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争议法律问题论文2_第1页
工伤争议法律问题论文2_第2页
工伤争议法律问题论文2_第3页
工伤争议法律问题论文2_第4页
工伤争议法律问题论文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伤争议法律问题论文范文1从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国家就把工伤保险的立足点放在预防上面,通过法律、规章制度等强化预防工作,强调把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职业康复相结合,甚至把预防工作放在首位,强调康复和重返工作岗位。到20世纪末,工伤社会保险不仅从人道主义出发,而且以保障公民人权为原则,形成了包括工伤预防、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三大环节在内的职业伤害社会保险体系。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西方国家早就形成了一套极为健全并且执行得很好的工伤保险制度,无论从立法原则、具体内容与精神理念上还是执法力度、管理细节与技术措施上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有益之处。在工伤保险立法上,曾经长期存在有制度而没有法制的时代,大量的行政性红头文件取代了法律法规。从工伤保险法规本身来说,2003年4月7日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里面没有关于工伤事故与职业病预防的规定,存在着制度漏洞。我们很多人还习惯上把“工伤”理解为工作中的人身伤害这种不规范、不准确的片面看法,缺乏工伤保险方面的常识性知识。这些法规对当今涉及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威胁与生存危机问题避重就轻,因为工伤不但是一种职业伤害,而且还是一种负外部效应极强的社会风险和社会问题。回避现实生活中民众的生存问题,从长远来看这种现象并不是学术界的福音。

学术论文关于工伤保险研究的国际比较我国目前对国外工伤保险的情况介绍与研究,从数量上看极为稀少,从地域与国别分布上看,涉及的国家与地区极为有限与集中,主要限于欧美等极少数几个国家,其中德国相对突出一些。对这几个国家以外的其他100多个国家工伤保险介绍完全是空白。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关于国外情况的介绍与分析比较起来,工伤保险的国外情况介绍与研究是最薄弱的、最落后、最为忽略的。这种极为落后的状况反映了对工伤保险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史以及先进经验的极端漠视,而且对于发达国家完善的工伤保险制度经验的漠视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当今矿难频发及其引起的严重社会问题也许可以从这里窥见一些社会思想与文化矛盾根源。从时间上看,我国对工伤保险的探讨起步非常晚,从实质上说,是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并且有明显的时间分界点,特别是2003年是工伤保险研究的一个突出分水岭,即在2003年以前研究从文献数量上都非常稀少,在2003年以后有较为显著的增加。从内容上看,2003年以前在研究质量上处于极为低级的初始状态,在研究范围上比较狭窄,根本无系统性、整体性可言,这种状况在2003年以后有比较明显的改观。从时间变化过程来看,2003年以前变化不明显,或者说简直没什么变化,在2003年以后变化显著,而且这种变化的趋势很可能还会延续下去。从学位论文方面来看,博士论文很少。在硕士论文方面,在数量上几乎没什么差别,数量都很少。从时间上看,都是2003年以后的毕业学位论文,说明这方面的研究时间非常晚。从内容上看,关于工伤保险法律制度、赔偿等方面的内容稍多,探讨的范围都很狭窄,研究水平基本上处于较低层次,缺乏系统性与理论深度。从专业分布角度看,法学、社会保障专业稍多一点。在学校分布上,都比较零散,这方面研究没有非常突出的高校,其中武汉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稍多一点。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工伤保险研究的落后状况。从文献主要内容来看,属于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占据的比例太大,而研究性、理论性方面的内容太少。在这部分文献数量比较少的制度性、理论性研究方面,没有像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研究那样具体明显的不平衡性特点,没有特别突出的方面,即没有出现畸轻畸重的现象。对国外工伤保险情况的介绍与研究基本上是空白,对于发达国家特别是对于他们注重工伤事故预防,强调把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职业康复相结合等目前为我国极为缺失的方面介绍得极为不够。对于本国的工伤保险研究处于边缘化状态,特别是对于事故受害者的权益维护、储备金问题、风险防范、意识培育等基础性、迫切性问题几乎没有述及,不管这种现状是研究者的一种主观上的故意回避还是思想意识上的原初缺失,这种现状与工伤事故成为当前中国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亟待解决的迫切要求极不相称,远远落后于当今的社会现实,更谈不上为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提供先导性思想指导了。

范文2农民工工伤保险,是指农民工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相关活动中受到意外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时,农民工本人或者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必要的物质补偿以维持其正常生活,并获得医疗救助和康复服务所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泉州市区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情况调查据泉州市统计信息外部网显示,泉州市常住人口为812万多人,其中农民工近200万人。本课题组于2011年10月对泉州市区农民工参与工伤保险情况进行调查,共走访调查了39家企业的100多名农民工,涉及建筑、餐饮、加工制造、家政服务等行业,其中有效人数为100人。具体调查情况如下。(一)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与参加工伤保险情况。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与参加工伤保险频数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与雇主签有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中,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占其雇主雇佣的合同工总人数的84.21%,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占7.89%,而不清楚是否参加工伤保险的占7.90%。在与雇主只是临时雇佣关系的农民工中,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仅占其雇主雇佣的临时工总人数的8.47%,不清楚是否参加工伤保险的占6.78%,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占84.75%。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农民工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参与工伤保险的比例远远低于合同工。(二)农民工对工伤保险的认知度。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4%的农民工从来没有听说过工伤保险,58%的农民工听说过但不了解,而“完全了解工伤保险”的人数仅占18%。可见,绝大多数农民工对工伤保险的认知程度不高。其中,未参与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对工伤保险的认知程度明显低于已参保的农民工。农民工对工伤保险的低认知度,直接导致工伤保险推进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推动力。由于农民工与企业在工伤保险相关信息的掌握上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企业往往利用信息优势作出对自身有利的经济决策,从而出现了大量逃保漏保现象。从农民工了解工伤保险的主要渠道看,多数农民工是通过雇佣企业的宣传来了解的,只有少数是通过网络来获取相关信息的。调查也进一步表明,宣传农民工工伤保险的有效渠道依次为雇佣企业宣传、报纸、电视和网络。(三)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参与率和参保农民工所从事行业的性质。据调查,泉州市区的大部分农民工从事的是工伤意外风险较高的建筑、制造等行业,而高风险行业出现工伤事故的可能性相对较大,目前农民工仍是泉州市工伤保险“漏保”的最主要群体。农民工参与工伤保险的调查情况显示,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37%,不清楚是否参与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10%,而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了一半以上。可以看出,泉州市区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与率仍不容乐观。从被调查的农民工所处的行业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况来看,餐饮业中有40%的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家政服务业中有25%的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制造业中有33.3%的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建筑业中有34.3%的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其他行业中有52.94%的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从中可以看出,家政服务业中农民工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比例最高,而高风险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中农民工的参保率也不容乐观。(四)农民工所在单位性质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关系。从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所处单位性质的工伤保险投保情况来看,有参与工伤保险的雇主企业占所有雇主企业的89.29%,而没有参与工伤保险的雇主企业仅占全部雇主企业的10.71%,其中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基本上都有为合同工投工伤保险,而民营企业与个体企业仍然存在不为合同工投保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有较强的工伤保险参保意识,而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逃保漏保行为。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从以上的调查可知,泉州市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存在诸多问题,如参保率较低,农民工参保意识薄弱等。本文将从工伤保险所涉及的三方主体———企业、农民工和政府等来一一进行探究。(一)雇主企业刻意忽视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企业总是尽可能地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有些企业存在工伤保险“不够本”和“不划算”的认识误区,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支出,故意不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有的企业认为,农民工自身素质低,流动性大,难以进行有效管理,加上经营上的“短视”行为,只顾短期经济利益,只算眼前账,认为为农民工工伤保险投保会加大企业经营的成本,不利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因而逃避为农民工参投工伤保险。在所雇农民工发生工伤意外事故时,有的企业不但不积极救治,还百般拖延,甚至拒绝支付给农民工有关补偿和医疗救治等合法费用。企业基于自身的利润目标,所采取的逃避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做法,直接损害了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二)工伤保险宣传力度不足,农民工保险意识薄弱。1.农民工工伤保险意识薄弱。从调查结果看,58%的农民工表示听说过工伤保险但并不了解,24%的农民工则是完全没有听说过。工伤保险是为了保障在工作中遭遇伤害事故的劳动者权益而制定的制度,多数农民工因自身缺乏工伤保险意识而无法正当及时地主张权利和维护自身的权益。2.存在“临时工不参保”的认识误区。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工伤保险条例》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据此,就算临时工也有参加工伤保险和享受工伤保险的权利。但调查发现,“临时工不参保”这一认识误区普遍存在。造成这种认识误区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劳动者自身参保意识较薄弱,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工伤保险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尚未深入人心。(三)相关部门组织职能缺位,不利于农民工及时维权。政府各职能部门作为公共政策的决策者,基于政府有效运作的假设,理应将公共决策公平分配于每个社会公民,然而当前政府各职能部门往往在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过程中缺位,如作为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部门对雇主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和对农民工应予经济补偿方面的保护力度不足,在对拖延、拒绝支付农民工工伤补偿的处罚方面缺少有利的措施。同时,政府职能部门对工伤保险的宣传力度不足,对企业监管不到位。就目前泉州市区来看,泉州市政府主要通过互联网、宣传单等方式来宣传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相关法律知识。但上网关注此信息或驻足宣传栏看宣传内容的农民工较少,故宣传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基层工会与运作机制的缺位导致农民工在与资本利益集团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工接受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合法工伤补偿、获得职业健康保障的权力得不到保障[1]。(四)农民工工伤保险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政府尚未制定专门针对工伤保险的法律法规,主要依靠政策措施和行政条例来作为农民工工伤保险的执行依据,如劳动保障部颁布的新《工伤保险条例》。新《工伤保险条例》虽然比2010年的《工伤保险条例》有一定的改进,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如其第16条规定“自残或自杀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此条款的规定就将由职业病而导致的自残或自杀行为摒除在工伤保险之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工伤保险条例》属于国务院行政条例,缺乏强制性,法律效力较弱。加之我国目前基本没有专门针对农民工出台相关的工伤保险法律法规,导致农民工工伤保险维权缺乏专门的法律根据,农民工维权难度大。(五)现行户籍制度导致农民工参与工伤保险权益受损。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二元户籍制度,将居民划分为农村户口和非农村户口。农民工作为二元户籍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时代产物,在职业上是工人,但身份上却是农民,这种职业与户籍的矛盾使得农民工维权时常常处于弱势。加上某些地区的排外情绪和某些人看轻农民的心理,使得农民工所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待遇与当地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有天壤之别。而且,因为农民的身份,当城市职工普遍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社会保险时,他们却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外,极少有雇主企业为他们办理各种社会保险。雇主企业往往倾向于只为城镇户口职工办理工伤保险,这就直接导致了农民工参与工伤保险的权利受到损害。当农民工遭遇工伤事故时,也就不可能有相应的工伤保险及时为其提供救助。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对策和建议(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法律体系。新《工伤保险条例》是我国当前工伤保险的基本法律依据,但它属于行政条例,法律约束力较弱,立法层次较低。我国应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据《宪法》和《劳动法》,制定“工伤保险法”,以专门法的形式确立下来,提高工伤保险的立法层次,加大其执行的效力。同时,新《工伤保险条例》中并无专门关于农民工参与工伤保险的准则,考虑到农民工的特殊身份以及社会处境,有必要制定专门的规章条例。为农民工量身定做工伤保险规章条例不仅能更好地维护其权益,而且也体现了国家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与关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可针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如工伤保险认定范围、工伤保险处理程序以及工伤死亡待遇标准等多方面,制定专门的工伤保险条款。对于部分不合理的条款,应进一步改进、完善。(1)简化维权程序。新《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维权步骤繁冗,花费时间漫长,维权成本高,应当简化工伤维权程序,缩短各步骤所耗时间,将“二审”合为“一审”,若有异议,直接提交法院处理。可效仿德国,在人民法院内部建立劳动法庭,及时处理争议[2]。(2)多主体共担保险费。目前,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独立承担,这或多或少造成用人单位负担过重。基于工伤保险有较强的社会效益,应考虑由国家、用人单位与雇员共担费用。通过制定一个合理的比例,用人单位与雇员严格按照比例上缴工伤保险费,既让农民工知道工伤保险的存在,也让其分担用人单位的负担,提高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积极性。(二)加大对工伤保险的宣传力度以及对违反工伤保险条例的处罚力度。1.当前大部分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意识薄弱,加强工伤保险的宣传势在必行。根据调查的结果,农民工了解工伤保险的有效途径依次为雇用企业宣传、报纸、电视和网络。当地政府可以在企业内部或是社区通过开展工伤保险的安全培训或是现场咨询,同时辅之以报纸、电视和网络等新闻媒介的大力宣传,使依法维权、侵权必责、违法必惩的观念深入人心,既提高农民工工伤保险在整个社会中的认识,又增强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意识,切实保证农民工的劳动保障权和劳动保护权的实现。2.强调以人为本,简化工伤保险的理赔程序。我国工伤维权步骤繁杂,时间冗长,有的得耗上五六年。在这段时间内,伤者很可能会举步维艰,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我国工伤保险的理赔工作可借鉴德国的无责任工伤保险。即在工伤事故中,无论是谁的过失,雇主均要承担责任,雇员无须给予任何证明或法律诉讼,就能获得赔偿。这种制度极大地缩短了工伤维权所耗的时间,有助于及时维护受伤员工的正常生活。我国政府应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简化工伤保险理赔程序,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3.增强执法力度,加大对违反工伤保险条例行为的处罚力度。工伤保险制度能否有效地实施、农民工的工伤案件能否及时地处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各有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工伤保险及农民工的关注力度,不定期地探视农民工最真实的生活,与农民工沟通交流,查阅相关农民工工伤保险处理不善的资料,等等。在提高重视程度的同时,还要注重强化执行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对工伤保险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督促,追求办事“快、准、狠”,努力为农民工办实事。一旦发现企业未及时足额上缴工伤保险费,应加大惩罚力度,可效仿“缺一补十”的做法。(三)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切实做到城乡一体化。带有强烈的身份制色彩的户籍制度一直以来就是造成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的根源。改革户籍制度是破除这种差异的唯一渠道。目前,我国农村户口要转为城市户口受到了严格的指标限制,一般要通过上大学、参军、招工等方式实现。而且,长期的二元户籍制度管理造成了城市与农村在经济、生产、生活以及居住环境上的差异,使得农民工长期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受到排挤与歧视,农民工享受不到应有的工伤保险待遇。当前,我国应拓宽农村户口转化为城市户口的途径,放宽对户口转换的限制,并逐渐弱化户籍制度,直至将其废除,真正做到城乡一体化,城乡不分家,平等对待城市与农村,让农村也享受与城市一样的待遇,保障各种资源在城乡间的合理流动,让农民工成为真正意义的“工人”,享受平等的工伤保险保障。

范文3中国政法大学的郑尚元教授(2004)从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总体来编著专著,以法学专业的视角看待了工伤保险的相关法律问题。主要研究了工伤保险制度的法理学基础、法制发展进程、法律层级、法律体系及发展方向,但缺乏对制度实际操作中出现新问题的观察。西北大学的于欣华(2011)在工伤保险法论中,就其制度演变、国内外工伤保险问题、主体范围、工伤认定、费率机制、保险补偿、预防康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该著作将法规理论与实际现状阐述相结合,就实务操作中的常见问题作了一定的解释说明。在工伤保险研究领域中,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极度不足,除少数学者对工伤保险进行过系统理论研究外,该领域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以案例评析和工伤保险条例注释为主的实务操作教程。由于工伤保险法律制度本身具体很强的可操作性,案例评析和条例注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解答人们在现实运用中的各种疑惑,但从长远来看,对于整个工伤保险制度体系的提升作用有限,还应该注重将法理理论和实践指导同步发展。国际接轨方面:国际劳工权益保护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李文臣(2005)认为,劳工权益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先后出现了国际劳工标准、核心劳工标准、社会条款、企业社会责任守则以及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等,它们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从长远来看,劳工权益保护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有些劳工标准还可能成为贸易壁垒。贾妍(2012)认为,我国政府目前正积极推进国际劳工组织(ILO)1964年通过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津贴公约》(第121号公约)的签署,标志着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正在逐渐与国际接轨。通过对享受待遇的条件、给付标准、终止享受条件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我国目前供养亲属政策与国际公约存在的差别,并提出建立相对统一的政策体系,综合设定待遇额度,规范以供养亲属实际情况为准的终止条件来改进、完善相关政策。建制理念方面:工伤预防、工伤补偿与职业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周华中(2004)认为,建立预防机制是工伤保险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工伤保险的基本功能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工伤补偿,第二层次是工伤救治,第三层次是职业康复,第四层次是工伤预防。工伤补偿是最低层次的,而工伤预防则是工伤保险成熟的标志。但是,程延园(2004)却认为,当前我们要确立工伤赔偿为主的建制理念,不能简单照搬发达国家“预防为主”或者“预防、保险、康复”三结合的建制理念,确立工伤赔偿为主的建制理念是符合国情的。中国人民大学的张小平(2008)对近年工伤保险基金收支情况的分析,提出“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下,工伤预防运行机制应有专题研究、政策保障、费用投入、组织管理、费率调整、社会化服务、宣传培训、监察评估等部分。“十二五”期间工伤保险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形成覆盖城乡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相结合的制度体系。”②黄雯(2012)提议在工伤保险“三位一体”制度建设过程中,通过建立专门的工伤预防基金和工伤预防机构,鼓励用人单位投入来强化工伤预防,落实“先医疗康复,后评残补偿”的原则,完善康复标准和评估体系,扶持工伤康复职工再就业来强化工伤康复。涉及对工伤预防的可行性研究、工伤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工伤再认定的研究相对较少。管理体制方面:扩大覆盖面,保障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尹黎民(2004)认为,工伤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必将对雇主责任险的经营带来冲击。他从性质、覆盖范围、工伤认定范围、除外责任、缴费、赔付等方面对两者进行了比较,认为工伤保险优势明显,雇主责任险仍有发展空间。雇主责任险应在明确发展方向、改进产品设计上下功夫。西北大学的魏跻(2011)就我国工伤保险覆盖范围问题,在与美国、日本、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进行对比后,提出以雇佣关系作为我国工伤保险覆盖范围的法理依据,解决实习及打工学生、退休人员和劳务派遣工的工伤保障问题。杨雪芹(2010)提出坚持系统建设,完善工伤基础信息管理,加强医疗、工伤费用的审核管理,加强工伤保险基金的申报征缴管理,工伤证信息管理,以及队伍建设、形象提升。郭富堂(2010)探析工伤保险管理创新思维,提出工伤管理涉及的三个部门———劳动行政部门、社保经办机构和劳动安全检查部门应树立工伤管理整体观,建立工伤保险管理公共信息平台,社保经办机构通过定点医院选取、规范服务协议、收费定价以及医疗费结算来加强对工伤定点医院的管理,从单纯的工伤保险支付向事故预防转变。在工伤保险管理体制的研究中,有关覆盖率达到多少合适,缴费各档次之间的差异多大较合理,如何认定工伤,以及城乡之间工伤保险的差异性和适用性研究较少。技术手段方面:完善基金运用体制、工伤保险费率体系梁文七等(2005)从工伤预防的角度,提出适当提取工伤保险基金用于返还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投入、劳动安全卫生检测经费、宣传教育经费、安全生产科研工作和相关标准的制定、表彰和奖励经费。周慧文,刘辉(2007)认为,确立全面科学的工伤保险基金管理思想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科学的工伤风险分类与风险分类表的建立,工伤保险基金管理原则与基础制度,工伤保险基金运营,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管理的原则与技术。周慧文(2008)依据近十年的征收与支出统计数据,研究了我国工伤保险基金结余、基金率、参保人数、收入与支出的平均发展速度、保障度等多项关键指标,并对我国工伤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其结论是:我国工伤保险基金建立以来结余有所提高,基金中储备金已初步建立,基金未来面临的中长期支付压力渐趋增大,基金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喻萌菲(2009)针对我国工伤保险基金筹集模式中最重要的总体平衡模式,利用参保人数、伤残人数、伤残比例等基础数据和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公式,利用MATLAB程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在我国目前工伤保险基金积累基本为零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模式可以较快地积累风险保证金。刘伦发,李浩(2011)提出,通过提高费率,增强基金的支付能力,尽量扩大参保覆盖面,避免出现垫付追偿,依法行政,强化社会保障管理的执行力,来有效规避工伤保险基金赤字风险。《社会保险法》首次确定了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原则,2011年6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为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张宗华,陈海军(2012)认为,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具有开创性意义,充分体现了《社会保险法》“以人为本”的理念,但应看到经办机构追偿难度大、违背权利义务对等原则、追偿制度设计不尽完善等负面效应。目前,我国工伤保险主要采用“行业费率”③和“差别费率”④相结合的费率制度。乔庆梅(2012)认为,目前主要问题是整体费率水平不合理、差别费率档次少且差别小、浮动费率难浮动且缺乏必要依据。提出实现以经验风险统计为基础的费率浮动。于欣华,郑清风(2012)将大陆与台湾地区相关问题比较分析,认为大陆应恰当设置缴费主体,重置政府在工伤保险中的责任,优化行业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吴岚(2012)提出,确定工伤保险费率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对那些流动性大、确定工资基数困难的单位,在“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总原则下,采取灵活有效方式进行征收。在一些行业差别不甚明显的地区,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费率划分太细。安全生产方面:集中在煤炭业、建筑业特定高危行业关于安全生产问题的研究,我国理论界一直停留在行业分类的阶段,而且主要集中关注以煤炭业、建筑业为典型的特定高危行业,对于各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深层原因很少作系统的总结,对于安全生产问题进行全面研究的论文也比较少。景侠、刘晓娜(2005)就实施矿难赔偿预付制度,设立突发性灾难救助基金,建立全行业性的标准化保障指标体系、E时代社会保障安全网络平台等进行了研究,提出建立“以人为本”的煤矿业社会保障制度。杨光,孙云霞(2006)提出借鉴德国和日本的先进经验,在全国统一、垂直管理的安全检查工作体系基础上,将煤炭行业工伤保险从现行的地市统筹工伤保险机制中独立出来,在留有一定发展储备金的前提下,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实现风险共担。各煤矿企业在安全评价机构的评价确定安全级别后,实行差别和浮动费率。邓念国,向德彩(2009)对温州市建筑行业农民工工伤保险的政策创新进行了分析,提出按项目参保更具可操作性,同建筑、地税等部门配合更有协调性,工伤保险可单独参保,避免“捆绑式”社保困境。申桂红等(2011)针对乌鲁木齐建筑行业中影响农民工工伤补偿的因素进行问卷调查,从在法律体系、行政制度提出建议。张富友,周永波(2011)对《建筑法》、《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主要政策的新规定⑤进行了解析。李旭斌,王泽坤(2012)从法律制度的角度提出,针对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实行劳动关系举证责任倒置制度,为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职工简化索赔程序,实行工伤保险基金预支付制度,完善一至四级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一次性支付制度。特定现象方面:职业病、过劳死、实习学生、公务员、流动人口国内对于职业病问题的讨论较多,文献量大,内容涉及范围广,主要关注高发性职业病如尘肺病的研究和职业病维权困境。林永昕等(2010)对当前中国职业病防治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对职业病防治问题要立足于加强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的大背景,建议关注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和职业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研究。另外,还有一些针对特定案例对工伤保险法律问题进行细节的探讨,如陈维君,王权典(2008)对过劳死问题展开探讨,研究是否需要把过劳死纳入工伤的范围。袁丽华(2009)就学生实习期间发生工伤事故时的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华中科技大学的陈阳(2011)主要运用了法律社会学的基本观点,以行政执法人员为例,提出通过扩大《工伤保险条例》的适用范围将公务员纳入其中,对公务员工伤保险制度的实施细则和措施提出了构建设想。唐丹(2011)基于北京、绍兴和东莞三城市1516名就业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工伤保险参与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工作情况(工作角色、工作性质及工作稳定性)是影响流动人口参加工伤保险最重要的因素。另外,有关农民工参保、“老工伤”统筹管理、市级统筹工伤三大历史任务的性质、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较少,讨论主要集中在对实施现状评论和完善措施方面。还有一些文献针对部分未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的工伤事故保险赔偿问题,提出索赔程序和途径等等。总体来讲,这些研究单纯而孤立地从法律层面研究工伤保险制度,忽视了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根源一一即工伤事故发生的机理、安全管理理论和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缺乏全面的总结,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对职业伤害的补偿机制,从各国的实践来看,有以下途径:一是建立社会化的工伤保险制度;二是雇主责任保险;三是工伤保险与雇主责任保险共存。在我国,是以工伤社会保险为主,雇主责任保险辅助的职业伤害保障体系。有关两种保险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比较两者的异同点,对替代性或互补性的探讨,以及如何结合发展。目前已基本达成一致,认为工伤保险和雇主责任险可以协调发展,对构筑由政府保障、雇主保障和个人保障组成的多层次的职业伤害保障体系将起到重要作用。王玉玫(2005)提出在处理劳工损害赔偿问题上,雇主责任保险在经营上应该找准市场定位,主动协调好其与工伤保险的关系,做好工伤保险的补充才可能有大的发展。展业重点应该放在工伤保险未覆盖的人群;承保工伤保险不保的项目;对同时投保人群,将工伤保险待遇项目设为免责条款,设置优惠费率。唐金成,孙灵刚(2012)认为,两者协调发展中雇主责任保险的主要障碍是:对“补偿原则”的误解诱发了险种替代,强制性保险支出增加挤压了商业险的发展空间,法律不完备和自我保护意识差等导致员工忽视对雇主责任的追究。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赔偿之间的关系,黄鑫(2009)分析受伤雇员在获得工伤保险补偿后,是否还能够依据侵权法雇主或第三人要求赔偿的问题,各国采取的共有替代模式、选择模式、补充模式、兼得模式四种模式一一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现实法律环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学者对于形成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问题的制度史原因,以及世界各国所通行的模式划分并无多大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我国法律法规以及工伤保险实务究竟采用哪种模式。翟玉娟(2009)认为,由于法律法规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导致实践中我国各地在规范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赔偿方面有一定差异。但是不难发现,文字表述差异的背后是共同的选择:采用以民事赔偿为主,以工伤保险补偿为辅的补充模式。于欣华(2011)认为,讨论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问题时,不能将思考基点仅放置在工伤者个体及其雇主之上,应从社会角度理解工伤保险制度的意义。近年来有关工伤保险问题的研究论文数量较多。本评述主要选取工伤保险30余本出版论著和《工伤保险条例》(2003)颁布之后的CNKI数据库中相关论文来进行统计。2003年以前的论文有300余篇,关注重点大都集中在现状分析以及制度改革、立法缺失方面。2003年以后累计有1600余篇论文对工伤保险问题进行论述和研究。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上来看,有些研究成果或有理论性,或有实践性,或有前瞻性,或有针对性;但也有一些研究成果比较空泛,价值不大。首先,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研究都采用文献研究法,定量实证研究相对缺乏,也缺乏数据统计和可信度。在涉及工伤保险基金筹集模式、保险费率厘定和流动人口职业伤害保障这些方面,有为数不多的学者采用了问卷调查、模型构建的方法展开论述,不过部分研究的抽样和样本量较缺乏规范性。其次,从研究内容上来看,除郑尚元、于欣华等少数学者撰写论著来对工伤保险进行过系统的法理研究外,该领域的大多数论著研究大都集中在以案例评析和工伤保险条例注释为主的实务操作教程。再次,有关国内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借鉴,主要集中于德国、英国、美国、日本和阿根廷。但有关如何与国际劳工标准、社会条款、企业社会责任守则等国际接轨的论文几乎没有,在我国工伤领域对于国际接轨的实际工作本身也很缓慢,主要是与国际劳工标准尚存在一定距离。第四,有关国内情况的研究普遍存在同一角度、同一内容的重复研究。学术界对于中国目前工伤保险的现状、缺陷以及努力方向认识比较一致,大量论文也是基于此角度完成的。基于我国存在的重补偿、轻预防和康复的现象,虽然存在不同的声音,但是基本达成一致认同应采用“预防、保险、康复”三结合以及“预防为主”的建制理念,今后学者可以着眼于具体如何构建工伤预防运行机制,工伤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工伤再认定的研究。第五,在有关管理机制方面,有关扩大工伤保险保障范围的论文相对较多。但是,有关覆盖面适当比例范畴选定或者在不同区域进行分级设置,提高统筹层次,城乡之间工伤保险的差异性和适用性研究较少。我国从2011年开始施行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如何应对该制度如经办机构追偿难度大等负面影响,以及有关基金筹集、运作、管理、发放各方面的具体操作性研究较少。有数篇文章对于工伤保险费率的国际比较进行了探讨,但是如何细化工伤风险分类、细化工伤保险费率分级,构建实现以经验风险统计为基础的费率浮动机制的文章不多。

范文4由于行业环境的特殊性、复杂性,加之受关注程度不足,渔民是当前社会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渔民参加工伤保险显得尤为必要。(一)渔业生产风险性强,极易受到职业伤害海洋渔业生产是高风险、不稳定的弱质行业,渔民在远离陆地的海上作业,生产方式分散,流动性强,而各种海上风险频发,海洋渔民致病、致残率高。从全国范围(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来看,渔业风险带来的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的,仅2012年全国由于渔业灾情造成受灾养殖面积1087.78千公顷,水产品总量损失138.54万吨,沉船874艘,死亡、失踪和重伤人数164人,直接经济损失237.39亿元。渔业生产中发生的意外往往导致船毁人亡,其后果通常是渔民个人、家庭甚至亲朋好友所无法承担的。没有一个完善的工伤保险制度作为保障,一旦渔民遭遇风险,渔民及其家庭将无力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恢复生产和生活,承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穷”,甚至沦为贫民。再者,由于海洋渔业生产远离陆地环境的复杂性,大大增加了实施抢救的难度,这也加剧了渔业生产事故危害的严重性。因此,制度化的渔民工伤保险亟需出台。(二)渔业生产方式导致面对风险承受力能力差从渔业生产方式的角度来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渔业的生产方式也进入了由集体转向个体、私营发展的多元化阶段。当前,海洋渔民的生产方式多以雇佣制为特征,而雇员一般由以“短工”为主,当雇员在渔业生产中遇难或发生工伤事故,“船老大”一般很难给予相关的保障。即便是股份合作制的捕捞生产单位,由于其规模小,负担能力弱,渔船所有人很少参加船东互保或商业保险,而是根据“船老大”的经济能力一次性给予受难渔民及家庭补偿金,无法持续保障渔民家庭的生活,导致其陷入经济贫困。从全国范围上看,渔业从业者男性的比重高达84.67%,特别是以家庭形式组成的渔船,家中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男性一般都和船捆绑在一起;而工伤事故不单单是造成人员伤残乃至死亡,生产资料也被大海吞噬,渔民家中唯剩老弱妇孺与巨额债务,显然生活难以维持。而且,90%为个体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属于弱势群体。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制度化的渔民工伤保险制度迫切要求改革与完善。(三)当前渔民工伤保险制度远滞后于渔业经济的发展渔业生产亟需相应的工伤保险制度予以保障,然而从我国大陆的现状来看,工伤保险制度无论是覆盖面、缴纳主体还是费率浮动机制领域对行业的划分,都没有对渔业及渔民工伤保险做出细致划分与规定。国家针对某些高危险性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建立了职工的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却对劳动环境比城镇职工存在着更大风险的渔民采取非主观的歧视,渔民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享受和居民一样的工伤保险待遇。商业保险机构因渔业保险的经营状况不佳,常年的高赔付率使其难以为继,逐渐退出了渔民保险领域。此外,由于政府对渔业投入较少,政策性渔业工伤保险、渔民互助会等其他形式的渔业保险发展后劲不足,这进一步导致了渔业保险业务单一,条款不尽合理、漏洞较多,无法满足渔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二、台湾渔民工伤保险制度的主要做法我国台湾地区在渔业保险方面,发展程度和水平总体上领先于大陆,在立法、基层渔会组织、工伤补偿与预防方面有其成功之处。(一)台湾渔民工伤保险的立法保障台湾的劳工保险的立法时间早于大陆,且体系更为完善,精细化程度高、覆盖面更广、操作性更强,对于渔民在工伤保险领域的各项权利、义务及特殊情况都做了十分详尽的规定,避免法律规定不周详而引发实践纷争的弊端。早在日据时期,台湾就已经出现了与海洋渔业相关的法律,从那时起遇难渔船及渔民的救济、抚恤等均被纳入法律保护。台湾1950年4月13日公布《台湾省劳工保险办法》,该办法采取了将工伤保险与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综合的立法模式。将劳工保险逐渐扩大到无一定雇主之职业工人、专业渔民和蔗农。到了1953年,台湾公布了《台湾省渔民保险办法》,增办渔民保险,凡具有渔会甲类会员资格之专业渔民,直接、间接以鱼货供销渔市场者,由所属渔会办理投保手续,保险费由渔市场就鱼货交易抽取渔民保险费之备付金项下缴纳。这种专门性的渔业保险为保障渔民权益提供保障。1958年《劳工保险条例》明确规定:“专业渔捞劳动者等,都应加入劳工保险为被保险人”。对渔民参加工伤保险又一次做出了制度性的规定。这些规定,明确了渔民这一高危群体的工伤保险得到了制度化的保障。(二)台湾渔民工伤保险的组织保障台湾渔民工伤保险最大的优势来自于渔会作为中坚力量、渔民积极参与以及政府“兜底”三位一体协调发展。首先,各种基层渔业组织在渔民工伤保险模式中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台湾地区渔业组织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发展至今,除了省渔会外,主要渔区共设有渔会40多个,会员对象主要为渔民和船东,人数多达20多万人。渔会作为渔民的基层组织,多年来扮演着台湾当局和渔民之间沟通桥梁的角色,是表达和维护渔民利益的重要平台。而且,台湾的渔会法律体系也较为健全,为渔会制度的运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后盾。正是由于如此完善的渔会组织,无雇工的渔民或灵活就业的渔民也可以加入渔会组织,通过渔会组织进行缴费,工伤保险基金可以为这些渔民提供适当的保障。此外,政府的支撑是台湾渔民工伤保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台湾工伤保险实际缴费主体有三类:雇主、灵活就业人员或自营作业者,以及政府。根据《劳工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有雇主的各类被保险人的职业灾害保险费全部由投保单位负担;无一定雇主或自营作业的职业工人的职业灾害保险费均由被保险人负担20%,其余80%由政府补助;外雇船员的职业灾害保险费由被保险人负担80%,其余20%由政府补助。如此根据被保险人的不同身份设置的不同负担比例,有利于调动渔民尤其是自主经营和临时雇工参加渔业工伤保险的积极性,政府“兜底”更大程度保障其利益。(三)台湾渔民工伤保险的支付保障台湾地区工伤补偿先行支付的模式是在工伤保险基金之外,由政府编列预算单独设立基金进行支付的。虽未在工伤保险中设置基金先行支付,工伤劳动者却可以依据“劳动基准法”59条规定,向雇主请求伤病补偿、医疗补偿、失能补偿和死亡补偿。如若雇主不予补偿,劳动者可据“职业灾害劳工保护法”,申请专门基金提供补偿。这种模式很好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生命权和健康权等基本人权的维护责任,同时也方便工伤保险基金的整体管理。近年来,台湾的工伤预防模式成效十分显著,职业灾害事故的数量明显下降,这与台湾安全卫生法律规范和台湾的安全卫生制度密不可分的。具体表现在对于要下海参与生产的海员必须进行职业安全训练,确保其能够熟悉海上航行的各项准则及安全规定。同时,将安全卫生训练和劳工保险缴费率相结合在一起,更好防止职业灾害的发生,鼓励渔船雇主做好渔业职业灾害的防止工作。三、台湾渔民工伤保险制度对大陆的经验借鉴(一)提升工伤保险的立法层次,加强法制精细化建设台湾地区涉及渔民工伤保险的立法历史比大陆悠久,且覆盖范围更加具体,立法更加精细。渔民工伤保险涉及到渔民及其家庭的生命财产问题,因此大陆首先应该进一步提高工伤保险的立法层次,提升其法律效益。其次,当前大陆工伤保险立法仍过于粗略,以工伤保险的行业差别利率划分为例,大陆仅将行业差别费率划分为3大类,9个档次;而台湾地区行业差别划分多达61个行业,较为细致的行业差别能够使各个行业在处理工伤保险过程中操作更加公平、便利。再次,在立法过程中借鉴台湾地区工伤保险中对特殊群体的关注,在今后修订相关法案时,更加关注渔民主体的权益。(二)推进渔民工伤保险制度化发展,突出渔会组织主体化作用当前,虽然一些大陆地区如海南,正在尝试将渔民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渔民工伤保险的制度化程度并不高,仍以依靠商业保险或互保险为主。台湾地区在《劳工保险条例》中规定看,无一定雇主或自营作业而参加渔会之甲类会员应强制参保;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渔业署”自2000年就开始积极推动渔业保险制度,以解决渔民面临台风、洪水等天然灾害的损失。这类关于渔民工伤相关的制度性的探索,值得大陆在今后进一步地学习。此外,台湾工伤保险组织模式方面,有较好的历史传统。在解决渔民切身利益方面,渔会组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渔会组织多样化,可以满足渔民群体不同需求,在争取渔民利益方面发出更大的声音,在解决个体渔民工伤保险问题上成为一个高效的平台。而大陆在渔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一直处于缺位状态,在今后制度化解决渔民工伤保险的过程中,应该重新发挥渔民基层组织作用,更好地服务渔民。

范文5本案另一争议焦点为社会保险法实施时间为2011年7月1日,原告匡中明受伤时间为2011年5月10日,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是否适用于原告匡中明?对此,有观点认为匡中明受伤时,社会保险法与先行支付暂行办法尚未施行,依据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对匡中明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且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二十九条的规定:“2011年7月1日后对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处理,按照社会保险法和本规定执行;对2011年7月1日前发生的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按照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因此,匡中明受伤时,用人单位重庆远润建筑劳务公司未按时足额为匡中明缴纳社会保险费,应当按照当时的国家法律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即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所以,原告匡中明只应当向用人单位重庆远润建筑劳务公司请求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不能依据社会保险法和先行支付暂行办法的规定申请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对于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适用时点的问题,社会保险法与先行支付暂时办法均没有予以明确规定,司法实务对此亦无统一裁判规则。以社会保险法实施日为时间节点,先行支付究竟是适用于实施日之后发生工伤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亦或是适用于此后被认定为工伤的职工,还是适用于直至实施之日都未获用人单位足额赔偿的工伤职工呢?笔者认为,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应适用于至社会保险法实施日后未获用人单位足额赔偿的工伤职工,以使未获赔偿的工伤职工及时得到医疗救治,更好地保护工伤职工的生存权利。理由在于:第一,社会保险法和先行支付暂行办法所规定的时间2011年7月1日只是法律法规实施日的规定,两者均并未明确规定先行支付制度的适用时点和适用范围。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二十九条是对于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如何予以处理的规定,并不是对社会保险法相关规定条文是否具有溯及力以及溯及时间范围的规定,所以先行支付制度的适用时点问题并不适用于第二十九条的规定;第二,立法法第八十四条规定,法律、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