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酸碱中和滴定》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设计符合新课程生活实际有化学相联系的思想,“STS的思想”。设计从生活实际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对预设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找出最佳实验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探究能力。设计应能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了乐趣,尽最大可能对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测出的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精神和态度。教学过程设计:设疑激趣
→多媒体演示
→实验引探
→启思诱导
→
小组讨论→归纳小结《酸碱中和滴定》的课后反思1.教学预设的科学性是指“程序化问题”的设计上。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基础和先验经验,紧扣课时目标精心设计。它的有效性是指能否调动学生发展的内驱力,基于教材的理解进行有效地学习,实现自主性学习的目的。只有程序性问题切入学生的发展基础,才能做到有效的任务驱动。为此对学生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主要问题都必须是在课前精心设计好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发展能力、学会学习,要有代表性,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像推导酸碱中和滴定计算公式的时候,必须设计程序化的问题:如何表征C酸=(C碱V碱)÷V酸?采取什么方法来判断误差?如何书写实验报告。2.提问的目的和方式要随教学进度灵活变化:复习旧课,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设疑激趣,导入新课;表演实验,列举实例,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课后结尾,总结深化,提出问题,承上启下,使学生回味无穷,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要学生回答,可以是问而不答,也可以是自问自答,要根据提问的目的灵活处理。若信口开河、随意提问,就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教师必须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能将果子摘到”,提问的过程要由浅入深、温故知新、循序渐进、逐步深化,提问的重点在于弄清“为什么”,学会怎样去学习。《酸碱中和滴定》课标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课时pH的应用——酸碱中和滴定
(一)课标分析: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支柱,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探索新知。通过学习的过程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搭建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的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充分的体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做好“四导”,即导趣——引导学生乐学,导思——引导学生活学,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导成——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学生的体验培养其创新意识,实践精神,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型创新人才。同时,发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化、多元化的风格,达到有效学习。(二)教学重点、难点与疑点重点是酸碱中和滴定原理。难点是(1)中和滴定的准确操作;(2)酸碱中和滴定的计量依据与计算。疑点是(1)指示剂的选择与作用;(2)误差的结果分析与误差的避免。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2)使学生初步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3)使学生了解有关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中和滴定的简单计算。(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果断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灵活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酸碱中和滴定》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为“三、pH的应用”的一部分内容,是高中学生初次接触的分析化学的内容。第一课时教材从“pH的应用”的角度,简单介绍测试和调控溶液的pH,对工农业、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都具有重要意义。引入酸碱滴定概念及实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教材转入对本节重点内容即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的介绍,中和滴定是继配制一定物质量浓度溶液以后的一个定量实验,也是教材中三个定量实验之一,本节内容综合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溶液的pH、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和应用、滴定仪器的使用等知识,介绍了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中和滴定,使化学研究从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解释了什么叫酸碱中和滴定,以及酸碱中和滴定的实用价值。重点讨论了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三个含义:第一,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即H++OH-=H2O;第二,酸碱中和滴定的计量依据和计算,具体示例了如何利用关系式C酸=(C碱V碱)÷V酸进行中和滴定的有关计算及计算的格式;第三,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接着教材以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详细地讨论了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以及溶液从碱性经中性突变到微酸性的过程。说明可以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并根据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来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与旧教材不同的是,教材中简单介绍了滴定突变知识,尽管有些难于理解,但的确解决了学生的不小困惑。
教材第二部分主要是利用演示实验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不仅将整个滴定操作过程由教师向学生示范一遍,而且连同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如何利用测得的实验数据来进行有关的计算等都较详细地介绍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本课时设计仅完成酸碱中和滴定第一部分的教学任务,第二部分预设在教室通过小组内合作完成。
《酸碱中和滴定》学情分析经过一年学习,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思维活跃,能够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并能有对问题比较深入的探讨。
①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学生知识结构:经过初三和高一两年化学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经过对必修1、2的学习,已掌握电离和离子反应的有关知识,学生通过书写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从中已掌握、理解了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同时具备一定的酸碱指示剂使用的知识,对中和滴定使用的仪器也有初步了解。这些为学习本节课的学习设计了合理的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又是第二课时学习酸碱中和滴定操作和误差分析的基础。
②学生现有的能力基础:高二学生经历了两年多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对定性实验现象的分析、描述、探讨能力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少量定量实验的基础。
③学生心理特征: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已非常熟悉,他们对从自己已有的知识中学习会表现出很高的热情。所以这一点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些都为我们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让他们体会成功的乐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相一致。
酸碱中和滴定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实验中,由于错误操作导致所测出的数据一定偏低的是A.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俯视读出的读数B.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测碱液浓度时,酸式滴定管洗净后,没有用标准盐酸润洗,直接装标准盐酸滴定碱液,所测出的碱液的浓度值C.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加热温度太高使一部分硫酸铜发生分解,所测出的结晶水的含量D.做中和热测定时,在大小烧杯之间没有垫碎泡沫塑料(或纸条)所测出的中和热数值2、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放下列浓度均为0.1mol/L的溶液混合时,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与NaOH反应时,HCl的中和热小于CH3COOH的中和热B.与NaOH反应时,HCl的中和热大于CH3COOH的中和热C.与NaOH反应时,H2SO4的中和热大于HCl的中和热D.与H2SO4反应时,Ba(OH)2的中和热等于NaOH的中和热的2倍3、下列有关中和滴定的操作:①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滴加指示剂于待测液;⑥洗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⑥③①②⑤④ B.①②⑥④③⑤C.⑤④③②①⑥ D.③①②④⑤⑥4.有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V3>V2>V1 B.V3=V2=V1C.V3>V2=V1 D.V1=V2>V35用标准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各操作中,无误差的是A.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注入标准溶液盐酸进行滴定B.用蒸馏水洗涤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而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0.00mLNaOH溶液放入用蒸馏水洗涤后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和2滴甲基橙试液后进行滴定D.若改用移液管取待测液10.00mL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后,把留在移液管尖嘴处的液体吹入锥形瓶内,再加入1mL甲基橙指示剂后进行滴定6.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右图,从表中选出正确选项7、.用已知浓度的酸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会导致待测碱液的浓度偏低的操作是①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②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③配制碱液时,称量的固体吸潮④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⑤滴定中不慎将锥形瓶内液体摇出少量于瓶外A.①③④ B.②⑤ C.②③⑤ D.④8、下列关于仪器“0”刻度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量筒的上端B、在滴定管的上端C、在托盘天平刻度尺的正中D、在温度计的下方9、在室温下进行中和滴定,酸和碱恰好反完全反应时,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B、参加反应的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氢氧根离子总物质的量量相等C、反应后混合液pH=7D、反应后混合液一定显中性10、用0.01mol·L-1NaOH溶液完全中和pH=3的下列溶液各100mL,需NaOH溶液体积最大的是A、盐酸B、硫酸C、高氯酸D、醋酸11、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A、用25mL的碱式滴定管量取14.8mL的KMnO4溶液B、用100mL量筒量取5.2mL盐酸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NaClD、用100mL容量瓶配制80mL0.1mol·L-1的盐酸12、实验室有标准盐酸溶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A、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3次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面所在刻度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NaOH溶液润洗2-3次13、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若将甲蒸发掉一半水(设溶质未变);乙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丙中通入一定量的SO2,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相同浓度的盐酸滴定,分别达到终点消耗盐酸的体积是A、V甲=V乙>V丙B、V丙>V乙>V甲C、V乙>V丙>V甲D、V甲=V乙=V丙14、以下是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①甲基橙3.1-4.4②甲基红4.4-6.2③酚酞8.2-10现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浓度相近的甲酸时,上述指示剂A、都可以用B、只能用③C、可以用①或②D、可以用②或③15.99mL0.5mol/L硫酸跟101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值A.0.4B.2C.12D.13.616、将ag含NaOH的样品溶解在bmL0.1mol·L-1的硫酸中,再加入cmL0.1mol·L-1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样品中NaOH的纯度是A、[(b-c)/125a]×100%B、[(b-2c)/125a]×100%C、[(b-c)/250a]×100%D、[(8b-8c)/a]×100%无色浅红色红色红色浅红色黄色17、取等体积0.05mol·L-1的Ba(OH)2溶液,分别装入标有①②③④编号的4个锥形瓶中,将①加水稀释到原体积的2倍,在②、③中分别通入少量CO2;④作对照。分别在①、②中滴加酚酞作指示剂(pH变色范围:0—8—10—14);在③、④中滴加甲基橙作指示剂(p变色范围:0—3.1—4.4—14),用HCl溶液分别滴定上述4种溶液,所消耗HCl无色浅红色红色红色浅红色黄色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①<④18.下面是一段关于酸碱中和实验操作的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25mL待测NaOH溶液。③加入几滴石蕊试剂做指示剂。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⑥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文中所述操作有错误的序号为 A.④⑥⑦ B.①⑤⑥⑦ C.③⑤⑦ D.①③⑤⑦19、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NaCl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20、常温下,若使pH=3的盐酸与pH=9的Ba(OH)2溶液混合使其成为pH=7的溶液,混合时两溶液的体积比为A.1∶60B.3∶1C.100∶1D.1∶100二、填空题(共40分)21、(1)图Ⅰ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相差1mL,如果AIII为6,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mL。(2)图Ⅱ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A、是amLB、是(50-a)mLC、一定大于aD、一定大于(50-a)mL(3)若图Ⅰ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位置,A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6,则液面读数mL。22、氧化还原滴定实验同中和滴定类似(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反之)。现有0.001mol·L-1酸性KMnO4和未知浓度的无色NaH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MnO+5HSO+H+2Mn2++5SO+3H2O。填空回答问题:(1)该滴定实验所需仪器为下列中的。A、酸式滴定管(50mL)B、碱式滴定管(50mL)C、量筒(10mL)D、锥形瓶E、铁架台F、滴定管夹G、烧杯H、白纸I、胶头滴管J、漏斗(2)不用(填“酸”或“碱”)式滴定管盛放高锰酸钾溶液。试分析原因:。(3)选何种指示剂,说明理由。(4)滴定前平视KMnO4液面,刻度为amL,滴定后俯视液面刻度为bmL,则(b-a)mL比实际消耗KMnO4溶液体积(填“多”或“少”)。根据(b-a)mL计算得到的待测浓度,比实际(实际填“大”或“小”)。23、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它的分子式是C6H8O6,人体缺乏这种维生素,易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500
mg/L左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牌子的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下面是测定实验分析报告。请填写下列空白:
(1)测定目的:测定××牌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2)测定原理:C6H8O6+I2―→C6H6O6+2H++2I-。
(3)实验用品及试剂:
①仪器和用品(自选,略)。
②试剂:指示剂________(填名称),浓度为7.50×10-3mol/L
标准碘溶液、蒸馏水等。
(4)实验过程:取20.00
mL待测橙汁,滴入2滴指示剂。向其中逐滴加入标准碘溶液,消耗碘溶液15.00
mL时,溶液恰好变蓝色。则此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________
mg/L。
从分析数据看,此软包装橙汁是否是纯天然橙汁?______。
A.是
B.可能是
C.不是
制造商可能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
A.加水稀释天然橙汁B.橙汁已被浓缩C.将维生素C作为添加剂
(5)请你站在国家质检执法人员的角度对××牌软包装橙汁做出处理意见________。
A.继续生产B.停产整顿C.调查后再做结论
(6)有关维生素C说法正确的是()
①蔬菜应当先洗后切②蔬菜应温火慢煮③可以发生酯化反应④可使溴水褪色⑤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24、在测定某铁矿石中的含铁量时,可准确称取0.2113g铁矿石溶解在酸里,再把Fe3+还原成Fe2+,然后用0.0223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5Fe2++MnO+8H+5Fe3++Mn2++4H2O滴定结果有消耗KMnO4溶液17.20mL,试计算和回答下列问题:(1)矿石中含铁的质量分数为。(2)KMnO4溶液应装在试管定管里,原因是。(3)如果矿石是用盐酸溶解在制得的,Fe2+溶液里含有Cl-,则测定的结果矿石在含铁量(填偏高、偏低、无影响),原因是。25、.某学生用0.1mol/L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移取20.00mL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完成以下填空:(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B)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A)操作之前,如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填偏大、偏小、不变,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用左手控制_________(填仪器及部位),眼睛注视_______,直至滴定终点。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5)若称取一定量的KOH固体(含少量NaOH)配制标准溶液并用来滴定上述盐酸,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滴定结束后如仰视观察滴定管中液面刻度,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酸碱中和滴定测试题班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填空题(共40分)21、(1)mL。(2)。(3)mL。22、(1)。(2),。(3)。(4)。(实际填“大”或“小”)。23、(3)②________(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杭州全日制劳动合同
- 砖块购销合同砖块购销合同
- 虚拟现实技术内容开发合作协议
- 招投标文件合同协议书
- 购房押金合同书
- 房归女方所有离婚协议书
- 幼儿端午活动方案
- 商场柜台转让协议书
- 按份担保担保合同
- 货物运输合同一
- 福建某机场二次雷达站基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通信工程安全生产手册
- 流程成熟度模型(PEMM)
- 催化动力学分析法及其应用
- 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下册词汇表音标打印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可持续发展教育-路线图
- 延长保修服务
-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 GB/T 9074.1-2002螺栓或螺钉和平垫圈组合件
- GB/T 8014-1987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厚度的定义和有关测量厚度的规定
- GB/T 24722-2020路面标线用玻璃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