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课时同步练习_第1页
2019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课时同步练习_第2页
2019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课时同步练习_第3页
2019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课时同步练习_第4页
2019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课时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新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课时练习

物质的分类、胶体课时作业

A篇•知识对点训练

知识点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1.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①纯碱②食盐水③石灰水④烧碱⑤液态氧

⑥KCQ

A.碱——①④B.纯净物——③④⑤

C.盐——①⑥D.混合物——②⑤

答案C

解析纯碱是碳酸钠,与KC1O3属于盐,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A错

误、C正确;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属于混合

物,液杰氧是单质,属于纯净物,B、D错误。

2.下列树状分类法正确的是()

单质金属单质

A.纯净物1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

混合物

B.物质(溶液

纯净物।化合物

有机物

(氧化物

C.化合物J酸|非氧化物

〔无机物|碱

।盐

'单质

[无机物V氧化物

D.纯净物1I化合物

।有机物

答案A

解析B项,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是正确的,但对纯净物的分类是错

误的,因为溶液属于混合物;C项,把化合物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是正确的,对

无机物的分类也是正确的,但下一层对酸的分类显然是错误的;D项,氧化物包

含于化合物,二者不是并列关系。

3.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03应属于()

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一元酸⑦化

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④⑥⑦

C.①⑦D.①④⑤⑥

答案B

解析硝酸是重要的三大强酸之一,它是含氧酸、一元酸、易挥发性酸、化

合物。

4.C102是生产饮用水的新一代消毒剂。从物质分类来看,C102属于()

A.氧化物B.酸C.碱D.盐

答案A

解析C102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5.(1)下列每组物质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

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①NaCl、KC1、NaClO、BaClj。

②HC1O3、KC。、Cl2>NaC103。

③H3Po4、H2so4、HCkH4SiO4。

④浊液、溶液、水0

⑤空气、氮气、HC1气体、

CuSO4-5H2O=

⑥铜、金、汞、钠0

(2)某同学将浓硫酸、NaOH固体、生石灰等物质划分为一类。该同学的分类

依据为o

A.酸类B.碱类C.氧化物D.干燥剂

(3)生石灰属于o

A.酸B.碱C.盐D.纯净物E.化合物F.金属氧化物G.非

金属氧化物H.碱性氧化物I.酸性氧化物

答案(1)①NaClO②CI2③HC1④水⑤空气(或CUSO4-5H2O)⑥钠

(或汞)(2)D(3)DEFH

解析(1)①组中NaClO为含氧酸盐,其余都是无氧酸盐;②组中,Cb为单

质,其余都是化合物;③组中,HC1为无氧酸,其余都是含氧酸;④组中,水为

纯净物,其他都是混合物;⑤组中,空气是混合物,其余都是纯净物(或

CuSO4-5H2O为固体,其余都是气体);⑥组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Na为

氢前金属,其余都是氢后金属(或汞为液态,其余都是固态)。

(2)浓硫酸、NaOH固体、生石灰等物质都是干燥剂。

(3)生石灰属于纯净物、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知识点2分散系及其分类

6.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大的是()

A.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B.淀粉溶液

C.浸的四氯化碳溶液D.雾

答案A

解析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为浊液〉胶体〉溶液。

7.下列分散系最不稳定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分散系

B.向水中加入食盐得到的分散系

C.向沸水中滴入饱和FeCb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

D.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得到的无色液体

答案A

解析向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得到的是浊液,浊液最不稳定。

8.目前在制药机械中有一种胶体磨,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剪切、研磨及高

速搅拌作用对物质进行细化,得到纳米材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细化后的纳米材料与分散剂形成胶体

B.胶体磨的细化是物理作用

C.纳米材料溶于水后都有丁达尔效应

D.纳米材料都能发生电泳

答案D

解析胶体的胶粒直径都在1〜lOOnm之间,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但胶粒

只有吸附阴离子或阳离子时,胶体才能发生电泳。

9.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是一种纯净物

B.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

C.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得氢氧化铁胶体

D.胶体属于介稳体系

答案D

解析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

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故B错误;FeCh饱和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

可得Fe(OH)3沉淀,故C错误。

10.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得到的FeC13溶液呈棕黄色。利用此溶液进行以下

实验:

(1)取少量FeC13溶液置于试管甲中,滴入NaOH溶液,可以观察到有红褐色

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属于

________________反应。

(2)在小烧杯中加入25mL蒸储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加入2mLFeCh

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3)取另一只小烧杯也加入25mL蒸储水,向烧杯中加入1mLFeC13溶液,

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

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

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0

(4)用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其装入U形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

极附近的颜色加深,这说明,这种现象称为o

②向其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

,原因是o

③向其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其原因是

④提纯此分散系常用的方法是o

答案Fe2O3+6HCl=2FeC13+3H2O

(1)FeCl3+3NaOH=3NaCl+Fe(OH)3l复分解

(2)红褐(3)乙胶体和溶液

(4)①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电泳②产生红褐色沉淀电解质溶液

使胶体发生了聚沉③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开始加入稀硫酸时,胶

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当酸过量时又使沉淀溶解④渗析法

解析(4)①阴极附近颜色加深,说明阴极附近Fe(OH)3胶体胶粒浓度变大,

胶粒向阴极发生了移动,说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②加入电解质

(NH4)2SO4饱和溶液后,胶体发生聚沉生成了红褐色沉淀;③加入稀硫酸,开始

电解质溶液使胶体聚沉生成沉淀,然后发生反应2Fe(OH)3+3H2s。4=Fe2(SO4)3

+6H2O,使沉淀溶解;④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而小分子、离子等可以通过半

透膜,因此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

B篇•综合提升训练

11.近几年,雾霾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空气污染,其中雾霾粒子直径多在

4

10nmo有关雾霾的说法:①属于胶体②属于混合物③不稳定、能很快完全

沉降④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B.②C.②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由于雾霾的直径在1〜IO4nm,而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nm,故雾

霾可能属于胶体,故②④正确。

12.物质分类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包含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盐与钠盐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分散系与胶体属于包含关系

D.混合物与空气属于并列关系

答案C

解析本题易错之处是误认为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而错选Bo钠盐

有的是碳酸盐,如碳酸钠,有的不是碳酸盐,如硫酸钠,钠盐和碳酸盐不属于包

含关系;化合物包含氧化物,二者属于包含关系;分散系包括胶体,二者属于包

含关系;混合物包含固体混合物、气体混合物、液体混合物等,混合物与空气属

于包含关系。

13.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及应用正确的是()

A.胶体具有电泳现象,是因为胶体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

B.纳米材料的微粒直径一般为几纳米或几十纳米(1nm=l(T9m),因此纳

米材料属于胶体

C.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逐渐溶解

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原因是烟尘微粒的直径比较小

答案C

解析胶体具有电泳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胶体本身

不带电,A错误;纳米材料的微粒直径一般为几纳米或几十纳米(lnm=l(T9m),

若形成分散系,则该分散系属于胶体,B错误;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

酸,先使胶粒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减小从而发生聚沉,即产生沉淀,然后发生酸碱

中和反应,沉淀逐渐溶解,C正确;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原因

是烟尘微粒带电荷,在直流电作用下可发生电泳现象,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D错误。

14.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

配料表精制海盐、碘酸钾(KK)3)

含碘量20〜4。mg,kg-1

储藏方法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1

请根据此表,结合中学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物质分类中的树状分类法的有关知识,在①HI03、②NalCh、③KOH、

④I2O5、⑤NaCl五种(填“混合物”“化合物”“盐”或“氧化物”)中,

与碘酸钾(KIO3)属于同类物质的是(填序号)。

(2)推测出碘酸钾(KIO3)的物理性质:碘酸钾溶于水(填“能”或

“不能”),化学性质:碘酸钾在受热时o

答案(1)化合物②⑤

(2)能易分解

解析(1)五种物质均属于化合物。碘酸钾属于盐,其中属于盐的有②和⑤。

(2)碘酸钾属于钾盐,能溶于水,根据“加碘盐”的食用方法“待食品熟后

加入碘盐”可知碘酸钾受热易分解。

15.为研究胶体的性质,某同学查阅了如下资料:

①当一束可见光(波长4X10-7〜76X10-7m)照射到某一分散系时,若该体

系粒子直径小于109m,则光束发生直射现象,光路没有明显增强;若粒子直

径大于109m小于107m,则光束发生明显的散射现象,即光路显著增亮;若

粒子直径大于ICT7m,则光束发生反射现象,光路逐渐变暗,同时可看到一些

颗粒。

②胶体粒子的直径比溶液中溶质粒子的直径大得多,但胶体却能较稳定地存

在,其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有较大的表面积,能有选择性地吸附与其组成相同或

相似的离子,导致胶粒带电。减弱或中和胶粒所带的电荷,可使胶体聚沉(如加

热、加少量电解质溶液、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等)。

③给Fe(OH)3胶体接通直流电源,可发现阴极附近红褐色加深,这种胶粒定

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该实验证明Fe(OH)3胶粒吸附阳离子带正电。

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①中说了几种分散系,请你按次序列举一下:、、

(2)腌制咸鸭蛋时,Na\C「能透过蛋壳内壁的半透膜进入蛋白质内,而胶

体粒子蛋白质分子却不能透过半透膜。请说明半透膜上孔径的大小:

(3)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方

法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然后插入电

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阴、阳两极可分别聚集氧化铁和陶土。这种做法的可能

原理是O

(4)Fe(OH)3、A1(OH)3胶体常用于净水,使用原理是

⑸江河入海口常形成泥沙三角洲,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答案(1)溶液胶体浊液

(2)半透膜上孔径比单个分子或离子大,但比胶粒小,应小于10一9m

(3)陶土、氧化铁胶体粒子所带电荷电性相反,通电后分别向两极移动,这

种做法依据了电泳原理

(4)胶粒表面积大,吸附性强,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故可用于净化水

(5)江河水可看成是泥沙胶体,海水是电解质溶液,胶体遇电解质溶液,由

于胶粒电性被中和,引起聚沉

解析(1)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0-9m的分散系属于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

大于lO^m小于10-7m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7m的分散

系属于浊液。

物质的转化课时作业

A篇•知识对点训练

知识点1酸、碱、盐的性质

1.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孔雀石[Cu2(0H)2co3]

B.硝酸烧碱绿矶[FeSO#7H20]

C.醋酸乙醇碳酸钙

D.盐酸熟石灰苛性钠

答案B

解析纯碱属于盐,A错误;乙醇不是碱,是有机物,C错误;苛性钠为

NaOH,是碱,不是盐,D错误。

2.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

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图。做“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

BaCb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答案C

解析根据药品摆放位置可推知:A应是酸,B是酸或指示剂,C是指示剂

或盐,D是碱或其他类别。

3.按一定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和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氧化物一酸一碱一盐”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HC10HC1Mg(OH)2MgCh

B.C02H2CO3CaCChCa(HCO3)2

C.H2OHNO2NH3-H2ONH4NO3

D.SO3NaHSO4NaOHNa2sO4

答案C

解析A中H。。属于酸,B中CaCCh属于盐,D中NaHS04是一种盐。

4.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生成物C、D有一种为单质,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生成物C、D分别为两种沉淀,A、B有可能为盐和碱

C.若生成物C、D是盐和水,则A、B一定是酸和碱

D.若生成物C、D是两种化合物,则A、B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B

解析由反应CO+CuO—CO2+Cu知,A错误;由反应Ba(OH)2+

CuSO4=BaSO4I+CU(OH)2I知,B正确;由反应CuO+H2SO4=CuSO4+H2O

点燃

知,C错误;由反应CH4+2O2=CO2+2H2O知,D错误。

5.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如下图所示)。

无机化I合物

4▲区I化物4化物……

(1)图中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的名称是O

(2)以Na、K、H、0、C、S、N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

别填在下表中②③⑥的后面。

物质

酸碱盐氧化物氢化物

类别

⑤Na2c(%⑦C(%

学①HC1③__________@NH3

式@Ba(()H)⑩H2()2

②________2⑥_______⑧Na2。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02的化学方程式:,反应

类型为o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和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答案(1)树状分类法

(2)②H2so4(或HN03等)③NaOH(或KOH等)

⑥Na2s。4(或K2c03或Na2s03或NaNCh等)

(3)2NaOH+C02=Na2cO3+H2O

MnO?

(4)2H2O2=2H2O+O2t分解反应

(5)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

即可证明是C02

解析常见的酸有H2so4、HNO3、HC1等;常见的碱有NaOH、KOH等;

常见的盐有Na2so4、Na2so3等。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CCh

+2NaOH=Na2CO3+H2Oo实验室制备O2常利用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分解

MnCh

反应:2H2O2-2H2O+O2t。制备CO2常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CO2t+H2O,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是C02。

知识点2物质的转化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

C.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

答案B

解析可通过反例法来说明。A项,CUO+2HC1=CUC12+H2O;C项,3C0

高温高温

+Fe2O3=2Fe+3co2;D项,CaCO3=CO2t+CaOo

7.现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分别是Fe、HC1(稀)、NaOH(溶液)、

AgNCh(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及所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

如图:

属于中和反应

属于置换反应一^

属于复分解反应

则物质B为()

A.FeB.HC1(稀)

C.NaOH(溶液)D.AgN03(溶液)

答案B

解析物质B与A发生中和反应,则B为酸或碱,又由于B与C可发生置

换反应,可判断B为HC1(稀)。

8.现有Mg、CO、CuO、KOH溶液、Na2cC>3溶液、Ba(0H)2溶液、H2so4

溶液七种物质,在常温下两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A.4个B.5个C.6个D.7个

答案C

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组合法可得①Mg与H2s04溶液、②CuO与

H2s04溶液、③KOH溶液与H2s04溶液、④Na2co3溶液与Ba(0H)2溶液、

⑤Na2cCh溶液与H2s04溶液、⑥Ba(0H)2溶液与H2s04溶液,共有6个反应。

9.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中的

任一类型的是()

高温

A.Fe2O3+3CO==2Fe+3CO2

高温

B.C+H2O=^=CO+H2

C.CU2(0H)2co3=2CUO+CO2t+H20

D.FeCh+3NaOH=Fe(OH)3I+3NaCl

答案A

解析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形式上划分的。显然,A项中

的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

10.现有下列物质:①氯酸钾②硫酸铜③二氧化硅

④镁⑤氧气⑥氢氧化钠⑦硫酸⑧甲烷

请将上述物质按下列要求分类,并将其序号填入空白处:

(1)按组成分类,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序号)。

(2)从上述物质中选出1种或2种为反应物,按下列反应类型各写1个化学

方程式:

①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②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③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④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答案⑴⑧

(2)①2Mg+O2=2MgO

催化剂

②2KC1O3—2KC1+3O2t

③Mg+H2so4=MgSO4+H2f

④H2s04+2NaOH=Na2SO4+2H2O

解析(1)按组成分类,属于有机物的是⑧甲烷。

(2)①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如:

2Mg+O22Mg0;②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

催化剂

的化学反应,如:2KC1O3==2KC1+3O2t;③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

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如:Mg+H2so4=MgSO4+H2f;

④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如:H2s04

+2NaOH=Na2SO4+2H2O。

B篇•综合提升训练

11.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分类正确的是()

\碱酸盐氧化物

A苛性钠硝酸小苏打氧化铜

B纯碱硫酸食盐水

C烧碱碳酸碳酸镀氮化镁

D消石灰醋酸溶液蓝矶氧化铝

答案A

解析纯碱属于盐,不是碱;氮化镁不属于氧化物;醋酸溶液属于混合物,

不属于化合物。

12.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

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①、②、③、④)表示物质间的

反应,其中对应的四种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B.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本题图形中物质间的反应分别为①Ca(0H)2+2HCl=CaCh+

2H20(复分解反应);@Ca(0H)2+CuCl2=CaC12+Cu(0H)2I(复分解反应);③Fe

+CuC12=FeCl2+Cu(置换反应);④Fe+2HCl=FeCl2+H2t(置换反应)。

13.A、B、C、D、E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所示,其中所含的相同元素是()

H()―

---2--------------B

A.铜B.碳C.铁D.钙

答案D

解析A、B、C、D、E分别为CaO、Ca(0H)2、Ca(NO3)2,CaCb、CaCCh,

均含Ca元素。

14.下表中有三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

液)。

-----、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CU(N())

甲BaCl2HC132

乙Fe2()3^SO,H2S()4

丙FeNaOHMgCl2

V________

(1)第二组中(填化学式,下同)与第一组中所有物质都不反应,但与

第三组中所有物质都能反应。

(2)第三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一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

答案(l)NaOH(2)H2so4

解析第二组中HC1与第一组中的Fe2O3、Fe都反应;第二组中的K2so4

与第一组中的BaCb反应;第二组中的NaOH与第一组中的三种物质都不反应,

但与第三组中的三种物质都能反应;第三组中的Cu(NO3)2只能与第一组中的Fe

反应;第三组中的H2so4能与第一组中的三种物质发生反应;第三组中的MgCb

与第一组中的三种物质都不反应。

电解质的电离课时作业

A篇•知识对点训练

知识点1电解质

1.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导电,但不是电解质的是()

A.铝B.氯化钠C.硫酸D.酒精

答案A

解析NaCl和H2s04为电解质,酒精不导电,只有铝完全符合题意。

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①氢氧化钠②硫酸钢③铜④蔗糖⑤二氧化硫

A.①②⑤B.①②C.③④D.①⑤

答案B

解析NaOH(碱)、BaSCU(盐)属于电解质,①②正确;铜(单质)不是电解质,

也不是非电解质;蔗糖、S02属于非电解质。

3.一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时,按照图1连接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

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Cl是非电解质

B.Na。溶液是电解质

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答案C

解析固体NaCl不导电,但它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NaCl是电解质,

其导电原因是NaCl在水中电离出了Na卡和CFO

4.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是()

\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

A浓盐酸天然气硫酸干冰

B氢氧化钢蔗糖溶液硫酸钢三氧化硫

C胆研石灰水苛性钠碳酸钙

V)硫酸铝合金氯化钠氢气

答案B

解析A项,浓盐酸是HC1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C项,碳酸钙属于电解

质;D项,氢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5.现有下列十种物质:

①蔗糖②熔融NaCl③盐酸④铜丝⑤NaOH固体⑥氧气

⑦CuSCU固体⑧乙醇⑨KNCh溶液

⑩液态H2s04

(1)上述物质中可导电的是(填序号,下同)。

(2)上述物质中不能导电,但属于电解质的是o

(3)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o

答案(1)②③④⑨(2)⑤⑦⑩(3)①⑧

解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为化合物,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可以

导电,常见酸、碱、盐均是电解质。

知识点2电解质的电离

6.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由酸电离出的是

()

A.Na+、OH,SOrB.H+>C「、SOF

C.Na+、K、OH-D.Na+、K+.NOI

答案B

解析依据酸的概念——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分析各选

项可知,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7.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OH=Na+OH

B.NaOH=Nah+H1+O2-

通电

C.H2SO4—HJ+SOF

D.NaOH=Na++OH-

答案D

解析电解质发生电离后应写成离子形式,A错误;OH一不能拆开,B错误;

电离是电解质溶于水时就发生了,不需要外加电流,两个H+的表示方法也不对,

C错误。

8.在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出氯离子的化合物是()

A.MgChB.KCIO3C.BaChD.HC1

答案B

解析KC1O3电离出K‘和CIO,o

9.要使溶液中存在大量的K\Na\H\NO3和SCT五种离子,则在蒸

储水中至少要溶解几种物质。()

A.2种B.3种C.4种D.5种

答案A

解析由于NaHSCU(或KHSCU)能电离出三种离子,剩下的两种离子可由

KN03(或NaNCh)提供。

10.(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a2c0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1)中物质按酸、碱、盐分类,其中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

是,属于盐的是0(填序号)

++

答案(1)①Ba(OH)2=Ba2+2OH-(2)HNO3=H+NO?

③Na2co3=2Na++CO1

⑵②①③

解析(2)根据酸、碱、盐的定义结合(1)问题中的电离方程式中的离子种类,

即能解答。

B篇•综合提升训练

1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NH3B.(NH4)2SO4

C.ChD.NaCl溶液

答案B

解析电解质是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因自身电离出离子而能导电的化合

物,包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等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

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2.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NaCl晶体、BaSCUB.铜、二氧化硫

C.液态的醋酸、酒精D.熔融的KN03、硫酸溶液

答案C

解析A项中BaSCU为电解质,B项中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

项中硫酸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3.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B.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的化合物

C.CaO溶于水能导电,但溶液中的离子是它与水反应生成的Ca(0H)2电离

产生的,所以CaO是非电解质

D.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而能导电的化合

答案D

解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因自身电离出离子而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

电解质,D项的理解是正确的;A项,C12和NH3的水溶液都能导电,但它们都

不是电解质;B项,酸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但它们是电解质;C项,CaO在熔

融状态下因电离出Ca2+和。2-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所以石墨属于电解质

B.实验可知NH3的水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性,所以NH3是电解质

C.液态HC1、固态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1、NaCl均不是电解质

D.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蔗糖不是电解质

答案D

解析石墨是单质,不是化合物,不属于电解质,A不正确;NH3的水溶液

导电,是因为NH3与H2O反应生成NH3-H2O,NEh-HzO电离产生离子而导电,

B不正确;虽然液态H。、固态NaCl不导电,但它们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故二

者均属于电解质,C不正确。

15.(1)判断下列物质在相应条件下能否电离,并说明理由:

①液态HC1:,o

②熔融状态下的NaCl:,-

③高温熔化后的单质铁:,O

④固体KOH:,o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H2s04;

②Ca(0H)2;

③K2s04;

④NH4NO3O

答案(1)①不能HC1是酸,液态时不电离,只在水溶液中电离②能能

电离出Na+和C1③不能Fe是单质④不能电解质在固态时不电离

⑵①H2so4=2H++SOF

®Ca(OH)2=Ca2++20FF

+

(3)K2SO4=2K+SOr

@NH4NO3=NH4+N0,

解析(1)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酸只能在水溶液中电离,液

态时只有分子,没有离子;碱、盐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但固态时不电

离;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不电离。

(2)电离方程式书写时,要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16.某课外活动小组根据熔融状态下的NaCl能导电,推测A1C13在熔融状

态下也能导电,可是通过实验发现熔融状态下的A1C13不能导电,而A1C13水溶

液却能导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熔融状态的A1C13不导电的原因是

(2)A1C13水溶液导电的原因是

(3)电解质溶液导电与金属导电的原理(填“相同”或“不相同”,

若填“相同”,下一空不必填写;若填“不相同”,完成下一空),区别是

答案(1)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发生电离,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其中不存在

自由移动的离子

(2)A1C13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3)不相同电解质溶液导电是由于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金属导电是由于

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

解析从电解质导电的实质上分析,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才能导电。

离子反应课时作业

A篇•知识对点训练

知识点1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1.下列物质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NaOH溶液和K2s04溶液混合

B.锌片投入稀硫酸中

C.KC10.3和MnO2固体混合物加热制02

D.H2和02反应生成水

答案B

解析A项不具备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B项离子反应是Zn+2H+=Zn2

+

+H2t;C项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D项不是离子反应。

2.关于离子方程式Cu2++2OH-=Cu(OH)2l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表示CuSCU溶液和Ba(0H)2溶液的反应

B.可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反应,也可以表示一类反应

C.离子方程式中的0H一可代表弱碱或强碱

D.该反应可看到Cu(0H)2白色沉淀

答案B

解析A项中还有SOl+Ba2'=BaSO4l;C项离子方程式中的OH只能

代表强碱;D项Cu(0H)2为蓝色沉淀。

3.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NaOH溶液和CuC12溶液

B.Na2c03溶液和稀硫酸

C.Na2s04溶液和MgCb溶液

D.Ca(0H)2和盐酸

答案C

解析物质在溶液中是否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可根据是否生成难溶性物质、

是否生成难电离的物质或是否生成易挥发性物质来进行判断。Na2s04和MgCh

溶液混合后既没有难溶性物质、也没有难电离的物质和易挥发性物质生成,故不

发生离子反应。

4.下列离子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KHC03+HC1=KC1+CO2t+H2O

B.AgN03+NaCl=AgClI+NaNOs

C.Na2cO3+Ca(OH)2-CaCO3I+2NaOH

D.2HC1+Na2so4=2NaCl+H2s04

答案D

解析D项既无气体产生也没有沉淀或水生成。

知识点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2+

A.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0H)2+2H=Ca+2H2O

B.氢氧化钢与硫酸反应:0IT+H+=H20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2+

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2OH=Mg(0H)2i

答案D

解析A中澄清石灰水[Ca(0H)2]应拆写成离子形式;B中遗漏了Ba?*和

S0厂反应生成BaSCU沉淀;C中电荷不守恒。

6.下列各组反应,前后均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HCl+Na2cChHCl+NaHCCh

B.HCl+Na2co3H2SO4+K2CO3

C.H2S+NaOHH2SO4+KOH

D.BaCb+Na2s04BaCCh+H2s。4

答案B

解析A项,前者为2H-+CO「=CO2t+H2O,后者为H++HC03

=C02t4-H2O;B项,两者均为2H++C01=C02t4-H2O;C项,前者中

H2s为难电离物质,H2S+20H=2H2O+S2,后者为H'+OH=H20;D项,

前者为SOM+Ba2+=BaSO4I,后者中BaCCh不溶于水,写化学式,且最后生

成了比0和C02。

7.仔细分析下列实验:

H、

适量BaCI?溶液

I

f[足量NaOH

CuS()4过滤,.溶液

CuSO4

溶液、三‘三取滤液’溶液、

AB

实验2

实验1

A、B、C试管中的现象如表所示:

r

试管ABC

产生白色沉淀,产生蓝色沉淀,产生蓝色沉淀.

现象

溶液仍为蓝色溶液变为无色溶液变为无色

写出A、B、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B:o

(3)C:o

答案(l)Ba2+SOF=BaSO4!

(2)Cu2++2OH=CU(OH)2I

2+2+

(3)Ba+Cu+2OH+SOF==BaSO4\+

CU(OH)2I

解析BaCb溶液和CuSCU溶液混合后,Ba?+和SOU结合生成BaSO4白色

沉淀,Ci?+和C「不反应,所以溶液仍然呈蓝色。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Cu2

十和OFF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Ba(OH)2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后,Cu2+

和OET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Ba?*和SO/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

知识点3离子共存问题

8.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K+、80r>OIT

B.Na+>K+>CF、NO?

C.Fe3+>K+、Na+、NO?

D.Ag+、K、SOF,cr

答案B

解析A项,OFT能与酸性溶液中的H+反应生成水,不符合题意;B项,

四种离子均不与H+反应,能共存,符合题意;C项,Fe3+为黄色,不符合题意;

D项,Ag+与C「能反应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9.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T,则该溶液中还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

组是()

A.Al3+>COM、crB.Mg2+、Ba2+,BL

C.Mg2+、C「、HCO3D.Na+、NHkCP

答案D

解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F,由于COM、HCO5都和H+反应生成

C02,而Ba?+和SOK反应生成BaSCU沉淀,故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10.有下列9种离子:Mg2+、H\Na\CF>OH,Cu2+>SO/、NO,、

coFo

(1)与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哪些?0

(2)与OK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哪些?o

(3)与Ba2+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哪些?。

(4)无色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哪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