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学考复习-人教课标版课件_第1页
经济生活学考复习-人教课标版课件_第2页
经济生活学考复习-人教课标版课件_第3页
经济生活学考复习-人教课标版课件_第4页
经济生活学考复习-人教课标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经济生活>> 学考复习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考点1.1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第四阶段: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第二阶段:扩大的物物交换第三阶段: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的交换第一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回顾:货币的产生过程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考点1.1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二、货币的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1、张某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到售价为30万元的新房,他首付现金10万元,然后分期10年付清房贷20

万元及利息16万元。其中16万元利息、30万元房价

10万元首付现金分别体现了货币的:

A.流通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职能

B.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职能

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职能练一练考点1.2了解常用信用工具的用途2、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现金支票转账支票注意:转帐支票是办理同城结算使用的一种常用信用工具1、“一卡在手,走遍神州”,信用卡作为新的信用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信用卡之所以能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因为信用卡①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③能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④能使收款人到银行可以凭此卡支取现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练一练2、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的不同点是

A.前者是信用工具,后者不是

B.前者是结算工具,后者不是

C.前者能支取现金,后者不能

D.前者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后者不是1、外汇:2、汇率:若一定单位外币可兑换的本币多于前期,说明外币汇率升高外币汇率:用一定单位的外币所兑换的本币数量本币汇率:用一定单位的本币所兑换的外币数量3、汇率升高与汇率跌落若一定单位外币可兑换的本币少于前期,说明外币汇率跌落①外币不一定都是外汇,只有可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②外汇除包含外币,还包括:以外币支付的股票、债券等。是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考点1.3了解外汇和汇率1、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小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A、多支付人民币0.5元B、少支付人民币0.5元

C、多支付人民币2.5元D、少支付人民币2.5元练一练2、2007年8月24日,100美元兑换756.91元人民币;2010年9月

13日,100美元兑换675.09元人民币。这一变化表明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

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价值量由劳动量决定劳动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结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3、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2、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1、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等价值由劳动形成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考点2.1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反比无关无关正比反比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无关无关反比正比10大比例关系反比1、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

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少,价值总量不变

B.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值总量增加

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不变

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增加练一练2、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

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

在4小时内生产的商品数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8040B.24020C.48020D.416040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对生活必需品影响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大)2、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购买量的影响考点2.2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商品购买量的影响价格上涨购买量减少价格下跌购买量增加3、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购买量的影响替代品一种商品价格升高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一种商品价格降低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互补品一种商品价格升高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一种商品价格降低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考点2.2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调节生产2、提高劳动生产率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有利可图扩大生产缩小生产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无利可图供不应求价格上涨1、下列产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的是

A.上衣和裤子B.汽车和汽油C.面粉和大米D.鸡肉和羊肉练一练2、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个别企业率先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后,给企业带来的必然结果是

A.使企业产品价值量减少B.产品销售量增多

C.产品质量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D.企业产品降价空间扩大考点3.1了解消费及其类型1、影响消费的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根本因素)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物价水平:一般地,物价水平与消费量成反比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外观、售后服务等2、消费类型

②按照消费对象——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①按照交易方式——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③按照消费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考点3.1了解消费及其类型3、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消费结构的含义:消费结构是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 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可以衡量 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计算公式: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总支出×

100%结论:恩格尔系数与家庭生活水平成反比。

恩格尔系数越大,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影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导致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低。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越完善、越优化,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练一练1、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报道,2010年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2.8%,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意味着

A.居民收入减少B.居民购买力普遍提高

C.居民购买力普遍降低D.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加大2、甲和乙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

A.从收入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B.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低于甲省城镇居民

C.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D.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低于乙省城镇居民考点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消费心理面面观

A、从众心理(仿效心理)B、求异心理(展示个性)C、攀比心理(向上看齐、高人一等)D、求实心理(货比三家、讲究实用)2、做理智的消费者(遵循哪些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核心是可持续消费)练一练1、人们在购物时追求“物美价廉”。这种消费行为属于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D.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2、近年来世界的手机生产厂家都盯着中国。并不遗余力地宣传时髦。致使许多年轻人的更换速度超过一年一部。这导致了快买快扔的“抛弃型”消费行为。手机的设计使用寿命被人为缩短,浪费增加。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①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②应注重精神消费

③应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消费④应注重物质消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经济生活>> 学考复习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考点4.1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注意: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也叫所有制结构,指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经济制度:包括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即按劳分配为主、多种 分配方式保存)。1、公有制为主体(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围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 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范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考点4.1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A、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在全国占优势,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可以有差别;▶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不等于国有经济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比重有所下降,并不会改变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消除片面强调数量、份额的误区。▶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经济发展方向,整体态势,稀缺资源)▶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1、公有制为主体(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围考点4.1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3、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然性)▶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1、公有制为主体(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围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原因:适应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具体原因: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下面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B.混合所有制经济都属于非公有制经济C.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公平竞争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一练1、下列对私营经济的认识不正确的有①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②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③以取得利润为目的④是为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建立的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考点5.1了解公司类型1、公司的含义: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并以营利为 目的的企业法人。2、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3、公司的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监督机构——监事会4、公司制的优点: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 的管理结构,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5、其他形式的企业: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除公司外,还 存在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比较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不同点股份是否等额资本形式股东人数资本限额适用的企业类型1.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1.资本不划分为等额股份2.资本必须是货币2.出资不一定是货币,还可以为技术、厂房、土地等3.股东人数有最低限制(2人),没有最高限制3.股东人数限制为1~504.最低限额为500万4.最低注册资本为3万元5.适应大中型企业5.适应于中小型企业。相同点1.都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2.股东均负有限责任。3.公司均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4.组织机构均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等三部分

考点5.1了解公司类型考点5.2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决定因素:

A、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把握市场动向、引领市场先机、开发有市场前景的产品)

B、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C、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其他因素: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视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C、实行必要的兼并与破产,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考点5.3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1、我国的就业形势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需要不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2、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的内容

(1)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 业,有利于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竞争就业观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有利于 鼓励人们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3)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 是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4)多种方式的就业观如自由职业、弹性工作、家政服务等。下表是对某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结果0.2%1.3%15%13.6%17.8%18.9%35.4%比例自主创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教学科研国有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就业意愿选择5.3%45.3%38.2%11.2%比例其他没有一技之长拒绝到不热门的领域去就业自己不主动等着父母找工作,失去了就业的机会没有实现就业的原因1、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待改变,还没有真正能够树立起职业平等观念,缺少自主创业和多种方式就业观念;2、还反映出部分大学生自主择业意识不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考点5.4学会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有哪些

①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②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③休息和休假的权利

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⑥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

⑦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⑧法律规律的其他权利。①基础: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维护权益的基础②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制度③维权途径: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考点6.1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2、主要业务:①存款业务——基础业务,商业银行开展其他业务的基础。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③结算业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此外,还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险箱等服务。1、什么是商业银行: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 结算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金融 机构。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有银行为主 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考点6.2比较几种主要投资方式的异同1、投资的方式有多种:储蓄、股票、债券、保险、基金、投 资房地产、买彩票……理性投资四原则第一、安全性(风险性)

第二、收益性(增值性)第三、分散性(多样性)

第四、变现性(流通性)储蓄存款——便捷的投资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投资债券——稳健的投资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2、各种投资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考点6.2比较几种主要投资方式的异同储蓄股票债劵保险在信用机构的存款债务凭证限期偿还规避风险的投资取得股息和红利;价格差价归还本金股金不退还必须偿还本金对合同约定的风险损失进行赔偿入股凭证性质受益权偿还方法定期取得利息获得保险金获得利息理性投资四原则第一、安全性(风险性)

第二、收益性(增值性)第三、分散性(多样性)

第四、变现性(流通性)储蓄存款——便捷的投资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投资债券——稳健的投资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练一练1、下列关于债券与股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它们都是有价证券,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②都是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③债券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其安全性比股票大

④股票具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其收益比债券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篮子的投资理念,强调的是重视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的

A、流动性 B、灵活性

C、风险性

D、稳定性3、公民在投资方式中,风险最小、安全性最好,具有信用度高、收益高、流通性强等特点的是

A、金融债券 B、政府债券 C、公司债券 D、购买股票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经济生活>> 学考复习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考点7.1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所有制结构

分配制度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决定决定考点7.1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为主体

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 必要的扣除(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后,以劳 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 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1)按劳分配的性质、基本内容和要求性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考点7.1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3、多种分配方式(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内)(2)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私企和外企的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私企的税后利润和债权人取得的利息等)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科技和信息工作者)土地要素分配(通过转让土地使用权获得的租金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2、按劳分配为主体(3)其他的非按劳分配方式(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考点7.2理解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1、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2、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协调经济利益,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现有的分配制度重要举措: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1、某国有企业转为股份公司,该企业技术员张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获得3000元,他还将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投入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32000元;张某的年工资收入22000元岗位津贴费800元,奖金14000元;每年要缴纳各种税共5000多元张某的年终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的分别是

A.22000元、35000元B.36800元、35000元

C.68800元、30000元D.36800元、30000元练一练2、下列能够体现分配问题上坚持兼顾公平的选项是①加大对西部的投资,加快西部经济发展②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③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三条保障线”

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建设,促进东部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下列关于我国现阶段分配方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有

①劳动收入属于按劳分配,非劳动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按劳分配体现效率优先,其他分配方式兼顾公平

③按劳分配的对象是国民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对象是财政收入

④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其他分配方式只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练一练4、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③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④扩大财产性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考点8.1理解财政的作用(一)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的形式:税(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利、债、费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和分配政策1、财政收入2、财政支出按照具体用途:可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行政 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等3、财政收支的关系:收>支(有节余);收=支收<支(有赤字);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 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考点8.1理解财政的作用(二)财政的作用1、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2、促进资源合理配置3、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能源、交通、邮电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工程,是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结构有重大影响作用。这些工程需要资金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较大,离不开国家财政大力支持。◈经济平稳运行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数量、方向、结构的控制和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如何具体运用?)◈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财政工作基本上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三财”之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生财”之根本在于

A.调整分配政策B.增发国债

C.强化税收管理D.发展社会经济

练一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一般来说,当经济发展过快、物价上涨幅度过大时,政府为抑制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手段是:

①提高存贷款利率,降低税率

②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财政支出

③减少信贷规模,提高税率

④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财政支出考点8.2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1、税收的基本特征(1)税收的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的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

◆固定性

(3)税收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不可分割)税收的无偿性需要强制性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必须具有固定性。考点8.3了解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A、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业务 及进口货物的单位或个人。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B、作用:只对增值额征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 防止前一企业生产环节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产专 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A、应税项目(教材70页共11项)B、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起征点3500元)C、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练一练2、根据税法规定,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如下表)小王今年5月份的工资是8800元,那么他的纳税额应为: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使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1500元的部分3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A.450元B.785元 C.505元 D.720元1、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2011年9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这一调整将①增加财政开支②刺激中低收入居民消费③增加财政收入④促进公平分配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考点8.4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纳税人与负税人(二者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2)联系:纳税人不一定就是负税人A、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纳税人也是负税人)。B、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实际或最终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C、每个公民不一定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都是实际的负税人。考点8.4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2、违反税法的表现和处理A、偷税: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如伪造记账凭证,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B、欠税: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交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C、骗税: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注意与偷税行为比较)D、抗税: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交纳税款的行为。1、纳税人与负税人(二者的区别与联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生活>> 学考复习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 会的经济建设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完善的市场规则A、市场规则的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B、市场规则的内容:(自愿、平等、公平、诚信)※加强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治本之策)交易规则准入规则竞争规则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考点9.1懂得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性(1)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不能调节:消防、治安、国防等公共物品※不让调节:危险品、麻醉品、枪支弹药等1、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2)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3)单纯市场调节的负面影响:资源浪费、经济波动、两极分化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考点9.2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考点9.3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基本标志:以公有制为主体根本目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特有优势:强有力的宏观调控A、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不能调节、不让调节)B、市场的调节不是完美无缺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C、市场调节的负面影响:资源浪费、经济波动、两极分化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指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

※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2、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最主要)增加就业平衡国际收支稳定物价考点9.4理解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及手段(1)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 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经济政策:价格、财政、利率、税收、信贷政策等经济计划: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等3、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考点9.4理解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及手段(2)法律手段: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3)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定 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三者的关系: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1、针对商品价格违法事件频繁发生的状况,国家发改委决定在全国统一开通价格举报电话“12358”。全国统一开通价格举报电话,是政府运用

进行宏观调控。

A.经济手段B.舆论手段C.行政手段D.法律手段2、下列关于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相互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①加强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前提②加强宏观调控才能避免单纯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③两者都是市场经济机制不可分割的基本内容④宏观调控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基础

A.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圣经》“马太福音”第25章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73

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社会分化的现象,并命名为“马太效应”。从市场经济角度看,要将“马太效应”对和谐社会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限度,需要

A.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B.国家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力度

C.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D.努力提高经营者的职业道德考点10.1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

发展核心——

以人为本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