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行业和烘干情况介绍详解演示文稿_第1页
药材行业和烘干情况介绍详解演示文稿_第2页
药材行业和烘干情况介绍详解演示文稿_第3页
药材行业和烘干情况介绍详解演示文稿_第4页
药材行业和烘干情况介绍详解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材行业和烘干情况介绍详解演示文稿当前第1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优选)药材行业和烘干情况介绍当前第2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一、中药材产业规模2011年我国中药材年销售规模将超过2300亿元,2003-2011年CAGR25%,中药材虽然本质上是农产品,但由于讲究药材道地性,具有很强的资源特性:

当前第3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我国有药用生物资源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在世界上位居前列。中药材约1200种,其中列入商品经营必备目录的有600种、普通药店(房)的经营品种约为300-400种、流通领域的商品药材100多种。当前第4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2010年我国中成药产量超过200万吨,中成药及中药保健品的药材使用量每年至少在200万吨以上;国际市场对我国中药饮片的年需求量超过20万吨,对中药提取物的需求超过3万吨,部分中药材来源于野生甚至珍稀濒危物种,加剧了产业发展与资源不足的矛盾。制药企业近年纷纷推出“大健康”战略,新型药用消费品陆续面世,而消费者养生理念日益高涨,预计中药材需求将快速扩大。

当前第5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

现有中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80万亩,常年栽培药材达200余种,产量达40万吨。各种民间秘方、验方达30余万项,有记载的就有6万余项,已批的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多达1000多种。目前全国比较重要的10个植物园和药用植物园引种的中草药达3500种以上,主要栽培的中药材在200种以上,栽培面积已达500~600万亩,年产量约2.5亿公斤,占药材收购量的30%。当前第6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当前第7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二、中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我国中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72%,取得了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1年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2767亿元,同比增长18.5%,但增幅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809亿元,同比增长15.3%,高于全国工业水平5.4个百分点。综合2001年全年医药工业经济总量,医药工业对我国全部工业的增长贡献率为3.9%,即拉动GDP增长0.39个百分点。当前第8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当前第9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

中药业是医药行业中的子行业,在规模上小于化学制药业,大于生物制药业。1996年~2000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17.5%,而中药业产值年均增长达20%,其中中成药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为24.6%,超过同期医药行业平均增速。中药工业利税年均增长24%,与医药行业利润增长速度持平。可见,过去五年我国中药工业取得了高于整个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当前第10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当前第11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四、中药材主要市场2009年,中国亿元以上中药材市场数量为22个,亿元以上中药材市场摊位数为20968个,亿元以上中药材市场营业面积为107.2万平方米。当前第12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

经国家批准保留的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有: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河北安国中药材市场、河南禹

州中药材市场、江西樟树中药材市场(为中国4大药都)

1、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

占地400亩,3.2万平米的交易大厅有6000多个摊位,目前,交易中心中药材日上市量高达6000吨,上市品种2600余种,中药材年成交额达100多亿元。当前第13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

2、河北安国中药材市场

该市场占地1.5平方公里,内有药商门店780余户,有

1500多个摊位,共经营2800余种药材。目前,东方药城年成交额在60亿元左右。

3、河南禹州中药材市场

占地300亩,中心交易大厅位于中华药城中心位置,占地3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可容纳摊位5000个,年交易额达15亿元。

4、江西樟树中药材市场

市场占地面积400余亩,有1500多个店面铺位,现有16个省(市)、72个县(市)的近500家经营户常年入驻该市场。

当前第14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五、药材产业分布及播种面积2009年,全国药材播种面积为1180.9千公顷,同比下降1.1%。在所有播种面积增加的省份中,甘肃省播种面积最大,为165.2千公顷;其次是河南省,为117.8千公顷;第三名是四川省,为92.6千公顷。其中,新疆播种面积增长最快,同比增长147.9%;湖北排名第二,为18.2%;云南排名第三,为16.2%当前第15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全国及部分省市药材播种面积及增减情况

当前第16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六、主要医药集团及中药材基地主要中药材产区介绍

1、四川省药材种植产区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之美誉。全川中药资源有5000余种,其中植物药4600余种,动物药320多种,矿物药130余种,约占全中国中草药品种的75%;其中著名地道药材和主产药材30余种,如川芎、麦冬、黄连、川贝母、冬虫夏草等不仅是中国出口较早且量大的品种,而且在中国国内的生产和销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川芎占有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当前第17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

人工种植中药材超过50万亩,已建立川药规范化种植

示范基地38个;各种动植物药的年允收量超过1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

(1)四川盆地药材生产区:

本区位于四川盆地底部,热量条件优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主产川芎、麦冬、丹参、白芍、附子、川乌、郁金、姜黄、莪术、泽泻、川白芷、川明参、干姜、佛手、无花果等1000—1500种。当前第18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2)攀西地区药材生产区:

包括凉山州、西昌市、攀枝花市、金沙江干热

河谷等地,水热条件好,主产芦荟、茯苓、补骨脂、红大戟、穿山甲、川续断、三七、黄芩、防风、砂仁、山奈等2400余种。(3)盆地周缘山地药材生产区:

本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是四川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中药资源约1500—2000种,主产天麻、川牛膝、杜仲、厚朴、黄柏、银杏、黄连、金银花、柴胡、辛夷、半夏、红花等品种。

当前第19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4)川西北高原及川西高山峡谷药材生产区:

该区地势北高南低,海拔2500—5500m,主要包括阿坝州和甘孜州,环境几乎无污染,盛产大量名贵中药材,主产川贝母、麝香、红豆杉、薯蓣、羌活、党参、冬虫夏草、黄芪、大黄、秦艽、、红景天、雪莲花、雪上一枝蒿等约1800种。当前第20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四川省药材种植产区分布图当前第21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主產品种介绍(1)麝香:分佈於阿坝、凉山州各县及盆周山区部分县。50年代开始,

在马尔康和米亚罗建立了两个养麝试验场,80年代在都江堰市又建

立了养麝研究所。本省年收购量居中国第一位。

当前第22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2)黄连:“味连”主產石柱县,已有三百多年的栽培歷史。每年在地黄连达3万亩,每千克可买到130;本省年收购量佔中国60﹪

左右,居第一位。

当前第23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3)麦冬:主產绵阳市,集中种植面积达到3.04万亩,每亩产值平均达5万元以上。本省年產量佔中国

20﹪以上,居第二位。

当前第24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2、云南省药材种植产区

云南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由于寒潮入

侵强度不同,全省药材资源分為高寒层、中暖层、低热层,各层气候条件不同,造就了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栽培、养殖药材1000多种,年种植面积76万亩,年產量200万公斤。收购药材400多种,年收购量1,000万公斤。当前第25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

云南的中药资源优良品质,其中药材在全国市场上独具一格,在历史上著名的"云贵川广,道地药材"中首屈一指。如:有闻名的三七、云木香、云当归、云黄连、天麻、云茯苓等地道药材;有血竭、千年健、诃子、苏木、胡黄连、千张纸、砂仁、白豆蔻、儿茶、槟榔、肉桂等南药;有产(藏)量上百万公斤的大宗药材续断、滇龙胆、滇黄精、苡仁、南板蓝根、鸡血藤、防风、乌梅、南星、首乌、天冬、云山楂、枸杞、骨碎补、干姜等;有价值高的麝香、熊胆、冬虫夏草、牛黄、鹿茸等珍稀药材。许多药材是云南特有的品种。当前第26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云南省药材种植产区分布图

当前第27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主產品种(1)三七:主產於大理,红河、玉溪、昆明等亦有栽培,种植面积16万亩左右,每亩产量可达200万公斤左右,每公斤达400-700元。本省年產量佔中国的70﹪以上。

当前第28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2)砂仁:主產於西双版纳;德宏、文山、红河、临沧

等地。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每千克在30-40,

本省年產量佔中国60%左右。居首位。

当前第29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3)石斛:分佈於文山、西双版纳、红河、曲靖等地。种植面积已达4万亩,价格在1万元/公斤,一亩铁皮石斛地能采300-500公斤的石斛鲜条,本省年收购量佔中

国50﹪左右,居第一位。

当前第30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3、广东、海南省药材种植产区

广东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受海洋气候的调节,夏季高温湿润,冬季温暖乾燥。据调查统计,广东、海南省有药用植物2,500种,药用动物120种,矿物药25种,共计2,645种。

家种药材以檳榔、砂仁、益智、巴戟天為主要代表,称為“四大南药”,此外广藿香、广陈皮、沉香、高良薑、广佛手、广地龙、金钱白花蛇、化州橘红、阳春砂仁、巴戟天,由於种植歷史悠久,质量优良,產量大,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年种植面积15万亩,年產量1,200万公斤。收购药材460种,年收购量3,400万公斤。

当前第31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

两省药材资源分佈:

(1)热带地区:

包括海南岛和雷州半岛。长夏无冬、雨量充沛,具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土壤以砖红壤為主。分佈的植物药材主要有檳榔、益智、砂仁、马钱子、檀香、丁香、白豆蔻、安息香、儿茶、大风子、胖大海、肉豆蔻、肉桂、天仙子、广藿香等家种品种及巴戟天、白木香、龙血树、见血封喉、高良薑、海南芙蓉木、海南粗榧等野生品种;动物药材主要有熊胆、鹿茸等。

当前第32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

(2)南亚热带地区:

包括怀集、清远、佛冈、龙川、大埔等县-线以南地区。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北部,气候仍属於热带季风气候,乾、湿季明显,水分、热量丰富,全年无雪。土壤多為赤红壤。分佈的植物药材主要有南玉桂、巴戟天、何首乌、白木香、檀香、山药、茯苓、泽泻、玄参、广藿香、北沙参、佛手、乾薑、金银花、千年健、芡实、山柰、穿心莲等家种品种及木鱉子、桃仁、蔓荆子、草豆寇、马兜铃、巴豆、石斛、相思子、葛根、槐米、棕櫚子、鸡骨草、十大功劳、广防己、广金钱草、夏枯草等野生品种。当前第33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

(3)中亚热带地区:

包括韶关市大部分县以及惠州市北部的连平、和平和梅州市北部的平远、蕉岭等县。境内以丘陵山地為主,间有大小不等的盆地和谷地。分佈的植物药材主要有厚朴、黄柏、杜仲、三七、黄连、玉竹、白芍、桔梗、白朮、白芷等家种品种以及马兜铃、远志、翻白草、女贞子、升麻、丹参、黄精、玉竹、山慈菇、石斛、川乌等野生品种;动物药材主要有鹿茸、麝香等。

沿海及南海诸岛海域:分佈有多种海洋药材,主要有海马、海龙、海龟、玳瑁、瓦楞子、珍珠、石决明、鷓鴣菜、海藻等。当前第34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广东省药材种植区分布

当前第35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主產品种介绍(1)巴戟天:主產於高要、德庆、鬱南、五华等县。广东年產量佔中国90﹪以上。以高要、德庆所產為地道。目前留存的种植面积已达7400公顷,年生产量为2800~3000t,45.00-60.00元/公斤。

当前第36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

(2)金钱白花蛇:分布於汕头市和梅州市。广东年收购

量佔中国40﹪左右,居首位。价格32.50元/条,母蛇价格在120-140元/500克。

当前第37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3)檳榔:主產於海南万寧、琼海、屯昌、琼中、陵水、保亭等

县,海南是全国槟榔种植大省,总产量占全国95%以上。一季度,全省槟榔收获面积为9278.42公顷,比上年同期扩大779.39公顷,增长9.17%。

当前第38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主要医药集团及中药材基地

当前第39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七、药材的采收与炮制中药材的合理采收(季节、时间、方法)不仅对保证药材的质量、药效,而且还对保护、扩大药源具有重要意义。采收适时如法则药性强、疗效高,反之,则药性弱、疗效差。中药材的合理采收,不但与采收季节有关,而且与中药材的种类、药用部分都有关。当前第40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

1、根及根茎类药材深秋时节,多数植物的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其营养物质多贮存于地下部分,有效成分含量高,此时采收质量好,产量高。如三七、白附子、何首乌、等。当前第41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2、茎、木类药材一般在秋、冬季落叶后初春萌芽前采收。如大血藤、鸡血藤等;与叶同用的槲寄生、忍冬藤等茎、木类药材,应在植物生长旺盛的花前期或盛花期采收。忍冬藤槲寄生当前第42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3、叶类药材应在植物生长最旺盛时,或在花蕾将开放时,或在花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未成熟时采收,此时植物已经完全长成,而且生命力最旺盛。当前第43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如人参叶在夏天采收,叶浓绿而茂盛。但桑叶需经霜后采收,枇杷叶、银杏叶需落地后收集。当前第44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4、皮类药材多在清明到夏至时间采集,此时植物体内液汁较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迅速,树皮易于剥离,同时有效成分含量高,如杜仲、厚朴。根皮在冬季采收,如牡丹皮、地骨皮。有些药材取皮,可在取伐木材时收。

根皮、树皮的采收,容易损害植物生长,应注意采收方法,树皮不可整圈剥,否则破坏输导系统,造成树木死亡;根皮是挖根后再剥取。当前第45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5、花类药材一般宜在花含苞待放时采收,不宜在花完全盘开时采收,更不可在花衰败欲落时采收。因为后两种情况不仅影响药材性状、颜色、气味,更重要的是药效成分的含量也会显著减少。木槿花

当前第46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不同花类采收时期(1)如金银花、辛夷花、丁香、槐花米等都应在花含苞待放时采收。(2)红花、洋金花等均宜在花刚开放时采收。(3)菊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4)对花期较长,花朵陆续开放的植物,应分批采摘以保证药材质量。(5)个别如松花粉、蒲黄更要掌握采集花粉时间,否则自然脱落,影响产量。当前第47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八、药材种植、加工面临的问题

1、产地多且分散2、产品产量控制不严3、环境破坏严重4、人员素质低,缺少专业人才5、烘干设备落后、能耗高当前第48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九、药材的加工炮制中药材采收后,绝数尚呈鲜品,因药材内部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加工处理,很容易霉烂变质,其药用的有效成分亦随之分解散失,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和疗效。除了少数要求鲜用或保持原状外,大部分药材必须在产地初步加工。所以都要把药材的含水量控制在“安全水分”之内,药材“安全水分的标准,从南到北又有所不同,南方要求在:8%-10%、北方11%-12%。当前第49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熏硫

用硫黄熏制药材,可使色泽洁白,防止霉烂,如山药、白芷等。造成药材有效成分受到破坏,而且还会导致中药材原药残留大量的砷、汞等有害物质,使成分与实际不符。我国的药农有用微量硫磺熏制、烘干药材的传统,但是近些年来,一些药农和经销商们用工业硫磺过量、反复熏蒸中药材,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药材的质量。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人体每天摄入二氧化硫想应低于0.7个毫克每公斤。有学者就用每天吸入0.75毫克这样一个剂量,做了一个慢性实验,发现长期低剂量接触二氧化硫也会造成损害,尤其是呼吸道系统损伤,比如说会得慢性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甚至支气管哮喘,乃至肺气肿。当前第50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前后对比颜色不同当前第51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使药材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这种方法习称“发汗”。如厚朴、玄参、续断等。

当前第52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干燥

及时除去药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发霉、虫蛀以及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坏,利于贮藏,保证药材质量。可根据不同的药材选择不同的干燥方法。干燥方法有:晒干、烘干、阴干、远红外加热干燥、微波干燥等。当前第53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

红枣工艺介绍红枣,俗称大枣,为我国特有的树种,产于山东、山西、河北、河南诸省。素有木本粮食之称,早已成为我国北方人民重要食物之一红枣生产排在前5位的是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和山西,年平均产量均在19万顿以上,占全国的85.55%。普通的干枣是5—7元/斤,长红枣目前价格在12—18元/斤不等鲜枣肉每100克含有维生素300—600毫克,比苹果高15倍左右,因而有“鲜维生素丸”的绰号。鲜枣肉的含糖量达23%,干枣肉的含糖量则高达70%,这比制糖的原料甘蔗、甜菜含糖量还高。所以,民间有“一日三枣,一辈不老”之说。当前第54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

第一阶段:首先需要进行预热,如果直接将红枣直接进入糖分转化的温度,巨大的温差会使红枣产生生物保护反应,表皮细胞孔收缩,结壳硬化,阻止红枣内部水分蒸发。35℃时保持6~10小时,然后在逐步提升到45℃,保持7-8小时,红枣身会稍感烫手,在提升到48-50℃,待到红枣在用力挤压下出现皱纹,表面有小水珠时即可。

第二阶段:此过程需要蒸发红枣内部大量的游离水,使温度提升,60-65℃,保持8-12小时,切忌不能超过70℃。要注意均匀除湿,并保持烘房温度变化不要有太大变化。当枣果表面出现皱纹时,说明干燥正常。当前第55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

第三阶段:需要注意控制温度,烘房内的温度要均匀,温度控制最好以50℃为准,使红枣内的水分得以平均,当高于60%的湿度时可排湿。

第四阶段:烘干出来的红枣必须经过通风散热,由于红枣含糖较多,在热的作用下容易使糖发酵变质、变酸,枣内的原果胶也会分解成果胶和果胶酸,枣身就会变软。所以需要散热后方可存储。当前第56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十、中药材常用干燥方法与设备

1、常用干燥方法(1)晒干(2)阴干(3)烘干当前第57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

(1)晒干:利用阳光直接晒干是一种最简便、经济的干燥方法,但含挥发油的药材、受日光照射后色泽和有效成分易变色变质的药材、在烈日下晒后易爆裂的药材,均不宜用晒干法。当前第58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2)阴干:将药材放置或悬挂在通风的室内或荫棚下,避免阳光直射,使水分在空气中自然蒸发而干燥。主要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花类、叶类及草类药材。有的药材在干燥过程中易于皮肉分离或空枯,必须进行揉搓,如党参。当前第59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3)烘干:利用加温的方法使药材干燥。一般温度以50℃~60℃为宜,对含维生素C的多汁果实类药材可用60℃~70℃的温度以利迅速干燥。但对含挥发油或须保留酶的活性的药材,不宜用此法,如杏仁、薄荷、芥子等。注意:富含淀粉的药材如欲保持粉性,烘干温度须缓缓升高,以防淀粉粒糊化。当前第60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2、烘干设备(1)锅炉

烘房主要是由砖、水泥结构建造,已燃烧煤、柴

为热源,通过抽风或鼓风进行湿热传递干燥中草药,

成本低廉,一次烘干量大,适合偏远、工业基础差、

资源丰富的地区采用,主要缺点是温度不易控制,烘

干不均匀,能耗高,时间长,产品品质差。

当前第61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烧柴锅炉烘干中药材当前第62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烧柴锅炉烘干房当前第63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燃煤锅炉烘干房当前第64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2)微波烘干机微波干燥是指利用微波能量使物料中水分汽化的过程。微波加热穿透性强,能使中草药表里温升均匀,微波能量达到中草药物料深层转换成热能,使深层水分迅速蒸发形成较高的内部蒸汽压,消除干燥表面常见的皱皮萎缩现象,较好的保持干燥品质,这常规加热干燥所不及的。但生产成本较高,使用时还对监控手段和供电条件有苛刻要求,所以目前还未能大规模应用。当前第65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微波干燥原理微波烘干机当前第66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微波烘干生产线当前第67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微波烘干炉当前第68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3)远红外线烘干机

是指利用远红外辐射元件发出的远红外线被物料吸收,直接转变成热能而进行的加热干燥。新鲜的中草药含有丰富的水分,在远红外区能强烈得吸收远红外线,反复产生共振发热,水分不断受热蒸发,实现中草药的干燥。

当前第69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远红外线烘干机当前第70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远红外线烘干机当前第71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4)电加热烘干机当前第72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枸杞电加热烘干机当前第73页\共有89页\编于星期日\14点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