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运动系统-课件_第1页
第三章-运动系统-课件_第2页
第三章-运动系统-课件_第3页
第三章-运动系统-课件_第4页
第三章-运动系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运动系统运动系统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其中骨和骨连结构成人体的支架,称骨骼(skeleton)。运动系统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枢纽、以肌肉为动力,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机械运动。运动系统功能:维持人体形态、保护内脏器官、储存有机质(钙、磷、脂肪)、造血、运动等。体育锻炼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加速骨的钙化,促进韧带的发育。2第一节骨骼一、骨人骨共206块,每块骨都是一个器官。(一)骨的形态分类骨的形态与所担负的功能相关。1、长骨:主要分布于四肢,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2、短骨:位于连接牢固、运动复杂的部位,主要分布于手足;33、扁骨:参与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4、不规则骨:不规则骨,如:椎骨、颞骨等。有的不规则骨中含有空腔,为含气骨,如上颌骨、蝶骨等。

45(二)骨的构造骨由骨质(bonematrix)、骨膜(boneperiosteum)和骨髓(bonemarrow)等构成61、骨质:骨组织,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致密坚硬,抗压力强,分布于骨的表面;骨松质—结构疏松,由骨小梁排列而成,骨小梁排列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故也能承受较大的重量,骨松质分布于骨的内部。72、骨膜:一层纤维性结缔组织膜,含有幼稚的骨细胞、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对骨的营养、生长及损伤后的修复有重要作用。3、骨髓:分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分布于全身骨松质内,具有造血功能;胎儿和婴儿的骨髓都是红骨髓。黄骨髓—大约从6岁开始,脂肪组织代替红骨髓,变成黄骨髓,无造血功能,某些病理情况下可恢复。成人的红骨髓主要存在于扁骨、不规则骨和长骨两端的骨松质内。89(三)骨的化学成分1、组成:有机质和无机质有机质—骨胶原纤维,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无机质—主要为钙盐,使骨具有脆性并坚硬。2、影响因素:年龄、营养状况等10(四)骨的发生、生长及损伤后的修复1、发生: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颅内成骨,如:颅盖各骨幼稚的结缔组织先增殖成结缔组织膜,膜再形成骨;软骨内成骨,如:躯干骨和四肢骨幼稚的结缔组织先形成软骨雏形,再由软骨改建为骨。2、生长:加长和加粗。骨的成分、结构和形状受年龄和外界环境的影响。113、损伤后的修复:骨骼重建(1)血肿形成(2)骨痂的形成(3)骨痂骨化(4)骨骼的重构12二、骨连结直接连结:由相邻骨之间借致密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直接连结,活动幅度小或不能活动。间接连结:即关节,由相邻骨之间借结缔组织构成的囊相连,活动幅度大。13(一)关节的基本结构1、关节面:构成关节的骨面之间的邻接面,一般为一个凸面,一个凹面,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关节软骨,表面光滑又有弹性,可减轻运动时关节面的摩擦,缓冲运动的冲击和震荡。2、关节囊:外层—纤维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厚而坚韧;内层—滑膜,分泌滑液,润滑作用。3、关节腔:密闭腔隙,腔内负压,有助于关节的稳固。14(二)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半月板等。15(三)关节的运动1、运动形式:屈或伸、内收或外展、旋内或旋外、环转。2、运动特点:运动范围与形状有关,灵活性大,则牢固性小,反之亦然。3、脱臼:关节受到强大外力作用时,关节凸或关节凹失去正常位置,常伴有关节囊撕裂。16三、骨的分布特征(一)颅骨的特征

颅分脑颅和面颅两部分1、脑颅:分颅顶和颅底两部分17颅底内面由前向后依次可为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1)颅前窝:额骨、筛骨,筛孔(2)颅中窝:蝶骨、颞骨,垂体窝(3)颅后窝:枕骨、颞骨,枕骨大孔182、面颅骨性鼻腔,骨性口腔鼻旁窦:额窦、上颌窦、筛窦、蝶窦19(二)躯干骨的特征包括椎骨、肋骨、胸骨,借骨连结组成脊柱和胸廓1、脊柱(1)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及其骨连结所组成。(1)四个生理性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2)功能:颈曲、腰曲向前,胸曲、骶曲向后,可以增大胸腔和盆腔的容积,使人体重心后移,有利于保持直立。这些弯曲像弹簧装置,还可以减少走路与跳跃时对脑的冲击和震荡。儿童和青少年发育时期应预防脊柱畸形。

20212、胸廓(1)组成:胸椎、胸骨、肋骨及其骨连结,第11、12肋骨的胸骨端游离。22(2)功能:容纳并保护心、肺等器官、并参与呼吸。23(3)胸廓畸形:胸廓的形状与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有关。扁平胸(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桶状胸(严重肺气肿),佝偻病胸(鸡胸)等。24(三)四肢骨的特征1、上肢骨(1)组成:上肢带骨(肩胛骨、锁骨)和上肢游离骨(肱骨、桡骨、尺骨、手骨)。(2)功能:关节灵活性大,适于进行生产劳动。252、下肢骨(1)组成:下肢带骨(髋骨)和下肢游离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2)功能:关节稳定性大,适于支持重物和行走。263、盆骨(1)组成:髋骨(由髋骨、坐骨、耻骨愈合而成)、骶骨、尾骨及其骨连结。(2)功能:容纳并保护盆腔脏器(直肠和泌尿生殖器官),女性盆骨还与分娩功能有关。274、足弓(1)组成:足骨的跗骨和趾骨借骨连结形成向上凸隆的弓形。(2)功能:支持作用:三个支点增加站立的稳定性,有利于长时间站立;缓冲震动:具弹性,缓冲行走与跳跃时对身体和脑所产生的震荡。保护足底血管和神经不受压迫。(3)扁平足:足弓变低或消失。28第二节骨骼肌一、骨骼肌的一般形态与作用(一) 肌的形态和分类1、根据形态:长肌、短肌、阔肌、轮匝肌;2、根据作用:屈肌、伸肌、内收肌、外展肌、旋内肌、旋外肌等。29(二) 肌的构造1、肌腹:位于中部,由骨骼肌纤维构成,收缩、舒展产生力;2、肌腱:位于两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起传递力的作用。30(三) 肌的起止和作用肌至少跨过一个关节;起点,附在相对固定点上;止点,附在相对活动骨上。(四) 肌的配布在关节周围,取决于关节的运动。31二、全身分别概况全身肌:头颈肌、躯干肌、四肢肌,P.71图4-10和图4-11.32三、 骨骼肌的特性(一) 展长性和弹性(二) 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三)粘滞性33四、骨骼肌的收缩原理:股四头肌肌腱(感受器)→股神经(传入神经)→腰2-4脊髓灰质前角(中枢)→股神经(传出神经)→股四头肌(效应器)34动作电位神经末梢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肌纤维兴奋-收缩耦联机制骨骼肌收缩35(一)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1、神经-肌接头的结构接头前膜:神经纤维末梢,含乙酰胆碱递质;接头间隙:少许细胞外液;接头后膜(终板膜):肌细胞膜,分布乙酰胆碱受体,含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362、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Ca2+AP

量子式释放递质Ach

N型受体

化学门控性离子通道终板电位

AP

Na+内流和K+外流37NC兴奋,AP传导至轴突末梢

程接头前膜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囊泡前移,接头前膜量子式释放递质Ach终板膜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终板膜通道开放,终板膜对K+、Na+、Cl-通透性增加Ach与终板膜上N型受体结合Ach进入接头间隙,弥散至接头后膜(终板膜)爆发AP,并向整个肌细胞膜进行“全或无”式传导终板膜引起临近肌细胞膜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3839终板电位的特点(局部电位)1、具有等级性反应,电位幅度与Ach释放的量成正比,没有“全或无”现象2、能以电紧张扩布方式影响其周围的一般细胞膜3、无不应期4、具有总和现象403、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征1)单向传递2)时间延搁3)易受药物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414、影响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因素

1)影响Ach合成、贮存、释放的因素2)影响Ach与Ach门控通道结合的因素3)抑制胆碱酯酶的因素4)终板膜上Ach门控通道的表达及其功能42(二)骨骼肌的机械收缩活动1、骨骼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分子组成骨骼肌细胞为多核细胞,因外形细长似纤维,因而又称为肌纤维。肌纤维中含有大量的肌原纤维以及包绕着肌原纤维的肌管系统。43(1)肌原纤维(粗肌丝、细肌丝)明带(lightband)和暗带(darkband):粗、细肌丝之间的特有的对应关系就形成了显微镜下所见明、暗交替的横纹。Z线(Zline):明带中央的一条线H带:在暗带的中央有一段相对较亮、只有粗肌丝的区域。M线(Mline):暗带的中央的一条横向的线。44肌节(sarcomere):每两个相邻Z线之间的区域称为一个肌节。肌节是肌细胞的基本功能单位,其中包括完整的暗带和两端各半条明带。451)粗肌丝粗肌丝是肌球蛋白(myosin)分子的多聚体。46每个肌球蛋白分子包括一对重链和两对轻链47横桥的生化特性:A)可以和细肌丝发生可逆性结合B)具有ATP酶的活性482)细肌丝肌动蛋白(也称肌纤蛋白),球形分子,聚合成两条相互缠绕的螺旋状结构,构成细肌丝的主干,其上有与肌动蛋白结合的位点。原肌球蛋白(也称原肌凝蛋白),是由两条肽链相互缠绕而成双螺旋状的长杆状分子,与肌动蛋白双螺旋结构伴行。肌钙蛋白,三个亚单位,T、I、C

T:将整个肌钙蛋白分子连接到杆状的原肌球蛋白分子上;

I:与肌动蛋白分子结合抑制其与肌球蛋白头部的结合;

C:有与Ca2+结合的部位,能同时结合4个Ca2+而发动肌纤维的收缩活动收缩蛋白: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调节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49(2)肌管系统横管终末池三联体结构纵管,即肌质网502、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第一步:肌膜上的动作电位通过局部电流沿肌膜传导到T管膜第二步:三联体把横管的电变化转变为终末池释放Ca2+第三步:胞质内Ca2+浓增加,触发细肌丝滑行(骨骼肌细胞收缩)第四步:肌质网对Ca2+的回摄

5152533、骨骼肌收缩的机制肌膜AP沿横管膜传至三联管↓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Ca2+进入肌浆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

原肌凝蛋白发生位移暴露出细肌丝上与横桥结合位点

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激活ATP酶作用,分解ATP

横桥摆动

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

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过程)544、骨骼肌收缩的形式及影响收缩的因素(1)等张收缩(肢体自由屈曲)等长收缩(握拳或举重)复合收缩55肌肉收缩的力学表现受以下因素影响:1) 前负荷(preload):肌肉在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前负荷决定肌肉在收缩前的长度,即肌肉的初长度(initiallength)。肌肉的长度-张力关系曲线562) 后负荷(afterload):肌肉在收缩开始后所承受的阻力张力-速度曲线改变后负荷时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和缩短速度变化的关系曲线,称张力-速度曲线。双曲线的性质说明两者大致呈反比的关系,即后负荷减小时,肌肉产生的张力较小,但可得到一个较大的缩短速度。573) 肌肉收缩能力的改变对肌肉收缩的影响肌肉收缩能力(contractility)是指与负荷无关的、决定肌肉收缩效能的内在特性。肌肉这种内在的收缩特性主要取决于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细胞质内Ca2+的水平和肌球蛋白的ATP酶活性。

58(2)单收缩(潜伏期、收缩期、舒张期)肌肉收缩的总和:运动单位的总和频率效应的总和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