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结构演变与发展一、产业的分类方法二、产业发展第一节产业分类与产业发展21、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2、农轻重产业分类法3、霍夫曼的产业分类法4、三次产业分类法5、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6、产业地位分类法7、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8、标准产业分类法一、产业的分类方法31、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分类标准:以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划分内容:第一部类:生产资料部门(专门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来满足社会生产消费的需要)第二部类:消费资料部门(专门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来满足社会消费的需要)优点:揭示了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时两大部类产业间的实物和价值构成的比例平衡关系,是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理论基础。缺点:覆盖面窄、实际应用困难4分类标准:以物质生产的不同特点为标准内容: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质生产划分成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三个产业大类的产业分类法。优点:简便易行缺点:没有把全部物质生产部门都包括进去,更没有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2、列宁的农轻重产业分类法5分类标准:当某产业产品的用途有75%以上是消费资料时即将该产业归入消费资料产业,同样划出了资本资料产业。难以确定归属的产业就全部归入其他产业。内容:一是消费资料产业:食品、纺织等二是资本资料产业:冶金及金属材料工业、运输机械工业等三是其他产业:橡胶、木材、造纸、印刷等工业优点:是霍夫曼进一步研究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演变规律及工业化阶段理论的基础3、霍夫曼的产业分类法6分类标准:以产业发展的层次顺序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作为标准内容:第一产业: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的物质生产部门,即广义的农业第二产业:加工取自自然物质的物质生产部门,即广义的制造业或工业第三产业:派生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活动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即广义的服务业优点:是一种有效的产业经济分析方法,被诸多国家广泛采用,许多经济学家用它来解释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结果缺点:社会再生产过程被描述的过于简单和笼统,还存在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其内容也过于庞杂4、三次产业分类法(克拉克)7(1)创始人:费希尔()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确立,实际上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突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G.D.Fisher)完成的。本世纪30年代初,费希尔研究认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于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外的所有其他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费希尔在当时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不仅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而且指出第三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1935年,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代表人物8(2)继承者:克拉克费希尔虽然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但他没有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克拉克则在继承费希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TheConditionsofEconomicProgress)一书中,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研究了经济发展同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的规律,从而拓展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应用研究,使得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得到了普及。因此,三次产业分类方法更多地是与克拉克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这种产业的分类方法又称为克拉克产业分类法。9库兹涅茨在西方经济学界获得“国民生产总值之父”的美名,其是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他特别强调经验统计对经济学研究的意义。1971年,他因在各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的结构分析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对产业结构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现代经济增长:速率、结构与扩展》和《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出和生产结构》等专著中。西蒙·库兹涅茨(SIMONKUZNETS)(1901-1985)(3)深入研究者:库兹涅茨10
库兹涅茨在继承了克拉克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库兹涅茨把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称为农业部门(A部门)、工业部门(I部门)和服务业部门(S部门)。他认为:“分三个主要部门:农业及相关的渔业、林业和狩猎;工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水力电力、运输业和通信;服务业——贸易、金融、不动产、动产、商业、仆佣、专业人员及政府。每个主要部门所包括的行业,在考虑原材料、生产性营运、最终产品及其行业间的区别特征方面各有不同,因此,同广义分类一样,以上的狭义分类定有不同意见。”库兹涅茨关于三次产业的主要理论11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标准和范围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了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12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标准和范围13划分标准:根据不同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种类和依赖程度的差异内容: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劳动占有突出比重(纺织,服务)。同样:
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钢铁、汽车、机器制造
技术密集型产业:如北大方正,科技一条街
知识密集型产业:如以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为主体的产业优点:有利于将各个产业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产业之间进行比较、判断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研究产业之间对生产要素依赖程度的差异等缺点:各种产业类型的划分范围不容易界定5、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14划分标准: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为标准内容:基础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中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并为大多数产业提供服务的产业瓶颈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中未得到应有的发展提儿已严重制约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柱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的总产出中占较大比例的产业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迅速发展并对产业发展具有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先导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关系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先行发展而又能带动和引导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优点:有利于研究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政府通过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和进行相关产业管理,促进产业发展并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缺点:过度强调产业之间的横向地位问题,容易忽视产业之间的纵向关系和产业群的培育与形成6、产业地位分类法15区域主导产业长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珠江三角洲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京津唐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纺织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表1:我国部分区域的主导产业概况
河北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16按照技术先进程度进行可划为:传统产业按照产业发展趋势朝阳产业夕阳产业高技术产业7.按照产业发展状况分优点:有利于了解影响产业变化的因素,有利于准确掌握产业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前制定相关调整或预防的政策。17联合国1971年版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10个大项,在每个大项下面分成若干中项,每个中项下面分成若干小项,最后将小项分解成若干细项等。如:8、标准产业分类法大项123109中项3132333839小项制造业金属制品等381382383384385运输工具细项384138423843汽车3846其他运输工具3844造船及修理3845航空工业18二、产业发展1、产业发展(1)含义:指产业的产生、成长和演进(2)内容:产业个体或总体的各个方面不断由不合理走向合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由不协调走向协调、由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组织合理化的过程。192.产业的生命周期及其特点ACMK(1)内容如图1所:FA—M:投入期M—F:成长期M—K:成熟期K—F:衰退期图1:产业的生命周期20(1)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有生命周期(2)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形状更为平缓和漫长(3)产业生命周期存在缩短的趋势(4)许多产业可能“衰而不亡”(5)衰退产业可能“起死回生”(2)特点:21(3)举例:(一)投入期:1995年前无品牌(NBM:No-brandManufacture)竞争时期(二)成长期:1996-2003年国内自有品牌(OBM:Own-BrandManufacture)通过与设计公司或海外的模块供应商合作(早期如法国的Wavecom,韩国的Sewon、Bellwave等),在跨国巨头统治的市场缝隙中寻找发展机会。中国本土手机产业的生命周期22(三)成熟期:初步成熟期:2004-2006年成熟期产业链上各组成企业进行重新调整。完全成熟期:2007-2012年企业竞争将基于品牌价值、产品创新能力与服务水平。(四)衰退期:2012年以后迫于新技术和替代产品的挑战,加上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原有概念的手机产品面临边缘化,计算与娱乐能力更强的替代品出现。233.产业发展战略(1)产业发展战略的含义是指根据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和条件的估量,从全局出发制定的一个较长时间内产业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总量指标和结构指标;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重点,阶段,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2)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从国情出发;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市场机制基础作用(3)产业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产业选择和产业调整24轻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产业平衡发展战略产业非平衡发展战略初级产品发展战略和跨越式发展
进口替代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战略(4)产业发展战略的类型及评价:25雁行发展模式产品循环发展模式同时开发模式产业的国际间转移(5)典型的产业发展模式:26“雁行模式最早是1932年日本学者赤松要(KanameAkamatsu)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一文中提出的。赤松要的“雁行发展理论”认为,当进入到工业化时期,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和技术的落后,不得不把某些产品的市场向发达国家开放。等到这种产品的国内需求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也就为本国生产这种产品准备了基本的市场条件和技术条件,换句话说,这时国内已初步掌握了这种产品的生产技术,由于本国资源和劳动力价格的优势,该产品的进口也就逐步让位于本国自己生产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规模经济的利用以及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上升,最终实现这种产品的出口,达到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的发展实际上经历了进口——进口替代——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因为这四个阶段呈倒“V”型,在图表上酷似展飞的大雁故得此名。
雁行发展模式27产品循环发展模式新产品开发—国内形成市场—产品出口—资本技术出口—进口该产品—开发更新的产品—形成新的产业28同时开发模式发展中国家利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引进的技术设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建立新的工业部门和改造传统产业部门,出现了在技术构成上与发达国家相类似的重合产业。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值比发达国家低得多,发展中国家重合产业产品投入的成本比较低,使发展中国家可以较低的价格在国际市场销售商品,给发达国家重合产业造成竞争压力。29产业的国际间转移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转移的产业是服装、鞋帽、玩具等初级产品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亚洲四小龙”是这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惠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经济起飞,成长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达国家选择国际产业转移,把重化工业和耐用消费品等加工业的调整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第三次产业转移从本世纪开始服务业的转移。30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是经济全球化,主导力量是跨国公司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仍在持续,重心向东半球转移服务业外包蓬勃发展,出现了职业全球化现象配套、连锁转移现象十分明显,企业生态环境更加重要水平分工取代垂直分工国际产业转移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发达国家担心就业流失,发展中国家担心经济安全
产业的国际间转移的新特点:31第二节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每个产业内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产业结构32一、马克思的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更快的增长规律三、配第-克拉克的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四、霍夫曼的工业化过程中的重工业化规律:五、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33一、马克思的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关系可述如下。按价值形态划分,社会总产品由三部分组成: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按实物形态划分,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社会生产相应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称为第Ⅰ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称为第Ⅱ部类。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第I部类1年内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必须多于两大部类1年内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以便第2年有多余的生产资料用于扩大再生产,可用公式表达为Ⅰ(C+V+M)>Ⅰ(C)+Ⅱ(C),也可简化表达为Ⅰ(V+M)>Ⅱ(C)。34列宁指出:“技术愈发展,手工劳动就愈受排挤而为许多愈来愈复杂的机器所代替,就是说,机器和制造机器的必需品在国家全部生产中所占的地位愈来愈大。”
“资本发展的规律就是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增长得快。”因此,“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的生产。”
列宁同时也明确指出:“但是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生产资料的生产可以完全不依赖消费品的生产而发展,也不能说二者毫无关系。”“生产消费(生产资料的消费)归根到底总是同个人消费联系着,总是以个人消费为转移的。”二、列宁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35生产资料生产更快增长的原因技术进步不变资本更快增长生产资料生产更快增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36三、配第-克拉克的三次产业
比重变动规律:1.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的基本内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会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继而向第三产业为主转变,人均收入变化引起劳动力流动,进而导致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随着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总趋势是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分布减少,在第二产业的分布增加。372.配第-克拉克定理
Petty-Clarktheorem
早在17世纪,西方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已经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1691年,威廉·配第根据当时英国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的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由农转工,而后再由工转商。”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的研究成果之上,搜集和整理若干国家的统计资料,进行国际比较和时间序列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在经济上变得更为先进,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制造业的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于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降。”克拉克认为,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变化移动的原因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的收入出现了相对差异所造成的。但是其认为他的发现只是印证了配第在1691年提出的观点而已,故后人把克拉克的发现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来源38配第-克拉克定理可以表达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
该定理通过揭示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的规律,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表明就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内容2.配第-克拉克定理
Petty-Clarktheorem393.库兹涅茨法则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等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两个方面,探讨了国民收入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分布与变化趋势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化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方面的研究。库兹涅茨根据57个国家的统计资料,整理出1958年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几个不同基准点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西蒙·库兹列茨(SIMONKUZNETS)(1901-1985)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俄籍美国经济学家40组型12345678国家数666156666人均GDP51.882.61382213605408641382A53.644.637.932.222.517.411.89.2I18.522.424.629.435.239.552.950.2S27.933.037.538.442.343.135.340.6表2:国民生产总值的横断面考察说明:1.A:Agriculture;I:Industry;S:Service2.选出了57个国家,按1958年的人均GDP,从低到高分为8组41组型12345678国家数566186666人均GDP72.31071472183825889991501A79.763.966.259.637.821.818.911.6I9.915.216.020.130.240.947.248.1S10.420.917.820.337.037.333.940.3各部门份额表3:1960年59个国家的劳动力在三个部门所占份额42根据表2和表3,库兹涅茨得出如下的结论:①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产业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该产业中劳动力相对比重一样,呈不断下降趋势。②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的基本趋势是不断上升。③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的样本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未必与之同步,综合地看,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在这些样本国家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型变化。
结论43专题: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分析1.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及劳动力的相对比重趋于减少的原因分析:(1)农产品的收入弹性较低,是导致第一产业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2)农业处于报酬递减状态,也是导致第一产业国民收入相对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3)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第一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下降的重要原因442.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及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的原因分析:专题: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分析(1)消费结构变化使工业产品的需求量增加,从而使工业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处于有利的地位;(2)国民收入中用于投资部分的增长在不断扩充着生产资料的工业品市场,工业品市场的扩大反过来又给工业的增长和工业提供国民收入的增长创造了条件;(3)工业化推进到一定阶段后,工业内部存在着排斥和吸纳劳动力的两股力量势均力敌,即工业技术进步迅速,工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产生出排斥工业部门本身劳动力的力量;与此同时,工业部门内部的行业扩大与增加又产生出吸纳劳动力的力量,这种排斥与吸纳力量趋于平衡,就使第二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趋于稳定。45专题: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分析3.第三产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及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的原因分析:(1)第三产业的资本、技术的“进入壁垒低”,为劳动力大量进入该产业提供了可能;(2)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服务”等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高,“服务”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使劳动力进入第三产业成为必然;(3)服务性产品“差别小”,因而该产业内竞争激烈,不易形成垄断,服务产品附加价值少,随着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第三产业的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而导致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的有利因素,大部分被该产业产品附加价值较小的不利因素相抵偿,从而使第三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不多,处于微升状态。46四、霍夫曼工业化过程中的
重工业化规律:1.工业化过程中重工业化规律的内容
霍夫曼比例或系数=47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通过设定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提出随着一国工业化的进展,霍夫曼比例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这就是著名的“霍夫曼定理”。霍夫曼比例越小,重工业化程度越高,工业化水平也越高,霍夫曼依据对20多个国家工业内部结构时序划分和计算分析,把工业发展划分为如下4个阶段。
“霍夫曼定理”48霍夫曼比例及工业化阶段划分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霍夫曼比例5(±1)2.5(±1)1(±0.5)1以下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统治地位,资本品工业不发达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的增长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但消费品工业的规模仍然比资本品工业的规模大。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比消费品工业更快地增长。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已经超过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491960年,工业比重,高收入国家高于中收入国家,中收入国家高于低收入国家
1998年,工业比重,高收入国家低于中收入国家,中收入国家低于低收入国家世界高中低收入国家的工业化比重502002年以后,我国明显已经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从统计数字上看,1991年我国轻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为48.9%,同期重工业比重51.1%。经过10多年的发展,轻工业比重已经下降到35.7%,而重工业则相应的增加到64.3%。与此同时,1991~1998年间除1993年之外,其余年份轻工业增速均快于重工业。但是从1999年起,这一趋势发生逆反,即重工业具有更快的增长速度
451表5:我国部分城市产业结构、轻重工业结构及外贸依存度变动情况(%)地区年份三次产业比重轻重工业比重外贸
依存度出口
依存度一产二产三产轻工业重工业上海19932.559.637.942.157.9492819972.352.245.544.755.36136北京19974.740.854.534.565.51394420013.336.260.524.775.315034天津19994.949.146.141.059.0723620024.148.447.534.365.79347无锡19955.359.635.145.754.3181419994.257.638.240.659.43219苏州19968.856.734.559.041.0533220005.956.537.647.752.310856深圳19904.144.851.175.324.71528419961.750.348.056.143.9342186
注:根据各地相关年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上海2000年轻重工业比重为37.8:62.2,天津轻重工业比重为2001年数据。52五、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1.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趋势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2.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化趋势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以加工、装配工业为中心3.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4.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趋势初级结构→中级结构→高级结构53附段X1X3X2AA1BB1Ct信息工业为主信息服务业为主“知识产业”为主A为临界点1;B为临界点2
(1)信息产业在每个阶段实际上是信息工业、信息服务业及“知识产业”均并存,只是以某一个为主。超过A1,B1之后,经济的阶段便跃入下一个新的稳态阶段。一般而言,从数学上讲X3>X2>X1。即信息产业成长遵循从以信息工业为主阶段逐步向以知识产业为主的阶段发展的规律。(2)对整个信息产业而言,在各个阶段只是表明以其为主,其它两个方面并未消失。(3)实证研究证明: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结构的成长便遵循了从信息工业到信息服务业再到“知识产业”的顺序。这一结构演变过程反映了信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举例:信息产业演进规律结论54第三节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一、需求因素二、供给因素三、科学技术因素四、制度因素五、社会因素六、国际因素551.需求总量2.需求结构消费结构投资结构消费与投资的比例产业结构规模需求因素一、需求因素56二、供给因素1.自然条件和资源的禀赋比较优势供给因素丰富价廉劳动密集型产业稀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2.劳动力资源3.物质资本供应状况57三、科学技术因素
1.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2.科学技术进步影响需求结构3.科学技术进步影响供给因素科学技术因素4.科学技术进步改善产业结构58四、制度因素1.经济制度2.经济体制3.经济发展战略4.经济政策制度因素59五、社会因素1、政治法律2、军事外交3、文化传统4、生活习惯5、教育事业6、人口状况社会因素60六、国际因素1、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2、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3、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国际因素61第四节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一、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及特点二、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几个阶段三、中国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62一、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及特点新中国成立50年来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是: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上升;近年来,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上升较快,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基本一致。63年份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GDP构成GDP构成GDP构成六五时期平均6445202131.4285144.2157324.4七五时期平2626543.2443630.6八五时期平均37626788421.01762846.91211332.2九五时期平均784011425518.23907249.825.7432.01995584781199320.52853848.81794730.71996678851384420.43361349.52042930.11997744631421119.1cnshu350.02302930.91998783451455218.63861949.32517432.11999819111445717.74041849.32703633.02000894041421215.94548850.92970433.2表6:中国三次产业的比重变动表64图2:中国第一产业产值的部门比例与就业的部门比例比较注:AG表示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注:AE表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65图3:中国第二产业产值的部门比例与就业的部门比例比较注:IG表示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注:IE表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66图4:中国第三产业产值的部门比例与就业的部门比例比较注:TG表示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注:TE表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67768869现象描述(1)第一产业变动趋势1990年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017亿元(现价),至2002年达到16117亿元。按2000年不变价,199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069亿元,2002年则达到15459亿元,相当于1990年的1.5倍。1991-2002年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仅为3.6%,大大低于同期GDP的增速9.7%。从不同计划期看,“八五”时期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4.2%,“九五”时期下降到3.5%,2001-2002年间则进一步下降到2.8%。
从90年代以来的发展状况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八五”时期,一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3%,“九五”时期下降为18%,2001-2002年间则进一步下降为15%。
701990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717亿元,到2002年增长到53541亿元。按2000年不变价,199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2619亿元,2002年则达到52948亿元,相当于1990年的4.2倍。1991-2002年间,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2.7%,大大高于同期GDP增速9.7%。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全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从不同计划期看,“八五”时期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7.4%,“九五”时期则下降到9.8%,2001-2002年间进一步下降到8.5%,但均高于同期GDP增速。
从90年代以来的发展趋势看,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八五”时期,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九五”时期上升到49%,2001-2002年间则进一步上升51%。
(2)第二产业变动趋势711990年三产业增加值为5814亿元,到2002年增长到35133亿元。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199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527亿元,2002年达到34815亿元,相当于1990年的2.8倍。1991-2002年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8.9%,略低于同期GDP增速9.7%。从不同计划期看,“八五”时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10.0%,低于同期GDP增速;“九五”时期,第三产业增速下降到8.2%,基本与同期GDP保持同步增长;2001-2002年间,第三产业增速下降到7.9%,但比同期GDP增速略高。
从90年代以来的发展趋势看,三产增加值所占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八五”时期,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5%,“九五”时期和及2001-2002年间,所占比重比“八五”时期略微下降,均为33%。
(3)第三产业变动趋势72结论(1)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工业化过程是基本一致的,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缓慢上升,第三产业迅速上升;(2)产业结构中各产业变化过程曲折,具有不平衡性,从整个演变过程看,三大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尤其是在有的阶段,第二产业发展迅速,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3)产业结构渐趋于合理化和高度化,但与其它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实现高度化的问题,如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劳动力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中低收入国家同期的水平;(4)产业结构的状况和变化与体制状况和改革有直接的关系。73二、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1952-1957年2.第二阶段:1957-1978年3.第三阶段:1979-1995年4.第四阶段:1996年以后741.第一阶段:1952-1957年第一阶段三次产业产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劳动力分别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5250.520.928.683.57.49.1195345.923.430.883.18.09.0195740.329.730.181.29.09.8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发展较快,比重上升;第三产业略有上升,实际生活中,市场供应比较充足,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有明显改善,工业建设如期完成了156项重点项目,建立了过去没有的工业。752.第二阶段:1957-1978年第二阶段三次产业产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劳动力分别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ⅠⅡⅢⅠⅡⅢ195750.520.928.681.29.09.8196239.431.329.382.17.99.9196537.935.127.081.68.410.0197035.240.524.380.810.29.0197532.245.721.977.213.59.3197828.148.223.770.513.712.2农业发展缓慢;工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停滞萎缩,在数量比例上,工业比重迅猛上升,农业比重下降,劳动力比重时升时降,从实际生活看,农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主要农产品限量供应,后来发展到工业品也凭票供应,轻工业品工业不足,商业网点少。763.第三阶段:1979-1995年第三阶段三次产业产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劳动力分别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ⅠⅡⅢⅠⅡⅢ197931.247.421.469.817.612.6198131.846.421.868.818.313.6198333.044.622.467.118.714.2198528.443.128.562.420.816.8198726.843.929.360.022.217.8198925.043.032.060.021.718.3199124.542.133.459.721.418.9199319.947.432.756.422.421.2199520.548.830.752.223.024.877农业发展较快,产值产量有较快增长,比重先有上升,然后缓慢下降。劳动力非农业化取得成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工业在前一阶段下降而后继续上升但速度缓慢,主要是对以往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进行矫正的同时,其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化;传统产业比重下降的同时,反映当代需求主流和技术主流的新兴产业如:电子、电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02 B动量守恒定律 中档版2025新课改-高中物理-选修第1册(21讲)
- 临床门诊护理工作制度
- 法律服务行业相关投资计划提议
- 社区护理社区老年人保健
- 护理专病查房措施
- 物业公司园林苗木养护管理绿植病虫害防治作业指导书
- 我国大城市交通拥挤对策及关键技术研究
- 第二章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件
- 艺教企业未来规划
- 金融行业培训解决方案分享
- 【初中道法】认识生命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环境影响与风险评估
- KOL合作合同(可直接使用)
- GB 26920-2024商用制冷器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厂房租赁合同范本版(18篇)
- DB22T 5165-2024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现场评定标准
-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测试卷
- 2024年度乡村医生资格考试专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500套)
- 专题15:现代文阅读(小说)-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综合强化训练解析版
- 能源中国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财政局工程造价类专业人员招聘4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