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晒课资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6839505f1cc5f918bbee6d7cb3a403/226839505f1cc5f918bbee6d7cb3a4031.gif)
![初中地理-《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晒课资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6839505f1cc5f918bbee6d7cb3a403/226839505f1cc5f918bbee6d7cb3a4032.gif)
![初中地理-《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晒课资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6839505f1cc5f918bbee6d7cb3a403/226839505f1cc5f918bbee6d7cb3a4033.gif)
![初中地理-《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晒课资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6839505f1cc5f918bbee6d7cb3a403/226839505f1cc5f918bbee6d7cb3a4034.gif)
![初中地理-《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晒课资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6839505f1cc5f918bbee6d7cb3a403/226839505f1cc5f918bbee6d7cb3a40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分析一、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2、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3、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二、课标分析1.运用长江三角洲位置范围图简要说出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理解位置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会评价区域位置的一般方法。关注区域位置长江三角洲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从农业的角度上看,长江三角洲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从工业角度上看,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从旅游业的角度看,长江三角洲以富有特色的“水乡文化”,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长江三角洲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这些,都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首先,中纬度、近海的区域位置为其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河湖密布,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和淡水鱼产区。江海交汇的地理位置为其工业、旅游业以及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内、外交通(通过长江干支流航运与内陆相连,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有多条远洋航线与世界其他国家重要港口相通)。认识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认识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基础。2.通过分析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理解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形成热爱自然、保护水源的良好情感。关注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前面提到过,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供水(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发电、航运、养殖、旅游等。人教版教材中长江三角洲地区能够直接体现的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各方面:一是供水,以长江为主的河流直接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农业和生活提供水源;二是航运,通过长江的干支流以及京杭运河,将东西和南北沟通起来,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内陆之间的资源、信息、劳动力以及物产的流通提供了便利条件,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三是养殖,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湿润,河湖密布,为发展淡水养殖提供了有力保障;以上各方面,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治理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3.举例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和交通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形成学科学、促发展的积极情感。“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在本专题主要体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使城市之间的交往越来越便利和密切,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产生了不同城市的人们如同“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的“同城效应”。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对区域地理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并且有了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学习基础。同时,长江三角洲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历史文化悠久的背景也吸引了学生的求知欲。但是对区域地理学习中背景知识的迁移转化,读图、分析、比较等也着实考验学生的学习耐心与能力。因此我选择的教学素材是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地理知识基础,而设计的学习活动则指向促进学生在相关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处于沿江沿海,南北居中交汇的区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节教材分为三部分,包括“江海交汇之地”、“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主要分析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条件、城市分布及旅游资源因素。这些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是本节内容的主线,也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1、读图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并会分析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学会分析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3、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4、树立和谐发展的人地观念,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重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及其优越性
难点: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地区的地理位置。●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1、读图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并会分析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学会分析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3、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4、树立和谐发展的人地观念,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重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及其优越性
难点: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交流教具准备: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MV“梦江南”(别样感受,杏花烟雨江南暨今天的长三角地区)---出示教学目标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位置与范围:(长江三角洲在哪里?上册课本学习过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其中有两个在南方地区。长三角自古以来富庶,当前经济总量全国第一提供数据,是何原因确保该地长盛不衰?)A.据导学案自学(回归全图确定位置:海陆、纬度;政区图标画范围;——教师点拨——学生展示:)过渡:这样的位置有何优越性?B.自然环境:自学探究(地形、气候、河湖)点出——水乡、鱼米之乡总结板书C.教师精讲引导:长江水系图、“弓箭图”、海运图——突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过渡:我们发现长三角的发展得益于江海之利尤其是长江的作用,河流到底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我们分别以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和长江下游的长三角为例做探索发现。D.自学探究: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a.完成活动一,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明确任务、小组合作学习)5分钟b.展示交流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利弊)c.依据掌握的方法,完成下一个内容(成都平原)d.点拨提升与归纳-----------------------------------------------------------------------------------------------------------------------------------------(承转)课前让学生自学调查:到长三角旅游吸引我们的是什么?水乡风光与文化积淀形成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旅游资源,使长三角成为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之一。2、出示图片,学生欣赏并判断,感知旅游资源的形成与气候、历史相关。且传统的民族特色的是旅游发展的精髓!过渡:提供数据资料(=1\*GB3①2015中国城市群排名和2015世界六大城市群分别出炉,引发人们的关注。在国内,六个城市群综合指数水平的排名依次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半岛、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而在世界六大城市群中,中国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上榜。=2\*GB3②城市规模、人口增长、经济总量)3、城市群自学探究:=1\*GB3①观察城市分布特点(沿河、沿海)、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省会城市(南京及杭州)=2\*GB3②上海城市职能(辐射带动)过渡:经济越发达,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越迫切。荡舟河湖之间已被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取代。我们来探索发现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4、同城效应导学案问题(完成P55活动,合作讨论;——展示交流——点拨交通的影响—票价反映该区经济发达)拓展:一小时交通圈-----------------------------------------------------------------------------------------------------------------------------------------三、课堂总结:依据板书,学生谈学习感受四、巩固练习:1、读图分析;2、选择板书设计: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1、位置:范围: 地形: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江海交汇之地自然环境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水文:河湖众多2、城市群与“同城效应”《长江三角洲》评测练习1、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A.江苏省B.上海市C.安徽省D.浙江省2、长江三角洲是驰名中外的()A.温带水果之乡B.鱼米之乡C.亚热带动物王国D革命旅游胜地3、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的特征是()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B.地面平坦广阔,一望无际C.地势低平,湖泊河网密集D.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50米以下4、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5、能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的有:()①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沟通沿海与内陆地区的联系;②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各地。④历史上京杭运河沟通了长江三角洲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产品的是()A.水稻B.棉花C.淡水鱼D.甜菜6、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位于长江的中游地区B.地处江海交汇之地C.东临黄海和东海D.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8、“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分别指的是那两个地区:A.西藏、云南B.成都、东北平原C.成都平原、长江三角洲D.广西壮族自治区、华北平原9、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分别是:()A.甜菜、油菜B.甘蔗、大豆C.甘蔗、油菜D.甜菜、花生10、以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为例,关于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B.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C.河流冲积形成河流三角洲,为工农业发展提供平坦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D.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只有“利”没有“弊”学习效果评测结果及分析在完成本节《长江三角洲》后根据课堂观测,学生反馈和自我反思对本节课学习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本课的设计中紧密围绕着“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目标展开教与学活动。从上课之初让学生从知识层面对知识进行复习,并播放《梦江南》MV,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欣赏祖国大好河山中切入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的教育熏陶。教学组织中明确课堂学习目标及任务要求,科学设置自主学习内容。围绕区域地理位置及位置优越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方面,依据导学案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适时交流展示,强化认知。并结合“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两方面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任务明确、充分调动小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在学习环节发现大多同学都能积极思考,并在组内和班级之内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及不同意见,从这可以发现同学们的课堂效率较高,但是同学主动发言的意愿不强,需要教师提问。课堂学习效果结果最直观的结果就是本节课最后的课堂检测,从学生课堂检测发现同学们对于本节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能够在保证准确度的前提下提高效率。从教学辅助手段来看,板书设计采取板图、板书结合的方式,较直观的突出本节知识结构以及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观课效果看,书写规范有待于提高,以免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多媒体课件使用中,在上海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表现不够明显且数据提供比较少。从以上方面来看,经过本节课的教学,大多同学都能掌握本节课知识,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学习目标。《长江三角洲》课后反思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南方地区最具典型而且影响深远的一个区域。本节教学设计通过复习旧知及播放《梦江南》MV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自主学习环节“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中,感觉用时稍多。且学生对地理位置优越性感知比较枯燥,可否进一步创设一定情景增强趣味性。在“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探究环节教师合理设计问题并适时进行合作指导,尤其是及时联系乡土地理的知识“淄河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了“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丙二醛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低空洞焊膏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办公写字楼出租合同范本2
- 活牛购销合同
- 广场商铺租赁合同
- 2025北京市非居民供热采暖合同(合同版本)
- 文化传播项目合同
- 门窗安装工承包合同范本
- 提升跨部门协作能力的技能培训
- 合同协议框架性合作协议
- 创业计划路演-美甲
-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谱乐谱
- 我国全科医生培训模式
-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PPT
- 机构编制重要事项的报告范文(5篇)
- DBJ51-T 188-2022 预拌流态固化土工程应用技术标准
- 《长津湖》电影赏析PPT
- 多维阅读第10级 who is who 看看都是谁
- 滑雪运动介绍
- 高二下学期英语阅读限时训练(一)
- 半导体制造工艺-13薄膜沉积(下)综述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