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美龙井茶的诗句_第1页
关于赞美龙井茶的诗句_第2页
关于赞美龙井茶的诗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赞美龙井茶的诗句关于赞美龙井茶的诗句

在平常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句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那么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赞美龙井茶的诗句,欢迎阅读,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赞美龙井茶的诗句篇1

1、《龙井试茶》明朝童汉臣

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

因之消酩酊,兼以玩嶙峋。

2、《饮龙井》明朝孙一元

眼底闲云乱不收,偶随麋鹿入云来。

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3、《试茶》明朝陈眉公

龙井源头问子瞻,我亦生来半近禅。

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园。

4、《尝茶次寄越僧灵皎》北宋林和靖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5、《谢龙井僧献秉中寄茶》明朝刘邦彦

春茗初收谷雨前,老僧分惠意勤虔,

也知顾渚无双品,须试吴山第一泉。

6、《谢璘上人惠桂花茶》明朝刘士亨

金粟金芽出焙篝,鹤边小试兔丝瓯,

叶含雷信三春雨,花带天香八月秋。

7、《游龙井寺》明朝屠隆

藕花菱叶傍轻鸥,路入南山景更幽。

赤日未消团扇暑,青萝先到寺门秋。

8、《龙井茶歌》明朝屠隆

摘来片片通灵窍,啜处冷冷馨齿牙;玉川何妨尽七盌,赵州借此演三车。

实行龙井茶,还念龙井水;文武每将火候传,调停暗合金丹理;

9、《以龙井叶馈云生有诗报谢次来韵》清朝樊增祥

养生常毁茶,饮多苦脾冷。客来自浙西,贻我以龙井。

清诗由此出,雅耆岂能屏。点入白定瓯,绿光照衣领。

10、《圣几饷龙井新茗一器》清朝厉鹗

松风出竹炉,梦成水火战;新芽适开封,昏睡不待遣;

为子手瀹尝,三嗅复三咽;中有参寥禅,风味得正见。

赞美龙井茶的诗句篇2

1,《再游龙井作》清代乾隆

清跸重听龙井泉,明将归辔启华旃。问山得路宜晴后,汲水烹茶正雨前。

译文:乘坐车辇过来再听几遍龙井泉,明天就将驾车辇离开。打听到这边的路晴天过来才是好的,在下雨前打水烹煮龙井。

2,《龙井》宋代董嗣杲

腥攒石缝瀑花多,还有龙神蛰此窠。通海浅深山不语,随潮长落水无波。

译文:腥气四溢的石缝里瀑布形成的水花比较多,还有神龙蛰居在这里的地窖。流向大海的深浅山不说,随着潮水落下去没有波浪。

3,《龙井》宋代金履祥

高峰馀洞气,石窦通灵液。发源已太孤,临崖千万尺。

译文:屹立的山峰只剩下了洞里的.寒气,石窟连通着仙水。龙井的源头已经快枯竭了,就靠近悬崖千尺的地方。

4,《龙井》宋代释文珦

崖井涵虚碧,心尘望即空。遥通沧海脉,近出白云峰。

译文:悬崖边的龙井包含着淡淡的绿色,此时的心境也变得空灵。泉水连通沧海一脉,从四周的白云峰里出来。

5,《龙井》宋代葛天民

龙护深潭草木昏,断碑元佑典刑存。

译文:龙井爱护着潭水,草木也开头凋零,元佑断掉的石碑上的刑典还留存着。

赞美龙井茶的诗句篇3

《七律龙井》

现代佚名

日暖湖滨柳叶茵,风催龙井嫩芽新。

南屏灵秀禅音渺,西子芳菲鸟语频。

蝶舞蜂飞邀墨客,桃红李白映佳人。

他言二月韶光好,我叹匆忙又一春。

《七律龙井》解释

(1)龙井:茶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绿茶类。

(2)嫩芽:诗中指开春时茶树生长出的鲜嫩茶芽。

(3)南屏:山名,南屏山,位于浙江杭州。

(4)灵秀:峰名,灵秀峰,位于浙江杭州,西湖龙井的发源地在南屏灵秀峰的禅寺内。

(5)西子:诗中指浙江杭州的西湖,唐代苏轼有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

《七律龙井》赏析

品质优异的西湖龙井茶遵循古法炒制工艺,由阅历丰富的制茶师采纳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压、磨十大手法和多道简单工序细心炒制而成,至少5斤鲜嫩芽叶,才可炒制1斤上等西湖龙井茶。

《七律龙井》简介

品质好的西湖龙井,略带干豆绿的糙米色,绿与黄两色自然 浑成,恰似水墨画墨迹浓淡相洇。取适当干茶掷于玻璃杯中,向杯中缓缓注水,茶叶上下沉浮,交叉相映,汤色清亮透亮。

赞美龙井茶的诗句篇4

(第一首)七律探杭州龙井村

松筱贞萋晻曖芳,风弦岩麓奏琳琅。

醉看楚鬓簪云碧,尝啖金鳞烹荠香。

野色撩人延客路,岚霏出岫认村庄。

梯田弥望青如滴,仰头茶芽颂小康。

(其次首)题雨前龙井

当年龙井承皇恩,御笔一挥天下闻。

从今倩影杯中舞,茶韵悠长如缤纷。

费尽笔墨写华章,留芳盛世溢千门。

如今小桥流水处,丝竹声里听黄昏。

(第三首)西湖龙井赋

古都之西,名湖之仰,

狮峰之中,百盘之颠,

新胜异境,龙井山园。

百年古木,参天蔽日;

千年长藤,虬交龙盘;

万世奇石,嶙峋迭宕;

四时花竹,青乘香妍;

泉涌汩汩,雾森爽爽;

岩洞百回,虫鸟千啾;

自然 浑成,野趣盎然。

自古而往,茶史在目;

神农始祖,尝遍百草;

茶圣陆羽,血注《茶经》;

李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