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二轮精准高效复习专题06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综合提分练)(教师版)_第1页
中考生物二轮精准高效复习专题06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综合提分练)(教师版)_第2页
中考生物二轮精准高效复习专题06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综合提分练)(教师版)_第3页
中考生物二轮精准高效复习专题06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综合提分练)(教师版)_第4页
中考生物二轮精准高效复习专题06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综合提分练)(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专题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一、单选题1.关于运动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B.关节面上的关节软骨能起到缓冲震动的作用C.要完成开门和关门,至少需要一块骨骼肌参与D.在完成投篮动作的过程中肌肉提供动力,骨相当于杠杆,关节相当于支点【答案】C【解析】【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详解】A.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则人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A不符合题意。B.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软骨,即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有弹性,还能减缓运动时的震动和冲击,B不符合题意。C.一组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复位,骨的复位要靠另一组骨骼肌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则要完成开门和关门,至少需要两块骨骼肌参与,C符合题意。D.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因此在完成投篮动作的过程中肌肉提供动力,骨相当于杠杆,关节相当于支点,D不符合题意。故选C。2.下列关于骨、关节和肌肉的结构模式图中,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详解】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3.如图为长骨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是骨膜,其内的血管为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 B.人在幼年时,④中的骨髓呈红色,具有造血功能C.③中的骨组织疏松、呈蜂窝状 D.骨的长长与①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中:①骨膜,②骨密质,③骨松质,④骨髓,⑤软骨层。【详解】A.①骨膜是一层坚韧的结缔组织膜,覆盖在骨的表面,骨膜内含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血管中的血液对骨的营养有重要作用,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用,它还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A正确。B.骨髓位于骨干的骨髓腔中和骨松质的空隙里。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胎儿和婴幼儿的骨髓都是红骨髓,具有造血的功能。所以,人在幼年时,④中的骨髓呈红色,具有造血功能,B正确。C.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骨密质致密而坚硬,大部分集中在骨干部分;骨松质则分布在长骨的两端,结构比较疏松,呈蜂窝状。因此,③中的骨组织疏松、呈蜂窝状,C正确。D.人在幼年的时候,骨骺端的软骨层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不断长长,但到成年后这些软骨就骨化成骨不再生长了,因此人成年以后身体不再长高。而②骨膜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D错误。故选D。4.2021年8月6日晚,烟台姑娘刘诗颖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一枪定乾坤,以66米34的成绩夺得金牌。如图是她在赛场中的部分精彩片段,下列回答不正确的是(

)A.由图甲到图乙的投掷动作中,肱二头肌的变化是由舒张到收缩B.由图甲到图乙的投掷动作中,肱三头肌的变化是由舒张到收缩C.投掷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的调节【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详解】A.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由图甲到图乙的投掷动作中,是由伸肘到屈肘的过程,所以肱二头肌的变化是先舒张后收缩,A正确。B.由图甲到图乙的投掷动作中,是由伸肘到屈肘的过程,所以肱三头肌的变化是收缩后先舒张,B错误。C.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C正确。D.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两组肌肉的协调,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共同完成,D正确。故选B。5.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不相符的是选项1234A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昆虫B运动系统骨骼肌肌腹肌腱C植物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大豆D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1.图中,1包含2,2包含3,3包含4。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分子→基因。【详解】A.1动物包含2无脊椎动物,2无脊椎动物包含3节肢动物,3节肢动物包含4昆虫,A正确。B.人等动物的1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2骨骼肌组成,2骨骼肌包含3肌腹和4肌腱,但肌腱和肌腹是并列关系,B错误。C.1植物包含2被子植物,2被子植物包含3双子叶植物,3双子叶植物包含4大豆,C正确。D.结合分析可知,1细胞核包含2染色体,2染色体包含3DNA,3DNA包含4基因,D正确。故选B。6.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的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B.蜜蜂筑巢属于本能行为C.蜻蜓点水是一种后天性学习行为 D.大象吹口琴是学习行为【答案】C【解析】【分析】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按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按行为的不同表现可分为觅食行为、贮食行为、攻击行为(同类)、防御行为(不同类)、领域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洄游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定向行为、通讯行为等。各种行为都是动物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表现,行为帮助动物更好的生存繁衍。【详解】A.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称为动物的行为,A正确。B.蜜蜂筑巢属于先天性行为,是蜜蜂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B正确。C.蜻蜓点水是在产卵,是蜻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C错误。D.大象吹口琴学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学习行为,D正确。故选C。7.下列全部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A.蚂蚁搬家、儿童识字 B.蜘蛛结网、孔雀开屏C.大雁南飞、鹦鹉学舌 D.公鸡报晓、蚯蚓走迷宫【答案】B【解析】【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详解】A.蚂蚁搬家属于先天性行为、儿童识字属于学习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B.蜘蛛结网、孔雀开屏,均属于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故B符合题意。C.大雁南飞属于先天性行为、鹦鹉学舌属于学习行为,故C不符合题意。D.公鸡报晓属于先天性行为、蚯蚓走迷宫属于学习行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如图的关节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使关节灵活 B.[2]使关节牢固 C.[6]和[1]共同围成关节腔 D.[4]是关节头【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所示结构名称:3关节头,5关节窝,两者构成6关节面。1关节囊,2关节腔,4关节软骨。【详解】A.1关节囊把相邻两骨紧紧连接起来,使关节具有牢固的特性,A错误.B.2关节腔内有1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B错误。C.6关节面和1关节囊围成的空腔是关节腔,C正确。D.4是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荡,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D错误。故选C。9.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强度会影响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为探究不同运动强度对机体骨骼肌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大鼠进行实验,并绘制了统计图(如图);另有研究表明,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自然状态组相比,不同运动强度下每立方毫米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均增加B.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可释放更多的能量C.关节是运动的支点,它由关节囊、关节软骨和关节腔组成D.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答案】C【解析】【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详解】A.与自然状态组相比,不同运动强度下每立方毫米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均增加,有利于骨骼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A正确。B.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中强度组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原因是中强度骨骼肌呼吸作用强,释放更多的能量,满足身体的需求,B正确。C.关节是运动的支点,它由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C错误。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才能提供,D正确。故选C。10.在骨折后的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骨膜内的神经 B.骨端和骨干之间的软骨层C.骨髓腔中的红骨髓 D.骨膜内的成骨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详解】骨的结构中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蹄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故选D。11.2021年休斯敦世乒赛中国队斩获4金1银6铜的优异成绩。下列有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伸直手臂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B.当发球动作时,相应的骨起支点作用C.任何扣球动作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完成D.运动员的运动还需要其它系统的配合【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详解】A.伸直手臂垫球时属于伸肘动作,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A正确。B.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完成发球动作时,相应的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的作用,B错误。C.任何扣球动作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提供动力来完成,C正确。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正确。故选B。12.东东在搬家过程中,他在搬装书的箱子时,不小心伤到了右手肘关节,医生幽默地说是伤了“支点”,医生所说的“支点”是(

)A.骨 B.神经 C.关节 D.骨骼肌【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结。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收缩能为运动提供动力。【详解】A.在运动中,骨起杠杆的作用,A错误。B.在运动中,神经起调控的作用,B错误。C.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C正确。D.骨骼肌收缩能为运动提供动力,D错误。故选C。13.某同学探究大白鼠和蚂蚁走迷宫的行为,统计数据如下表,据表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B.走迷宫实验中,大白鼠出现的错误次数明显多于蚂蚁C.大白鼠和蚂蚁走迷宫获取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D.训练次数越多,蚂蚁和大白鼠出现的错误次数越【答案】A【解析】【分析】动物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后天的学习和经验中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越强。【详解】A.图中蚂蚁出现的错误次数多于大白鼠,这个实验证明了,动物越高等,其学习能力越复杂、越强,故A正确。B.在迷宫实验中,由图2可以看出蚂蚁出现的错误次数多于大白鼠,故B错误。C.大白鼠和蚂蚁走迷宫都属于学习行为,不是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依靠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完成的,故C错误。D.由图2可以看出,训练次数越多,出现的错误次数越少,而不是越多,故D错误。故选A。14.“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后,课后延时服务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小红的古筝弹得非常好,老师夸她很有音乐天赋,小红弹古筝这一行为是(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社会行为 D.本能行为【答案】B【解析】【分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海豹表演、小狗钻火圈等。【详解】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因此,小红的古筝弹得非常好,老师夸她很有音乐天赋,小红弹古筝这一行为是学习行为。故选B。15.“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劳伦兹发现,刚孵化出来的小野雁就能够行走,离开巢时总是追随自己的母亲走,此后再也不会跟随其他的动物了。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

)A.先天性行为 B.后天学习行为 C.繁殖行为 D.节律行为【答案】A【解析】【分析】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按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按行为的功能、不同表现可分为觅食行为、贮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领域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会行为、定向行为、通讯行为等。

【详解】A.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刚出生的野雁会追随母亲,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正确。

B.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B错误。C.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孵卵、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的复杂行为,C错误。

D.动物的活动或运动适应环境中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有节律性的变动,叫做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月节律等,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16.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由图丙可知,骨骼肌由[①]_______和[②]______组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_______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运动时需要_______系统的控制和调节。(2)当你双手自然下垂时,会感觉到比较轻松,这是因为图甲中的③⑤均处于______状态。(3)关节对运动的意义:在运动中起_______作用。(4)图乙中做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使得关节活动灵活的是[⑧]_______和关节腔内的滑液。【答案】(1)

肌腱

肌腹

关节

神经(2)舒张(3)支点(4)关节软骨【解析】【分析】如图:①肌腱、②肌腹、③肱二头肌、④肱骨、⑤肱三头肌、⑥关节头、⑦关节窝、⑨关节囊、⑧关节软骨,据此分析解答。(1)骨骼肌由①肌腱和②肌腹组成,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运动时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及其他系统的配合完成。(2)双手自然下垂时,③肱二头肌和⑤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因此感觉比较轻松。(3)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关节对运动的意义是:在运动中起到支点的作用。(4)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⑧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17.在中国,乒乓球运动十分普及,乒乓球被称为国球。在2021年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又创佳绩。如图1表示运动产生的过程,图2表示马龙在赢得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后庆祝的运动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运动系统中A结构是由肌健和C___组成。(2)当A结构受到种经传来的刺激后会___,牵动骨围绕B___活动,于是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3)B结构具有韧带使关节牢固,而其中的关节软骨则使关节更___(4)根据图2分析,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的___(填生理作用)。屈肘时____收缩,完成该动作还需要在___系统的调节下才能实现。【答案】(1)肌腹(2)

收缩

关节(3)灵活(4)

呼吸作用

肱二头肌

神经【解析】【分析】一、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与骨骼肌组成。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收缩能为运动提供动力。二、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1)A结构是骨骼肌,由肌腱和C肌腹组成。(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A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B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3)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面上有关节软骨、关节囊内的滑液,可以减少关节头和关节窝的摩擦,使关节更灵活。(4)运动的产生是多个系统参与的结果,其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呼吸、循环、消化系统提供能量。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上肢自然下垂时,二者同时舒张;垂提重物时,二者同时收缩。18.篮球是奥运会核心比赛项目,经常参加篮球运动不仅能够有效改善身体机能、增强体质,对培养意志品质以及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一中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可简单分为__________和肌腱两部分,篮球运动员在完成图一所示的投篮动作时,该动作的完成由骨、骨骼肌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____________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2)图二中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

]_______。关节与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

]________和关节腔中的滑液。(3)马戏团的猩猩和猴子经过长期训练也会打篮球,这是一种____________行为。【答案】(1)

肌腹

神经(2)

②关节腔

④关节软骨(3)学习【解析】【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结。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收缩能为运动提供动力。题图中:①是关节囊,②是关节腔,③是关节头,④是关节软骨,⑤是关节窝,⑥是关节面。(1)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属于骨骼肌,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2)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在关节头和关节窝上有一层关节软骨,关节腔内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减少振荡,使关节更加灵活。(3)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马戏团的猩猩和猴子经过长期训练也会打篮球,是一种学习行为。三、实验探究题19.为探究哺乳动物的运动原理,张同学制作了一个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如图所示(①为铁钉,②和④为松紧带,③和⑥为硬纸片)。请回答。(1)图中序号③和⑤模拟_____,它在运动中起_____的作用。序号_____模拟关节,在运动中起_____的作用。(2)如果用该模型模拟人体膝跳反射时小腿的突然抬起,小腿的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此时,图中序号_____模拟的肌肉收缩,序号_____模拟的肌肉舒张:说明运动总是需要_____组骨骼肌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3)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骨骼肌牵拉_____,绕_____活动。其中起调节作用的主要是_____系统。【答案】

杠杆

支点;

关节

神经【解析】【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详解】(1)图中③和⑤模拟骨,它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图中序号①模拟关节,它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2)③⑤模拟骨;②④模拟的骨骼肌;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④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④肱三头肌收缩,②肱二头肌舒张,如果用该模型模拟人体膝跳反射时小腿的突然抬起,②收缩,④舒张。(3)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骨骼肌牵拉骨,绕关节活动完成动作。其中起调节作用的主要是神经系统。【点睛】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20.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实验。步骤一:制作如图所示的迷宫实验装置,在迷宫上方盖上透明玻璃,以便观察实验过程。步骤二:选取大小相同的小白鼠三只(A、B、C),分别放在迷宫实验装置中,观察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情况,测得如下数据。请分析:时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A5分55秒4分34秒2分9秒4分13秒B4分27秒3分13秒1分40秒3分8秒C7分51秒5分34秒2分25秒5分2秒(1)实验过程中选择三只小白鼠做实验,比较分析它们走迷宫获取食物所需要的时间,最后得出结论。据此,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2)从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三只小白鼠每次走出迷宫获得食物的时间都不相同,而且第三次实验比前两次实验用的时间都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3)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小白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行为。这种行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开始前,要让小鼠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以使摆放的食物更具吸引力。(5)小明同学找来了两只小乌龟做实验,结果发现两只小乌龟无论是错误次数,还是时间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