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023年湖南郴州市嘉禾县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考聘用59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06月2023年湖南郴州市嘉禾县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考聘用59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06月2023年湖南郴州市嘉禾县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考聘用59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06月2023年湖南郴州市嘉禾县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考聘用59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06月2023年湖南郴州市嘉禾县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考聘用59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06月2023年湖南郴州市嘉禾县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考聘用59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旅行∶交通

A.生活∶工作

B.吃饭∶食物

C.睡觉∶休息

D.病愈∶康复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旅行”离不开“交通”,“交通”是“旅行”的必要条件,二者属于必要条件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必不可少的,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

B项:“吃饭”离不开“食物”,“食物”是“吃饭”的必要条件,二者属于必要条件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睡觉”是一种“休息”,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D项:“康复”指恢复健康,“病愈”指病好了,二者属于近义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2.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效率和准确率并非完美无缺B.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关键在于准确识别目的基因C.基因组编辑存在较大风险且在道德上不可接受D.基因组编辑作为治疗手段,其必要性值得探讨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下文语境。横线位于段首,故可能引领全文,可通过后文解释说明的内容判定首句。由关键词“此外”可知,后文为并列形式呈现的解释分说,“基因组编辑有可能会偏离目标”强调基因编辑组技术的准确率不高;“基因组的效率也是一个问题”指出其效率也存在问题。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内容“效率和准确率”全面概括了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两个特点,当选。B项“准确识别目的基因”表述过于片面,仅对应后文一个分说,排除;C项“存在较大风险”表述不明确,且“道德上”无中生有,后文并未谈及,排除;D项的重点为“必要性”,但后文并未围绕“必要性”来阐述,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横线在文段首句。横线后指出在特定情况下,基因组编辑会产生意料之外的基因改变,也就是可能会“脱靶”,接下来详细介绍可能会“脱靶”的情况。“此外”指出基因组编辑的“效率”也是一个问题。A项“效率和准确率”对应后文的两个方面,当选。B项,横线后着重讲基因组编辑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而非介绍技术的关键,排除;C项,后文没有涉及“道德”问题,排除;D项,后文介绍的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而非“必要性”,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设计婴儿”还有多远?》3.在确定决策目标时,目标应建立在需要和可能的基础上。(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决策目标,是指在一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条件下,在市场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所预测达到的结果。决策目标是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来确定的,因此,必须把握住所要解决问题的要害。只有明确了决策目标,才能避免决策的失误。确定决策目标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应该从实际出发,在需要和可能的基础上,符合工作实际。故表述正确。4.对爱岗敬业理解正确的有(

)。A.它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B.它是国家对人们职业行为的共同要求C.它是从业者遵守的共同职业道德D.它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参考答案:AB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职业道德常识。爱岗敬业指的是忠于职守的事业精神,这是职业道德的基础。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A项正确,符合题意;B项正确,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是国家对人民职业行为的共同要求;C项正确,职业道德体现的是职业人应该遵循的道德要求;D项正确,职业道德所反映的是对人民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故正确答案为ABCD。5.在超市里有四个存物柜,打开柜子后发现,第一个柜子里写着:“所有的柜子里都装着购物袋”;第二个柜子里写着:“本柜子中有购物礼品”;第三个柜子里写着:“本柜子里没有食品”;第四个柜子里写着:“有些柜子里没有购物袋”。如果只有一个柜子里的描述是真实的,以下肯定为真的是:A.所有的柜子里都有购物袋B.所有的柜子里都没有购物袋C.所有的柜子里都没有购物礼品D.第三个柜子里有食品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分析可知第一个柜子和第四个柜子的描述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已知只有一个柜子里的描述是真实的,则第二个柜子和第三个柜子的描述均为假,由第三个柜子的描述为假可知第三个柜子里有食品,即D项为真。故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突破口。突破口为第一个柜子和第四个柜子是矛盾关系,两个断定必有一真一假。第二步:分析其他选项。题干说只有一个柜子的描述为真,那么第二个柜子和第三个柜子的描述必定均为假,即第二个柜子里没有购物礼品,第三个柜子里有食品。故正确答案为D。6.外交调研是一门特殊的学问,既要善于________,又不能听风便是雨。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见微知著B.当机立断C.反躬自省D.触类旁通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缺词语的语义。第二步,辨析四个成语的语义,依据句子间关系,选择能与“听风便是雨”构成语义对应的选项。由“既要……又不能……”可知,此处应选与“听风便是雨”构成语义对应的词语。“听风便是雨”形容听到一点风声就竭力附和渲染。还可以用来比喻那些一听到什么事就跟着咋呼,没有个人主见,人云亦云的人,为贬义词。“当机立断”指抓住时机毫不犹豫地立刻做出决断。“反躬自省”指反过来自我检查。“触类旁通”指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规律或知识,就能够由此即彼,推知通晓同类的其他事物。“见微知著”意指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比喻小中见大,为褒义词。四个词语中只有“见微知著”与“听风便是雨”语义相对应,且词性也相对,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既要……又不能听风便是雨。”说明该空填入词语和“听风就是雨”相反相对。“听风就是雨”指刚听到一点儿风声,就当要下雨了,形容听到一点风声就竭力附和渲染,常常用来比喻那些听到小事情就丧失个人主见,人云亦云的人,贬义。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的情况了。与“听风就是雨”意思相似,都是由小事看出的结果,一个褒义一个贬义,所以是相反相对关系,相互呼应,表述恰当。B项“当机立断”比喻事情到了紧要关头,就毫不犹豫地做出决断;C项“反躬自省”指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D项“触类旁通”比喻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从而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三者都不适合和“听风便是雨”构成相反相对的关系,排除B项、C项和D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成语的应用。“既······又······”连接前后表示并列,语义相近,“听风便是雨”表示听到风就觉得要下雨了。A项“见微知著”表示见到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或发展趋势,二者都能体现出前兆与结果的关系。且根据否定词“不能”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与“听风便是雨”词性相对,“听风就是雨”形容将没多大的事说得很严重,含贬义,“见微知著”形容有远见,含褒义,二者词性相对,相互呼应,最为恰当,当选。B项“当机立断”指抓住时机,立刻果断作出决定,强调时机的重要性。C项“反躬自省”指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文段的主题是外交调研,在外交调研中经常反省没有必要。D项“触类旁通”指接触某一事物并掌握其规律后,就能推知同类的其他事物,强调通透。故正确答案为A。7.A.12B.14C.16D.2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图推理。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26=(7+8-2)×2,10=(3+6-4)×2,规律为中间数字=(左下角数字+右下角数字-上面数字)×2,则所求项为(9+2-3)×2=16。因此,选择C选项。8.大凡作诗填词,都是语言与情感互相迁就的过程。一位初学者最初萌生什么样的感情,选择什么样的句式来起手,是不可预知的。可是他一旦有了初步的构思,就总能在《唐宋词格律》这部书里得到适当的帮助。他会知道哪些词牌适合表达怎样的感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韵脚,以及怎样合理运用某些修辞方法,在面对特殊句法的时候不上当。如果读过足够多的古人诗词,具有一点儿语感,就确实能在这部书的帮助下完成初次创作。它不能教人写出惊才绝艳的名篇,却以最大的诚意,防止你闹出各种笑话。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唐宋词格律》为初学者提供了非常好的帮助B.诗词创作实质上是语言与情感互相迁就的过程C.《唐宋词格律》因词调丰富而适合初学者使用D.诗词创作者须有充沛的情感及较高的文学修养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归纳。解答本题,首先需要阅读并分析文段,明确文段的论述主体是《唐宋词格律》,且主要围绕《唐宋词格律》这部书能给初学者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展开论述。然后分析选项,选择与此相符的一项。文段首先由作诗填词是语言与情感互相迁就的过程引出话题,指出初学者一旦有了初步的构思,就总能在《唐宋词格律》这部书里得到适当的帮助;接着具体说明了初学者会在《唐宋词格律》这部书里得到哪些帮助。由此可知,文段的论述主体为《唐宋词格律》,主要说明了《唐宋词格律》这部书能给初学者提供帮助,A项表述与此相符,正确。B、D两项缺少论述主体《唐宋词格律》,与文段主旨不符,可首先排除。C项的“因词调丰富而……”在文段中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作诗填词的特点,第三句为文段的主旨句,即初学者能在《唐宋词格律》这部书里得到适当的帮助。后文解释说明《唐宋词格律》具体对初学者的帮助。文段是“分—总—分”结构,主旨句强调的是《唐宋词格律》对初学者的帮助。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作者意图。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引出“作诗填词”的话题,随后论述了“初学者”最初萌生什么感情和选择什么句式不可预知。紧接着通过转折词“可是”引出文段重点,强调“初学者”有了初步构思,就能从《唐宋词格律》里得到帮助。后文进行具体解释,阐释了这本书可以从“词牌”“韵脚”“修辞方法”“特殊句法”等方面为“初学者”提供帮助,防止“初学者”闹出笑话。故文段旨在强调“初学者”可以从《唐宋词格律》里得到帮助,对应C项。A项,“词调丰富”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排除;B项,“诗词创作实质上是语言与情感互相迁就的过程”为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且未包含主题词《唐宋词格律》,排除;D项,“诗词创作者须有充沛的情感及较高的文学修养”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且未包含主题词《唐宋词格律》,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阅读龙榆生词人生命中的声音与性情》9.如果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劳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大气中的部分氧气被激发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且清新宜人。这段文字主要介绍:A.闪电的形成机制B.宇宙射线对人类的危害C.臭氧对人类的贡献D.闪电对地球的保护作用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阅读可知,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即指出闪电是人类的“清洁工”,然后具体论述闪电对人类的作用。因此正确答案应与此相关。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即提出“如果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劳的‘清洁工’”,然后分两方面展开具体论述,指出闪电能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同时闪电还可以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且清新宜人。综合可知,文段主要介绍了闪电对人类的保护作用。A项在文段中未提及,B项非文段重点所在,C项脱离了文段的论述主体“闪电”,均可排除。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以反面论证引出话题“闪电是清洁工”,接下来围绕“闪电”的两个好处进行论述,先讲了雷电将氧气激发成臭氧,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又讲了闪电使空气变纯净且清新宜人。文段为“总—分”结构,重点在首句,主体为“闪电”,强调“闪电”对地球的积极作用。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根据提问知此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是“总-分”结构,提出闪电是人类的“清洁工”,然后分两段论述闪电使地球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危害,闪电使空气变得纯净,这两个具体作用对地球环境均是有益处的,与D项表述相符合。A项闪电的形成机制在文段中未提及;B项在文段中只是稍有提及,并不是文段要介绍的主要内容;文段主要介绍的是闪电的作用,主体是闪电,而非臭氧,C项说法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10.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实行定时工时制的用人单位,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的工资报酬。A.400%B.300%C.200%D.15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劳动法知识。第二步,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题干属于(2)规定的情形,因此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因此,选择C选项。11.关于占星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可能会影响政治决策B.缺乏自身的逻辑模式C.始于未经证明的信念D.与人类自然思维有关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美国总统里根在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参考了占星术的预言”,符合文意。B项对应“它始于幻想,然后完全逻辑地推进”,不符合文意。C项对应“今天的占星术以起源不明但却被奉为传统的概念为基础”,符合文意。D项对应“人们相信占星术还跟人类自然的思维方式有关”,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12.小张在某航空公司购买飞机票时发现,无论是同一航班的不同等级座位,还是不同时段的航班,机票都存在一定的差价。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行机票差价的做法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B.实行机票差价的做法能增加航班飞行次数C.实行机票差价的做法可满足乘客的个性化需求D.实行机票差价的做法反映了定价机制逐步适应市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B项错误:无论是不同时段的机票差价,还是同一航班不同等级座位之间的差价,都不能改变供给机票的总数量,对航班飞行次数没有影响;A项正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行机票差价,有利于适应不同群体对机票的需求变化,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C项正确:对不同时段的航班或同一航班的不同等级座位实行差价政策,可以让乘客根据自己的出行时间、经济条件等进行选择,可以满足乘客的个性化需求;D项正确: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价格由市场供需关系所决定,供大于求,则价格下跌,求大于供,则价格上升。实行机票差价的做法中,不同机票的价格,也是由其需求量确定的,这种定价机制,巧妙地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

第一步,本题考查微观经济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每个航班的机票总供应量是固定的,实行机票差价的做法不能增加航班飞行次数。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常理法解题。根据生活经验,机票的价钱因为座位等级和时段有差别,机票的总数还是那么多,并不会影响航班的飞行次数。A项说法正确。实行机票差价,有利于适应不同群体对机票的需求变化,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B项说法错误。不同时段的机票差价和同一航班不同等级座位之间的差价,都不能改变供给机票的总数量,对航班飞行次数没有影响。C项说法正确。对不同时段的航班或同一航班的不同等级座位实行差价政策,可以让乘客根据自己的出行时间、经济条件等进行选择,可以满足乘客的个性化需求。D项说法正确。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供大于求,则价格下跌,求大于供,则价格上升。价格有升有降,适应市场的变化。故本题选B。13.年轻最可贵的就是可能性,可能性往往是通过不同表现出来的。对于上一代人来说,孜孜以求的终点,不过是下一代人的起点,如果年轻一代还在复制着上一代人的一切,那才是最大的可悲。在时间的叙事里,年轻一代从来都不是时代的观众和看客,当挑战和考验来临时,他们依然会选择挺身而出而不是畏缩不前。他们身上也有不成熟的地方,但不管如何,要对他们保持一份信心。对于上一代人来说,即便有担心有期待,也应该通过行动去引导,而不是带着傲慢和偏见,轻易地给他们贴标签。对于这段文字,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A.对于年轻一代身上表现出的个性化特征,应正确看待B.面对挑战和考验,年轻一代依然有自己的担当C.年轻一代因阅历浅,在干事创业上都是不成熟的D.年轻一代应效仿上一代人,不过于追求个性解放参考答案:AB解题思路:A项,根据“对于上一代人来说,即便有担心有期待,也应该通过行动去引导,而不是带着傲慢和偏见,轻易地给他们贴标签”可知,表述正确,当选;B项,根据“在时间的叙事里,年轻一代从来都不是时代的观众和看客,当挑战和考验来临时,他们依然会选择挺身而出而不是畏缩不前”可知,表述正确,当选;C项,“在干事创业上都是不成熟的”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D项,根据“对于上一代人来说,孜孜以求的终点,不过是下一代人的起点,如果年轻一代还在复制着上一代人的一切,那才是最大的可悲”可知,表述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B。14.①徐某服刑前后悔自己没能与邻里处理好关系②徐某在挖拔路边树苗时被刘某用铁锹砸伤了腿③徐某与刘某因为承包地地界问题发生了争吵④徐某掌握了刘某出行规律伺机用车将其撞倒⑤刘某在路边栽树使徐某机动车进出发生困难下列对上述事件排序最合理的是(

)。A.⑤②③④①B.③⑤②④①C.③②⑤①④D.⑤④②③①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逻辑顺序。观察题干,五个事件主要围绕“徐某与刘某因承包地发生冲突”的过程展开。逻辑关系的先后顺序比较明显的是事件③,“徐某与刘某因为承包地地界问题发生了争吵”为整个事件的开端,应该放在首位,排除A、D项。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根据第一步的结果可以判断只有B、C项符合,通过分析事件⑤和事件②可知,应先“栽树”,然后再“拔树苗”,故事件⑤应该在事件②前,排除C项。故正确答案为B。15.圆雕,是指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的立体的雕塑。其手法与形式多种多样,有写实性的与装饰性的,也有具体的与抽象的,着色的与非着色的等。根据上述定义,下图所示雕塑作品中,属于圆雕的是(

)。A.AB.BC.CD.D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的立体的雕塑”。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是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的立体雕塑,符合定义,当选;B项:附着在了背景上,无法从各个角度欣赏,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附着在了背景上,无法从各个角度欣赏,不是立体雕塑,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附着在了背景上,无法从各个角度欣赏,不是立体雕塑,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题干首先给出了圆雕的定义,其关键是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选项是图片的形式,需要根据定义分析各个图片是否符合定义。圆雕定义的关键信息: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A项,符合圆雕的定义。B项,附着在墙壁上,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C项,是附着在画纸上的画,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D项,是附着在屏风上的画,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的立体的雕塑;②手法与形式有写实性的与装饰性的,也有具体的与抽象的,着色的与非着色的。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马踏飞燕,属于“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的立体的雕塑”,且“手法与形式是具体的”,符合定义;B项:拿破仑骑马的壁雕,是有背景的,且只能从正面观看,不属于“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的立体的雕塑”,不符合定义;C项:是一幅农耕图,且只能从正面观看,不属于“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的立体的雕塑”,不符合定义;D项:刺绣,不属于“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的立体的雕塑”,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16.用64盆花围成每边两层的空心方阵,若在外再增加一层成为三层空心方阵,需增加多少盆花?A.44B.48C.52D.60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方阵问题。第二步,设最外层有x盆,根据内外两层差8,可得次外层有x-8,根据内外两层和为64,可得方程:x+x-8=64,解得x=36。第三步,若在外部再增加一层,则此时最外层应为:36+8=44(盆)。因此,选择A选项。1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印度,并称当地的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

B.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C.16世纪中期,西班牙战胜了拥有号称“无敌舰队”的英国,确定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D.英国颁布的《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正式确立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历史常识。需结合具体选项予以分析。

A项错误,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为美洲,而不是印度。

B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珍妮纺织机的出现;而瓦特改良蒸汽机只是标志着进入蒸汽时代,不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C项错误,“无敌舰队”是西班牙16世纪后期著名的海上舰队。1588年,西班牙在同英国争夺海洋霸权的斗争中,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西班牙海上霸主地位被英国取代。故选项表述错误。

D项正确,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拥有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为英国资产阶级发展扫清了道路。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史。

第二步,1689年10月,英国颁布的《权利法案》是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基础,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世界历史知识。每个选项都包含一个知识点,难度较大。看四个选项,A、B两项的内容我们比较熟悉,根据所学基本知识,哥伦布发现的是美洲大陆,排除A。B项是易错项。C、D两项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才能准确作答。A项错误。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指美洲大陆;

B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C项错误。英国于16世纪晚期,挫败西班牙,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垄断局面。但到18世纪中期英国才先后打败荷兰、法国成为海上霸主。

故本题选D。18.破案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灯塔A.证据;捕捞B.警察;旅行C.线索;航行D.案情;轮船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破案”需要“证据”,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捕捞”不一定需要“灯塔”指引,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警察”与“破案”属于主谓关系,“旅行”与“灯塔”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破案”需要“线索”,二者属于对应关系,“航行”需要“灯塔”,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破案”指“案情”终结,“轮船”航行需要“灯塔”,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19.大街上往来的人群熙熙攘攘,________,十分热闹。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川流不息B.摩肩接踵C.热闹非凡D.车水马龙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空格处的词汇用于形容“人群”,且与熙熙攘攘和十分热闹并列,表示来往的人很多、很热闹。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侧重形容车马连续不断,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摩肩接踵”形容来往的人很多、很拥挤,符合文意。C项“热闹非凡”形容热闹的场面或景象,不能修饰人群,排除C项。D项“车水马龙”形容车马来往不断,非常热闹,多用于形容车马,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20.(

)是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以及续订聘用合同的依据。A.工作年限B.工作能力C.工作态度D.考核结果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知识。第二步,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考核结果作为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以及续订聘用合同的依据。因此,选择D选项。2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题干图形均为汉字,优先考虑笔画数规律。第一行图形笔画数分别为2、4、6;第二行图形笔画数分别为6、4、10。可发现规律,每行前两个图形的笔画数之和等于第三个图形的笔画数。因此第三行中间一格应填入笔画数是12-4=(8)的图形,即“金”。故本题选A。22.1,2,3,6,7,14,(

)A.30B.26C.20D.15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项数较多,考虑多重数列。第二步,数列有七项,由于是奇数项,考虑奇数项、偶数项各自成规律。奇数项:1,3,7,(15)偶数项:2,6,14观察发现:1,1×2,2+1,3×2,6+1,7×2,规律为偶数项是其前一项的2倍,奇数项比其前一项多1。因所求的是奇数项,故所求项为14+1=15。因此,选择D选项。23.著作:书:丛书A.成语:词语:词汇B.树:树木:森林C.裙子:衣服:服装D.人:人群:人民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分析题干词项间关系,著作是书的一种,二者是种属关系,丛书由书组成,二者是组成关系。著作是书的一种,丛书是指由很多书汇编成集的一套书。A项,成语是词语的一种,词汇是很多词语的汇总,与题干关系一致。B项,树是树木的一部份,树木是组成森林的一部份,与题干关系不一致。C项,裙子是一种衣服,衣服和服装是全同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D项,很多人构成人群,人民是特指的一部分人群,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A。24.根据下面(

)定律我们可以得到发明永动机的试验是一种徒劳。A.质量守衡定律B.能量守衡定律C.牛顿运动定律D.阿基米德定理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第二步,能量守恒定律表述为:一个系统的总能量的改变只能等于传入或者传出该系统的能量的多少。总能量为系统的机械能、热能及除热能以外的任何内能形式的总和。能量守恒定律认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可以证明永动机的不合理性,B项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A项: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一个系统质量的改变总是等于该系统输入和输出质量的差值。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它表明质量既不会被创生,也不会被消灭,而只会从一种物质转移到为另一种物质,总量保持不变。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C项: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三条定律,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总结提出。其中,第一定律说明了力的含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体获得加速度;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D项:阿基米德定理,是流体静力学的一个重要原理,它指出,浸入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浮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方向竖直向上并通过所排开流体的形心。这结论是阿基米德首先提出的,故称阿基米德原理。结论对部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同样是正确的。同一结论还可以推广到气体。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25.虽然网络有助于人们进行思考,但是网上的海量的信息反而阻碍了人们进行独立思考。每当写作的时候,人们总是依赖于通过网络查找信息,而不独立思考,所以,喜欢依赖于网络的人们比其他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弱。下列选项中,可成为上述结论前提的是(

)。A.大多数人们在网上之余还有其他事情要做B.先进的网络技术对人们的独立思考没有任何帮助C.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差别不大D.一些活动,比如收集信息并不会阻止人们的独立思考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论据论点:喜欢依赖于网络的人们比其他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弱。论据:虽然网络有助于人们进行思考,但是网上的海量的信息反而阻碍了人们进行独立思考。每当写作的时候,人们总是依赖于通过网络查找信息,而不独立思考。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人们上网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和是否会使人独立思考能力下降无关,不是前提。B项,前提就是必须具有这个条件,结论才成立,如果这个条件错误,结论也不成立。这里可以使用否定代入法。如果先进的网络对人们的独立思考有帮助,那么,经常使用网络的人,独立思考能力会提高。但由于不知道“其他人”独立思考能力的强弱,所以无法确定经常使用网络的人和其他人谁的独立思考能力更强,不能否定题干中的结论。由此我们发现,即使在该选项被否定掉的情况之下,题干中的结论依然有可能正确。所以,该选项不是前提。C项,题干告诉我们网络会降低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那么,只有在“在使用网络之前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类似”的条件下,才能得出结论,经常使用网络的人独立思考能力会低于不经常使用网络的人。所以该选项是前提。D项,题干并没有说收集信息和是否经常使用网络的关系,属于话题不一致,不是前提。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故正确答案为C。26.危机公关是指由于企业管理不善,同行竞争甚至遭遇恶意破坏或者外界特殊事件的影响,而给企业或者品牌带来危机,企业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形象等。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危机公关的是:A.某智能手机制造商在行业竞争中失去领先地位,利润大幅下滑,公司高层决定转向新的领域B.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使得汽油生产成本提高,公司领导召开会议研究对策C.某智能手机制造商生产的一款手机由于电池缺陷被曝光后,该智能手机生产商通过媒体向公众道歉,并主动将问题手机召回D.台风将某公司的户外广告牌吹倒了,公司派人前去修复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由于企业管理不善,同行竞争甚至遭遇恶意破坏或者外界特殊事件的影响,而给企业或者品牌带来危机”、“企业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智能手机制造商在行业竞争中失去领先地位,利润大幅下滑,符合“同行竞争给企业或者品牌带来危机”,公司高层决定转向新的领域,并非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使得汽油生产成本提高,并未给企业或者品牌带来危机,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对于电池缺陷曝光事件给企业带来的危机,生产商采取自救行动,通过向公众道歉,并主动将问题手机召回,来挽回企业的声誉,消除影响,符合定义,当选;D项:台风将某公司的户外广告牌吹倒,并未给企业或者品牌带来危机,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企业管理不善,同行竞争甚至遭遇恶意破坏或者是外界特殊事件的影响;②给企业或者品牌带来危机;③企业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某智能手机制造商在行业竞争中失去领先地位,利润大幅下滑,属于“同行竞争给企业带来危机”,但转向新领域并非“针对危机采取的一系列的自救行动”,不符合定义;B项: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使得汽油生产成本提高,是对整个行业产生不良的影响,并非是给该企业“带来危机”,不符合定义;C项:产品缺陷被曝光,给企业或品牌带来危机,属于“企业管理不善、外界特殊事件给企业带来危机”,向公众道歉并召回问题手机,属于通过“自救行动”解决危机,目的是为了“消除影响,恢复形象”,符合定义;D项:台风吹倒广告牌是一个意外事件,并非“给企业或品牌带来危机”,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企业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形象等”。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危机公关定义的关键信息:企业针对所遭受的危机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形象等。A项,公司高层决定转向新领域,并没有针对所遭受的危机采取“消除影响,恢复形象”等措施,不符合定义。B项,公司领导召开会议研究对策,并没有针对所遭受的危机采取“消除影响,恢复形象”等措施,不符合定义。C项,智能手机针对产品质量受到质疑这一危机,采取了道歉和将问题手机召回的行动,体现了“消除影响,恢复形象”,符合定义。D项,广告牌被台风吹倒并不会给企业或者品牌带来危机,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C。27.调查报告的结尾常规的写法有:A.针对问题,提出建议B.提出问题,启发思考C.展望未来,鼓舞斗志D.概括全文,明确主旨参考答案:ABC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写作知识。第二步,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其中,结尾的写法主要有:①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②可以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③可以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④可以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因此,选择ABCD选项。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②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③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④时效性。28.出行:雾霾:口罩A.休息:沙发:电视B.超车:公路:路标C.勘探:野外:地图D.娱乐:海滨:游泳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涉及三个词项间的关系,可以结合遣词造句法进行解题,将题干三个词项串联成一个句子,在分析选项时需注意对应词项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否与题干一致。出行遇到雾霾需要戴口罩。A项,躺在沙发上一边休息一边看电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B项,在公路上超车时需注意路标,与题干关系不一致。C项,勘探到了野外需要看地图,与题干关系一致。D项,在海滨游泳是一项娱乐活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C。29.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属性类或数量类。封闭特征明显,考虑数面。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第一行图形面的个数依次是3、4、5,呈等差规律。第二行图形符合此规律。第三行应用规律,前两幅图面的个数依次是3、4,故问号处图形面的个数应为5,可排除C项。继续观察,第一行三角形面的个数均为1,第二行三角形面的个数均为2,第三行前两幅图三角形面的个数均为3,故问号处需填入图形三角形面的个数应为3,只有B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30.青蒿素的发现是传统医学献给世界的礼物,它的分子式是C15H22O5,它对疟疾和红斑狼疮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下列与青蒿素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种植物激素B.是一种绿色针状晶体C.存在于青蒿的花叶中D.常温下易溶于水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第二步,目前青蒿素的获得主要是直接从青蒿植株的地上部分提取,其花、叶片、茎中均含有青蒿素。研究表明,叶片和花表面的腺毛是青蒿素的主要合成和储存部位。C项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A项:青蒿素为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特殊的代谢产物,不属于植物激素。A项错误。B项、D项:青蒿素为无色针状结晶,熔点为156~157℃,易溶于氯仿、丙酮、乙酸乙酯和苯,可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冷石油醚,几乎不溶于水。B项、D项错误。31.在工业企业中,职工培训工作十分重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它还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科学技术在迅速发展,生产和制造方法正经历着急剧的变化,企业职工都面临着提高个人素质,以适应这种变化的问题。这段文字强调的是(

)。A.目前企业对职工的培训工作还不十分重视B.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推动着生产和制造技术不断改进和革新C.职工培训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必须一直抓下去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职工的素质需要提高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文段开头提出观点“职工培训工作十分重要”,接着说明原因,即生产和制造因科技发展而经历着巨变,故企业职工都需要提高个人素质,以适应这种变化,文段为总分结构,强调职工培训的重要性,对应C项。A项,“企业对职工培训不重视”文段未体现,无中生有,排除;B项,属于原因解释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D项,对应文段解释说明中内容,且未明确表述如何提高,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32.游泳池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通过进水口把水池充满需要6小时,水池满了之后把水通过出水口排出需要3小时。则该游泳池的排水速度是进水速度的:A.1.5倍B.2倍C.2.5倍D.3倍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时间类。第二步,该游泳池总量一定,水管效率与时间成反比,则排水速度∶进水速度=进水时间∶排水时间=6∶3=2∶1,排水速度是进水速度的2倍。因此,选择B选项。33.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由此可知,梭伦:A.反对奴隶制度B.主张权利平等C.抨击贫富差距D.具有人文精神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历史知识。第二步,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题干中“不愿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可以看出梭伦更加注重的是人的道德,注重人的精神,而非财富,可知梭伦具有人文精神。因此,选择D选项。A项:公元前8至前6世纪,古代希腊形成数以百计的奴隶制城邦,其中雅典和斯巴达最大,并代表两种不同的类型。雅典属于工商业城邦类型。题干中指的是梭伦更加重视人的道德,而未涉及奴隶制度。A项排除。B项、C项:梭伦按财产的多少将全体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谁的财产多,谁的等级就高,谁就享有高的政治权利。第一、二等公民可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最高官职,第三等只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故梭伦未主张权利平等,抨击贫富差距。B项、C项排除。34.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表明()。A.公民应自觉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B.有法可依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C.公民依法享有各项政治权利D.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和监督权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宪法。A项正确,国歌代表了国家的荣誉,侮辱国歌的行为入刑,体现的是公民应当自觉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B项错误,有法可依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建设法治国家,维护人民的利益。C项错误,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题干表述没有体现公民享有的各项政治权利。D项错误,题干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不是决定权和监督权。故正确答案为A。35.对所有的静脉血标本进行检测,没有发现阳性HIV抗体。如果上述断定为假,则下列

项一定为真。A.要发现阳性HIV抗体,必须对所有静脉血标本进行检测B.对所有静脉血标本进行检测,未必能发现阳性HIV抗体C.部分静脉血标本尚未进行检测,或者已经发现了阳性HIV抗体D.部分静脉血标本尚未进行检测,但是已经发现了阳性HIV抗体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条件。对所有静脉血标本检测且-发现阳性HIV抗体。已知题干为假,那么其矛盾命题:-(对所有静脉血标本检测且-发现了阳性HIV抗体)一定为真,即:有的静脉血标本没有检测或发现了阳性HIV抗体一定为真。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翻译为发现阳性HIV抗体→对所有静脉血标本检测,是对题干矛盾命题“或”关系的肯定,无法得出确定性结论,排除;B项:翻译为对所有静脉血标本检测→未必发现阳性HIV抗体,是对题干矛盾命题“或”关系的否定,根据“否一推一”可知,一定发现了阳性HIV抗体,与题干不一致,排除;C项:翻译为有的静脉血标本没有检测或发现了阳性HIV抗体,与题干的矛盾命题一致,一定为真,当选;D项:翻译为有的静脉血标本没有检测且发现了阳性HIV抗体,题干矛盾命题为“或”关系而不是“且”关系,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中虽无明显关联词,但根据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和选项特征,可以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所有的静脉血标本进行检测且没有发现阳性HIV抗体第三步,进行推理。已知上述论断为假,对①进行否定可得:有的静脉血标本未进行检测,或者发现阳性HIV抗体,C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题干中出现了两个肯定的命题,可知其考查的是联言命题的相关知识。先分析题干中给出的推理,然后根据推理规则分析选项的正误。题干推理关系为A且B的形式,即“对所有的静脉血标本进行检测并且没有发现阳性HIV抗体”。已知题干命题为假,那么其矛盾命题(非A或者非B)为真,即“对部分静脉血标本尚未进行检测”或“发现了阳性HIV抗体”。故本题选C。36.张某任甲企业厂长期间,代表甲企业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后张某被撤职,由王某担任厂长,乙公司要求甲企业履行合同,王某认为这是前任厂长的事,应由张某自己解决。由于王某的干预,合同未能履行,该合同不履行的责任应由(

)承担。A.王某B.张某C.甲企业D.乙公司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合同法知识。第二步,根据《合同法》第七十六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动而不履行合同义务。张某在担任甲企业厂长期间与乙公司签订合同,虽然后面被撤职,但是合同有效,甲企业应当履行合同。C项符合题意。因此,选择C选项。37.根据图形规律,填入问号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图形结构相似,优先考虑静态位置。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画出每幅图的重心,第一组图形中,图1重心在图形上方,图2重心在图形中间,图3重心在图形下方,重心呈现从上往下移动的规律。第二组图形中,前两个图形的重心依次在图形的上方和中间,符合第一组图形规律,则?处图形的重心应该在图形的下方,A项符合。B项、C项重心在图形中间,D项重心在图形上方,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38.人力资源专家认为,女性在能力、知识背景和智力因素上与男性并无差异,而其在沟通能力和亲和力上有着天然优势。信息时代,女性管理者往往更易于被团队成员所认同,更适合营造企业的凝聚力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对这段文字,理解不准确的是(

)。A.女性适合做管理工作B.女性善于处理各种人事关系C.女性在智力上和男性无生理差异D.信息时代更适合发挥女性的优势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C项偷换概念,“女性在能力、知识背景和智力因素上与男性并无差异”并不是“女性在智力上与男性无生理差异”,表述错误,当选。A项,由“女性管理者往往更易于被团队成员所认同”可知,表述正确,排除;B项,由原文“沟通能力上和亲和力上有着天然优势”可知,表述正确,排除;D项,由原文“信息时代……女性管理者往往更易于被团队成员所认同,更适合营造企业的凝聚力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可知,表述正确,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39.当人们说到“管教”时,他们通常的意思是“惩罚”,因为他们相信两者是一回事。父母和老师们有时会大声喊叫和说教,突然让孩子们做惩罚性的“暂停”去“想想你的所作所为”。不幸的是,无论惩罚在当时看起来多么有效,________________,以及父母们真正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会的社会和人生技能。惩罚只会使一种很有挑战的情形恶化,让大人和孩子一头扎进权力之争中。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A.都会引起孩子的不安感B.都不会带来长期的学习效果C.都只会收到短期的强制效应D.都不会得到孩子的真正的认同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前文先论述人们相信“惩罚”和“管教”是一回事,随后用家长对孩子的“管教”举例论证。后文通过“不幸的是”引出“惩罚”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填入的语句应与“无论惩罚在当时看起来多么有效”反向呼应,体现“长期看来惩罚是无效的”。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都不会带来学习效果”能够体现“惩罚无效”,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B选项。40.公民甲偷乙的财物,因害怕被追究,过了一段时间又偷偷的送回去,这是犯罪中止。(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某一具体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而甲盗窃乙财物的行为已经实施完毕,此时盗窃已既遂,而后来的返还财物行为只是对赃物的退还行为。因此,本题错误。《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1.把左侧给定图形中的元素重组可以得到的是:A.AB.BC.CD.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图形的重组,可根据不同三角形的数量确定正确答案。左边图形中只有1个含水平线的三角形,2个稀点状阴影三角形,2个斜线阴影三角形,可排除A、B、D。左侧图形重组可以得到C。故本题选C。42.A.0B.2C.4D.6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已知圆圈中间数字明显大于四个角落的数字,且与部分数字存在倍数关系,但第三个圆圈出现数字0,不考虑单一的乘法关系;进一步观察发现第一个圆圈中24为3和4的倍数,但7和9均为奇数,二者作差后是2,也为24的因数,且满足2×3×4=24,验证其他项是否满足此规律。上面两项之积乘以下面两项之差等于中间数字。3×4×(9-7)=24,2×5×(6-3)=30,2×2×(1-0)=(4)。故本题选C。43.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讲的时候发生的,讲理和协商都离不开语言,然而,并非有语言的地方就自动会有讲理,有语言的地方必须有自由才能有说理。由此可以推出:A.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因为没有自由而发生的B.并非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不可以协商和不可以讲理的时候发生的C.如果没有自由,不能讲理,就可能发生战争和混乱D.有语言和自由的地方就一定不会发生战争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为翻译推理题型。第一步:翻译题干。①战争和混乱→–协商且–讲理;②讲理且协商→语言;③说理→语言且自由。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得出答案。C项,–自由且–讲理→战争和混乱;根据联言命题的性质和逆否规则,从③可以得出,“–自由→–讲理”,“–讲理”肯定①中推导关系的后件,肯后件无法得出任何绝对的结论,但可以得出可能性的结论,即可能发生战争和混乱,当选。A项,战争和混乱→–自由,由①可知,战争和混乱→–协商且–讲理,但“–协商且–讲理”不能推出任何与“自由”有关的结论,排除;B项的表述直接在题干第一句话前面加了一个“并非”,即为条件①的矛盾命题,排除;D项,语言且自由→–战争;“语言且自由”肯定第一步中③的后件,肯后件无法推出任何确定性结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键词“所有的”,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战争且混乱→¬协商且¬说理②讲理且协商→语言③说理→语言且自由第三步,进行推理。A项:选项中“战争且混乱”是对①“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推出:¬说理,“¬说理”是对③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因此是否有自由不确定,排除;B项:并非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不可以协商和不可以讲理的时候发生,与题干①的说法矛盾,排除;C项:“没有自由”是对③“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说理”,根据“且”关系的特性“全真才真”,无法断定题干①后件的真假,因而前件可能为真,可以推出;D项:“有语言和自由的地方”对③是“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由此无法进行推导,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出现的“所有”“有的”等关键词,可判定本题考查直言命题的推理,依照其推理规则即可解题。题干细节信息:①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讲的时候发生的;②讲理和协商都离不开语言;③并非有语言的地方就自动会有说理;④有语言的地方必须有自由才能有说理。A项,没有自由可以推出没有说理,但是没有说理不能推出战争和混乱,错误。B项,根据细节信息①可知,该项与之矛盾,错误。C项,没有自由就不能讲理,有可能发生战争和混乱,可由题干推出,正确。D项,语言和自由是讲理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错误。故本题选C。44.指鹿为马∶颠倒黑白A.不以为然∶不屑一顾B.目无全牛∶鼠目寸光C.师心自用∶固执己见D.不孚众望∶众望所归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与“颠倒黑白”属于近义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不屑一顾”指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B项:“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鼠目寸光”比喻目光狭小见识短浅,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C项:“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固执己见”指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二者属于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众望所归”形容某人威望很高,受到大家敬仰和信赖,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45.下边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上边的四个图形拼合而成(只能通过上、下、左、右进行移动),请把它找出来: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平面拼合,可采用平行且等长相消的方法解题。消去平行且等长的线段后进行组合即可得到轮廓图,即为B选项。平行且等长相消的方法如下图所示:故正确答案为B。46.①年终业绩差②旷工③赌博④赌博成瘾⑤经常熬夜下列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A.②①③⑤④B.①③④⑤②C.③④⑤②①D.⑤②①③④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观察题干,本题考查因果关系。某人(3)赌博,结果(4)赌博成瘾(5)经常熬夜,作息时间不正常,所以(2)旷工,最终导致(1)年终业绩差。故正确答案为C。47.下列表述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昨天夜里突然下起了一场狂风暴雨。B.窗外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C.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们对融媒体有了全新的认识。D.下周开始老师和学生必须佩带工作证和学生证进出学校大门。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没有语病的一项。第二步,A项“下起”和“狂风暴雨”搭配不当,不能“下起狂风”。B项表述合理,无语病。C项由于介词的滥用导致主语残缺。D项连词使用错误,可将“工作证和学生证”改为“工作证或学生证”。因此,选择B选项。48.甲、乙、丙、丁四人涉嫌某案被传讯。甲说:作案者是乙。乙说:作案者是甲。丙说:作案者不是我。丁说:作案者在我们四人中。如果四人中有且只有一个说真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A.作案者是甲B.作案者是乙C.作案者是丙D.题干中的条件不足以断定谁是作案者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第二步,找关系。甲与丁为包容关系(甲→丁),乙与丁亦为包容关系(乙→丁)。第三步,定真假。包容关系特性为“一真前假”(即“→”前的话为假),所以甲和乙的话为假。根据甲的话“作案者是乙”为假,可知作案者不是乙;根据乙的话“作案者是甲”为假,可知作案者不是甲;根据“只有一个说真话”,且丙和丁之间不具有“矛盾、反对、包容”等关系,所以无法断定丙丁真假。综上,无法断定作案者是谁。因此,选择D选项。(1)常见包容关系有:①所有→某个→有些;②A且B→A(B)→A或B。包容关系特性为“一真前假;一假后真”。(2)关于丙、丁真假不定的验证:①假设丙假丁真,则“作案者是丙,作案者在四人中”,该假设成立;②假设丙真丁假,则“作案者不是丙(可能是四个人之外的人),作案者不在四人中”,与题干不冲突,该假设也成立,但无法确定作案的人是谁。综上,两种假设均成立,所以无法确定作案的人是谁。49.计算1³+2³+3³+4³+5³+……+10³的个位数为:A.3B.4C.5D.6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第二步,分别计算每一项的个位数字:1³个位数为1,2³个位数为8,3³个位数为7,4³个位数为4,5³个位数为5,6³个位数为6,7³个位数为3,8³个位数为2,9³个位数为9,10³个位数为0,各项的个位数字之和为1+8+7+4+5+6+3+2+9+0=45,个位数为5。因此,选择C选项。50.要约:凡向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建议,如果内容十分确定,并且表明要约人有在其要约一旦得到承诺就将受其约束的意思,即构成要约。下列不属于要约构成要件的是:A.应向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B.要约的内容必须十分确定C.要约的书面表达应标准化D.要约人须有当其要约被对方承诺将受其约束的意思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向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建议;②内容十分确定;③表明要约人有在其要约一旦得到承诺就将受其约束的意思。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应向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符合关键词“向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建议”,属于要约构成要件;B项:要约的内容必须十分确定,符合关键词“内容十分确定”,属于要约构成要件;C项:要约的书面表达应标准化,题干中未对要约的表达方式进行描述,不属于要约构成要件;D项:要约人须有当其要约被对方承诺将受其约束的意思,符合关键词“表明要约人有在其要约一旦得到承诺就将受其约束的意思”,属于要约构成要件。因此,选择C选项。51.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③⑥,②④⑤C.①④⑥,②③⑤D.①⑤⑥,②③④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每个图形中均存在曲线,考虑曲线的条数。第二步,按照规律进行分组。图形①③⑥中均存在两条曲线,图形②④⑤中均存在一条曲线,分为两组。因此,选择B选项。52.陆游的诗句“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中所反映的气候知识是:A.热岛效应B.温室效应C.高原效应D.绿洲效应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出自陆游《秋怀》,意思是城市里面三伏天的余热还没有退却,天高气爽的秋天已经先到了农村人家。通俗地讲就是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这种现象。在气象学近地面大气等温线图上,郊外的广阔地区气温变化很小,如同一个平静的海面,而城区则是一个明显的高温区,如同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着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在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能比郊区高6℃甚至更高,形成高强度的热岛。“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形象地说明城市热岛效应现象。因此,选择A选项。B项: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B项错误。C项:高原效应是指在学习某个课程、事物、或者在某一个项目提高工程的过程中,出现了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的趋势,但通过调整心态、方法后,又出现了奇迹般好起来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高原效应。C项错误。D项:绿洲效应是指在沙漠地区,因为无水又高温低湿,因此无动植物存活。但是沙漠地区只要有水源,水分与空气混合,降低空气温度,提高相对湿度。湿润的空气适合作物生长,形成人类可居住的条件。在气象学此种空气与水混合,空气的热量使得水分自液体转变为气体(蒸发作用),空气的热量被水分吸收因此减少。空气温度因此降低(冷却作用)。水分变成水蒸气又进入空气之内,因此空气内相对湿度增加。此种水与空气混合产生降温加湿的结果与沙漠中绿洲的形成十分相似,因此称为绿洲效应。此种过程也称为蒸发冷却作业。D项错误。53.在动物世界,每种动物都是其他种动物潜在的食物,当一种动物观察到另外一种动物进入它的视野的时候,它要“决定”是“进攻”,“原地不动”还是“逃跑”。选择“进攻”可以使对方成为自己的食物,选择“原地不动”可以静观时变,但也可能错失“进攻”或“逃跑”的良机,选择“逃跑”是最为保险的策略,但如果对方不具有危险性,“逃跑”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对方是弱小的,选择“逃跑”,则会使自己失去获取食物的机会。这段文字主要表明的是:A.动物的行为选择B.动物的每个行为“决定”关系到它的生存C.如果是食肉动物的话,它可能成为对方的食物D.动物的行为选择是本能的,它是进化的结果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引出动物的行为选择,接下来说明不同的行为选择对动物的影响。文段主要表达的是动物的不同行为选择对其本身的影响。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表述片面,排除A项。B项为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性表述,答案锁定B选项。C项为文段具体内容表述,不能概括文段主要意思,排除C项。D项无中生有,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54.关于青藏高原中部隆升的时间和幅度,不少研究认为高原中部在3500万年前已经达到了4500米的高度。然而近日,某研究团队在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藏北伦坡拉盆地采集到了一些大型棕榈化石。这些化石形成于2500万年前,其中所埋藏的棕榈叶叶片宽阔,叶柄极长。研究团队由此推测:在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500米,并未隆升,这也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历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要得到上述研究推论,需要补充的前提是:A.目前,人们还没有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3500万年前的植物化石B.这些化石,加上早期已发现的大量植物化石,显示出当时青藏高原的生物具有多样性C.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极少数在亚热带地区,如果海拔超过2500米,棕榈科植物根本不可能存活D.在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有一条东西向的峡谷,峡谷里生长着棕榈,而峡谷两侧则是海拔约4000米的高山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在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500米,并未隆升。论据:某研究团队在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藏北伦坡拉盆地采集到了一些大型棕榈化石。这些化石形成于2500万年前,其中所埋藏的棕榈叶叶片宽阔,叶柄极长。本题的论点讨论的是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500米,而论据讨论采集的大型棕榈化石情况,论点和论据话题不一致,且提问方式为“需要补充的前提”,优先考虑搭桥。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该项说的是没有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3500万年前的植物化石,而论点说的是2500万年前的青藏高原中部的海拔高度,二者讨论的话题不一致,无关项,不能加强,排除;B项:说明当时青藏高原的生物具有多样性,与题干讨论的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无关,因此该项属于无关项,不能加强,排除;C项:说明棕榈科植物只能在海拔2500米以下的地区存活,那么在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的海拔高度必须不超过2500米,才能形成棕榈化石,因此该项是搭桥项,当选;D项: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峡谷两岸的海拔高度与青藏高原中部的海拔高度无关,该项属于无关项,不能加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在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500米,并未隆升,这也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历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论据:某研究团队在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藏北伦坡拉盆地采集到了一些大型棕榈化石。这些化石形成于2500万年前,其中所埋藏的棕榈叶叶片宽阔,叶柄极长。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人们是否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3500万年前的植物化石的问题,与论点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的海拔高度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青藏高原的生物是否具有多样性的问题,与论点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的海拔高度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建立联系。该项建立了论点“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的海拔高度”和论据“棕榈化石”之间的关系,属于前提。D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青藏高原中部峡谷两侧的海拔高度问题,与论点青藏高原中部的海拔高度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题干推论成立所需的前提,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据为“某研究团队在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藏北伦坡拉盆地采集到了一些大型棕榈化石,这些化石形成于2500万年前”,题干论点为“在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500米,并未隆升”。可以发现,论据说的是“形成于2500万年前的棕榈化石”,论点说的是“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500米”,两者之间明显存在跳跃,因此能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的选项就是所要寻找的前提。题干由“在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藏北伦坡拉盆地采集到了一些大型棕榈化石,这些化石形成于2500万年前”,推出“在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500米,并未隆升”的结论。A项,“没有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3500万年前的植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