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d8f3523d2e9a3e5a6e4c6dac81f33da/6d8f3523d2e9a3e5a6e4c6dac81f33da1.gif)
![辽宁省葫芦岛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d8f3523d2e9a3e5a6e4c6dac81f33da/6d8f3523d2e9a3e5a6e4c6dac81f33da2.gif)
![辽宁省葫芦岛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d8f3523d2e9a3e5a6e4c6dac81f33da/6d8f3523d2e9a3e5a6e4c6dac81f33da3.gif)
![辽宁省葫芦岛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d8f3523d2e9a3e5a6e4c6dac81f33da/6d8f3523d2e9a3e5a6e4c6dac81f33da4.gif)
![辽宁省葫芦岛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d8f3523d2e9a3e5a6e4c6dac81f33da/6d8f3523d2e9a3e5a6e4c6dac81f33d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葫芦岛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
第
7
题
下列作品采用第一与第三人称交替写法的是()。
2.辛弃疾《水龙吟》此句中,用到比喻手法的是()
A.遥岑远目B.献愁供恨C.玉簪螺髻D.求田问舍
3.《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B.层递C.对偶D.对比
4.《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是
A.帝国主义B.中国的奴隶制度C.资本主义D.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
5.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赞美
A.冯谖B.孟尝君C.李广D.程不识
6.苏轼的《前赤壁赋》的感情变化线索是
A.由乐而悲由悲而喜B.由悲而乐由喜而悲C.由乐而悲由喜而悲D.由悲而乐由悲而喜
7.下列属于老舍长篇小说的是()
A.《骆驼祥子》B.《断魂枪》C.《月牙儿》D.《茶馆》
8.爱因斯坦所谓的“猪栏的理想”比喻的是()
A.安逸和享乐B.一定的理想C.为别人而生存D.以暴力为根据
9.《报刘一丈书》暴露封建官场黑暗所采用的笔法是
A.客观的求真笔法
B.夸张的漫画笔法
C.含蓄的暗示笔法
D.犀利的怒斥笔法
10.《报刘一丈书》是一篇()
A.书信体记叙文B.书信体议论文C.书信体抒情文D.奏章
11.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A.遥岑远目B.献愁供恨C.玉簪螺髻D.求田问舍
12.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所运用的是反驳,其着眼点是
A.反驳论点B.反驳论据C.反驳论证D.反驳态度
13.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
A.清新俊逸B.沉郁顿挫C.苍凉悲壮D.沉哀凄苦
14.《声声慢》中引词人故乡之思的景物是()。A.晚来风急B.梧桐细雨C.黄花D.雁过
15.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A.白居易B.刘禹锡C.柳宗元D.李白
16.《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A.欧阳修B.宋祁C.司马光D.王安石
17.
第
15
题
《灯下漫笔》一文的作者是()。
18.下列属于判断句的是()
A.制,岩邑也。B.广为人长,猿臂。C.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D.为虏所生得。
19.下列作品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A.A.《国语》B.《战国策》C.《左传》D.《史记》20.我国诗歌史上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的是()A.李白B.屈原C.白居易D.杜甫
21.《礼记》是一部记录言论的书,它主要记录的是()
A.墨家言论B.法家言论C.儒家言论D.诸子百家言论
22.《雨巷》中象征理想的意象是()A.油纸伞B.雨巷C.篱墙D.丁香姑娘
23.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A.《孟子》B.《论语》C.《庄子》D.《韩非子》
24.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是()(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2)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A.拟人比喻对偶夸张B.比喻拟人夸张对偶C.比喻排比夸张对偶D.拟人排比比喻对偶
25.“饮冰室主人”指的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黄遵宪
26.“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这句话是出自:()
A.《风波》B.《断魂枪》C.《苦恼》D.《茶馆》
27.
第
9
题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
28.《左传》是一部
A.编年体史书B.国别体史书C.纪传体史书D.通史
29.下列属于司马迁的作品的是()
A.《谏逐客书》B.《史记》C.《汉书》D.《战国策》
30.
第
4
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二、填空题(10题)31.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___。
32.龚自珍《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___________。”
33.所谓“四书”是指《__》、《大学》、《中庸》和《__》。
34.
35.侯方域,字__________,是__________时期人。
36.刘义庆《______》是志人小说的体式。
37.白居易,字乐天,号__。
38.李商隐,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
39.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40.《爱尔克的灯光》在写作上一个重要特点是以_________为线索贯穿全文。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2.
43.阅读王维《山居秋暝》,回答下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如何理解这首诗中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
44.阅读《种树郭橐驼传》片段,回答下列各小题:
有问之,对日:“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托,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4分)
孳:天:爪:离:
45.文章为什么要介绍王恺的身份及珊瑚树的来历?四、现代文阅读(5题)46.歌唱对象与诗歌的主题有什么联系?47.阅读朱光潜《选择与安排》片段,回答下列各小题:
……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出自谁的诗句?
48.杜甫诗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作为论据,这两句诗属什么类别?
49.从这段文字看,作者所提到的两类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们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50.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C
6.A
7.A
8.A
9.B
10.A这是一篇书信体的记叙文。宗臣(1525——1560),明代嘉靖年间,严嵩父子把持朝政,一些无耻之徒奔走钻营于严府门下,趋炎附势,丑态百出。在这种情况下,宗臣在回复刘一丈的信中,借题发挥,尖刻地讽刺了明代官场中的丑恶现象。故本题A项正确。
11.C
12.A
13.B
14.D
15.C唐宋八大家为古文名家,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领袖,四项选一,首先想到的应是他。
16.A
17.C
18.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文言判断句式。【应试指导】A项是判断句,意为:制是个险要的地方。
19.C
20.D
21.C《礼记》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主要记录了战国、秦汉间儒家学派关于礼仪制度的论述。
22.D
23.B
24.C第(1)句采用比喻,将季氏比作虎兕,虎兕出于柙,喻指季氏出兵侵略;将颛臾比作玉,龟玉毁于椟中,喻指颛臾无辜受难。第(2)句很容易判断出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第(3)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说明“愁长”。第(4)句则是工整的对偶诗句。
25.B
26.B
27.D
28.A
29.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作品。【应试指导】《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作品,《汉书》是班固所作,《战国策》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而成。
30.C
31.韩非子
32.万重恩怨属名流
33.孟子论语孟子论语
34.同阶
35.朝宗;明末清初
36.世说新语
37.香山居士香山居士
38.义山;玉溪生
39.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有源头活水来解析:此句出自朱熹《观书有感》。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首极具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40.灯光灯光41.体现了诗人同情民生疾苦,敢于为下层社会鸣不平的进步思想。
42.透露了诗人对友人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长途跋涉的忧愁。43.这首诗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用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手法,写出了山村宁静优美的景色。傍晚,秋雨过后,明月初照,清新而静谧。但诗人并没有一味写山村如何宁静,而是写静中之动,写清泉在石上流淌,写洗衣女子在竹林中说笑,写渔船归来搅动莲花,给这幽静的画面增添了生趣,多了一种宜人的情调。动静互相映衬,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44.孳:繁殖得多。天:自然生长的规律。爪:用指甲抓破。离:被破坏。45.为突出石崇的豪富作铺垫。解析:“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此句介绍王恺的身份及珊瑚树的来历。说明王恺经常有皇帝外甥暗中帮助、赏赐,例如枝柯扶疏的珊瑚树,然而都比不过石崇富有,从而突出了石崇的豪富。46.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相吻合,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47.杜甫的《前出塞》。
48.名人名言理论论据。名人名言理论论据。49.前者是与自然妥协的人,后者是与自然毫不妥协的人。他们根本的区别是前者对历史没有责任感、使命感,不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后者是对自然不妥协,想方设法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对人类历史有使命感。前者指的是乡民,后者指的是革命者,中国的未来和希望靠的是这些革命者。
50.辽宁省葫芦岛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
第
7
题
下列作品采用第一与第三人称交替写法的是()。
2.辛弃疾《水龙吟》此句中,用到比喻手法的是()
A.遥岑远目B.献愁供恨C.玉簪螺髻D.求田问舍
3.《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B.层递C.对偶D.对比
4.《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是
A.帝国主义B.中国的奴隶制度C.资本主义D.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
5.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赞美
A.冯谖B.孟尝君C.李广D.程不识
6.苏轼的《前赤壁赋》的感情变化线索是
A.由乐而悲由悲而喜B.由悲而乐由喜而悲C.由乐而悲由喜而悲D.由悲而乐由悲而喜
7.下列属于老舍长篇小说的是()
A.《骆驼祥子》B.《断魂枪》C.《月牙儿》D.《茶馆》
8.爱因斯坦所谓的“猪栏的理想”比喻的是()
A.安逸和享乐B.一定的理想C.为别人而生存D.以暴力为根据
9.《报刘一丈书》暴露封建官场黑暗所采用的笔法是
A.客观的求真笔法
B.夸张的漫画笔法
C.含蓄的暗示笔法
D.犀利的怒斥笔法
10.《报刘一丈书》是一篇()
A.书信体记叙文B.书信体议论文C.书信体抒情文D.奏章
11.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A.遥岑远目B.献愁供恨C.玉簪螺髻D.求田问舍
12.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所运用的是反驳,其着眼点是
A.反驳论点B.反驳论据C.反驳论证D.反驳态度
13.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
A.清新俊逸B.沉郁顿挫C.苍凉悲壮D.沉哀凄苦
14.《声声慢》中引词人故乡之思的景物是()。A.晚来风急B.梧桐细雨C.黄花D.雁过
15.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A.白居易B.刘禹锡C.柳宗元D.李白
16.《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A.欧阳修B.宋祁C.司马光D.王安石
17.
第
15
题
《灯下漫笔》一文的作者是()。
18.下列属于判断句的是()
A.制,岩邑也。B.广为人长,猿臂。C.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D.为虏所生得。
19.下列作品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A.A.《国语》B.《战国策》C.《左传》D.《史记》20.我国诗歌史上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的是()A.李白B.屈原C.白居易D.杜甫
21.《礼记》是一部记录言论的书,它主要记录的是()
A.墨家言论B.法家言论C.儒家言论D.诸子百家言论
22.《雨巷》中象征理想的意象是()A.油纸伞B.雨巷C.篱墙D.丁香姑娘
23.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A.《孟子》B.《论语》C.《庄子》D.《韩非子》
24.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是()(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2)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A.拟人比喻对偶夸张B.比喻拟人夸张对偶C.比喻排比夸张对偶D.拟人排比比喻对偶
25.“饮冰室主人”指的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黄遵宪
26.“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这句话是出自:()
A.《风波》B.《断魂枪》C.《苦恼》D.《茶馆》
27.
第
9
题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
28.《左传》是一部
A.编年体史书B.国别体史书C.纪传体史书D.通史
29.下列属于司马迁的作品的是()
A.《谏逐客书》B.《史记》C.《汉书》D.《战国策》
30.
第
4
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二、填空题(10题)31.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___。
32.龚自珍《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___________。”
33.所谓“四书”是指《__》、《大学》、《中庸》和《__》。
34.
35.侯方域,字__________,是__________时期人。
36.刘义庆《______》是志人小说的体式。
37.白居易,字乐天,号__。
38.李商隐,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
39.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40.《爱尔克的灯光》在写作上一个重要特点是以_________为线索贯穿全文。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2.
43.阅读王维《山居秋暝》,回答下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如何理解这首诗中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
44.阅读《种树郭橐驼传》片段,回答下列各小题:
有问之,对日:“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托,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4分)
孳:天:爪:离:
45.文章为什么要介绍王恺的身份及珊瑚树的来历?四、现代文阅读(5题)46.歌唱对象与诗歌的主题有什么联系?47.阅读朱光潜《选择与安排》片段,回答下列各小题:
……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出自谁的诗句?
48.杜甫诗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作为论据,这两句诗属什么类别?
49.从这段文字看,作者所提到的两类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们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50.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C
6.A
7.A
8.A
9.B
10.A这是一篇书信体的记叙文。宗臣(1525——1560),明代嘉靖年间,严嵩父子把持朝政,一些无耻之徒奔走钻营于严府门下,趋炎附势,丑态百出。在这种情况下,宗臣在回复刘一丈的信中,借题发挥,尖刻地讽刺了明代官场中的丑恶现象。故本题A项正确。
11.C
12.A
13.B
14.D
15.C唐宋八大家为古文名家,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领袖,四项选一,首先想到的应是他。
16.A
17.C
18.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文言判断句式。【应试指导】A项是判断句,意为:制是个险要的地方。
19.C
20.D
21.C《礼记》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主要记录了战国、秦汉间儒家学派关于礼仪制度的论述。
22.D
23.B
24.C第(1)句采用比喻,将季氏比作虎兕,虎兕出于柙,喻指季氏出兵侵略;将颛臾比作玉,龟玉毁于椟中,喻指颛臾无辜受难。第(2)句很容易判断出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第(3)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说明“愁长”。第(4)句则是工整的对偶诗句。
25.B
26.B
27.D
28.A
29.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作品。【应试指导】《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作品,《汉书》是班固所作,《战国策》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而成。
30.C
31.韩非子
32.万重恩怨属名流
33.孟子论语孟子论语
34.同阶
35.朝宗;明末清初
36.世说新语
37.香山居士香山居士
38.义山;玉溪生
39.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有源头活水来解析:此句出自朱熹《观书有感》。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首极具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40.灯光灯光41.体现了诗人同情民生疾苦,敢于为下层社会鸣不平的进步思想。
42.透露了诗人对友人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长途跋涉的忧愁。43.这首诗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用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手法,写出了山村宁静优美的景色。傍晚,秋雨过后,明月初照,清新而静谧。但诗人并没有一味写山村如何宁静,而是写静中之动,写清泉在石上流淌,写洗衣女子在竹林中说笑,写渔船归来搅动莲花,给这幽静的画面增添了生趣,多了一种宜人的情调。动静互相映衬,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44.孳:繁殖得多。天:自然生长的规律。爪:用指甲抓破。离:被破坏。45.为突出石崇的豪富作铺垫。解析:“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此句介绍王恺的身份及珊瑚树的来历。说明王恺经常有皇帝外甥暗中帮助、赏赐,例如枝柯扶疏的珊瑚树,然而都比不过石崇富有,从而突出了石崇的豪富。46.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相吻合,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47.杜甫的《前出塞》。
48.名人名言理论论据。名人名言理论论据。49.前者是与自然妥协的人,后者是与自然毫不妥协的人。他们根本的区别是前者对历史没有责任感、使命感,不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后者是对自然不妥协,想方设法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对人类历史有使命感。前者指的是乡民,后者指的是革命者,中国的未来和希望靠的是这些革命者。
50.辽宁省葫芦岛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
第
7
题
下列作品采用第一与第三人称交替写法的是()。
2.辛弃疾《水龙吟》此句中,用到比喻手法的是()
A.遥岑远目B.献愁供恨C.玉簪螺髻D.求田问舍
3.《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B.层递C.对偶D.对比
4.《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是
A.帝国主义B.中国的奴隶制度C.资本主义D.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
5.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赞美
A.冯谖B.孟尝君C.李广D.程不识
6.苏轼的《前赤壁赋》的感情变化线索是
A.由乐而悲由悲而喜B.由悲而乐由喜而悲C.由乐而悲由喜而悲D.由悲而乐由悲而喜
7.下列属于老舍长篇小说的是()
A.《骆驼祥子》B.《断魂枪》C.《月牙儿》D.《茶馆》
8.爱因斯坦所谓的“猪栏的理想”比喻的是()
A.安逸和享乐B.一定的理想C.为别人而生存D.以暴力为根据
9.《报刘一丈书》暴露封建官场黑暗所采用的笔法是
A.客观的求真笔法
B.夸张的漫画笔法
C.含蓄的暗示笔法
D.犀利的怒斥笔法
10.《报刘一丈书》是一篇()
A.书信体记叙文B.书信体议论文C.书信体抒情文D.奏章
11.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A.遥岑远目B.献愁供恨C.玉簪螺髻D.求田问舍
12.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所运用的是反驳,其着眼点是
A.反驳论点B.反驳论据C.反驳论证D.反驳态度
13.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
A.清新俊逸B.沉郁顿挫C.苍凉悲壮D.沉哀凄苦
14.《声声慢》中引词人故乡之思的景物是()。A.晚来风急B.梧桐细雨C.黄花D.雁过
15.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A.白居易B.刘禹锡C.柳宗元D.李白
16.《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A.欧阳修B.宋祁C.司马光D.王安石
17.
第
15
题
《灯下漫笔》一文的作者是()。
18.下列属于判断句的是()
A.制,岩邑也。B.广为人长,猿臂。C.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D.为虏所生得。
19.下列作品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A.A.《国语》B.《战国策》C.《左传》D.《史记》20.我国诗歌史上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的是()A.李白B.屈原C.白居易D.杜甫
21.《礼记》是一部记录言论的书,它主要记录的是()
A.墨家言论B.法家言论C.儒家言论D.诸子百家言论
22.《雨巷》中象征理想的意象是()A.油纸伞B.雨巷C.篱墙D.丁香姑娘
23.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A.《孟子》B.《论语》C.《庄子》D.《韩非子》
24.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是()(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2)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A.拟人比喻对偶夸张B.比喻拟人夸张对偶C.比喻排比夸张对偶D.拟人排比比喻对偶
25.“饮冰室主人”指的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黄遵宪
26.“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这句话是出自:()
A.《风波》B.《断魂枪》C.《苦恼》D.《茶馆》
27.
第
9
题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
28.《左传》是一部
A.编年体史书B.国别体史书C.纪传体史书D.通史
29.下列属于司马迁的作品的是()
A.《谏逐客书》B.《史记》C.《汉书》D.《战国策》
30.
第
4
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二、填空题(10题)31.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___。
32.龚自珍《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___________。”
33.所谓“四书”是指《__》、《大学》、《中庸》和《__》。
34.
35.侯方域,字__________,是__________时期人。
36.刘义庆《______》是志人小说的体式。
37.白居易,字乐天,号__。
38.李商隐,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
39.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40.《爱尔克的灯光》在写作上一个重要特点是以_________为线索贯穿全文。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2.
43.阅读王维《山居秋暝》,回答下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如何理解这首诗中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
44.阅读《种树郭橐驼传》片段,回答下列各小题:
有问之,对日:“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托,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4分)
孳:天:爪:离:
45.文章为什么要介绍王恺的身份及珊瑚树的来历?四、现代文阅读(5题)46.歌唱对象与诗歌的主题有什么联系?47.阅读朱光潜《选择与安排》片段,回答下列各小题:
……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出自谁的诗句?
48.杜甫诗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作为论据,这两句诗属什么类别?
49.从这段文字看,作者所提到的两类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们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50.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C
6.A
7.A
8.A
9.B
10.A这是一篇书信体的记叙文。宗臣(1525——1560),明代嘉靖年间,严嵩父子把持朝政,一些无耻之徒奔走钻营于严府门下,趋炎附势,丑态百出。在这种情况下,宗臣在回复刘一丈的信中,借题发挥,尖刻地讽刺了明代官场中的丑恶现象。故本题A项正确。
11.C
12.A
13.B
14.D
15.C唐宋八大家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学担保合同范本
- 农村房屋购销合同范本
- 人工测试合同范例
- 保温涂料施工合同范本
- 出租空地合租大棚合同范本
- 兵役登记合同范例
- 产品摄影合同范例
- pc总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工业厂房合同转让与土地储备及开发协议
- 临夏求购路灯合同范本
- 房车露营地的研究课件
- 园艺疗法共课件
- DB33T 628.1-2021 交通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第1部分:公路工程
- 医院-9S管理共88张课件
- 设立登记通知书
- 2022医学课件前列腺炎指南模板
- MySQL数据库项目式教程完整版课件全书电子教案教材课件(完整)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完整版课件
- 《网络服务器搭建、配置与管理-Linux(RHEL8、CentOS8)(微课版)(第4版)》全册电子教案
- 职业卫生教学课件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职业性损害
- 降“四高”健康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