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第一部分概述 1第一章方案编制概述 2第一节编制目的、范围及适用期 2第二节编制依据 6第三节编制工作情况 10第四节上期方案执行情况 12第二章矿区基础条件 17第一节自然地理 17第二节矿区地质环境 21第三节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权属 33第四节矿区生态环境现状(背景) 41第二部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54第三章矿产资源基本情况 55第一节矿山开采历史 55第二节矿井生产现状 56第三节矿井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66第四节矿区查明的(备案)矿产资源储量 76第五节对地质报告的评述 81第四章矿床开采 83第一节开采方案 83第二节防治水方案 95第五章矿床开采 102第一节地下开采 102第六章选矿及尾矿设施 114第一节选矿方案 114第二节尾矿设施 118II第七章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 119第一节主要安全因素分析 119第二节配套的安全设施及措施 119第三部分矿山环境影响(或破坏)及评价范围 137第八章矿山环境影响评估 138第一节矿山环境影响评估范围 138第二节矿山环境影响(破坏)现状 144第三节矿山环境影响预测评估 179第九章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的适宜性 228第一节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及水环境污染治理的可行性分析 228第二节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与破坏治理的可行性分析 231第三节土地复垦适宜性及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231第四部分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 245第十章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目标、任务及年度计划 246第一节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原则、目标、任务 246第二节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年度计划 249第十一章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 259第一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259第二节含水层破坏防治及矿区饮水解困工程 269第三节地形地貌景观保护与恢复工程 269第四节土地复垦工程及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270第五节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295第六节监测工程 299第五部分工程概算与保障措施 307第十二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308第一节新建矿山基建费用估算 308III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308第三节土地复垦经费估算 323第四节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经费估算 342第十三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348第一节保障措施 348第二节效益分析 355第三节公众参与 358第六部分结论和建议 363第十四章结论 364第十五章建议 371IV附件:1、矿山企业编制委托书;2、矿山企业承诺书;3、编制单位承诺书;4、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5、编制人员身份证复印件;6、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生产要素公告;7、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国土资储备字[2011]503号”文《山西省宁武煤田平鲁区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兼并重组用)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及山西省地质矿产科技评审中心“晋评审重组储字[2011]339号文”评审意见书;8、山西中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晋中勤审字[2020]09号”文件《山西省平鲁区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2019年度矿山储量年报》审查意见书;9、山西华美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I20171016HMA0001号”文件《关于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9-2号煤层瓦斯涌出量预测的批复》及审查意见;10、煤尘爆炸性和自燃倾向性检验报告;11、山西华美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I20171025HMA0001号”文件《关于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变更开采9-2号煤层初步设计的批复》及评审意见;12、山西华美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华美奥能源发[2018]65号”文件《关于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变更开采9-2号煤层初步设计(变更)批复》;13、山西华美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华美奥能源发[2017]23号”文件《关于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年选煤厂项目竣工验收的批复》;14、山西华美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华美奥能源发[2020]52号”文件《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报告的批复》及评审意见;15、山西华美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华美奥能源发[2019]53号”文件《关于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2、4、5、8号煤层可采性论证报告的批复》及评审意见;16、煤矸石外排合同;V20、六部门核查文件;21、山西源通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源通方案审字[2011]第069号文《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书;22、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出具的《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评审表》备案号:晋国土资环(矿)备[2012]0562号(煤);23、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出具的《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0.9Mt/a)整合项目土地复垦方案》评审表;24、上期生态备案表;25、公众参与调查表;26、CGCS2000坐标转换成果表。VI附图:序号图纸名称图纸编号编号1井田地形地质图(矿井地面总布置图)1:500024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1:500039-1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2-21:500049-2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2-31:500054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69-1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3-21:50007地面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50082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及底板等高线及图1:500094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及底板等高线及图5-21:50005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及底板等高线及图5-31:50008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及底板等高线及图5-41:50009-1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及底板等高线及图5-51:50009-2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及底板等高线及图5-61:500011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及底板等高线及图5-71:50009-1号煤层储量损失图1:50009-2号煤层储量损失图6-21:500011号煤层储量损失图6-31:50009-1号煤层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1:50009-2号煤层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7-21:50002011号煤层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7-31:500021井田开拓方式剖面图7-41:200022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平面图1:500023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91:500024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1:500025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布置图1:500026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027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基本农田分布图1:1000028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土地损毁预测图1:1000029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土地复垦规划图1:1000030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植被类型分布图1:10000第一部分概述12第一章方案编制概述第一节编制目的、范围及适用期一、编制原因2011年山西省第二地质工程勘察院编制完成了《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治理方案》(适用期为2011~2016年),已经过期,需要进行续编。基于以上原因,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办发[2015]28号文《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工作的通知》和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提纲(试行)的通知》(晋自然资函[2020]414号)和山西省自然资源厅2021年1月18日下发的文件《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及审查工作的通知》(晋自然资发〔2021〕1号);为了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委托“山西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承担《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煤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工作。二、编制目的为指导矿山开拓开采、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为自然资源和环保主管部门矿政管理和日常监管提供依据。三、矿山概况(一)矿山企业位置、行政隶属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位于朔州市平鲁区下面高乡西部约2.6km处的冯家岭一带,距井坪镇直距19km,行政区划隶属平鲁区下面高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2000坐标)112°27′58″~112°29′05″,北纬39°28′00″~39°29′08″。(二)交通3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距朔州市约22.0km,与朔州市平鲁区均有公路相接。且有公路与大(同)—运(城)二级公路干线相衔接,南到太原235km,北到大同130km。便利的交通条件使该矿把生产的原煤可通过公路直接运往神头第一、(三)企业性质与隶属关系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交通位置图4隶属关系:山西华奥美能源集团公司。(四)采矿许可证证载内容和范围C4年1月24日,证载生kmm8个拐点圈定,见表1-1-3-1:(五)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2020年8月17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为该矿颁发了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为(晋)MK安许证字[2020]X127Y3B4),许可范围为煤炭开采,开采9-2号煤层,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90万吨/年。有效期自2020年8月17日至2023年8月16日。2017年1月20日,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为该矿颁发了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40000X024302741),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为:煤炭开采、煤炭销四、基准期和适用期的确定(一)基准期的确定冯西煤矿为生产矿山,基准期自评审通过之日当年1月1日起算,即2020年1月(二)方案适用期方案的适用期依据矿山开采服务年限确定,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剩余服务年5表1-1-3-1矿区坐标统计表坐标系统1980西安CGCS2000CGCS2000CGCS2000中央经线三度带111度三度带111度六度带111度经纬度点号纵坐标X(m)横坐标Y(m)纵坐标X(m)横坐标Y(m)纵坐标X(m)横坐标Y(m)纬度B(DMS)经度L(DMS)14375953.02037626029.2904375959.19637626144.9374375959.19619626144.93739.302975881112.28001762424375953.01037627649.3104375959963437595996339.302889763112.29079660434375053.00037627649.3104375059963437505996339.295972445112.29073448444375053.00037627479.3104375059962437505996239.295981527112.29002320554373952.99037627479.3104373959963437395996339.292415915112.28594741564373952.99037626529.2904373959940437395994039.292466430112.28197308274374953.00037626529.3004374959949437495994939.295707916112.28204151084374953.01037626279.2904374959938437495993839.295721183112.2809954746编制依据一、政策、法规1、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9]98号文件“关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的通知”;3、《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61号);4、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晋国土资发[2010]185号);5、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2011年6月20、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国土资规[2016]21号文“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7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21、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工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计价依据调整办法的通知》(办水总[2016]132号);22、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整治工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计价依据调整过渡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7]19号);23、《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晋政发24、《山西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提取、存储和使用管理的通知》(晋财煤[2012]21号),2012年4月27日;25、《山西省财政厅关于煤炭企业自行决定提取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的通知》(晋财综[2017]66号,2017年8月11日);26、《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晋环生态[2017]196号,2017年12月26日);27、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提纲(试行)的通知》(晋自然资函[2020]414号);28、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及审查工作的通知)》(晋自然资发[2021]1号);二、规程、规范1、《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15);2、《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2017年5月);3、《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4、《煤矿安全规程》(2016年版)及相关法规;6、《煤矿防治水细则》(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防治水细则》的通知煤安监调查〔2018〕14号);7、《煤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8、《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9、《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2015.9;10、《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2006.9;811、《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GB/T32864-2016),2016.3;1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2006.9;13、《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2006.9;1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15、《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16、《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2003]67号);17、《水土保持工程造价编制指南》(水利部[2003]67号文);18、《工程勘查设计收费标准》(国家计委、建设部[2002]10号文);19、《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2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21、地下水监测规范(SL183-2005);2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23、《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306-2013);24、《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TD/T1007-2003);2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26、《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一部分:通则》,(TD/T1031.1-2011);27、《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三部分:井工煤矿》,(TD/T1031.3-2011);与恢复治理方案(规划)编制规范(试行)》(HJ652-2013);29、《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GB95-2012);DB);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2013修改34、《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35、朔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朔政办发〔2018〕31号“关于印发朔州市大气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2018年6月19日);9018〕38号“关于印发朔州市水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2018年7月4日);37、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平政办发〔2017〕47号“关于进一步控制燃煤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通知”(2017年10月15日);38、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平政办发[2018]38号“关于印发朔州市平鲁区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2018年7月26日);39、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平政办发[2018]37号“关于印发朔州市平鲁区水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2018年7月26日);40、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政府平政发〔2018〕106号“关于印发朔州市平鲁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2018年9月13日);41、朔州市人民政府朔政办发〔2020〕9号“关于印发朔州市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决战计划的通知”(2020年3月20日)。三、文件、技术资料及其他依据2、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生产要素公告;3、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编制的《山西省宁武煤田平鲁区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兼并重组用)》及评审意见书;4、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国土资储备字[2011]503号《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5、煤尘爆炸性和自燃倾向性检验报告;6、山西中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晋中勤审字[2020]09号文件《山西省平鲁区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2019年度矿山储量年报及审查意见书》;7、山西华美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I20170816HMA0001)号文件《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的批复》;8、山西华美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I20171025HMA0001)号文件《关于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变更开采9-2号煤层初步设计的批复》;9、山西华美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华美奥能源发[2018]65号号文件《关于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变更开采9-2号煤层初步设计变更的批复》;10、2011年山西省第二地质工程勘察院编制完成的《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治理方案》(适用期为2011-2016年)以及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出具的《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评审表》备案号:晋国土资环(矿)备[2012]0024号(煤);11、上期《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0.9Mt/a)整合项目土地复垦方案》以及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出具的《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0.9Mt/a)整合项目土地复垦方案》评审表;12、《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年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13、《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其批复,2012年9月;计》及其批复,2015年1月;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0.9M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及其批复,2016年6月;17、《平鲁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18、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基础资料。三节编制工作情况一、工作部署充分搜集利用该项目评估区有关的水文、气象、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土地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等资料,在分析研究已有相关资料和对建设项目分析的基础上,对评估区进行1:5000比例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土地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调查,查明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土地开发利用现状、生态环境现状,对评估区采矿影响范围进行现状和预测评估。二、工作流程本次方案评估工作流程、方法主要有:(一)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充分收集、分析、整理区域及用地区的已有资料,用以了解掌握区域及用地区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和生态环境现状,从而初步确定评估范围就评估级别。(二)实地勘察、调查对评估区进行1:5000比例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土地和生态环境调查,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和影响程度,查明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程度、规模,分析和确定评价要素,掌握地质灾害现状,判定潜在隐患;依据建设项目分析,调查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地质灾害形成条件。调查面积310.5hm2。调查了地质环境条件,对地质灾害形成要素、地质灾害、潜在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形成条件和对项目建设的危害程度进行了分析。(三)成果编制综合分析研究已有成果资料和本次环境地质调查成果,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并进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措施和费用预算,编制完成《山西省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煤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成果报告一份及相关附图(其中开发利用方案图件22张、地环图件3张、土地复垦图件4张、生态环境图件1张)。三、完成工作量评估工作自2020年4月5日开始,到2020年12月10日结束,历经资料搜集、野外调查、室内综合研究、报告与图件编制、成果数字化等工作阶段。其中2020年4月上旬完成了资料搜集,2020年4月中旬进行了野外调查工作,共搜集已有资料8份,完成环境地质调查面积310.5hm2,拍照28张,编写文字报告1份,附图31张。完成表1-3-3-1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资料文字报告份1张222环境地质调查调查面积hm2h310.5调查点个6评估面积hm2h254.85数码照片张283提交成果份29评估报告份1张31第四节上期方案执行情况一、上期开发利用方案执行情况本矿井于2011年由太原明仕达煤炭设计有限公司编织了《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供兼并重组用)》,山西源通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源通方案审字[2011]069号文予以评审通过;该方案确定该矿井设计生产规模置三个井筒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首采工作面布置在4号煤层,全矿井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该矿井已按照已批复的方案实施,但是由于后期为保障矿井接替,将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其余均与上期开发方案一致。兼并重组初步设计:考虑井田各煤层开采范围、原有工业场地及井筒落底点位置、煤层赋存特征、原有巷道布置、回采工作面装备水平、回采工作面年推进度等因素,矿井设两个主水平和两个辅助水平开拓开采全井田4、9-1、9-2、11号煤层的水平划分方案。一水平标高+1137m,开拓开采4号煤层,二水平标高+1070m,车场布置在11号煤层,联合开拓开采下组煤,9-1煤层设辅助一水平开拓开采,9-2煤层设辅助二水平开拓开采。二、上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执行情况(一)方案编制情况2012年3月,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编制完成了《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布置了期间采空区地面塌陷和地裂缝治理工程,潜在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和地形地貌景观恢复治理工程,另外还布置了对地质灾害隐患、含水层破坏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的监测工程,具体治理工程量表1-4-2-1上期方案5年适用期工程量统计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单位设计工程量完成情况说明工程措施1塌陷区剥离、回填表土m3274372019年前已经完成,2019-2020年由于塌陷尚未39.49hm2未治理2平整土方m354380.933裂缝区回填土方量m3621229.414削坡挖方m34390未治理,位于荒沟内,不影响沟谷流水通畅5清理崩塌、滑坡堆积物m341006浆砌片石排水明渠m3420完成二植物措施(一)矿山绿化及地表植被恢复工程1植树株26800完成2播撒草籽hm2h151.41三监测工程1地下水水位、水量、水温监测次240完成2水质化验次60未完成3采煤沉陷地面裂缝变形监测点2640完成4建筑设施的变形监测次2640完成5滑坡点监测次240完成(二)上期方案布置治理工程及工程量合理性分析上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适用期为2012~2016年,期间主要布置了地面塌陷治理工程、地裂缝治理工程,这两项治理工程布置的较为合理,针对地面塌陷和地裂缝通过治理可以有效的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期间还布置了崩塌滑坡治理工程,鉴于崩塌、滑坡的不确定性,只给出了工程量,没有给出具体位置,也没有说明治理工程的由来,不太合理。应明确一下,矿山应组织人员经常巡视检查,发现有对村庄、工业广场和矿区内道路造成威胁的崩塌滑坡进行治理,对位于荒沟内,无威胁对象(不影响沟谷流水通畅)的崩塌滑坡可以不予治理。期间方案中还布置了地形地貌景观的恢复治理工程,包括对枯死植被的补栽、补种,工业广场的绿化治理,这些工程较为合理。另外期间还布置了对地质灾害隐患、含水层破坏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的监测工程,布置情况较为合理。(三)方案实施情况上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适用期为2012-2016年,已经到期,经过现场调查和访问矿方工作人员,矿山为整合矿山,自2009年整合后至2019年一直生产,造成了采空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根据现状调查和矿方提供资料,截止2019年12月期间,矿方进行了矸石场矸石坝和截排水沟的施工,主副井和风井场地的边坡治理,大部分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的施工治理,采空区治理面积累计为123.73hm2。由于近两年 (2019-2020年)开采形成的塌陷裂缝区一直在活动,尚未治理,未治理面积27.92hm2。三、上期土地复垦方案执行情况(一)方案编制情况本矿井在兼并整合时编制过土地复垦方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11年11月对《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0.9Mt/a)整合项目土地复垦方案》出具了审核意见,该方案确定的损毁土地面积共232.04hm2(其中地表沉陷损毁230.38hm2,压其他林地1.07hm2、其他草地84.67hm2、裸地0.40hm2、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25hm2,灌木林地7.45hm2、其他林地1.07hm2、人工牧草地83.41hm2、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25hm2。复垦静态总投资1811.09万元,亩均静态投资5203.38元/亩,方案服务年限21.3年。(二)方案实施情况该方案适用期内,矿方根据实际生产对土地的损毁情况,实施了已有采空区地裂缝填充工程和废弃工业场地部分区域的绿化工程,具体介绍如下:地裂缝填充工程:矿方每年组织专门队伍对地裂缝和塌陷坑进行填充,目前已基本完成已有采空区的地裂缝治理,治理工程量和费用未统计。废弃工业场地绿化工程:经本次调查及矿方提供资料,矿井1号废弃工业场地西北治理费用未统计。已复垦区域未经过当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验收认可,所以仍纳入复垦责任范围,本方案对已复垦未验收的1号废弃工业场地西北角区域不再采取复垦措施,实施为期3年的管护(2020-2022年)。该方案适用期内,矿方未向当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缴纳过土地复垦费用。四、上期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实施情况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冯西煤矿”)于2011年11月组织编制了《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以号“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22家煤炭企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批复的函”。根据批复,上期生态方案设计总投资3448.15万元。通过上期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的实施,本矿得到有效治理,方案期实际方案期实际新增沉陷裂缝区面积0.36km2,恢复耕地面积0.289km2,恢复草地面积0.071km2;工业场地硬化面积15500m2,绿化面积28000m2,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上期《方案》中遗留的输煤道路旁1280m2边坡未治理,列入本期《方案》继续完成。上期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完成及投资情况见表1-4-4-1。表1-4-4-1上期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完成情况汇总表工程名称方案设计实际完成完成情况与本方案衔接设计投资(万元)实际投资(万元)1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对方案期内对采煤沉陷区耕地和草地采用填充塌陷裂缝、土地综合整治的方法对采煤破坏的耕地进行复垦,面积0.36km2;对采煤沉陷区道路通过接缝、混泥土铺设对井田內杏园村到冯家岭村长1700m,宽6m的村间小路进行修复。对方案期产生的沉陷、裂缝区进行了裂缝填充,充填面积对采煤破坏的土地已经进行复垦。对杏园村到冯家岭村的道路进行接缝、混凝土铺设。方案期实际新增沉陷裂缝区面积0.36km2,裂缝回填土方0.5031m3,土地平整土方量0.3877万m3,恢复耕地面积0.289km2,恢复草地面积0.071km2。成。6316222不稳定边坡治理工程方案期总共治理边坡2处,治理边坡表面积约3280m2。工业场地一侧裸露边坡已通过喷射10cm厚混凝土加固,防止零散土石下落;输煤通道旁挖方造成的边坡未进行治理。成-381.5213.53工业广场及运煤道路硬化绿化工程工业场地按功能区划实施硬化、绿化,硬化面积积为5400m2的运煤道路进行硬化绿化。在工业场地空闲处、道路两侧及办公场所前采取硬化、绿化美化措施,包括储煤场、运煤道路、生活水处理站周边及员工福利生活区的硬化及绿化,其中绿化面积3.3hm2,硬化面积1.57hm2。基本达到上期生态方案要求。成809.84煤矸石治理工程对场地进行平整,修建矸石坝,涵洞等矸石场基本设施,将矸石分层填埋、压实,修建排水沟、消力池和截洪沟等,并对填埋完成的区域进行植树绿化。由于矸石场已重新选址,目前矸石场位于工业场地南侧,矿方已对矸石场地修建了矸石坝、涵洞、截洪沟。矸石场已重新选址上期方案矸石为建设,后期环评选址新建矸石场满见土地复垦章节620784.555矿区生态园绿化工程对井田内东南部所属的下面高乡矿区生态示范园区内1.5km2的土地进行补种树苗或撒牧草籽绿化,增加矿区绿化率,美化环境。矿方已按上期方案要求对生态园示范区进行苗木补充种植,补充种植的苗木为油松、樟子松共2000棵,播撒牧草草籽1.5hm2。成566.852526矿区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监控中心,对矿区各项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及生态问题进行实时监控,对工程实施前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实时监控,建立相应的季报、年审制度等。本矿已按照上期生态方案要求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监控机构,以副矿长负责监管,配备环境保护日常管理和监测人员共计5人。购置了电脑、照相机、望远镜、GPS、全站仪等仪器,废气、大气、地表移动变形等监测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成439320第二章矿区基础条件第一节自然地理一、气象该区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寒冷、风沙严重为其特点。气温一般较低,年温差与日温差大为其特点,年平均气温5.4~13.8℃,绝对最高温度34.5℃,绝对最低温度-27.4℃,一般日温差在18~25℃以上。根据平鲁区1961~2019年系列气象资料,年降水量分配极不均匀,暴雨强度大,近年年降水量为330.9~495.0mm,年平均为426.7mm,每年集中在6~9月份,占全分钟最大降水量30.4mm(2001年6月24日),10分钟最大降水量16.0mm(2003年7霜冻期每年九月下旬始至次年四月,个别年为五月上旬,冻结深度一般在1.11m左右,最大为1.31m,无霜期107~175天。年蒸发量在1996.0~2132.7mm之间,一般为2066.7mm,从四月至六月,月蒸发量可达580mm。本区每年有风的时间占全年总时间的70%,平均每年出现40天左右的大风,飓风天有2天左右,风沙日在29天以上,多集中于冬春季节,风向多为西北,最大风速可达21.7m/s。二、水文特征本区河流属海河流域桑干河水系。西部边界以外有马关河,东部边界以外为马营河。井田内地表河流不发育,大小沟谷平时基本干涸无水,唯雨季时汇集洪水辗转向东、向西流入井田界外的马营河和马关河。矿区内地表无常年性流水,在矿区西部发育一条较大沟谷,流向由北向南,矿区内全长2.0km,上游窄,宽约10m,矿区下游变宽,最宽处30m,沟谷内常年无水,雨季有短暂水流。矿区工业广场位于该沟谷内,工业广场上游汇水面积2.86km2,工业广场建有排水涵洞,可以保障工业广场安全。图2-1-2-1矿区内沟谷分布图三、地形地貌矿区位于管涔山东麓,地表均被黄土覆盖,经长期切割冲蚀,形成了沟谷纵横的典型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纵观井田,主分水岭走向为南北向,从分水岭向两侧形成树枝状分布的冲沟,地形较为复杂。地形地势总体上呈东高西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北部的山梁上,高程为1405.2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部,高程为1274.9m,最大相对高矿区西部分布沟谷一及其支流,黄土梁与冲沟发育,沟谷呈宽缓“U”字形。沟谷切割深度较大,大多大于50m。沟谷边坡坡度较大,多介于20~70º之间,部分地段边坡近于直立。边坡主要由三层工程地质性质差异较大的岩土体组成。边坡上部及黄土梁峁顶部一般由第四系上更新统亚砂土、砂土组成,土质疏松多孔,具湿陷性,垂直节理发育;大多数沟谷边坡中部主要由第四系中更新统亚粘土、粘土组成,较致密、坚硬,隔水性较好;沟谷边坡下部主要由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砂岩与泥岩组成,风化破碎严重,泥岩多被风化成泥粉状。深切割、大坡角与泥质岩、粘性土、砂性土的边坡地层组合,导致矿区沟谷边坡在降水等各种因素影响下较易发生崩塌、滑坡。照片2-1-3-1矿区低中山区地形地貌工业场地位于矿区西南部沟谷一两侧坡地之上(见照片2-1-3-2),占地面积12.85hm2,相对高差15m,山坡岩性为下石盒子组砂岩与泥岩,植被覆盖率约20~25%。主要布置有调度室、浴室、机电设备库、选煤场、锅炉房、设备库、压风机房等;生活办公设施有办公楼、食堂、宿舍楼、中央变电所、篮球场等建、构筑物。照片2-1-3-2矿区工业广场照片20四、植被矿区自然植被以针茅属为主的草本植物,还有兴安胡枝子、百里香、蒿类等,局部山地有小片沙棘、黄花等次生植物,人工栽培树种有小叶杨和松树、卫矛。农田主要农作物为玉米、莜麦、胡麻、马铃薯、谷子、甜菜等,农业生产力低下,耕作制度照片2-1-4-1矿区内灌木林地五、土壤矿区土壤类型主要为淡栗钙土和栗钙土性土。矿区耕地土壤主要为淡栗褐土,土色灰黄,质地砂壤,块状结构,稍润紧实,石灰反应强烈,有效土层厚度在110cm左右,表土厚度约为25cm,表土以下有假菌丝体淀积,30~80cm处有不明显的钙积层;林地土壤主要为栗钙土性土,成土母质为黄土,有效土层厚度约90cm,表土层厚约20cm,表层有薄的枯枝落叶层及腐殖质层,碳酸钙呈假菌丝状在土体中部淀积,石灰反应强烈;草地土壤主要为栗钙土性土,土层薄,质地粗糙,土体干燥,植被稀疏,覆盖度较差。六、矿区及周围社会经济概况冯西煤矿位于下面高乡冯家岭村以西,矿区范围内无村庄分布。冯家岭村:位于矿区外西部1.2km处,约35户,149人,人均年收入为3370元。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一年生农作物。开采深井水作为饮矿井水源采用深井开采地下奥灰水,另外井下排水经处理后复用于井下消防洒水21和地面生产用水,水源可靠。1-6-1矿区附近村庄基本情况统计表村庄所在矿区位置户数(户)人口(人)人均纯收入耕地(hm2)饮水情况冯家岭村西部35337044.37深井水二节矿区地质环境一、矿井地质及构造(一)地层井田所在的平朔矿区位于宁武煤田的北端,宁武向斜为主干构造,伴生次一级褶曲。井田范围内均被黄土覆盖,根据井田范围内生产实际揭露情况并结合钻孔资料,对井田内地层层序、厚度、岩性及其变化情况由老至新简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为含煤地层的基底岩系。本组在井田内无出露。本组厚度约180.00m。主要为青灰—深灰色石灰岩、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夹有灰黄色泥岩、泥质灰岩和钙质泥岩。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本溪组厚度为28.95~42.77m,平均厚度为37.00m。岩性主要由灰色、灰白色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组成,中部一般有2层石灰岩,其中下部一层比较稳定,定为标志层K1,底部常见山西式铁矿呈鸡窝状赋存,在其上发育一层品位较高的铝土矿,最大厚度可达7~8m,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本组厚度为87.23~109.44m,平均100.23m,岩性由灰白色、灰色砂岩、灰黑色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中下部夹1~2层泥灰岩、钙质泥岩等。主要厚煤层赋存于本组顶部及底部,下部主要由煤、砂岩、粉砂岩夹泥灰岩组成,含9-1、9-2、11号三层主要可采煤层,10号一层不可采煤层;中部为一厚层砂岩带;上部为一厚煤层4号煤层及5、8号煤层,其中4、8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5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底部K2砂岩为标志层,本组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22本组厚度为48.64~78.79m,平均厚度为67.56m,主要由灰色、灰白色砂岩、砂质泥岩组成,中下部发育1~3层薄煤层,1、3号煤层均不可采、2号煤层局部可采。底界砂岩(K3)为灰白色粗粒砂岩,局部相变为含砾砂岩,本组与下伏太原组地层呈整合接触。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井田范围内本组地层呈杂色,揭露厚度58.22~103.42m,平均厚度为92.56m,主要为灰黄色、灰色中粗砂岩、粉砂岩与青灰色、紫灰色砂质泥岩、泥岩互层,含植物化石,底部为一层粗砂岩(K4)为标志层,与下伏山西组呈整合接触。6、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主要为红土及黄土,红土主要出露在河谷西侧,黄土为马兰期黄土,广泛掩盖全区,构成标准的黄土高原地貌景观,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厚3.88~43.70m,(二)构造井田总体为一背斜构造,背斜轴位于井田中部,轴向近南北向,倾伏于南,两翼地层倾向相反,倾角大小基本一致,井田内地层总体南部较陡,北部较缓。地层倾角为2°~5°。井田内发现有两条断层和两个陷落柱。F1断层:位于井田西部边界处,走向近南北向,倾向西,倾角80°,井田南部落差20~25m,往北落差逐渐变小,直到尖灭,巷道已揭露最大落差约15m,井田内延伸约1670m,运输巷揭露断层带宽约30m,回风巷揭露断层带宽约50m,暂未发现导水现象,井下开采中揭露,地表未见出露。F2断层:位于井田北部,F1断层东侧,走向北北西向,倾向南西西,倾角80°,落差5m,井田内延伸约200m。井下开采中揭露,地表未见出露。井下开采中发现了1个陷落柱直径约为89×78m,4号煤、9-1号煤均揭露。综上所述:井田构造属简单类。(三)岩浆岩井田内未发现岩浆岩侵入现象。(四)含煤地层井田范围内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山西组。23、太原组(C3t)11为全区可采煤层,5号为局部可采煤层,10号煤层不可采。按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由K2砂岩底至9-1号煤层顶,主要由煤、砂岩、粉砂岩夹泥灰岩组成,本段含9-1、9-2、11号三层全区可采煤层,10号一层不可采煤层。全区可采煤层,5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上段:由4号煤层底至K3砂岩底,本段含4号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主要由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粉砂岩组成,在其下部发育1~3层薄煤层,1、3均为不稳定不可采,2号煤层局部可采,含煤性较差。二、矿体特征(一)煤层特征本区含煤地层为山西组、太原组,见表2-2-2-1。1)山西组本组含煤1~3层,1、3号煤层均属不稳定、不可采煤层。2号煤层局部可采,平2)太原组0、11号。其中4、8、9-1、9-2、11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5煤层局部可采,10号为不稳定不可采煤层,煤层平均总厚34.40m,本组平均厚度为100.23m,含煤系数为34.32%。24表2-2-2-1井田煤层特征表层位煤层号煤层厚度(m)煤层间距(m)夹石层数顶板岩性底板岩性稳定性可采性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山西组10.247.84-47.3530.443.95-6.250粉砂岩细砂岩不稳定不可采20.32-3.370-4细砂岩砂质泥岩不稳定局部可采30-0.790.41砂质泥岩砂质泥岩不稳定不可采太原组45.906.609.3918.64595.08-6.305.61细砂岩中粒砂岩稳定全区可采50.770泥岩细砂岩不稳定局部可采80-2砂质泥岩中粒砂岩稳定全区可采6.76-7.427.062-6粗砂岩粉砂岩稳定全区可采9-25.44-5.625.533-6砂质泥岩细砂岩稳定全区可采1.94-4.713.61泥岩细砂岩稳定全区可采采煤层据井田内勘探的钻孔资料,可采煤层情况详见表2-2-2-2:表2-2-2-2可采煤层一览表层位煤层号煤层厚度(m)煤层间距(m)夹石层数顶板岩性底板岩性稳定性可采性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山西组20.32-3.3740-4细砂岩砂质泥岩不稳定局部可采太原组413.06-18.7315.9010-16细砂岩中粒砂岩稳定全区可采1.38-11.826.6050-1.730.770泥岩细砂岩不稳定局部可采7.13-11.269.3981.34-1.6930-2砂质泥岩中粒砂岩稳定全区可采4.08-17.318.649-16.76-7.427.062-6粗砂岩粉砂岩稳定全区可采6.52-18.1710.599-25.44-5.625.533-6砂质泥岩细砂岩稳定全区可采5.08-6.305.611.94-4.713.612泥岩细砂岩稳定全区可采252号煤层:赋存于山西组,根据井田内钻孔资料,煤层厚度为0.32~3.37m,平均1.44m,属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该煤层结构简单杂—复杂,一般含夹矸0~4层,直接顶为细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4号煤层:赋存于太原组顶部,根据井田内钻孔资料,煤层厚度为13.06~18.73m,平均15.90m,属全区稳定可采煤层。该煤层结构复杂,一般含夹矸10~16层,夹矸厚度0.02~0.53m,岩性多为高岭岩、炭质泥岩和砂质泥岩。其老顶为山西组底界的K3粗粒砂岩,直接顶为细砂岩,底板为中粒砂岩。5号煤层:赋存于太原组中上部,位于4号煤层之下,上距4号煤层1.38~11.82m,平均6.60m,根据井田内钻孔资料,煤层厚度0~1.73m,平均0.77m,属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该煤层结构简单。其顶板泥岩,底板为细砂岩。8号煤层:赋存于太原组中部,位于5号煤层之下,上距5号煤层7.13~6m,平均9.39m,根据井田内钻孔资料,煤层厚度1.34~1.69m,平均1.53m,属全区稳定可采煤层。该煤层结构简单—中等,一般含夹矸0~2层。其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为中粒砂岩。mm煤层厚度6.76~7.42m,平均7.06m,结构中等—复杂,含2~6层夹矸。为井田内稳定全区可采煤层,顶板为粗砂岩。底板为粉砂岩。煤层厚度5.44~5.62m,平均5.53m,结构复杂,含3~6层夹矸。为井田内稳定全区可采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为细砂岩。11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9-2号煤层5.08~6.30m,平均5.61m。煤层厚度1.94~4.71m,平均3.61m。该煤层结构简单—中等,含夹矸1~2层,夹矸岩性为高岭岩或炭质泥岩。为井田内稳定全区可采煤层,该煤层直接顶板为泥岩,底板为细砂岩。(二)煤质及用途1、煤的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1)煤的物理性质及宏观煤岩特征根据肉眼鉴定,本井田4、8、9-1、9-2、11号煤层物理性质基本相似,外观颜色为褐—黑色,沥青—玻璃光泽,致密坚硬。各煤层煤岩类型以半暗型煤为主,暗淡型煤及半亮型煤含量少。上述各宏观煤岩类型的特征如下:26(1)半暗型煤一般为沥青光泽,线理状-细条状结构,薄层状块状构造。主要以暗煤为主,含少量的亮煤、镜煤,丝炭含量很少,内生裂隙不发育,断口多呈参差状,常见黄铁矿薄膜。(2)暗淡型煤光泽暗淡,呈均一状或线状结构,块状构造,以暗煤为主,含少量的亮煤及丝炭,内生裂隙发育,断口参差状或不规则,致密,坚硬,含少量黄铁矿薄膜。(3)半亮型煤(4)光亮型煤玻璃光泽,宽条带结构为主,主要为亮煤和镜煤,性脆易碎,内生裂隙发育,具贝壳状断口。2)微观煤岩特征各煤层显微煤岩组分见表2-2-2-3表2-2-2-3各煤层显微煤岩组分含量表煤层号有机组分%矿物(无机组分)%镜质组半镜质丝质组壳质组小计446.60组5.50组40.607.307847.4453.304.4035.406.90280.3009.8026.8022.307.027.704号煤层以镜质组、丝质组为主,壳质组含量较少,镜质组以基质镜质体为主,丝质组中粗粒体含量较多,壳质组中小孢子体较多,无机组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呈粒状或团块状。此外还有少量碳酸盐矿物。8号煤层以镜质组次之、丝质组次之,镜质组以均质镜质体为主,基质镜质体较少,丝质组以丝质体较多,无机组分以粘土矿物为主。9号煤层以镜质组为主、丝质组次之。镜质组中以均质镜质体为主,丝质组由少量粗粒体,壳质组中小孢子体较多,还见树脂体,木栓体,角质体等。无机组分以粘土矿物为主。2711号煤层以镜质组、丝质组为主,镜质组以均质镜质体为主,其基质镜质体较少,丝质组以丝质体较多,无机组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呈分散状。2、煤的化学性质据钻孔煤芯煤样化验资料和该矿采样分析结果,各煤层煤质化验成果如下:1)2号煤层水分(Mad)灰分(Ad)挥发分(Vdaf)全硫(St.d)2)4号煤层水分(Mad)灰分(Ad)挥发分(Vdaf)全硫(St.d)磷(Pd)元素分析3)5号煤层水分(Mad)灰分(Ad)原煤2.24%~4.53%,平均3.10%;浮煤2.88%~4.21%,平均3.44%。原煤26.78%~41.95%,平均33.19%;浮煤7.34%~11.38%,平均9.05%。原煤40.30%~42.12%,平均41.23%;浮煤38.67%~4067%,平均40.03%。原煤0.31%~0.40%,平均0.37%。原煤2.67%~4.29%,平均3.42%;浮煤2.40%~3.73%,平均3.30%。原煤17.34%~42.96%,平均25.38%;浮煤6.11%~8.80%,平均7.41%。原煤37.84%~42.56%,平均40.79%;浮煤38.91%~42.26%,平均40.29%。原煤0.40%~0.62%,平均0.54%;浮煤0.59%~0.66%,平均0.63%。.0166%。碳(Cdaf)80.89%氢(Hdaf)5.44%氮(Ndaf)1.47%氧(Odaf)11.56%原煤2.13%~4.77%,平均3.57%;浮煤3.34%~5.18%,平均4.15%。原煤20.63%~29.71%,平均25.25%;28挥发分(Vdaf)全硫(St.d)磷(Pd)4)8号煤层水分(Mad)灰分(Ad)挥发分(Vdaf)全硫(St.d)水分(Mad)灰分(Ad)挥发分(Vdaf)全硫(St.d)磷(Pd)元素分析6)9-2号煤层浮煤6.59%~10.00%,平均8.80%。原煤39.15%~42.13%,平均40.42%;浮煤39.13%~40.92%,平均40.18%。原煤0.39%~0.54%,平均0.47%;.0028%。原煤2.73%~3.35%,平均3.04%;浮煤3.00%~3.23%,平均3.12%。原煤22.33%~31.83%,平均27.08%;浮煤9.93%~12.41%,平均11.17%。原煤40.91%~41.74%,平均41.33%;浮煤40.89%~42.48%,平均41.69%。5)9-1号煤层原煤3.41%~3.50%,平均3.46%;浮煤2.98%~3.32%,平均3.15%。原煤21.65%~33.80%,平均27.73%;浮煤8.41%~9.64%,平均9.03%。原煤37.73%~38.95%,平均38.34%;浮煤38.41%~39.58%,平均39.00%。原煤0.63%~1.09%,平均0.86%;浮煤一般为0.56%。.0086%。碳(Cdaf)81.03%氢(Hdaf)5.39%氮(Ndaf)1.52%氧+硫(Odaf)11.46%29水分(Mad)原煤2.03%~3.48%,平均2.66%;浮煤2.26%~2.90%,平均2.63%。灰分(Ad)原煤21.21%~32.24%,平均25.65%;浮煤8.36%~10.55%,平均9.49%。挥发分(Vdaf)原煤41.84%~42.58%,平均42.22%;浮煤42.68%~43.30%,平均42.96%。全硫(St.d)原煤1.44%~2.61%,平均1.89%;浮煤一般为1.33%。Pd027%。元素分析碳(Cdaf)80.68%氢(Hdaf)5.77%氮(Ndaf)1.33%氧+硫(Odaf)10.75%7)11号煤层水分(Mad)原煤2.00%~2.29%,平均2.18%;浮煤1.58%~3.19%,平均2.63%。灰分(Ad)原煤29.56%~44.19%,平均37.12%;浮煤8.00%~13.86%,平均11.11%。挥发分(Vdaf)原煤38.46%~41.02%,平均39.84%;浮煤43.53%~44.73%,平均44.12%。全硫(St.d)原煤1.28%~2.85%,平均1.85%;浮煤一般为1.52%。Pd112%。元素分析碳(Cdaf)80.68%氢(Hdaf)5.77%氮(Ndaf)1.33%(Odaf)均10.75%依据《中国煤炭分类》(GB/T15224-2009)、井田内煤质分析结果及备案资料确定2、4、5、8、9-1、9-2、11号煤层均为气煤。按《煤炭质量分级》30GB/T15224-2004标准动力煤分级2号煤层为中灰—高灰、特低硫、特高热值煤;4号煤层为中灰—高灰、特低硫—低硫、高热值—特高热值煤;5号煤层为中灰—高灰、特低硫—低硫、特高热值煤;8号煤层为中灰—高灰、中高硫、特高热值煤;9-1号煤层属中灰—高灰、低硫—中硫、特高热值煤;9-2号煤层属中灰—高灰、中硫—中高硫、特高热值煤;11号煤层属高灰、中硫—中高硫、高热值—特高热值煤。按《煤炭质量分级》GB/T15224-2004标准炼焦浮煤分级2号煤层为特低灰、低硫分、特高热值煤;4号煤层为低灰、低硫分、高热值—特高热值煤;5号煤层为特低灰、低硫分、特高热值煤;8号煤层为高灰、高硫分、特高热值煤;9-1号煤层属低灰—中灰、低硫分、特高热值煤;9-2号煤层属低灰—中灰、中高硫、特高热值煤;11号煤层属低灰—高灰、高硫分、高热值—特高热值煤。4、煤的风化和氧化根据钻孔煤芯煤样化验资料和该矿开采揭露情况,井田内未见风化与氧化现5、煤质综合评价井田内各煤层灰分较高,8、9、11号煤层硫分含量高,但经洗选后,灰分明显下降,硫分也有一定降低,因此各煤层经过洗选降灰脱硫后也可用作炼焦配。另外,井田各煤层也可用作良好的动力用煤。三、水文地质2017年7月,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山西朔州平鲁区华美奥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2017年8月16日山西华美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Ⅰ20170816HMA0001]号文件对该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进行了批复,根据已批复的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水文地质条件叙述如下;(一)井田水文地质概况本井田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干河支系。西部边界以外有马关河,东部边界以外为马营河(源子河)。井田内地表河流不发育,各沟谷平时基本干涸无水,唯雨季时才汇集洪水辗转向东、向西流入井田界外的马营河和马关河。(二)含水层311、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井田内地表河流不发育,各沟谷平时干涸无水,唯雨季时才汇集洪水辗转流入井田界外的马营河和马关河。本矿井位于神头岩溶泉域石灰岩岩溶地下水的马营河强径流带与马关河向斜弱径流带之间,主要含水层为下马家沟组石灰岩。据《冯西煤业有限公司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报告》本矿东部大同煤矿集团圣厚源煤业有限公司,井田工业广场内的水源井,奥灰水位标高为1057.00m.本矿北部山西朔州平鲁区国兴煤业有限公司井田内西北部的水源井资料,奥灰水位标高为1060.26m。推测本井田奥灰水水位标高为+1057.50~+1059.00m,岩溶水向东南径流至神头泉排泄。本井田4、9-1、9-2、11号煤层最低底板标高均在+1060m以上,高于奥灰水水位标高。故奥灰水对开采4、9-1、9-2、11号煤层无影响。本井田全区可采,无缓采区和禁采区。矿井由于受采掘影响,工作面主要补给水源,为顶板砂岩裂隙水和采空区积水。顶板砂岩富水性弱,补给条件差,间接影响掘进生产环境;2、石炭系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含水层主要为9号煤层以上的砂岩带,这是太原组下段9号和11号煤层开采的主要顶板充水含水层。本组含水层埋藏较深,又因其间有泥岩作为相对隔水层,不易接受上覆含水层渗流和大气降水渗入,补给条件差。含水层一般为弱富水性,只在靠近补给区的埋藏区局部达到中等程度,据井田内FX1号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062L/s.m,渗透系数为0.0142m/d,水位标高1154.44m,水化学类型HCO3—Ca·Mg型,属富水性弱含水层。3、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该组稳定砂岩2~3层,厚度变化较大,以K3砂岩厚度较为稳定,K3砂岩为灰色厚层状中、粗砂岩,底部常夹有砂砾岩,厚3.08~5.77m,平均4.56m,砂岩裂隙发育,大部分钻孔冲洗液漏失或形成干孔,据FX1号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0045L/s.m,渗透系数为0.0122m/d,水位标高1246.30m,水化学类型HCO3—Mg·Ca型,属富水性弱含水层。表2-2-3-1FX1号钻孔水文地质试验成果一览表32起止深度含水层恢复水位(m)水位降深(l/s)单位涌水量(l/s·m)渗透系数(m/d)水位标高厚度KP42.4~195.0037.26138.70135.500.600.00450.01221246.30P+C42.4~305.3046.76230.56178.030.00620.01421154.444、下石盒子组砂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数学成数(同步练习)六年级下册含答案
- 徐州工程学院《工程制图C》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学语文经典散文解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双河市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江苏理工学院《法医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宿州航空职业学院《高等数学提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职业大学《企业经营管理沙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州市八县协作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牵引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 360色彩基础知识课件
- DL∕T 1100.1-2018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
- 管理原理与实务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历史试卷(真题+答案解析)
- 煤矿防治水细则释义详解版(一)
- DZ-T+0155-1995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
- 2024山东能源集团中级人才库选拔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B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 12清贫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高血压病人护理查房课件
- 长安汽车使用说明书
-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T 5190.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