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课件_第1页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_第2页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_第3页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_第4页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2021/5/91文言文该学些什么?1、认准字形字音字义。(自己利用工具书和注释完成)2、理解词语和句式:(1)掌握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2)了解常见的虚词(高中三年要掌握32个常见的虚词).(3)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4)能够学会断句。2021/5/923、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并能译成现代汉语。4、能从文中了解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5、能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内容,并能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6、能吸收其中的思想精华借鉴其写法,并从中得到启发,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2021/5/93

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裁。如《国语》、《战国策》等。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史记》、《汉书》等。

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你知道吗?中国古代史书的体例2021/5/94

积累语文小知识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最大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词典《尔雅》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2021/5/95《左传》简介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为“春秋三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2021/5/96《左传》介绍2021/5/97《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而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显然,传统“天命”、礼教思想时有流露,这是历史局限性。

2021/5/98

《左传》又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2021/5/99评价: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日月,高深若山海。2021/5/910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故事背景2021/5/911秦国为什么要联合晋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晋文公的姐姐是秦穆公的夫人,且晋文公是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才返回晋国为君的;更重要的是,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故事背景2021/5/912

春秋时期形势简图故事背景2021/5/913晋公子重耳流亡路线图2021/5/914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①:“臣闻天之所启②

,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③也,而至于今,一也。离④外之患,而天不靖⑤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⑥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侪⑦,其过子弟固⑧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①叔詹,郑国大夫。②启,赞助。

③姬出,姬姓父母所生,因重耳父母都姓姬。④离,同“罹”(lí),遭受。⑤靖,安定。⑥三士,指狐偃、赵衰、贾佗三人。⑦侪(chái):类。⑧固,本来。《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的相关内容2021/5/915

到了郑国,郑文公也不以礼接待重耳。大夫叔詹劝郑文公说:“臣下听说上天所赞助的人,其他人是比不上的。晋国公子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或许上天要立他为国君,您还是依礼款待他吧!同姓的男女结婚,按说子孙后代不能昌盛。晋公子重耳的父母都姓姬,他一直活到今天,这是第一件不同寻常的事。遭到流亡在国外的灾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下来,大概是要为他开出一条路吧,这是第二件不同寻常的事。有三位才智过人的贤士跟随他,这是第三件不同寻常的事。晋国和郑国是同等的国家,晋国子弟路过郑国,本来应该以礼相待,何况晋公子是上天所赞助的人呢?”郑文公没有听从叔詹的劝告。2021/5/916释“秦晋之好”

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礼相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君说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重耳到了楚国,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九十里。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是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当由此而出。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2021/5/917人物介绍2021/5/918人物介绍2021/5/919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021/5/920公元前630年郑新郑秦晋秦军秦晋围郑示意图氾水函陵氾南崤山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晋军2021/5/921公元前630年郑新郑函陵氾水秦晋晋军秦军2021/5/922秦军氾()南无能为()也矣共()其乏困秦伯说()夫()晋,何厌之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wéifÚgōngyuèfánfÚ

zhuì若不阙()秦quē夜缒()而出zhì失其所与(

),不知()yǔ2021/5/923翻译全文2021/5/924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九月甲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晋侯、秦伯:晋文公、秦穆公。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以:因为。贰于楚: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贰,从属二主。军:驻扎。名词→动词2021/5/925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佚之狐:“之”为介于姓、名之间的语气助词。烛之武、佚之狐,都是郑国大夫。师:军队。之:代词,他。若:如果。2021/5/926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已,同“矣”子:古代对人的尊称。是寡人之过也:是,代词,这。过,过错。也,判断句的标志。然:然而。2021/5/927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

当晚,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吊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烦劳您。夜:名词作状语。当夜。亡:使…灭亡。使动用法。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2021/5/928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的,(您)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以:相当于“而”。鄙:把…当作边邑。名词的意动用法。焉:哪里,怎么。以:相当于“而”,连词,表目的,“来”。陪:增加。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现泛指主人。行李:出使的人,使者。现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之:主谓之间。共:同“供”。乏困:缺少的(东西)。形→名2021/5/92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两城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设版,指筑墙。版,筑土墙用的夹板。君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君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之:主谓之间。也,表判断。2021/5/930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得到他们所企求的土地呢?使秦国受损而让晋国受益,您还是好好掂量掂量吧!”既东封郑:已经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界。东:向东。封:疆界,使……成为疆界。肆:延伸,扩张。何厌之有:有何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厌”,满足。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图:考虑。2021/5/931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盟:结盟。戍:守卫。说:同“悦”,高兴。乃:于是。2021/5/932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子犯请求晋侯下令攻击秦军。晋侯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依靠了别人的力量却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微:假如没有。夫人:那人。因:依靠子犯:晋国大夫狐偃的字。敝:损害与:结交,亲附知:同“智”其:表商量语气,还是。去:离开。易:交换2021/5/933整体感知分析故事情节2021/5/934事件情节发展郑危佚之狐举荐郑伯请人烛辞郑伯自责夜缒而出说秦王亡郑小害秦舍郑小利秦亡郑大害秦秦退晋攻晋退2021/5/935《烛之武退秦师》连环画2021/5/9362021/5/9372021/5/9382021/5/9392021/5/9402021/5/9412021/5/9422021/5/9432021/5/9442021/5/9452021/5/9462021/5/947公元前630年郑新郑函陵氾水秦晋晋军秦军2021/5/948问题探究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主要人物:烛之武主要事件:退秦师2021/5/9492、秦晋出兵攻打郑国的原因?1.以其无礼于晋2.郑贰于楚(晋文公逃亡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郑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1.秦晋的友好关系2.扩张争霸的野心晋国秦国(秦晋之好)2021/5/950郑秦晋氾南军秦军晋函陵2021/5/9513、主要人物(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是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2021/5/952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自责(情)

晓义(理)2021/5/953关于烛之武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烛之武一开始为什么没有答应?2021/5/954~~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侧面表现想一想……?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有何作用?2021/5/9554、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爱国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5、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2021/5/956

6、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的?

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五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

——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

——阐明利害,动摇秦君,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无利有小害。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

2021/5/957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说明舍郑对秦无害有小利。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2021/5/958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君之所知也”

——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在经过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

2021/5/959“夫晋,何厌之有?”至“唯君图之。”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说到晋国亡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对秦有大害。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2021/5/960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心平气和,平缓。诚恳,反问语气。委婉,平缓。反问,语调略高。较轻,有力而肯定拉长音态度诚恳,中速读。要有愤激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反问语气反问语气语速承前语气平缓,诚恳

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矛盾,打动了秦伯,使秦退兵,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阐明利害,动摇秦君.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引史为例,挑拨秦晋.推测未来,劝秦谨慎.2021/5/961

总结: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2021/5/9622、亡郑无利有小害(离间)对秦3、舍郑无害,有小利(利诱)对秦4-5、亡郑有大害(瓦解)对秦层层深入步步紧逼(表面)(深层)1、郑既知亡——分析利弊,利用矛盾,转移矛盾。退出(示弱)对秦春秋无义战!利益至上。亡郑:邻厚君薄存郑:有益无害助晋:西封阙秦2021/5/963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这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2021/5/964烛之武的游说艺术迂回战术——不暴露游说目的

烛之武闭口不谈郑国的利益得失,言谈中似乎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先讲明秦晋围郑,即使攻下郑国,秦国亦无大裨益;存郑对秦倒有好处,晓之以害,动之以利,使秦伯觉得枉费心机。182021/5/965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

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同床异梦的矛盾,抓住秦伯担忧“帮晋灭郑后反而惹火烧身”之心理,步步深人,层层逼紧,透辟分析晋侯出征目的在于扩张领土,本性贪而负义,且欲壑难填。使秦君顿感危机所在。于是,烛之武“一心为秦”地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烛之武的游说艺术2021/5/966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更利于听

虽然烛之武年岁已高,但在秦穆公眼前岂敢倚老卖老,婉言以说,处处尊重对方:“郑既知亡矣”“敢以烦执事”“君知其难也”“君之所知也”“唯君图之”。侃侃而谈,不卑不亢,不刺激对方,创造和谐的谈话氛围。“良言一句三冬暖”,秦穆公怎能不爱听,又怎能不依计行事。烛之武的游说艺术2021/5/967烛之武谋略小析欲擒故纵投其所好挑拨离间釜底抽薪保全郑国

处处言秦,处处为郑明里为秦,暗则为郑

三寸巧舌力挽狂澜纾国难,一番善辩情荡衷肠罢干戈。2021/5/968善于分析利弊讲究语言艺术善于揣摩心理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善于利用矛盾机智善辩的外交家以“利”巧攻心理以“害”巧析形势以“史”巧施离间2021/5/969烛之武退秦师秦晋围郑(起因)烛之武说服秦伯(经过)秦晋退师(结果)理由(无理于晋;贰于楚)

●《烛之武退秦师》结构图解灭郑无益于秦(争取结盟)晋有野心(离间)越国以鄙远——困难亡郑以陪邻——失策建议: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于秦有益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举例论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推理论证)贪得无厌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戌之,乃还子犯请击之……晋文公——不可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于秦有害(忘恩负义)2021/5/970烛之武的形象烛之武志士勇士辩士以国家利益为重,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两军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勇入秦营,知难而上。不卑不亢,机智善辩2021/5/971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2021/5/972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慧眼识才“伯乐”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2021/5/973“不仁、不知、不武”最关键是哪一点?由此可见晋文公什么特点?问:第四小节,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有什么作用?1.照应上文。2.使故事情节再掀波澜。迫晋退兵晋文公:虽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霸主2021/5/974写作特点

1、伏笔与照应这篇文章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说明没有太多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2021/5/975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从大军压境到最后的平息,课文都是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其它枝节更是只字未提。从而做到繁而不杂,层次井然。2021/5/976课外思考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2021/5/977郑伯

作为当权者做得如何?从中要汲取怎样的教训?

佚之狐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他自己为什么不去说秦而举荐了烛之武呢?佚之狐知道烛之武很有才能,为什么以前不推荐给郑君,而在国难当头才想起烛之武呢?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2021/5/978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教训: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嫉妒、红眼病。2021/5/9792、从文中可看出,烛之武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他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与诸葛亮一样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尽管怀才不遇,但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2021/5/980一、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二、熟读并背诵全文课后作业2021/5/981文学常识

1、我国古代的几部编年体史书

(1)《春秋》,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相传孔丘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工整理修订而成)。(2)《左传》,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事详明的编年史(相传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3)《资治通鉴》,我国古代最大的编年体通史(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

2、春秋五霸

春秋时代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通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庄王。2021/5/982

3、十三经

《易经》、《尚书》、《诗经》、

《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论语》、

《孝经》、《尔雅》、《孟子》。

4、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因为这三部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2021/5/9835、二十四史指旧时称为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即:

《史记》(汉司马迁)

《汉书》(汉班固)

《后汉书》(南朝范晔)

《三国志》(晋陈寿)

《晋书》(唐房玄龄等)

《宋书》(南朝梁沈约)

《南齐书》(南朝梁萧自显)

《梁书》(唐姚思廉)

《陈书》(唐姚思廉)

《魏书》(北齐魏收)

《北齐书》(唐李百药)2021/5/984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唐魏征)《南史》(唐李延寿)

《北史》(唐李延寿)

《唐书(旧唐书)》(五代后晋刘昫)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五代史(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

《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明史》(清张廷玉等)2021/5/9856、古代姓名的由来据徐俊元等三位学者研究,大致有这十多种类别:(1)以姓为氏。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作为姓,有姬、姜、姚、任、伊等姓。(2)以国名为氏。夏、商、周三代,有许多大小诸侯国,各国子孙后代便以国名为姓。有程、房、杜、雷、廖、刁、彭、韦等姓。(3)以邑名为氏。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给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采邑。卿、大夫的后代或采邑的人,有的便将邑名作为氏。有苏、上官等姓。(4)以乡、亭之名为氏。有裴、陆、欧阳等姓。(5)以居住地名为氏。有东门、西门。2021/5/986(6)以先人名或字为姓。齐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子孙以林为姓。(7)以次第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为姓,老二以仲为姓。老三、老四则分别姓叔、季。(8)以官职为姓。有籍、监、库、仓、将军等姓。(9)以技艺为姓。从事巫术的人,后代便姓巫。从事冰凌的人,后代以凌为姓,还有卜、陶、匠等姓。(10)以谥号为姓。(11)因赐姓、避讳而改姓。(12)爵位称号及爵系为氏。有皇、王、公、候、王叔、王子、王孙、公子、公孙等姓。(13)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2021/5/987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何厌之有(餍)2021/5/98818个必考文言虚词2021/5/989十八个必考文言虚词用法索引1·而2·何3·乎4·乃5·其6·且7·若8·所9·为10·焉11·也12·以13·因14·于15·与16·则17·者18·之2021/5/990虚词辨析之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是寡人之过也3。邻之厚,君之薄也4。行李之往来5。夫晋,何厌之有?6。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8。因人之力而敝之之1。助词,主谓之间2。助词,的3。助词,主谓之间4。助词,主谓之间5。助词,宾语提前6。代词,指郑国7。助词,的8。助词,的2021/5/991而

1。今急而求子

2。夜缒而出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4。朝济而夕设版焉

5。因人之力而敝之虚词辨析而1。连词,表示转折2。连词,表示修饰3。连词,表示结果4。连词,表示承接5。连词,表示转折2021/5/992以

1。以其无礼于晋

2。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

4。焉用亡郑以陪邻

5。阙秦以利晋虚词辨析以1。介词,因为2。介词,拿(它)3。连词,表示目的,“来”4。连词,表示目的,“来”5。连词,表示并列2021/5/993

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语气词,表陈述)(疑问副词,为什么)(疑问代词,哪里)2021/5/994

其: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失其所与,不知4.吾其还也5.安陵君其许寡人.代词,它郑国代词,这件事自己的副词,还是表祈使语气2021/5/995古今异义(古/今)贰于楚也今有急而求子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微夫人之力亦去之2021/5/996古今异义(古/今)贰于楚也(从属二主、有二心/数词二的大写)今有急而求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儿子)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亦去之(离开/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与“来”相对的动作)2021/5/997用作动词2.且贰于楚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3.秦伯说,与郑人盟4.邻之厚,君之薄也词类活用现象2021/5/998用作动词2.且贰于楚(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3.秦伯说,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4.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得雄厚,变得弱小)词类活用现象2021/5/999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2.夜缒而出3.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状语词类活用现象2021/5/9100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2.夜缒而出

(在晚上,当晚)名词→状语词类活用现象2021/5/9101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动词→名词词类活用现象2021/5/9102形容词→名词1.臣之壮也2.越国以鄙远3.共其乏困词类活用现象2021/5/9103形容词→名词1.臣之壮也(壮年)2.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3.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词类活用现象2021/5/9104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边境使动用法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3.阙秦以利晋动词使动用法,使…侵损、消减2021/5/9105意动用法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边邑)2021/5/9106

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47页,①如,好象;②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③指示代词。此,这个;④连词。假如,如果;⑤连词,或;⑥至,至于;⑦奈,怎样。一词多义2021/5/9107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29页,①陈述,解说;②言论,主张,学说;③劝说,说服,音shuì;④同“悦”,喜欢、高兴,音yuè。

一词多义2021/5/9108辞:《古汉语常用字字典》49页,①口供;②言词,词句;③讲话,告诉;④推辞,不接受;⑤告别;⑥文体的一种。

一词多义2021/5/9109鄙:《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2页,①边疆,边远的地方;②庸俗,浅陋;③看不起,轻视;④谦词,谦称自己。一词多义2021/5/9110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93页,①隐蔽,藏匿;不显露;暗暗地,悄悄地;②深奥,微妙;③微小,轻微;④稍微;⑤旧时指地位低,卑贱;⑥衰败,衰弱;⑦如果不是,如果没有;非,无。一词多义2021/5/9111特殊句式()辞曰:“臣之壮也”()许君焦、瑕夜缒而出敢以()烦执事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句2021/5/9112特殊句式(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敢以(之)烦执事(宾语)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省略句2021/5/9113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特殊句式(有何厌——“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之一,加重语气,不翻译。)2021/5/9114亡郑而有益于君(亡郑而于君有益──介词结构“于君”做后置状语)状语后置以其无礼于晋(以其于晋无礼——介词结构“于晋”做后置状语)且贰于楚也(且于楚贰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