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双鸭山市事业单位招考252人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不正确的选项是(
)。A.《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英国—戏剧B.《北京人》—曹禺—现代—话剧C.《秋浦歌》—杜牧—唐代—诗歌D.《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德国—诗体小说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A项正确,《哈姆雷特》是由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B项正确,《北京人》写于1940年,1941年出版,是曹禺的代表作之一。它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北京一个破落封建大家族行将瓦解时,三代人之间发生的种种故事,表现了一个行将衰落的封建家庭中,人与人勾心斗角的紧张气氛和尖锐冲突。C项错误,《秋浦歌》的作者是李白,非杜牧。D项正确,《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让歌德在德国几乎一夜成名的小说。本书于1774年秋天在莱比锡书籍展览会上面世,并在那里成了畅销书。它是歌德作品中被他的同时代人阅读得最多的一本。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析1: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优先考虑属性规律。题干均为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数量均为3条。A选项1条;B选项3条;C选项2条;D选项2条。故正确答案为B。注:如上图所示,A项中蓝点处于圆与三角形的切点处,而红点并非处于圆与三角形的切点处,故此图只有1条对称轴,而不是3条。解析2: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优先考虑属性规律。题干有曲线有直线,考虑曲直性,图一为有曲有直图形,图二为全直线图形,图三为有曲有直图形,图四为全直线图形,因此“?”处选择一个有曲有直图形。A选项有曲有直,BCD均为纯直线图形。故正确答案为A。解析3: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考虑属性和数量规律。题干出现切圆,考虑笔画数,题干图形笔画数依次为2121?,故?处应为2笔画图形,只有D选项为2笔画。故正确答案为D。本题有多种规律,但从图形特征和命题思路分析,考虑到题干几个图均是等边三角形的变形图,而等边三角形以及其变形图在近几年的考试中多用于考查对称性,故粉笔倾向对称性这一考点。故正确答案是B。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图形组成不同,无明显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题干中出现简单线条,优先考虑数线或点。线的数量没有规律,考虑数点,分别为0、2、2,2、?、6,0、1、2,没有规律,但第三行点数量存在规律,且均为直线与曲线的交点,考虑数曲直交点数,第一列均为0个,第二列均为1个,第三列均为2个,故?处曲线与直线的交点应为1。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0个,不符合规律。B项,4个,不符合规律。C项,0个,不符合规律。D项,1个,符合规律。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故正确答案为D。4.近日,一种被命名为“黑木马”的恶性木马病毒被截获。该病毒不仅会在局域网中疯狂传播,而且会将各种反病毒软件关闭。据某反病毒专家介绍,这是一种用VB编写的木马病毒。“黑木马”会搜寻局域网中的网络打印机,并启动打印机打印乱码直到所有打印纸耗尽,当新的打印纸装入打印机后,会继续打印乱码,周而复始。更重要的是,“黑木马”只要检测到有反病毒软件工作,就会立刻结束反病毒软件进程。该反病毒专家表示,只有安装了他们的网络版杀毒软件才能解除“黑木马”造成的威胁。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是:A.人们截获一种称为“黑木马”的电脑病毒B.“黑木马”能影响大多数反病毒软件的正常工作C.“黑木马”会启动打印机打印乱码D.人们可用任何杀毒软件查杀“黑木马”病毒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A项,对应文段“一种被命名为“黑木马”的恶性木马病毒被截获”的内容,符合文意,排除;B项,文段提到“黑木马”会“将各种反病毒软件关闭”,可以推出它能影响大多数反病毒软件的正常工作,排除;C项,对应文段“‘黑木马’会搜寻局域网中的网络打印机,并启动打印机打印乱码”的内容,排除;D项,文段提到“只有安装了他们的网络版杀毒软件才能解除‘黑木马’造成的威胁”。说明不是任何杀毒软件可以查杀“黑木马”病毒,与文意不符,当选。此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出处】《黑木马捣乱局域网》5.旁观者效应又称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在紧急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符合旁观者效应的是:A.公路上发生货车侧翻,大家纷纷帮助货车司机小杨保护货物防止哄抢B.路上偶遇行人跌倒,小李见周围无人见证怕承担责任不敢帮助C.超市附近突发火灾,小张催促其妻报警,其妻回答别人肯定已经报警了D.海边有人落水,救生员小王边跑边喊,提醒围观群众不要随意下水施救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在紧急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大家纷纷帮助货车司机小杨保护货物防止哄抢,未体现“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不符合定义;B项:小李在周围无人见证的情形下未帮助,不符合“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不符合定义;C项:超市附近突发火灾,张某妻子回答肯定已经有人报警,体现了“有他人在场”,且张某妻子不打算报警救助,符合“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符合定义;D项:救生员小李施救的同时提醒围观群众勿下水,是为了保证群众的安全以及施救过程的顺利进行,不符合“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6.科学家在100亿光年外的星系里发现一颗超亮超新星,其爆发于宇宙大爆炸后约35亿年,正值天文学家所称的“宇宙正午”时期。普通超新星是大质量恒星死亡时发生剧烈爆炸产生的。超亮超新星的亮度比普通超新星高10到100倍,目前还不太清楚其形成机制。以往发现的超亮超新星所在星系质量都较小,使科学家认为小星系缺乏重元素的环境有利于产生超亮超新星。此次发现的超亮超新星所在星系是普通的大质量星系,使人重新思考超亮超新星的形成问题。这意味着银河系也可能曾拥有产生超亮超新星的条件。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A.超亮超新星产生于恒星形成最剧烈的“宇宙正午”时期B.小星系缺乏重元素的环境事实上不利于产生超亮超新星C.普通的大质量星系可能曾经拥有产生超亮超新星的条件D.大质量恒星死亡时发生剧烈爆炸并不能产生超亮超新星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第一句话,原文是发现了“一颗超亮超新星”“爆发于‘宇宙正午’”,不能得出“超亮超新星”产生于恒星形成最剧烈的“宇宙正午”,不符合原文,排除A项。B项与“科学家认为小星系缺乏重元素的环境有利于产生超亮超新星”意思相悖,排除B项。C项对应“此次发现的超亮超新星所在星系是普通的大质量星系,使人重新思考超亮超新星的形成问题”,符合文意。D项与“此次发现的超亮超新星所在星系是普通的大质量星系,使人重新思考超亮超新星的形成问题。这意味着银河系也可能曾拥有产生超亮超新星的条件”意思相悖,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信息的分析与判断。浏览题干,关注选项中的细节信息点。四个选项中提到的现象都与“超亮超新星产生”有关。A项关注“宇宙正午”,B项关注“小星系”,C项关注“大质量星系”,D项关注“大质量恒星死亡”。据此查找原文中有关内容,分析后判断选项正误。注意选择的是“与原文相符的”一项。A项以偏概全,并不是所有的超亮超新星都形成于“宇宙正午”时期,且“最剧烈”也无从体现。文段指出以往的发现使科学家认为小星系缺乏重元素的环境有利于产生超亮超新星,但此次发现超亮超新星所在星系是大质量星系,基于此使人重新思考超亮超新星的形成问题,B项“事实上不利于产生超亮超新星”无法推出。由文段中“此次发现的超亮超新星所在星系是普通的大质量星系……可能也拥有产生超亮超新星的条件”可知,C项表述与原文相符。文段只提到大质量恒星死亡时发生剧烈爆炸产生普通超新星,并未论述其与超亮超新星的产生关系,且文段在最后指出大质量恒星可能曾拥有产生超亮超新星的条件,D项“并不能产生”无法推出。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C项,根据“此次发现的超亮超新星所在星系是普通的大质量星系,使人重新思考超亮超新星的形成问题”可知,普通大质量星系可能可以产生超亮超新星,符合文意,当选。A项,“恒星形成最剧烈”文段没有提及,且文段只是说一颗超亮超新星爆发于“宇宙正午时期”,选项表述无中生有,排除;B项,根据“小星系缺乏重元素的环境有利于产生超亮超新星”,选项说“不利于”,与文意相悖,排除;D项,根据“普通超新星是大质量恒星死亡时发生剧烈爆炸产生的”可知文段没有说过“大质量恒星死亡发生剧烈爆炸”和“超亮超新星”的关系,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科学家解析“宇宙正午”的超亮超新星》7.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A.财产运营所获得的红利B.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专利收入C.非财产增值收益D.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②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财产营运获得的红利相当于将财产投资所得利息,是财产本身提供的收益,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符合定义;B项:出让财产使用权,即出让动产或不动产的使用权,用来获得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符合定义;C项:非财产增值收益并非由财产直接带来的收益,不符合定义;D项:出让财产使用权,即出让动产或不动产的使用权,用来获得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8.烧杯中装了100克浓度为10%的盐水,每次向该烧杯中加入不超过14克浓度为50%的盐水,问最少加多少次之后,烧杯中的盐水浓度能达到25%?(假设烧杯中盐水不会溢出)A.6B.5C.4D.3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溶液混合,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为了加入的次数最少,需每次加入盐水最多,即每次加入14克浓度为50%的盐水。设加入了x次后,烧杯中盐水浓度能达到25%,可列方程:25%=。解得x≈4.3,即最少加5次。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溶液混合,用十字交叉法解题。第二步,根据十字交叉可得:得到=,解得x=60,则需要加入60÷14≈4.3,取整5次。因此,选择B选项。9.3,2,4,4,12,36,(
)A.264B.396C.480D.60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较快,考虑递推积数列。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4=3×2-2,4=2×4-4,12=4×4-4,36=4×12-12,规律为第三项=第一项×第二项-第二项,则所求项为12×36-36=396(也可用尾数法,尾数为6)。因此,选择B选项。10.“退避三舍”指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舍”是古代长度计量单位,一“舍”等于现在:A.5千米B.10千米C.15千米D.20千米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第二步,“一舍”,是一种计算划分单位,古代以三十里为一舍。一里等于500米,那么一舍就是15000米。因此,选择C选项。11.某校食堂发生一起严重的食物中毒事故,关于事故的原因,有如下四种说法:甲:事故是由食物过期引起的。乙:如果事故是由食物过期引起的,那么食堂管理方面一定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现象。丙:事故确实是由食物过期引起的,但食堂管理方面并不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丁:事故不是由食物过期引起的,但食堂管理方面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如果上述四种说法中只有一种是真的,由此可以推出:A.乙为真,且食堂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B.乙为真,但食堂没有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C.甲为真D.丙为真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第二步,找关系。乙说的“食物过期→监管不到位”和丙说的“食物过期且不存在监管不到位”为矛盾关系。第三步,看其余。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有一真,必有一假”以及题干限定的只有一种说法为真,说明甲、丁的说法必定是假的,所以并非由食物过期引起,也不是食堂监管方面存在不到位的现象,由此可断定乙为真、丙为假。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分析题干条件,将“事故是由食物过期引起的”简化为A,“食堂管理方面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现象”简化为B,则有:甲:A;乙:A→B;丙:A且-B;丁:-A且B。其中乙、丙为矛盾命题,二者必有一真一假;四种说法中只有一种是真的,可知甲和丁的话必然为假;由甲的话为假可以推出-A,即“事故不是由食物过期引起的”,排除C项;丁的话为假,可以得出A或-B为真,即“事故是由食物过期引起的”或者“食堂不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A为真,根据否一推一,可知-B为真,即“食堂不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排除D项;由于A为假,丙的形式是A且-B,且关系一假全假,因此丙为假,乙为真,排除A项。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题干涉及四种说法,其中包含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并明确其中“只有一种是真的”,可以寻找其中是否存在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并据此判定其他命题的真假。乙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在四种说法中最为特殊,可由此入手解题。乙的推理关系为“事故是由食物过期引起的→食堂管理方面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现象”。观察丙的话,发现其肯定了乙的前件,否定了乙的后件,是乙的矛盾命题,因此乙和丙的话必有一真一假。根据“四种说法中只有一种是真的”,可知甲和丁的话均为假。由甲的话为假可推出“事故不是由食物过期引起的”,再结合丁的话为假,可推出“食堂管理方面不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进而可知丙的话为假,乙的话为真。故本题选B。12.下列关于事业单位岗位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特设岗位受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的限制B.专业技术岗位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初级岗位C.在单位竞聘五级职员需在六级职员岗位聘用满2年以上D.事业单位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事业单位特设岗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中的非常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可以不受本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工资待遇由用人单位比照单位同类人员确定。A项,受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的限制的说法不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B项: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第十五条,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项:三五级晋级前在四六级岗位工作2年以上。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项: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第四条,事业单位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因此,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原则:科学合理、精简效能。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13.将根绳子剪成10段用了18秒,若要剪成35段则需要用(
)秒。(绳子不可弯折)A.63B.65C.67D.68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绳子不可弯折,则每剪1次绳子增加1段,剪成10段共剪次,每次用时秒/次,剪成35段需要剪的次数次,用时秒。故正确答案为D。14.当文章的创新性超过了杂志的出版底线之后,文章能不能发表取决于是否有利于杂志的宣传和销售。为了有利于杂志的宣传和销售,文章的表达水平,包括叙述的逻辑性合理性、语言的表达准确度、问题论述的有趣程度等,就成为文章能否发表的关键因素。一篇创新性很高的文章,如果表达不够好,就不利于杂志的宣传和销售。由于高影响因子杂志竞争激烈,发表在高影响因子学术杂志上的机会并不大,有时只能发表在低影响因子学术杂志,甚至是SCI不收录的杂志,因此,________________。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杂志的文章其创新性一定高于发表在低影响因子杂志上的文章B.创新性很高的文章一定能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杂志上C.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杂志上的文章不能说其创新程度高于发表在低影响因子上的文章D.要真正重视科研成果的原创性,必须放弃SCI以及由它引出的各种指标,重新考虑新的考评方式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文语境。由横线位置可知,该空总结上文或承接上文。前文首先讲文章能不能发表取决与是否有利于杂志的宣传和销售,接下来具体分析关键因素。随后话题围绕“发表在高影响因子学术杂志上”“发表在低影响因子学术杂志”进行对比。故横线处内容应与上述话题一致,且通过“机会并不大”“有时”可知语气不能过于绝对。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A项、B项和D项:“一定高于”“一定能发表在”“必须放弃”语气过于绝对,且“必须放弃……重新考虑新的考评方式”无中生有。15.一轮船从甲地到乙地7天,从乙地到甲地需5天。问:一竹排从乙地漂流到甲地需多少天?A.40B.35C.12D.2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流水行船类。第二步,根据题意可知从乙地到甲地为顺水,从甲地到乙地为逆水,设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为S,S=(V船+V水)×5,S=(V船-V水)×7,解得V水=,因为竹排从甲地漂流到乙地的速度与水流速度相等,则竹排从甲地漂流到乙地所需时间为S÷V水=S÷=35(天)。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流水行船类。第二步,根据漂流公式t=(其中t1为顺水时间,t2为逆水时间),则竹排从甲地漂流到乙地需要的时间为t==35(天)。因此,选择B选项。16.俗话说:“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A.整体包含在部分之中B.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既要统观全局,又要照顾局部D.局部性质和意义的体现离不开整体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第二步,花和鸟指的是局部,树和林指的是整体,他们之间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花离不开树,鸟离不开鸟群,体现了局部离不开整体,局部依赖于整体,也就是说,局部性质和意义的体现离不开整体。因此,选择D选项。A项:整体包含在部分之中的说法错误,应该是部分寓于整体之中。A项错误。B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题干中没有体现,这里意在强调事物的客观性,但题干中体现的是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C项:既要统观全局,又要照顾局部,体现的是两点论。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17.下列塑料制品中,能够作为食物容器放入微波炉中加热的是(
)。A.聚乙烯(PE)B.聚氯乙烯(PVC)C.聚丙烯(PP)D.聚苯乙烯(PS)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A项错误,聚乙烯的耐热性不高,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使用温度在。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聚乙烯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B项错误,聚氯乙烯对光、热的稳定性较差,软化点为,于开始分解。受热分解放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是有毒气体。C项正确,聚丙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具有耐热性,使用温度范围为,可用于食品包装。D项错误,聚苯乙烯的力学性能随温度的升高明显下降、耐热性较差,因而连续使用温度为左右,最高不宜超过。导热率低,几乎不受温度而变化,因而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常用于制作各种需要承受开水的温度的一次性容器以及一次性泡沫饭盒等。故正确答案为C。18.唐朝是丝绸生产的________时期,无论产量、质量和种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丝绸的生产组织分为宫廷手工业、农村副业和独立手工业三种,________较前代大大扩大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鼎盛;规模B.重要;范围C.繁荣;种类D.成熟;领域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由第一处空格后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可知,第一空应填形容丝绸业发展程度的词,所以填入“鼎盛”和“繁荣”都可以,排除B、D两项。第二空,“规模”可与“扩大”相搭配,“种类”一般与“增多”相搭配,文段为“扩大”,故排除C项。故正确答案为A。19.①人的一生约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人的生命再生产的过程②在睡眠日把睡眠作为一个“公共议题”,这本身就说明人们的健康意识在提升③没有良好的睡眠,就没有清醒的头脑和健康的体魄④放在以前,人们常认为失眠是一个隐私问题,说出来会被人认为“有心事”,因此往往羞于启齿⑤对健康而言,睡眠与阳光、空气、食物和水一样重要⑥而当很多人都遭遇失眠的困扰,就说明睡眠不仅是一个个人问题、健康问题,更是一个群体性和社会性的现象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①⑤③②④⑥B.①③⑤④②⑥C.⑤①③④⑥②D.⑤③④①⑥②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排序。第一步,快速浏览6个句子并观察选项,可根据首句特征排除错误选项。第二步,根据逻辑关系确定分句间的顺序。①由“人的一生约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引出“睡眠是什么”的话题,⑤通过与阳光、空气、食物、水类比,强调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①更适合作为首句,排除C、D。由“放在以前,人们常认为失眠是一个隐私问题”和“在睡眠日把睡眠作为一个‘公共议题’”的前后对比可知,④应放在②之前,排除A。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①提出睡眠是什么,是引出话题。⑤提出睡眠很重要,是围绕“睡眠”这个话题展开的论述。引出话题的句子更适合做首句,即①适合做首句,排除C项和D项。第二步,③句是从反面说明睡眠对于健康来说十分重要,可以看出,⑤句是对③句的具体阐述,因此⑤句应在③句之后,排除A项。第三步,将B项代入验证,文段先介绍睡眠以及它的重要性,再对比以前和现在人们对待睡眠问题的不同态度,强调睡眠问题成了公共议题,语意完整,逻辑通顺。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首先对比选项判断首句,①是对“睡眠”下定义的表述,引出文段的话题,⑤介绍“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文段应先引出“睡眠”的话题,之后在对其重要性展开论述,故①更适合作首句,排除C、D两项。接下来对比A、B两项,看③和⑤的顺序,③描述良好的睡眠对“头脑和健康”的重要性,⑤介绍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⑤是对③中的一个方面进行分析,所以③应该在⑤的前面。排除A项。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用睡眠调整好生活的呼吸》20.鄂尔多斯市境内自南向北汇入黄河的数条山洪沟,常称之为(
),是黄河一级支流,暴雨洪水常造成泥流淤堵黄河。A.南山支流B.南柳沟C.十大孔兑D.南支沟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知识。第二步,发育于分水岭以北的10多条洪水沟即“十大孔兑”,它们实际是鄂尔多斯台地汇人黄河的一级支流的泛称,与库布齐沙漠的走向垂直,人口广布于黄河流经的临河市南磴口县-包头南岸一线,东西延展长达370km,暴雨洪水常造成泥流淤堵黄河。因此,选择C选项。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通常的河道是河道底要低于其流经的地面的。而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时由于流速快,而所经地段植被情况差,导致大量的泥沙被带走,而到了下游,流速变缓,于是大量的泥沙就沉积了下去,几千年长此积累,堆积在河床上,致使河床升高,地上河就此形成了。21.侧向思维方法,是指利用其他领域的观念、知识或方法来寻找解决本领域某个问题的可能途径和思路的一种方式。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侧向思维方法的是:A.渡边从女儿把圆珠笔用到快漏油时丢弃不用这一现象中得到启发,将笔芯做短发明无漏油圆珠笔B.鲁班由茅草的细齿刮破手指而发明了锯C.居里夫人根据实验室中看到的蓝光,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D.格拉塞通过观察啤酒冒泡的现象,提出了气泡室的设想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利用其他领域的观念、知识或方法;②解决本领域某个问题。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把圆珠笔用到快漏油时丢弃不用这一现象得到启发,体现了“利用其他领域的观念、知识或方法”,发明无漏油圆珠笔,属于“解决本领域某个问题”,符合定义;B项:由于茅草的细齿刮破手指体现了“利用其他领域的观念、知识或方法”,发明锯,体现了“解决本领域某个问题”,符合定义;C项:根据实验中看到的蓝光发现镭,是根据本领域现象而有了重大发现,不属于“利用其他领域的观念、知识或方法”,不符合定义;D项:观察啤酒泡沫的现象体现了“利用其他领域的观念、知识或方法”,提出了气泡室的设想,体现了“解决本领域某个问题”,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22.逻辑学∶光学A.芝士∶奶酪B.教师∶医生C.黄瓜∶萝卜D.男人∶女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逻辑学”与“光学”是不同的学科,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芝士”又名“奶酪”,二者属于全同关系,排除;B项:就职业而言,“教师”和“医生”属于两种职业,二者属于并列关系,就人的身份而言,有的“教师”是“医生”,有的“医生”是“教师”,二者属于交叉关系,排除;C项:“黄瓜”和“萝卜”都是蔬菜,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人类按性别分为“男人”和“女人”,二者非此即彼,属于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23.公文是公务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是机关事业单位实施管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工具,发挥着(
)的重要作用。A.上令下达B.下情上报C.信息沟通D.促进团结参考答案:AB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公文,是公务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是方针、政策、法规、政令和信息、情况的表现者、运载者,是机关实施管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工具,发挥着上令下达、下情上报和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BC。24.在一个环境和经济都面临挑战的高度技术化的时代,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辨析科学证据与科学观点的能力至关重要。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出路之一就是需要来自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的鼎力合作。比如,对于像地球气候变化这类复杂的问题,需要科学家去挖掘并阐述其根本原因。但与此同时,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同样需要去评估气候变化之于人口与社会的影响,而新闻工作者则需要把这类信息完整地传递给社会大众。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把科学的新发现及其与社会相关的联系向社会大众解释得更好更清楚。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提高公众理解科学能力的途径B.提高大众理解科学能力的意义C.不同领域专家分工协作的方式D.不同领域专家分工协作的目的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总分结构,提出观点—具体论述。文段首先指出高度技术化时代,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辨析科学证据与科学观点的能力至关重要,接着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出路,即不同领域专家的分工协作,后面的例子也是为了说明不同领域专家的分工协作能够使社会大众更好地理解科学。故文段意在强调的是高度技术化时代,提高公众理解科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不同领域专家的分工协作,A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B项文段没有提及。C、D两项是文段的部分内容。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公众理解和辨析科学能力是很重要的,然后提出做到这点需要不同领域人士的鼎力合作,接着通过“比如”举例论证此观点。因而文段属于“总—分”结构,重点内容是前两句,即“提高大众理解能力需要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鼎力合作”。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重点句的同义替换。其中“途径”即是“出路”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中心理解。材料首句说到“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辨析科学证据与科学观点的能力至关重要”,接下来指出,如果“想做到这一点,出路之一就是……”即给出了对策,之后又进一步举例来说明这一对策的具体情况,因此材料强调的是提高公众理解科学的方法、途径。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A项只是举例子中具体描述的内容,不是重点;B项对应的是文段最后一句话,“才能把科学的新发现……”即目的,也属于例子当中的信息,没有抓住重点;D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提高理解科学能力的方法、途径,而不是意义,并没有讲到意义。故正确答案为C。25.人工降雨是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者增加降水量。(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人工降雨,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故表述正确。26.军队:命令A.乐队:指挥B.游客:向导C.志愿者:号召D.学生:教导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分析题干词项间关系,服从命令是军队中军人的职责。在军队中服从命令。A项,在乐队中听从指挥,与题干关系一致。B项,游客听从向导,与题干关系不一致。C项,志愿者响应号召,与题干关系不一致。D项,学生听取教导,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A。27.夜间是重要的消费时段。发展夜间经济,不仅是拓展新的消费领域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但也要看到,夜间经济在给城市带来活力、魅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对城市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夜间消费的“菜单”能否更丰富,让人们有更多选择;公共交通能否跟上,为消费者和延时下班的工作人员提供便利。可以说,这一切不仅是一道经济命题,也是一道治理考题。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A.夜间经济将影响日间经济整体发展水平B.夜间经济考验着管理者的城市治理水平C.夜间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公共服务D.夜间经济繁荣将有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A项“影响日间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文段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本题为选非题,故当选;B项“夜间经济考验着管理者的城市治理水平”对应文段“夜间经济······对城市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文意相符,排除;C项“夜间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公共服务”对应文段“公共交通能否跟上······提供便利”,与文意相符,排除;D项“夜间经济繁荣将有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应文段“夜间经济在给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文意相符,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人民日报:让夜间经济点亮城市夜空》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内容的分析和把握。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与文段内容一一对应,从中找出不符合文意的一项。A项说法不符合文意,文段并未涉及“日间经济整体发展水平”。B项说法符合文意,可由“夜间经济在给城市带来活力、魅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对城市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推断出来。C项说法符合文意,“夜间消费的‘菜单’”“公共交通”体现的都是公共服务的重要性。D项说法符合文意,可由“发展夜间经济,不仅是拓展新的消费领域的重要抓手”“夜间经济在给城市带来活力、魅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推断出来。故本题选A。28.下列哪一选项是蚊子用于获取“猎物”信息的主要器官?A.复眼B.蚊翅C.蚊足D.触角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项错误,蚊子复眼由多数小眼组成,作用是同时得到多角度视觉信息并快速作出反应,是其主要视觉器官,不是其获取“猎物”信息的主要器官。B项错误,蚊翅长在蚊子中胸上,共1对,是其飞行的主要器官。C项错误,蚊足细长,自前而后分别称前足、中足和后足,是其行走或着陆物体的主要器官。D项正确,蚊子触角上有众多短毛,短毛上有众多感官器官,对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有反应,对二氧化碳和湿度尤其敏感。当人呼出二氧化碳和散发出汗液等气味时,这些气味会在空气中扩散,而蚊子触角上的感觉器可以敏感地感受到这些气味,在雌蚊寻觅吸血对象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它是蚊子用于获取“猎物”信息的主要器官。故正确答案为D。29.语言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运用经济学的概念、分析方法及工具,把语言作为变量,不仅研究语言本身产生、发展、演化和变迁的规律和路径、语言对个体的作用机理和传导机制等内容,而且考察语言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语言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为语言教育、翻译等语言产业的发展及相关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根据上文意思,下面说法有误的是:A.语言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不同语言的产生和演化B.语言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语言、语言政策及其演变对经济活动的影响C.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使语言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D.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语言经济学将有效促进语言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跨学科互动,对推动经济学和语言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信息的理解和判断。阅读并分析选项,在文段中找出与选项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选出无法对应或对应不正确的一项。由“语言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运用经济学的概念……不仅研究语言本身产生、发展、演化和变迁的规律和路径”可知,A项表述正确。B项,文段只介绍了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研究重点”文段未涉及。由“而且考察语言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语言……制定提供建议”可知,C、D两项表述正确。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根据提问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A项,对应文段“研究语言本身产生、发展、演化和变迁的规律和路径”,选项表述正确,排除;B项,由文段“不仅研究语言本身产生、发展、演化和变迁的规律和路径,语言对个体的作用机理和传导机制等内容,而且考察语言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语言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为语言教育、翻译等语言产业的发展及相关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可知,研究重点应该为递进词“而且”后的内容,该项未提及“语言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和“······提供建议”,表述错误,当选。C项,对应文段“考察语言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语言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为语言教育、翻译等语言产业的发展及相关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可知,语言经济学可以对这两个方面带来有利影响,表述正确,排除;D项,对应文段“语言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以及“考察语言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提供建议”可知,两个学科融合发展会带来很好的结果,表述正确,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经济学视角下的语言》30.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应用得当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应用不当会危害社会、危害人民。当前,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增加,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安全就谈不上让信息化更好地造福人民。信息时代,人们享受着数字化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但网络黑客、互联网诈骗、侵犯个人隐私等又让很多人“中招”。可见,信息化应用越深入,就越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降低信息化应用成本,增进人民福祉、造福社会B.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提高数字化生活的安全系数C.必须完善法律法规,为数字化生活提供法治保障D.提高数字化生活质量,就必须加强信息技术手段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归纳。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以“可见”得出结论,强调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正确选项应与此相符。文段首先指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然后指出当前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并从反面强调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接着介绍了信息时代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以“可见”得出结论,即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综合分析可知,文段为分总结构,强调的是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A项的“降低信息化应用成本”文段未提及,排除。B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准确理解,当选。C项强调“完善法律法规”,未提及文段的重点“信息安全”,排除。D项强调“加强信息技术手段”,未提及文段的重点“信息安全”,排除。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技术是双刃剑。接着指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最后强调“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为解决问题的对策,应选择对策的同义替换项。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中对策的同义替换,且为解决问题的合理对策,符合作者意图。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文段先指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交代了当前的背景。随后重点描述目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关乎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接下来通过正反论证分析问题,指出信息时代人们享受着数字化生活的便利,但又面临网络安全的威胁。最后,由结论词“可见”总结前文,并提出对策“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故文段为分总结构,意在指出当下需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对应B项。A项,“完善法律法规”无中生有,排除;C项,“降低信息化应用成本”无中生有,排除;D项,文段讨论的核心并非是提高数字化生活质量的问题,而是信息安全问题,且提出的对策是“重视信息安全”,而非“加强信息技术手段”,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创造更好的数字化生活》31.①我们要感恩大自然造就我们的生命,给我们来到世界的机会,感恩大自然赋予我们丰富的生活所需资源②宋代张载指出:“乾曰父,坤曰母”,就是说天就是我们的父亲,地就是我们的母亲③我们要树立与天地万物同属一个生命世界,生死与共的天人观,树立感恩自然、爱护自然的大自然观、大环境观和大生态观④大自然是我们生命所来与所归的地方,从来自自然,在自然中生息,到最后又回归到自然⑤阳光、空气和水,人们须臾不可离,没有大自然,人就无法生活和生存,人与自然生死攸关⑥没有自然界,就没有我们的一切将上述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⑥④②⑤①③B.③①⑤④②⑥C.②④③①⑥⑤D.④②⑥①⑤③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④句通过下定义的方式引出话题“大自然”;②句援引张载的观点,引出话题“大自然是我们的归宿”。二者均适合做首句。⑥句“没有自然界,就没有我们的一切”,属于反面论证,不宜做首句;③句“我们要树立……的天人观,树立……的大自然观、大环境观和大生态观”是对策句,更适合做尾句。排除A项和B项。第二步,①句提到“人类生活所需资源”;⑤句说“阳光、空气和水,人们须臾不可离”,①⑤两句话题一致,应紧密相连,且⑤句“阳光、空气和水”是对①句“生活资源”的具体解释,①句在⑤句前,排除C项。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题干6个句子,了解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是感恩自然的话题。第二步,观察选项,首句各不相同,较难入手。而A、D两项均以③作为尾句,可根据尾句特点排除B、C。第三步,对比A、D两项差异,代入验证,确定答案。⑤、⑥论述自然与人类的关系,③总结说明我们应树立怎样的天人观和自然观,③更适合作为尾句总结前文,排除B、C。②中张载把自然比作父母是为了强调自然对人类的意义,⑤以“阳光、空气和水”开头,与“父母”的话题无法衔接,排除A。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首先观察选项确定首句。②通过古人的话指出“天就是我们的父亲,地就是我们的母亲”,强调天地很重要,③提出对策指出要树立大自然观,不适合作为首句,排除B项;④通过下定义引出“自然界”这一核心话题,⑥为反面论证的表述,强调大自然很重要,可以应先引出大自然的话题再强调其重要,故⑥应在④之后,⑥不适合作首句,排除A项。其次来对比C、D两项尾句,③提出对策,⑤指出大自然很重要,故③更适合作为文段的尾句,对应D项。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孝敬自然的追问》32.具有同样波动频率的人会互相吸引,从而成为亲密的朋友;不同类型的人距离再怎么近,也会彼此漠不关心,甚至相互________。如果一个你讨厌的人试图接近你,其实说明你们之间在某些方面是存在________的。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敌视互补B.排斥共鸣C.提防默契D.诋毁联系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由“甚至”可知,第一空填入词语应与“漠不关心”构成递进关系,由此判断备选词语。第三步,第二空备选词义较为简单,重点分析文意,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由“甚至”可知,横线处所填词应与“漠不关心”构成递进关系。显然“提防”不符合句意,排除C。第二空,由“具有同样波动频率的人会互相吸引”可知,如果一个你讨厌的人试图接近你,说明你们存在同样的波动频率。故填入词语应表有共同点之意,显然“共鸣”比“互补”和“联系”更符合句意。故本题选B。33.组织在边界上具有的特征包括(
)。A.结构清晰性B.设计模型化C.开放性D.封闭性参考答案: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组织存在双重性特征,在属性上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在组织形式上具有结构清晰性和设计模型化;在组织边界上具有开放性与封闭性特征。故正确答案为CD。34.职业道德具备强制性。(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职业道德知识。第二步,职业道德是一般道德在职业行为中的反映,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人们在进行职
业活动过程中,一切符合职业要求的心理意识、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是用来调整职业个人、职业主体和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
和行为规范。。因此,本题错误。35.甲烧杯内装有300克浓度为60%的酒精溶液,乙烧杯中有200克水,将甲烧杯中溶液的倒入乙烧杯,混合后再将其中的一部分倒回甲烧杯,此时甲烧杯中酒精溶液的浓度为45%。问这时甲烧杯内的溶液有多少克?A.260B.280C.300D.320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溶液混合。第二步,根据题意把甲烧杯中溶液的倒入乙烧杯,这时乙烧杯中酒精浓度为100×60%÷300=20%,甲烧杯还剩200克浓度为60%的酒精溶液,设将x克溶液倒回甲烧杯,可得等式20%×x+200×60%=45%(x+200),解得x=120(克),这时甲烧杯内的溶液有120+200=320(克)。因此,选择D选项。36.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民法对未成年人实施监护人制度,(
)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必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A.父母B.祖父母、外祖父母C.叔父、姑母D.兄、姐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主体知识。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因此,选择C选项。37.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处于相对应的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称为(
)。A.行政人B.行政相对人C.行政主体D.行政客体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法。A项错误,行政人是指依法代表国家,并以行政主体名义,实施行政行为,其行为效果归属于行政个体的个人。B项正确,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或组织。C项错误,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行政职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D项错误,行政客体指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主要是指行政行为。故正确答案为B。38.研究人员利用微小海洋生物的化石来重建自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至今的全球气温。数据显示,地球在数千年中持续降温,然后在20世纪出现前所未有的逆转。这进一步表明现代的全球变暖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的结果。自大约250年前的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排放迅速增加。海洋化石数据显示,1900年至1910年是过去11300年以来最冷的十年之一,比其他95%的年份都要冷。不过该研究指出,100年后的2000年至2010年是最暖和的十年之一。全球气温记录只能追溯到1880年,2000年至2010年是此间气温最高的十年。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是:A.二氧化碳排放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导致温室效应B.利用化石重建的全球气温时间跨度远超已有的气温记录C.工业革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二氧化碳排放增多,全球气温仍持续走低D.研究人员重建的2000至2010年气温与全球气温记录有出入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根据选项可知,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这进一步表明现代的全球变暖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的结果”可得出。B项,由文段首、尾两句可知,利用化石重建的全球气温可上溯到“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而“全球气温记录只能追溯到1880年”,理解正确。C项,由文段第二句可知,地球在数千年中持续降温,直到20世纪才出现逆转,而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由此可知理解正确。D项,由文段最后两句可知,研究人员重建的2000至2010年气温与全球气温记录是一样的,表述错误。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现代的全球变暖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的结果”,符合文意,正确。B项对应“利用微小海洋生物的化石来重建自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至今的全球气温”和“全球气温记录只能追溯到1880年”,符合文意,正确。C项对应“自大约250年前的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排放迅速增加。1900年至1910年是过去11300年以来最冷的十年之一,100年后的2000年至2010年是最暖和的十年之一”,可知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全球温度先是降低的,之后开始升高,符合文意,正确。D项对应“该研究指出,100年后的2000年至2010年是最暖和的十年之一”和“全球气温记录……2000年至2010年是此间气温最高的十年”,可知记录是一致的,“有出入”属于曲解文意,不符合文意,错误。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D项,文段中提到重建气温和记录气温中2000年至2010年都是温度最高的十年,因此没有出入,与文段不相符,当选;A项由原文中“地球在数千年中持续降温,然后在20世纪出现前所未有的逆转。这进一步表明现代的全球变暖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的结果”可以得出,可知二氧化碳排放必须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使温度升高,故A项与文意相符,排除;B项由文段“研究人员利用微小海洋生物的化石来重建自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至今的全球气温”以及“全球气温记录只能追溯到1880年,2000年至2010年是此间气温最高的十年。”可知B项符合文意,排除;C项,由文中“数据显示,地球在数千年中持续降温,然后在20世纪出现前所未有的逆转”,可知C项亦符合文意,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9.目前,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已成为当前和未来全球业界的焦点,将_________移动互联网进入新时代。业界人士指出,5G技术将成为和电力、互联网等发明一样的通用技术,_________未来的转型变革,重新定义工作流程并_________经济竞争优势规则。到2035年,5G将在全球创造12.3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同时创造2200万个工作岗位。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引导催发制定B.引领催化重塑C.带领催生重造D.带动催促制订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所填词语表达的是5G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作用,排除适用对象不符的C。第三步,再看第二空,所填词语应表促进之意,排除与“转型变革”搭配不当的D。第四步,最后看第三空,所填词语应描述5G技术,“制定”的主体不能是技术,排除A。第一空,所填词语表达的是5G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作用。“带领”指在前面带头使后面的人跟随着走;领导或指挥(一群人进行集体活动)。其适用对象为人,不能为移动互联网,排除C。第二空,所填词语与“转型变革”搭配,表达的是5G技术对未来的转型变革的促进作用。“催促”指对人进行督促,使行动加快,与“转型变革”搭配不当,排除D。第三空,“制定”指定出(法律、规程、政策等)。其主体应为人或组织机构,不能是5G技术,排除A。“重塑”指重新塑造。“重塑规则”搭配恰当。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第五代移动通信已成为业界的焦点,将________移动互联网进入新时代”可知,文中要表达的是5G的出现带来了新时代。A项“带领”指在前带头使后面的人跟随着,多用于人,排除A项。B项“引领”指引导,符合文意。C项“引导”指带领,符合文意。D项“带动”比喻通过动力使有关部分相应地动起来或引导着前进或带头做并使别人跟着做,符合语境。第二步,分析第二空。C项“催发”指促使发生或产生,多搭配“灵感”,与“转型变革”搭配不当,排除C项。B项“催化”指促使速率发生变化,用于语境中体现“加速转型变革”之意,符合文意。D项“催促”指对人进行督促,使行动加快,搭配对象多为人,与“转型变革”搭配不当,排除D项。答案锁定B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三空。“重塑......规则”与“重新定义”相呼应,符合语境。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段信息“将······移动互联网进入新时代”可知,所填词语搭配移动互联网,并体现5G技术的作用。A项“带领”指率领、领导,B项“引领”指引导、带领,均与“移动互联网”搭配得当,保留。C项“引导”意思是带领、启发、指导,常用于引导创新、思考等,一般不与互联网搭配,排除;D项“带动”指通过动力使有关部分相应地动起来,5G是一项技术而非动力,搭配不当,排除。第二空,根据文段信息“未来的转型变革”可知,所填词语搭配“转型变革”,表达推动“转型变革”之意。B项“催化”指促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发生改变,有使加快速度之意,可与“未来的转型变革”搭配,表达加快未来的转型变革,保留。A项“催生”比喻催促产品或作品问世,语义不符,排除。第三空,代入验证,B项“重塑”与“重新定义”构成同义并列,符合语境,且与“规则”搭配得当,当选。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移动互联网》40.老虎:威武A.狐狸:狡猾B.狼:凶残C.狮子:勇猛D.兔子:怯懦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老虎与威武是动物与其象征的人物性格的对应关系,且威武是褒义词。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狐狸,与其对应的人物性格是狡猾,但狡猾是贬义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狼,与其对应的人物性格是凶残,但凶残是贬义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狮子,与其对应的人物性格是勇猛,且勇猛是褒义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兔子,与其对应的人物性格是怯懦,但怯懦是贬义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41.滇池是云南湖面最大的湖泊。(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滇池位于昆明市区西南,又叫昆明湖或昆明池,古称滇南泽,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故表述正确。42.王某最近失业了,因其有失业保险,在一定时期内,每个月可领到一笔失业救济金,所以他不用过于担心生活问题,可以继续安心找工作。而李某失业后没有失业保险,一段时间后,仍然没有找到新工作,积蓄也花光了,生活陷入困境,于是他开始小偷小摸。上述材料中的失业保险体现了下列社会保障的哪一项功能?A.促进经济发展B.保持社会公平C.维护社会稳定D.增进国民福祉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题干通过对比有失业保险的王某和没有失业保险的李某,在失业之后对社会的无害和有害相反情形,来体现失业保险的稳定社会作用。A项错误:题干并未涉及经济发展相关内容。B项错误:社会公平体现的是人们之间一种平等享受生存权、发展权、产权的社会关系。题干中王某有失业保险,李某却没有,因此未体现出保持社会公平功能。C项正确:没有失业保险的李某,失业后偷窃,损害社会治安和稳定。有失业保险的王某可安心找工作,对社会无害,对比可知,体现的即为维护社会稳定功能。D项错误:失业保险是一种社会救济制度,目的是帮助失业者渡过难关,而非是在国民原有福祉基础上去增进。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社会保障的功能。第二步,题干中没有失业保险的李某,失业后偷窃,损害社会治安和稳定;有失业保险的王某可安心找工作,对社会无害。通过对比,可知题目中体现的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因此,选择C选项。43.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
,除了探索自然奥秘、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基础研究也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关键开关。根深才能叶茂,基础认知不
,原理机制不清楚,就很难做出原创性、革命性、颠覆性的关键核心技术。以我国的“人造太阳”为例,它之所以能
创造出1.2亿摄氏度“燃烧”101秒,1.6亿摄氏度“燃烧”20秒的世界纪录,就源自科研人员对核物理规律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源头清晰接连B.核心深入迅速C.基石全面持续D.结果完整一直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后文“基础研究也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关键开关”可知,两个分句为并列关系,因此横线处词语需体现基础研究十分重要之意。A项“源头”、B项“核心”、C项“基石”均符合文意,保留;D项“结果”填入后,体现的是“科技创新”十分重要,而非“基础研究”的重要作用,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横线处与后文的“原理机制不清楚”句式相同,可构成同义并列,故横线处与“清楚”语义相近,A项“清晰”符合文意,保留;B项“深入”、C项“全面”均与“清楚”无法构成同义并列,排除。代入验证第三空,所填词语对应后文“1.2亿摄氏度‘燃烧’101秒,1.6亿摄氏度‘燃烧’20秒的世界纪录”,A项“接连”表示一次接着一次,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来源】《夯实科技创新的根基(创新谈)》44.山东加快农村产权、户籍、社保等制度改革,多策并举,综合发力,推进“三个市民化”,力争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55%以上。其中“三个市民化”是指:A.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B.城中村城边村居民市民化C.农村农民就地就近市民化D.农村户籍高校毕业生市民化参考答案:AB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省情知识。第二步,“十三五”(2016-2020年)时期,山东加快农村产权、户籍、社保等制度改革,多策并举,综合发力,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城中村城边村居民市民化、农村农民就地就近市民化等“三个市民化”,力争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55%以上。因此,选择ABC选项。45.能力陷阱:人们总是喜欢做比较擅长的、能够带来自信心和满足感的事情,是由此而造成某种单一能力强化和其他能力弱化,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对能力的新要求。下列属于能力陷阱的是:A.小李博士毕业后在一所大学任教,不到五年就评上了副教授。近两年来,他的工作越来越忙,成果越来越多,一直没时间考虑成家的事B.老张修了多年自行车,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两年,来修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收入大不如前,他几次尝试学习摩托车修理都没学会,现在只能给电动车补胎C.林先生整天忙着扩大经营规模,连锁店越开越多,效益越来越好,但他对日常生活琐事既不擅长也不关心,购物、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均由妻子承担D.王师傅擅长淮扬菜,在江苏小有名气,到四川后很快就发现没有用武之地了,于是他花了半年时间,终于学会了川菜的做法,虽然不够正宗,他自己却很满意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属于能力陷阱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某种单一能力强化和其他能力弱化,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对能力的新要求”,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一关键点分析选项。能力陷阱定义的关键信息:某种单一能力强化和其他能力弱化,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对能力的新要求。A项,小李博士的工作越来越忙,成果越来越多,一直没时间考虑成家的事,没有体现小李某种单一能力强化和其他能力弱化,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对能力的新要求,不符合定义。B项,老张修了多年自行车,近两年修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而老张并未掌握其他新技能,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对能力的新要求,符合定义。C项,林先生经营的连锁店效益越来越好,但他对日常生活琐事既不擅长也不关心,没有体现林先生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对能力的新要求,不符合定义。D项,王师傅到了四川后学会了川菜的做法,适应了社会变化对能力的新要求,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喜欢做比较擅长的、能够带来自信心和满足感的事情”、“造成某种单一能力强化和其他能力弱化,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对能力的新要求”。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小李工作越来越忙,成果越来越多,一直没时间考虑成家的事,不符合“造成某种单一能力强化和其他能力弱化,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对能力的新要求”,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老张修了多年自行车,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符合“喜欢做比较擅长的、能够带来自信心和满足感的事情”,几次尝试学习摩托车修理都没学会,现在只能给电动车补胎,符合“造成某种单一能力强化和其他能力弱化,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对能力的新要求”,符合定义,当选;C项:林先生对日常生活琐事既不擅长也不关心,家务均由妻子承担,不符合“造成某种单一能力强化和其他能力弱化,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对能力的新要求”,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王师傅擅长淮扬菜,到四川后学着做川菜,是做不擅长的事,不符合“喜欢做比较擅长的、能够带来自信心和满足感的事情”,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46.国有企业∶化工企业∶大型企业A.草本植物∶观叶植物∶室内植物B.钝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C.内脏∶肝脏∶消化系统D.音乐∶舞蹈∶戏剧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国有企业”“化工企业”“大型企业”三者之间两两属于交叉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草本植物”“观叶植物”“室内植物”三者之间两两属于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钝角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属于交叉关系,排除;C项:“肝脏”与“内脏”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内脏”与“消化系统”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D项:“音乐”“舞蹈”“戏剧”三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47.相对于人的一生,岁月的长河沉静缓慢,一个小小转弯,也往往会耗上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时间。而历史的记录,浓缩这缓慢过程中关键性的拐点,放大这冗长沉闷中戏剧化的细节,甚至是剑拔弩张的氛围,慷慨激昂的情绪……读史,确实让人沉迷。这段话的中心议题是:A.记录历史B.岁月C.读史D.历史记录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根据提问句中“议题”一词可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材料首先讲述岁月中小小的拐弯也需经历缓慢的过程,之后用转折词“而”引入重点语意部分,最后一句总结,是材料的主旨,作者想表达的重点是“读史”。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D项易引起干扰,材料前面是对“历史记录”的描述,但落脚点并不在此,关于“历史记录”的描述不过是对“读史,确实让人着迷”的原因的解释,因此不选;A、B项也不是材料的重点,均不选。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到岁月小小的转弯需要耗费人们漫长的时间,之后用“而”强调历史记录会浓缩关键、放大细节,最后总结全文,得出“读史,确实让人沉迷”这一结论。文段为“分—总”结构,总论是重点,强调“读史,确实让人沉迷”,由此可知文段议题为“读史”。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与文段议题相符。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段的议题,即讨论的主题。解答本题需要在阅读文段的基础上,提炼文段的主要内容,找到其主题。阅读可知,文段前面的内容均为原因,真正落脚点为“读史”,因此应为中心议题。文段先说人的一生相对于岁月来说很短,然后指出历史记录所具有的对岁月的浓缩和放大效应,正是基于此,读史才让人沉迷。由此可知,文段是围绕“读史”展开的,前文所述都是读史让人沉迷的原因。故本题选D。48.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项是:A.①③⑤,②④⑥B.③④⑥,①②⑤C.②③④,①⑤⑥D.①④⑤,②③⑥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每幅图中均有功能元素小圆圈出现,考虑功能类。第二步,根据规律进行分组。图形①③⑤中小圆圈标定主体图形的最大角,图形②④⑥中小圆圈标定主体图形的最小角,据此分为两组。因此,选择A选项。49.甲乙两地相距S,用V的速度走了一半路程,剩下的用V走完,则平均速度为:A.VB.VC.VD.V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第二步,根据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因此,选择B选项。50.网络暴力是行为主体的网络行为对当事人造成实质性伤害的网络失范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网络暴力的是(
)。A.某非法传销团伙借助网络发展下线B.某足球俱乐部球迷建立网站,要求主教练下课C.某艺人喜欢在微博上爆料,提高自己微博的访问量D.某选秀选手的隐私在网上被曝光后,该选手宣布放弃晋级机会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行为主体的网络行为”、“对当事人造成实质性伤害”。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某非法传销团伙借助网络发展下线,符合“行为主体的网络行为”,但并未体现是否成功,不符合“对当事人造成实质性伤害”,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某足球俱乐部球迷建立网站要求主教练下课,符合“行为主体的网络行为”,但并未体现是否成功,不符合“对当事人造成实质性伤害”,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某艺人喜欢在微博上爆料,符合“行为主体的网络行为”,但并未体现爆料是否造成伤害,不符合“对当事人造成实质性伤害”,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选手隐私在网上被曝光后宣布放弃晋级机会,符合“行为主体的网络行为”、“对当事人造成实质性伤害”,符合定义,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51.下列选项中符合《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的是(
)。
A.用人单位不得与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者解除劳动合同
B.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是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C.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用人单位视实际情况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D.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A项错误,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B项正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西北海市普通高中2025年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青岛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宣传园所课件
- 2025版儿童节目编剧聘用合同模板
- 2025年度虚拟现实(VR)内容制作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保健品网络营销推广合作协议
- 2025版智能安防系统施工与运营管理合同
- 2025版宾馆房间租赁合同及文化体验活动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财务顾问与财务数据分析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茶叶品牌战略规划与执行合同
- 2024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山西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GB/T 20468-2006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
- 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工程施工费预算表
- GB∕T 41112-2021 镁及镁合金焊丝
- 模切设备日常点检表
- DIN76ISO公制螺纹的螺纹尾扣螺纹退刀槽中文资料
- 10kV配电变压器缺相运行分析
- 项目运营合同
- 《天窗》课内阅读及答案
- 安装服务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