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HYPERLINK第一章
总论 1HYPERLINK1.1项目概况 1HYPERLINK2.2项目编制依据 1HYPERLINK1.2.1相关法律法规 1HYPERLINK1.2.2相关已经批准实施的规划 1HYPERLINK1.2.3技术标准 1HYPERLINK1.3项目编制范围 2HYPERLINK1.4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源状况 2HYPERLINK1.4.1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质量 2HYPERLINK1.4.2农田径流污染物流失量 3HYPERLINK1.5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HYPERLINK1.5.1饮水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 4HYPERLINK1.5.2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 4HYPERLINK1.5.3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 4HYPERLINK1.6解决饮水安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HYPERLINK第二章静宁县地下饮用水源保护背景分析 5HYPERLINK2.1项目区概况及自然条件 5HYPERLINK2.1.1地理位置 5HYPERLINK2.1.2气候特征 6HYPERLINK2.1.3地表水资源 7HYPERLINK2.1.4地下水资源 8HYPERLINK2.2社会经济状况 11HYPERLINK2.3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概况 11HYPERLINK2.3.1甘泉水厂(主水源地) 12HYPERLINK2.3.2五台山水厂(第一备用水源地) 13HYPERLINK2.3.3东峡水库(第二备用水源地) 13HYPERLINK2.3.4各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 14HYPERLINK2.4水源地水质评价 14HYPERLINK2.4.1甘泉水厂 14HYPERLINK2.4.2五台山水厂 15HYPERLINK2.4.3东峡水库 15HYPERLINK2.5水源地可供水量开采前景 17HYPERLINK2.6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影响途径 17HYPERLINK2.6.1工业源 17HYPERLINK2.6.2生活源 19HYPERLINK2.6.3总体情况及评价 21HYPERLINK第二章
项目实施方案及建设内容 23HYPERLINK2.1方案设定原则及方案确定 23HYPERLINK2.1.1项目工程内容设定原则 23HYPERLINK2.1.2项目实施方案 23HYPERLINK第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25HYPERLINK3.1编制依据及说明 25HYPERLINK3.2投资估算 25HYPERLINK3.3资金来源 26HYPERLINK第四章
后期管理与保障 27HYPERLINK4.1组织管理 27HYPERLINK4.2资金管理 28HYPERLINK4.3质量管理 28HYPERLINK4.4水源保护 29HYPERLINK第五章
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 29HYPERLINK5.1社会效益分析 29HYPERLINK5.2经济效益分析 30HYPERLINK5.3环境影响评价 30HYPERLINK第六章
结论 31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实施单位:静宁县给排水公司2.2项目编制依据1.2.1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2);(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07);1.2.2相关已经批准实施的规划(1)《静宁县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2)《静宁县“十一五”规划和远景目标规划》1.2.3技术标准(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5)《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6)《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1.3项目编制范围本项目建议书论述了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建设内容、工程规模确定、环境效益分析及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技术分析和合理规划。1.4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源状况1.4.1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质量静宁县甘泉、东峡和五台山水厂均处于农村,一级保护区内均未居民居住,其中甘泉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有居住人口8042人,东峡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居住人口4861人;五台山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有居住人口8399人。按照《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并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农村生活用水定额为25L/人·d,按照计算各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人口需水量。生活综合排放量,可根据城市周边河流分布情况、管网分布情况、污水处理厂分布情况等,估算排放系数和排水量。公式为:生活综合排水量=生活综合用水量×排放系数生活污染物量=生活污水平均浓度×生活综合排水量污水排放系数依据《室外排水规范》(GBJ14-1987)确定污水排水量为用水量的80%。生活污水平均浓度,根据静宁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资料、农村生活污染源源强系数及相关资料分析,参考农村人口数,确定人均污染物浓度,COD为200mg/L,氨氮为40mg/L。1.4.2农田径流污染物流失量按照《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大纲》给出的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年。根据当地具体实际和一二级保护区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对该系数进行坡度修正、作物类型修正、土壤类型修正、化肥施用量修正、降雨量修正等,确定一、二级保护区的农田径流污染物流失量。据此推算,一、二级保护区的污染物排污量和污染物质量,见表1-1,表1-2。(1)由于部分原始报表中农村人口数未按照保护区级别分开,故该数据是按照保护区人均面积数计算不同级别保护区面积中人口数所得排废水量及污染物量。(2)由于分散养殖畜禽产生的有机肥不外排,故未统计其污染物排放量。(3)由于一级保护区未居住居民,没有废水排放量及生活污水排放量,只有农田径流量。表1-1一级保护区内非点源主要污染物排类型及排放量城市水源地名称水源地类型农村生活废水排放量(万t)化学需氧量排放量(t/a)氨氮排放量(t/a)农村生活农田径流城市径流合计农村生活农田径流城市径流合计静宁县甘泉地下水13.5/13.52.7/2.7五台山地下水11.7/11.72.34/2.34东峡地下水0.99/0.990.198/0.198合计26.1926.195.2385.238表1-2二级保护区内非点源主要污染物排类型及排放量城市水源地名称水源地类型农村生活废水排放量(万t)化学需氧量排放量(t/a)氨氮排放量(t/a)农村生活农田径流城市径流合计农村生活农田径流城市径流合计静宁县甘泉地下水8.8917.7855.89/73.673.5611.18/14.74五台山地下水7.6515.3199.9/115.213.0619.98/23.04东峡地下水7.1014.228.26/42.462.845.66/8.50合计23.6447.29184.05231.349.4636.8246.281.5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5.1饮水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十一五”之前,饮水工程没有制定总体解困的目标,项目大多由群众自发组织的,缺乏对现状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对水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认识不足,同时没有水质意识,因为资金本来就缺乏,没有足够的财力来上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的专门人员也相对缺乏。1.5.2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实施的规模小,涉及的范围不大,其建设管理模式正在推广,在群众自建、社会投资等小型饮水工程上还有待加强。1.5.3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其中甘泉、东峡饮用水源在古城乡、司桥乡内,其保护区边界周围有部分村民,易产生生活污水;其次,三个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的农业面源污染排入,及其生活垃圾,对饮用水源安全都造成威胁。此外,少数工程没有落实专人管理和维护,工程处于无人管护运行状态,这样既造成了成本浪费,又容易造成工程损坏。1.6解决饮水安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饮用水水源地是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是人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水源水质环境安全受到威胁。尽管各地对水源的保护工作都已经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的影响,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在立法、执法水平和管理手段上差别很大,缺乏统一的保护规划和管理。因此,科学合理的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2006年2月28日,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饮水安全问题,形成了《研究饮水安全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2006〕22号),要求加强饮用水源地污染治理力度,努力改善水质。2006年10,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为农村安全饮水提供了保障。2007年10月,国家发改委、原建设部、水利部、卫生部和原环保总局联合印发了《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对全国661个城市和县级政府所在地城镇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做了全面部署。第二章静宁县地下饮用水源保护背景分析2.1项目区概况及自然条件2.1.1地理位置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东经105°20′-106°05′,北纬35°01′-35°45′,地处华家岭以东,六盘山以西。东、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隆德、西吉县接壤,西、南与我省的通渭、秦安县毗连,西北与会宁县为邻,东南同庄浪县相依。东距平凉110km,西至兰州220km。县境南北长81km,东西宽68.75km,土地总面积2193.9km2。静宁县地理位置见下图。静宁县属渭河流域,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1340-2245m之间。全境梁峁起伏,沟深坡陡,植被覆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分布较广,其次为石灰性新积土,黑麻垆土分布量较少。2.1.2气候特征静宁县地处内陆,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气候特点是春旱少雨,夏、秋季多东南风,且雨量多而集中,冬季多西北风,干旱少雨雪。年平均气温8.6℃,最高37.8℃,最低温度-25.7℃,年平均降水量432.8mm,年最大降水量为690.4mm(1964年),最小降水量为228.8mm(1971年),降雨分布不均匀,6—9月降水量占全降水量的69.6%,年蒸发量为937.0mm(E-601),干旱指数2.2。年平均日照总时数达1948h,全年无霜期180d,最大冻土厚度0.83m。年平均风速1.5m/s。2.1.3地表水资源根据平凉市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保护规划,静宁县水资源总量为5269万m3,其中地表水水资源总量为5108万m3,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914万m3。(1)葫芦河葫芦河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月亮山,河源处海拔高程2550m,由北向南流经平凉静宁、庄浪两县入秦安至天水市南河川汇入渭河。河流全长300.6km,流域面积10730km2,河床平均比降2.93‰。河流在本县内河长53.5km,控制流域面积3718km2,多年平均径流量3.06亿m3。根据北峡水文站资料,最大年径流量为191195万m3,最小年径流量为139万m3,多年平均输沙量776万t。1991-2009年,葫芦河径流量锐减,估算其减少量在2/3以上,枯水期年断流天数在60d以上。(2)渝河渝河属葫芦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杨家店,河源处海拔高程2600m,流经静宁县司桥乡至城川胡家河汇入葫芦河,河长56km,流域面积606.2km2,其中境内面积171.29km2。多年平均径流量0.30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128万t。(3)高界河高界河属葫芦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会宁县党家岘,于会宁县口子川流入静宁县高界,经张家小河汇入葫芦河,河长51km,流域面积40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720万m3,其中区内自产水量0.069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93万t。(4)甘沟河甘沟河属高界河的支流,发源于静宁县四河乡上硷沟,河源处海拔高程2200m,与高界河汇合后入葫芦河,河长47.6km,流域面积27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0.041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57万t。(5)甘渭河甘渭河属葫芦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六盘山西麓的宁夏隆德县山河乡,经张家新庄流入静宁县曹务乡,在威戎新华汇入葫芦河。河长50km,流域面积259km2,其中本县境内面积151.59km2。多年平均径流量0.084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55万t。(6)李店河(南河)李店河(南河)属葫芦河一级支流,发源于通渭县侯川乡,经中庄乡进入静宁县新店乡,在仁大乡刘家川汇入葫芦河,河长90km,流域面积1236km2,其中本县境内面积456.71km2,多年平均径流量0.31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438万t。2.1.4地下水资源静宁县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埋藏条件及水量大小,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气象水文诸条件的控制,主要靠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全县地下水天然补给总量为2914万m3/a,允许开采量为2040~2331万m3/a。主要赋存于河(沟)谷潜水的沙砾石层内,富水性弱,资源量贫乏,规模开发利用条件差。(1)县城地下水:主要存储于河谷第四系沙砾石层中,城区附近地下水有开采价值的地段,是南河水源地和景家寨子水源地,该地段地下水天然资源量398万m3/a,可开采量为248万m3/a。(2)南河水源地:位于东峡峡口至城区东关一带,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约11-16m,含水层厚度3.5-4m,单井最大涌水量42m3/h-84m3/h,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40万m3/a,储存资源量为115万m3,可开采量32万m(3)景家寨子水源地位于城南景家寨子、张家崖和吕河一带,地下水埋深9-14m,含水层厚度5.6-11.7m,其附近单井涌水量125m3/h,其他地段单井涌水量60-100m3/h,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约358万m3/a,可开采资源量216万m3/a。自1991年以来,城区地下水位降幅很大,南河水源地地下水埋深为14-20m,单井涌水量为10-25m3/h,景家寨子水源地,地下水埋深13-15m(4)甘渭河庙堡水源地,位于静宁县古城乡庙堡村-杨家沟村甘渭子河。该水源地在六盘山西麓与陇西黄土高原的结合部位,东部为水源地主要的涵养区,西部为陇西黄土丘陵区。甘渭子河谷呈“U”型,河谷宽阔平坦,两岸发育有一、二级基座阶地,一级阶地阶面高程1702-1704m,高出河水位10-12m,阶面宽约150-173m,二级基座阶地阶面高程1721-1726m,高出河水位10-15m,阶面宽约170-550m,阶面平坦开阔,为主要的居民区及耕作区。水源地出露的地层有志留系(S)、上第三系(N)粘土岩以及第四系上更新统(Q3)、全新统(Q4)等。志留系地层主要出露在甘渭子河的左岸,岩性为千枚岩、砂岩、板岩。上第三系地层主要分布在甘渭子河的右岸及甘渭子河河床,岩性主要为粘土岩。第四系上更新统地层主要为马兰黄土,分布于甘渭子河河谷两岸的山坡及其以上地带,松散,大空隙。全新统有粉质壤土、砂碎石、砂卵砾石、砂壤土等;粉质壤土分布于一、二阶地上,厚度3-5m,砂卵砾石主要分布于现代河床及一、二级阶地上部,厚度10-12m;砂壤土分布于河床砂砾石的表层,厚度0.5-2.5m。根据含水层的岩性、分布及地下水的赋存特征,区内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性潜水,碎宵岩类空隙水,基岩裂隙水。水源地的供水主要采用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甘渭子河两岸及河床底部基岩的断层裂隙中,由于基岩上部覆盖有巨厚的马兰黄土,主要通过岩体表层的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并在沟谷上游接受雨洪、沟谷潜流补给,总体由高处向较低方向径流,径流距离较短,水力坡度大,一部分以泉水形式排泄转化为地表水。其动态特征受大气降水入渗规律的控制,为典型的水文气象型。第四系松散岩类空隙性潜水是赋存于第四系地层中的地下水,可分为河(沟)谷冲洪积层孔隙水和黄土孔隙、裂隙潜水。前者分布于甘渭子河谷以及两侧支流和沟岔中,含水层由松散砂卵砾石构成。河(沟)谷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其次接受来自山区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和上游的地下径流补给、地表径流、渠系和灌溉水的入渗补给,补给模数为30-50万m3/a.km2.河谷潜水水位埋深1-2.0m,含水层厚度8-12m,富水性强,单井涌水100-1000m3甘渭河庙堡水源地为静宁县主要的水源地,大口井单井出水量在80-120m3/h之间,地下水储量约500万m3,允许开采量为340万m3。2.2社会经济状况全县辖5镇19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397个村(居)民委会,2319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48.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02万人,非农业人口4.46万人,民族以汉族居多,其次为回族。人口密度219人/km2。静宁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经济结构趋于合理,财源结构逐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9.2亿元,同比增长18.3%,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7.68亿元、6.336亿元、5.1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13.2%、12.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55亿元,增长52.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3亿元,同比增长20.1%;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7167万元,同比增长2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331万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7.63元,同比增长11.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39元,同比增长19.6%。2.3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概况静宁县2009年总供水量139万m3,主要水源地为静宁县古城乡庙堡甘泉水厂,应急水源地为东峡水库和五台山水厂。2009年全部用水由庙堡水源地供水,取水量139万m3。供水范围为城关镇、八里镇、城川乡和司桥乡。具体见表2-1表2-1静宁县饮用水水源地地理位置表水源地名称水厂及大口井编号地理坐标东经北纬甘泉甘泉水厂105°50′35°23′1号105°51.36735°26.3922号105°51.18635°26.3843号105°50.99635°26.2964号105°50.91635°26.2485号105°50.79435°26.1656号105°50.87635°26.1517号105°50.80635°26.103五台山五台山水厂105°42′32°00′1号105°42.65935°29.9742号105°42.72235°29.7033号105°42.72435°29.598东峡东峡水库105.8°35.4°2号105°48.41335°33.0643号105°48.73135°33.1202.3.1甘泉水厂(主水源地)位于古城乡庙堡,2006年开始建设,2007年竣工,供水量139万m3/a,现为静宁县城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地。在古城乡甘渭子河庙堡,河滩渠首滚水坝上游富水区,现已打直径6-8m大口井7眼,深度10m,在每个井内安装出水量80m3/h潜水泵2台,一级提水到庙堡村北山的半腰处,再此建二级泵站,配建1座500m3的前进水池,二级泵站安装出水80m3/h的多级离心泵2台,扬水至1座容积2000m3高位蓄水池,从高位蓄水池开始,布设供水主管道1条,总长度18.4km.供城区饮用水的为1、2、3号井,直径均为2.3.2五台山水厂(第一备用水源地)五台山水厂供水面积60km2,单井日出水量1150m3/d,3眼井出水量3450m3/d,向城区供水80.9万m五台山水厂位于静宁县城以南约2km的南河下游东岸五台山下。水源井位在葫芦河岸富水地带,含水层为松散沙砾卵石层,层厚10m,含水层平均厚度5m,区域内大气降水补给22.5m3,地下水允许开采量58.3万m3.在红旗村景家寨河滩地新打大口井三眼,直径8m,井深15m,修建扬水泵站,经一级输水到五台山水厂净化,二级提水至五台山山顶3座高位水池。水厂1座,500m3清水池2座,300m3高位蓄水池3座,大口井距清水池953m,清水池距高位水池380m2.3.3东峡水库(第二备用水源地)东峡水库位于静宁县城以东约4km的葫芦河支流渝河峡谷处,东经105.8°,北纬35.4°,控制流域面积552km2。水库于1958年开始兴建,1960年蓄水运行,1963年以来经过两次扩建和一次加固,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城市供水、工业用水、调蓄防洪的中型水库。自1995年开始,原水库下游的城区水源地浅层地下水水量剧减,无法保证城区用水需求,同年以东峡水库为水源地,建成了日取水3000t的城区供水工程,在水库左岸共打机井三眼,其中1号水井报废,2号、3号井作为城区供水井,水源井距东峡水库大坝约1km。至今,由于水量锐减,污染严重,致使水质不达标,已停止向城区供水,改为备用水源地。2001年建成了设计年提取水量200万m3(其中城市居民综合用水140万m3)、保证率95%的3处过滤式调蓄水池及泵站工程。2.3.4各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水源地基本信息见表2-2表2-2静宁县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表水源地名称水源地类型使用状态水源地编码所处城镇名称服务城镇名称服务人口(万人)实际取水量(m3/d)甘泉地下水现用DD0603620826203G01古城乡城区城关镇古城司桥南部乡镇12.373808.2五台山备用DD0600620826200G02城川乡城区城关镇城川乡6.523450东峡备用DD0600620826201G03司桥乡城区城关镇司桥乡9.23000合计28.0910258.22.4水源地水质评价2.4.1甘泉水厂该水厂位于县城东南约32km的古城乡庙堡村甘渭子河旁。一级阶地,上游约2km为宁夏自治区隆德县温堡乡,该乡杨坡村有一纸浆厂和马铃薯淀粉加工厂。该水源地在庙堡村-杨沟村之间,流域面积220km2,利用河床浅层地下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源,因其埋深较浅,水源易受到外部污染。根据平凉市环境监测站2010年6月10日水质检验报告数据,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甘泉水厂水质优良。见表2-3.保护区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Ш类标准。2.4.2五台山水厂该水源井位于葫芦河东岸一级阶地中间,水源类别为浅层地下水,共打井3口。根据平凉市环境监测站2010年6月10日水质检验报告数据,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五台山水厂水质较差,总硬度、总固体超标。见表2-3.保护区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Ш类标准。2.4.3东峡水库该水源地保护区边界上游工业、生活污水流入量大,周边垃圾堆放量剧增,枯水期库区开垦种植面积大,丰水期化肥、农药等有毒物残留量流入库区。根据平凉市环境监测站2010年6月10日水质检验报告数据,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峡水库水质优良。见表2-3.保护区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Ш类标准。表2-3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综合评价计算表项目Ⅲ类水质标准取样时间2010年06月03日取样时间:2010年06月03日取样时间:2010年06月03日取样地点:静宁县甘泉水厂取样地点:静宁县东峡水库取样地点:静宁县五台山水厂监测结果(mg/L)单项评价Fi监测结果(mg/L)单项评价Fi监测结果(mg/L)单项评价Fi一般理化指标pH值6.5-8.58.2807.7507.830氯化物25052.86140.82120.690硫酸盐25047.102152.102174.5601高锰酸盐指数30.5400.6900.790总硬度450248.751357.363270.771铅0.05未检出0未检出0未检出0亚硝酸盐氮0.02未检出0未检出0未检出0氟化物1.00.14700.15500.1480氨氮0.20.10830.005600.1483毒理学指标六价铬0.05未检出00.0040未检出0总大肠菌群不得检出未检出0未检出0未检出0氰化物0.05未检出0未检出0未检出0各单项组分评价分值的平均值水质优良2.15水质优良2.14水质优良2.14综合评价分值F0.460.380.38表2-4静宁县城区需水量供需平衡分析预测表单位:万m3项目水平年2009年现状2010年远期2020年城市面积(km2)713人口(万)4.5815城市综合生活用水量139.0307.5611.2城市饮用水需水量73.0248.2465.42.5水源地可供水量开采前景根据《静宁县“十一五”规划和远景目标规划》、《静宁县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和《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对该县需水量,进行预测。见表2-4。从以上表中得出:2020年最高需水量为611.2m3/a,目前,该水源地经过一期和二期工程建设,共打大口井7眼,经计算,单井日出水量为1914m3,7眼井出水总量为13398m3,年总出水量为489.0万m3,除城区供水139.0万m3,农村人饮工程供水175.2万m3,合计供水314.2万m32.6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影响途径根据静宁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各类污染源、污染物及排放量见下:2.6.1工业源静宁县工业源普查数量为96家,其中重点源为70家,一般源为26家。重点污染源主要行业类别有水泥制造2家,再生纸生产、化工各1家,淀粉制造8家,磷肥制造1家,石灰生产4家,烧结类普通砖厂27家,地毯制造业6家,热力供应5家,白酒酿造8家,水泥制品业2家,铝制品制造、饲料制造业、农机修造、轻质墙板制造、涂料制造和食醋酿造各1家,纺织企业2家,食品生产5家,面粉厂2家,石料开采8家,纸箱制造4家,水的生产与供应2家。静宁县工业源基本情况表见表2-5。表2-5工业源基本情况表 指标指标项废水(t)指标指标项能源消费及废气(t)指标指标项固废(t)废水产生量1561600综合能源消费量68382.00标准煤产生量172511.53废水处理量1439800废气处理量483705600标综合利用量26527.80废水排放量1139900废气排放量1601685400标处置量145641.92污染物的产生量COD:1475.16氨氮:4.5;石油类:0.02;BOD:732.366污染物的产生量烟尘:3908.38二氧化硫:583.03氮氧化物:262.07工业粉尘:3771.71氟化物:0.00065贮存量1500污染物的排放量COD:632.414氨氮:3.744石油类:0.02BOD:262.926污染物的排放量烟尘:1300.53二氧化硫:568.95氮氧化物:262.07工业粉尘:643.31氟化物:0.00065排放量41.81废水类型主要有生产废水、锅炉废水电力消耗量4076.63万千瓦时排放去向葫芦河原煤消耗量88327柴油消耗量192其中工业源废水治理设施共8套,总投资948万元,运行费用79.9万元,耗电量为95.6万kw/h,日处理量为30700t;锅炉总数40台,窑炉总数35座,废气治理设施32套,投资515.8万元,运行费用169.23万元,年耗电量315.09万kw/h,实际处理量48370.56万m3/t。静宁县用水、废水产生量、排放量大的行业及企业见表2-6。静宁县主要工业源废气排放表见表2-7。表2-6静宁县主要工业源废水排放表序号单位名称用水量(t)废水产生量(t)废水排放量(t)行业1静宁恒达公司原料分公司14100001404538984538纸板制造2静宁永兴地毯有限公司198501974319743地毯加工3静宁县红光淀粉有限公司208751714216469淀粉制造4静宁县农畜有限责任公司854583948394屠宰及肉类加工5大红碗(静宁)食品公司1500051065106方便面制造表2-7静宁县主要工业源废气排放表见表序号单位名称废气污染物产生量(t)废气污染物排放量(t)行业1甘肃省静宁砖瓦厂烟尘:35.84;二氧化硫:51.18;氮氧化物:23.72烟尘:35.84;二氧化硫:51.18;氮氧化物:23.72粘土砖瓦制造2静宁县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烟尘:85.78;二氧化硫:37.6;氮氧化物:13.82烟尘:11;二氧化硫:31.96;氮氧化物:13.82热力生产与供应3静宁县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烟尘:2224.20;二氧化硫:17.74;氮氧化物:17.51烟尘:10.52;二氧化硫:17.74;氮氧化物:17.51水泥制造4静宁县薪暖供热有限公司烟尘:45.62;二氧化硫:20;氮氧化物:7.36烟尘:13.88;二氧化硫:20;氮氧化物:7.36热力生产与供应2.6.2生活源静宁县生活源基本情况见表2-8。表2-8生活源基本情况表指标行业用水量(万t)废水排放量(万t)锅炉数废水污染物产生量(t)废水污染物排放量(t)废气污染物产生量(t)废气污染物排放量(t)住宿业2.18042.12801COD:50.507;总磷:0.232;动植物油:7.341;氨氮:1.342;总氮:2.39COD:50.507;总磷:0.232;动植物油:7.341;氨氮:1.342;总氮:2.39烟尘:52.876;氮氧化物:8.156;二氧化硫:17.669烟尘:31.816;氮氧化物:8.156;二氧化硫:17.669餐饮业8.17587.1947COD:221.514;总磷:0.701;动植物油:40.132氨氮:3.024;总氮:6.774COD:221.514;总磷:0.701;动植物油:40.132;氨氮:3.024;总氮:6.774洗染业0.08340.0792COD:8.589;总磷:0.041;总氮:0.293COD:8.589;总磷:0.041总氮:0.293烟尘:19.71;氮氧化物:3.175;二氧化硫:7.776烟尘:7.884;氮氧化物:3.175;二氧化硫:7.776理发及美容0.26150.2485洗浴业0.76000.76953摄影扩印0.00130.0012车辆维修与保养0.37000.3515医院12.661110.99243COD:28.129;BOD:10.432;总磷:0.333;氨氮:3.295;总氮:4.362;COD:15.101;BOD:5.741;总磷:0.253;氨氮:1.712;总氮:2.996;烟尘:48.177;氮氧化物:7.338;二氧化硫:15.283烟尘:18.303;氮氧化物:7.338;二氧化硫:15.283独立燃烧设施22烟尘:256.099;氮氧化物:39.99;二氧化硫:90.834烟尘:65.01091;氮氧化物:39.99;二氧化硫:79.777城镇居民257.340175.802COD:980.792;BOD:351.605;总磷:11.844;动植物油:27.203;氨氮:135.09总氮:186.906COD:877.161;BOD:312.743;总磷:10.807;动植物油:25.001;氨氮:132.499;总氮:171.361烟尘:111.994;氮氧化物:21.832;二氧化硫:40.422烟尘:111.994;氮氧化物:21.832;二氧化硫:40.422生活源煤炭消费量为2.9152万t,居民液化石油气0.02万t。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为:住宿业0.0195万t,餐饮业0.0801万t,医院0.0092万t,城镇居民生活垃圾0.6292万t,其中生活垃圾清运量为2.46万t,简易填埋量为2.37万t,焚烧量为0.07万t,其他方式处理0.02万t。医院产生医疗废物86.6t,焚烧处理86.6t。锅炉粉煤灰和炉渣集中收集量为0.309万t,其中炉渣产生量为0.2786万t。2.6.3总体情况及评价静宁县废水排放总体评价分析和废气排放总体评价分析见表2-9、2-10。表2-9废水排放表指标指标项工业源生活源产生量(t)排放量(t)产生量(t)排放量(t)污染物COD:1475.164;氨氮:4.500;石油类:0.020;BOD:732.366COD:632.414;氨氮:3.744;石油类:0.020;BOD:262.926COD:1289.531;BOD:362.037;总磷:13.151;动植物油:74.676;氨氮:142.751;总氮:200.724;COD:1172.872;BOD:318.484;总磷:12.035;动植物油:72.474;氨氮:138.577;总氮:183.814生活源COD排放量占全县总量的65%,BOD排放量占全县总量的54.8%,氨氮排放量占总量的97.4%。生活源排放污染物的主要有住宿、餐饮和城镇居民生活行业。工业源COD排放量占全县总量的35%,BOD排放量占全县总量的45.2%,氨氮排放量占总量的2.6%。污染物排放的工业源主要有淀粉加工、再生纸制造、地毯加工和白酒酿造等行业,如静宁县恒达公司原料分公司、静宁县红光淀粉有限责任公司、静宁永兴地毯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表2-10废气排放总体评价分析指标指标项工业源生活源产生量(t)排放量(t)产生量(t)排放量(t)污染物烟尘:3908.38二氧化硫:583.03氮氧化物:262.07工业粉尘:3771.7氟化物:0.65千克烟尘:1300.53二氧化硫:568.95氮氧化物:262.07工业粉尘:643.31氟化物:0.65千克烟尘:488.86氮氧化物:80.49二氧化硫:171.98烟尘:235.01氮氧化物:80.49二氧化硫:160.93工业源烟尘排放量占全县总量的84.7%,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县总量的78%,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总量的76.5%。废气排放的工业源主要有粘土砖瓦制造、水泥制造、磷肥制造、工业锅炉废气行业,如甘肃静宁砖瓦厂、静宁县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静宁县磷肥厂。生活源烟尘排放量占全县总量的15.3%,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县总量的22%,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总量的23.5%。生活源主要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有住宿、医院锅炉及独立燃烧设施等行业。第二章
项目实施方案及建设内容2.1方案设定原则及方案确定2.1.1项目工程内容设定原则(1)指导思想本项目将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环境保护工作,要着眼于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要求,实施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为主的地下水水源保护工程,切实保障28.09万人的饮用水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2)基本原则·落实国家有关水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优先解决影响水源安全的突出问题,建立并完善水源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以水源保护为主,兼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预防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促进水源保护。·坚持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合理确定水源保护工程建设项目。·坚持以工程治理和宣传教育并重原则。2.1.2项目实施方案为保障饮用水源地供给范围内人口的生活用水安全,针对静宁县水源地水质污染现状以及影响水源地长期安全运行的环境风险因子识别,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从解决现有水质污染问题以及提高水源地供水可靠性方面入手,实施以下污染防治工程内容:(1)生态修复工程;(2)新建治理地下水污染的3座防渗帷幕工程;(3)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生活垃圾收集及截污工程;(4)水源地保护区围栏隔离、警示标志工程;(5)水源保护宣传教育及水源地监管能力建设工程;2.2项目建设工程内容2.2.1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范围及建设内容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范围为:以三个地下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23.36km2为实施界限。实施宜林地造林工程,共计生态建设面积3.98hm2,并对一级保护区周边实施转栏禁牧。2.2.2防渗帷幕工程。在三个水源地各建一处防渗帷幕工程,2.2.3生活垃圾收集及截污工程。依据保护区居民及其耕地分布,新建集中式垃圾收集点,定点收集垃圾,有垃圾运送车辆集中清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同时实施截污工程,确保污水不流入保护区内。通过12km污水收集管网,把周边村庄污水收集起来,进行集中处理。2.2.4围栏隔离、警示标志工程。围栏主要设置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外边界。三水源地围栏共设置11.5公里。警示标识,共设置保护区界桩28个,警示、宣传标牌24块。2.2.5水源保护宣传教育及水源地监管能力建设工程。大力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周边居民定期进行水源保护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以及水源管理人员培训讲座等。县环保局成立水源地管理办公室,对水源地水质、水源地污染状况、水源地污染状况、区域水资源进行监管,建立水源地资料档案,建立一整套的抢救、处理、监测、治安管理体系及机制,由水源地管理办公室负责全盘工作,落实水源地应急预案。专门设立饮用水水源监测站,购置设备,定期对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第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3.1编制依据及说明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投资估算,构筑物按照工程量指标估算,建筑物按面积估算;设备工艺管道参照现有市场综合价格,费用参照:甘肃省建筑工程概算定额地区基价(1999年);甘肃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地区基价(2001年);甘肃省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地区基价(1999年);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甘肃省地区基价(2001年)。,建材按市场动态价计算。3.2投资估算本项目预算总投资400万元。投资构成比例见表3-1。表3-1项目投资构成比例项目名称估算投资(万元)构成比例(%)建设项目总投资400100建筑工程费用298.474.6设备费用20.85.2安装工程费用14.43.6工程其他费用40.810.2预备费用25.66.43.3资金来源1、申请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320万元;2、地方自筹配套资金80万元。
本项目申请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320万元,用于垃圾收集点建设,生态恢复、水源地隔离、警示标识工程及监管能力建设工程。项目资金分配比例见表3-2表3-2项目资金分配及比例项目名称估算投资(万元)构成比例(%)中央专项资金(万元)自筹资金(万元)工程费用359.2100防渗帷幕工程180.650.3180.6垃圾收集点建设工程37.910.537.9保护区围栏隔离、警示标志工程15.84.315.8水源地保护区环境风险防范工程24.36.724.3生态修复工程32.79.318.714水源保护宣传教育及水源地监管应急能力建设工程67.918.942.725.2工程其他费用及预备费40.840.8建设项目总投资40032080第四章
后期管理与保障4.1组织管理一个得力的组织机构和领导班子是项目实施的关键。因此,本次项目实施,强化领导,成立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工作。给排公司经理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水务、发改、财政、环保、国土资源、住建等部门同地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并内设工程技术组、财务组、后勤组和督查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和协调工作。4.2资金管理为加强对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应设立银行专户存储,实行专款专用。地方配套资金、自筹资金必须足额汇入银行专户后,工程方可按计划开工。并严格按财经制度和有关政策制定资金运行方案,杜绝项目外投资。工程进度款必须由监理签证工程量后按计划审批,大额资金指出需经领导组集体研究,工程预决算必须由有资格的造价工程师编制,报领导组审核,并定期向受益群众公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资金足额使用到位。4.3质量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加强质量管理。一是把好项目工程公示关。项目实施前,可采取媒体公告或张榜公布等方式,将项目建设的地点、内容、投资、解决饮水安全人数等基本情况进行公示,让社会都来关心饮水安全建设,共同监督项目工程的实施。二是把好施工单位选择关。在确定施工单位时,应通过招标择优选择有经验、有实力的专业队伍施工,并优先考虑水利三级以上的施工企业,严禁违法分包、转包。三是把好大宗材料采购关。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所需的大宗材料,如管材、配件、机电设备等,对工程的质量和今后的运行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由安全饮水办公室负责统一采购。四是把好质量监督监测关。为确保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质量,较大规模的集中供水,应参照水利工程施工基建程序管理,推行监理制,严把每一道施工工序,加强对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特别是要推广受益农户和技术人中代表全程跟班的方式,参与建设过程的监督检查,以防止“豆腐渣”工程的出现。五是把好竣工验收审计关。工程完工后,饮水安全办公室依据有关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及验收评分标准,及时组织由设计、质检、监理、管理等单位人员组成的验收小组进行初验,并填好验收卡,签字后存档备案。4.4水源保护当地环保行政部门施行统一监管职责,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约定,加强对饮水水源的保护和监督力度。按照“谁污染谁负责、谁损坏谁补偿”的原则,对造成水体污染、破坏水环境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予以查处。大力宣传饮水安全知识,普及饮水卫生常识,增强群众的饮水安全忧患意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力争减少化肥、农药对水体的污染。发动、引导社会力量,开展植树造林,严禁毁林开荒,加大饮水水源的保护力度,保证水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五章
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5.1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实施,建立了静宁县地下水水源保护污染预防和保护体系,保障人民饮水安全,有利于提高人民基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创造了一个生态环境优美,景观宜人,生态文化品位高,经济实力强,社会安定、祥和的自然社会复合体系,不仅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优美环境,而且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水污染繁殖和水源保护宣传工作的开展,让人们认识水资源和水源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当地人民群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自觉保护水资源。5.2经济效益分析通过水污染防治和水源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可以解决水源地水质污染安全隐患问题,提高水源供水可靠性,可以是供水部门和广大用户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5.3环境影响评价本次规划的水源地保护项目主要以生态修复、垃圾收集点、防渗帷幕和水质监管和应急监测站工程为主,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只要加强施工场地管理,注重安全防范,使用一些新型施工设备,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施工方法和运行管护措施,可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并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影响将逐渐消失或减少。供水工程运行期间产生的污泥,可建污泥浓缩池或污泥晒场,定期用污泥泵将污泥排至浓缩池或污泥晒场,经晒干后的污泥可用于农田堆肥,对环境影响不大。同时,该项目大多以地表水资源为主,供水规模不大,年用水量小,水源均是利用乡镇境内的河流、水库等地表水,这些水源水资源总量丰富,有充足的雨水和地表径流作补充和调节,对本地的水资源状况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供水工程的实施,将对农村的环境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不仅解决了人畜饮用水安全问题,而且改善了当地的卫生环境。第六章
结论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保护项目实施后,能解决我县居民饮水安全基本问题,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不仅有利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政府威信、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促进社会稳定。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项目概况 1第二节编制范围及依据 6一、编制范围 6二、编制依据 6三、编制原则 7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8第四节研究的主要结论 9一、建设的必要性 9二、交通量发展预测 11三、技术标准 12四、路线方案 13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3六、工期安排 14七、经济评价 14八、节能评价结果 15九、问题和建议 15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预测 16第一节 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现状 16一、龙江县概况及主要经济指标 16二、景星镇概况及主要经济指标 22第二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24一、发展条件分析 24二、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 26四、主要做法 31第三章交通分析及发展预测 32第一节交通量调查 32第二节景星镇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 32一、 景星镇交通现状 32二、景星镇道路交通规划 33第三节交通量发展预测 34一、远景交通量组成 34二、交通量发展分析 34三、交通量预测 35第四章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 38第一节技术标准分析 38一、道路等级 38二、可能通行能力验算和车道数分析 39第二节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 45第五章建设条件 46一、自然条件 46二、沿线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47第六章工程设计方案 49第一节道路工程 49一、道路工程设计原则 49HYPERLINK"file:///H:\\准备修改传百度文档\\新建文件夹20170110\\景星镇城市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车库车位租赁合同续约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光伏扶贫项目用地场地平整与光伏板安装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绿色能源项目承包转让协议书4篇
- 2025合同模板多人合伙投资合同范本
- 2025专利技术许可使用合同书
- 2025年度二手车评估与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个人私有房产买卖合同书高端定制2篇
- 2025版商住两用物业整体产权转让协议书3篇
- 2025年度车辆运输信息化管理服务合同4篇
- 中国末端执行器(灵巧手)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 北京离婚协议书(2篇)(2篇)
- 2025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春季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康复医学科患者隐私保护制度
- Samsung三星SMARTCAMERANX2000(20-50mm)中文说明书200
- 2024年药品质量信息管理制度(2篇)
- 202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广东省广州市2024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
- 高中学校开学典礼方案
- 内审检查表完整版本
- 3级人工智能训练师(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