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的基本方法_第1页
旅游规划的基本方法_第2页
旅游规划的基本方法_第3页
旅游规划的基本方法_第4页
旅游规划的基本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PAGE天津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TourismManagementInsituteofTianjinUniversityofCommerce第四章旅游规划的基本方法——以《三门峡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为例一、《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为规范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提高我国旅游规划工作总体水平,达到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促进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编制各级旅游发展规划及各类旅游区规划的规范.本标准的制定,总结了国内并借鉴了国外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在体现中国旅游规划特色的同时,在技术和方法上努力实现与国际接轨。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规划(包括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的编制的原则、程序和内容以及评审的方式,提出了旅游规划编制人员和评审人员的组成与素质要求.ﻫ本标准适用于编制各级旅游发展规划及各类旅游区规划.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ﻫ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ﻫGB383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ﻫ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ﻫGB9663旅游业卫生标准ﻫGB9664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GB9665公共浴室卫生标准ﻫGB9666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

GB9667游泳场所卫生标准ﻫGB9668体育馆卫生标准ﻫGB9669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

GB9670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ﻫGB9671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

GB9672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ﻫGB9673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

GB12941—1991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GB16153饭馆(餐厅)卫生标准ﻫ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3、术语和定义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旅游区——旅游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旅游区规划——旅游区规划是指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旅游客源市场—-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客源市场是指旅游区内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资源经过规划、开发建设形成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与对象,可分为自然、人文和综合三大类。旅游容量-—旅游容量是指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旅游区在某一时间段内,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所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和强度上极限值的最小值。二、旅游规划的基本要求(1)旅游规划编制要以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为依据,以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及法规为基础,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与其他相关规划相协调;根据国民经济形势,对上述规划提出改进的要求.(2)旅游规划编制要坚持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产品为主体,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3)旅游规划编制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区域协同,强调空间一体化发展,避免近距离不合理重复建设,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减少对旅游资源的浪费。(4)旅游规划编制鼓励采用先进方法和技术。编制过程中应当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并征求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尤其是当地居民的意见。(5)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所采用的勘察、测量方法与图件、资料,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6)旅游规划技术指标,应当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长远需要,具有适度超前性。.技术指标参照本标准的附录A(资料性附录)选择和确立。(7)旅游规划编制人员应有比较广泛的专业构成,如旅游、经济、资源、环境、城市规划、建筑等方面。三、旅游规划的编制程序(1)任务确定阶段委托方确定编制单位ﻫ委托方应根据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的有关规定确定旅游规划编制单位.通常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直接委托等形式。

公开招标:委托方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投标。

邀请招标:委托方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投标。ﻫ直接委托:委托方直接委托某一特定规划设计单位进行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制订项目计划书并签订旅游规划编制合同,委托方应制订项目计划书并与规划编制单位签定旅游规划编制合同。(2)前期准备阶段政策法规研究

对国家和本地区旅游及相关政策、法规进行系统研究,全面评估规划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及政府行为等方面的影响。旅游资源调查

对规划区内旅游资源的类别、品位进行全面调查,编制规划区内旅游资源分类明细表,绘制旅游资源分析图,具备条件时可根据需要建立旅游资源数据库,确定其旅游容量,调查方法可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在对规划区的旅游者数量和结构、地理和季节性分布、旅游方式、旅游目的、旅游偏好、停留时间、消费水平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规划区旅游客源市场未来的总量、结构和水平。对规划区旅游业发展进行竞争性分析,确立规划区在交通可进入性、基础设施、景点现状、服务设施、广告宣传等各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综合分析和评价各种制约因素及机遇.(3)规划编制阶段规划区主题确定

在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确立规划区旅游主题,包括主要功能、主打产品和主题形象。确立规划分期及各分期目标。提出旅游产品及设施的开发思路和空间布局。确立重点旅游开发项目,确定投资规模,进行经济、社会和环境评价。形成规划区的旅游发展战略,提出规划实施的措施、方案和步骤,包括政策支持、经营管理体制、宣传促销、融资方式、教育培训等。撰写规划文本、说明和附件的草案。(4)征求意见阶段ﻫ规划草案形成后,原则上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对规划草案进行修改、充实和完善。四、旅游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1)旅游发展规划按规划的范围和政府管理层次分为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又可分为省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地市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县级旅游业发展规划等。

地方各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均依据上一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2)旅游发展规划包括近期发展规划(3-5年)、中期发展规划(5—10年)或远期发展规划(10-20年)。(3)旅游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4)旅游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4.1全面分析规划区旅游业发展历史与现状、优势与制约因素,及与相关规划的衔接.4.2分析规划区的客源市场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及其他结构,预测规划期内客源市场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及其他结构。4.3提出规划区的旅游主题形象和发展战略。4.4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及其依据。4.5明确旅游产品开发的方向、特色与主要内容.4.6提出旅游发展重点项目,对其空间及时序作出安排.4。7提出要素结构、空间布局及供给要素的原则和办法。4.8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保护开发利用的关系,提出合理的措施。4.9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4.10对规划实施的总体投资分析,主要包括旅游设施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市场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投入与产出方面的分析。(5)旅游发展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表及附件。规划图表包括区位分析图、旅游资源分析图、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图、旅游业发展目标图表、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图等.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和基础资料等。五、旅游区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1)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2)旅游区总体规划旅游区在开发、建设之前,原则上应当编制总体规划。小型旅游区可直接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至20年,同时可根据需要对旅游区的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对于旅游区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亦应作出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3至5年。(3)旅游区总体规划的任务,是分析旅游区客源市场,确定旅游区的主题形象,划定旅游区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布局,安排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提出开发措施。(4)旅游区总体规划内容4。1对旅游区的客源市场的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等进行全面分析与预测。4.2界定旅游区范围,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4.3确定旅游区的性质和主题形象.4.4确定规划旅游区的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提出规划期内的旅游容量。4.5规划旅游区的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和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规划旅游区内部的其他道路系统的走向、断面和交叉形式。4.6规划旅游区的景观系统和绿地系统的总体布局。4。7规划旅游区其他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附属设施的总体布局。4。8规划旅游区的防灾系统和安全系统的总体布局.4.9研究并确定旅游区资源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4.10规划旅游区的环境卫生系统布局,提出防止和治理污染的措施。4.11提出旅游区近期建设规划,进行重点项目策划。4。12提出总体规划的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以及规划、建设、运营中的管理意见。4。13对旅游区开发建设进行总体投资分析。(5)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成果要求5。1规划文本。5.2图件,包括旅游区区位图、综合现状图、旅游市场分析图、旅游资源评价图、总体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功能分区图等其他专业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等.5.3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和其他基础资料等。5。4图纸比例,可根据功能需要与可能确定。六、旅游规划的成果及评审会的组织(1)旅游规划的评审评审方式旅游规划文本、图件及附件的草案完成后,由规划委托方提出申请,上一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评审。旅游规划的评审采用会议审查方式。规划成果应在会议召开五日前送达评审人员审阅。旅游规划的评审,需经全体评审人员讨论、表决,并有四分之三以上评审人员同意,方为通过.评审意见应形成文字性结论,并经评审小组全体成员签字,评定意见方为有效.(2)规划评审人员的组成旅游发展规划的评审人员由规划委托方与上一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商定;旅游区规划的评审人员由规划委托方商当地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旅游规划评审组由7人以上组成。其中行政管理部门代表不超过1/3,本地专家不少于1/3.规划评审小组设组长1人,根据需要可设副组长1~2人.组长、副组长人选由委托方与规划评审小组协商产生。旅游规划评审人员应由经济分析专家、市场开发专家、旅游资源专家、环境保护专家、城市规划专家、工程建筑专家、旅游规划管理官员、相关部门管理官员等组成。(3)规划评审重点ﻫ旅游规划评审应围绕规划的目标、定位、内容、结构和深度等方面进行重点审议,包括:①旅游产业定位和形象定位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客观性;②规划目标体系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③旅游产业开发、项目策划的可行性和创新性;④旅游产业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的科学性、可行性;⑤旅游设施、交通线路空间布局的科学合理性;⑥旅游开发项目投资的经济合理性;⑦规划项目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客观可靠性;⑧各项技术指标的合理性;⑨规划文本、附件和图件的规范性;⑩规划实施的操作性和充分性.七、三门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概述《三门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15)(文本概要)天津商学院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所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二00六年十一月前言《三门峡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15年)于2001年3月编制完成.该规划以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资源普查方案(征求意见稿)》为依据。其贡献在于:全面总结了三门峡市多年来的旅游业发展成绩,从总体上理清了三门峡市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框架思路,系统调查研究了三门峡市域旅游资源本底,较有深度地探究了市域人文旅游资源的品位与提升空间,确定了三门峡市旅游总体形象、旅游区域划分和旅游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发展思路。该规划成果作为一项奠基性的工作和河南省第一部地市级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受到省内外旅游业界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关注与肯定。《三门峡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至今已经五年多了.这个时期,我们国家又出台了《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替GB/T17775-1999)等法规文件和国家标准。其间,国内外旅游规划理论正在走向成熟与规范,旅游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趋势,同时,规划提升、区域旅游合作、旅游产业组织等也都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向。综观我国近20年旅游业的发展,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开放度不断加强;综合性明显增加;需求面愈加多样;稳定性逐步增强;区域合作走向深入;红色旅游应运而生;体制创新呼之欲出.就世界范围内旅游发展趋势来看又主要表现在普及化、健康化、个性化、多样化、产业化、科技化、信息化、竞合化、体验化和国际化等十个方面,旅游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就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旅游规划的重要性、整合性、中西互鉴性以及开始强调旅游目的地规划等特点将在今后我国的规划实践上有更多体现,而且,值得重视的是,中国的旅游规划研究已经开始进入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阶段。在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时,将更多地思考社会效益,体现伦理道德,关注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总之,从多个视角,体现对人类自身关怀.所有上述这些,都成为我们修编《三门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参考。就河南省来讲,近年来旅游规划与发展的主体特征表现在:许多地方旅游规划进入实施阶段;景区开发处于销售与发展期;经营管理队伍处于急需从整体上提高素质阶段;旅游产品处于包装与整合期;旅游发展开始讲究“理性发展”与“市场营销",而且,旅游产业已经上升到具有“引领”区域发展功能的高度.实践表明,河南省旅游业发展正处于产业形成的初期。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形成产业支撑区域和完成产业各要素的对接和整合(即形成旅游产业链条).我们认为,由郑、汴、洛、三(门峡)组成的“旅游走廊”由人事部资助、天津商学院旅游学院王庆生主持的“郑、汴、洛、三(门峡)旅游走廊区域旅游协作战略研究”(国人厅发[2005]129号)研究课题,经过对比分析认为,由于该走廊具有背景深厚、产品富集、交通发达、品牌凸显而承担着河南省旅游产业支撑区域的重任。将承担河南省旅游产业支撑区域的重任由河南省旅游局组织、中山大学主持编制的《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于2005年11月正式通过专家评审。规划把郑、汴、洛、三(门峡)旅游走廊定位在“河南省未来旅游发展脊柱”的高度。。而在这个“旅游走廊"中,惟有三门峡市地位更为特殊:因修建万里黄河第一坝而兴起的新兴城市,却处于深厚的黄河文明的浸润之中,仰韶文化最早发现地、中华人文初祖黄帝活动中心区以及先秦文化、道家之源,……近代文明在这里一脉相承;地处秦晋豫结合部由人事部资助、天津商学院旅游学院王庆生主持的“郑、汴、洛、三(门峡)旅游走廊区域旅游协作战略研究”(国人厅发[2005]129号)研究课题,经过对比分析认为,由于该走廊具有背景深厚、产品富集、交通发达、品牌凸显而承担着河南省旅游产业支撑区域的重任。由河南省旅游局组织、中山大学主持编制的《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于2005年11月正式通过专家评审。规划把郑、汴、洛、三(门峡)旅游走廊定位在“河南省未来旅游发展脊柱”的高度。值得深思的是,尽管三门峡具有很好的旅游发展潜力和资源基础,但在国内外的旅游知名度不高.从我们2005年11月—12月对全国部分城市的游客问卷调查来看,这些地方对三门峡的直接到访率很低,他们对三门峡的了解大多仅限于三门峡大坝及黄河小浪底的间接认知,这说明前往三门峡市旅游观光的游客大多集中在周边区域.另外,就三门峡近年在河南省旅游发展布局中的重要性程度来看,其不仅在河南省“三点一线”旅游产品群中的影响相对较弱,而且,在整个河南省旅游形象群中,与“焦作现象”、“栾川模式”的出现不无相关,其旅游影响力也相对在逐渐减弱,旅游产业发展的优胜劣汰规律也开始凸显。总体上讲,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旅游服务水平,到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形象塑造,乃至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的程度上来判断,三门峡市旅游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旅游规划是统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蓝图和方向指针。鉴于上述发展现状,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做出了修编《三门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科学决策,继续委托原规划单位承担修编任务,并对规划编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本规划修编坚持以下总体原则,即力争适应国内外旅游规划发展态势,服从河南省旅游总体规划的总体布局要求,并立足于三门峡市实际,立足于原规划的基础成果,立足于从实质上提高三门峡市知名度以及重视城市旅游、区域旅游合作、名牌产品战略和旅游营销等方面研究,为三门峡市旅游业“十一五”及未来更长时期发展提供更加科学和有前瞻性的发展依据.《三门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于2005年10月上旬正式启动.该项工作得到了三门峡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三门峡市旅游局的周密组织下,在各县(市、区)的积极配合下,由国内外10余名不同专业人员组成的规划组于2005年10月中下旬如期完成了对三门峡市所辖卢氏县、灵宝市、渑池县、义马市、陕县以及湖滨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野外旅游资源考察,并及时就考察情况分别向三门峡市旅游局及各县(市、区)政府主管领导进行了意见反馈.2005年11月初到2006年元月上旬,规划组开始整理规划区相关资料,并就规划思路进行了整合。为了配合旅游市场研究,规划组针对国际游客、国内游客专门设计了游客问卷调查表,并分别在天津、北京、西安、郑州、开封进行了抽样调查。2006年元月11日规划组向三门峡旅游局就规划思路进行了初步汇报,并广泛听取了三门峡市直各相关局委的意见。2006年春节前后,规划组按照分工开始编写规划报告,并就一些有争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2006年3月中旬,规划组主要执笔人和三门峡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在郑州就规划成果征求意见稿又进行了集中讨论和修改。2006年4月初,规划组根据三门峡市旅游局的最新修改反馈意见,又对全部规划报告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形成规划报告的评审稿。《三门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评审会于2006年4月21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召开,会议由河南省旅游局主持。来自西安、北京、郑州的9名旅游界专家学者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认真审议,并一致通过评审。会议上,与会专家还对规划的进一步修改、完善和提升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建议,这些建议主要集中在规划期限调整、旅游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旅游以及区域协作、市场营销内容的充实、人力资源开发、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三门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就本规划的修改提出了具体意见。为此,2006年5月24日,三门峡市旅游局专门组织三门峡市相关部门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整理出了“三门峡市旅游局关于《三门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评审稿的修改意见”,2006年7月7日到7月9日规划编制组专门从天津赴三门峡市就规划评审稿修改进行了对接.2006年8月15日,又将修改稿提交三门峡市委、市政府领导和三门峡市旅游局征求意见,最终形成规划正式文本。与2001年完成的规划相比,该规划成果结合最新发展态势,在继承原有成果的基础上,突出了以下方面的尝试:第一,基于三门峡市域的旅游发展现势分析,在旅游空间布局上调整了原规划的“两带两区”即黄河文化与生态旅游带、亚武山--熊耳山生态科考旅游带、仰韶文化旅游景区和三门峡市旅游服务中心区。方案,提出了“一核四区"的空间布局一核即三门峡旅游极核;四区指西部函谷关文化旅游区、西南部原始生态旅游区、东部仰韶文化特色旅游区、即黄河文化与生态旅游带、亚武山--熊耳山生态科考旅游带、仰韶文化旅游景区和三门峡市旅游服务中心区。一核即三门峡旅游极核;四区指西部函谷关文化旅游区、西南部原始生态旅游区、东部仰韶文化特色旅游区、中部城郊休闲旅游区。即打造三门峡市区旅游核心产业集群、函谷关古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仰韶文化山水旅游产业集群等三大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三门峡/小浪底黄河生态观光轴线和沿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文化旅游轴线等两条旅游发展轴线,建设一个原始生态旅游特区(卢氏县)。经过综合分析,确立了三门峡市未来五张王牌和十大重点景区的旅游产品开发格局,即:着力打造函谷关文化旅游王牌、仰韶大峡谷山水旅游王牌、天鹅湖湿地生态旅游王牌、黄河三门峡风景区特色旅游王牌(包含黄河游、大黄河漂流、三门峡大坝、黄河三门峡峡谷)、天井窑院民俗旅游王牌;重点建设虢国博物馆、豫西大峡谷、甘山国家森林公园、空相寺-安国寺、玉皇山国家森林公园、温泉保健度假区、黄帝铸鼎原、鼎湖湾、亚武山国家森林公园、韶山森林公园十大景区,逐步建立具有区际竞争力的旅游产品网络。第三,通过国内外游客问卷的调查,本规划就三门峡的旅游形象定位以及市场营销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黄河明珠·天鹅之城·千古雄关”等三门峡旅游主题形象,在提炼三门峡对外形象宣传上做了一些探索。第四,结合国内外城市旅游发展特点,本规划初步研究了三门峡城市旅游开发问题。第五,本规划编制过程中,注意了与新近编制完成的《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衔接;同时,对2001年版规划中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研究部分进行了重点补充和资料更新,形成了《三门峡市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专题报告。第六,吸收了2003年旅游资源调查成果以及借鉴了2001年以来三门峡市域已经通过专家评审验收的重要景区(点)的规划成果。《三门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组2006年11月目录TOC\o"1—2"\h\z\uHYPERLINK\l"_Toc152389862"第一章规划总则ﻩPAGEREF_Toc152389862\h1HYPERLINK第三条规划性质ﻩPAGEREF_Toc152389865\h2HYPERLINK\l"_Toc152389866”第四条规划期限ﻩPAGEREF_Toc152389866\h2HYPERLINK\l”_Toc152389867"第五条规划原则ﻩPAGEREF_Toc152389867\h2HYPERLINK第七条旅游资源概况ﻩPAGEREF_Toc152389870\h4HYPERLINK\l”_Toc152389871"第八条旅游资源综合评价ﻩPAGEREF_Toc152389871\h4HYPERLINK\l”_Toc152389872”第三章旅游发展战略 PAGEREF_Toc152389872\h8HYPERLINK\l"_Toc152389873"第九条规划指导思想ﻩPAGEREF_Toc152389873\h8HYPERLINK\l”_Toc152389874”第十条战略选择 PAGEREF_Toc152389874\h8HYPERLINK\l”_Toc152389875"第十一条产业发展目标定位 PAGEREF_Toc152389875\h9HYPERLINK\l”_Toc152389876"第四章旅游开发空间布局规划ﻩPAGEREF_Toc152389876\h12HYPERLINK\l"_Toc152389877"第十二条三门峡市在全省旅游空间布局中的地位 PAGEREF_Toc152389877\h12HYPERLINK\l"_Toc152389878”第十三条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目标ﻩPAGEREF_Toc152389878\h12HYPERLINK\l"_Toc152389879"第十四条空间布局原则 PAGEREF_Toc152389879\h13HYPERLINK\l"_Toc152389880"第十五条旅游开发空间布局 PAGEREF_Toc152389880\h13HYPERLINK\l"_Toc152389881"第十六条旅游空间开发重点及发展思路ﻩPAGEREF_Toc152389881\h16HYPERLINK\l"_Toc152389882”第五章旅游产品开发与项目建设规划 389882\h30HYPERLINK\l”_Toc152389883"第十七条旅游产品开发ﻩPAGEREF_Toc152389883\h30HYPERLINK\l”_Toc152389884"第十八条着力打造五张王牌 PAGEREF_Toc152389884\h31HYPERLINK第二十条城市旅游形象定位ﻩ9887\h35HYPERLINK\l”_Toc152389888"第二十一条特色旅游 PAGEREF_Toc152389888\h35HYPERLINK\l”_Toc152389889”第二十二条游憩商业区 PAGEREF_Toc152389889\h35HYPERLINK\l"_Toc152389890”第二十三条环城游憩带 2389890\h37HYPERLINK\l"_Toc152389891"第七章区域旅游协作规划 PAGEREF_Toc152389891\h39HYPERLINK\l"_Toc152389892”第二十四条区域协作总体目标ﻩPAGEREF_Toc152389892\h39HYPERLINK\l"_Toc152389893"第二十五条区域旅游协作原则 PAGEREF_Toc152389893\h39HYPERLINK第二十八条区域旅游协作的重点 PAGEREF_Toc152389896\h40HYPERLINK\l”_Toc152389897"第二十九条旅游营销及旅行社的协作 PAGEREF_Toc152389897\h40HYPERLINK\l"_Toc152389898”第三十条旅游运输公司的协作ﻩPAGEREF_Toc152389898\h41HYPERLINK\l”_Toc152389899”第三十一条其它领域的分工与合作 PAGEREF_Toc152389899\h41HYPERLINK\l"_Toc152389900"第八章旅游市场营销ﻩPAGEREF_Toc152389900\h42HYPERLINK\l”_Toc152389901"第三十二条旅游形象策划ﻩPAGEREF_Toc152389901\h42第三十四条营销策略 PAGEREF_Toc152389903\h45HYPERLINK\l"_Toc152389904"第三十五条促销方式ﻩPAGEREF_Toc152389904\h46HYPERLINK\l"_Toc152389905”第三十六条旅游营销传播系统建设 PAGEREF_Toc152389905\h48HYPERLINK\l”_Toc152389906"第三十七条近中期旅游节事策划 PAGEREF_Toc152389906\h49HYPERLINK\l"_Toc152389907"第三十八条近期营销方案 PAGEREF_Toc152389907\h49HYPERLINK第四十条文物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规划ﻩPAGEREF_Toc152389910\h57HYPERLINK\l"_Toc152389911”第四十一条环境保护规划ﻩPAGEREF_Toc152389911\h58HYPERLINK\l”_Toc152389912”第四十二条旅游服务设施规划ﻩPAGEREF_Toc152389912\h60HYPERLINK\l”_Toc152389913"第四十三条绿化与植被抚育规划ﻩPAGEREF_Toc152389913\h61HYPERLINK\l"_Toc152389914"第四十四条旅游安全规划ﻩPAGEREF_Toc152389914\h62HYPERLINK\l"_Toc152389915"第四十五条旅游商品开发规划ﻩPAGEREF_Toc152389915\h63HYPERLINK第四十七条旅游娱乐设施规划 PAGEREF_Toc152389917\h66HYPERLINK\l"_Toc152389918”第十章规划的实施及其影响ﻩPAGEREF_Toc152389918\h67HYPERLINK第五十条启动重点旅游产品建设 PAGEREF_Toc152389922\h69HYPERLINK\l”_Toc152389923”第五十一条全面营造旅游形象工程 PAGEREF_Toc152389923\h69HYPERLINK\l”_Toc152389924"第五十二条积极完善与策划七大旅游节事活动ﻩPAGEREF_Toc152389924\h69HYPERLINK第五十六条投融资战略 PAGEREF_Toc152389929\h72HYPERLINK\l”_Toc152389930"第十三章附则 PAGEREF_Toc152389930\h75HYPERLINK\l"_Toc152389931"第五十七条附则ﻩPAGEREF_Toc152389931\h75附录:《三门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15)》评审意见《三门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审委员会组成名单附图:1、地理位置图2、旅游资源分布图3、旅游资源等级评价图4、旅游资源现状评价图5、旅游空间布局图6、旅游开发重点布局图7、客源市场分布图8、旅游线路规划图9、跨区域旅游线路规划图10、天井窑院民俗文化旅游区概念设计11、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12、函谷关修建性详细规划效果图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技术路线本旅游规划编制包括三个阶段,即协议签定、规划组实际操作以及规划评审.签定协议书签定协议书规划设计任务书规划设计任务书组建规划小组组建规划机构组建规划小组组建规划机构制定规划工作计划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规划工作计划成立领导小组所需资料清单任务目录所需资料清单任务目录人员分工人员分工讨论、修改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讨论、修改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收集资料/地图考察线路日程收集资料/地图考察线路日程实地考察市场问卷抽样调查实地考察市场问卷抽样调查实地考察与调研考察资料整理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实地考察与调研考察资料整理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旅游发展态势分析旅游发展态势分析规划指导思想SWOT分析规划指导思想SWOT分析规划初步汇报发展定位、功能分区规划初步汇报发展定位、功能分区中期汇报旅游市场营销中期汇报旅游市场营销现状分析规划初稿现状分析规划初稿规划送审稿保障系统规划支持系统规划城市旅游规划行动计划战略与目标规划送审稿保障系统规划支持系统规划城市旅游规划行动计划战略与目标空间布局空间布局规划评审规划评审修改、实施SHAPE\*MERGEFORMAT修改、实施图1—1三门峡市旅游规划编制技术路线框图第二条规划范围规划包括三门峡市所辖全部行政区域,即灵宝市、义马市、陕县、渑池县、卢氏县、湖滨区六个县(市)、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域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在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适当兼顾到与周边地域的分工与合作。第三条规划性质该规划为宏观尺度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对2001年编制完成的《三门峡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补充、完善与提升,属修编性宏观战略规划范畴,是三门峡市未来10年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第四条规划期限近期:2006-2008年;中期:2009—2010年;远期:2011-2015年。第五条规划原则(一)科学发展原则(二)突出创新、适度超前、推动跨越式发展的原则(三)资源特色与市场开发相结合原则(四)“大旅游”开发原则(五)旅游项目策划与规划相结合原则(六)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相结合的原则第六条规划编制依据(一)法律依据《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5)《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1987)《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1-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二)文件依据《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5年)《河南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豫政〔2006〕63号]《伏牛山旅游总体规划》(2003年)《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三门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三门峡市“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6)第二章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第七条旅游资源概况三门峡市2003年旅游资源调查表明,三门峡市共登记单体2072个,其中上等级的旅游资源单体1327个,等外级旅游资源745个。旅游资源单体有8个主类、29个亚类、116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的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的100%、93。55%和74。84%。以上述资源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规划编制组2005年10月的实地重点考察,依据国家标准,本规划进一步整合与确定了三门峡市域优秀实体旅游资源。其中,五级实体旅游资源为:虢国博物馆、黄河三门峡大坝、函谷关关楼、黄河白天鹅栖息地、《道德经》经文、陕县天井窑院群;四级实体旅游资源有:中流砥柱石、大黄河漂流、太初宫、北阳平遗址、仰韶大峡谷(神龟峡、奇石滩、断潭、峭壁回廊)、仰韶村文化遗址、玉皇山(大块地落叶松林、小灵山)、宝轮寺塔、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鼎湖湾万亩芦苇荡、黄帝铸鼎原、豫西大峡谷大淙潭瀑布、亚武山东峰、空相寺、熊耳岭主峰、九龙洞(群)、甘山(原始次生林、蝴蝶谷、滑雪场拓展训练基地)、瓮城瀑布景区、卢氏漂流旅游(淇河、洛河)、石峰峪(象形山石景观)等。这些优秀实体旅游资源基本构成了三门峡旅游资源的精华,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资源依托。值得强调的是,三门峡幅员广阔,沟大山深,一定还有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优秀旅游资源尚待进一步调查与发现,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巨大。总体来讲,三门峡市旅游资源多样性特点显著,自然旅游资源相对集中于地文景观,人文旅游资源相对集中于建筑与设施。另外,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比例相当,人文旅游资源更具比较优势。第八条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一)黄河文明一脉相承,堪称“黄河游”的最佳地段中国文化以黄河文化为代表,而三门峡市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三门峡的历史文化具有历史久远、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连接不断等特点。三门峡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31处、市级35处,馆藏文物7万余件.在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中,三门峡市就占了三项。这些文物上自远古,下至明清时代,既具有厚重的黄河文明烙印,也呈现出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联系。在三门峡的新石器文化中有“三最”:其一,最具文化魅力的是渑池县仰韶村,出土文物以彩陶为代表,又叫彩陶文化。其二,最典型的是庙底沟文化,由于该文化主要图案以花瓣纹为主且不同于其他同期文化而被学术界命名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其三,全国最大的遗址群是灵宝铸鼎原聚落遗址.以虢国墓地和虢都“上阳”城遗址为代表的三门峡西周文化灿烂夺目.黄河文化是一个流域性的涵盖范围较广的概念,但从旅游学意义上来看,在三门峡地区具有以下六大特点:第一,在黄河流经线上,三门峡是离黄河最近的两个城市之一(另一处为甘肃省兰州市)。不同于兰州的是,在三门峡,黄河流势平缓,水量增大,且两面环绕城市,形成独特的水城一体景观。第二,在黄河入三门峡境内有许多著名的人文景观,如铸鼎原遗址群、函谷关、古陕州城、虢国墓地、仰韶村遗址、周桓王陵遗址等。古陕州城是离黄河最近的一座古城址,有2000多年历史。第三,有中游向下游过渡段独特的自然景观,如黄河三门峡谷、白浪峡谷等。第四,有万里黄河第一坝.坝区不仅有独特的峡谷地貌,有中流砥柱、梳妆台等千古名胜,还有大禹斧劈三门的神话传说和唐太宗李世民题记等人文景观。特别是作为黄河上第一座水利枢纽工程,在治理黄河、发展水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建设集中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勇气。第五,每年10月到次年5月的大坝蓄水造就了“清水黄河、船行柳梢、天鹅戏水”的独具特色的三门峡“黄河明珠"风范;而每年6月到9月的三门峡大坝泄洪,黄河又恢复了它浊浪翻卷、一泻千里的本色,成为黄河漂流的最佳时机,给游人送来“风口浪尖,飘飘欲仙”的体验。第六,地处三门峡和小浪底两大黄河水利枢纽的接合区域,使得三门峡以黄河文化为背景的“黄河游”平添魅力,堪称“黄河游”的最佳地段.(二)文化景观绚丽多姿,具备文化旅游的名牌效应文化景观突出体现在三门峡是名关、名人、名著、名寺、名水、名山、名城的荟萃之所.名关有气势雄伟的千古雄关——函谷关以及陕县的雁翎关及硖石关。名人不仅有黄帝、老子,而且各朝代的帝王将相、文人骚客、达官名流到此者众多,并留下无数诗、词、歌赋、碑记、论著等,如唐太宗、宋之问、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等。名著指老子五千言《道德经》。道教成教于东汉,但被道教尊为教宗经典的《道德经》却是东周时期著名哲学家老子在函谷关写下的。《道德经》从1816年至今,各种西文版本已有250种之多,成为《圣经》之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老子的《道德经》同函谷关一样,已成为道家文化在三门峡留下的千古不朽的文化圣事。名寺主要有陕县空相寺。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圆寂后葬于熊耳山下的空相寺,今有达摩塔及梁武帝萧衍所题“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古碑为证。空相寺是曾与白马寺、相国寺、少林寺齐名的河南佛都四大名刹.此外,义马的鸿庆寺和三门峡市区的宝轮寺也曾是北魏和盛唐时代三门峡地区的著名佛教寺院。至今尚存降魔变浮雕和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宝轮寺塔,其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极高。这三座古寺名迹是佛教文化在三门峡地区兴盛和发展的最好物证。名山有黄帝活动的中心地——荆山铸鼎原;有中原最高峰-—老鸦岔垴和自然人文兼顾的亚武山.河南省西部屋脊-—秦岭余脉主支伏牛山系的玉皇山.名水有黄河及陕县温泉、卢氏汤池。名城为古陕州城,是西周时期焦国的都城,自汉代置陕州后,这里一直是古都西安、东都洛阳之间最大的名城望郡和豫西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至今尚有众多的遗迹被保护下来。名人、名关、名著、名寺、名水、名山、名城相映成辉,为三门峡开发文化旅游,形成品牌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三)景观轴线一目了然,造就厚重畅达的品牌游线三门峡市域客观存在着北部沿黄河的生态观光轴线和中部沿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的文化旅游轴线.前者贯穿黄河三门峡和黄河小浪底两大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区域,为三门峡开展黄河游提供了国内绝无仅有的地缘优势;后者更是把以仰韶文化、道家文化为代表的文化资源优势有机贯通,文化景观厚重精彩,形成了三门峡市具有垄断地位的厚重文化发展轴。(四)生态环境原始天然,成就原始质朴的自然乐园三门峡市不仅人文景观丰富,而且自然景观也十分丰富.从种类来看,在国家分类的74种基本类型中,三门峡市辖区内资源有63种,占全部种类的85%,具有多样性的资源特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海拔和森林覆盖率最高、野生动植物种类最全的深山区县——卢氏县被称为“中原净土”,这里自然旅游资源富集,山、水、林、溶洞群组合良好,且具有封闭性,是开辟自然旅游的不可多得的生态单元,具备发展规模化自然旅游的资源条件;加之其地处军事禁区的特点,更增加了其神秘性和天然原始性,是以生态旅游为特色发展国内旅游的良好处所.(五)历史故事丰富多彩,提供旅游市场的拓展空间三门峡市市域历史悠久,文化背景深厚,历史故事丰富多彩。“夸父追日”、“紫气东来"、“仙丹救民”、“鸡鸣狗盗”、“公孙白马”、“玄宗改元"、“唇亡齿寒”、“假虞灭虢”、“起死回生”、“秦赵会盟"等成语典故,给旅游增添了无限情趣.除此之外,杜甫笔下的“石壕吏”以及春秋前的“败戎桑田"、“出谷会师”之战,战国时期的“五纵攻秦”、“割城求和”、“无忌伐秦”、“五国败师”等战事,秦末的“周文入关”,汉代的“函关伏兵”、“二师会关"、“献帝出关”以及雁翎关“崤函七战"等战事以及唐以后的“西原大战”、李自成“二出函谷”等皆发生在这里,大大丰富了三门峡市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也为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参与项目和进一步加大旅游市场营销力度提供了充分的拓展空间。第三章旅游发展战略第九条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发展区域经济为出发点,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主导与企业运作相结合,凭借地处“黄河金三角”、“河南省沿黄旅游发展脊柱”西端的区位优势,突出“承东启西”的旅游功能,充分发挥三门峡市各方面优势,通过构筑“一核四区”旅游总体框架和“三二一”重点产品布局,强化实施集群开发和品牌支撑等战略,重视入境旅游发展,使三门峡市最终成为国际国内知名的以黄河文明、道家文化为背景的集黄河风光、生态旅游、民俗风情、温泉度假、峡谷揽胜、宗教旅游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区,将旅游业培育成为三门峡市国民经济结构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并逐步实现建设旅游强市目标。第十条战略选择(一)品牌支撑战略(二)大旅游发展战略(三)区域旅游协作战略(四)政府主导战略(五)实施深度开发战略(六)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梯次开发战略第十一条产业发展目标定位(一)旅游产业定位近期,应把旅游业作为三门峡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先发展,实施旅游带动战略;中远期,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三门峡市第三产业的龙头和三门峡市重要的支柱产业,通过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三门峡市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三门峡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旅游业发展目标定位根据三门峡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并考虑到三门峡旅游发展的可能预期,对三门峡市旅游发展分期目标预测如下:1、游客接待量指标(1)国内旅游市场分期目标近期年游客增长率为23%,2008年接待国内旅游者638。8万人次;中期年游客增长率为23%,2010年接待国内旅游者889.5万人次;远期增长率稳定在10%,2015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432。5万人次(2)入境旅游市场分期目标近期增长率为25%,2008年接待入境旅游者34278人次;中期增长率22%,2010年接待入境旅游者49361人次;远期增长率回落至10%,2015年接待入境旅游者79495人次.2、旅游收入指标(1)国内旅游收入分期目标近期年增长率为25%,2008年国内旅游收入10。8亿元;中期年增长率为22%,2010年国内旅游收入15.5亿元;远期年均增长率为11%,2015年国内旅游收入26。1亿元。(2)旅游外汇收入分期目标近期年增长率为25%,2008年旅游外汇收入434.2万美元;中期增长率22%,2010年旅游外汇收入625万美元;远期年增长率11%,2015年旅游外汇收入1053。7万美元。(3)旅游总收入分期目标近期年增长率为25%,2008年旅游总收入45.5亿元人民币;中期年增长率为22%,2010年旅游总收入65.58亿元;远期年均增长率为11%,2015年旅游总收入110.5亿元。3、综合指标(1)近中期目标:夯实基础与产业形成期到2010年,全市4A级旅游区(点)达到5处,3A级6处、2A级旅游区(点)达到10处.住宿设施,旅游饭店的星级评定率达到80%;星级饭店的复核率达到100%;全市星级饭店的客房出租率全年达到60%以上;80%以上的饭店、旅行社、旅游车辆公司中的高中级管理人员分别取得全国旅游行业岗位培训证书、旅行社经理资格证书和各级旅游局的岗位培训证书;80%以上的旅游从业人员都经过各种专业培训;导游员参加等级考试的比例超过80%,并有一定比例的高级导游员。在旅游区(点)比较集中的市区和灵宝市,以提高旅游饭店星级为主,通过更新改造使市区2家饭店达到四星级,争取有一家酒店达到五星级。在渑池、陕县、卢氏、义马合理发展旅游星级饭店。同时抓好现有酒店的配套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工程,严格按照标准搞好星级评定工作,到2010年,星级饭店达到30家.对现有的国内旅行社进行整顿提高,争取能有3家升为国际社,适当发展新的国内旅行社。(2)远期目标:全面提升和成熟发展期2010年以后,三门峡市旅游六大要素将达到协调并能相互促进,产业发展的乘数效应开始起作用,游客在三门峡市的逗留时间将会逐渐增加,人均天花费也会逐渐增长。到2015年,各骨干景区基本建成,使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例达到8.65%,这时三门峡市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全面协调.三门峡市将发展成为具有独特自然风光和黄河生态背景的国内外著名的文化山水旅游城市。第四章旅游开发空间布局规划第十二条三门峡市在全省旅游空间布局中的地位三门峡市地处黄河中游,是豫晋陕旅游协作区中重要的旅游城市,并依托其丰富的文化遗存和山水风光,是沿黄/陇海线旅游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省重点培育的一级旅游节点城市,在全省旅游发展总体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要重点打造沿黄/陇海线旅游发展带,形成河南旅游发展的脊柱;培育郑州、洛阳、三门峡、商丘四大节点;组织南北两条沿黄旅游线和三门峡—-小浪底水上旅游线.第十三条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目标(一)突出区域旅游资源特色特色是旅游区域的灵魂,没有特色,就很难对游客产生吸引力。三门峡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资源特色比较突出,资源组合优势明显。三门峡市旅游空间开发布局要注意对区域特色资源的挖掘,空间布局要尽可能地突出区域旅游资源特色,开发出具有三门峡市特色旅游产品,从而形成三门峡市特色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提升三门峡市旅游市场竞争力。(二)促进区域旅游资源整合通过旅游开发空间布局优化,整合三门峡市旅游资源,使得三门峡市旅游资源在空间层次的内在联系性进一步增强,并促使其出现结构性集中现象。实现三门峡市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区域旅游开发能够体现出类型效应、集聚效应、强度效应,使旅游景区通达性进一步增强。(三)强化区域内外旅游合作区域内不同景区之间旅游资源各有特色与优势,通过空间布局规划找出不同区域的地缘、资源、经济级差、功能等优势,促进旅游区域进行横向和纵向协作,培育区域旅游大市场、区域内联网开发、联合进行市场开拓与市场营销、联合开展旅游商品生产等,并通过旅游线路有机贯通,形成相互协调和联合动态开发格局,以便取得最佳效果。(四)保持区域关系和谐区域旅游业的开发,总是以一定的地域为单元的,进而也就存在单元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区域、单元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关系不一定和谐,有时甚至矛盾尖锐,利益冲突,因而必须建立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协调机制,积极主动地协调区域矛盾。在开发中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既要兼顾旅游资源在旅游开发上的内在联系,又要体现旅游产品开发的地域组织规律,即旅游景观与旅游资源的属地行政界线,有助于区域关系的和谐。通常区域关系的协调应该注意:首先是开发次序协调,其次是开发份量协调,再次是开发方向协调。(五)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空间布局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旅游业的开发必须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保证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实质上是永续利用。旅游开发长远利益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旅游业开发与旅游环境、资源的保护相结合;其次,新旅游地开发与老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延伸相结合;再次,促进社会进步与注重文化多样性的保护相结合。第十四条空间布局原则(一)主题功能原则(二)协调开发原则(三)兼顾行政区界第十五条旅游开发空间布局根据三门峡市旅游资源特点及旅游业发展现状,统筹考虑区域旅游资源类型、行政区划的地理结构及区域内部协作关系,本规划确定了三门峡市未来产业布局的“一核四区”总体架构。一核即三门峡旅游极核;四区指西部函谷关文化旅游区、西南部原始生态旅游区、东部仰韶文化旅游区、中部城郊休闲旅游区。(一)一核“一核"为三门峡市区,是三门峡旅游发展极核.主要景区(点)有:虢国博物馆、三门峡大坝景区、陕州风景区、黄河游、大黄河漂流、关山洪岩、天鹅湖、黄河古栈道、中流砥柱等.发展定位为辐射全市的旅游发展极核城市、构成河南省旅游发展脊柱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中山大学主持完成的《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审稿)》(2005年11月)提出,未来河南省要打造沿黄河文化长廊,形成河南旅游发展脊柱,培育郑州、开封、洛阳、三门峡、商丘、濮阳六大节点城市。和国内重要的“金三角”黄河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山大学主持完成的《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审稿)》(2005年11月)提出,未来河南省要打造沿黄河文化长廊,形成河南旅游发展脊柱,培育郑州、开封、洛阳、三门峡、商丘、濮阳六大节点城市。功能定位:城市文化休闲中心和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二)四大旅游区1、东部仰韶文化旅游区(简称东部旅游区)东部旅游区指渑池县、义马市所在行政区域以及陕县东部的部分乡镇区域(包括西李村乡、观音堂镇、王家后乡、硖石乡)。主要景区(点)有:黄河小浪底南村旅游度假区、仰韶大峡谷、仰韶村文化遗址、秦赵会盟台、韶山森林公园、吕祖山游乐养生苑、石峰峪景区、叠翠谷景区、五凤山景区、八路军兵站、鸿庆寺石窟、清风山风景区、义马生态公园、空相寺宗教旅游区、安国寺、七里古槐、石壕遗址等。该旅游区将依托仰韶文化发祥地的主体文化背景,把以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的葬地闻名世界的空相寺旅游区的开发作为开拓入境旅游市场的重点,以仰韶大峡谷和韶山风景区开发作为带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引爆点,并梯次开发石峰峪、叠翠谷、清风山等其它相关景点,同时,重视义马市工业城市的生态环保煤城风貌的旅游形象培育,逐步将该区建设成为高品位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区域.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渑池县城、义马市区。区域旅游重要节点城镇:南村镇。功能定位:具有国际影响的仰韶文化圣城、佛教旅游胜地、河南省峡谷山水之旅的亮点和生态环保型煤炭工业城市典范。2、中部城郊休闲旅游区(简称中部旅游区)中部旅游区指陕县大部分区域(不包括列入东部旅游区的乡镇),主要包括甘山国家森林公园、天井窑院民居建筑群、回春河景区、温泉保健度假区等景区(点)。该区将以服务于三门峡市旅游核心为目标.其发展重点是:以甘山国家森林公园档次的提升及其拓展训练基地、冬季滑雪场项目建设为基础,把打造以天井窑院为主要载体的天井窑院民俗文化旅游区为战略重点,把发展入境游作为该区开发的动力和目标,逐步将其建设成为河南省重要的冬季滑雪旅游区、河南省著名的温泉保健度假地和民俗旅游观光的骨干景区之一。区域旅游中心城市:陕县县城。区域旅游重要节点城镇:西张村镇、温塘.功能定位:集豫西民俗观光、温泉保健度假与冬季滑雪专项旅游于一体的城郊休闲旅游目的地。3、西部函谷关文化旅游区(西部旅游区)西部旅游区指灵宝市区域。该区资源丰富,以黄帝文化和道家之源为代表的古文化资源优势明显,生态景观优美,资源相对集中,品位较高.旅游景观主要包括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黄帝铸鼎原、鼎湖湾风景区、亚武山风景区、龙湖风景区、娘娘山旅游区、汉山、寺河高山果园、大王枣园、桐沟金矿等景区(点),其中,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亚武山景区、黄帝铸鼎原景区和鼎湖湾风景区等已经初具规模。由于临近地区同类旅游景区强有力的竞争、地处全省最西部和区位偏离全省客源集中地等缘故,致使游客以近距离为主,中远距离游客较少,总体游客量不高.在未来发展中,关键是重构区域旅游开发理念,即形成三个层面的旅游产品体系:把黄帝文化和道家文化圣地作为本区旅游形象确定的基本标识符号(背景符号);深度打造函谷关旅游区,并适度扩张规模和提升品位,把其建设成三门峡市的王牌旅游产品和河南省文化旅游的骨干景区之一;从促进区域内部协作和实现跨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入手,形成以文化旅游、农业旅游和工业旅游为主的具有区际影响的旅游产品体系.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灵宝市区.区域旅游中心城镇:豫灵镇、函谷关镇、阳平镇.功能定位:中国有影响的寻根拜祖圣地之一、国内著名的名关要塞和道家文化旅游地、具有区际影响的鼎湖湾芦苇荡黄河湿地和亚武山自然观光旅游目的地。4、西南部原始生态旅游区(简称西南部旅游区)西南旅游区指卢氏县区域.卢氏县是河南省面积最大的县,也是河南省植被覆盖率最高的县.该区最大的资源优势就是自然生态景观的原始性,主要景观包括玉皇山国家森林公园、豫西大峡谷、九龙洞(群)风景区、瓮城瀑布旅游区、熊耳山、城隍庙、汤河温泉及民俗旅游、淇河漂流、洛河漂流欢乐谷、桃花谷景区、塔子山省级森林公园、樱桃沟、红二十五军军部等。目前该区域已经被纳入河南省伏牛山旅游开发的大格局之中,区位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巨大。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卢氏县城区域旅游中心城镇:双槐树(建议撤乡变镇,更名为九龙镇)和汤河。功能定位:三门峡市后花园;原始生态旅游区、漂流体验、溶洞(群)探险和温泉疗养度假旅游目的地.第十六条旅游空间开发重点及发展思路在三门峡旅游产业“一核四区"总体布局的基础上,根据三门峡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各旅游区的发展潜能,充分考虑旅游市场培育和营销效果,统筹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形成具有不同层面影响力与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体系,未来一段时期三门峡市旅游产业空间开发应按照点线面梯次推进方针,实施“点轴驱动、集群开发、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重点打造三大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两条旅游发展轴线,建设一个旅游特区,即“三二一重点产品布局”,为三门峡逐步发展成为河南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提供核心产品地域支撑。(一)打造三大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能够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并能够放大市场效应,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或集聚经济。根据三门峡旅游资源分布特征、交通通达度、旅游中介机构、旅游相关支撑产业发展和旅游景区发展潜力预期等,考虑到三门峡未来10年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三门峡市今后要重点培育三个旅游产业集群,以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实力.这三个集群分别是三门峡市区旅游核心产业集群、函谷关古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仰韶文化山水旅游产业集群。1、三门峡市区旅游核心产业集群三门峡市区是市域旅游交通枢纽、游客集散中心和服务中心,是三门峡市城市旅游功能的主要载体和实现产业集聚效应的重要支撑。三门峡市区附近旅游资源独特,地域比较集中,可以采取集群式发展战略。首先,积极培育天井窑院民俗文化旅游、天鹅湖生态旅游、温泉保健度假旅游和虢国博物馆文化旅游四大旅游产业增长极,形成产业集聚的生长点;其次,重点发展旅游服务机构和相关行业配套建设,全面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把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人才培养、旅游促销、旅游销售、旅游纪念品生产等方面进行合理的组织,形成具有产业分工协作关系,充分发挥三门峡市地方文化优势,把产业发展与地方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旅游产业集群式发展。(1)天井窑院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增长极存在问题:天井窑院民俗文化挖掘与展示尚缺乏系统思路,尤其是地方政府对其资源特色、地位和发展前景,在认识上还不统一。以天井窑院民居建筑群为载体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在产品定位、包装、形象塑造和活动组织上存在很大的难度。以地方现有的政策支持、管理体制和人才队伍现状来看,远远满足不了“名牌”旅游产品的发展要求。发展思路:第一,应树立集群式发展观,即地方民居民俗文化的开发要结合游客现代需求,利用资源共享理念,以天井窑院民俗文化科学开发为产业增长极,有效组合温泉保健度假、天鹅湖生态旅游、虢国博物馆文化旅游等旅游产品,形成以民俗文化旅游为灵魂的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旅游发展动力和合力;第二,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开展中华文化寻迹游、农家休闲游;第三,在旅游项目开发上,加强民俗风情特色项目建设,如民间艺术表演、精品地方戏、婚俗表演、秧歌锣鼓表演等。同时要发展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第四,天井窑院旅游资源属于特色旅游资源,特别要加大对天井窑院的保护力度,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协调好当地居民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第五,天井窑院景区发展潜力巨大,要尽快完成对天井窑院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科学规划,建议选择合适区域,通过修建、重建等措施,恢复天井窑院格局和建筑风格并形成规模,将其重点培育成三门峡市名牌旅游产品,使之成为河南省有影响的民俗文化旅游特色产品;第六,旅游产品开发要高起点高要求,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强联合宣传和促销。建议待旅游景区规划开发后,可以借助河南卫视“梨园春"节目的影响力,举办一次主题促销活动。近期开拓国内城市旅游市场,中远期重点开拓海外旅游市场.(2)天鹅湖现状与问题:作为三门峡鸟类湿地景观的天鹅湖是由于三门峡大坝拦洪蓄水而形成的季节性河流湿地,属于林业部批准建立的“黄河国家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是黄河上最大的白天鹅栖息地。东起三门峡黄河森林公园,西至陕州风景区三号码头,河面宽阔,生态环境良好,滩涂及水域饵料丰富,是候鸟迁徙停歇和越冬的天然场所,据林业部门测定,湿地范围内有白天鹅、白鹭、灰鹤、野鸭等46种鸟类,分属12目16科。目前,沿黄旅游专用公路已经建成,经有关部门批准立项的“黄河白天鹅观赏区”正在建设与实施。作为三门峡市区核心旅游产业集群的增长极之一来培育,该景区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第一,核心吸引物白天鹅及其生存环境具有季节性和脆弱性,导致旅游产品主题的确定有很大难度;第二,如何培育与形成生态旅游产业链条,是制约该景区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需要认真研究与解决;第三,如何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强力打造冬季“白天鹅观赏之旅”生态旅游产品,将不仅仅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还是区域旅游形象塑造、市场营销的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引起旅游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开发思路:应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生态旅游,使旅游开发与黄河治理相统一;使退耕还林保护母亲河生态环境与园林造景开发旅游相结合;使生态旅游与城市公园建设相一致,以优美的滨湖风光为基础,以便捷的交通条件为依托,以生态旅游为主题,以观览白天鹅及农业观光为重点,以花卉、园林造景及游乐为衬映,以两个旅游节日(春季“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冬季“三门峡白天鹅观赏节")为载体,围绕“生态”做文章,进行园林造景美化,力求达到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集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参与性、娱乐性、观赏性于一体,使其成为河南省著名的白天鹅观赏特色旅游区和以保护、观赏、研究、休闲为主要功能的白天鹅主题公园。(3)温泉保健度假区存在问题:温泉开发仍然处于散乱无序状态,温泉资源所在区域风貌堪忧,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另外,温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开发仍然是今后工作不容忽视的方面;开发思路陈旧,实现建设符合国际温泉度假地需求的河南省名牌温泉保健休闲地的目标仍任重道远。开发思路:鉴于地方政府已经委托相关部门编制完成了《三门峡温泉保健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开发规划,本规划仅从总体思路上做以下补充说明:第一,建议采用产业集群开发思路,把温泉洗浴作为一种休闲文化,与天井窑院民俗文化开发有机结合,形成功能镶嵌配套的旅游产品体系.第二,结合三门峡城市规划,加强温泉所在地温塘村区域的环境整治和风貌建设,彻底改变这里建筑凌乱、环境卫生欠佳的状况。第三,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有序利用,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切不可竭泽而鱼,把保护温泉水资源视为战略问题加以对待。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休闲度假旅游,使旅游开发与健身康体相结合,营造优美的园林环境,提供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设施,以便捷的交通条件为依托,使其发展成为三门峡市域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度假中心和河南省温泉度假的骨干地区.(4)虢国博物馆存在问题:虢国博物馆虽然有潜在的开发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如周边环境差、资金缺乏、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开发思路:本景区开发思路是以丰富的周文化为基础,以周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