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教故事1_第1页
家风家教故事1_第2页
家风家教故事1_第3页
家风家教故事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风家教故事“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离不开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每个家庭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家风,只要能从中体悟到积极、健康的正能量,就是好家风。好家风是无声的教诲,让人铭记在心,代代受益。我们家祖上并没有传下多少格言家训,但在父亲母亲的生活、言语、行动等诸多细节中,或许能捕捉我们家家风家教的踪影。我出生在粤东北一个偏僻小山村的普通家庭。在我小的时候,由于兄弟姐妹众多,家中只有父亲母亲两个劳动力,责任田又少,每年三荒四月天,家里便无米下锅。记得我七、八岁那年,我连续几天没吃上饱假,都是薯干芋头充饥。一天父亲好不容易从外面借了一担稻米回来,气喘吁吁挑到家门口,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母亲看到就对父亲说,“赶紧给你大姐(注:我的一位堂姑,寡居多年,十几年前去世)送两斗米过去,她好几天没吃上白米饭了。”父亲说,“行,我歇会就送去J母亲说,“你现在就送过去,她还来得及做晚保,吃顿饱。"父亲二话没说,就把稻米往十里外的堂姑家送去。这个场景给我很深的印象,直到现在还总是想起。父亲母亲的言传身教,不仅影响了我们兄弟姐妹,还传给了我们的下一代。我们家经历了不少的曲折和坎坷。父亲出生在1941年,未满月祖父就当国民党兵上了抗战前线,走后便一直没有回来,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两岸恢复来往交流,一同当兵出去后旅居台湾的堂伯父写信回来,我们才知道祖父当年已牺牲在长沙会战战场。在父亲12岁的时候,祖母又因病去世。母亲出生在1944年,因外公外婆生下女儿多无法养活,给人抱养做了童养媳。可以说,父亲母亲尝遍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苦难岁月,艰辛生活,磨炼出父亲母亲的坚强坚韧,还有豁达真诚。据父亲讲,当年贫穷的生活不可想像,在他17岁参军入伍前没有穿过鞋、没有穿过袜子,衣服上打的补丁已经完全掩盖了衣服的颜色。从军6年,父亲本来有机会到城镇复员安置,当时在家的堂伯父写信给他说,“树高万丈,叶落归根。复员你要回来,家中兄弟少,以免总是受人欺负。”就这样父亲走了一圈,又回到了老家。多年从军经历,养成了父亲耿直、嫉恶如仇、爱打抱不平的性格,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不能违背良心做事。母亲并不识字。她最期待的,是儿女能读书成才,走出山门。她怕我们不争气,长大没有出息;又怕我们有出息后跟村里人一样欺负别人。她总说,人有三衰六旺,有不如我们的人,要多让一让,不要自己比别人强,就欺负人。要多做善事,对穷苦的亲人、邻居,要尽力帮助他们,要体恤他们的困难。小时候去外公家要走过一座石桥,每次经过,母亲总跟我讲蔡状元为还母愿在海上造桥方便当地民众的故事,言语间充满了期待。母亲教育我们要以孝侍亲,要理解父母尊长的不易。小时候外公来我们家作客,虽然因家里孩子多生活拮据,但每次母亲总会借上些钱,买鱼买肉款待外公,临走时还要塞上三元、五元钱给老人归家。外公临终前,对自己未能亲自抚育母亲、未能送母亲上学内疚难过,母亲安慰他说,“我所处的时代潮流如此,我不怪爷娘”,外公才释然。母亲还因过门后未能给祖父祖母养老送终一事耿耿于怀,经常在我面前提起,为此事感到遗憾。父亲母亲教会我如何安身立命。父亲常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一飞冲天、青史留名,更多的人是默默无闻、平淡一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你大学毕业便到省委机关工作,要洁身自爱;父亲不求你光宗耀祖,做官、发财无止境,你不要刻意追求;你若贪图享受走邪路,真到那一步,家里也没人帮得了你。父亲经常告诫兄姐要自食其力,不要影响我的工作,不要让我违背原则为他们办事。母亲经常告诫我,要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做人做事要留有余地,不要有风就尽风驶。她还常说,旧时当官坐轿子,人人羡慕,但凡有当官坐轿的,就要有抬轿的,还要有鸣锣开道的。你不要刻意追求坐轿,坐不了轿,就抬好轿、敲好锣。父亲母亲对党怀着朴素的感情。父亲17岁参军入伍,前后在部队6年,在部队度过了他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是部队这个大融炉真正让他脱胎换骨,教会他识字、做人,明白事理,对此他念念不忘。我参加工作后,他从未问过我从事什么工作,担任什么职务,说的最多的,是要我“听党话”、“跟党走”,要做读书人,不要有江湖气。有时候县、镇有领导到我家看望,说“你养了一个好儿子啊!”父亲都说,“这是党的培养。”母亲十岁前后患上白喉病,这在当时是不治之症,家里没钱送医,村里的赤脚医生发现母亲病情危急,连夜用单车把她送到区医院,区医院当夜又用救护车把她紧急转送到县医院,当时老家刚解放不久,国家正好研发出治疗此病的新药,经过救治,把母亲从死亡边缘挽救回来。母亲常讲,没有共产党、没有新社会,她早就连命都没了。母亲经常叮嘱我要努力工作,报答党的恩情。正是父亲母亲这种真实质朴、谦虚感恩的教育,让我一直都铭记本心、不敢忘本。家风如春雨一般,润物无声,融化在每个家庭成员的血液之中。我的父亲母亲平凡朴实,没有什么高深的大道理,但他们一直教育我们要不重名利,本分做人,踏实做事,铺就了我们的人生底色。我从一名顽皮的乡村少年,出农门、上大学、进机关,今天成长为党的一名处级领导干部,离不开父亲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引导,几十年来,他们教我的这种人生态度我都不曾变过。我也经常告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