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本课程-科举制度教学课件设计_第1页
初中校本课程-科举制度教学课件设计_第2页
初中校本课程-科举制度教学课件设计_第3页
初中校本课程-科举制度教学课件设计_第4页
初中校本课程-科举制度教学课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劝学诗

宋真宗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科举制度

学习目标1、了解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2、知道科举考试的流程和及第后的名衔。3、了解一些科举名人故事、科举趣事和科举有关的成语。4、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情感。科举制度的诞生与完善

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科考中第

一名的称状元武则天:开殿试设武举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生员,俗称秀才)院试(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乡试(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进士,第一名称“状元”)殿试

活动一:我要考状元阅读课本55-57页

小组讨论:假如你是古代的书生,你必须通过哪些努力才能考取状元?活动二:我和科举面对面讲一讲科举名人故事或科举趣闻沾化科举名人明末清初,沾化也出现过“三杰竞爽”、“四士同升”的科举盛事,一时轰动朝野,誉满城乡。“三杰竞爽”是指明朝万历八年,丁懋逊、李芳、周班爵三人同科考中进士。“四士同升”是指万历四十一年,丁鸣陛、贾三策、徐牧、李鲁生四人同科考中进士。这是沾化科举史上最为辉煌的两件事。他们这些人登第后,为政者造福一方,治学者严谨,皆青史留名。科举趣闻

清末科举考试废除八股策论后,命题多涉历史,据说有位考官出题要求考生比较中西史事,题曰:《项羽拿破仑论》。诸考生虽皆熟读四书五经,却均不知“拿破仑”为何物。

有一考生的文章开头即破题云:“夫项羽力能拔山,岂一破轮而不能拿夫?”接着便论证说:“夫车轮已破,其量必轻,一凡夫即能拿之,安用项羽?以项羽而拿破轮是大材小用,英雄无用武之地,其力难施,其效不着,岂非知人善用之举哉!......”科举中考生的年龄

乾隆35年(1770年)庚寅科乡试,当时年龄最小的是两名顺天生员,一个11岁,一个13岁。(出名要趁早)年龄最大的,一个是江西生员李炜,99岁。一个是广东生员张次叔,94岁,李炜第二年接着参加辛卯科会试,恰好年满百岁。道光6年(1826)会试,广东三水举人陆云从,年104岁。三场考毕,不第,道光帝钦赐他国子监司业的官衔。他还是高龄秀才的最高纪录保持者,进学时整整100岁。(活到老,学到老)活动三:一举成名说出自己知道的科举成语故事

1、名落孙山

宋朝范公的《过庭录》记载:有个叫孙山的人参加乡试,考中最后一名。回乡后,一位老人向他打听自己的儿子考中了没有,孙山委婉地回答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原来,当时中举后再去京城会试的,都由地方解送入试,所以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榜上的举人名字都称解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是榜上最后一名,你的儿子还在我的后面,言下之意是说他落选了。后来就用“名落孙山”作为没有考取的委婉说法。

2、沆瀣(hàngxiè)一气

北宋钱易的《南部新书.戊集》记载,唐僖宗乾符二年的科考,主考官崔沆发现考生中有个叫崔瀣的考生,认为他是本家人,尽管崔瀣的考试成绩很差,仍然另眼相看,把他取为进士。于是一些考生嘲笑说,这场考试“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沆瀣,本来是夜间的水气,夜间的水气是在黑暗中飘荡的,考生们把这对座主门生的名与字的本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