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高导电部件用铝合金板、带材技术条件_第1页
新能源汽车高导电部件用铝合金板、带材技术条件_第2页
新能源汽车高导电部件用铝合金板、带材技术条件_第3页
新能源汽车高导电部件用铝合金板、带材技术条件_第4页
新能源汽车高导电部件用铝合金板、带材技术条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能源汽车高导电部件用铝合金板、带材技术条件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新能源汽车高导电部件用铝合金板、带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与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等方面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高导电部件用铝合金板、带材(以下简称板、带材)。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3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319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9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运GB/T3246.1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3246.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3880.3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三部分:尺寸偏差GB/T7999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GB/T12966铝合金电导率涡流测试方法GB/T16865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GB/T17432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分析取样方法GB/T20975(所有部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术语和定义新能源汽车高导电部件用铝合金板、带材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高导电部件的铝合金轧制板、带材。技术要求产品分类牌号、状态及规格板、带材的合金牌号、供应状态及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牌号、状态及规格牌号状态规格/mm厚度宽度6101T60.2~15.0≤26506101T630.2~15.0≤26506101T640.2~15.0≤2650化学成分板、带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化学成分牌号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数)/%SiFeCuMnMgCrZnZr其他Al单个合金6101Min.0.30———0.35—————余量Max.0.700.500.100.030.800.300.100.060.030.10尺寸偏差厚度板、带材的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厚度允许偏差单位为mm厚度下列宽度上的厚度允许偏差≤1000>1000~1250>1250~1600>1600~2000>2000~2650≥0.2~0.4±0.03±0.05±0.06——≥0.4~0.5±0.03±0.05±0.06±0.07±0.10≥0.5~0.6±0.04±0.06±0.07±0.08±0.10≥0.6~0.8±0.04±0.07±0.08±0.09±0.09≥0.8~1.0±0.05±0.08±0.09±0.10±0.10≥1.0~1.2±0.05±0.09±0.10±0.12±0.11≥1.2~1.5±0.07±0.11±0.12±0.14±0.13≥1.5~1.8±0.08±0.12±0.13±0.15±0.13≥1.8~2.0±0.09±0.13±0.14±0.15±0.14≥2.0~2.5±0.10±0.14±0.15±0.16±0.14≥2.5~4.0±0.11±0.15±0.15±0.18±0.23≥4.0~5.0±0.20±0.20±0.20±0.25±0.30≥5.0~6.0±0.20±0.20±0.20±0.30±0.35≥6.0~8.0±0.30±0.30±0.30±0.30±0.40≥8.0~10.0±0.40±0.40±0.40±0.40±0.45≥10.0~15.0±0.50±0.50±0.60±0.65±0.65宽度冷轧板材板材的宽度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板材宽度允许偏差单位为mm厚度下列宽度上的宽度允许偏差≤500>500~1250>1250~2000>2000~2650≥0.20~3.00+2.0+5.0+6.0+8.00000>3.00~6.00+4.0+6.0+8.0+12.00000冷轧带材带材的宽度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冷轧带材宽度允许偏差单位为mm厚度下列宽度上的宽度允许偏差≤100>100~300>300~500>500~1250>1250~1650>1650~2650≥0.20~0.60+0.5+0.6+1.0+3.0+4.0+5.0000000>0.60~1.00+0.5+0.8+1.5+3.0+4.0+5.0000000>1.00~2.00+0.6+1.0+2.0+3.0+4.0+5.0000000>2.00~3.00+2.0+2.0+3.0+4.0+5.0+6.0000000>3.00~6.00/+3.0+4.0+5.0+5.0+8.0/00000热轧板材板材的宽度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板材宽度允许偏差单位为mm厚度下列宽度上的宽度允许偏差≤1000>1000~2000>2000~3000>3000~3500>3.50~6.00+5.0+7.0+8.0+10.00000>6.00~15.00+6.0+7.0+8.0+10.00000长度板材的长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长度允许偏差单位为mm厚度下列长度上的长度允许偏差≤1000>1000~2000>2000~3000>3000~5000>5000≥0.2~6.0+8+10+12+14+1600000>6.0~15.0+6+7+8+10+1000000不XX板材板材的不XX偏差应符合表8的规定。不XX允许偏差项目厚度/mm纵向不XXd/L横向不XXd/W局部不XXd/R纵向或横向上的最大不XX或端头部位的翘曲高度/mm冷轧板材≥0.20~0.50不要求或供需双方协商确定>0.50~3.00≤0.7%≤0.9%≤0.8%≤15>3.00~3.50≤0.6%≤0.7%≤0.5%热轧板材>3.50~6.00≤0.6%≤0.7%≤0.5%≤15>6.00~15.00≤0.5%≤0.7%≤0.5%1.L为板材长度,W为板材宽度,R为任意不小于300mm的弦长,d为波高。2.端头部位是指沿板材长度方向上,两端300mm长度范围内所包含的端部整个板面。若板材为正方形,端头部位为靠边缘四周300mm所包含的正方形圈的板面板材带材的不XX偏差超出表8的规定时,可供需双方商定并在订货合同中注明。侧边弯曲度热轧板材普通级不要求侧边弯曲度,高精级应符合符合表9的规定。热轧板材侧边弯曲度单位为mm宽度下列长度上的侧边弯曲度允许偏差≤2000>2000~3000>3500~5000>5000~10000≤1250≤4.00≤7.00≤10.00不大于公称长度的0.2%>1250~1500≤3.00≤6.00≤8.00>1500~2000≤3.00≤6.00≤7.00>2000~3500—≤5.00≤6.00冷轧板材普通级不要求侧边弯曲度,高精级应符合符合表10的规定。冷轧板材侧边弯曲度单位为mm宽度下列长度上的侧边弯曲度允许偏差≤1000>1000~2000>2000~3500>3500~5000>5000~10000100~300≤2.00≤4.00≤8.00——>300~600≤1.50≤3.00≤5.00——>600~1000≤1.00≤2.00≤4.00≤5.00不大于公称长度的0.1%>1000~2000—≤2.00≤4.00≤5.00>2000~2650——≤4.00≤5.00注:宽度小于100mm的板材,其侧边弯曲度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冷轧带材普通级不要求侧边弯曲度,高精级应符合符合表11的规定。冷轧带材侧边弯曲度单位为mm宽度带材的侧边弯曲度25~100≤8>1000~2000>2000~3500>3500~5000>5000~10000>100~300≤6>300~600≤5>600~1000≤4>1000~2000≤3>2000~3500≤3注:宽度小于25mm的带材,其侧边弯曲度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对角线偏差热轧板材普通级不要求对角线偏差,高精级应符合表12的规定。热轧板材对角线偏差单位为mm长度下列宽度上的对角线允许偏差≤1000>1000~1500>1500~2000>2000~3500≤2000≤6≤7≤8—>2000~3000≤7≤7≤9≤10>3000~3500≤7≤8≤10≤10>3500~5000≤8≤10≤10≤12>5000≤12≤12≤15≤15注:其对角线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冷轧板材普通级不要求对角线偏差,高精级应符合表13的规定。冷轧板材对角线偏差单位为mm厚度长度下列宽度上的对角线允许偏差≤1000>1000~1500>1500~2000>2000~2650≤6.0≤1000≤4———>1000~2000≤4≤5≤6—>2000~3000≤5≤5≤7≤8>3000~5000≤6≤8≤8≤10>5000~15000≤10≤10≤12≤12注:其对角线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性能要求板、带材的电导率、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折弯性能需要满足表14的要求。性能要求项目T6要求T63要求T64要求取样/测试方向电导率/%IACS≥55%≥56%≥59.5%—屈服强度Rp0.2/MPa≥170≥150≥55横向抗拉强度Rm/MPa≥200≥185≥105横向断后延伸率A50mm/%附结果附结果附结果横向折弯性能—折弯角度为90°,折弯半径为1t(t代表板材厚度),折弯无裂纹即为合格折弯角度为90°,折弯半径为1t(t代表板材厚度),折弯无裂纹即为合格横向低倍组织板、带材低倍组织不允许出现裂纹、气孔、羽毛晶、非金属夹杂、粗大金属化合物、光亮晶缺陷。显微组织板、带材显微组织不允许有过烧。外观质量板、带材边部应平齐,无裂边、无分层、无毛刺。板、带材表面不允许有起皮、裂纹、氧化腐蚀、过烧气泡、非金属压入物和处理不掉的油斑。试验方法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板、带材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可采用GB/T20975或GB/T7999;仲裁分析时,应按GB/T20975的规定进行。尺寸测量方法板、带材尺寸按GB/T3880.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电导率测试方法板、带材电导率测试按GB/T12966执行,结果单位为%IACS。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板、带材的室温力学性能试验取样按GB/T16865或GB/T228的规定,试验方法按GB/T228的规定进行。折弯性能试验方法板、带材的折弯性能检验按GB/T232的规定执行。低倍组织试验方法板、带材的低倍组织检验按GB/T3246.2的规定执行。显微组织试验方法板、带材的显微组织检验按GB/T3246.1的规定执行。外观质量检验方法板、带材外观质量用目视检查。检验规则检查和验收板、带材应由供方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及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需方应对收到的板、带材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复检。若复检结果与本标准及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不符时,应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属于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1个月内提出,属于其他性能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如需仲裁,可委托供需双方认可的单位进行,仲裁取样应由供需双方共同在需方处进行。组批板、带材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熔次、状态、规格的板、带材组成,每批重量不限。检验项目每批板、带材应进行化学成分、尺寸偏差、力学性能、低倍组织、显微组织和外观质量的检验。取样板、带材取样应符合表15的规定。取样要求检验项目取样位置每批取样数量每批取板材张数每张试样数(个)化学成分铸造流槽取样3个—尺寸偏差任意逐张—电导率板、带材的头部和尾部2张(头尾各1张)1力学性能板、带材的头部和尾部2张(头尾各1张)1折弯性能板、带材的头部和尾部2张(头尾各1张)1低倍组织板、带材的头部和尾部2张(头尾各1张)1显微组织板、带材的头部和尾部2张(头尾各1张)1外观质量任意逐张—检验结果的判定化学成分不合格时,判该批不合格。尺寸偏差时,判该张板材不合格。电导率结果不合格时,应从该批中(含原检验不合格者)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重复试验,双倍试样的重复试验合格,判该批板材合格。若重复试验仍有不合格者,判该批板材不合格,但允许供方逐张检验,合格者交货。力学性能结果不合格时,应从该批中(含原检验不合格者)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重复试验,双倍试样的重复试验合格,判该批板材合格。若重复试验仍有不合格者,判该批板材不合格,但允许供方逐张检验,合格者交货。折弯性能结果不合格时,应从该批中(含原检验不合格者)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重复试验,双倍试样的重复试验合格,判该批板材合格。若重复试验仍有不合格者,判该批板材不合格,但允许供方逐张检验,合格者交货。低倍组织不合格时,判该批报废。但允许供方逐张检查,合格者交货。显微组织不合格时,判该批不合格。外观质量不合格时,判该张板材不合格。当出现其他缺陷时,该批产品由供需双方协商处理。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标志在验收合格的板材上应有如下标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