水的作用是________。(3)你估计两根玻璃导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26、(10分)某学生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苯(沸点80℃)和液溴制取溴苯(沸点156℃),请根据下列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1)将分液漏斗中的部分苯和溴的混合物加入到A中,则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反应结束后,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____。用分液漏斗分离出B

中的溴苯时,要想保证上层(有机物层)的纯度,应该进行的操作方法是_____。(3)反应过程中,被C装置吸收的物质有______;试管D中滴加AgNO3溶液能够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此现象证明了A中的反应生成了_______。(4)为了净化上面实验得到的粗溴苯,可以向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除去溴苯中的少量苯,应该采用的分离操作方法是______。27、(12分)某同学为验证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I.(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最慢;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淡黄色浑浊,可证明C1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II.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3)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为___________。(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混合溶液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溶液吸收尾气。(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应用______溶液除去。28、(14分)现有A、B、C、D四种第一、二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3分子中含相同数目的质子数,C、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有关元素的单质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图:(1)写出B+乙→甲+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以上条件可以确定A、B、C、D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符号)(3)依据下列条件可以进一步确定上述第四种元素:①甲与丙以及乙与丙均能够发生反应,②甲、丙、丁都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A.写出上述第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B.写出C+丙→乙+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酸雨形成的原理之一可表示如下:含硫燃料AB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个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3)SO2中硫元素显+4价,它可以降低到0价,利用这一性质可在工厂的烟道气中通入合适的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除去SO2,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4)雨水的pH小于5.6时,就判定为酸雨。已知pH=-lgc(H+),经测定某次雨水所含酸性物质只有硫酸,且其浓度为5×10-5mol·L-1,则这次降雨________(填“是”或“不是”)酸雨。(5)火力发电厂燃烧的煤中含有大量的硫,其排出的废气中往往含有SO2、CO2等。为了除去有害的SO2气体,在英国已进行了一个研究,结果表明:高烟囱可以有效降低地面SO2的浓度。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高烟囱的建造,地面SO2浓度降低了30%之多。①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字母)。A.少用煤作燃料B.把工厂的烟囱建高C.燃料脱硫D.把工厂迁移到农村E.开发新能源②请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建高烟囱的方法是否可取?________(填“可取”或“不可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

因先开始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会变为稀硝酸,稀硝酸继续与铜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所以,产生的气体为NO2和NO.故选C.2、D【解析】A.乙醇与水混溶,甲苯密度比水小,可加入水鉴别,故A正确;B.乙醇燃烧,火焰明亮,无浓烟,苯燃烧有浓烟,现象各不相同,可鉴别,故B正确;C.乙醇易溶于水,碳酸钠与乙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溶液分层,可鉴别,故C正确;D.苯、环己烷都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现象相同,故D错误;故选D。3、B【解析】分析:A.植物油、裂化汽油与溴水均反应;B.根据加成反应与取代反应原理分析;C.乙醇含-OH,与Na反应生成氢气;D.1mol乙烯和1mol乙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均消耗3mol氧气,等质量时二者的物质的量不同。详解:A.植物油、裂化汽油中均含有碳碳双键,都与溴水反应,不能作溴水的萃取剂,A错误;B.与HCl以1:1加成,含一个碳碳双键,且加成后的物质最多还能和5体积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则加成产物含5个H,因此原气态烃是乙烯,B正确;C.乙醇含-OH,与Na反应生成氢气,与NaOH不反应,C错误;D.1mol乙烯和1mol乙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均消耗3mol氧气,等质量时二者的物质的量不同,则消耗的氧气不同,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选项D是易错点,注意搞清楚是质量还是物质的量相等。4、D【解析】

A.大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在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故A错误;B.金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故B错误;C.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如钠元素,故C错误;D.金、银的活动性很弱,可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形式存在,钠是活泼性很强,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存在形态与其化学活动性有关,故D正确;故选D。5、D【解析】

A.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A正确;B.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浓度不变,即各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B正确;C.当反应体系中混合物的组成保持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D.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都不等于零,D错误;故合理选项为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注意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没有停止。6、B【解析】

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特有的性质,不同的金属元素在火焰上灼烧时的焰色不同,透过蓝色钴玻璃焰色为紫色的是钾元素,故答案选B。【点睛】蓝色钴玻璃是看钾的焰色反应时用的,钾盐中常混有钠离子,而钠的黄光会干扰钾的紫光,蓝色钴玻璃能滤掉黄光,所以不能透过蓝色钴玻璃看钠,镁,铁的焰色反应。7、A【解析】分析:A.酸碱混合时要迅速,并且不能搅拌,防止热量的散失;B.根据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做好保温工作;C.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时,仰视取液,氢氧化钠体积偏小;D.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详解:在中和热的测定过程中,酸碱混合时要迅速,并且不能搅拌,防止热量的散失,保证放出的热量都体现在温度计温度的升高上,A选项错误;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做好保温工作,实验中,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B选项说法正确;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时,仰视取液,读取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小,计算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偏小,测得的中和热∆H偏大,C选项说法正确;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改用25mL0.50mol/L盐酸跟25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减少,所放出的热量偏低,但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中和热数值相等,D选项发生正确;正确选项A。8、A【解析】CO32-、HCO3-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向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一定含有CO32-,故A错误;水不能使红布条褪色,将干燥的红色布条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红布条不褪色,说明氯气没有漂白性,将湿润的红色布条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湿润的红色布褪色,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故B正确;浓盐酸、浓氨水都有挥发性,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NH3遇到HCl时反应生成NH4Cl,产生大量白烟,故C正确;Fe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氢氧化铁,故D正确。9、C【解析】

A.HCl溶于水,共价键被破坏,故A错误;B.NaCl溶于水,离子键被破坏,故B错误;C.HCl的共价键和NaCl的离子键均遭破坏,故C正确;D.HCl和NaCl的化学键均被遭破坏,故D错误。故选C。10、B【解析】

A.烃是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A正确;B.双糖、多糖可水解,单糖不能水解,B错误;C.46gC2H5OH的物质的量为1mol,其中含有7NA个极性共价键,C正确;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即皂化反应,可以制甘油和肥皂,D正确;答案选B。11、D【解析】

tmin后,△c(X2)=1mol•L-1-1.4mol•L-1=1.6mol•L-1,△c(Y2)=1mol•L-1-1.8mol•L-1=1.2mol•L-1,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X2、Y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6mol•L-1:1.2mol•L-1=3:1,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故反应可以表示为:3X2+Y2═2X3Y。故选D。12、C【解析】A.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A错误;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B错误;C.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故C正确;D.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硅及二氧化硅的用途,题目较为简单,注意积累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用途.13、D【解析】

根据原子符号的含义、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来解答。【详解】53125I的质子数为53,质量数为125,则核外电子数为53,中子数为A.质量数是125,选项A错误;B.质子数是53,选项B错误;C.中子数是72,选项C错误;D.质子数是53,选项D正确。答案选D。14、A【解析】试题分析:A、都为分子晶体,只有共价键,故正确;B、分别为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故错误;C、分别为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故错误;D、分别为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故错误。考点:晶体类型,化学键类型15、C【解析】A、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A错误;B、H2S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B错误;C、氢氧化钡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正确,C正确;D、氮气是单质分子,电子式为,D错误,答案选C。16、B【解析】

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中学阶段,常见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羟基、羧基、醚键、醛基、酯基、卤原子等。烷基不属于官能团,故合理选项为B。【点睛】官能团的基本特点就是可以发生反应,比如乙醇中含有羟基,决定了乙醇可以和金属钠反应,还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取代反应等。而烷基没有这样的特点,所以烷基不属于官能团。17、D【解析】图示装置为原电池,a为锌棒是负极,b为碳棒是正极。A.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向负极移动,电解质溶液中的向a极移动,故A错误;B.原电池中电子有负极经导线移向正极,因此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流到b极,故B错误;C.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发生还原反应的为b极,故C错误;D.该原电池中,正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因此b极上有无色气泡产生,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的判断、电子流向、电极上的反应等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移动方向,为易错点。18、B【解析】

分别算出n(HCl)、n(Na)、n(Mg)、n(Al),钠不仅和盐酸反应还和水反应,Mg、Al和水不反应,0.3molMg、Al完全反应需要盐酸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6mol、0.9mol,都大于0.1mol,所以Mg、Al有剩余,以盐酸的物质的量计算Mg、Al生成氢气体积之比。【详解】n(HCl)==0.3mol,n(Na)==0.4mol,n(Mg)==0.3mol,n(Al)==0.3mol,钠不仅和盐酸反应还和水反应,金属钠全部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2mol,Mg、Al和水不反应,根据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知,0.3molMg、Al完全反应需要盐酸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6mol、0.9mol,都大于0.1mol,所以Mg、Al有剩余,以盐酸的物质的量计算Mg、Al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都是0.15mol,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为0.2mol:0.15mol:0.15mol=4:3:3,故B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明确钠与水反应是解本题关键,注意过量计算,为易错题。19、D【解析】

A、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B、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C、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一水合氨、碳酸钠和水;D、少量二氧化硫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沉淀和水。【详解】A项、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故A错误;B项、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B错误;C项、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一水合氨、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2OH-=NH3·H2O+CO32-+H2O,故C错误;D项、少量二氧化硫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Ca2++2OH-=CaSO3↓+H2O,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熟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性质是解答关键。20、B【解析】分析:A、一水合氨为弱碱水溶液,存在电离平衡;B、酯化反应的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C、Na易失电子形成Na+,Cl易得电子形成Cl-;D、电解精炼铜时,精铜为阴极,粗铜为阳极。详解:A、常温下0.1mol·L-1氨水的pH=11.1,溶液中c(OH-)<0.1mol·L-1,说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A正确;B、酯化反应的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硬脂酸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17H35COOH+C2H518OHC17H35CO18OC2H5+H2O,B错误;C、Na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Na易失电子形成Na+,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Cl易得电子形成Cl-,Na将最外层的1个电子转移给Cl,Na+与Cl-间形成离子键,C正确;D、电解精炼铜时,精铜为阴极,粗铜为阳极,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D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化学用语,涉及酯化反应、弱电解质的电离、电子式以及电极方程式,题目把化学用语与化学反应原理巧妙地结合,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区别、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区别。21、D【解析】

A.Na属于第三周期第IA族,不符合题意;B.Mg属于第三周期第IIA族,不符合题意;C.Al属于第三周期第IIIA族,不符合题意;D.N属于第二周期第VA族,符合题意;答案选D。22、B【解析】分析:原子的构成中,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详解:放射性同位素氡22286Rn质子数为86,质量数为222,则中子数=222-86=136,该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136-86=50,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①将Fe2+氧化成Fe3+并最终除去。②3.2-4.2。③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硝酸银、稀硝酸,无沉淀生成则表明已洗涤干净。④反应B的温度过高。(2)①分液漏斗②不能证明,因为Cl2也有氧化性,此实验无法确定是Cl2还是HClO漂白。2Fe2++4Br-+3Cl2=2Fe3++6Cl-+2Br2③Cl2HClOClO-有无色气体产生【解析】试题分析:(1)该化学工艺流程的目的用酸性刻蚀废液(主要成分有Cu2+、Fe2+、Fe3+、H+、Cl−)制备碱式碳酸铜。必须除去废液Fe2+、Fe3+,结合题给数据分析,需先将Fe2+氧化为Fe3+才能与Cu2+分离开。由题给流程图分析,刻蚀废液加入氯酸钠经反应A将Fe2+氧化为Fe3+,结合题给数据知加入试剂调节pH至3.2-4.2,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经过滤除去,滤液中加入碳酸钠经反应B生成碱式碳酸铜,过滤得产品。①由上述分析知,氯酸钠的作用是将Fe2+氧化成Fe3+并最终除去;②反应A后调节溶液的pH的目的是将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pH范围应为3.2-4.2;③第一次过滤得到的产品为氢氧化铁,表面含有氯离子等杂质离子。洗涤时,判断已经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硝酸银、稀硝酸,无沉淀生成则表明已洗涤干净;④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造成蓝绿色产品中混有CuO杂质的原因是反应B的温度过高。(2)①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为固液加热制气体的装置,所用仪器需要检漏的有分液漏斗;②若C中品红溶液褪色,不能证明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原因是因为Cl2也有氧化性,此实验无法确定是Cl2还是HClO漂白;C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装置B中氯气已过量,此时B装置中亚铁离子和溴离子均已被氧化,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4Br-+3Cl2=2Fe3++6Cl-+2Br2;③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次氯酸为弱酸,则A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微粒的化学式Cl2HClOClO-;若向A溶液中加入NaHCO3粉末,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无色气体产生。考点:以化学工艺流程为载体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等实验基本操作,考查氯气的制备和性质。24、CH3CH2ClCH2=CH2+H2OCH3CH2OH加成反应3或或【解析】

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可用于水果催熟,故A为CH2=CH2,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为CH3CH3,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为CH3CH2Cl,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D为CH3CH2OH,CH3CH3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H2Cl。【详解】(1)由分析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l;(2)反应③是乙烯的催化加水生成乙醇的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该反应为加成反应;(3)E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的两倍,且E是A的同系物,所以E的分子式为C4H8,其属于单烯烃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三种,分别为、、。25、比较相同催化剂的作用下,不同浓度、同体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速率的大小或研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相同的液体体积变化在细长的玻璃导管中造成的液面高度变化大,便于观察使导管中的液柱呈现红色,便于观察导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两装置中导管内的液面均上升,装置B中导管内液面的上升速度比装置A的快等体积的浓度大的过氧化氢溶液在相同催化剂的情况下分解速率快,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压上的液柱高度更高【解析】

(1)根据过氧化氢的体积相等,浓度不同,反应所用的催化剂相同分析实验目的;(2)细长的玻璃管、红墨水有颜色便于观察现象,得出准确的结论;(3)根据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试管内的压强增大,判断实验现象。【详解】(1)根据题意,由图可知过氧化氢的体积相等,浓度不同,反应所用的催化剂相同可知实验目的为:比较相同催化剂的作用下,不同浓度、同体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速率的大小或研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2)相同的液体体积变化在细长的玻璃导管中造成的液面高度变化大、红墨水有颜色,便于观察现象,得出准确的结论;(3)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试管内的压强增大,玻璃管内红墨水上升,B中过氧化氢的浓度更大,反应更快,单位时间内产生气体更多,压上的液柱高度更高。【点睛】本题主要是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实验现象的描述,题目比较简单,难度不大。26、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将下层液体从下口充分放出后,从上层倒出有机物层苯、溴生成淡黄色沉淀HBr除去溴苯中的水蒸馏【解析】分析: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然后结合苯、溴、溴化氢以及溴苯的性质分析解答。详解:(1)将分液漏斗中的部分苯和溴的混合物加入到A中,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溴苯中混有溴,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溴苯的密度比水大,用分液漏斗分离出B

中的溴苯时,应该将下层液体从下口充分放出后,从上层倒出有机物层,故答案为: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将下层液体从下口充分放出后,从上层倒出有机物层;(3)反应过程中,有苯、溴和溴化氢气体逸出,被C装置吸收的物质有苯、溴;试管D中滴加AgNO3溶液,硝酸银与溴化氢反应生成淡黄色溴化银沉淀,也说明A中的反应生成了溴化氢,故答案为:苯、溴;生成淡黄色沉淀;HBr;(4)为了净化上面实验得到的粗溴苯,可以向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除去溴苯中的水,静置、过滤。除去溴苯中的少量苯,可以根据二者的沸点不同,利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除去溴苯中的水;蒸馏。点睛:本题考查了溴和苯反应的实验探究,掌握反应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3),要注意检验生成的溴化氢,需要除去其中混有的溴单质。27、钾铝铝S2-+Cl2=S↓+2C1-锥形瓶防止倒吸变蓝NaOH[或Ca(OH)2]有白色沉淀生成饱和NaHCO3【解析】分析:I.(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判断钠、钾、镁、铝的活泼性,活泼性越强,与盐酸反应越剧烈;根据电子守恒比较生成氢气体积大小;(2)硫离子被氯气氧化成硫单质,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II.(3)根据仪器的构造写出仪器B的名称;球形干燥管具有防止倒吸的作用;(4)氯气能够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碘单质遇到淀粉变成蓝色;氯气有毒,氯气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5)碳酸酸性强于硅酸,二氧化碳能够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硅酸;除去二氧化碳中氯化氢,可以使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详解:I.(1)金属活泼性顺序为:钾>钠>镁>铝,所以相同条件下与盐酸反应最激烈的是钾,反应速率最慢的是铝;生成1mol氢气需要得到2mol电子,1mol钾、钠都失去1mol电子,1mol镁失去2mol电子,而1mol铝失去3mol电子,所以生成氢气最多的是金属铝;(2)氯气氧化性强于硫单质,所以氯气能够与硫离子反应生成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S↓+2Cl﹣;Ⅱ.(3)仪器B为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