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冠城镇第二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对反应式ATPADP+Pi+能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
B.物质和能量都是不可逆的C.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
D.物质是不可逆的,能量是可逆的参考答案:C2.在人体内,不同的化合物其元素的组成不同,即使两种化合物的元素种类相同,其元素的含量也不一定相同,人胰岛素与肝糖原所含有的元素中,种类不相同的是
A.P
B.N
C.I
D.Mg参考答案:B3.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顺序中,正确的是①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罗伯特·虎克—发明显微镜)②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施旺—《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③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德国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④人体的解剖和观察(比利时维萨里—《人体构造》)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参考答案:D4.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含义的是A.随pH值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B.随pH值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C.温度从0→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D.该酶的最适pH值为7参考答案:B题图中三条曲线表示某种酶在不同的pH条件下,反应物的剩余量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反应物的剩余量越多,酶的活性越小,温度A是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宜温度,在pH分别为5、6、7三种条件下pH=6时,反应物的剩余量最少,说明该酶的催化反应的最适pH为6左右。由以上分析知,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pH在6左右,所以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先逐渐升高后逐渐降低,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pH从5升高到7,该酶的最适温度不变,B正确;由于A是最适宜温度,当温度从O→A变化中,酶的活性逐渐升高,C错误;由以上分析知,该酶的催化反应的最适pH为6左右,pH=7时酶的活性受抑制、pH为7不是该酶的最适宜pH,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从曲线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得出该酶的最适合PH的范围,从而才能判断PH改变而引起酶活性的变化。5.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DNA分子中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每个DNA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
C.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40个腺嘌呤,就一定会同时含有40个胸腺嘧啶
D.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参考答案:D6.在呼吸过程中有二氧化碳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
)A.一定是无氧呼吸
B.一定是有氧呼吸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参考答案:D略7.下列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的是()A.N B.B C.Mg D.Ca参考答案:B【考点】1R:碳原子的结构特点.【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解答】解:A、N是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A错误;B、B是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B正确;C、Mg是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C错误;D、Ca是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及含量,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8.下列与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子代的性状分离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用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能得到叶片和果实较小的单倍体植物D.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型参考答案:D9.下列细胞的各种结构中,具有磷脂和蛋白质的一组是
(
)
①细胞膜
②线粒体
③高尔基体
④中心体
⑤染色体
⑥核膜
⑦内质网
⑧核糖体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⑥⑦
C.①④⑥⑦⑧
D.①②④⑤⑦参考答案:B10.基因A、B、C分别控制三种酶的产生,可将原来无色的物质转变为黑色素,即无色物质X物质Y物质黑色素。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亲代自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A.1/64
B.
27/64
C.3/64
D.9/64参考答案:B11.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所示。试问其视野最暗的是
(
)参考答案:C12.某种药用植物合成药物1和药物2的途径如下图所示:基因A和基因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bb或Aabb植株能同时合成两种药物B.若某植株只能合成一种药物,则必定是药物1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D.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能合成药物2的个体占3/16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基因组成是AA、Aa的植株能合成药物1,基因组成是bb的植株能合成药物2,所以基因型是AAbb或Aabb的植株能同时合成两种药物,A正确;若某植株只能合成一种药物,则必定是药物1,因为如果不产生药物1就没有药物2,所以要产生药物2就必须有药物1,B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3种表现型:产生2种药物、只产生药物1、不产生药物,C错误;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A_B_(药物1),A-bb(2种药物),aaB_(不产生药物),aabb(不产生药物)=9:3:3:1,后代中能合成药物2的个体占3/16,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3.下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细胞膜表面存在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线粒体功能对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参考答案:C坐标曲线图显示,a物质的运输速率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只受物质浓度差的影响,可判断为自由扩散;b物质的运输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范围,不再随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可判断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运输,A项错误;方式a即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B项错误;方式b即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C项正确;抑制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主动运输受阻,不会影响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D项错误。【点睛】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理解能力。正确解答本题的先决条件是:采用列表比较或图文结合的形式熟记并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和常见实例。14.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丙氨酸的分子式为C3H7O2N)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O原子数目减少1个B.C原子减少12个C.肽键数目减少8个D.游离氨基和游离羧基分别增加3个参考答案:C在三十九肽中,去掉4个丙氨酸后,形成4条肽链,即三十九肽+7个H2O→4条短肽+4个丙氨酸(C3H7O2N),根据氧原子守恒可知:三十九肽中的O+7=4条短肽中的O+4个丙氨酸中的O(8个),所以三十九肽中的O与4条短肽相比,减少了1个O原子,A正确;三十九肽+7个H2O→4条短肽+4个丙氨酸(C3H7O2N),根据C原子守恒可知,反应前的C原子总数=反应后C原子总数,由于水分子中没有C,所以三十九肽与4条短肽相比,C原子减少的是4个丙氨酸中的C原子,即12个,B正确;在三十九肽中,含有38个肽键;去掉4个丙氨酸后,形成4条肽链,该4条肽链由35个氨基酸组成,因此共有肽键数为:35-4=31个,因此比原来少了7个肽键,C错误;三十九肽+7个H2O→4条短肽+4个丙氨酸(C3H7O2N),4条短肽中至少含有4个氨基和4个羧基,而原来三十九肽中至少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因此4条短肽中的氨基和羧基数比原来各增加3个,D正确。考点:蛋白质分子的相关计算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去掉丙氨酸后得到成分与原来三十九肽的联系,弄清“三十九肽+7个H2O→4条短肽+4个丙氨酸(C3H7O2N)”过程。15.下列关于某一动物体内的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B.染色单体形成于前期,消失于后期C.中期DNA数目相等,但染色体数目不等D.末期,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参考答案:A【考点】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都会进行DNA和中心体的复制,A正确;B、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消失于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DNA数目相等,染色体数目也相等,C错误;D、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才会出现细胞板,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6.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矫茎是显性,欲知一株高茎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最简便的办法是()A.让它与另一株纯种高茎豌豆杂交 B.让它与另一株杂种高茎豌豆杂交C.让它与另一株矮茎豌豆测交 D.让它进行自交,看是否性状分离参考答案:D17.下列各种生物膜中,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出入的是(
)A.核膜
B.细胞膜
C.液泡膜
D.叶绿体膜参考答案:A18.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的专门器官产生,并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B、在一个神经元上,兴奋是由胞体向轴突或向树突方向传导的C、相对于神经调节而言动物的体液调节具有反应比较缓慢,作用时间比较短的特点D、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参考答案:D略19.在一棵倒伏的朽木上,生长着蕨类、苔藓、真菌、蚂蚁等生物,这些生物构成了(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个体参考答案:B20.将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A.细胞核内呈现红色,细胞质内呈现绿色B.细胞核内呈现绿色,细胞质内呈现红色C.细胞核和细胞质都呈现绿色D.细胞核和细胞质都呈现红色参考答案:B【考点】1E: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分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1、原理(1)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2)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对DNA亲和力强,使DNA显现出绿色,而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强,使RNA呈现出红色.2、实验试剂: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甲基绿和吡罗红、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盐酸的作用1.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的跨膜运输;②盐酸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3、注意事项①.材料的选择①选用的实验材料既要容易获得,又要便于观察;②常用的观察材料由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避免原有颜色的干扰,不可使用紫色表皮细胞)2.取材要点①取口腔上皮细胞之前,应先漱口,以避免装片中出现太多的杂质;②取洋葱表皮细胞时,尽量避免材料上带有叶肉组织细胞.3.冲洗载玻片时水的流速要尽量慢,切忌直接用水龙头冲洗.4、实验步骤:1.取材2.水解3.冲洗4.染色5.观察【解答】解: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对DNA亲和力强,使DNA显现出绿色,而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强,使RNA呈现出红色.由于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故细胞核被染成绿色,细胞质被染成红色.故选:B.21.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B.一个含y个碱基对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是y/4个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D.在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都有所不同参考答案:D【分析】1、基因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其中编码区能转录形成mRNA,而非编码区不能转录形成mRNA.2、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是基因编码区上游的启动子.转录过程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不具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不进行转录。【详解】转录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形成mRNA的过程,A错误;基因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其中编码区能转录形成mRNA,而非编码区不能转录形成mRNA,因此一个含y个碱基对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小于y个,B错误;DNA复制和转录均以DNA为模板,故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C错误;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基因选择表达,故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D正确。【点睛】易错选项BC,B选项中容易漏掉“碱基对”中“对”字;C选项中容易误认为RNA聚合酶是结合在RNA上。22.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A.致癌因子的作用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C.出现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细胞形态发生了改变参考答案:B23.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A.q+1
B.p-1
C.q-2
D.p+1参考答案:B24.右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C.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参考答案:A25.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正确的推论是(
)光照强度(klx)1.03.05.07.08.010.0CO2变化量[mg/(100cm2·h)]+2.0-2.0-6.0-10.0-12.0-12.0A.光照强度为1kl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B.光照强度为2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0C.光照强度由5klx增强7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D.光照强度为9klx时,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参考答案:B26.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均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B.膜上的载体蛋白能运输小分子的物质、离子和胰岛素等大分子物质C.主动运输保证了细胞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D.白细胞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参考答案:B细胞的失水和吸水都是水分子从相对含量高的地方自由扩散至相对含量低的地方,是水分子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过程,故A正确;膜上载体蛋白无法运输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胰岛素需借助胞吐途径,细胞膜包裹分泌物形成分泌小泡排出细胞,故B错误;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故C正确;白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故D正确。27.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C、叶绿体基质中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D、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参考答案:D28.实验室内模拟生物体的DNA分子复制,必需的物质和条件是①ATP
②DNA分子
③酶
④转运RNA
⑤信使RNA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⑦适宜的酸碱度
⑧适宜的温度A、①②③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⑦⑧D、②③④⑤⑥⑦参考答案:A29.右下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A.酵母细胞B.原核细胞C.动物细胞D.植物细胞参考答案:B30.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所代表的时期相同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联会状态的同源染色体
参考答案:D31.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的细胞C.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D.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参考答案:C32..用32P标记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让该DNA分子在31P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4次,则含32P的子代DNA分子个数是A.1 B.2 C.8 D.16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亲代DNA分子两条链分别形成2个子代DNA,选B。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33.下列人类常见遗传病中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A.红绿色盲病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C.21三体综合征
D.先天性聋哑参考答案:C34.采用下列哪一套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的遗传学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和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参考答案:B35.下图为神经细胞膜内外Na+和K+的相对浓度。神经细胞表面存在离子泵和离子通道两种蛋白质,其中离子泵能将Na+泵出细胞,K+泵入细胞,而离子通道则可介导细胞吸收Na+和排出K+,离子泵和离子通道介导的物质运输方式分别是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主动运输、协助扩散C.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协助扩散、协助扩散参考答案:B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若涉及“钠-钾泵”(离子泵)介导作用排出钠离子和吸收钾离子(吸钾排钠),由于均为逆浓度梯度运输,是主动运输.若是离子通道开放运输钠离子和钾离子,则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属于协助扩散。【详解】由于离子泵介导运输的是逆浓度梯度运输,所以是主动运输;而离子通道介导的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所以为协助扩散.故选B。【点睛】关键:离子泵是吸钾排钠(逆浓度运输),离子通道是吸钠排钾(顺浓度运输)。36.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不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A.胰腺细胞分泌胰蛋白酶
B.K+进入根表皮细胞C.葡萄糖进入小肠绒上皮细胞
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参考答案:D37.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以下有关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D.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参考答案:D略38.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五种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下分析结论不正确的是A.含有水、DNA、RNA、肝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是小白鼠组织B.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成分的样品是T2噬菌体C.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和乳酸菌D.既有DNA,又有RNA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乳酸菌和酵母菌参考答案:C39.下列物质中,不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 ①淀粉酶
②核糖核酸
③胰岛素
④脂肪
⑤赖氨酸
⑥抗体
⑦淀粉
⑧血红蛋白 A.②⑤⑥⑦ B.①②⑤⑦ C.⑤⑥⑦⑧
D.②④⑤⑦参考答案:D40.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双亲表现型正常,生出一个患病女儿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母亲患病,父亲正常,子代中有正常儿子,不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C.一个具有n对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肌腱吻合术后患者的护理
- 机械电气安装合同范本
- 货架焊接加工合同范本
- 采购科培训内容
- 秘籍卓越客户关系管理实务
- 金融行业大事件及分析
- 2025年四月智能化幕墙装饰工程自清洁施工合同
- 金毛美容行业报告
- 保定分布式光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部编教材课程标准
- 《化妆品稳定性试验规范》
- 2023年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建筑业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实践报告
- 园长指导保教活动制度
-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植物的生长》
- 中医禁食疗法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 管理沟通-原理、策略及应用(第二版)教学课件1
- 阑尾粘液腺癌护理查房
- 国家的大粮仓课件
- 《秘书文档管理》思考与实训习题及答案 -第2章
- 猪纤维蛋白粘合剂-临床药品应用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