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5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_第1页
湖南益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5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_第2页
湖南益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5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_第3页
湖南益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5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_第4页
湖南益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5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益阳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夫君子之行

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B非宁静无以致远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D蒙乃始就学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成语“孤芳自赏”的“孤”与此义同。C.经,儒家经典,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D.博士,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与现代汉语含义不同。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诫子书》中的“诫”与《孙权劝学》中的“劝”意义相同,均为劝诫、劝勉之义。B.甲、乙两文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认为学习是修身养德的有效途径;乙文则通过生动且富有情趣的故事表明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性。C.甲文议论精当,开篇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后具体论述修身养德的意义;乙文记事简练,仅通过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表现人物性格。D.甲文通过“淡泊”“宁静”与“淫慢”“险躁”的对比,来论证“静”对修身养德的重要作用;乙文通过鲁肃的语言和行为从侧面烘托吕蒙的进步之大。1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参考答案】13、C

14、B

15、C

16①放纵懒散就不能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②读书人分别了一些时日,就要另外用新眼光来看待,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2020湖南益阳)【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杂说(四)》)【乙】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选自《诸葛亮《出师表》》)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不以千里称也先帝称之曰能C.策之不以其道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D.是以众议举宠为督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其真无马耶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C.骈死于槽枥之间有亭亦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D.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孔孟论学习》)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4分)(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4分)1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说”和“表”分别是选文的体裁,“说”就是“谈谈”的意思,写法比较随意,“表”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疏。B.选文内容都与人才有关,【甲】文作者希望统治者能够发现人才,策之以其道;【乙】文作者希望后主刘禅亲贤远佞,知人善任。C.【甲】【乙】两文都具有情理交融的特点,但【甲】文重在说理,在说理中渗透强烈的情感,而【乙】文重在抒情,通过抒情让后主明白道理。D.【甲】文巧用比喻,语言严谨,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浩然之气;【乙】文语言率直质朴,句式骈散结合,富有音韵美。【参考答案】12.D13.B14.(1)想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或:况且想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准确译出“且”“安”“千里”各1分,语句通顺流畅1分)(2)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不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准确译出“良实”“是以”“简拔”各1分,语句通顺流畅1分)15.C(乙文重在晓之以理)(2019湖南益阳)【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蟬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节选自《黄生借书说》)12.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B.媵人持汤沃灌赴汤蹈火(成语)C.故有所览,辄省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D.为一说,使与书俱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13.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当余之从师也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B归而形诸梦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芙蕖》)C.以衾拥覆,久而乃和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D.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1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试作具体分析。(3分)【参考答案】12.(3分)B13.(3分)C(C项“以”,介词,分别为“用”和“凭借”之意)14.(8分)(1)(4分)(我)住在旅舍里,主人每天供应我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寓逆旅”“日再食”“鲜肥滋味”各1分,句意正确1分)(2)(4分)这以后我才感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小时候的时光是多么地值得珍惜啊!(然后”“为”“可惜”各1分,句意正确1分)15.(3分)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1分)甲文重点将自己从师学习时条件之艰苦与同舍生的奢华作对比;(1分)乙文既有“我”借书读之专与藏书多而读书少的对比,也有黄生与自己在借书这件事上彼此不同遭遇的对比。(1分)【参考译文】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我)做了官以后,薪俸花出去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蠹虫丝迹时常覆盖书册。这样以后我(才)感慨借书读的人是(那么)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候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的啊!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不过我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和姓张的吝惜书籍,(不肯出借,)似乎并不相同。这样看来,那么是我本来不幸遇到了姓张的,而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遇到我吧?(黄生)懂得了(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而且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我)写下这篇说,让(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2018湖南益阳)【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秦王怫然怒,谓唐且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且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节选自《唐且不辱使命》)12.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今齐地/方千里

C.与臣而/将四矣

D.此/庸夫之怒也1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之妻私臣(偏爱)

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讽刺)C.臣未尝闻也(曾经)

D.今日是也。(这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乙】两文中,邹忌和唐且都不畏强权,坚持真理,是古代臣子忠君爱国的代表。B.【甲】【乙】两文中,邹忌婉言进谏,唐且化险为夷,他们的机智善辩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对象,讲究方式。C.【甲】文运用设喻的方法,以事喻理,以小喻大,形象生动。D.【乙】文最引人注目的是人物的对白,步步紧逼,针锋相对,扣人心弦。【参考答案】12.(3分)C(与臣/而将四矣)13.(3分)B(“面刺寡人”的“刺”意思为“指责”)14.(8分)(1)能够在公共场所公开指责(摘)、议论过失,被我听到的人,得下等奖赏。(准确译出“谤议”1分,“市朝”1分,“闻”1分,语言通顺1分。)(2)平民发怒,也不过脱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准确译出“布衣”1分,“免”1分,“抢”1分,语言通顺1分。)15.(3分)A

甲文未体现不畏强权。(2017湖南益阳)【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2.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居/庙堂之高

B.然则何时而/乐耶C.树林/阴翳

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13.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3分)A.是进亦忧,退亦忧

否,非若是也。(《唐且不辱使命》)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3分)译文: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分)译文: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表达方式来看,选文【甲】以议论为主;选文【乙】先叙后议,叙议结合。B.从句式来看,选文【甲】骈句与散句结合,自由交错,朗朗上口;选文【乙】大量使用“也”字,一气呵成,如珍珠串联。C.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与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均被贬官在外,但是两人都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此,他们是古仁人的代表。D.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与欧阳修的“与民同乐”都具有民本思想,但是“先忧后乐”没有“与民同乐”那样博大的心襟与强烈的责任感。【参考答案】12.(3分)B(然则/何时而乐耶)13.(3分)B(“不以物喜”的“以”意思是“因为”,“河曲智叟亡以应”的“以”意思是“用来”)14.(6分)(1)我曾经推想古时候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大概同上面说的两种情况不一样。(准确译出“求”1分;“或异二者之为”1分,语言通顺1分)(2)醉了能同人们一同享乐,清醒了能够用文字来述说的,是太守。(译出倒装句式“叙以文”1分;译出判断句式1分,语言通顺1分)15.(3分)D(“与民同乐”没有“先忧后乐”那样博大的心襟与强烈的责任感。(2016湖南益阳)【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12.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苔痕∕上阶绿 D.可以调∕素琴13.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念无与为乐者(想到)B.怀民亦未寝(动词,睡觉)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动词,出名)D.无丝竹之乱耳(制作乐器的丝、竹等材料)1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相与步于中庭 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B.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使楚》)C.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芙蕖则不然(《芙蕖》)D.孔子云:“何陋之有!”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6.【甲】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运用的手法,抒发了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悲凉、壮志未酬的苦闷等复杂的思想感情;【乙】文作者因革新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安徽和州。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怀。(2分)【参考答案】12.(3分)D13.(3分)D14.(3分)A15.(4分)(1)(2分)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准确译出比喻句、判断句1分,语意正确1分)(2)(2分)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的品德美好(就不会感到简陋了)(准确译出“斯”、“馨”1分,语意连贯1分)16.(2分)借景抒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2015湖南益阳)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童区寄传》节选)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啗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李寄》节选)1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布囊其口(口袋)B.贼易之(轻视)C.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访求)D.寄从后斫得数创(用刀斧砍)12.下列各句加点的“为”与例句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汝曹怯弱,为蛇所食A.一人去为市(《童区寄传》)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记》)C.为坻、为屿(《小石潭记》)D.贤能为之用(《隆对》)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2)便诣庙坐,怀剑将犬。14.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甲】的主要内容。(2分)15.联系文可以看出,区寄是偶遇豪贼,被动应战,而李寄不同,她是。不过两位少年英雄表现出了共同的性格特点,那就是。(每空限填一至两个四字短语)(2分)【参考答案】11.(2分)A12.(2分)D13(4分)(1)儿童区寄,是郴州打柴放牛的孩子。(准确译出“童”、“荛牧”1分,句式正确,句子通顺1分)就到庙里坐下,抱着剑,带着狗。(前句准确译出“诣”字,且句子通顺1分,后句准确译出“怀”、“将”字1分)14(2分)区寄智杀强盗。15(2分)有备而,主动出击智勇双,胆识过人(意思相同即可,用词不求与参答案完相同,每空1分)【参考译文】【甲】儿童区寄,是郴州一个打柴放牧娃。一天,他正在边打柴边放牧时,两个凶悍的强盗绑架了他,反绑双手,又用布塞住他的嘴,走到四十里开外的集市上去卖他。区寄假装小孩子哭叫,害怕得发抖,做出孩子常有的那种胆小的样子。所以两个强盗不把他放在心上,只顾对着饮酒,喝醉了。一个强盗离开这里去找买主,另一个睡下,把刀插在道边上。区寄偷偷地看到那个强盗睡着了。就把捆在双手上的绳索背对着刀口,用力地上下锯,最终割断了绳索,趁机拿起刀来杀死了他。【乙】于是李寄就向官府请求赐给锋利的宝剑和咬蛇的猎狗。到了八月初祭那天,她便带上剑,牵着狗,来到庙中坐下。她预先用几石米拌上蜜糖,做成糍粑,放在蛇洞口。大蛇爬出洞外,头大得象个圆顶粮屯,眼睛像两面二尺阔的铜镜子。蛇闻到糍粑的甜香气味,就先大口吞食起来。李寄立即放出猎狗,那狗冲上前去咬大蛇。李寄又从后边用宝剑砍伤了蛇几处。蛇受不了伤口剧痛,就猛然跃了出来,窜到庙中院子里死掉了。李寄进洞一看,发现九具女孩留下的头骨。她从洞中把这些头骨全拿出来,痛惜地说:“你们这些人软弱胆小,结果被蛇吃掉了,真值得怜悯啊!”说完,李寄就缓步回家去了。(2014湖南益阳)【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也.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李渔《芙蕖》)1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C.群葩/当令时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1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指近前把玩。(亵,亵渎,不尊重)8.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少)C.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上面)D.后先相继,自夏徂秋(往,到)13.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B.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C.无风亦呈袅娜之姿D.及花之既谢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淸涟而不妖15、同是写莲花,两文在写法和内容上各不相同。【甲】文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以花喻人的手法,赞扬了君子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质:【乙】文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重点写了芙蕖“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4分)【参考答案】11. (2分)D12.(2分)C 13.(2分)D14、(2分)我单单爱莲花从污泥中生出却不受沾染,经过淸澈的水波的洗涤却不妖艳。(准确译出“独”“染”“溜”“妖”,语句通顺)15、(4分,每空1分)托物言志(咏物抒情、托物寓意)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胸怀磊落,行为端正) 说明 可目【参考译文】【乙】各种花正当时(惹人注目)的时候,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人们经过它也不过问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因此,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了无穷的逸致。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象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2013湖南益阳)【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10、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实是/欲界之仙都B.蝉/则千转不穷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D.水/皆缥碧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消散)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跑)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通“返”)12、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2分)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14、甲乙两文都是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的热爱之情。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从文中“”即可看出。(3分)【参考答案】10、(2分)C11、(2分)B12、(2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13、(4分)(1)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准确译出“颓”、“沉鳞”,语句通顺)(2)(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准确译出“从”、“东西”,语句通顺)14、(3分)山水自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012湖南益阳)秦王谓唐雎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9.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此/庸夫之怒也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D.与臣/而将四矣10.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以头抢地耳(撞、碰)B.长跪而谢之(感谢)C.寡人谕矣(明白,懂得)D.请广于耳(扩充)1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C.聂政之刺傀也D.辍耕之垄上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里哉?(2)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3.唐雎的使用是什么?他能够出色完成使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9.(2分)B10.(2分)B11.(2分)C12.(4分)(1)即使是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呢?(准确译出“虽”“易”“直”,表述连贯)(2)安陵(国)能够凭借(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准确译出“以”“徒”,表述连贯)13.(2分)使命:挫败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阴谋。原因:唐雎不畏强暴,有勇有谋。(意思相近即可)(2011湖南益阳)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1)十年春,齐师伐我

师:

(2)肉食者鄙

鄙: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加:

(4)既克,公问其故

克:

11.选出下列句中的“以”字与“可以一战”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B.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3.文中曹刿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的条件,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也对此作了论述。这分别是:(2分) 文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参考答案】10.(4分)(1)军队(2)鄙陋。文中指目光短浅(3)虚报(4)战胜,攻取11.(2分)C12.(4分)(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必定按实情判断。(2分,准确译出“狱”、“虽”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2)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开始衰落,第三次击鼓则士气完全消失了。(2分,准确译出“鼓”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13.(2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010湖南益阳)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9.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2分)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3)行者休于树于:(4)临溪而渔渔:11.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2.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9.(2分)D10.(4分)(1)命名(2)暗(3)在(4)捕鱼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2分,准确译出“意”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2)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2分,准确译出“乐其乐”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12.(2分)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各1分。)(2009湖南益阳)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9.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此之谓/失其本心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同舍生皆被绮绣C.是亦不可以已乎然胡不已乎D.万钟于我何加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乡为身死而不受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3分)答:【参考答案】9、(2分)D10、(2分)C11、(2分)B12、(4分)(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2分,准确翻译“非独”,“是”等词语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2)用脚踢着给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2分。准确翻译“蹴尔”、“与”、“不屑”等词语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13、(3分)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答“舍生而取义者也”或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亦可。1分)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将生比做鱼,将义比做熊掌,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又如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不食嗟来之食,要不丧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义。(2分。能说出一个或几个论证方法记1分,能就某一个论证方法举例分析记1分)(2008湖南益阳)【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比至陈:②或说陈王曰:10.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复立楚国之社稷

B.客恿无知,颇妄言,轻威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C.自辩数,乃置扶苏以数谏故

D.杀之以应陈涉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译文:12.【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

【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2分)13.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答:①原因:

②启示:【参考答案】9.(1)等到(2)有的(有的人)10.B11.(1)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2)陈胜的许多老朋友都主动离开了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亲近他的人了。12.【甲】陈胜率众起义,深得民心,建立了政权【乙】陈胜起义建立政权后丧失民心,丢失了政权。13.(1)顺从民意,深得民心;违背民意,丧失民心。(2)答题不要求面面俱到,能从某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如: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人为本、人不要忘本、要讲诚信、做人要懂得珍惜感情等均可。【参考译文】【乙】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国都。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农民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想要见陈胜。”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胜的名字,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多啊!陈涉大王的宫殿深广气派啊!”楚地人把“多”叫做“伙”,所以天下流传“伙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胜开始的。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常常跟人讲陈胜从前的一些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各位陈王的老朋友都自己离开了,从此再没有亲近陈王的人了。(2005湖南益阳)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故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1.对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A.好读书,不求甚解:hào喜欢B.性嗜酒:sì爱好C.常著文章自娱:zhuó通“着”D.箪瓢屡空,晏如也:ān悠闲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或置酒而招之B.不知日之入C.友人惭,下车引之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五柳先生的兴趣爱好,并写出一个能完整体现他性格特点的句子。兴趣爱好:性格:【参考答案】

1.A2.B

3.兴趣爱好:好读书、嗜酒、常著文章自娱。【参考译文】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2004湖南益阳)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①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②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注:①铛臼:烹茶的工具。②伏谒:拜见。4.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A.然所蓄茶有数等蓄:含蓄B.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恭:通“躬”C.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惑:迷惑不解D.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热:热情5.将下面这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译句:亲自动手烹煮进献给(贵官),希望得到(他的)称赞。6.读完文段后,①请你揣摩一下僧人听了贵官的话后的心情;②你认为本段文字讽刺了哪一类人?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