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心亭看雪》课标分析《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这是对阅读教学提出的总体目标要求。语言文字是思想文化的载体,是表情达意的最好工具,要体会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意蕴情感,所传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就必须从解读和品味语言文字入手,这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先决条件。《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四篇文章,这一单元的几篇文章都统摄于“江山多娇”这一主题之下,都是写景状物、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阅读这类文章,可以帮助学生感悟自然,丰富体验,激发灵感,培养美感,陶冶性情,提升境界,丰富文化积淀。同时,也能使学生穿越时空,走进文本,与古今对话,和心灵际会,感受山川胜迹的优美和古人旷达博大的情怀,培养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湖心亭看雪》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初步具备了文言的语感,并形成和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对于文言文的分析与鉴赏来说,还是处在比较肤浅的层面上,分析不够到位,理解不够透彻,鉴赏缺乏底气,特别是一些情景交融、意蕴丰富的文言文,更是拿捏不准,加之学生缺乏人生阅历、生活体验和必要的文史背景知识,在理解与鉴赏方面存在着隔膜和难度,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点拨。因此,这一课的教学既要体现新课程自主探究的理念,又要遵循古文教学的内在规律,更要体现教师指导点拨的一面。《湖心亭看雪》评测练习一、解释加线的词:(1)是日更定()(2)拥毳衣炉火()(3)雾凇沆砀()(4)惟长堤一痕()(5)鸟声俱绝()(6)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二、默写课文中运用白描手法的句子,并翻译。三、结尾用舟子的话收束全文,有何用意?痴的背后隐藏着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湖心亭看雪》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湖心亭看雪》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是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9课的内容。本文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全文仅160余字,却融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本文语言干净利索而又极富表现力。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作者对数量词锤炼的功夫,令人拍案叫绝。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概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朗读背诵,积累字词;分析写景特点及方法并体味其意境。

难点:“痴人”二字所包含的内容;痴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内心世界。。活动目标:1、诵读课文,感受意境。2、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湖心亭看雪张岱

活动目标:

1、诵读课文,感受意境。2、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教学重点:1、诵读、积累。2、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精神世界。教学难点:“痴人”的多重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解决字词。2、积累文言词语。教学方法:朗读法、结合注释翻译法、引导法。教学内容:诵读课文,感受意境;品味语言,体会感情。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最吸引人眼球的当属西湖。自古以来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出哪些?今天我们就去领略西湖的魅力,让我们随着张岱的脚步去《湖心亭看雪》。二、出示目标:1、诵读课文,感受意境。2、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三、作者及背景简介: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擅长写景和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雅致,文笔清新活泼,趣味昂然。主要作品有《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四:活动一,读准课文:1、学生听录音。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字音及停顿2、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3、指名朗读,全班评议4、学生齐读课文。五、活动二,读懂课文: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不理解的小组合作,最后全班释疑。2、抢答题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二):翻译下列重点句子(小纸条)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六、活动三,读透课文:1、齐读课文,思考:本文写谁做了什么?他又是个怎样的人?2、结合文本,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是个“痴人”?(痴行、痴景、痴情)3、痴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内心世界?(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4刚才咱们欣赏了美丽的雪景,下面我找位同学再来读一下描写雪景的语句,大家看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引出白描手法。5白描手法不仅写景而且还可写人,看两个描写人的例子。七、比较阅读: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湖心亭的雪美,那么柳宗元笔下的《江雪》也不次之,它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八、课堂小结:《红楼梦》中有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却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用“痴笔”叙“痴事”,绘“痴景”,抒“痴情”,融叙述、描写、抒情于一炉,借以表达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与众不同的闲情雅致。相信今天这个“痴人”张岱,也会在我们的记忆宝库中留下一抹淡香,供我们静静思索,细细品味。九、作业布置:1、《配套练习册》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湖心亭看雪张岱痴人{行:独;景:奇;情:醉}《湖心亭看雪》效果分析教师方面:1、课堂引入巧妙有效。由描写西湖的诗句导入,切入本课的重难点。2、课堂设计以“痴人”贯穿,又环环相扣。对“痴人”的理解逐步深入,而每一步都紧密相连。3、目标明确,层次清楚。4、注重教学整合度。目标整体达成,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多样,教学内容综合。5、注重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动笔墨读书和小组合作学习。二、学生方面:1、参与度:学生参与活动真实有效,学生参与活动的面达百分之百。2、合作度:合作学习真实有效,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合作讨论。3、兴趣度:学生对课堂活动很感兴趣,争相抢答。4、掌握度:这一节课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学生掌握情况良好。《湖心亭看雪》教学反思对于文言文教学,我一直注重诵读和积累,常用多种形式的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我作了以下的设计:

诵读──积累──感悟──拓展

重点体现在诵读上:整体感知时,我设计了自由放声朗读、听读、个读、评读、有感情朗读、齐读,译读;在精读课文时,我设计了个读,齐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