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地理-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地理-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地理-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地理-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课标解析】课标要求目标解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阅读气候类型图,说明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明确影响气候的因素。3、利用气温、降水资料,学会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的一步骤和方法。【自主探究】一:世界上的主要气候类型1.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读教材P53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完成)气候带纬度气候类型在图中对应的字母或典型地区热带大致在南北纬30°之间亚热带大致在南北纬30°-40°之间温带大致在南北纬40°-60°之间寒带极地附近2、读教材P53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图2-4-2“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表内容:地点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降水的季节分配气温与降水的组合ABCD二: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读教材P53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图2-4-2“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根据A、B、C、D、E、F、G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回答:1、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分析(1)A→B→D,气温变化规律是:,导致该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2)F、D两地气温变化曲线,其中两地的气温变化(日变化、年变化)差异是:,形成的主要原因是:。(3)形成不同地区气温差异的原因还有哪些?2.根据A、B、C、D四地的降水情况分析:(1)四地的年降水量及降水季节分配存在,主要原因是:。(2)B地的气候特征(气温、降水量和分配状况)是:,形成的主要原因是:。(3)C地的气候特征(气温、降水量和分配状况)是:,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等。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将图中空白处写上对应气候类型)SKIPIF1<0四: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一)判断所属南北半球:依据七月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反之一月气温高,则可推断为。(二)判断所属热量带:依据最低月均温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冷月均温>15℃,则可推断为;最冷月均温>0℃时,则可推断为;最冷月均温<0℃,则为。(三)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雨型特征可能气候类型年雨型全年降水分配均匀冬雨型降水集中在冬季夏雨型降水集中在夏季少雨型全年降水少雨【小试牛刀】请写出下图所示的各种气候类型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课堂练习】一、单选题读A、B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2题。1、A地气温特点是()A、终年高温B、夏季高温C、四季如春D、终年严寒2、B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A、4月B、6月C、8月D、12月下面是某地气候要素图,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读图判断3~4题。3、该地的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4、这类气候的分布规律是()A、分布在300S~400S的大陆西岸B、分布在350N~450N大陆东岸C、分布在100S~200S的大陆西岸D、分布在400S~600S大陆西岸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5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24.724.221.216.511.78.26.97.910.613.717.921.5降水(mm)1825657989107132122777261445、该地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二、综合题1、下图是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分配图,读图回答:(1)①②③④四幅气候类型图中,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是图。属于冬雨型气候的是:。(3)分析③的特点和形成的主要原因:气候特点是:;形成原因是。2、左图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气候特征相同点不同点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3、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甲(37°48′N)乙(36°54′N)1月气温(℃)9.34.77月气温(℃)17.125.7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知识链接】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和分布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间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回归线间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交替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回归线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副高或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副高或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南北纬35°~55°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内岸冬寒夏热,气温日、年较差大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纬60°~70°间冬寒长夏暖短寒带苔原带北纬70°~80°间全年严寒冰原带南北半球极地内陆全年酷寒友情提示:加的气候类型需重点记忆!学情分析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具体学习了气压带风带、洋流等知识后,步步深入、循序渐进,通过阅读图表来说明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学会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教材出于对知识完整性和科学性的考虑,所展示的气候类型分类非常完整和细致,但对于现阶段的高中生来说,气候类型过于细致和复杂容易造成学习上的困难,不利于学生下一步对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性的采用简图。效果分析本节是重点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难就难在学生对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气候特征进行硬性记忆,这样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好,很容易忘记。本节教学应在复习好前面知识的知识上,着重引导学生把前面的知识串起来,这样学起来就较为轻松。当然如果在一开始学习热力环流和气压带时,就给学生强调这部分知识是连贯的话,引起学生的重视,效果会更好。教材分析作为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的系列单元活动,本单元安排了“分析判断气候类型”这一内容。在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的基础上,步步深入、循序渐进,通过阅读图表来说明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学会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与方法。这样的活动安排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即注重学习地理过程,通过思考与实践,引导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第一目“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材首先展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直观地表示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和分布。图中还选择了7个站点,并分别绘制了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作为分析气候类型的依据。第二目“掌握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根据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特点,教材给出了根据气温、降水特点判断气候类型的四个步骤:(1)判断所在半球;(2)以气温确定温度带;(3)以降水确定雨型;(4)以温度带、雨型综合确定气候类型。最后教材安排“活动”,目的是检测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特点、气候类型判断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评测练习一、单选题读A、B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2题。1、A地气温特点是()A、终年高温B、夏季高温C、四季如春D、终年严寒2、B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A、4月B、6月C、8月D、12月下面是某地气候要素图,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读图判断3~4题。3、该地的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4、这类气候的分布规律是()A、分布在300S~400S的大陆西岸B、分布在350N~450N大陆东岸C、分布在100S~200S的大陆西岸D、分布在400S~600S大陆西岸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5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24.724.221.216.511.78.26.97.910.613.717.921.5降水(mm)1825657989107132122777261445、该地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二、综合题1、下图是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分配图,读图回答:(1)①②③④四幅气候类型图中,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是图。属于冬雨型气候的是:。(3)分析③的特点和形成的主要原因:气候特点是:;形成原因是。2、左图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气候特征相同点不同点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3、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甲(37°48′N)乙(36°54′N)1月气温(℃)9.34.77月气温(℃)17.125.7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教学反思刚刚完成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二单元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的教学任务,现就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的展开进行反思。在课前,我深入学生了解具体的学情,然后结合本节教学参考,在查阅大量资料之后,确定自己的教学流程和主要的教学环节,并制作出针对自己教学环节的学案。学案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进行相应的预习和自主学习活动。同时可以帮助完成各个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将理论知识层层剖析,展现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突出重点和难点。同时,针对重点知识,通过小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加以掌握和及时巩固。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对该部分知识点的考查形式也有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