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选官制度_第1页
古代的选官制度_第2页
古代的选官制度_第3页
古代的选官制度_第4页
古代的选官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奴隶社会的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度标准:血缘方式:分封传承方式:世袭评价:建立了最早的官员选拔制度;固化了统治阶级,保证了贵族的特权,堵塞了人才流动的通道。2021/5/91战国时期秦国:选官制度:二十等爵制。标准:按军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方式:皇帝任命影响: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官场的垄断,有利于人才流动,促进社会走向公正;激发了秦国士兵做战的积极性;有利于官僚体制的建立;加强了皇权。2021/5/92汉代选官制察举制制度: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包括察举和征召等内容。(由朝廷征聘为朝廷官员的称为“征”,由高级官员征聘为自己属官的,称为“辟”或“辟除”,因此成为“征辟”)科目:主要是孝廉、茂才;方式:推荐与考试相结合。标准:德、行。(主要是品德)意义:否定了世官制度,鼓励读书人重视品德修养,促使社会风气淳朴崇尚德行;但以官取士,全操纵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容易出现徇私舞弊等现象。2021/5/93材料一、《二十四孝》中的孝子郭巨(今山东长清人)“为母埋儿”的故事说:“东汉时,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子可再有,母不可得。”郭巨遂被举为孝廉。东汉邓禹一家,“凡候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大肆宣扬形成人们重视孝廉风气。但这是一种残酷的“愚孝”不值得提倡。统治者互相吹捧沽名钓誉,垄断官场形成重视门第的恶劣风气。2021/5/94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是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一、设置中正:这是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晋以后,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在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有时,司徒或吏部尚书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这是为了保证中央对选举的直接控制,避免他人对中正事务的干扰。大小中正官还都有名为“访问”的属员。二、品第人物:这是中正官的主要职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中正的含义及其推选的主要标准。2021/5/95士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东晋会稽(绍兴)是士族的巅峰。2021/5/96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品官占田荫客制为士族制度提供经济保障;)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2021/5/97选官标准:家世门第

材料一:南朝刘宋时,寒门出身的中书舍人狄当、周赳并管要务,有一次去拜访士族张敷,敷命移座远客,不与接触。士族不做事繁务剧的小官,即所谓“浊官”,以标榜门第高贵。东晋以后,士族与寒门的界限基本凝固,只有极少数的寒门能够上升为士族。材料二:士族子弟“上车不落则著作(郎),体中如何则秘书(郎)”,生而富贵,遂不思进取,纵情声色,穷奢极欲,乃至“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未尝目观起一拨土,耘一株亩;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更不堪世务,“出则车舆,入则扶持,……肤脆骨柔,不堪步行,体羸气喘,不耐寒暑”;因而“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2021/5/98影响:形成世家大族依靠门第垄断官场的局面,阻碍了人才的流动。选官权落到地方世家大族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形成社会上重视门第轻视才学的不良风气。养成了士族骄奢淫逸,处理政事能力下降,日渐衰落。2021/5/99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办法。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标准:考试成绩的高低。方式:考试。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科举考试科目: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2021/5/910科举制产生的原因:社会经济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经济势力得以增强,形成了一种社会力量,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位。政治条件:士族势力虽然渐趋衰落,但由于他们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隋唐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隋唐统治者为了进一步抑制士族势力,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而采取科举制,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阶级关系:隋唐时期随着庶族和士族力量对比的变化,原先以门第高低为标准选官的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条件。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2021/5/911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科举考试的一种科目,以经书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中义理)或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观形势)。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解释。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2021/5/912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武则天创立武举、殿试。开元年间,用高管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2021/5/913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宋朝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变,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2021/5/914明代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朝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寅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丑、辰、未、戌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2021/5/915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2021/5/916考试的内容: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中国科举制度最后一科金榜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2021/5/917科举制度的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2021/5/918

消极影响: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提高官员素质与行政效率;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形成。2021/5/919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规律选官标准由血缘、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官标准趋向公开、公平客观。选拔方式由地方推荐评议演变为以考试成绩为选拔依据,选拔方式日益严密科学。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相对体现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2021/5/9202021/5/921(2013年福建文综)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2021/5/922

史料2: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