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考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考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考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年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考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年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考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考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求学者如果孜孜于衣食居住的安适,一定谈不上好学。同样,好学的目的也不是为了________,心灵之养甚于居养之安。学习的目的是成为“有道”之人,名闻利养并非先务。这不是________物质,而是强调学习就是学习,不要附带上物质目的。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养尊处优

否定B.丰衣足食

摈斥C.锦衣玉食

排斥D.肥马轻裘

抵触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衣食居住的安适”可知,该空要体现“衣食居住的安适与优越”之意。A项“养尊处优”多用于描写性情骄纵、不能吃苦的人,与文意不符,排除A项。B项“丰衣足食”意为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侧重强调生活达到温饱水平线以上,并没有达到文段中“衣食居住的安适与优越”的程度,故排除B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不是……而是……不要附带上物质目的”可知,该空要体现“反对、不要”之意,且跟“物质”搭配。C项“排斥”指排挤斥逐,符合语境。D项“抵触”指撞击、顶撞或触犯、冒犯,一般跟情绪、心理、人搭配,不与“物质”搭配,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同样”提示第一空词语的含义,比较备选词语的差异,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二步,验证第二空。第一空,由“同样”可知,填入词语应与“衣食居住的安适”词义相近,选项中“丰衣足食”“锦衣玉食”都包含衣食,符合文意,排除A、D。“锦衣玉食”比“丰衣足食”程度重,更能体现“衣食居住的安适”,排除B。第二空,句中说的是对物质追求的排除,“排斥”恰当。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空,“如果孜孜于衣食居住的安适,一定谈不上好学”之后出现“同样”一词,根据语境的对应可知,后面一句话的意思为:好学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衣食的安适,即想生活得更好,与“衣”“食”含义相关。C项“锦衣玉食”指精美的衣食,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最符合语境,保留。A项“养尊处优”是指生活在富贵优裕的环境中,一般作形容词用,可排除;B项“丰衣足食”的程度没有“锦衣玉食”重,不能反映出生活得更好的意思,可排除;D项“肥马轻裘”是指骑肥壮的骏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生活豪奢,强调的是生活方式的阔绰,而非生活水平的富足,不符合语境,且“同样”这个词在文段中表并列,前文谈到“求学者孜孜于衣食居住的安适”所以横线处用肥马轻裘和前文相比语义过重,形成不了并列,可排除。第二空做验证,这里文中想要强调的是不要将学习功利化的意思。故C项“排斥”一词准确、恰当。故正确答案为C。【出处】广州日报:刘伟见《孔子的好学观(上)》2.(

)位于大洋洲。A.大堡礁B.落基山脉C.多瑙河D.塞伦盖蒂大草原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位于南半球大洋洲,它纵贯于澳洲的东北沿海,北从托雷斯海峡,南到南回归线以南,绵延伸展共有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有2900个大小珊瑚礁岛,自然景观非常特殊。因此,选择A选项。B项:落基山脉又译作洛矶山脉,是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干,由许多小山脉组成,被称为北美洲的“脊骨”,主要的山脉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加到美国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南北纵贯4800多千米,广袤而缺乏植被。其名称源自印第安部落名。巍峨的落基山脉绵延起伏,自北向南,有数千公里之长。整个落基山脉由众多小山脉组成,其中有名称的就有39个。除圣劳伦斯河外,北美几乎所有大河都源于落基山脉,是大陆的重要分水岭。B项错误。C项: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在欧洲河流中长度仅次于伏尔加河。它发源于德国西南部,自西向东流,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最后注入黑海。多瑙河流经10个国家,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支流延伸至瑞士、波兰、意大利、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捷克以及斯洛文尼亚等6国,最后在罗马尼亚东部的苏利纳注入黑海,全长2850千米,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千米,河口年平均流量6430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径流量2030亿立方米。C项错误。D项:塞伦盖蒂大草原地处坦桑尼亚西北部与肯尼亚西南部的地区广大区域。包括马拉、阿鲁沙、希尼安家3区境内广阔的草原,占地面积30000平方公里,约70种大型哺乳类动物和500种特有鸟类,半年一次的大型动物迁移是世界十大自然旅游奇观之一。这里是非洲唯一仍有众多陆地动物迁移的地区,也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1956年它与恩戈罗恩戈罗国家公园合成一片,得到国际公认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态中的生物保护区。D项错误。3.受决策者个性影响最大的决策类型是:A.确定型决策B.非确定型决策C.多目标决策D.程序性决策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第二步,非确定型决策指在无法估计系统行动方案所处状态概率的情况下进行的决策。非确定型决策的结果不确定,不同的人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方法,受决策者个性影响最大。因此,选择B选项。A项:确定型决策指决策者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有十分确定的比较,可以直接根据完全确定的情况选择最满意的行动方案。确定型决策受决策者个性影响较小。A项错误,不当选。C项:多目标决策是具有两个以上的决策目标,并且需用多种标准来评价和优选方案的决策。大多是企业决策中最重要的战略决策。多目标决策受决策者个性影响较小。C项错误,不当选。D项:程序性决策是指对常规的、反复发生的决策问题,制定出一个例行的程序,使决策有章可循的决策方式。程序性决策受决策者个性影响最小。D项错误,不当选。4.霸王条款是指一些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的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和店堂公告或者行业惯例等,下列选项中属于霸王条款的是(

)。A.退换服装需提供购货发票B.已经穿过的服装概不退换C.打折服装概不退换D.退换服装应在售后七天内进行且只能退换一次参考答案:B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所谓“霸王条款”,就是一些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和店堂告示或者行业惯例等,限制消费者权利,严重侵害群众利益。A项错误,出示购货发票属于经营者的正当要求,符合诚信、公平的原则,故不属于霸王条款。B、C、D项正确,已经穿过的服装概不退换、打折服装概不退换、退换服装应在售后七天内进行且只能退换一次三种表述均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减免责任,逃避经营者应尽的义务;二是违反法律规定,任意扩大经营者权限;三是排除、剥夺消费者的权利;四是权利义务不对等,任意加重消费者责任,故属于霸王条款。故正确答案为BCD。5.和衷共济∶和合共生A.如临深渊∶如履薄冰B.或为玉碎∶或为瓦全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和合共生”指相异相补,相反相成,协调统一,和谐共进,二者属于近义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如临深渊”意思是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如履薄冰”意思是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暗示有潜在的危险,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二者属于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或为玉碎”与“或为瓦全”是人面临抉择的两种情况,属于并列关系,排除;C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二者属于条件关系,排除;D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指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引申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二者属于条件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6.根据文章,文中括号处填入的词依次是(

)。A.打造强化联合推动B.问鼎制定深化拉动C.打造突破进行驱动D.问鼎突破强化推动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A、C两项错误,打造即制造、创造的意思,与“前沿课题”搭配不当。B项错误,D项正确,“制定”与“核心技术”搭配不当,排除B项,D项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7.网络时代,个别知识分子因公共表达遭受攻击,一度感到委屈,他们在自我辩护的过程中经常提及其主张的知识依据。在与大众互动的过程中,他们单纯依靠知识权威。殊不知,如互联网这样的公共平台,并非单一的学术交流场域,一种观点所受到的褒贬不仅取决于它与学术权威的距离,大众情感、历史传统等因素同样会产生影响。社会精英如果一味踏空置虚,势必与民众渐行渐远。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现在知识分子仅凭知识难以进行自我辩护B.社会精英要认同大众情感并遵循历史传统C.社会精英应避免因推崇知识与理性而与大众对立D.大众情感、历史传统决定着个人观点能否被接纳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在网络时代,个别知识分子在与大众互动中单纯依靠知识权威,后文通过“殊不知”进行转折引出文段重点,即在公共平台中,一种观点所受到的褒贬还会受到大众情感、历史传统的影响。尾句通过反面论证强化观点,故文段重点在于转折后的内容,对应B项。A项:为文段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C项:“避免”表述不够直接明确,排除;D项:“决定”表述程度过重,文段仅强调影响,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在网络时代,个别知识分子单纯依靠知识权威的问题。接着由“殊不知”引出文段主旨句,并通过递进关系强调在公共平台上,一种观点受到褒贬还会受到大众情感、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尾句通过反面论证证明前文观点。所以文段的主旨句在递进之后,侧重强调知识精英也要考虑到大众情感、历史传统等因素。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梳理文段结构,本文是典型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正确答案应能解决社会精英与民众脱离的问题。文段主要说的是个别社会精英在公共表达时一味依靠知识权威,把自己推到了公众的对立面,殊不知,“一种观点所受到的褒贬不仅取决于它与学术权威的距离,大众情感、历史传统等因素同样会产生影响”。故文段意在说明的是社会精英在公共表达时要尊重大众情感和历史传统。B项与此相符。C项迷惑性比较大,但没有提出具体措施,不如B项准确。A项过度推断,且非文段重点,排除。D项“决定着”过于绝对,除了大众情感、历史传统,个人观点是否被接纳还和与学术权威的距离等因素有关。故本题选B。8.在常规化石能源非常紧缺的今天,核能发电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下列关于核能发电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会造成空气污染B.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C.核能发电所使用的铀燃料,除了发电外,还有多种用途D.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核能发电所使用的铀燃料,除了发电外,暂时没有其他的用途。C项错误,但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A、B项:核能是清洁能源,不会像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那样产生大气污染,也不会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A、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D项:与火电等传统能源对比,核电燃料成本占比较低,受能源价格波动影响较小,具备成本效益。1克铀-235完全裂变时产生的能量约相当于2500吨标准煤。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9.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2011年的近7亿,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升到2011年的51.27%。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的时期,因此城镇化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这一论证?A.实际上,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城镇人口的增多和城镇率的提高B.我国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逐步与城市接轨,逐渐实现城乡一体化C.相较于东南沿海地区,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因此经济相对欠发达D.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进程,为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能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城镇化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论据: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的时期。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因果倒置。说明城镇化发展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是经济增长带来了城镇人口的增多和城镇率的提高,即经济增长带动了城镇化发展,属于因果倒置,具有削弱作用。

B项:无关选项。该项论述“我国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逐步与城市接轨”,与论点中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增加论据。因为“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因此“经济相对欠发达”,举例说明城镇化发展带来经济增长,具有加强作用。

D项:增加论据。城镇化进程为经济增长提供人力资源,说明城镇化带动经济增长,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A选项。10.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人际交往之中。一个人只有先了解了自己,才能了解别人;任何人也只信赖充分了解他的人,包括他自己。试想,如果一个人根本不了解你,他如何值得你信赖呢?由此可以推出:A.只有信赖自己,才能信赖别人B.不了解自己,就不会被任何人信赖C.他充分了解你,所以他值得你信赖D.充分了解自己,就可以获得许多人的信赖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只有……才……”,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了解别人→了解自己②被人信赖→了解别人第三步,进行推理。由①②递推可得:③被人信赖→了解自己。A项:信赖别人→信赖自己,这两个要件没有推出关系,排除;B项:“被人信赖”是对③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到:“了解自己”,可以推出;C项:“他充分了解你”此句中的“你”对于此句中的“他”来说就是别人,所以是对②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D项:“了解自己”是对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11.公文的文种表明公文的性质、范围、制发公文的目的。(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为了使各种公文都能有稳定的性质、特定的用途并使更多的人都能对这些性质和用途有准确的了解,以便利于正确有效地形成和办理公文,客观上需要人们对常用的每一种公文都赋予一个能概括表明其性质、用途的统一规范的称谓,这种称谓叫文种。故表述正确。12.感知综合障碍是指病人在感知某一现实事物时,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整体来说是正确的,但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空间距离等产生与该事物不相符合的感知。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感知综合障碍的是:A.王某由于沉迷于游戏而经常出现幻觉,眼前浮现游戏中打斗的场景B.张某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经常觉得正在摆动着的钟摆停止了摆动C.由于眼睛高度近视,李某在大街上经常会认错人,心里非常苦闷D.孙某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差,经医生检查发现这是色弱的表现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了感知综合障碍的表现,即对整体感知是正确的,但个别属性的感知是错误的,要求选择属于感知综合障碍的一项。感知综合障碍的定义要点:①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整体来说是正确的;②对个别属性产生不符合该事物的感知。A项,出现幻觉不符合要点①。B项,符合感知综合障碍的定义。C项,高度近视不符合要点①。D项,色弱也不符合要点①。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某一现实事物;②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整体来说是正确的;③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空间距离等产生与该事物不相符合的感知。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游戏中打斗的场景是虚拟的,不属于“现实事物”,不符合定义;B项:钟摆是“现实事物”,对钟摆能够摆动这一整体认知是正确的,但是对摆动的钟摆产生了不动的感知,体现了“对该事物个别属性产生与该事物不相符合的感知”,符合定义;C项:大街上认错人说明对人这一客观存在的整体认知错误,不符合定义;D项: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差,未体现“感知某一现实事物”,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感知某一现实事物”“作为整体正确”“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空间距离等产生的与该事物相不符合的感知”。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王某是出现幻觉了,不存在整体正确和个别属性不符合,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张某觉得钟摆停止了摆动,对于钟摆的认识是正确的,但对于摆动的钟摆产生了不摆动的认知,符合定义,当选;C项:李某是眼睛近视导致的认错人,对整体的认识就是错误的,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孙某是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差,没有体现对事物整体的认知是否正确,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3.梵净山虽被喀斯特地貌地区包围,却不是喀斯特地貌,而是特殊的变质岩山脉地貌,梵净山因此成为

于喀斯特海洋中的变质岩“生态孤岛”,展现了独特的地质、生态、生物和景观特征。还原其形成,则要

到14亿年前。当时的梵净山一带还是一片汪洋。之后,古陆漂移碰撞,火山岩浆迸发,一片火海中,梵净山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屹立还原粉墨登场B.傲立回归拔地而起C.伫立追溯横空出世D.矗立倒流破土而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空,横线处搭配“梵净山”,

A项“屹立”

高耸挺立,比喻坚定不动摇;C项“伫立”指长久地站立,与“梵净山”搭配恰当,且对应后文“还原其形成,则要······到14亿年前”,表示长久的存在,保留。

B项“傲立”指高傲地挺立,文中并未表达出“高傲”之意,排除;D项“矗立”指高大而笔直地挺立、高耸,强调直而高地立着,多搭配建筑,与“梵净山”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排他性不强。第三空,搭配“梵净山”,C项“横空出世”形容人或物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世,或比喻卓尔不群,可与“梵净山”搭配得当。A项“粉墨登场”比喻人们开始在社会上、政坛上等活动起来(含贬义),搭配“梵净山”不恰当,排除A项。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百科知识杂志《人间仙境梵净山》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突破口在第二空。通过分析可知第二空的这句话应体现“还原其形成,则要向前找原因”之意。A项“还原”与原文“还原其形成”语义重复,排除A项;B项“回归”意为后退、返回之意,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D项“倒流”意为向上游流动,或与正常流动方向相反,常见搭配是“时光倒流”,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C项“追溯”指探索事物发展的由来,能体现“向前找原因”之意,符合语境。答案锁定为C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三空。C项“伫立”指长久的站立,与“梵净山”搭配恰当。“横空出世”用于此处表示在一片火海中梵净山突然出现,且对应前文“迸发”,“迸发”指由内向外地突然发出,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不易辨析,继续分析第二空,此处表达的是时间的回溯,由此排除A、B。第三步,辨析第三空备选词语的适用对象,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先看第二空,由“还原其形成”“14亿年前”可知,此处强调的是时间的回溯,“追溯”“倒流”均可用于回溯时间的语境。时间不能“还原”,排除A。“回归”指回到(原来的地方),也不能形容时间,排除B。第三空,“破土而出”多用于种子,用来形容山脉不恰当,排除D。故本题选C。14.曾几何时,网络被视为只言片语的集散地、________的原产地。这些对网络的陈旧认识,正在随着网络的发展而逐步被________。填入划横线中最恰当的一项是:A.道听途说

抛弃B.危言耸听

摒弃C.胡言乱语

丢弃D.人言可畏

放弃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网络被视为只言片语的集散地、________的原产地”可知,该空与“只言片语”成并列结构,想表达的意思是网络成为了那些不确定、片面谣言的源头。A项“道听途说”路上听到的

传闻,随后就在路上传播出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符合文意。B项“危言耸听”故意说些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文段并无吓人之意,只是侧重消息片面、无根据,排除B项。C项“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主语一般是人,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人言可畏”指在背后的议论或诬蔑的话很可怕,与“原产地”搭配不当,排除D项。答案锁定A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根据“这些对网络的陈旧认识,正在随着网络的发展而逐步被________”可知,该空强调这些谣言终将被丢弃。A项“抛弃”指扔掉不要,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摒弃:舍弃。丢弃:扔掉、抛弃。放弃:丢掉(原有的权利、主张、意见等)。15.在说服他人时,如果你和颜悦色地用提问的方式代替命令,并给人以维护自尊和荣誉的机会,气氛就是友好而和谐的,说服也就容易成功;反之,在说服时不尊重他人,拿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那么说服多半是要失败的。毕竟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就连三岁孩童也有他们的自尊心,谁都不希望自己被他人不费力地说服而受其支配。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说服的对象有很多B.在说服他人时,应设法调节谈话的气氛C.说服他人时,要学会争取同情,以弱克强D.以刚治刚的方法在说服他人时不可取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文段开头论述在说服他人时,如果制造的气氛友好而和谐,那么说服就很容易成功,之后通过“反之”指出说服他人时如果盛气凌人,多半是要失败的,尾句进一步补充说明,故文段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说服他人时的气氛很重要”,对应B项。A项,文段并未涉及说服对象的种类,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涉及,排除;C项,“争取同情,以弱克强”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涉及,排除;D项,仅为“反之”之后的内容,表述片面,且“不可取”表述不明确,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如何说服别人》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的行文结构,明确文段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说服他人时,谈话气氛的重要性,主旨应能体现出气氛的重要性。文段首句通过正反对比提出观点——说服他人时保持友好而和谐的气氛,避免盛气凌人,更容易获得成功。第二句分析原因。故文段意在强调说服他人时,谈话的气氛很重要。B项是对文段观点的同义转述。A项强调需要说服的对象多,文段未涉及;C项的“争取同情,以弱胜强”无中生有;D项,为反面论证的例子,为部分内容,概括不全面。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论证,指出在说服他人时,气氛友好和谐就容易成功;不尊重他人的方式就容易失败,最后进行解释说明。可知文段重点强调在说服他人时,应该营造友好和谐的气氛。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16.下列成语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海枯石烂——海水干涸、岩石风化均属于化学变化B.煽风点火——扇风时鼓入了更多的氧气,氧气有助燃性C.火树银花——焰火中的镁粉在燃烧中会发出强烈的白光D.沙里淘金——利用黄金和沙子的密度差异,用水反复淘洗从而获得黄金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并选错误项。第二步,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化学变化是指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故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海枯即海水干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石烂意为岩石风化,指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现破碎、疏松及矿物成分次生变化的现象,里面既有机械碎裂的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分解的化学变化过程,故石烂既包含物理变化也包含化学变化。故A项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B项:扇风时向燃煤中鼓入了更多的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B项对应正确,排除。C项:镁是一种银白色的轻质碱土金属,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热消散性。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和氮气和氧气发生反应,故会发出强烈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C项对应正确,排除。D项:金的密度比较大,沙的密度比较小,故用水反复淘洗从而获得黄金是利用黄金和沙子的密度差异,用水流使沙子与金子分离开,从而淘得黄金。故D项对应正确,排除。17.一位科学家用玻璃板把大鲨鱼和小鱼隔开,大鲨鱼欲捕食小鱼但屡屡撞到玻璃隔板;一段时间后悄悄移开隔板,大鲨鱼却不再攻击小鱼了。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A.不同种族之间完全可以和谐相处B.因循守旧者,只会一再品味失败C.固化的经验对我们的思维影响不大D.适应新环境,把握新机遇需要新思维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由文段可知,开始大鲨鱼屡屡撞到玻璃板,后来随着撤掉隔板,情境发生变化,但是大鲨鱼因为形成已有的思维定势,不会因势而变,最后不再攻击小鱼。故下文应围绕该故事所蕴含的哲理继续论述,即对于新环境应尽快适应,打破固化经验的束缚展开论述。D项最为合适。A项,内容流于故事表面偏离核心观点,而且“和谐相处”与文段讨论话题无关,排除。B项,“因循守旧者,只会一再品味失败”对应第二个分句表述的内容,后文不会再论,排除。C项,“对我们的思维影响不大”与文段寓意不符,“大鲨鱼却不再攻击小鱼”所蕴含的观点正是思维容易受到固化经验的影响,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脑子一固定,就很危险》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开始谈到由于隔板的缘故,大鲨鱼欲吃小鱼屡屡碰壁,但是后来没有隔板了,大鲨鱼却裹足不前不再攻击小鱼。文段通过一则故事,话题落脚在大鲨鱼因为思维被固化而错失机遇上,接下来应围绕“如何突破思维定势把握机遇”这一话题进行论述。第二步,对比选项。只有D项与此话题一致。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下文话题的推断。解答本题需要了解文段是通过科学家的实验意在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故下文内容应最能体现这个实验所反映的道理。文段介绍了科学家的实验:大鲨鱼刚开始欲捕食小鱼被玻璃隔板挡住了,后来把玻璃隔板移开后,大鲨鱼却不再攻击小鱼了。这个实验形象地反映了思维定式的影响。D项的“需要新思维”是这个实验给人们的启迪,最可能在下文论述。A项的“不同种族”就事论事,未涉及实验背后的道理,且“和谐共处”无法推出,排除;B项强调的是不创新的危害,这一点在文段已有体现,不会在下文重复强调,排除;C项“影响不大”与鲨鱼的例子相悖,排除。故本题选D。18.广告是指为了商业目的,由商品或服务之生产、经营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或一定公之于众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其经营的商品或服务予以宣扬的公开活动。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广告活动的选项是:

A.江西某酒品有限公司,给其客户寄送五洋牌陈年黄酒的品种规格及价格清单表

B.某县自来水厂厂长就其自来水水质受污染情况,在县电视台上予以公开说明

C.某奶品公司就其绿健牌150毫升装酸乳的质量问题,召开新闻说明会

D.某大型集团公司为首届环鄱阳湖自行车大赛提供赞助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广告活动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目的、手段、结果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广告定义的关键信息:为了商业目的。

A项,给客户寄送黄酒的品种规格及价格清单表,是为了商业目的直接对其经营的商品予以宣扬,符合定义。

B项,就自来水水质受污染情况予以公开说明,并非为了商业目的,不符合定义。

C项,就其产品的质量问题召开新闻说明会,是为了商业目的直接对其经营的商品予以宣扬,符合定义。

D项,为自行车大赛提供赞助,是为了商业目的间接对其经营的商品或服务予以宣扬,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为了商业目的;

②一定媒介或一定公之于众的形式;

③直接或间接地对其商品或服务予以宣扬。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酒品公司出于促使客户购买的“商业目的”,给客户寄送品种规格及价格表,属于“通过一定媒介,直接地对其商品予以宣扬”,符合定义;

B项:自来水厂厂长就污染问题公开说明,是就该事件的处理,并非“为了商业目的”,不符合定义;

C项:奶品公司出于宣传产品质量的“商业目的”,召开新闻说明会,属于“通过一定媒介,间接地对其商品予以宣扬”,符合定义;

D项:公司出于宣传自己、提高知名度的“商业目的”,为赛事提供赞助,属于通过“通过一定媒介,间接地对其商品予以宣扬”,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19.宋·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依次解释诗中带横线的词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仔细寻找

纷乱的人生B.长度单位

纷乱的人生C.长度单位

浮动的云彩D.仔细寻找

浮动的云彩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依次解释诗中带横线的词语正确的一项。第二步,对比选项。《登飞来峰》诗中的“千寻塔”是指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故第一空的“千寻”是指长度单位。诗句中的“浮云”字面意思是指在山间浮动的云雾,诗人借指人生中碰到的挫折、障碍、纷乱的世事。故理解为“纷乱的人生”符合语境。因此,选择B选项。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基期中,6级岗工资总额大于1—5级岗位工资总额之和B.报告期职工数较基期减少主要是因为2、4级岗位职工数的减少C.与各级岗同类数据相比,报告期的1级岗位职工数和6级岗位职工工资总额较基期变化幅度最小D.职工数按岗位1—6级,由上向下排列,并不呈现金字塔结构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选出正确的一项。第二步,A选项,和差比较,根据图1可得,在基期中,6级岗工资总额为335万元,1—5级岗工资总额之和为150+112+102+60+28>335,所以6级岗工资总额应小于1—5级岗位工资总额之和,错误。B选项,直接读数,根据材料图2可看出,职工数减少的级数分别为2级岗、4级岗、5级岗,其中5级岗减少的最为明显,并非2级岗和4级岗,错误。C选项,增长率计算比较,根据图2可知,1级岗位职工数报告期为24,基期为24,无变化,正确。根据图1可看出,6级岗位职工工资总额增长量为350-335=15(万元),由于基期量比其他级别大很多,所以6级岗位最小,正确。D选项,直接读数,根据图2可看出1—6级岗位人数逐级递增,呈金字塔结构,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21.北京城最早的基础是唐代的幽州城。在此后的一千年中,北京曾经有过四次大规模的发展,或扩建,或新修,分别为金代的中都、元代的大都、明代早期所修的内城及中叶以后所建的外城。北京的凸字形城墙就是这样完成的。清代承继了明朝的北京,对城市的整体布局系统未加改动,一直到了现代。根据这段文字,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北京城首次大规模发展是在元代B.北京城在明代早期扩建了外城C.北京城的凸字形城墙形成于明代D.北京城的整体布局在历史上没有大的改动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结合选项,在文段中找到与之对应的信息,并进行一一对照,从而判断其说法是否正确。同时,需要注意,这类题目常见的错误类型包括无中生有、过于绝对、颠倒黑白、偷换概念等。由文段“北京曾经有过四次大规模的发展,或扩建,或新修,分别为金代的中都、元代的大都、明代早期所修的内城及中叶以后所建的外城”可知,北京城首次大规模发展是在金代,且北京城在明代中叶以后扩建了外城,A、B两项不正确。由“明代早期所修的内城及中叶以后所建的外城……北京的凸字形城墙就是这样完成的”可知,C项表述正确。由末句可知,文段说的是清代以后北京城的整体布局没有大的改动,而不是“历史上”没有。D项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北京曾经有过四次大规模的发展,或扩建、或新修,分别为金代的中都、元代的大都、明代早期所修的内城及中叶以后所建的外城”,选项中将“金代”偷换为“元代”,属于偷换概念,与原文不符。B项对应“明代早期所修的内城及中叶以后所建的外城”,选项中将“明代早期所修的内城”偷换为“明代早期扩建了外城”,属于偷换概念,与原文不符。C项对应“明代早期所修的内城及中叶以后所建的外城,北京的凸字形城墙就是这样完成的”,符合原文。D项对应“清代承继了明朝的北京,对城市的整体布局系统未加改动,一直到了现代”,文段说的是“清代继承了明朝的北京之后未加改动”,并非“历史上没有大改动”,属于曲解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北京城首次大规模发展是在金代,A项错误;北京城在明代中叶以后修建的外城,B项错误;北京城的整体布局系统在清代以后没有大的变动,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22.点唱机∶歌曲∶歌厅A.X光机∶胸片∶病房B.验钞机∶钞票∶银行C.签到机∶考勤∶公司D.幻灯机∶影片∶影院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在“歌厅”中用“点唱机”点“歌曲”,其中“点唱机”是工具,“歌曲”是对象,“歌厅”是具体地点,三者为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X光机”是拍“胸片”的工具,但其对应地点是医院,而不是“病房”,排除;B项:在“银行”中用“验钞机”数“钞票”,“验钞机”是工具,“钞票”是对象,“银行”是具体地点,三者为对应关系,和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在“公司”用“签到机”记录“考勤”,“签到机”是工具,“考勤”是对象,但“公司”不是具体明确的地点,是一个地点概念,排除;D项:“影院”里播放“影片”使用的工具是放映机,而不是“幻灯机”,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23.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0小时后两车相遇,此时甲车比乙车多行了100千米,8小时后,甲到达B地,若乙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问乙再过多长时间到达A地?A.3小时B.3.5小时C.4小时D.4.5小时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础行程类。第二步,根据甲乙10小时相遇后,甲再用8小时到达B地,可知乙10小时的路程等于甲8小时的路程,故甲10小时走完的路程乙需要×10=12.5小时,因此当甲到达B地后,乙还需要12.5-8=4.5(小时)才能到达A地。因此,选择D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础行程类。第二步,由“10小时后两车相遇,此时甲车比乙车多行了100千米”,可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了=10(千米);由“乙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可知甲车每小时行驶40+10=50(千米),则相遇时甲车行驶了50×10=500(千米)。第三步,相遇后,乙车还需=12.5(小时)才能到达A地,故当甲到达B地后,乙还需要12.5-8=4.5(小时)才能到达A地。因此,选择D选项。24.超声波是人们受到青蛙的启发而发现的。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在实际应用中又分为功率超声波及检测超声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密度较大的固体及液体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工业探伤、医用B超声、清洗、焊接、钻孔、碎石、杀菌消毒等。超声波是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研究蝙蝠发现的。故表述错误。25.婚姻和健康之间的联系是证据确凿的。不过我们还不太清楚到底是婚姻让人更健康还是反之。巴塞罗那自治大学通过研究20岁至69岁的人数据发现,在控制了收入、年龄和种族等因素后,已婚人士和单身人士之间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差距仍然存在,并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接下来,他们跟踪个人健康随着时间的变化,以分离出健康中受先天长期影响的部分。这让研究人员能够补充一个因素,即有来自于良好的基因的身体和个性特点的人本来就更有可能结婚。一旦考虑到这一点,在低于39岁的年龄组,已婚人士和单身人士的健康差距就消失了。这表明在年轻时,婚姻对健康没有影响,相反因果关系是倒过来的:数据表明先天健康会提高结婚的概率。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暂时还无法知道婚姻和健康之间的联系到底是什么B.岁数越大,已婚人士和单身人士之间的健康差距就越大C.50岁的已婚人士与单身人士之间不存在健康差距问题D.因为先天健康会提高结婚概率,因此已婚男士比单身男士更健康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不过我们还不太清楚到底是婚姻让人更健康还是反之”,符合文意,正确。B项对应“在控制了收入、年龄和种族等因素后,已婚人士和单身人士之间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差距仍然存在,并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B项缺少控制的条件,属于曲解文意,错误。C项对应“已婚人士和单身人士之间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差距仍然存在,并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属于曲解文意,错误。D项对应“这表明在年轻时,婚姻对健康没有影响,相反因果关系是倒过来的:数据表明先天健康会提高结婚的概率”,不存在因果关系,属于偷换逻辑,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26.法律之于民法相当于(

)之于(

)。A.实数;自然数B.定律;方法C.物理;公理D.华东;江苏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本题考查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民法是法律中的一种。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自然数是实数的一种,两者是种属关系,符合题意。B项,定律是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方法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两者无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不符。C项,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公理是经过人类长期反复实践的考验,不需要再加证明的命题,两者无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不符。D项,江苏省是华东地区的组成部分,两者是组成关系,与题干不符。第二步:再次标注答案故正确答案为A。27.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与电磁学不相关的是:A.街道两旁路灯的控制B.电视机显像管C.电磁炉D.漏电保护器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电磁学是研究电磁现象的规律和应用的物理学分支学科,起源于18世纪。广义的电磁学可以说是包含电学和磁学,但狭义来说是一门探讨电性与磁性交互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电磁波、电磁场以及有关电荷、带电物体的动力学等等。街道两旁路灯的控制采用的是电路并联技术,与电磁学不相关,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B项:显像管是一种电子(阴极)射线管,是电视接收机、监视器重现图像的关键器件。电视机显像原理是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加速与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偏转,体现了电磁学原理。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原因可参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漏电保护器,简称漏电开关,又叫漏电断路器,其原理是将它安装在线路中,把电网的线路和一次线圈连起来,脱扣器和二次线圈连起来,在设备运行正常时,线路中的电流保持平衡状态,互感器中的电流矢量之和是零。因一次线圈中无多余电流,因此不会感应到二次线圈,漏电保护器的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假如设备的外表层有漏电且有人触摸到时,它会在故障位置产生分流然后返还到变压器的中性点,导致互感器的电流不平衡,一次线圈有多余电流,此时二次线圈能感应到。当电流值超出漏电保护器限定的标准时就会自动打开脱扣,切断电源。利用了电磁学原理。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28.一只挂钟的秒针长30厘米,分针长20厘米,当秒针的顶点走过的弧长约为9.42米时,分针的顶点走过的弧长约为多少厘米?

A.6.98厘米

B.10.47厘米

C.15.70厘米

D.23.55厘米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在同一个表盘中,秒针顶点与分针顶点走过路程为两个同心圆,半径为各自的长度。1分钟等于60秒,即分针与秒针转过的圈数比为1∶60,根据秒针顶点走过的长度和其路径的周长,可算出秒针走过的圈数,根据比例计算出分针走过的圈数,进而求得其顶点走过的弧长,注意单位换算即可。以表盘中心为圆心,秒针顶点所在圆周长为2×3.14×0.3=1.884米,则秒针走了9.42÷1.884=5圈,即经过了5分钟,则分针走过了圆周。所求为(2×3.14×0.2)÷12=0.1047米=10.47厘米,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钟表问题。

第二步,设秒针顶点转的圈数为n,秒针顶点走过的弧长为9.42米即942厘米,根据弧长公式可得942=n×2π×30,令π=3.14,解得n=5。

第三步,秒针转1圈等价于分针走1分钟(即圈),则分针顶点走的弧长为(厘米)。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钟表问题,用比例法解题。

第二步,分针转一圈是1小时,1小时秒针转过了60圈。因此两者的圈数比为1∶60,而两者的半径之比为20∶30,因此弧长之比为(1×20)∶(60×30)=1∶90。那么当秒针走过了9.42米即942厘米的时候分针走过了942÷90≈10.47(厘米)。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分针一分钟走1个单位,秒针则一分钟走60个单位。假设分针走过的角度为,秒针走过的角度为,则,根据弧长公式(为弧长,r为半径,n为圆心角度数)可得,则厘米。

故正确答案为B。29.在科学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要想登上高峰,就必不畏艰险,不畏劳苦。要像愚公那样,既坚信高山可以挖平,又坚持每天挖山不止。这样,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多的“拦路虎”也能消灭。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登科学高峰要有愚公般的决心B.登科学高峰可能会遇到“拦路虎”C.登科学高峰没有平坦的路可走D.登科学高峰要不畏艰险和劳苦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提出对策“科学道路上要想登上高峰,就必不畏艰险,不畏劳苦”,紧接着举了愚公的例子进行类比说明,尾句指出带来的意义——“这样,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故文段对策是重点,意在强调“科学道路上要想登上高峰,就必不畏艰险,不畏劳苦”,对应D项。A项,“愚公”属于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排除;B项,属于尾句的意义效果部分,非重点,排除;C项,“没有平坦的路可走”位于首句对策之前部分,非文段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30.骡子∶耕畜∶犁地A.基因∶生命∶遗传B.衙役∶衙门∶当差C.鸬鹚∶水鸟∶捕鱼D.恒星∶宇宙∶发光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骡子”是“耕畜”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骡子”具有“犁地”的功能,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生命”具有“遗传”特征,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B项:“衙役”是“衙门”里的差役,二者属于工作地点对应关系,“衙役”与“当差”属于主谓关系,排除;C项:“鸬鹚”是“水鸟”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鸬鹚”具有“捕鱼”的功能,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恒星”是“宇宙”的一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恒星”与“发光”属于属性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31.下列行为构成犯罪的是:A.甲、乙、丙在道路上驾驶奔驰、宝马、奥迪跑车追逐,情节恶劣B.甲驾驶汽车以2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赛场上行驶C.乙于某晚喝了一箱啤酒,骑自行车回家D.丙于某晚喝了半斤白酒,开车回家参考答案:A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A项: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项,选项中甲乙丙三人在道路上开豪车追逐,情节恶劣,构成犯罪。A项正确。D项: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二)项,选项中丙属于酒驾,构成危险驾驶罪。D项正确。因此,选择AD选项。B项:甲在赛场上以220公里行驶汽车,属于合法的。不构成犯罪。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C项: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乙虽然喝酒,但是骑的是自行车,并不是机动车,故不构成犯罪。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32.明代学者王阳明训示儿子说:现在人的病痛,大多是因为傲;千罪百恶,都是从傲上来的,事实也说明,所有的人都不会相信自傲的人,也没有一个愿意与他不相信的人合作。

据此,可以推出:

A.谦虚的人总能避免人生的病痛

B.谁都不愿意与自傲的人合作

C.谁都愿意与谦虚的人合作

D.谦虚的人会获得所有人的信任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够由题干信息推出的一项,需要准确把握题干的细节信息,不要偏离题干所表达的意思,也不要扩大或缩小题干的范围。题干推理:①大多自傲的人→病痛;②自傲的人→不被相信→不被合作。

A项,谦虚的人即不自傲的人,根据题干推理①无法推出无法得到不自傲就没有病痛,该论述过于绝对,无法推出。

B项,根据题干推理②可知,自傲的人→不被合作,可以推出。

C项,谦虚的人即不自傲的人,否定题干推理②的前件,得不到必然结论,无法推出。

D项,谦虚的人即不自傲的人,否定题干推理②的前件,得不到必然结论,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键词“所有……都不……”,确定为集合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自傲→﹁被相信

②﹁被相信→﹁被合作

由①②递推可得:③自傲→﹁被合作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题干提到现在人的病痛,“大多”是因为傲,即并非“所有”的病痛都是因为傲,故无法推理得出“没有自傲就没有病痛”,排除;

B项:该项可转换为“自傲的人不会被合作”,翻译为“自傲→﹁被合作”,与③表述一致,可以推出;

C项:该项可转换为“谦虚的人会被合作”,谦虚即“﹁自傲”,是对③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D项:谦虚即“﹁自傲”,是对①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即得不到是否“获得所有人信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利用充分必要条件。

根据直言命题的推理规则,从“所有的人都不会相信自傲的人,也没有一个愿意与他不相信的人合作”可知,“所有自傲的人都不被相信,不被相信的人没有人愿意与他们合作”

翻译为“①自傲的人⇒不被相信,②不被相信⇒没有人愿意与他们合作”。

以上两个推导关系连接起来,可得到“③自傲的人⇒不被相信⇒没有人愿意与他们合作”。

第二步:

逐一翻译选项。利用逆否规则。

A项,-自傲的人⇒避免人生的病痛,题干中没有谈到人生病痛的问题,A项无法推出;

B项,自傲的人⇒没有人愿意与他们合作,与题干推导关系一致,可从题干推出;

C项可翻译为,-自傲的人⇒-没有人愿意与他们合作,

D项可翻译为,-自傲的人⇒-不被相信,C、D两项的推导关系中,“-自傲的人”是否定题干推导关系③的前件,否前件无法推出否后件,C、D项无法推出。

故正确答案为B。33.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生命之河。(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国情省情。塔里木河,发源于天山山脉及喀喇昆仑山,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穿过阿克苏、沙雅、库车、轮台、库尔勒、尉犁等县(市)的南部,最后流入台特马湖。故表述正确。34.地球的第一代大气以()为主。

A.氧和氦

B.氢和氧

C.氢和氨

D.氢和氦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D项正确,地球大气的演化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在大气三代。原始大气,即第一代大气,它是以宇宙中最丰富的轻物质氢气、氦气和一氧化碳为主。次生大气,是地球逐渐冷却以后,由于造山运动、火山喷发和从地幔中释放出地壳内原来吸附的气体所形成的大气,次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甲烷、氮、硫化氢和氨等一些分子量比较重的气体。现在大气是由次生大气转化为现在的大气,它同生命现象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主要成分有为氮、氧、氩、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故正确答案为D。35.王军:因为李杰是优秀运动员,所以,他有资格进入名人俱乐部。陈明:但是因为李杰吸烟,他不是年轻人的好榜样,因此,李杰不应被名人俱乐部接纳。陈明的论证使用了以下哪项作为前提?I.有些优秀运动员吸烟;Ⅱ.所有吸烟者都不是年轻人的好榜样;Ⅲ.所有被名人俱乐部接纳的都是年轻人的好榜样。A.仅IB.仅ⅡC.仅IIID.仅Ⅱ和III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哪项作为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李杰不应该被名人俱乐部接纳。论据:李杰吸烟,不是年轻人的好榜样。第三步,辨析选项。Ⅰ.有些优秀运动员吸烟,但无法得知吸烟是否就不是年轻人的好榜样,就不应被名人俱乐部接纳,不是李明论证的前提。Ⅱ.吸烟者不是年轻人的好榜样,论据“李杰吸烟”,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到:“李杰不是年轻人的好榜样”,所以不应该被名人俱乐部接纳,是李明论证的前提。Ⅲ.所有被名人俱乐部接纳的都是年轻人的好榜样,翻译为:被名人俱乐部接纳→年轻人的好榜样。论据“李杰不是年轻人的好榜样”,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李杰不应该被名人俱乐部接纳”,建立了论点“俱乐部接纳”与论据“年轻人榜样”之间的联系,是李明论证的前提。因此,选择D选项。36.某校按字母A到Z的顺序给班级编号,按班级编号加01、02、03

给每位学生按顺序定学号,若A~K班级人数从15人起每班递增1名,之后每班按编号顺序递减2名,则第256名学生的学号是多少?A.M12B.N11C.N10D.M13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列问题。第二步,该校班级的人数先递增后递减。A~K共11个班级,由每班递增1名,可知K班人数为15+10=25(人),故A~K班总人数为=220(人)。第三步,由之后每班递减2名,可知L班人数为25-2=23(人),此时剩余人数为256-220-23=13(人),即为M班编号13的学生,故第256名学生的学号为M13。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由题意知,A~K班级人数是首项为15,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根据,K班级人数人。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A~K班级总人数为人。由K班之后每班递减2人可知:K班之后班级人数是首项为25,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则L班人数人,此时A~L班级总人数为,不满足题意,依次往下,M班人数人,此时A~M班级总人数为,可知第256名学生的学号为M。距离256为,因此第256名学生的学号为M13。故正确答案为D。37.5,9,11,17,(

)A.21B.22C.26D.30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隔项做差。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猜测差数列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8+2=10,则所求项为11+10=21,验证选项,满足规律。因此,选择A选项。38.有了社会契约,人们失去的是其自然的自由,以及他们愿意拿什么就拿什么的绝对的权利;通过社会契约,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以及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的法定权。在权衡利弊的时候,如果要避免出现错误,我们必须清楚地辨明什么是自然的自由以及什么是文明的自由——自然的自由只受到个人实际力量的控制,而文明的自由却受到公众意志的限制。步入文明社会,人类获得了道德自由,仅这一点就使人类成了自身的主宰。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契约规定了自然的自由和文明的自由各自的界限B.社会契约强调的是有约束而非完全的自由C.人们只有服从社会契约才能获得文明的自由D.社会契约赋予人们文明的自由、限制自然的自由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文段只阐述了何为自然的自由、何为文明的自由,A项,“各自的界限”未提及,且其定义也非社会契约所规定的,而是实际存在的,排除;B项,由“有了社会契约,人们失去的是其自然的自由”“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可知,“有约束而非完全的自由”表述正确,当选;C项,“只有······才······”的逻辑关系文段未提及,且“服从社会契约”文段也未提及,排除;D项,“限制自然的自由”与原文“失去自然的自由”概念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通过社会契约,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以及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的法定权”可知,“规定了自然的自由”说法有误。B项,由文段第一句话可知,社会契约使人失去了自然的自由,并非获得完全的自由,说法正确。C项,“只有……才……”说法过于绝对,无法从文段推出。D项,由“自然的自由只受到个人实际力量的控制”可知,说法有误。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规定……各自的界限”文段中没有提到,属于无中生有。B项对应“通过社会契约,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文明的自由却受到公众意志的限制……”,符合文意。C项对应“通过社会契约,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以及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的法定权”,“只有……才……”的逻辑关系文段未提及,属于强加条件关系,且“服从社会契约”文段也未提及,与文意不符。D项中“限制自然的自由”与原文“失去自然的自由”概念不一致,属于偷换概念,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39.奖励:罚懒(

)A.择优:汰劣B.推三:阻四C.取长:补短D.瞻前:顾后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奖励是指一种激励手段,罚懒是指一种惩罚措施,二者为反义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择优指选择优秀的,汰劣指淘汰不好的,二者为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B项:推三和阻四都是指找借口推脱的意思,二者为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取长指吸取别人的长处,补短指弥补自己的不足,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瞻前指向前看,顾后指向后看,二者为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纵向比较A、D两项,择优和奖励都是针对于比较优秀的人,罚懒和汰劣都是针对于落后的人,而瞻前顾后多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A项与题干关系更为一致。故正确答案为A。40.农药∶污染A.太阳∶温度B.运动∶健康C.噩耗∶悲痛D.电脑∶辐射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农药”可能产生“污染”,二者属于或然因果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太阳”斜射角度的不同会导致“温度”的变化,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对应方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B项:“运动”可能带来“健康”,二者属于或然因果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噩耗”必然导致“悲痛”,二者属于必然因果对应关系,排除;D项:“电脑”必然导致“辐射”,二者属于必然因果对应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41.下列关于隐形飞机的原理,说法错误的是:A.外层涂料的颜色为天蓝色或者银白色,以避免被雷达发现B.隐形飞机采用非金属材料或者雷达吸波材料,吸收而不是反射雷达波C.改进发动机的进气道和尾喷口等所有能产生镜面反射的表面,以减少对雷达波的反射D.除了发动机、电子设备等部件,其他飞机上的部件用透波材料来制作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常识法解题。将飞机涂成天蓝色或者银白色,其在天空中飞行人的肉眼会看不清,但是雷达并非人眼,不免有掩耳盗铃之感,其显然错误。隐形飞机往往涂成黑色或深蓝色,进行隐蔽,避免被发现。A项错误,其他三项均正确。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隐形飞机原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隐形飞机设计的目的是让雷达无法侦察到飞机自身的存在。由于浅色几乎不吸收雷达波,会将飞机自身反射给雷达,容易被雷达侦察,所以隐形飞机都是以深色尤其是黑色为主,选项表述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A项错误,隐形飞机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吸收雷达波,让雷达无法对其进行侦查。由于浅色几乎不吸收雷达波,深色更容易吸收雷达波,且黑色材料不易反光,因此,现阶段的隐形战机都是以深色为主。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42.修炼挨批评这项基本功,要有虚心接受的气度。接受批评,就要拿出虚心以待、胸怀若谷的姿态,砥砺

、从善如流的自觉。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见贤思齐B.洗心革面C.兼听则明D.闻过则喜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根据顿号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与“从善如流”构成并列关系,表示听取正确的意见、接受善意的规劝之意,D项“闻过则喜”意为听到批评意见就喜悦,比喻乐于接受他人规劝,符合文意,当选。A项“见贤思齐”意思是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文段没有体现出要向德才兼备的人看齐之意,排除;B项“洗心革面”意为除去邪思杂念,改变旧日面目,比喻彻底悔悟,改过自新,文段并无改过自新之意,排除;C项“兼听则明”指多方听取意见才能辨明是非得失,侧重意见,文段强调批评,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每一位同志都要修炼好挨批评的基本功》43.①干细胞的重要性奠定了其在医药卫生、科技产业、国防等领域内的重要地位②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之初就宣布取消前任总统对干细胞研究的限制③干细胞因其在生命科学、新药试验和疾病研究这三大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作用受到全世界医学界和政治人物的关注④2009年,美国FDA批准了世界上首次人类胚胎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⑤因此,干细胞的研究、开放和应用可以看作是人类的健康工程,预期在未来几年内会有很大的飞跃⑥现在人们已经发现,癌症、糖尿病、帕金森氏症、心脑血管病、组织器官纤维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一系列疾病都可能是干细胞数量减少或结构功能变异引起的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③②①⑤⑥④B.①⑤③②⑥④C.③②④⑥①⑤D.①⑤⑥④③②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首先对比选项判断首句,①、③首句特征不明显,不好判断;进一步观察发现,②论述美国取消对干细胞研究的限制,④指出美国批准了首次利用干细胞的临床实验,两者话题一致,符合前后逻辑关系,构成捆绑,对应C项。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③句介绍干细胞的重要作用,①句说干细胞的重要性奠定了重要地位,①句是对③句话题的承接,故①句不能作首句,首句为③,可排除B项和D项。第二步,比较A项和C项。⑤句展望干细胞未来的前景,⑥句论述现在的发现,按照时间顺序,应先论述现在的状况,再展望未来,⑥句应在⑤句前。排除A项,答案锁定C项。第三步,验证选项。C项语意连贯,逻辑通顺。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排序。第一步,快速浏览6个句子并观察选项。第二步,根据首句较难入手,可句子中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确定分句顺序。本题抓住几个关键词语就能快速得出答案。由⑥“现在人们已经发现”和⑤“预期在未来几年内会”可知,⑥应排在⑤的前面,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且⑤以“因此”开头含有总结意,放在段尾也合适。故本题选C。44.风是水平运动的空气,空气产生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上各纬度所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而形成的。(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风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分量。故表述正确。45.①虚心接受批评的人,不为眼前的一时之气所累,他们有着常人所不及的目光和气度,在生活中往往显得____,拥有更高的威望。②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的言谈举止所传递出的信息如同密码一样纷乱,需要我们用敏锐的目光去发现,用睿智的心智去破译,正所谓察言观色、____。A.卓尔不群见微知著B.鹤立鸡群鉴往知来C.曲高和寡见始知终D.独占鳌头见仁见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成语的填空。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卓尔不群”可与第一句中“不为一时之气所累”、“常人所不及的目光和气度”形成搭配;而在句2中,“见微知著”也可以和“敏锐目光”形成呼应,故正确选项是A。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鉴往知来,指根据以往的情形便知道以后怎样发生变化。第二句中并不涉及和过去相比,而是对当下事物大小的辨别,所以并不合适,B项错误。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它一般不用来形容人,而是物,所以C项也使用不当。见始知终:指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独占鳌头:

比喻那些在各个领域获得第一名的人。而句子中并没有强调第一或者头名,所以D项也不合适。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他们有着常人所不及的目光和气度”可知,该空应体现“虚心接受批评的人要超出常人”。A项“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符合文意。B项“鹤立鸡群”比喻仪表或才能在人群里很突出,符合文意。C项“曲高和寡”指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少,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独占鳌头”指取得第一名,文段没有强调“取得第一名”这一含义,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空格前的标点符号“、”可知,该空应与“察言观色”语义相近,构成并列关系。“察言观色”指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A项“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与“察言观色”语义相近,符合文意。B项“鉴往知来”指根据以往的经验,推测未来的发展,文段没有体现出“以往和未来”这一含义,“鉴往知来”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因此,选择A选项。46.惭愧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对好的行为和圣贤的深入了解,内心产生一种以圣贤为榜样,以好的行为为准绳,并且拒绝不符合圣贤和好的言行的心理品格;当这种心理品格植根后,个人如果出现行为上的背离,内心就会产生一种良心自责感。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惭愧的一项是:A.甲在寒冬季节将水洒在楼道,后来担心水冻成冰后给他人带来伤害,内心非常歉疚B.乙考试作弊,一直担心事情暴露后会遭到大家的谴责和批评,内心忐忑不安C.丙在背后说同学坏话,事后想起书中关于“真、善、美”的种种阐释,内心觉得很不安D.丁偶然听了某道德楷模的讲座,内心对该道德楷模产生一种敬佩的感觉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对好的行为和圣贤的深入了解”、“以圣贤为榜样,以好的行为为准绳并且拒绝不符合圣贤和好的言行的心理品格”、“在心理品格植根后”、“如果出现行为上的背离”、“会产生一种良心自责感”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甲内心歉疚的原因是寒冬季节洒水会给别人带来伤害,而不是因为背离了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